6万吨污水处理a2o工艺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日处理6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推荐

日处理6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推荐

设计总说明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

本设计要求处理水量为60000m3/d的城市生活污水,设计方案针对已运行稳定有效的A2/O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A2O工艺由于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功能的)微生物群落的有机配合,加之厌氧、缺氧条件下,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CODNB 能被开环或断链,使得N、P、有机碳被同时去除,并提高对COD的去除效果。

它可以NB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硝化脱氮、磷的过量摄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脱氮的前提是NH3--N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缺氧池则完成脱氮功能。

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

关键词:城市生活污水、传统活性污泥法、A2/OGeneral Design DirectionSewage in China is mainly come from two aspect: the industrial sewage and the municipal.,the aquicolous environment was polluted due to plenty of raw waste water discharge into the river.This is a design about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ccording to the primitive data of the graduation project and demanding for water quality : Namely require the de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to reach the second class discharge standard. A2/O craft is chose In preliminary treatment, the original water enters coarse screening in order to remove heavy solides and floatable material, in case that it influences the working of the following treatment and the pipeline .And then wastewater is promoted into the medium screening by pump.after that it enters the laminar flow sand pool , it is used to remove bigger inorganic sand of heavy density, by this way,the density of organic material in mud can be improved .The above-mentioned sewage disposal is the physical disposal stage,it’s same to the two major craft . Now make a brief instruction of theiological disposal parts of these two major crafts separately.After finishing calculation of design , according to principle of laying, consider the factors synthetically to confirm the place of the sewage factory. According to flow volume of sewage we can select the foot-path , confirm the velocity of flow and water conservancy slope , then calculate water conservancy losses.Key word: A2/O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Sludge treatment目录1绪论----------------------------------------------------------------------------------------------------- 1 1.1 设计任务 -------------------------------------------------------------------------------------------- 11.1.1 设计内容 --------------------------------------------------------------------------------------- 11.1.2设计原则---------------------------------------------------------------------------------------- 21.1.3设计依据---------------------------------------------------------------------------------------- 2 2工艺流程及说明-------------------------------------------------------------------------------------- 22.1工艺方案分析--------------------------------------------------------------------------------------- 22.1.1 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 22.1.2 A2/O工艺特点 ------------------------------------------------------------------------------ 3 2.2 工艺流程 -------------------------------------------------------------------------------------------- 32.2.1工艺流程图------------------------------------------------------------------------------------- 32.2.2流程各结构介绍------------------------------------------------------------------------------- 3 3构筑物的计算----------------------------------------------------------------------------------------- 63.1隔栅--------------------------------------------------------------------------------------------------- 7 3.2提升泵房--------------------------------------------------------------------------------------------- 8 3.3沉砂池------------------------------------------------------------------------------------------------ 8 3.4生化池------------------------------------------------------------------------------------------------ 93.4.1 有关设计参数 --------------------------------------------------------------------------------- 93.4.2 反应池容积 ---------------------------------------------------------------------------------- 103.4.3 校核氮磷负荷 ------------------------------------------------------------------------------- 103.4.4 剩余污泥量 ---------------------------------------------------------------------------------- 103.4.5 反应池尺寸 ---------------------------------------------------------------------------------- 113.4.6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113.4.7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133.4.8 厌氧池设备选择(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153.4.9 缺氧池设备选择(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153.4.10污泥回流设备 ------------------------------------------------------------------------------ 153.4.11 混合液回流设备--------------------------------------------------------------------------- 16 3.5二沉池---------------------------------------------------------------------------------------------- 173.5.1池体设计计算-------------------------------------------------------------------------------- 173.5.2进水管计算----------------------------------------------------------------------------------- 183.5.3进水竖井-------------------------------------------------------------------------------------- 183.5.4稳流筒计算----------------------------------------------------------------------------------- 183.5.5出水三角堰计算----------------------------------------------------------------------------- 18 3.6消毒接触池---------------------------------------------------------------------------------------- 19 3.7污泥泵房------------------------------------------------------------------------------------------- 20 3.8污泥浓缩池---------------------------------------------------------------------------------------- 21 3.9贮泥池---------------------------------------------------------------------------------------------- 21 3.10 脱水间 ------------------------------------------------------------------------------------------- 22 4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 234.1总平面布置---------------------------------------------------------------------------------------- 234.1.1总平面布置原则----------------------------------------------------------------------------- 234.1.2总平面布置结果----------------------------------------------------------------------------- 23 4.2高程布置------------------------------------------------------------------------------------------- 244.2.1高程布置原则-------------------------------------------------------------------------------- 24 5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 ----------------------------------------------------------------------------- 245.1估算范围及编制依据---------------------------------------------------------------------------- 24 5.2估算结果------------------------------------------------------------------------------------------- 25 5.3运行成本------------------------------------------------------------------------------------------- 25结论 -------------------------------------------------------------------------------------------------------- 28参考文献 -------------------------------------------------------------------------------------------------- 29致谢 --------------------------------------------------------------------------------------------------- 301绪论1.1 设计任务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二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其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a2o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a2o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a2o工艺设计范本1:污水处理A2O工艺设计一、引言1.1 项目背景1.2 目的与范围1.3 参考文献二、设计基础2.1 设计准则2.2 污水性质与水量2.3 净化目标2.4 设计流程选型三、原水处理单元设计3.1 预处理3.1.1 网格污物捞取机3.1.2 栅栏除渣机3.1.3 鼠兔式格栅3.1.4 沉砂池3.2 堆积风式曝气池3.3 池外循环泵站3.3.1 设计原则3.3.2 泵站构筑物设计3.3.3 输送泵选型3.3.4 气体采集与排放系统设计四、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设计4.1 活性污泥法工艺概述4.2 缺氧、好氧池设计4.2.1 目的与作用4.2.2 池型选择4.2.3 池内曝气器设计4.2.4 混合与搅拌系统设计4.3 沉淀池设计4.3.1 污泥回流比例4.3.2 泵选型与布置4.3.3 排泥装置选择与设计五、二沉池设计5.1 二沉池概述5.2 二沉池设计参数5.2.1 净化效果指标5.2.2 水力停留时间5.2.3 污泥回流比例5.2.4 池的尺寸与布置5.2.5 收尘罩设计六、滤池设计6.1 滤池概述6.2 滤池填料选择与布置6.3 进出水系统设计6.4 清洗系统设计七、二次沉淀池设计7.1 二次沉淀池概述7.2 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浓度7.3 池的尺寸与布置7.4 排泥系统设计八、气体处理单元设计8.1 气体采集系统设计8.1.1 气体采集管道设计 8.1.2 气泡剥离装置设计8.2 气体处理系统设计8.2.1 硫化氢气体处理 8.2.2 氨气气体处理8.2.3 二氧化碳气体处理九、电气自动化设计9.1 控制系统设计9.2 电气系统设计9.2.1 主电气柜布置9.2.2 设备电气接线图9.2.3 灯具与插座设计十、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十一、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范本2:污水处理A2O工艺设计一、引言1.1 项目背景与目的1.2 设计范围1.3 参考文献二、设计准则与基础2.1 设计标准与要求2.2 污水水质与水量分析2.3 净化目标设定三、预处理单元设计3.1 污水滞留池设计3.1.1 池体尺寸与深度3.1.2 曝气系统设计3.1.3 污泥采集与处理3.2 栅格过滤器设计3.2.1 网格材料与尺寸3.2.2 清理系统设计3.2.3 污泥处理预设3.3 沉沙池设计3.3.1 池体布置与尺寸3.3.2 池内混合系统设计3.3.3 排泥装置设计四、好氧池设计4.1 好氧池概述与作用4.2 水力停留时间的确定4.3 好氧池曝气系统设计4.3.1 曝气器选择与布置 4.3.2 气泡分布系统设计4.4 混合与搅拌系统设计4.4.1 混合器位置与数量 4.4.2 搅拌设备选型与布置4.4.3 固液分离装置设计五、缺氧池设计5.1 缺氧池设计参数5.1.1 水力停留时间5.1.2 铺底曝气系统设计5.1.3 污泥回流比例5.2 污泥回流系统设计5.2.1 污泥泵选择与布置5.2.2 污泥回流管的设计5.2.3 污泥浓度控制六、二沉池设计6.1 二沉池的作用与工艺6.2 二沉池尺寸与水力停留时间6.3 上泼式清水系统设计6.3.1 清水箱设计参数6.3.2 清水泵站设计6.4 排泥装置设计6.4.1 排泥管道布置与尺寸6.4.2 排泥泵站设计七、滤池设计7.1 滤池的基本原理7.2 滤池填料选择与布置7.3 滤速与进水系统设计7.3.1 进水系统设计要点7.3.2 水头控制与运维八、气体处理单元设计8.1 污水处理气体产生分析8.2 气体采集系统设计8.2.1 采集罩与管道设计8.2.2 气体采集与处理系统九、电气自动化设计9.1 控制系统设计9.2 电气系统设计9.2.1 电气柜布置与容量9.2.2 设备电气接线布置十、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十一、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A2O工艺废水处理课程设计

A2O工艺废水处理课程设计
氧段中聚磷菌只能利用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若此类物质浓度较低,聚 磷菌则无法正常进行磷的释放和吸收。研究表明,厌氧段进水 S-TP 和 SBOD5 的比值应 小于 0.06。 在缺氧段,若有机底物浓度较低,则反硝化脱氮速率将因碳源不足而受抑制,一般 来讲,废(污)水中 COD/TKN 值大于 8 时,氮的总去除率可达 80%,工程设计中也可 按照 BOD5/NOx¯ -N>4 进行控制。 1.3.2 污泥龄 θc 的影响
A²/O 曝气池容积计算
(1)有效容积 ﹛V﹜=Qt=6300× 8=50400m³ (2)池有效深度
第5页
H1=4.5m (3)曝气池有效面积
V 50400 11200m ³ H1 4.5
S总
(4)分两组,每组有效面积
S = S总
2
=5600m³
(5)设 5 廊道曝气池,廊道宽 8m。 单组曝气池长度
A² /O 工艺的缺点是除磷效果因受到污泥龄、回流污泥中挟带的溶解氧和 NO3-N 的 限制,不可能十分理想;同时,由于脱氮效果取决于混合液回流比,而 A² /O 工艺的混 合液回流比不宜太高(≤200%) ,脱氮效果不能满足较高要求。
1.3
A²/O 工艺的影响因素
第2页
1.3.1
溶解性有机底物浓度的影响
6300 24 × 50%=6978.5 ㎏/d 1.3
6300 24 × (0.18-0.02)=10235.1 ㎏/d 1.3
第6页
参考文献
【1】 王郁,林逢凯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47-350 【2】 潘理黎,俞浙青编著.环境工程 CAD 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52-153 【3】 雷乐成主编.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246-248 【4】 成官文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42-145 【5】 晋日亚,胡双成主编.水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165-168

某城镇污水A2O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某城镇污水A2O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某城镇污水A2O工艺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设计总论1.1 设计任务本设计内容是某县污水处理厂A2/O设计,设计规模为6万m3/d。

1.2 设计规模及要求1.2.1 进出水质表1-1 进水水质数据水质指标BOD5(mg/L)COD cr(mg/ L)SS(mg/ L)NH3-N(mg/ L)TN(mg/ L)P(mg/ L)原水水质240 450 225 30 40 4项目1.2.2 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标准)。

因此该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标准为:表1-2 出水水质数据1.2.3设计内容1)工艺方案比选:对文献认真阅读后,就课题内容进行酝酿和思考,确定设计方案。

2)工艺及主要构筑物计算:对计算确定各构筑物主要尺寸及工艺流程主要运行参数。

3)运行说明及其它(含有关设备选定、污泥的培养驯化、运行监测指标、水电等动力消耗、总操作运行费用及总投资预测等4)图纸:工艺流程图、高程图、平面布置图、二沉池及其配管图等1.2.4设计依据设计依据包括:1.GBJ1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GB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2.5 去除率计算(1)BOD5的去除率10024020240⨯-=η%=91.7% (2)COD 的去除率 10045060450⨯-=η%=86.7% (3)SS 的去除率 10022520225⨯-=η%=91.1% (4)总氮的去除率 100402040⨯-=η=50%第二章工艺流程的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系指在保证处理水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所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各单元的有机组合。

在选定处理工艺流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形式,两者互为制约,互为影响。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主要以下列各项因素作为依据。

①污水的处理程度②工程造价与运行费用③当地的各项条件④原污水的水量与污水流入工程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约6万吨,属于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某城镇污水A2O工艺设计方案详细完整好懂

某城镇污水A2O工艺设计方案详细完整好懂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某城镇污水处理厂2/A O工艺设计(6万m3/天)。

主要任务是完成个该地区污水的2/A O工艺处理设计。

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高程图、平面布置图、二沉池及其配管图等。

城镇污水在去除BOD5和SS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脱氮处理,故采用当代水处理工艺中较流行的2/A O工艺。

2/A O工艺由于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功能的微生物群落的有机配合,加之厌氧、缺氧条件下,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被开环或断链,使得N、P、有机碳被同时去除,并提高对不可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它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硝化脱氮、磷的过量摄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脱氮的前提是NH3-N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缺氧池则完成脱氮功能。

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

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二沉池(含配管)及生化池构筑物设计计算、水力计算;运行说明及其它(含有关设备选定、污泥的培养驯化、运行监测指标、水电等动力消耗、总操作运行费用及总投资预测等)本设计采用了2/A O为主体工艺,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省去了污泥消化系统,节省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该工艺处理污水运行稳定,易于管理,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真正做到了污水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2/A O污泥驯化二沉池第一章设计总论1.1 设计任务本设计内容是某县污水处理厂A2/O设计,设计规模为6万m3/d。

1.2 设计规模及要求1.2.1 进出水质表1-1 进水水质数据水质指标BOD5(mg/L)COD cr(mg/ L)SS(mg/ L)NH3-N(mg/ L)TN(mg/ L)P(mg/ L)原水水质240 450 225 30 40 4 项目1.2.2 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标准)。

因此该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标准为:表1-2 出水水质数据水质指标BOD5 COD cr SS NH3-N TN P1.2.3设计内容1) 工艺方案比选:对文献认真阅读后,就课题内容进行酝酿和思考,确定设计方案。

A2O污水处理工艺毕业设计计算书

A2O污水处理工艺毕业设计计算书

A2O污水处理工艺毕业设计计算书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武汉某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设计—OA/2工艺。

主要任务是完成该经济开发区排水管网布置及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和单项处理构筑物施工图设计。

其中初步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一张及污水处理厂污水与污泥高程图一张;单项处理构筑物施工图设计中,主要是完成OA/2平面图和剖面图及部分大样图。

该污水处理厂工程,近期规模为5万吨/日。

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从泵房到沉砂池,进入OA/2反应池,进入辐流式二次沉淀池,进入接触池,再进入巴氏计量槽,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OA/2反应池排出的剩余污泥进入集泥配水井,再由污水泵送入浓缩池,再进入储泥池,最后外运处置。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优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所选择的OA/2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关键词:OA/2工艺;脱氮除磷;目录摘要 1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设计概论41.1设计任务41.2 开发区概况及自然条件5 1.2.1 开发区概况51.2.2 开发区自然条件81.2.3 设计水量与水质11第2章总体设计122.1排水体制122.1.1 合流制排水系统122.1.3 分流制排水系统132.1.5 排水体制选择162.2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7第3章污水处理厂设计183.1 污水处理厂址选择183.2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选择18 3.2.1水质193.2.2污水、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19 3.3主要生产构筑物工艺设计32 3.3.1 进水泵房323.3.2 细格栅和沉砂池333.3.3 A2/O池343.3.4 鼓风机房353.3.5 二次沉淀池363.3.6 配水集泥井373.3.7 污泥浓缩池373.3.8 脱水车间38第4章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384.1污水厂平面布置384.1.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的原则 38 4.1.2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434.2污水厂的高程布置444.2.1污水厂高程的布置方法 444.2.2本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 46第5章劳动定员及其附属构筑物 50 5.1劳动定员505.2人员培训525.3技术管理525.4附属构筑物535.6附属化验设备54第6章厂区建筑设计556.1设计范围566.2 建筑标准566.3设计主要内容566.4 装修标准58第7章结语59第8章参考文献608.1 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608.2 主要参考书目61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63第1章排水管网计算表631.1排水流域划分、管道定线和汇水面积计算631.2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 641.3 水力计算76第2章泵房设计计算77第3章细格栅设计计算79第4章沉砂池设计83第5章A2/O生物反应池85第6章二沉池97第7章浓缩池101致谢103第1章设计概论1.1设计任务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某经济技术开发区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设计。

(完整版)污水处理厂A2O工艺毕业论文

(完整版)污水处理厂A2O工艺毕业论文

(完整版)污⽔处理⼚A2O⼯艺毕业论⽂毕业设计题⽬:姓名:学号:院系:指导⽼师:摘要本设计是关于某城市的污⽔处理⼚的⼯艺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增长、农业⽣产过程中氮肥、磷肥的使⽤量不断增加和居民⽣活中洗涤剂⽤量的提⾼和部分城市污⽔处理不达标排放,使得⾃然界中⽔体⾥磷、氮等营养元素数量不断提升,使得必须对⽣活污⽔进⾏脱氮除磷。

设计污⽔处理⼚处理所在城市的污⽔,⽇处理量为1000⽴⽅⽶。

A2O⼯艺是厌氧,好氧和缺氧三部分组成。

厌氧池主要是进⾏磷的释放,缺氧池的主要功能是利⽤反硝化菌对硝态氮的去除,⽽好氧池则具有氨的硝化和吸收磷的功能。

本设计对污⽔处理⼚处理流程,污⽔处理构筑物以及⾼程做了初步设计。

关键词:A2O,污⽔处理,脱氮除磷⽬录第⼀章引⾔1.1城市污⽔来源和⽔质特点分析1.1.1城市污⽔来源1.1.2⽔质特点分析1.2该设计进出⽔⽔质及⽔量第⼆章污⽔处理的⽅案选择2.1各种⽅案的优缺点2.2⽅案的确定第三章污⽔处理⼯艺流程设计及原理说明3.1污⽔处理⼯艺流程3.2 原理说明第四章主要构筑物的⼯艺设计与计算4.1细栅格4.2污⽔泵房4.3沉砂池4.4A2O池4.5⼆沉池4.6消毒接触池4.7污泥处理设计计算第五章污⽔处理⼚的总体布置5.1污⽔处理的平⾯设计5.1.1平⾯布置的基本原则5.1.2平⾯设计图5.2污⽔处理部分⾼程设计参考⽂献致谢第⼀章引⾔如今的全球环境⽆论是在⽔环境、⼤⽓环境还是在⼟壤环境等⽅⾯,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于⼈们的健康⽣活与发展都不乐观,甚⾄危害到了⼈们的⽣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同样也是资源⼤国,但⼈均资源占有量相当匮乏。

我国的⽔量分布随地理位置、⽓候和季节的不同⽽不同,西部和北部⽔资源明显缺乏,东部和南部虽然⽔资源较丰富,但⽔污染特别严重,致使东部⼈⼝密集的地区的⽣活⽤⽔和⼯业⽤⽔等也相当缺乏。

虽然这⼏⼗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们的⽣活⽔平有了很⼤的提⾼,城市规模不断扩⼤,但是⼈们的⽣活⽤⽔和⼯业⽤⽔量倍增,⼈们对⽔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部分地区地表⽔受到了污染,⽽且地下⽔也受到了污染,这导致⼈们的可利⽤⽔资源形式更加严峻。

毕业设计论文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2O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2O设计

论文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2/O设计目录引言 (1)1.概述 (2)1.1设计任务和依据 (2)设计任务 (2)依据 (2)1.2设计要求 (3)污水处理厂设计原则 (3)污水处理工程运行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3)1.3设计参数 (4)1.4污水的主要来源 (4)1.5污水处理厂厂址 (4)1.6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 (4)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4)工艺的比较 (5)工艺流程的确定 (6)2 污水处理系统 (7)2.1粗格栅 (7)设计参数 (7)设计计算 (8)2.2提升泵 (10)2.3细格栅设计计算 (10)2.4沉砂池 (12)设计参数 (12)2.5初次沉淀池 (14)设计参数 (15)设计计算 (15)2.6A2/O生化反应池 (17)设计参数 (17)设计计算 (18)2.7二沉池 (22)设计说明 (22)设计计算 (22)2.8接触消毒池 (25)3 污泥处理系统 (27)3.1污泥水分去除的意义和方法 (27)3.2污泥浓缩池 (27)3.3污泥脱水间 (29)设计说明 (29)恶臭处理系统 (29)4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30)4.1平面布置 (30)4.2高程布置 (31)5 供配电系统设计 (34)5.1电源 (34)5.2配电系统 (34)5.3用电功率统计表 (34)6 仪表控制系统设计 (35)6.1设计原则 (35)6.2设计内容 (35)7 工程概预算 (36)7.1范围估算 (36)7.2项目总投资 (36)7.3运行费用 (36)8 消防、安全、土建工程和劳动定员 (37)8.1消防 (37)8.2安全 (37)8.4劳动定员 (37)9 效益分析 (38)9.1环境效益 (38)9.2社会效益 (38)9.3经济效益 (38)10 环境保护 (39)10.1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及对策 (39)10.2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40)10.3污水处理厂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标准 (41)11 结论 (42)致谢 (42)参考文献: (42)摘要:采用A2/O工艺设计6万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设计概论1.1 设计依据和任务设计原始资料:(一)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二)污水量1.规划区域设计人口 15万人,居住建筑内设有室内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2.规划区域公共建筑污水量按城市生活污水量的30%计。

3.规划区域工业污水量为 30000 米3/平均日,其中包括工业企业内部生活淋浴污水。

4.城市混合污水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K日= 1.1 ,总变化系数Kz= 1.36 。

(三)水质:1.当地环保局监测工业废水的水质为:BOD5= 150 mg/L COD= 300 mg/L SS= 200 mg/LTN= 35 mg/L NH3-N= 28 mg/L TP= 5.0 mg/LPH=7~82.城市生活污水水质:COD= 250mg/L NH3-N= 28 mg/L TN= 35 mg/L TP= 3.0 mg/L3.混合污水:(1)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微量,对生化处理无不良影响;(2)大肠杆菌数:超标;(3)冬季平均污水水温16℃,夏季平均污水水温28℃(四)处理厂处理程度及污水回用要求项目建设的用地位于惠阳区淡水镇东门附近,淡水河与淡澳河汇接处东南角,出水水质处理程度为一级B标准。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中的B标准要求。

因此确定本污水厂出水水质控制为:CODCr ≤60mg/L SS≤20mg/L BOD5≤20mg/LTN=20mg/L NH3-N=8(15)mg/L TP≤1mg/L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50%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用水,用于附近公园水源水。

出水水质应执行《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GB/T 18921-2002)》要求。

(五)气象资料1、气温:年均气温在21.1℃至22.2℃之间,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7月平均气温在29.5℃左右,无霜期每年长达360天左右。

2、降雨:惠阳城区雨量充沛、雨季长,年均降雨量在1545mm至1989mm之间。

年际降雨变化率普遍较大,降雨量季节差异明显,4~9月份是降雨集中期,6月份降水量最多,且降雨强度大、暴雨多,易造成洪涝灾害。

3、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8%。

4、蒸发量:年蒸发量为:1406.3~1779.2mm,夏秋蒸发量大于冬春,7月份蒸发量最大,2月最小。

总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5、日照:太阳高度角大,年均日照时间为1964小时,太阳辐射能量丰富,年积温可达7950摄氏度,热量资源可供农作物一年三熟之需。

6、气温:年平均18.2℃,夏季平均28℃,冬季平均6℃7、常年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东北为最,东南次之(六)水体资料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淡水河,另有一些较小的河流。

淡水河由西至东北横贯城区、淡澳河由东北至东南流经惠阳区,淡水、淡澳两河在淡水河老虎沥断面处交汇,淡澳河为淡水河之分洪河。

淡水河发源于深圳市梧桐山,属西枝江一级支流。

流域集雨面积1308平方公里,干流河长95公里,河口在惠城区紫溪注入西枝江。

淡水河老虎沥断面控制流域面积约740平方公里。

在淡水河右岸、老虎沥上游有淡澳分洪河道,该河道全长约14公里,其中人工河道约9公里,河口在澳头注入南海大亚湾。

排放水体五十年一遇水位高程为21.28米。

(七)工程地质资料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30 KPa。

2、设计地震烈度6度。

3、土层构成:土质一般为砂质粘土。

(八) 厂区资料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地势平坦,厂区内开阔利于远景规模扩大,地面标高为22.00m。

(九)污水处理厂进水干管数据污水管进厂管内底标高16.5m,管径 mm 充满度(十)进行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分析。

五、设计任务安排设计任务安排与资料查阅 1周毕业实习 3周设计计算 5周绘图 5周计算说明书整理 1周准备毕业答辩 1周六、参考资料1、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06年版)2、主要参考书目(1)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于尔捷,张杰主编. 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排水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7) 张自杰主编.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张智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9)周律主编.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投资决策与工艺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11)张统等.污水处理工艺及工程方案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2)韩洪军主编.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13)金兆丰,徐竟成主编.城市污水回用技术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史惠祥主编.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第二章工艺流程的比较及选择2.1 工艺流程的比较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在对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区,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选用A/O 法、A/A/O法等技术,也可审慎选用其他的同效技术。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A/O法、A/A/O法外,也可选用具有除磷脱氮效果的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以下是三种工艺流程的比较(1)UCT工艺A2/O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

该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处理后污水与污泥的分离,运行中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

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因此脱氮除磷效果非常好,但对BOD5/N比值较敏感。

为了解决回流污泥中过多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的影响,产生了UCT工艺,流程简图见下图。

与A2/O法相比,UCT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污泥先回流至缺氧池,而不是厌氧池,再将缺氧池部分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池,从而减少了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对厌氧释磷的影响。

UCT生物池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三个不同的功能区组合在一起的矩形池,中间由公用隔墙□隔成各个处理单元。

利用不同的功能,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同时去除BOD5。

聚磷菌具有在好氧条件下过量摄取磷,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的功能,生物除磷技术就是利用聚磷菌这一功能而开创的。

利用厌氧、缺氧和好氧区的不同功能,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同时去除BOD5。

好氧区采用微孔曝气。

在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分别设有排水坑和放空管,放空管上设有手动闸阀。

1.厌氧区从沉砂池来的污水直接进入厌氧区,同步进入的缺氧池回流的混合液。

在厌氧条件下,意味着没有游离态的氧以及硝酸盐,在此情况下,微生物中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种,它会优先获得碳源并充分释放出体内的磷酸盐,并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快速增殖。

此区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厌氧区内的回流污泥通过共公隔墙上的孔口进入缺氧区,每个厌氧区设有4台水下推进器,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

缺氧区至厌氧区的混合液回流比150%。

每座厌氧区都应能够通过PLC或现场控制水下搅拌器的开/停。

2.缺氧区利用氮的循环原理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并用碳源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从污水中逸出,此阶段为缺氧反硝化。

此区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通过内回流由好氧区送来。

二沉池的活性污泥回流到缺氧池的前端。

厌氧区内的混合液通过厌氧区和缺氧区之间墙壁上的孔口进入缺氧区,好氧区内200%的混合液通过安装在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共公隔墙上的2台国外进口螺旋桨循环泵(PP泵),进入缺氧区,每个缺氧区设有4台水下推进器,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

3.好氧区好氧区内通过曝气系统使其成为一个完全混合系统,利用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去除碳源污染物,污泥中有过剩的磷,而污水中的氨氮,在好氧条件下由消化菌作用变成亚硝酸盐氮。

此阶段为好氧硝化,这个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碳源污染物,硝化和吸收磷等项反应都在此进行。

好氧区底部均安装有微孔曝气扩散器,采用硅橡胶膜微孔曝气系统,具有较好的弹性、抗腐蚀性、抗拉性和抗机械磨损能力可防止污泥堵塞,的出水通过公共隔墙底部的孔口进入主反应区。

好氧区溶解氧通过调节鼓风机的送风量,控制在2.0mg/L左右。

当溶解氧浓度变化超出范围时,首先由溶解氧测定仪发出信号,启动供气管上的电动调节阀,气量的变化使管网压力发生变化,然后由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鼓风机的进风叶片启动器,调节导向叶片的角度,使供气管网压力回到最佳状态。

内设有DO计,温度计、pH计和污泥浓度计。

主供气管上设有空气调节蝶阀,能根据监测DO的大小通过PLC控制调节蝶阀的开度大小或启闭。

主供气管上还装有流量计。

每个主反应区的空气立管上设有电动空气蝶阀,用于切换。

剩余污泥UCT流程简图(2)SBR工艺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