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考研真题828化工原理(2015-2019年)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扬州大学858真题合集(2016-2019)

扬州大学858考研真题合集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2016)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2017)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2018)85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2019)2019年9月(最新)扬州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一直一卷)科目代码:858 科目名称: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满分:150 分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医画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内表示时,根据结点的关键宇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这种’方法称为(〉A.索引存储方法B.顺序存储方法C.链式存储方法D.散列存储方法2.在单链表中,存储每个结点需有两个域,一个是数据域,另一个是指针域,它指向该结点的(〉A.直接前趋B.直接后继C.开始结点D.终端结点3.在己知头指针的单链表中,要在其尾部插入一新结点,其算法所需的时间复杂度为(〉。
A.0 Cl)B. 0 Clgn)4.在链队列执行入队操作,(A.需判别队是否空C.限制在链表头p 进行5.广义表((〉)的长度为(A. 0B. 1C. 0 Cn)D.0 Cn 2)B.需判别队是否满D.限制在链表尾p进行C. 2 D .不确定6.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与图的边数的比是(〉A. 1: 2B.1: 1C. 2: 1D. 4: 1A. n -1) 2 7.n 个顶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矩阵存储,则该矩阵的大小是()nD C. n +l 8.校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在()进行A .核顶B .核底 C.任意位置D .指定位置9.循环队列存储在数组A [O .. m]中,则入队时的操作为()A. rear =rear+lB. rear =(rear+l) mo d (m -1)第1页共3页。
化工原理设计考研真题试卷

化工原理设计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可以分为哪几种?A. 层流B. 湍流C. 过渡流D. 所有以上2. 根据牛顿-斯托克斯定律,流体的压降与哪些因素有关?A. 管长B. 管径C. 流速D. 流体密度3. 以下哪项不是传热的基本方式?A. 导热B. 对流C. 辐射D. 扩散4. 蒸馏操作中,提高沸点的方法是?A. 增加压力B. 降低压力C. 增加温度D. 减少温度5. 以下哪种设备不是用于分离操作的?A. 离心机B. 过滤机C. 反应釜D. 萃取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传热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
2. 描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3. 阐述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几种传质设备及其适用条件。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工厂需要设计一个换热器,已知热流体和冷流体的流量分别为100 kg/s和200 kg/s,温差为50°C。
如果换热器的效率为70%,请计算所需的换热面积。
2. 假设有一个连续搅拌的化学反应器,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1mol/L,反应速率常数为0.1 s^-1。
如果反应器的体积为1 m^3,求10分钟后反应物A的浓度。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化工生产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可能的措施。
注意:-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要求。
- 保持答题纸整洁,字迹清晰。
祝考试顺利!请根据实际考试要求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828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2003年西北大学462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目 录
2014年西北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3年西北大学化工原理学长心得感 受(网络版) 2011年西北大学843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10年西北大学84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9年西北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8年西北大学835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7年西北大学464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6年西北大学475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题 2005年西北大学479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3年西北大学462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14年西北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西北大学化工原理学长心得感受(网络版) 2012年西北大学829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11年西北大学843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10年西北大学841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9年西北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8年西北大学835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7年西北大学464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2006年西北大学475化工原理考研真题题
2005年西北大学479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化工原理专业课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1.饱和液体进科时,q=___1____;L′=__ L+F___;V′=___V_____。
2.精馏操作一般用于分离__气体_____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中各组分的___溶解度____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3.知q=1.7,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是1:1 。
4.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的精馏过程,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越_____小_______,对分离越______不利________。
5.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气液两相呈__气相____接触,在板上气液两相呈__液相___接触。
6.任写出板式塔三种不正常操作状况:漏液;雾沫夹带;液泛;气泡夹带;液相量不足(任意三个)7在填料塔中气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液体流量越大,液膜越厚,压降越大。
8.对流干燥的特点是传热、传质方向相反的过程。
9.常压下,空气中水汽分压为20mmHg时,其湿度H=__0.0168__。
10.相对湿度φ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小;当φ=0时,表示该空气为绝干气。
二、选择题1.精馏塔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中轻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D )。
A. 液相中轻组分进入汽相B. 汽相中重组分进入液相C. 液相中轻组分、重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轻组分较多D. 液相中轻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重组分进入液相同时发生2.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B )。
A.平衡线B. 操作线与q线C.平衡线与操作线D. 平衡线与q 线3.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1比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 值为( C )A. 0.5B. 1C. 0.75D. 0.64.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全回流操作,已测得相邻实际塔板上液相组成分别为7.01=-n x 、5.0=n x (均为易挥发组份摩尔分率)。
已知操作条件下相对挥发度为3,则以液相组成表示的第n 板的单板效率=L m E ( B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80c9ebfe4733687f21aa46.png)
目 录
第一部分 扬州大学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扬州大学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2016年扬州大学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2017年扬州大学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第二部分 扬州大学相关科目考研真题
2014年扬州大学829生物化学(A卷)考研真题
2015年扬州大学829生物化学(A卷)考研真题
2016年扬州大学829生物化学(A卷)考研真题
2017年扬州大学829生物化学(A卷)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 扬州大学338生物化学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扬州大学338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A卷)。
新版扬州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
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
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时会陷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
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
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
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扬州大学材料与化工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6)物理化学(工)或(827)材料科学基础或(828)化工原(826)物理化学参考书:《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王正烈、宋世谟、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先谈谈英语吧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
(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