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节能技术5-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第三章节)资料文档

直接燃烧技术
• 垃圾焚烧也是采用锅炉技术处理垃圾,但 由于垃圾的品位低,腐蚀性强,所以它要 求技术更高,投资更大,从能量利用的角 度,它也必须规模较大才比较合理。
直接燃烧技术
• 固型燃料燃烧是把生物质固化成型后再采 用传统的燃煤设备燃用,主要优点是所采 用的热力设备是传统的定型产品,不必经 过特殊的设计或处理,主要缺点是运行成 本高,所以它比较适合企业对原有设备进 行技术改造时,在不重复投资前提下,以 生物质代替煤,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或应 用于对污染要求特别严格的场所,如饭店 烧烤等。
• 城市污水,一般城市污水约含有0.02%~0.03% 的固体与99%以上的水分,下水道污泥有望成为厌 氧消化槽的主要原料。
生物能的开发和利用
• 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农村新的能量,物质循环系 统,使秸杆中的生物能以沼气的形式缓慢地释放 出来,解决燃料问题。
• 种植柑蔗,木薯,海草,玉米,甜菜,甜高粱等, 既有利于食品工业的发展,植物残渣又可以制造 酒精以代替石油。
• 适合的酸碱环境:一般发酵池的酸碱度控制在pH 为7~8.5。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
•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相当丰富,仅各类农业 废弃物(如秸秆等)的资源量每年即有 3.08亿吨标煤,薪柴资源量为1.3亿吨标煤, 加上粪便、城市垃圾等,资源总量估计可 达6.5亿吨标煤以上,约相当于1995年全国 能 源消费总量的一半。
物化转换技术
• 物化转换技术包括三方面: •一是干馏技术; •二是气化制生物质燃气; •三是热解制生物质油。
物化转换技术
• 干馏技术主要目的是同时生产生物质碳和 燃气,它可以把能量密度低的生物质转化 为热值较高的固定碳或气,碳和燃气可分 别用于不同用途。优点是设备简单,可以 生产碳和多种化工产品,缺点是利用率较 低,而且适用性较小,一般只适用于木质 生物质的特殊利用。
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及技术

源发电类型及其技术特点.并对新能源发电在中国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电技术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消耗. 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 质基础.能源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影响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今化石能源(煤 炭、石油、天然气)El益减少、生态环境遭受 破坏的情况下。利用以风能、太阳能、生物 质能等为代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人类 服务.可以推动技术进步.改善现有能源结 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底.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作为茶叶 的发源地.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叶 品牌。7万家中国茶厂在年产值上竞难敌1 家英国立顿。目前.中国出口茶叶在国际市 场上平均每妇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价 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多.甚至 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 3.5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3.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产品加工 业发展进程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 值和高价值.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 和附加值.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努力化解 和应对外部冲击。提高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性能.既增加农产品出13贸易额义拓宽了 农产品出13市场。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加工品和食品的比 重较低.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我国 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能源环境与生物质能应用生物质气化

生物质热解气化
气化的概念
气化:是指通过加热将固体或液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 的热化学过程。
生物质气化:就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或含氧物质作为气 化剂,将生物质中的碳转化生成可燃气体的过程。
生物质热解气化
按气化剂分类
不用气化剂
生物质气化
可运输
风能
水能
太阳能
生物质能 海洋能
生物质能源特点
生物质
•各种速生的能源林、薪炭林、经济林、用材林、灌木林,木材及森林工业 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稻壳、玉米芯、蔗渣等; •水生植物; •油料植物; •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 •动物粪便。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也是由生物质能转变而来的。
各类生物质资源量
废弃物种类 农作物秸秆
年产资源量 亿吨
7.71
实物资源量 亿吨
4.71
可利用率 %
61
实物量折标煤 亿吨
2.38
已利用资源量 亿吨
0.08
林业剩余物
1.82
1.54
84
0.88
0.03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
0.89
0.80
90
0.44
0.02
畜禽粪便量(规模化养殖场)
13.17
8.37
64
汽油、柴油、重油、氢、激光
能源是指可能为人类利用以获取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象太阳能、风力、水 力、蒸汽、化石燃料及核能、潮汐能等均可称为能源和清洁型能源。
能源现状
12.10%
28.40%
23.70%
世界
35.80%
6.20%
69.70%
中国
21.10% 3%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其它
能源环境-与-生物质能的应用-生物质气化ppt课件

2) 低污染性 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X、
NOX较少; 3) 广泛分布性 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4) 生物质燃料总量十分丰富 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
气。
生物质热解气化
生物质利用方式分类
所
生物质热解气化
国内进展
1. 中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 展,已经建设并运行了多套气化发电系统[21~24]; 2.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在生物质流态化气化技术、内循 环锥形流化床富氧气化技术方面取得了成果[25]; 3. 中国科技大学进行了生物质等离子体气化[26]、生物质气化合成等技术 的研究[27]; 4. 浙江大学对双流化床气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中热值气化供气 与发电装置[30,31];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流化床的气化研究[32-34]; 5. 南京工业大学近年来开始开展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在大规模的固 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
6. 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了高含水率生物质的热解气化研究,并建成了一套 中试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物质热解气化
国外进展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视,有许多单
位在进行此项技术的研究,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科研单位,如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64]
、Ariozna大学、Hamburg大学、日本日立制作所、英国Aston大学
0.35
3.0
城市生活垃圾量(填埋处理)
1.58
0.96
60
0.09
0.28
餐饮废油 工业/生活污水量 棉籽油
《新能源概论》生物质能

2023-11-09CATALOGUE目录•生物质能概述•生物质能资源•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挑战•生物质能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案例分析01生物质能概述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废弃物等)作为燃料,通过燃烧或转化技术将其转化为热能、电能等能源形式的能源。
特点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低碳、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同时,生物质能在农村等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生物质能定义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气体或固体燃料进行燃烧产生热能。
直接燃烧生物转化热化学转化利用微生物或酶等生物手段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如生物柴油等。
通过热解、气化等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或液体燃料。
03生物质能转化技术0201利用生物质发电技术,如生物质电厂、生物质气化发电等,生产电力。
电力生产在农村地区利用生物质能作为生活用能,如炊事、取暖等。
农村能源利用生物柴油等生物质燃料替代石油等传统燃料,促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
交通能源生物质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02生物质能资源包括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废弃物,如树皮、木屑等。
林业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谷壳等废弃物。
农业资源包括藻类、水生植物等。
水生资源木质生物质资源非木质生物质资源食品加工废弃物如废啤酒糟、废糖蜜等。
能源植物如甘蔗、油菜等。
动物粪便家畜和家禽粪便等。
03工业废弃物包括废塑料、废橡胶等。
城市废弃物资源01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等。
02污水污泥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废弃物。
03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直接燃烧技术是指将生物质原料直接送入锅炉中燃烧产生热能的过程。
该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锅炉结构复杂、燃料运输和储存难度大等问题。
生物质燃料由于其高水分、高灰分和低热值等特点,给直接燃烧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该技术的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的生物质燃料进行相应的锅炉设计和操作优化。
直接燃烧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是指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气、液体燃料等的过程。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短缺和其使用时产生的污染问题的加剧,生物质能以其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本篇论文从生物质能的概念入手,综合国内外对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分析其优势、利用技术及开发研究前景。
21世纪被誉为是“生物能源时代”,是生物的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世纪。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面对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曙光。
(一)新能源之生物质能研究背景当代社会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量增长迅速,已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60%左右。
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是有限的,许多专家预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在40年、最多50—60年内被耗尽,而煤炭资源虽然远比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直接应用煤炭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为避免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常规能源系统正逐步持久的、多样化的、可以再生的新能源系统过渡。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
在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1)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且分布不均;(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6)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我国能源面临挑战;(7)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8)能源工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9)节能提效工作亟待加强等。
为此已出台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方钭政策、规章制度: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环境发展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推广大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先后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生物质能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相关扶持政策。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1、生物质能源的特点:①可再生性。
生物质能源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可实现能源的永续利用。
②清洁、低碳。
生物质能源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很低,属于清洁能源。
同时,生物质能源的转化过程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生物质,生物质能源的使用过程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二氧化碳的循环排放过程,能够有效减少人类二氧化碳的净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
③替代优势。
利用现代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能源转化成可替代化石燃料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可燃气、生物质液体燃料等。
在热转化方面,生物质能源可以直接燃烧或经过转换,形成便于储存和运输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燃料,可运用于大部分使用石油、煤炭及天然气的工业锅炉和窑炉中。
国际自然基金会2011年2 月发布的《能源报告》认为,到2050 年,将有60%的工业燃料和工业供热都采用生物质能源。
④原料丰富。
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预计,全球生物质能源潜在可利用量达350EJ/年(约合82.12 亿吨标准油,相当于2009年全球能源消耗量的73%)。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统计,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 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10 亿吨标准煤。
在传统能源日渐枯竭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是理想的替代能源,被誉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外的“第四大”能源。
2、分类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生物质能

H2/CO
灰渣排放
气流床气化的优点
燃料适应性强、气化强 度高、生产能力大; 气化温度高,反应时间 短、碳转化率高; 焦油可以完全二次裂 解; 出炉煤气的组分主要以 CO和H2为主,CH4含量 很低; 灰渣以液态形式排出; 易于实现加压气化。
热能与动力新技术讲座之七
Future Energy
Shell
热能与动力新技术讲座之七
生物质是来自于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各种有机物
生物质的种类:
木本类生物质、森林废弃物、木材厂废弃物 草本类生物质、秸秆类农业废弃物 油料作物 畜禽废弃物 污泥 城市垃圾 黑液
热能与动力新技术讲座之七
能源换代
世界能源消费 量的53%,两 千多种石化产品
石油天然气 g按世界现有的和未发现的原油储量估算,2010年的石油开采量 开始减少,2050年将由现在的年产250亿桶减少到50亿桶。 薪柴 煤炭
热能与动力新技术讲座之七
燃烧、热解、气化的区别
热能与动力新技术讲座之七
木材燃烧过程
表面燃烧,容易着 火,气体放出,焦 油生成结束
燃尽阶段
500 400 300 200 100
火焰燃烧,400℃时烟 释放结束,木材质量急 剧减少,焦油成分生成 以及气体放出增加,木 材表面产生火焰,急剧 放热反应开始
现有生物质能源资源
新增生物质能资源 农林等有机废弃物增加 能源林业和能源农业种植 边际土地开发利用种植 合计 实际可利用量
热能与动力新技术讲座之七
生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植物 细胞 结构
热能与动力新技术讲座之七
生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生物质的化学组成: 三大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非细胞壁提取物:蛋白质、果胶、淀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质能简介
• 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 第四大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占有重要 地位。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重要能源之一,就其能源当量而言,是 仅次于煤、油、天然气而列第四位的能 源,在世界能源消耗中,生物质能占总 能耗的14%,但在发展中国家占40%以 上。
生物能的优点
• 提供低硫燃料; • 提供廉价能源(某些条件下); • 将有机物转化成燃料可减少环境公害(例
第五章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简介
太阳是地球上一切能量和生命的基本源泉。绿色植物 本身不仅能吸收而且还能贮备太阳的能量,就是说,绿 色植物具有“固定”大阳能的特性,也即它能利用太阳 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藏能量的有 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来。利用这些物质就可以开发 出能源,故人们称之为“绿色能源”。因此生物能是太 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 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 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是独特的, 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 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三、结论 1、加深对可用资源情况的更全面的了解,包括对
资源未来潜力的了解,同时掌握因土地用于其他目 的而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
2、调查和研究现有的生物质能技术应用效果的真 实程度,因地制宜地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
3、正确认识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经济性问题; 4、必须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5、进一步加强地区和国家间的合作。
2、生物质能经济学方面的因素 制约生物质能发展的经济因素主要有:
1)原料上的竞争; 2)外部环境不如常规能源优越; 3)缺乏有实效的鼓励政策,尤其是针对造林计划
的鼓励政策。 总之,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与常规能源价 格相比,生物质能源的价格是关键。例如,生物质 能源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昂贵的能源,这就是生物质 能在发达国家不能获得大规模发展的原因。
如,垃圾燃料); • 与其他非传统性能源相比较,技术上的
难题较少。
生物能的缺点
• 植物仅能将极少量的太阳能转化成有机 物;
• 单位土地面的有机物能量偏低; • 缺乏适合栽种植物的土地; • 有机物的水分偏多(50%~95%) 。
生物质能前景预测
一、局限性及分析
1、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 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
生物质能存在于生物质。所谓生物质 就是在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外,所有来 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可再生的物 质。动的化学 能。因此,从根本上说,一切生物质能 都是来源于太阳能。生物质也称为“生 物量”,“生物量”是生态学中的一个 术语,用以表示生物体及由于它的活动 而生成的有机物总体。而这些有机物可 以用作能源。
2、某一设备的使用目的可能会完全不同。
3、利用生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各种影响。
1)需要和希望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2)需要保持和进一步保护重要的天然景区、著名 的自然风光、生态敏感区和重要地区的植物种类。
3)需要机构与规章制度上的制约,进一步加强研 究后的开发工作,促进研究人员、制造者和潜在用户之 间的更好合作。
生物质能的来源
柴薪
薪柴生物质一般包括树木,秸杆等。 这些绿色植物,既可作为纤维素用以转 化为液态和气态燃料,也可直接燃烧。
薪柴生物质至今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 重要能源。但由于柴薪的需求导致林 地日减,应适当规划与广泛植林。
• 林木伐区剩余物:每采伐100立方米木材,剩余物约占30%, 其中,约有15立方米枝杈、梢头,8立方米木截头。1995年 中国年生产原木6766.9万立方米,可产生2030.1 万立方米的 剩余物,若利用率按55%计算,会有1000多万立方米的剩 余物可供加工利用。
二、发展前景分析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得到迅速发展的条件,可从以 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成功的实例
在过去十几年间,美国利用生物质发电的能力从 50MW扩大到9000MW,提高了36倍;巴西的乙醇产量 在12年间扩大了20倍,仅在1983~1987年间就有90%以 上的汽车利用乙醇燃料。我国辽宁省公主岭市在汽油里 加20%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使用。这些例子说明,只要 具有成功的经验,使用生物质能源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上都有较大的优越性,就会逐渐得到社会和公众的承 认。
• 木材加工厂剩余物 :中国所有制材厂生产线几乎都是跑车 带锯制材生产线。这种制材生产线能加工各种径级、不同 形状、内部质量各异的原木,既生产普通锯材又生产专用 锯材。但是,这种单一模式的制材生产线不利于节约木材。 由于带锯机锯条稳定性差,对修锯和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 所以造成带锯制材锯切精度低,使中国锯材规格质量较差, 造成了严重的木材浪费。日本也是以带锯制材为主的国家, 其锯材规格质量合格率为98%, 锯切精度的公差为1毫米时 出材率为68.8%,而中国锯材规格质量合格 率仅为50%, 在公差1毫米范围内绝对出材率为60.165%。
秸杆
• 稻壳、稻秸等作为农业废余物,也是农作物通过光合 作用而生成的生物质。农业作物的秸杆重量差不多与 收获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量相当。其组成元素主要 为碳(40%~46%)、氧(43%~50%)、氢5%~6%),以及 微量磷、氮、硫等。
• 在农村基本上都是把秸杆当作燃料烧掉,不仅热效率 很低,能量浪费很大,而且严重影响秸杆还田,使耕 地有机质大量损失。像我国农村能源消耗量有50%来 源于生物质能源,而其中主要是柴草、秸杆的直接燃 烧,每年总量竟有两亿多吨。为提高能源利用率,一 是推广先进的节柴灶,热效率可提高到30%,二是推 广先进的农村沼气技术,把秸杆作为沼气发酵原料, 既可获得优质气体燃料,又可使优质沼渣肥还田,一 举两得,这是解决农村能源的重要途径。
木材剩余物综合统计 :
中国原木出材率较高,约在80%~60%之 间,但锯材到木制品的木材利用率低,只有50 %~65%。东北地区锯材到木制品的木材利用 率仅为50.15%,即东北地区从原木到木制品的 木材利用率仅为34.6%。按全国平均原木出材 率为70%、锯材利用率为60%计算,全国各地 区木材剩余物数量为3703.57万立方米,约占木 材总量的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