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复习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下学期运动和力复习

初三物理下学期运动和力复习

. .
(3)小华作出了如图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初三自然
运动和力
五、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 方向、作用点有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 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可用力来自图示表示出来六、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时,只 需画出力的方向,而 对力的作用点和大小 都不作精确要求。
且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这种相互作用同 【例2】 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手受到 时产生,同时消失,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向下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水桶 B.地球 C.绳索 D.手
初三自然
• 二、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如物体由 快到慢、由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从运动到静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了改变,这个物 止)。运动方向的改变(如转弯等)两方面。 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 作用时,要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要么形状发生 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变,就一定要 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改变,要么运动状态和形状都发生改变。但绝不 可肯定是哪一方面的改变。)
(第一课时)
知识要点: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没有物体就不可能 【例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有力的作用,而且只有一个物体仍不能产生力的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作用,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间发生相互 B、受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施力物体. 的作用,才能产生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有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力的作用中必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8.4运动和力复习

8.4运动和力复习

·沪粤地区专用
第9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3
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和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则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 平衡 不受力,我们就说这几个力____________ ,这时物 体处于平衡状态。
·沪粤地区专用
第9课时 │
2.二力平衡
定义 条件
考点聚焦
·沪粤地区专用
第9课时 │
归类示例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 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 对平衡力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滚下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 相同,选项A是正确的;饮料罐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 力,选项B是正确的;饮料罐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D。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________ 静止 状态或做______________ 匀速直线 运动,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
相等 ,方向________ 相反 ,并作用在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 一条直线 上 ____________
八字原则:“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 同时满足
·沪粤地区专用
第9课时 │
归类示例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 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 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A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解析] 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 的条件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所以实验中也一定会 针对这几个条件进行探究。

力和运动专题复习

力和运动专题复习

力和运动复习方法指导1、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越短,它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如果两物体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不相同,路程跟时间的比值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是不变的,不能由公式S=vt说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它明确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处的状态。

至于物体到底是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物体的初始状态。

因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它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

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可见,力不是产生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正确认识惯性: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同,前者是概念,后者是规律。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没受其它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应是什么。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认识惯性:(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指固体、液体、气体。

“保持”指始终具有的意思。

由此可见,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如何改变都无关。

(2)惯性和力是两个实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一种固有性质,它与外界因素无关。

第七章 运动和力 总复习

第七章   运动和力 总复习

N
0 1
1
2
3 4 5
2
3 4 5
F
例1:某弹簧秤上加1N拉力时,弹 簧长度为8cm,加3N拉力时,弹簧 长度为10cm,则当弹簧加1.5N拉力 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_。
例2:弹簧秤及细绳重力不计,砝 码重G=100N,静止时弹簧秤的示 数为____,弹簧秤所受的合力分别 为____。
F
例3:如图所示的鞋底、轮胎上都有凸凹 不平的花纹,这主要是为了 ( ) A.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D.增强产品的美观
例4: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 力计拉着匀速运动,如图甲,此时 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 再将木板支起,用弹簧测力计拉着 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 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滑 动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A.f甲 > f乙 B.f甲 < f乙 C.f甲 = f乙 D.f甲 ≤f乙
1、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在空中运动, 是因为( ) A、火药的推力。 B、子弹的冲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2、竖直向上托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 动,是 因为( ) 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 B、球受惯力 C、球有惯性 D、球受惯性作用
3、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米/秒的速度 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 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 匀速上升 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 度越来越快。
1、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属于正确的 ( D ) A.只有静止物体才能有惯性 B.只有运动物体才能有惯性 C.物体速度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的误区: (是错误的) (1)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运动和力》复习

《运动和力》复习

文汇报2001年4月4日发表了一篇短文: 美国军用侦察机撞击我军用飞机的过程 照片表明,美军用侦察机损伤部位都在飞机左前方,这说明美军是在 与我军用飞机同向平行飞行中突然大动作向我机方向转向,撞击我机, 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首先,美机左机翼外侧撞击我机,美机机翼下的 天线损坏。然后,美机左二发动机螺旋桨撞击我机,美机螺旋桨受损 变形。最后美机机头撞击我机尾部后,机头雷达天线罩脱落。
运动和能的形式
运动的多种形式
能的多种形式
运动和静止 参照物
机械运动
运动的分类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和平均速度v=s/t
运 动 和 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相互性 弹力 力 力的测量 力的三要素 重力 摩擦力 力和运动的关系 弹簧秤 力的图示
不受力时的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二力平衡条件 受平衡力时的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物体运动 状态不变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静止
物体受非平 衡力作用
物体运动 状态改变
运动快慢改 变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方向改变
(曲线运动)
马拉车前进。车在拉马吗?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得出结论: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 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转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 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 (2)用力踩踏脚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 朝 (填“前”“后”) (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 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初中物理力学《运动和力》复习指导

初中物理力学《运动和力》复习指导

初中物理力学《运动和力》复习指导(一)复习要点1.机械行为、参照物、行为和静止的相对性2.速度的界说,公式v=s/t,速度的单元及换算1m/s=3.6km/h变速行为的平均速度,会测量行为物体的平均速度v=s/t。

3.惯性、惯性定律(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定律(即牛顿第必然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浸染的时辰,总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这叫做惯性定律。

4.二力的平衡(1)二力(或几个力)的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几个力)浸染时,如不美观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这两个力(或几个力)彼此平衡.(2)二力平衡的前提①前提:,巨细相等,标的目的相反,统一物体,统一向线。

②应用:物体受平衡力,必然处于平衡状况,按照一个已知力,求另一个力。

5、行为和力物体行为状况的改变:物体速度巨细和行为标的目的的改变,都叫做物体行为状况的改变.(二)复习指导1.有关速度、旅程、时刻的计较2.惯性和惯性现象例1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浸染时,总连结匀速直线行为状况或静止状况的性质,叫做惯性b.射出的枪弹分开枪口后,仍然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枪弹受到惯性的浸染c.汽车封锁策念头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惯性3.关于平衡力、彼此浸染力的问题例2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a.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临墨水瓶的撑持力b.墨水瓶受到的重力与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c.桌面临墨水瓶的撑持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d.桌子只受到的重力和地面临桌子的撑持力。

第8章运动和力复习

第8章运动和力复习

二、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变)和平衡力
静止状态 平衡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受力为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的力 不同点
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直线上
3.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 减小压力; ②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 变滑动为滚动; ④ 分离摩擦面。 列举相关的事例: ① 手握单杠不能太紧; ② 滑雪板底面做的很光滑; ③ 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 ④ 加润滑油; ⑤ 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
练习 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问题时,小红设 计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 钩住长方形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动 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 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小明看了小红的实验后,认为 小红设计的实验优于自 己设计的实验。对此你 F 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木块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 便于读数。
3 5
摩擦力 /N
0.2 0.35
3
木块与棉布
3
0.4
A.比较第1、2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B.比较第1、3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A.在压力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 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2.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① 增大物体间的压力;

2104年中考专题--运动和力复习

2104年中考专题--运动和力复习

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A、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
B、物体改变运动状态不需要受力;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 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 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C)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6】一辆卡车以36 km/h的速度闯红灯,卡车开出2 s后, 交警以20 m/s 的速度追击.不计卡车长度,则交警需要多长 时间可追上违反交通规则的卡车?
图4-2-1 答案: 2 s
1.船上的人看到岸边的树木向后退,这是用___ 船 作参照物; 若船匀速行 驶的速度是5 m/s,则0.5 h内船运动的路程是 9 __km. 2.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加油机给空中 战斗机进行空中 加油时,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战斗 静止的(填“运动”或“静止” ),若战斗机以300 机是____ m/s的速度向前飞行,则加油机2 min内飞行的路程为 36 ___ km. 3.如图4-2-2所示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 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 京,匀速行驶的汽车 18 最快需___min. 图4-2-2
第八章 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原来静止的,不受力后还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 , 不管原来作什么运动 , 不受 力后则做匀速直线运动
一切物体都有 保持原来 运动状态的特性,人们把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 受力物体
一对平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 要弄清楚各个力的大小,以确 定力的图示的标度;
第三 弄清楚要做的各个力的方向;
最后 确定力的作用点。
什么是力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有力必须有施力体和受力体,缺一不可 4、力的作用效果: (a) 使物体发生形变
3. 使用时注意避免弹簧秤秤钩与称壳之间的 摩擦力
返回
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也就是 说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成正比
构造:钢制的弹簧、挂钩、吊环、外壳、指针等。


测 力
使


使用前
应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处
先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弹簧测力计不一定局限于竖直使用,可以向任 意方向拉伸。但拉力应沿轴线方向,以防止扭 曲,使弹簧指针挂钩不与外壳发生摩擦,减少
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当挂在测力计钩上的物 体静止时,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关系式:G=mg (g=9.8N/㎏)
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 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三、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 的形状
2、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力了的作用;若物 体受到力了的作用,则物体的运动状 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2.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本章讲述力的初步知识,包括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和测量,力 的图示,重力,二力合成等知识, 是学习后续知识压强、浮力、功、 简单机械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和 生产中也常用到,因此本章是初 中物理的基础的一章。
本章知识的安排是先讲述力 的一般知识,包括力的概念,力 的单位和测量,力的三要素和力 的图示,使学生对什么是力、力 这个物理量的特点有个初步的认 识。再来研究重力这种生活中最 常见的力。最后讲述二力合成的 知识,重点是同一直线上二力的 合成。
测量时 :测 使量 用误 ,差 以。 免但 自一 重般 参情 与况 测下 量,,弹给簧实测验力带计来不误颠差倒。
特别注意的是:只有作用在挂钩上使弹簧拉伸 的力,才能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生改变。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板
注意事项:待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力 的方向一定在测力计的轴线上,测量 前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作用点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重点) 力的示意图
重力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力的合成(重点)
各类测力计


读数练习


读数示范
使

使用规则
弹簧秤是测力计的一种 生活中常见的 测力计
返回
1.读出右图弹簧秤的示数
返回
答案
下一题
1.右图弹簧的示数为
返回前页
2.9 N
下一题
2.读出右图弹簧的示数
概念: 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

来的做法叫做力的图示。

⒈确定受力物体。从力是物体 对物体的作用来判断受
力 的 表
图 示
力物体,并画出一个长方块表示受力物体。
⒉找作用点。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画在物
体的重心。
具 体
⒊画出力的作用线。过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做 ⒋选取标度。所选的标度要适当,应便于作图,过大 法 或过小都不好,一般使力的大小为标度的2倍或3倍
返回
答案
上一题 下一题
2.右图弹簧的示数为
返回前页
4.3 N
下一题
3.读出右图弹簧的示数
返回
答案
上一题 下一题
3.右图弹簧的示数为
返回前页
3.6 N
下一题
4.读出右图弹簧的示数
返回
答案
上一题
4.右图弹簧的示数为
返回前页
3.0 g
以 弹 簧 秤 为 例:
刻度盘分为左右两部分
左边 g 右边 N
表示质量 单位 克 表示力 单位 牛
读数应读右边 步骤如下:
1 读出整数位牛顿数 2 N 2 读出剩余刻度所含0.1牛顿数 0.9 N
3 将其相加为结果
2.9 N
返回
弹簧秤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保持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
1.使用时要看清量程,加在弹簧称上的力 不能超过该弹簧称的测量范围
2. 确认弹簧秤的指针在使用前指在零位置

(必须是整数倍),如果在一个图中同时要画几个力的

图示时,必须统一用一个标度。
⒌截取线段表示力的大小。要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

向截取线段。代表力大小的线段要与标度成整数倍, 箭头应标在最后一段的末端,并注明力的大小 。
的 示
概念:用箭头来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的做法
叫做力的示意图 。
意 图
做法: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只表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
运动快慢和方向
5、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点)
力的单位:牛顿 简称:牛 符号:N
力的作 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测力计
力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大小
力的三要素: 方向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对相互作用的 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作用 在两个物体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是人们为研究方便而规定的。事实上,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 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物体是否接触不能成为判 断是否发生力的作用的依据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
物理学中的力 最初是从肌肉的紧张 得出来的




起重机

压路机

物体 作用
箱子 车 重物 路
物体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起重机
物 体
压路机
受 铅球
力车物 体 Nhomakorabea重物

没有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 都不存在力的作用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同时 也是受力物体
1、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1)力不能脱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运动状态
运动快慢和方向
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
状态改变 三种形式
方向不变,快慢改变 快慢不变,方向改变 快慢、方向都改变
可见: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物体运动状态 不发生改变。
求 作力的图示




人每

个 人

的 重
的力

为 50
N



首先 要弄清楚物体受几个力的作 用,作几个力的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