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史橡胶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它的历史就像一部超级有趣的长篇故事呢。

橡胶最早被发现的时候,那时候的人们估计都懵了。

这黑乎乎、黏糊糊的东西是啥呀?但是聪明的人类啊,总是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开始尝试着摆弄这个新玩意儿。

最初,橡胶可不好用啦,天气一热就变得软趴趴的,像个没骨头的小虫子,天气一冷呢,又硬邦邦的,跟石头似的。

不过呢,人们可没有轻易放弃。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就开始琢磨怎么能让橡胶变得听话些。

这就像是调教一个调皮的小孩子一样。

慢慢地,各种改良橡胶的方法就出现了。

在这个过程中啊,有好多的发明家就像超级英雄一样闪亮登场。

他们把橡胶的性能一点点提高,让橡胶能适应更多的环境。

橡胶从一个只能让人头疼的怪东西,逐渐变成了能做各种有用东西的宝贝。

你能想象没有橡胶的世界吗?那可太糟糕啦。

我们就没有那些舒服的橡胶鞋底了,走路都得多难受啊。

汽车的轮胎要是没有橡胶,那还不得在马路上嘎嘎乱响,还容易坏掉。

而且啊,橡胶的发展也带动了好多产业的发展呢。

那些生产橡胶制品的工厂里,工人们就像一群魔法师,把橡胶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从小小的橡胶圈,到大大的橡胶输送带,每一个橡胶制品背后都有着工人们的心血。

在橡胶的发展史上,也充满了各种意外和惊喜。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发现,就能让橡胶的性能有一个大飞跃。

就好像是橡胶自己也在努力进化,想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一样。

现在啊,橡胶已经无处不在了。

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它就像是一个默默陪伴我们的好朋友,虽然我们可能不会每天都念叨它的好,但是一旦没有它,我们肯定会觉得缺了点啥。

橡胶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历史。

它见证了人类从对一个陌生事物的懵懂,到把它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里有欢笑,有汗水,更有人类无限的智慧。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历史世界史11世纪,南美洲人民就已使用橡胶球做游戏和祭品。

1493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探险到美洲时,将橡胶知识陆续带回了欧洲。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明(Charles de Condamine),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纪略》。

1768年,法国人麦加(P. J. Macquer)发现可用溶剂软化橡胶,制成医疗用品和软管。

1770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发现橡胶可用来擦去铅笔字迹.1819年苏格兰化学家马金托希发现橡胶能被煤焦油溶解,后来人们开始用橡胶制造成防水布。

从这时起,天然橡胶的工业开始被研究和应用。

1820年,世界上第一个橡胶工厂在英国哥拉斯格(GLASGOW)建立。

1826年,为使橡胶便于加工,汉考克(Hancock)发明了用机械使天然橡胶获得塑性的方法。

1828年,英国人马琴托士(C. Mackintosh)用胶乳制成防雨布.1839年,美国化学家查理·古德业通过橡胶发明了著名的“硫化法”。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橡胶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1875年,化学家布查达制出人造橡胶。

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 A. Wickham)完成了将野生的橡胶树变成人工栽培种植的工作。

此后,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扩种建立胶园。

188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芮德勒(H. N. Ridley)发明了“连续割胶法”.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研究一种叫甲基橡胶的合成橡胶。

大约在1930年,德国和苏联,合成了丁钠橡胶。

1950年世界轮胎总产量为1.4亿套,而1973年猛增到6.5亿套。

其他各类橡胶制品的生产量在70年代初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是世界橡胶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1953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研制成功。

1955年,美国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的合成天然橡胶。

1965年,热塑性橡胶开始应用于胶鞋及胶粘剂。

1970年,首批浇注轮胎(用聚氨酯橡胶)诞生。

橡胶历史故事

橡胶历史故事

∙橡胶历史故事∙来源:橡胶人才网添加时间:2010-08-03浏览次数:59次进入论坛交流∙橡胶历史故事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敏从秘鲁带回有关橡胶树的详细资料,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记略》,书中详述了橡胶树的产地、采集乳胶的方法和橡胶的利用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763年,法国人麦加发明了能够软化橡胶的溶剂。

1888年,英国人邓禄变发明汽胎,1895年开始生产汽车,汽车工业的兴起,更激起了对橡胶的巨大需求,胶价随之猛涨。

189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黄德勒发明橡胶树连续割胶法,使橡胶产量大幅度提高。

由此,野生的橡胶树变成了一种大面积栽培的重要的经济作物。

1493年,伟大的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率队初次踏上南美大陆。

在这里,西班牙人看到印第安人小孩和青年在玩一种游戏,唱着歌互相抛掷一种小球,这种小球落地后能反弹得很高,如捏在手里则会感到有粘性,并有一股烟熏味。

西班牙人还看到,印第安人把一些白色浓稠的液体涂在衣服上,雨天穿这种衣服不透雨;还把这种白色浓稠的液体涂抹在脚上,雨天水也不会弄湿脚。

由此,西班牙人初步了解到了橡胶的弹性和防水性,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到橡胶的来源。

1693年,法国科学家拉康达到南美又看到土着人玩这种小球,科学家和军人思维和眼光是不同的,追根寻底调查这种小球,才得知这种小球是砍一种印地安人称为"橡胶"的树而流出的浓稠液体缺制造的。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敏从秘鲁带回有关橡胶树的详细资料,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记略》,书中详述了橡胶树的产地、采集乳胶的方法和橡胶的利用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763年,法国人麦加发明了能够软化橡胶的溶剂。

1770年,英国化学家普立斯特勒发现橡胶能擦去铅笔字迹。

1823年,英人马金托什,像印第安人一样把白色浓稠的橡胶液体涂抹在布上,制成防雨布,并缝制了"马金托什"防水斗蓬,这也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雨衣吧。

1852年,美国化学家古特义在做试验时,无意之中把盛橡胶和硫磺的罐子丢在炉火上,橡胶和硫磺受热后流淌在一起,形成了块状胶皮,从而发明了橡胶硫化法。

橡胶发展史-橡胶大全一

橡胶发展史-橡胶大全一
培训系列讲义
第一篇 橡胶发展历史
讲师
李长 征印
第一篇
橡胶发展历史
■11世紀南美洲人用于玩投石环游戏的实心胶球,也有用胶 制成的鞋子、瓶子及其它用品,而所有这些物品都是某些树 木的分泌物(即所谓“胶乳”)经凝固、干燥等处理而成。 这些能分泌“胶乳”的树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称为“ulli”或 “ule”,在南美洲称为“hheve”或“Cau-uchu”,意思是 “流泪的树”。其学名即为巴西橡胶树 (Fleveb.asijieilsls)。
第一篇
橡胶发展历史
■1860年,威廉斯Williams从天然橡胶的热裂解产物中分离 出C5H8,定名为异戊二烯,并指出异戊二烯在空气中会氧化 变成白色弹性体。
第一篇
橡胶发展历史
■1860年,英国科林斯(J.Collins) 就认为,野生天 然橡胶资源毕竟有限,应该把美洲野生天然橡胶树引种到东 南亚,并于1873年和1875年先后两次从美洲采集巴西橡 胶种子,但都未能成功。 ■1860年,威廉姆斯(Williams)发现橡胶经蒸馏可产 生异戊二烯化合物并认为异戊二烯也是天然橡胶的基本化学 成分。1882年确立烈马商标,1892年生产了德国第一条 充气自行车轮胎。 ■1863年,法国化学家弗里德尔(C.Friedel)及克拉夫茨 (J.M.Crafts)从SiCl4与ZnEt2出发,在160oC下的封 管中反应,制得了第一个含Si-C键的有机硅化合物SiEt4: 2ZnEt2+SiCl4→SiEt4+2ZnCl2
第一篇
橡胶发展历史
■1871年,德国大陆集团马牌轮胎创建于德国汉诺威,
第一篇
橡胶发展历史
■1872年,拉登堡(denburg)使用ZnEt2 、 Si(OEt) 3Cl与Na反应,制得了带硅官能基的硅烷。两年 后,他又从HgPh2与SiCl4出发,在封管中制得了 PhSiCl3。 ■1875年,鲍査达(Bouchardat)研究认为,异戊二烯 也能组成类似橡胶的物质。这是最早关于用人工合成方法 制取橡胶的报道。 ■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A.Wickham),从巴西亚 马逊河口附近采集到7万粒野生橡胶种子运回英国邱园 (Kew Garden),育成胶苗移植到印度尼西亚、斯里兰 卡、马来西亚试种成功。此后英国人历经40多年完成了天 然橡胶到人工栽培种植。

橡胶收储历史

橡胶收储历史

橡胶收储历史
好的,我会根据这个主题作为历史学家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过去的历史中,橡胶的生产和收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政治议题。

以下是我对橡胶收储历史的研究和分析。

1. 文化事件:橡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美洲原住民使用橡胶来制作各种用品的时期,这些用品包括水壶、鞋子、球等等。

随着欧洲人的到来,橡胶开始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并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2. 经济事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橡胶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商品之一。

大量的橡胶被用于制造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而这些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橡胶贸易的繁荣,许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橡胶种植业,例如巴西、马来西亚等国。

3. 政治事件:由于橡胶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商业物品之一,因此在一些国家,政府开始干预橡胶的生产和收储。

例如,马来西亚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实施了“国家橡胶收储计划”,以控制橡胶价格和供应量。

这种政府干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4. 社会事件:橡胶收储历史中涉及到许多社会事件,例如种植园主和工人之间
的劳资矛盾,收储政策对农民的影响等等。

这些事件反映了橡胶生产和收储对社会的影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橡胶产业的发展和现状。

综上所述,橡胶收储历史与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事件密不可分。

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橡胶产业的发展历程,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橡胶名称由来

橡胶名称由来

橡胶名称由来橡胶名称由来橡胶,是一种有着弹性、耐磨、防水等特点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家、医疗等生产领域。

一、原料名称橡胶的名称源于西班牙语,原义为“可烟”,即指橡胶在加热后可产生烟雾。

汉语中的“橡胶”,即源于此。

二、原料来源橡胶的主要来源是橡树。

自然状态下,橡树的皮层会分泌出白色的乳液,也就是橡胶原料。

因此,橡胶也称为“橡树乳”。

三、历史发展橡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南美洲。

当时的印第安人将橡胶原料用于制作各种日用品。

到了18世纪,橡胶开始被欧洲人所知。

19世纪末,人们发现了将橡胶精制成固体的方法,这项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橡胶的产业化发展。

四、功能特点作为一种合成材料,橡胶具有弹性好、耐磨损、耐寒耐热、防水、隔音隔震、绝缘等众多的功能特点,并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工况及环境,因而在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

五、应用领域1. 汽车行业:橡胶主要应用于汽车轮胎、汽车零部件、橡胶密封装置等方面;2. 船舶行业:橡胶主要应用于船舶缓冲、减震隔振、密封防水、管道管件等方面;3. 矿业、钢铁、冶金等行业:橡胶主要应用于输送带、密封制品、防振与减震、管道与管件等方面;4. 化工、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橡胶主要应用于密封制品、橡胶管件、电器元件、吸振隔振、减震垫、橡胶舵轮、防腐涂料等方面。

六、发展趋势如今,随着人们对环保及能源危机的持续关注,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主流思想。

同时,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橡胶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信未来,橡胶产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多贡献。

橡胶工业发展史

橡胶工业发展史

发展时期
19世纪末期,汽车及汽车轮胎的出现推动了橡胶工业的蓬勃发展。1845年英国人R.W.汤姆森首次提出了充 气轮胎专利。1888年英国制造出第一条充气自行车胎。1895年第一条充气汽车轮胎问世。不久,汽车轮胎开始了 商品生产。为了改进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1893年帘布(见帘子线)用于自行车胎。1900年帘布开始在 汽车轮胎上应用。1906年,美国人G.厄诺拉格用苯胺作硫化促进剂。1912年S.C.莫特发现了炭黑的不久,防老剂 也应用于橡胶加工。1916年F.H.班伯里提出了橡胶密炼机(见塑炼)专利,橡胶加工机械相应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橡胶加工技术在这一时大的进步。随着橡胶工业的迅速发展,原用野生的天然橡胶在性能和产量方面已不能满足 需要,19世纪中后期开始了天然橡胶的人工栽培。到20世纪20~3培的天然橡胶已经逐步取代野生橡胶,成为天 然橡胶的主要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天然橡胶供不应求,德国开始了甲基橡胶的小批量生产造硬质橡 胶制品。这种合成橡胶质次价高,战后即停止了生产。30年代开始了合成橡胶商品化的生产,聚丁二烯橡胶(即 丁钠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等相继投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合成 橡胶及与战争相关的橡胶制品如汽车轮胎、飞机轮胎、各种军生产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谢谢观看
稳定发展时期
70年代中期,石油涨价,严重冲击汽车工业及石油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随之出现了危机,不景气的局面一直 持续到80年代初期。1979年为13.0Mt,1982年下降到11.6Mt,1982年以后开始缓慢回升。世界橡胶工业开始进 入了较为缓慢的增长时期。橡胶企业的主要注意力由扩大产力提高产品质量及技术水平,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技 术。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橡胶生产的技术水平的电子计算机 辅助设计促进了橡胶应用技术从技艺向科学的过渡。轮胎浇注工艺突破了原有的轮胎制造技术。热塑性橡胶的广 泛应用促进了传统橡胶工变革。

橡胶历史故事

橡胶历史故事

橡胶历史故事橡胶历史故事一、橡胶的起源橡胶是一种天然材料,源自于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的一种橡胶树。

当地居民在数百年前就开始利用橡胶树的乳汁来制作各种有用的物品,比如水杯、鞋子等。

然而,直到18世纪末,橡胶才被西方世界广泛认识。

二、橡胶的发现与使用1、对橡胶的发现.1770年,法国科学家拉图库(Charles-Marie de La Condamine)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发现了橡胶的存在,并将橡胶的样本带回欧洲。

2、橡胶的商业化应用.1823年,英国化学家查尔斯·麦金托什(Charles Macintosh)发明了一种将橡胶融化涂在布料上的方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件防雨外套,被称为“麦金托什雨衣”。

此后,橡胶制品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

3、工业化生产.1860年,英国工程师托马斯·汉考克(Thomas Hancock)发明了一种橡胶硫化工艺,使橡胶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弹性,促进了橡胶制品的大规模生产。

三、橡胶产业的发展1、橡胶种植园的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在其殖民地大规模种植橡胶,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建立了许多橡胶园,满足了橡胶制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2、橡胶的应用扩大: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橡胶制品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汽车轮胎、橡胶管道、橡胶鞋底等成为橡胶制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推动了橡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橡胶市场的国际化.20世纪后半叶,橡胶贸易逐渐国际化,国际橡胶交易所成立,橡胶价格开始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四、橡胶的环保问题与创新1、橡胶的环境影响:传统的橡胶种植和加工过程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砍伐森林、水土流失等。

此外,废弃的橡胶制品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2、橡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开发可持续的橡胶种植和生产技术,例如利用橡胶树叶子的乙醇提取物来制作橡胶,或者利用微生物合成橡胶。

3、循环经济的应用:回收和再利用废弃橡胶制品成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研发橡胶回收技术和开发再生橡胶制品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橡胶的特征和性能
1.结构特征
橡胶是有机高分子弹性体,使用温度范围是 玻璃化温度和粘流温度之间,因此作为好的橡胶 材料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50—150℃)内具有 优异的弹性。
(1)大分子链有足够的柔性,玻璃化温度应该比 室温低得多
这就要求大分子链内旋转位垒比较小,分子 间作用力比较弱,其内聚能密度小。
② 硫化促进剂: 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 改善橡胶性能。
常用促进剂有二硫化氨基甲酸盐、黄原酸盐类、 噻唑类、硫脲类和部分醛类及醛胺类等有机物。
③ 活化剂:用来提高促进剂的作用。 常用活化剂有氧化锌、氧化镁、硬酯酸等。
④ 填充剂: 用来提高橡胶的强度、改善工艺性 能和降低成本。
用于提高性能的填充剂称为补强剂,如炭黑、 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镁等;另外还有用于降 低成本的填充剂,如滑石粉、硫酸钡等。
(2)耐热性和耐老化性 橡胶的耐热性主要和分子主链上的化学键的
键能有关,含有C-C键、 C-O键、 Si-O键、 C-F 键的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橡胶中弱键的存在会引起老化,特别是降解 反应,这降低了耐热性以及其它性能。选择键能 较大、饱和性橡胶就具有较好的耐热、耐氧化老 化性能。
(3)耐寒性
第五章 橡胶
5.1 概述


5.2 通用橡胶

5.3 特种橡胶

5.4 其它橡胶
5.1 概 述
cau-uchu
rubber
橡胶
一、橡胶的定义
橡胶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具有良好高 弹性的材料,以生胶为原料加入适量配合剂而形成 的高分子弹性体。
二、橡胶的发展史
1. 天然橡胶的发展和利用时期(1900年以前)
(2)在使用条件下不结晶或结晶很小 最理想的情况是在拉伸时结晶,而解除负
荷后结晶又熔化。因为结晶部分既起分子间的 交联作用,又有利于提高模量和强度,负荷解 除后结晶消失,则不影响其弹性恢复。
(3)无冷流现象 冷流是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分子链间的相对
滑动。因为冷流的结果,会使橡胶在负荷下发 生永久变形,去负荷后不能恢复原形。因此橡 胶的大分子链必须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1. 生 胶
生胶是指无配合剂、未经硫化的橡胶。按原 料来源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2.配合剂
用来改善橡胶的某些性能。常用配合剂有硫化 剂、硫化促进剂、活化剂、填充剂、增塑剂、防老 化剂、着色剂等。
① 硫化剂: 用来使生胶的结构由线型转变为交联 体型结构,从而具有一定强度、韧性、高弹性。
常用硫化剂有硫磺和含硫化合物,有机过氧化 物,胺类化合物、树脂类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等。
1. 天然橡胶的分类
(1)通用天然橡胶 烟片胶和风干胶片
新鲜胶乳
烟片胶
(棕黄色)
风干胶片
(浅色)
酸凝固
压片
烟熏干燥
热空气干燥
干燥 生胶片
绉片胶
新鲜胶乳
漂白
酸凝固
压片
干燥
白色绉片
胶块、胶线 或白绉片的
碎屑等杂交 原料
浸泡
洗涤
压绉
干燥
表面有皱 纹的褐色
绉片
颗粒胶
用新鲜胶乳经酸凝固后,压绉的胶片通过机械 造粒制成小颗粒或胶乳,通过化学处理直接制成小 颗粒,然后利用热空气快速干燥制成1-5mm的颗粒。 由于生产周期短,成品质量易于控制,目前产量已 超过前两种。
1965年—1973年,热塑性弹性体——第三代橡胶 1984年,德国——用苯乙烯、异戊二烯、 丁二烯 作为单体合成集成橡胶(SIBR)。
三、橡胶的分类
按来源分为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通用橡胶 特种橡胶 其它橡胶

块状生胶
胶 按形态分为 乳 胶
液体橡胶
粉末橡胶
按加工制品的成型 硫化橡胶
方法和过程分为
热塑性弹性体
当温度低于玻璃化温度,或者由于结晶,都 会导致橡胶失去弹性,因此降低玻璃化温度或避 免结晶,可以提高橡胶材料的耐寒性。
降低Tg的方法:
①降低分子链的刚性,也就是提高分子链的柔顺性,是最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②减少分子链间的作用,一般讲分子结构中存在有极性基 团或能形成链间氢键的基团,Tg就相对高一些;
1493—1496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到美洲——发 现当地人玩的球从地上跳起来——由一种树流出 的浆液制成——欧洲人才知道橡胶这种物质。
1823年,英国人创办了第一个橡胶生产防水布— —橡胶工业的开始。
1839年,固特异——发明了天然橡胶的硫化技术。 1888年,Dunlop——发明充气轮胎——汽车工业
氟橡胶
液体橡胶
乙丙橡胶
聚丙烯酸酯橡胶
丁基橡胶
氯醚橡胶
丁腈橡胶
5.2 通用橡胶
一、天然橡胶 (Natural Rubber, NR)
天然橡胶是一种从天然植物中采集出来的高 弹性材料。
最有经济价值的含橡胶成分的植物主要包括: 三叶橡胶树(巴西橡胶)、杜仲树(古塔波胶或 马来树胶)、橡胶草等。
三叶橡胶树的产胶量最大、质量最好、采集 最容易,工业上应用的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是三 叶橡胶。
⑤ 增塑剂: 用来增加橡胶的塑性和柔韧性。 常用增塑剂有石油系列、煤油系列和松焦油系
列增塑剂。
⑥ 防老剂:用来防止或延缓橡胶老化。 主要有石蜡、胺类和酚类防老剂。
六、主要合成橡胶的种类
合成橡胶
通用橡胶
特种橡胶
其它橡胶
丁苯橡胶
聚氨酯橡胶
热塑性弹性体
顺丁橡胶
聚硫橡胶
合成胶乳
异戊橡胶
硅橡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粉末橡胶
氯丁橡胶
2.性能
(1)弹性和强度——橡胶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分子链柔性越大,橡胶的弹性越好; 分子量越高,弹性和强度越大; 交联结构提高了橡胶的弹性和强度,但交联度
过大,交联链间分子量过小,会使强度提高, 弹性下降; 结晶结构提高强度,非结晶结构具有弹性,理 想的橡胶结构在室温下是非晶态的,而拉伸时, 由于取向形成微晶,利于强度的提高。
的发展促进了橡胶工业的真正起飞。
2.合成橡胶的发展和利用时期(1900年以后)
1900年,了解天然橡胶的分子结构——合成橡胶 才真正成为可能。
1932年前,陆续生产丁钠橡胶 、氯丁橡胶、丁腈 橡胶、 丁苯橡胶。
20世纪50年代,Zeigler-Natta催化剂的发现—— 导致了合成橡胶工业的新飞跃——顺丁橡胶、异丙 橡胶、异戊橡胶等新品种
③提高分子的对称性有利于Tg的降低,而破坏分子链的规 整度,如无规共聚、支化、交联等可以避免结晶;
④溶剂和增塑剂的存在会使Tg降低。
(4)化学反应性
①要求足够的活性,以便于交联;
②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活性比较低,不发生化学 反应,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五、橡胶的组分
橡胶是以生胶为主要成分,添加各种配合剂和增强 材料制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