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舒伯特——摇篮曲

合集下载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摘要】本文将对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进行分析比较。

在舒伯特的《摇篮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简洁优美的旋律和温暖的情感表达,而勃拉姆斯的版本则更加复杂和壮丽。

文章将重点分析两位作曲家在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探讨他们对《摇篮曲》的诠释方式。

将对这两首歌曲进行总体评价,并探讨艺术歌曲在音乐领域中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舒伯特与勃拉姆斯作为作曲家的不同风格和创作理念,以及《摇篮曲》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舒伯特、勃拉姆斯、《摇篮曲》、艺术歌曲、特点分析、比较、音乐风格、情感表达、总体评价、意义与影响1. 引言1.1 介绍舒伯特与勃拉姆斯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和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都是19世纪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对西方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父”,他的作品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而闻名,被视为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勃拉姆斯则被认为是继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结构严谨,音乐思想深沉且充满力量。

舒伯特与勃拉姆斯都曾创作过名为《摇篮曲》的艺术歌曲,这些作品展示了他们对于声乐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创作才华。

他们通过音乐的形式和表现力,表达了关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关怀,以及对于生命、成长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他们在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之处,以及这些作品对于艺术歌曲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位伟大作曲家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音乐世界的贡献和影响。

1.2 《摇篮曲》背景《摇篮曲》是一首古典音乐作品中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是为婴儿或儿童谱写的歌曲。

这类作品的特点是旋律简单优美,情感温暖温馨,常被用来哄婴儿入睡。

舒伯特和勃拉姆斯都是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他们各自创作了《摇篮曲》这一作品。

摇篮曲(舒伯特)(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摇篮曲(舒伯特)(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其次,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团队协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过于主导,而其他成员则显得被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我也会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讨论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舒伯特的《摇篮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具有安抚、舒缓作用的歌曲,它的旋律优美,节奏轻柔。它是音乐史上著名的作品,代表了舒伯特抒情歌曲的典型风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欣赏《摇篮曲》,感受其温馨、宁静的氛围。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
举例: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以及如何打开创作思路。
(3)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合唱环节,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配合,达到和谐的效果,这需要克服个体差异和协调性问题。
举例:如何分配声部,以及如何处理合唱中的音量和音准问题。
(4)文化理解素养的深化:学生需要理解舒伯特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这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
5.创编简单的摇篮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演唱《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旋律、和声的美,培养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引导学生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培养音乐创造力:在创编摇篮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音乐创作,提升创新意识。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摇篮曲》是音乐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被无数歌唱家和音乐家演绎,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而在艺术歌曲中,《摇篮曲》也是备受喜爱的一首。

今天我们将针对舒伯特与勃拉姆斯两位伟大的音乐家的版本,进行浅析。

我们来看看舒伯特的《摇篮曲》。

舒伯特的《摇篮曲》,原名为《Wiegenlied》,是在1816年,即舒伯特26岁时所创作的。

舒伯特的《摇篮曲》以其简洁的旋律、温柔悠扬的音乐风格,成为了儿童音乐中的标志性作品。

舒伯特在这首歌曲中用轻柔、温馨的旋律,让人们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宁静。

这首歌曲被认为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表达了舒伯特对于爱与家庭的渴望和赞美。

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也是一首备受赞誉的艺术歌曲。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在1868年所创作的,是勃拉姆斯为朋友的女儿所作的歌曲。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以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音乐温馨、情感丰富,同时又带有一种微妙的哀愁之情,让人们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复杂。

从音乐结构上来看,舒伯特的《摇篮曲》以其简洁明快的旋律和和谐的和声,尤其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得这首歌曲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舒伯特的《摇篮曲》起初由钢琴伴奏,后来,更多的音乐家将其改编为多种不同的版本,包括交响乐、钢琴曲和独唱版本等。

这首歌曲在音乐会上,也常常以重要的曲目被演绎。

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则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音乐深度。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通过如泣如诉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表现了对孩子的深沉爱意和对家庭的眷顾之情,使得这首歌曲更加具有沉稳的气质和深厚的内涵。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在音乐结构上更加复杂,尤其是其丰富多变的旋律和变化多端的节奏,使得这首歌曲成为了古典音乐中绝对不可或缺的精品。

从歌词的角度来看,舒伯特的《摇篮曲》的歌词是由路德维希·希特尔所作的,表达了对孩子的柔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摇篮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一首艺术歌曲。

该曲词作者为弗朗茨·彼得·鲁比,曲调优美,旋律流畅,情感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之后的时期,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也以同名为《摇篮曲》的作品为素材,创作出了自己的艺术歌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进行浅析,探讨它们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各自的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舒伯特的《摇篮曲》。

这首歌曲是舒伯特晚年创作的作品,其词作者鲁比是一位著名的激进主义诗人,他的诗作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痕迹。

鲁比写作《摇篮曲》时,借助了简练的语言和音乐化的情感,将母亲的柔情与对孩子的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舒伯特的音乐将这种情感完美地表达了出来。

他用极为简单的旋律和和声,营造出一种温馨动人的氛围。

整首歌听起来优美而舒缓,给人一种温暖和安定的感觉。

歌曲开头,舒伯特运用了轻柔的钢琴伴奏和缠绵悠扬的旋律,仿佛是在给宝宝轻轻地哼着摇篮曲。

然后是歌词的出现,歌声洋溢着母爱的深情,如泉水般流淌,简单而真挚。

整首曲子以柔和的音符和简洁的旋律,表现出了摇篮曲这一主题,极富诗意和情感。

与此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也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艺术歌曲。

勃拉姆斯是19世纪德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继承了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乐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曲、交响曲和室内乐等作品。

他的《摇篮曲》取材于民间音乐,曲调优美,旋律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采用了柔和婉转的旋律,表现出了母爱的温柔和孩子的纯真。

在伴奏方面,他主要运用了钢琴,虽然简单,但却非常贴切地展现了摇篮曲的氛围。

歌词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情,歌声也洋溢着母爱的深情,如泉水般流淌,简洁而真挚,给人以温馨和安定的感觉。

虽然两位作曲家都以《摇篮曲》为主题,但是他们在音乐上的处理却有所不同。

舒伯特的《摇篮曲》更加简洁明了,旋律简单优美,带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注重表达情感与形式贴合的完美;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则更加富于内涵,旋律精美,情感细腻丰富,体现出了他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严谨追求。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和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两位重要音乐家各自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舒伯特的《摇篮曲》是在1816年创作的,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则在1868年完成。

两者都是非常著名的音乐作品,被广泛演唱和赞赏。

舒伯特的《摇篮曲》由五声音阶构成,节奏轻快,旋律简单优美。

整首曲子音乐朴实、温柔,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舒伯特的作品一贯以简约而富有激情的风格闻名,他的《摇篮曲》延续了他的作曲特点,旋律上使人联想到一个宝宝在妈妈怀中安静入睡的情景。

通过轻柔的旋律和规整的节奏,舒伯特把一种亲切的感觉传递给听众,使人感受到温馨和安宁。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则更注重情绪的表达和声乐技巧的展示。

他的作品更为复杂,旋律变化多样,以及情感的变化也更为丰富。

勃拉姆斯的作品常常具有深情和内省的性格,而他的《摇篮曲》也不例外。

勃拉姆斯将旋律和伴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声乐部分的运用,展示了他丰富的和声技巧。

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宿命感,给人一种无奈和哀伤之感。

虽然两者的《摇篮曲》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儿童摇篮曲的形式,用音乐去表达对婴儿的爱和关怀。

无论是舒伯特的温柔和谐还是勃拉姆斯的丰富情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另一个层面上,《摇篮曲》也体现了舒伯特和勃拉姆斯对音乐的个人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舒伯特注重音乐的情绪和旋律的传达,他的作品富有温情和人文关怀,而勃拉姆斯则更注重和声和结构的处理,他的作品具有更深的思考和情感的探索。

《摇篮曲》是舒伯特和勃拉姆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两者各自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示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的天赋。

无论是舒伯特的温柔与勃拉姆斯的深情,它们都通过音乐给人以安慰和感动,成为了两位音乐家不朽的艺术遗产。

舒伯特摇篮曲ppt课件

舒伯特摇篮曲ppt课件

受到多位著名作曲家和音乐家的指导与启发Βιβλιοθήκη 中期作品逐渐展现浪漫主义特色
晚期作品风格独特,充满情感与创意
早期作品受古典主义风格影响较大
02
CHAPTER
舒伯特的音乐风格
舒伯特的音乐深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情感和主观性,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
舒伯特的音乐深受德国和奥地利传统音乐影响,他继承和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等古典大师的音乐传统。
舒伯特的音乐影响
03
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成为了许多作曲家学习的榜样,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摇篮曲》的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是舒伯特为他的朋友提供灵感而创作的,通过这首曲子可以感受到舒伯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摇篮曲》的表现手法
这首曲子采用了简单而优美的旋律,通过和声和节奏的变化来表现出摇篮摆动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温馨和安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舒伯特在这首歌曲中采用了简单的和声进行,营造出宁静、平和的氛围,使听众感受到安详的氛围。
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非常简单,只有几个和弦进行,但是却在整个作品中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03
02
01
这首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祝福,以及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
歌词大意
舒伯特在这首歌曲中成功地将歌词与音乐相结合,使两者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完美的艺术效果。
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演唱方式、编曲等元素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能够通过音乐来传达出人类文化的精髓。
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摇篮曲》是法国诗人雷昂·沃莱的诗歌原作,后由德国诗人格特罗德·德阿赛斯勒翻译成德语,成为著名歌曲《Wiegenlied》(意为“摇篮曲”)的歌词。

这首歌曲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摇篮曲之一,被广泛地配乐并演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作曲家弗朗茨·彼得·舒伯特对《摇篮曲》的美妙慨叹不已,并在1826年将其谱曲成了艺术歌曲的形式,成为了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舒伯特的《摇篮曲》以平缓的旋律、明亮的节奏、温馨的旋律为特色,述说了母亲的爱抚和孩子的幸福。

在歌曲的结尾,歌曲音乐层次感加强,乐声变得更加壮观、雄浑有力,寓意着孩子正摇篮睡意盎然。

相比于舒伯特的音乐作品,《摇篮曲》的另一位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演绎,更加浸润了深情和细腻。

勃拉姆斯为这首歌曲加入了简洁明了的和声和双手技巧,完美地展现了婴儿和母亲之间的感情。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以简单和声和音乐构成,呈现出舒适和惬意的环境。

质朴的旋律和欣赏性极强的旋律,使这首歌曲成为了如今经典的版本之一。

无论是舒伯特还是勃拉姆斯,《摇篮曲》都是他们的杰作,同样蕴含了无限的魅力和感动。

不同版本的《摇篮曲》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每个版本都是透过音乐传递了世界上最纯真的感动和祝福。

在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舒适和安静,是一种母爱的柔情和宁静的气息。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激起美好的想象和情感。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浅析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摇篮曲》1. 引言1.1 介绍《摇篮曲》《摇篮曲》是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一类艺术歌曲,它们通常用来哄婴儿入睡或者作为睡前的安慰曲。

这类歌曲的特点是简单优美的旋律以及温暖舒缓的情感表达,常常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

舒伯特和勃拉姆斯分别创作了自己的《摇篮曲》,展现了他们作为作曲家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舒伯特的《摇篮曲》以其柔和的旋律和温暖的情感而闻名,他通过简单而又深情的旋律,将母亲温柔的爱和呵护表现得淋漓尽致。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则更加注重音乐结构和复调的运用,给人以更加丰富而深邃的感受。

两位作曲家通过各自的风格和技巧创作了这些优秀的作品,成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会详细分析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特点,并且比较两位作曲家的风格和技巧。

通过探讨《摇篮曲》在艺术歌曲中的地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经典作品所带来的音乐魅力。

愿这些优美的旋律能够陪伴我们,带来安宁与温暖。

1.2 谈论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重要性舒伯特和勃拉姆斯都是19世纪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他们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父”,他在歌曲领域的贡献不可估量。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旋律之美,深受当时的听众和后世音乐家的喜爱和赞赏。

勃拉姆斯则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不仅在交响曲、室内乐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有着突出的成就。

他的作品充满了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音乐性,展现出他卓越的作曲才华和对音乐的热爱。

舒伯特和勃拉姆斯都是音乐史上的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在后世也持续被演绎和赞赏。

他们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音乐语言,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2. 正文2.1 舒伯特的《摇篮曲》特点弗朗茨·舒伯特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之一,他的《摇篮曲》是他创作的许多精美作品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家舒伯特——摇篮曲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简要生平。

2、学会用柔和、甜美、恬静的声音来演唱这首世界著名的《摇篮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母爱。

3、聆听中外摇篮曲,感受并总结他们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用柔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叫《最贵的土豆泥》。

在二百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位少年在街上徘徊,这时的他很饿,由于家里很贫困,他没有钱买吃的,他希望能碰见一个熟人,借点钱好充饥。

但好久也没有碰到熟人。

这时他走到一家豪华的酒店门前,他走了进去,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他忽然发现饭桌上有一张旧报纸,他就拿起来翻看着。

他见上面有一首小诗:“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这首朴素、动人的诗,打动了他的心灵,他眼前出现了慈爱的母亲的形象。

是呀,在那宁静的夜晚,母亲轻轻地拍着孩子,哼唱着摇篮曲,银色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拿出一支铅笔,一面哼唱着,一面急速地谱写着。

他写好后,把歌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虽然不懂音乐,但觉得这首曲子那么好听,那么优美,便给了他
一份土豆泥。

这首曲子很快在世界上闻名开来……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位少年啊?
生:(略)
三、教授新课
1、简介舒伯特
师: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有“歌曲之王”的美誉。

他出生在一个乡村教师的家庭,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

十四岁就开始创作歌曲,在三十一年短暂的人生中,共创作了近千部作品。

代表作有《鳟鱼》、《菩提树》、《魔王》等等。

认识了这位少年,大家想不想听一听他的这首优美的曲子呢?
生:(略)
2、听赏《摇篮曲》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意境。

/player/d2/player_73692.html
师:大家在听这首歌曲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你能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有种要睡着的感觉……妈妈在轻轻摇着摇篮,小宝宝慢慢入睡了……
老师归纳:这是一首摇篮曲,节奏舒缓、平稳,充满温馨、静谧的气氛,洋溢着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温存、慈爱的柔情。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曲》吗?
老师归纳、介绍《摇篮曲》: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称催眠曲。

他原是母亲抚慰孩子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简短,旋律轻柔甜美,伴奏的节奏型常常有动荡感。

3、学唱《摇篮曲》
(1)老师弹奏旋律,学生用哼鸣跟着琴哼唱;
(2)播放伴奏音乐,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3)学生跟着伴奏音乐轻声视唱歌词,找出难唱的部分,跟琴解决,突破难点。

(4)唱一遍全曲。

4、歌曲演唱处理
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旋律优美的摇篮曲,表达母亲对孩子无限的关爱柔情呢?
生讨论发表意见
老师归纳:声音轻柔,速度舒缓,充满深情的演唱。

师:这首歌共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生归纳:第一乐段节奏平稳,歌曲充满温馨静谧的气氛,用稍慢、轻柔的声音来演唱。

第二乐段开始出现具有摇动感到附点节奏,加上了装饰音的运用,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与温柔。

全班同学跟着伴奏音乐优美深情地演唱《摇篮曲》。

5、欣赏中外摇篮曲
师:除了舒伯特的摇篮曲,中外还有很多的摇篮曲。

下面咱们就来听几首不同风格的摇篮曲。

第一首勃拉姆斯的《摇篮曲》/player/d2/player_73692.html 第二首中国东北的《摇篮曲.》/player/44/player_62532.html 第三首河北的《摇篮曲》(课件)
师:听了这么多的摇篮曲,大家能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吗?
生讨论,师生归纳,板书:声音柔美,节奏平稳,速度舒缓,伴奏有轻轻摇荡感。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舒伯特的摇篮曲,也欣赏了中外的几首不同风格的摇篮曲,今后的音乐课上我们还会感受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

下课,同学们再见。

(学生在音乐中走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