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54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94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9416、普鲁卡因与NaNo2试液反应后,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成猩红色沉淀,是因为A.叔胺的氧化B.苯环上的亚硝化C.芳伯氨基的反应D.生成二乙氨基乙醇E.芳胺氧化标准答案:c17、下列药物中属于吸入性全麻药的是A. 氟烷B.盐酸氯胺酮C.羟丁酸钠D.普鲁卡因E.利多卡困标准答案:a18、巴比妥类的钠盐注射剂,一般制备成粉针剂是因其为A.丙二酰脲结构,易水解B.烯胺结构,易水解C.酯结构,易水解D.酰肼结构,易水解E.芳伯氨基,易氧化标准答案:a19、对乙酰氨基酚水解后可与NaNo2液反应,再与碱性β一萘酚偶合,其依据为A.因为生成cH ac00HB.酰胺基水解C.生成物有芳伯氨基D生成物有酚羟基E.生成物有苯环标准答案:c20、颠茄类生物碱,除了抗胆碱作用外,对中枢有抑制作用,与其作用强弱相关的分子基团是A.甲基B.N原子C.三元氧桥和N原子D.酚羟基和羟基E.三元氧桥和羟基标准答案:e21、属于苯异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是A.麻黄碱B.去氧肾上腺素c.多巴胺D.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标准答案:a22、有关硝苯地平的叙述,错误的是A.遇光不稳定B.分子内发生光化学作用降解为硝基吡啶衍生物C.较低的首过效应,口服吸收好D.比硝酸甘油的活性强20倍E易发生爆炸标准答案:e23、咖啡因化学结构的基本母核是A.苯环B.喹啉环C.异喹啉环D.孕甾烷E.黄嘌呤标准答案:e24、具有较强肝毒性,内服应用时必须加强毒性监测的药物是A.酮康唑B.克霉唑C. 益康唑D. 咪康唑E.氟康唑标准答案:a25、下列药物中不是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是A.链霉索B.庆大霉素C.新霉素D.阿米卡星E.克拉维酸标准答案:e。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85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85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参与过敏反应B、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C、生理性止血作用D、吞噬细菌和异物E、使血液成为红色2、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占50%~70%B、中性粒细胞占20%~40%C、嗜碱性粒细胞占3%~8%D、嗜酸性粒细胞占0.5%~5%E、单核细胞细胞0%~1%3、在0.85%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A、红细胞叠连B、开始出现溶血C、红细胞沉降速率加快D、完全溶血E、无明显变化4、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是A、叶酸B、叶酸和铁C、维生素B12D、蛋白质和铁E、维生素B12和铁5、人体主要的造血原料是A、维生素B12B、叶酸C、蛋白质和铁D、维生素B12和铁E、叶酸和铁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红细胞运输O2的功能是靠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实现的。
此外,红细胞含有多种缓冲对,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数是(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
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红细胞在等渗的0.85%NaCl溶液中可保持其正常形态和大小。
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2%NaCl溶液中开始出现溶血,在0.35%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
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
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47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471、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平均值为A、125ml/minB、180ml/minC、325ml/minD、425ml/minE、660ml/min2、肾小球滤过作用,错误的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是促进滤过的力量B、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阻止滤过的力量C、肾小囊内压升高时滤过减少D、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肾小球滤过率维持恒定E、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全段都有滤过功能3、肾小球滤过率是A、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B、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C、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D、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E、两侧肾脏每分钟的血浆流量4、滤过分数是指A、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心排出量/肾血流量5、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A、囊内压B、有效滤过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E、囊内液体胶体渗透压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用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人平均值为125ml/min和180L/d。
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不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全段都有滤过作用,只有从入球小动脉到滤过平衡这一段才有滤过作用。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平均值为125ml/min,每天两肾的。
肾小球滤过液的总量达180L。
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滤过分数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若肾血浆流量为660ml/min,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则滤过分数为19%。
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66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661、经典突触的信息传递媒介是A、Na+B、Ca2+C、EPSPD、AChE、K+2、中枢神经化学突触传递信息媒介A、神经激素B、Ca2+和Na+C、神经递质D、神经调质E、神经营养因子3、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是哪种离子内流诱发的A、Ca2+B、Na+C、Cl-D、K+E、H+4、兴奋在经典突触处的传递一般是通过A、化学递质传递B、局部电流传递C、轴浆的传递D、跳跃式传递E、电信息传递5、神经冲动是指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A、静息电位B、局部电位C、动作电位D、突触后电位E、阈电位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经典突触为化学性突触,其信息传递媒介为神经递质。
突触传递的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使突触前膜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2+流入突触前末梢内。
进入突触前末梢的Ca2+促进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胞裂,引起突触小胞内递质的量子式释放。
进入突触间隙的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使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结果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即突触后电位。
如突触前膜兴奋,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主要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在突触后膜上产生局部去极化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当EPSP达阈电位,触发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始段暴发动作电位,即完成了突触传递的过程。
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经典突触为化学性突触,其信息传递媒介为神经递质。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突触传递的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使突触前膜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2+流入突触前末梢内。
进入突触前末梢的Ca2+促进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胞裂,引起突触小胞内递质的量子式释放。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67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 1116-67循环血量减少某患者,因夕卜伤急性失血,血压降至60/40mmHg ,尿量 明显减少,其尿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B 、肾小球滤过面积增加Is 影响ADH 分泌的最有效的刺激因素是A 、 寒冷B 、 应激C 、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 、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2、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E、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降压反射B、排尿反射C、体温调节D、血糖浓度的调节E、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4、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丘脑C、延髓D、视旁核Is【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ADH)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释放,主要通过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对水的重吸收而发挥抗利尿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和循环血量减少可刺激其分泌和释放。
反之,贝!J抑制其分泌和释放。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当动脉血压在(80 ~ 180mmHg)范围内变动,肾血流量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保持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相对稳定,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不变。
但血压降至60/40mmHg ,超过自身调节作用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将下降,滤过率减少,出现少尿或无尿。
所以答案选A。
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排尿反射进行时,冲动经盆神经引起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尿液进入后尿道。
进入尿道的尿液刺激尿道感受器,经阴部神经再次传到脊髓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其活动,所以排尿反射属于正反馈。
所以答案选B。
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排尿反射是在高级中枢控制下的脊髓反射。
反射过程是膀胱内尿量达一走充盈度(约400 ~ 500ml)时,膀胱壁感受器受牵拉而兴奋,冲动经盆神经传入到脊髄紙段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冲动上传到脑干和大脑皮质排尿反射的高位中枢,产生尿意。
此时,脊髓紙段排尿中枢传出信号经盆神经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入后尿道,再反射性的兴奋阴部神经,使尿道外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出体外。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75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751.真正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是A、潮气量B、肺活量C、用力呼气量D、肺通气量E、肺泡通气量2、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A、肺活量B、潮气量D、最大通气量E、用力呼气量3、肺通气量是A、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B、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C、在一走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D、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E、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4、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之积等于A、肺活量C、肺泡通气量D、无效腔气量E、用力肺活量5、临床反映肺通气功能最常用的指标A、肺活量B、第1秒用力呼气量C、潮气量D、肺泡通气量E、肺通气量【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如果潮气量为500ml ,从鼻或口至终末细支气管的解剖无效腔气量为150ml贝!J每次呼吸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为350ml o 肺泡通气量是真正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
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3500ml ,女性约2500ml e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走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月市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它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月市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它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用力呼气量(PEV)曾称为时间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走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正常人第1秒钟的FEV1约为FVC的80%;第2秒钟的FEV2/FVC约为96%;第3秒钟的FEV3/FVC约为99%。
其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是临床反映肺通气功能最常用的指标。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65

1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65
1、腺垂体分泌激素不包括 A、催产素 B、催乳素 C、生长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不包括 A、促进骨的生长 B、增加组织器官产热 1
C、对糖代谢呈双向性 D、促进神经元分裂 E、抑制脂肪酸氧化供能 3、幼年时腺垂体功能亢进可引起 A、侏儒症 B、呆小症 C、肢端肥大症 D、巨人症 E、黏液性水肿 4、决定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因素是 A、生长激素 1
B、糖皮质激素 C、T3和T4的负反馈调节 D、雌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5、幼年时缺乏何种激素可引起“呆小症” A、甲状腺素 B、生长激素 C、醛周酮 D、甲状旁腺素 E、胰岛素 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腺垂体主要分泌7种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和促黑激素(MSH)。TSH、ACTH、FSH和LH均可直接作用于各自的靶腺(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发挥调节作用,故称为促激素。GH、PRL和
MSH则无作用靶腺,而是直接作用于靶组织或靶细胞,对物质代谢、个体生长、乳腺发育与泌乳及黑色素代谢等生理过程发挥调节作用。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正确说法是甲状腺激素加速机体脂肪酸氧化供能。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广泛,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以及生长和发育:①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显著地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增加组织器官耗氧量和产热量。1mgT4使机体产热量增加约4200kJ,基础代 1
谢率提高28%。②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呈双向性。一方面促进小肠黏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另外还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时,常表现为血糖升高,有时伴有糖尿。甲状腺激素加速机体脂肪酸氧化供能,加速胆固醇降解并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对脂肪的分解作用。甲状腺激素加速肌肉、骨骼、肝、肾等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尿氮减少,表现为正氮平衡,有利于幼年时期机体的生长发育。但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又加速组织蛋白质分解,特别是骨骼肌蛋白质分解,故甲亢时出现肌肉消瘦乏力,生长发育停滞。③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成熟是必需的,特别对儿童期脑和骨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在人和哺乳类动物,甲状腺激素能刺激骨化中心发育,软骨骨化,促进长骨的生长;还通过促进某些生长因子合成,促进神经元分裂,轴、树突形成,以及髓鞘及胶质细胞的生长。因此,在缺乏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情况下,大脑发育和骨骼成熟全都受损,导致呆小症。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83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831、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红细胞的正常值是A、5.0×1013/LB、5.0×1010/LC、5.0×1012/LD、5.0×1011/LE、5.0×109/L2、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正常成年男性数量(4.5~5.5)×1012/LB、我国正常成年女性数量(3.5~5.0)×1012/LC、叶酸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物质D、含多种缓冲对,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E、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3、血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成人血液中数量为(100~300)×109/LB、由成熟的单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而生成C、生成受EPO的调节D、进入血液的血小板平均寿命为7~14小时E、衰老的血小板在骨髓中被破坏4、血小板的止血功能,错误的是A、黏附B、释放C、沉淀D、收缩E、吸附5、不属于血小板释放的物质是A、凝血酶原B、5-羟色胺C、ADP和ATPD、Ca2+E、血栓素A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的数量为4.5×1012~5.5×1012/L,女性为3.5×1012~5.0×1012/L。
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EPO是机体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物质。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正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00×109~300×109/L。
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小板的生理性止血作用取决于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它包括:①粘附;②释放;③聚集;④收缩;⑤吸附。
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血管局部受损红细胞释放的ADP及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ADP及TXA2,促使血小板发生不可逆的聚集,粘着在已粘附固定于内皮下胶原上的血小板上,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将伤口堵塞,达到初步止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
答案1116-54
1、骨骼肌细胞的收缩与何种离子传递有关
A、钙离子
B、钠离子
C、钾离子
D、氯离子
E、镁离子
2、骨骼肌中能与Ca2+结合的蛋白质是
A、肌动蛋白
B、肌钙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E、肌球蛋白
3、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错误的是
A、肌小节缩短
B、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
C、Ca2+与横桥结合
D、细肌丝向肌小节中间滑行
E、ATP分解为肌肉收缩做功提供能量
4、关于终板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现“全或无”特性
B、具有局部兴奋特征
C、有不应期
D、是由Ca2+内流产生的
E、幅度与乙酰胆碱释放量无关
5、分布于骨骼肌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α受体
B、γ受体
C、M受体
D、N受体
E、β受体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将肌细胞膜上的电兴奋与胞内机械性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其过程是:肌细胞膜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激活横管膜上的L型Ca2+通道;L型Ca2+通道变构,激活连接肌浆网膜上的Ca2+释放通道,释放Ca2+入胞质;胞质内Ca2+浓度升高促使细肌丝上肌钙蛋白与Ca2+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发生构型变化,暴露出细肌丝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活化位点,肌动蛋白与粗肌丝肌球蛋白的横桥头部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兴奋-收缩耦联因子是Ca2+。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每个肌钙蛋白分子可结合4个Ca2+,并通过构象的改变启动收缩过程。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应该是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
胞质内Ca2+浓度升高促使细肌丝上肌钙蛋白与Ca2+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发生构型变化,暴露出细肌丝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活化位点,肌动蛋白与粗肌丝肌球蛋白的横桥头部结合,造成横桥头部构象的改变,通过横桥的摆动,拖动细肌丝向肌小节中间滑行,肌节缩短,肌肉收缩。
横桥ATP酶分解ATP,为肌肉收缩做功提供能量;胞质内Ca2+浓度升高激活肌质网膜上的钙泵,钙泵将Ca2+回收入肌质网,使胞质中钙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可通过电紧张活动使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暴发动作电位,表现为肌细胞的兴奋。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神经-肌接头分为接头前膜、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或终板膜),终板膜上的受体属于胆碱能受体中的N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