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专业群建设的基本状态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1999年。现建有艺术与传媒专业群,下设艺术传媒系、环境设计系,开设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动漫设计与制作、平面、产品造型、装饰、化妆与美容)、环境艺术设计(室内、景观园林)、影视广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四个专业共八个培养方向。

办学十四年来,明确了“办学者的责任就是要提高就业者的竞争力”的高职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工作领导,大力提高教师素质,狠抓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多证制”教育,形成了办学理念新、培养方向明、机制保障全、专业适应强、教学方法活、学习成绩好的办学特色,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共10余人,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90%以上,“双师”教师比例达86%。建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江苏省精品教材2部、精品课程1门。

学院校企合作、行业融通。学院同行业、企业密切合作,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专业、课程和条件建设,

引进著名厂商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校内设立工作室,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助推学生实践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学生获国家外观发明专利4项,获评省级团队优秀毕业设计4个。有数百人在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指委毕业设计作品大赛、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奖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建筑艺术“青年设计师奖”等全国及省内各类大赛中获金奖等奖项。

学院条件建设成效明显。院内建有各类实验室25间;建有南京装饰联合总公司、深圳丝路数字视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等2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为江苏省数十个行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成绩背后,问题并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标志性教学成果尚不多;2、校内实训条件模拟仿真程度较低;3、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4、校外实训基地作用发挥不够;5、系(部)工作有待加强;6、专业间生源分布不均。

二、专业群市场需求与建设定位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审美已成常态,艺术与传媒设计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人们生活发展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专业设计人才却偏少。因此,抓住机遇,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与传媒设计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艺术类系科的当务之

急。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设置力求适应江苏省,从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紧贴市场,适应行业,符合岗位,强调“宽专业、重能力、强实践”的培养方针,致力实现学生的“一专多能”和高质量、高水平就业。在课程设置上,模糊专业界限,注重艺术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将重点的主干课程面向各专业方向开设,适应岗位群不同的技能需求。

三、专业群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

1、坚持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从本专业群的实际出发,坚持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本着“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协调发展”的原则,准确分析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各专业潜在发展方向,积极有效拓展专业群的生存发展空间,强化专业群特色。严格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强化“宽专业、重能力、强实践”的培养方针,构建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之需,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且时代特征强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2、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建成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及

时将前沿新成果、新技术带进课堂,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专业课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实践课则以学技术、提能力为原则,增加综合性、真实性、创造性内容,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确保专业发展的社会属性、企业属性和就业属性。

以现代服务业为依托,倡导“创新与技能并重”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传统课程教学的课时数,精选专业基础课程,适当减少必修课门数,增加选修课比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开发建设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的开发建设和学分制的试行,学生可在各专业课程模块间自由选课(选模块),打破专业壁垒,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广泛。充分体现出新体系的灵活度与自由度。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强化教学效果。采取激励性教学、启发式教学、趣味式教学等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竞赛式教学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设计竞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同时要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的具体实践要求,组织行业专家、骨干教师编写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最新的优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专业建设

的重点。建按照师资“共建与共享”的原则,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任教师,落实青蓝工程,围绕重点专业的建设,形成重点专业师资建设带动其他专业的师资,其他专业的师资促进重点专业的建设;另一方面着力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激励考核机制,通过“轮训制”等途径,努力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构建一支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和管理队伍,为专业群建设服务。

4、以“工作室制”为专业群建设的主线,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艺术与传媒类专业实施工学结合难度较大,我们将努力尝试构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引进企业,建成1-2个设施先进、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融教学、对外培训和项目开发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根据艺术与传媒类专业所对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所需知识和技能及一线生产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岗位职业要求为标准,以课程模块为内容的工作室,如艺术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设计创新工作室等。将校内实训室和工作室的建设与职业技能鉴定等共享型资源一同考虑,力争形成产学优势。在巩固已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明确双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