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翻译综合练习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案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检测、导入,展示目标,考点阐述:2013年江苏省【考试说明】: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高考题译句初解,导入:2009江苏卷译句:(1)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2010江苏卷译句:(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2011江苏卷译句:(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陈公弼)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

三、课堂导入(以温故提问的方式导入)1、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

(信达雅)(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意译)(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直译”。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③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刘毅【教学目标】:1、温故知新,明确高考的文言文翻译要求。

2、突出重点,提升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文言句式),明确得分点.【教学过程】:1。

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结晶,所谓“文”是美好,“言”是写,表达的意思,既是经典,那在我们高考中比例不可小觑,尤其是文言翻译,更是体现我们文言文乃至语文功底的题型.今天,就让我们对高考文言翻译一探究竟。

二、依托课本,寻找本源1、必修课本句子的翻译。

例1:夫晋,何厌之有?2分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分例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分△找六个学生上黑板翻译,找学生评价,为其打分。

问:你依据什么来判断他翻译的好坏?2、依据必修课本句子,融汇直译和意译的原则并讨论翻译标准,解释“字字落实"和“文从句顺”。

三、依托真题,探寻规律1、陈列17高考翻译题,让学生做,并阅读文本,探究句中关键点.2017年(江苏卷)《汪容甫先生行状》(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译文:(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

(得分点:“先"“以”“北面"各1分,句意1分)(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译文:(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得分点:“殁”“存”“笃厚”各1分,句意1分)2、结合评分标准,探究评分标准的制定范围明确1: 评分细则的拟订往往会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处.①句中的关键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②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句式)明确2:文言文翻译步骤———-—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3篇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3篇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3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1一、教学目标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热身训练:翻译下列课内文言语句。

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文言句子翻译,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虚词用法判断、文言句式识别、文章大意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它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题型,赋分常为8-10分,由于它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得分往往不高。

究其原因,我觉得学生对翻译文言的的要求不明白,方法不正确,解题随意性大,功夫做得不细,翻出的句子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为此,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文言文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我建议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1、一种意识--踩分意识。

总结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均是在关键词句上赋分,那么文言文翻译需要关注哪些得分之点呢?主要有以下:关键单音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双音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例如20xx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要求翻译:"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文言文翻译训练语文教案设计

文言文翻译训练语文教案设计

文言文翻译训练语文教案设计】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而文言文翻译作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一个关键环节,不可忽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翻译,本课题设计了一篇文言文翻译训练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句型结构和汉字。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规则。

3.经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文言文的基本翻译。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句型结构、语法及汉字。

2.教学难点:翻译思维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方法】一、文言文语法和句型结构的学习通过对篇章中常用的语法和句型结构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基本语法和句型结构。

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讲解,以及自己的总结和思考,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为翻译做好铺垫。

二、文言文翻译的规则与方法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核心在于语言表达的精准和准确。

本教案将文言文翻译规则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于文言文表达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意图,为文言文的翻译提供方向。

三、翻译实践的练习通过日常练习,慢慢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在初期,可以通过简单的课文段落进行翻译演练,逐渐增加难度,并且增加随意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语法和句型结构的学习1.课本知识点讲解教师以教材为主教学语法和句型结构,讲解文言文中的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并列结构等基本语法,并介绍句子的总体结构。

2.总结和归纳通过课上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法和句型结构进行总结和归纳。

3.巩固练习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理解和巩固。

II、文言文翻译的规则与方法1.课本知识点讲解介绍文言文翻译的一般规则,包括关注上下文、注重修辞、正确翻译词法等方面。

2.练习翻译演练通过学生自身的翻译演练来检验学生对讲解的掌握程度,并且教师要及时给出指导,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III、实践练习1.真实文言文段落的翻译教师提供真实的文言文段落,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翻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提高翻译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3.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3. 案例分析: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翻译练习: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翻译练习,检查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掌握程度;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3.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文言文翻译题目,评估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进步情况。

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2. 文言文翻译练习题;3.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教学时间安排:1. 章节一:文言文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讲解(2课时);2. 章节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2课时);3. 章节三: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2课时);4. 章节四:翻译练习和解答(2课时);5. 章节五:总结和复习(1课时)。

六、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分析;2. 针对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提高文言文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2. 采用模拟测试法,进行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提高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案

03
翻译技巧与方法讲解
直译与意译的区别与联系
直译
按照原文的语法结构和 词汇,逐字逐句进行翻 译,保持原文形式和内
容的完整性。
意译
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根 据原文大意进行翻译, 注重译文流畅性和自然
度。
区别
直译更注重形式,意译 更注重内容;直译有时 会显得生硬,意译有时
会过于灵活。
联系
直译和意译并非完全对 立,实际翻译中往往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 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和方法。
05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小组讨论:翻译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体会分享
小组划分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 组人数适中,以便于充分 讨论和交流。
翻译技巧分享
各小组内部讨论,分享自 己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所 掌握的技巧和心得体会。
THANKS
感谢观看
理清楚句子的结构,再按照逻辑关系和语义顺序进行翻译。同时需要注
意断句和语序的调整。
04
实践练习与反馈指导
精选例句翻译练习
选取经典文言文例句
从古代文学作品、史书、经典著作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句,确 保学生接触到高质量的文言文文本。
配备详细注释与翻译
对每个例句提供详细的注释,包括词汇解释、语法结构、文化背景 等,并给出准确的现代汉语翻译。
重点词汇
选取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如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等,进行详细解析和辨 析。
句式及语法点
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语法点, 如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以及 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等。
经典名篇选读与赏析
经典名篇选读
选取文言文中的经典名篇,如《论语》、《孟子》、《左传》等,进行选读和讲 解。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精编教案(下)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精编教案(下)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下)文言学习0203 2340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下)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2、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做到“达”的标准教学重点与难点:1、如何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2、掌握翻译的要求教学过程:一、课前一练,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

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

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

”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二、知识复习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一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要心中有数。

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符合现在的说法。

一般来说,关于句子成分及对应的词性如下:成分:〔定〕主﹙状﹚谓〈补〉〔定〕宾词类: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三、文言中常见的变式句1、请学生先看下句子,指出它各属于哪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结构后置)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2、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A、被动句: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第五册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设想】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时数】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一、复习巩固(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三语文言综合练习教案编辑:江化周审核:冷星凡本教案是在学生学完文言翻译的技巧与方法基础上,对学生文言理解与翻译能力的进一步巩固与提升。

内容包括3篇课前热身试手,是趣味性比较强的小文段,有比较多的知识点,可以全文译,也可以划出几句短句译;第二篇是新近的模拟题,跟16年全国卷方向一样,全题型考察,可以当堂练;第三篇课后作业,各班可酌情课后或课上练。

建议2课时一、课前热身试手。

(一)阅读下面文段,结合所学翻译方法与技巧,找出得分点,尝试翻译划线句子。

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

大豕(s h ǐ)不肯就轭(è),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1)宁毋②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nào)也。

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2)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

(3)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4)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商於子驾豕)[注释] ①商於(wù)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1)(2)(3)(4)参考译文:商於子家很贫穷没有牛耕田,就牵一头大猪日出而作。

大猪不肯就范(被套上轭,轭: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

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道:“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因为牛的力气大能够(耕)其土块,蹄子的坚硬(有力)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

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

宁毋子先生说:如今您拿它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

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

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

您怎么不以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毋宁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个人应该是(对现实)有激愤的(那种)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结合所学翻译方法与技巧,找出得分点,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东亭①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②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望。

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

坐上宾客即相贬笑,公曰:“不然。

(1)观其情貌,必自不凡,吾当试之。

”后因月朝阁下伏,公于内走马,直出突之。

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

(2)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有删改)[注] ①王东亭:即王珣,是东晋初年大臣王导的孙子,曾因功被封为东亭侯。

②公:即桓宣武,桓温。

(1)译文:(2)译文:答案:(1)看他的神情态度,一定不平常,我要试试他。

(2)于是王珣的名声大为提高,大家都说“这是做辅弼大臣的人才呀”。

【参考译文】东亭侯王珣担任桓温的主簿,受到祖辈的福荫,名声又很好,桓温很希望他在品学门第上能成为全府所敬仰的榜样。

当初,王珣回答桓温问话时有失礼之处,可是他神色自若。

在座的宾客立刻贬低并且嘲笑他,桓温说:“不是这样的。

看他的神情态度,一定不平常,我要试试他。

”后来在初一僚属进见的时候,桓温从后院骑着马直冲出来。

手下的人都被吓得躲闪跌倒,王珣却稳坐不动。

于是王珣的名声大为提高,大家都说“这是做辅弼大臣的人才呀”。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结合所学翻译方法与技巧,找出得分点,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祥性至孝。

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

祥愈恭谨。

(1)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

(2)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

其笃孝纯至如此。

(选自《晋书》,有删改)(1)译文:(2)译文:答案:(1)父母亲有病(的时候),他睡觉都不脱衣服,必定亲自尝试汤药。

(2)乡里人都惊叹,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天地所致。

【参考译文】王祥生性非常孝顺。

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不好,多次说他坏话,因此父亲也不喜欢他,常常派他清扫牛粪。

王祥更加恭敬谨慎地做这些事情。

父母亲有病(的时候),他睡觉都不脱衣服,必定亲自尝试汤药。

有一次继母一心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解下衣裳正要剖开冰面来抓鱼,冰面忽然自己解冻,一对鲤鱼跃出,他拿着鲤鱼回了家。

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于是又有数十只黄雀飞入他的帐幕,他又拿来供奉继母。

乡里人都惊叹,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天地所致。

家里的丹柰结了果实,继母命他看守,每当风雨来临,王祥就抱着树哭泣。

他的孝心竟到了如此地步。

二、考题全方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

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

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译文:绛侯周勃死了,文帝感念他的功劳,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

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防备匈奴。

皇帝亲自到细柳营慰劳军队,天子的前导到达军营,不能进入。

前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我们将军命令说:‘在军中只能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入。

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别人怎么能够去侵犯他呢。

”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可以担当领兵重任的。

”孝景三年,吴、楚反。

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

因自请上曰:“楚兵剩轻,难与争锋。

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

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

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粮道。

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

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卯。

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

译文: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国叛乱。

景帝任周亚夫为太尉,向东攻打吴、楚叛军。

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

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

”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

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孝王向太尉周亚夫请求救援。

而太尉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去救。

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

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

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屡次想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来应战。

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

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

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

由这次平叛开始,梁孝王和太尉有了嫌隙。

周亚夫回朝后,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

而粱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

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

”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

后条侯子坐买官器..,事连条侯。

书既闻上,上下吏。

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

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

”召诣延尉。

延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曰,呕血而死。

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

悲夫!(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为此事争辩,景帝因此就疏远了他。

而梁孝王每次进京朝见,常常跟太后讲条侯周亚夫的短处。

匈奴王徐卢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为侯爵。

丞相周亚夫说:“那个人(或:他)背叛了他的(或: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

”周亚夫因而称病退居家中,景帝中元三年,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

后来条侯的儿子因偷买天子用的器物而获罪,事情牵连到条侯。

文书呈报给景帝以后,景帝交给官吏查办。

官吏按文书上内容逐条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

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

”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

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加紧,于是周亚夫五天不吃饭,吐血而死。

太史公说: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终导致穷途困窘。

真令人悲伤啊!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A.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曰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B.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曰使使清救/太尉不肯往C.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曰使使清救太尉/不肯往D.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曰使使请教太尉/不肯往1.A(注意各句主语、谓语相关内容的变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

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

B.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从唐中期开始,就与中原征战不休,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

C.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

比如定窑、景德镇官窑等,就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D.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