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0年云南省曲靖城市规划纲要(33页)

合集下载

曲靖市中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曲靖市中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曲靖市中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2第二章规划目标与策略3第三章绿地系统总体布局4第四章绿地分类建设规划4第五章绿线规划9第六章水系规划9第七章防灾避险绿地规划10第八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11第九章树种规划12第十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14第十一章分期建设规划14第十二章实施保障措施16第十三章附则17第一章规划总则为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的需要,整合、优化曲靖市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以《曲靖市麒沾马一体化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为依据,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6)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6.《城市绿化条例》(1992)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8.《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9.《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号)10.《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年112号)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12.《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号) 主要技术标准、规范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l-2002)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5)5.《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6.《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7.《国家园林城市及生态园林城市标准》8.《云南省园林城市标准》相关规划1.《曲靖市麒沾马一体化总体规划(2017-2035年)》2.《曲靖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3.《曲靖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4.《马龙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16-2030)》5.《沾益区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0)》第三条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绿地系统规划中对规划设计、目标定位.功能布局、景观营造、技术运用、文化主题、生态保护等都以生态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
做优中小城市。以中小城市作为城镇发展的重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形成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区域增长极,分担大城市的压力并带动小城镇发展。
做特小城镇。继续发展旅游小镇,结合各地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区位、产业和风貌等独具特色的省级重点镇。
2.城镇集群发展战略
立足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增强配套能力,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聚集,推进城镇集群化发展进程,引导区域城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经济共荣、社会共进,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第3条
沿边开放城镇带包含8个州(市)25个县(市),是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毗邻、以沿边口岸和沿边城镇为重要支点、以小城镇为主体的边境城镇带。
沿边开放城镇带是与东南亚南亚物资交换、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带动沿边地区发展的政策扶持经济带。
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为空间发展重点,完善跨境交通、口岸和边境通道等基础设施,重点促进境外资源、产业等生产要素向口岸城镇和沿边重要节点城镇集中。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重点建设瑞丽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积极建设中缅瑞丽-木姐、中越河口-老街、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和麻栗坡(天保)、耿马(孟定)、腾冲(猴桥)、孟连(勐阿)、泸水(片马)、盈江(那邦)等边境经济合作区。符合条件的地区积极争取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规范并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区的发展,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和跨境旅游。推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合作,建设云南电子口岸,推进通关便利化,改善对外贸易软环境,提高口岸通行能力。建设口岸联检设施、查验货场等基础设施,提高检验检疫能力和监管水平。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1目录第一章总则11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2第三章城乡空间布局与发展15第一节城乡发展总体布局15第二节各级中心城市镇发展21第三节村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要求32第四节特殊类型地区发展要求37第四章资源保护与利用38第一节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38第二节水资源保护与利用40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41第四节其他资源保护与利用44第五章城乡发展支撑体系49第一节区域产业布局49第二节区域综合交通体系51第三节区域性市政基础设施57第四节城乡公共服务体系62第五节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65第六章山地城镇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70第一节山地城镇用地选择空间布局与特色要求70第二节山地城镇的支撑保障体系规划建设要求73第七章空间管制76第一节管制分区分级与事权划分76第二节区域空间管制要求80第八章次区域规划指引84第九章近期行动计划90第十章规划实施措施101第一节山地城镇规划建设的实施管理措施101第二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实施管理措施103第三节其他实施管理措施105附则111附表112图纸目录1286目录条文备览第一章总则11第条编制目的111第条编制依据211第条规划范围311第条规划重点411第条规划期限511第条强制性内容611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2第条指导思想712第条发展原则812第条发展目标912第条发展战略1013第三章城乡空间布局与发展15第一节城乡发展总体布局15第条城镇空间结构1115第条滇中城市集聚区1215第条沿边开放城镇带1316第条城镇群1416第条沿对内对外经济走廊的城镇带1518第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1619第条城乡居民点体系1721第二节各级中心城市镇发展21第条区域性国际门户城市1821第条区域中心城市1922第条州市域中心城市2026第条县域中心城市2129第条省级重点镇2230第条发展镇2331第三节村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要求32第条建设原则2432第条发展重点2532第条中心村2633第条基层村2734第条村庄规划要求2834第条农村居民点搬迁及移民安置要求2935第条山地和坝区村庄分类建设要求3035第四节特殊类型地区发展要求37第条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要求3137第条革命老区发展要求3237第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要求3337第条沿边地区发展要求3437第条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地区发展要求3537第条农垦系统发展要求3637第四章资源保护与利用3

曲靖南城建设规划方案 (3)

曲靖南城建设规划方案 (3)

曲靖南城建设规划方案前言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是滇东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南城是曲靖市区南侧的一个新区域,是曲靖市未来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

本文根据南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提出南城建设规划方案,旨在为南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建设概述地理位置南城位于曲靖市南部,东接马龙区,西临富源县,南界昆明市官渡区,北紧沾益区。

南城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南城将建设成为曲靖市南部的新城区,满足曲靖市新城区的高科技、生态、创新、智能等新型城市需求,打造云南省南部的新型城市示范区和云南省南部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力争到2035年,南城的人口规模将达到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500亿元,成为曲靖市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

建设指导思想南城的建设以“新城、科技、创新、人文”为指导思想,着力打造国家级高科技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

注重统筹谋划、拓展资源、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因素,改变南城传统的经济布局和开发方式,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建设任务建设布局南城建设分为三个部分:高科技园区、生态宜居区、城市文化艺术区。

高科技园区:紧邻昆曲高速,规划园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园区将打造全国性综合性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

生态宜居区: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打造森林城市,建设健康、节能、低碳、智能、和谐的宜居城市,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低碳环保、生态效益显著。

城市文化艺术区:位于南城区中心,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打造南城文化的核心区域,设立文化产业园、艺术中心和购物中心等设施,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建设措施1.完善交通网络:扩建交通干线,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系数,方便市民出行。

2.建设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与昆明、普洱等城市的快速通道。

3.环境治理: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南城的生态环境品质。

4.加强产业发展:注重引进优质科技和文化企业,推动南城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云南新型城镇化规划(2023-2023)全文

云南新型城镇化规划(2023-2023)全文

云南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全文云南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全文:________第一章总则为了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及生态环境保护,制定本规划。

第二章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安全发展,注重生态优先、科学规划、统筹利用、改革创新。

第三章总体布局云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布局为“一核多区,多点支撑,融合发展”。

第四章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区域包括昆明、大理、丽江等核心城市,以及曲靖、玉溪、保山、昭通、楚雄、红河、西双版纳等区域。

第五章城市规模与布局云南将在现有城市基础上,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推进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发展多中心城市。

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云南将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七章城市交通体系云南将加强城市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

第八章住房与居住环境云南将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提高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均衡。

第九章产业发展与就业云南将加强产业发展与就业政策支持,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增长,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云南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实施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十一章制度保障云南将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制度保障。

第十二章资金保障云南将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

附件:________1.云南省城市规划法2.云南省土地管理法3.云南省房地产市场调控办法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城乡统筹:________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统筹城市和农村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2.生态优先:________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遵循生态保护红线,促进行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相协调。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曲靖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曲靖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曲靖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16•【字号】曲政发〔2022〕39号•【施行日期】2022.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曲靖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现将《曲靖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曲靖市人民政府2022年8月16日曲靖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2022年8月序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脱贫攻坚战结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依据《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衔接《曲靖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帮扶机制和组织保障,是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指南,是制定有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全市9个县(市、区)。

规划期限:2021—2025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举全市之力,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共同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曲靖篇章。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全文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全文

云南省新式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目录序言第一篇规划背景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存在问题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存在问题第二章面对局势第二篇发展思路与目标第三章发展思路第四章基根源则第五章发展目标第三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六章提高城镇群的主体作用第一节要点发展滇中城市群第二节踊跃发展滇西和滇东南城镇群第三节培养建立滇西南、滇西北、滇东北城镇群第七章促使各级城镇协调发展第一节增强昆明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第二节加快地区中心城市发展第三节促使州(市)域中心城市发展第四节加快县域中心城镇发展第五节推动省级要点镇发展第六节促使发展镇多样化发展第八章创新城镇发展模式第一节创新城镇发展形态第二节促使要点城镇功能升级第三节创新口岸型城镇发展模式第四篇深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九章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一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第二节实行差异化落户政策第三节踊跃指引就近就地城镇化第十章推动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系统第一节完美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系统第二节拓宽住宅保障渠道第三节保障随迁儿女相共享受教育权益第四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第五节改良基本医疗卫生条件第十一章成立健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第一节成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体制第二节成立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体制第三节成立成安分担体制第四节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第五节完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实行体制第六节完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平台建设第七节建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监察查核体制第五篇增强城镇建设空间管控第十二章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第一节合理区分城镇空间第二节科学选择山地城镇用地第三节严格规范城镇新区与产业园区建设第四节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十三章严格保护坝区耕地资源第十四章增强生态空间保护与建设第一节优化生态格局第二节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空间第三节修建环境安全系统第四节优化城镇生态系统第五节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六节加大“五采区”生态恢复建设力度第六篇踊跃推动产城交融发展第十五章产业升级带动就业第一节优化地区产业布局第二节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第三节优化提高城镇第二产业发展层次第四节加快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步伐第十六章增强城镇产业承载能力第一节优化城镇产业发展空间第二节增强城镇产业承载与服务能力第三节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第十七章科学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第一节推动产业向园区齐集第二节促使产业园区城市功能提高第三节创新理顺园区管理系统第十八章踊跃指引产镇交融发展第一节指引产业向小城镇延长第二节利用小城镇优势资源发展特点产业第三节突出要点指引产镇交融第七篇提高城镇规划建设与治理水平第十九章增强规划兼备提高建设水平第一节增强规划的引领作用第二节完美规划系统第三节增强规划管理和实行工作第四节严格建筑质量管理第二十章增强城镇基础设备建设第一节增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第二节增强地区水利保障系统建设第三节增强地区能源保障能力第四节提高城乡通信保障能力第五节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第二十一章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一节加快发展城镇公共交通第二节增强市政公用设备建设第三节完美基本公共服务系统第二十二章提高城村夫居环境第一节提高中心城区功能第二节增强城乡接合部环境整顿第三节推动小城镇环境整顿第四节优化提高旧城功能第五节增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第二十三章推动城镇绿色发展第一节鼎力推动节能减排第二节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第三节建设绿色低碳城镇第四节确实增强环境保护第二十四章增强和创新城镇社会治理第一节完美城镇治理结构第二节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节全力打造无空隙管理平台第四节创新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第五节健全防灾减灾系统第八篇增强特点城镇建设第二十五章科学推动山地城镇建设第一节加快推动山地城镇建设进度第二节创新山地城镇空间布局第三节创立山地特点城镇风采第四节推动山地建筑发展第二十六章连续推动特点小城镇发展第二十七章增强历史文假名城名镇保护与发展第一节建立历史文假名城(镇村街)保护系统第二节增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第三节增强历史文化遗产发掘第四节推动历史文假名城名镇的发展第二十八章踊跃推动沿边和少量民族城镇村寨发展第二十九章增强城镇特点建设第一节彰显城镇自然山川特点第二节保护与传承城镇文脉第三节突出地区民族文化第九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三十章推动城乡因素市场和建设一体化第一节推动城乡因素市场一体化第二节兼备城乡基础设备一体化第三节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第四节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第三十一章发显现代农业提高支撑能力第一节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应第二节加快推动高原特点农业发展第三节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第四节完美农产品流通系统第三十二章连续推动新乡村建设第一节连续推动漂亮乡村建设第二节增强乡村基础设备和服务网络建设第三节提高乡村规划管理水平第四节加快乡村社会事业发展第十篇改革完美系统体制保障规划实行第三十三章改革完美系统体制第一节推动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第二节深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三节创新城镇化资本保障体制第四节健全城镇住宅制度第五节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三十四章睁开试点示范第三十五章规划实行第一节增强组织协调第二节增强政策兼备第三节增强社会参加第四节踊跃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第五节推动任务落实第六节增强监测查核序言城镇化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向,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靠。

曲靖市中心城区市场专项规划(2018-2035年)

曲靖市中心城区市场专项规划(2018-2035年)

曲靖市中心城区市场专项规划(2018-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规划单位:曲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评价单位:云南大学科技咨询发展中心2019年7月前言《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内贸流通将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的重要作用,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器,大众创业就业的主渠道,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引擎。

“十三五”期间,以推动流通大国走向流通强国为目标,实施消费促进、流通现代化和智慧供应链三大行动,全面打通消费、流通和生产各环节,促进流通升级,提升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撑和先导性引领作用。

要求“推进流通现代化”、“中西部地区流通枢纽和通道功能提升,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品牌发展”。

商品市场是商品流通的有效载体和流通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

编制《曲靖市中心城区市场专项规划(2018-2035年)》,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形成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商品流通格局,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从曲靖市现有商品市场的现状出发,结合宏观经济与市场形势发展变化趋势,遵照商品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及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经验,按照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提出《曲靖市中心城区市场专项规划(2018-2035年)》,曲靖市中心城区是曲靖市经济最活跃、市场最密集的地区,要积极承担曲靖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职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市级政府部门对其组织编写的专项规划,要在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机关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同时,曲靖市环境保护局2018年6月6日出具《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形式的复函》明确要求,本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曲靖大城市规划(2011-2030)0118

曲靖大城市规划(2011-2030)0118

曲靖大城市规划文本(2011—2030)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2013年01月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背景为落实国家建设西南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构建滇中一体化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曲靖大城市,实现麒麟区、沾益县城、马龙县城“同城规划,共域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特修编《曲靖大城市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46号令,200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2012);《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2011);《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沾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马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曲靖市麒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沾益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马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滇中城市群规划(2009—2030)》;《曲靖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05—203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及专项(部门)规划。

第3条规划期限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1—2050年。

第4条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原则:综合考虑区域交通、产业条件、空间结构对城市的影响,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2)同城规划原则: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进行空间共构、功能共生产业共谋、设施共建、环境共治、形象共塑。

(3)城乡统筹原则:明确城乡边界,确定需要控制发展的村镇的发展目标、原则、策略与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提高曲靖市商业的整体水平,引导商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场布局,服务于“盘江作经,国道为纬,一区两片四组团,打造珠江源现代工业城”的大曲靖建设,满足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需要,特编制此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本规划依据《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号)、《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曲靖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通知》(曲政发[]号)、《昆曲玉楚城市群规划》、《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曲靖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及《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

第三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范围为一区两片四组团,即曲靖中心城区、沾益县县城、马龙县县城、越州、珠街、三宝(温泉)、花山。

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城市商业副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组团商业、社区商业、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酒店、物流业及会展业。

第四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年。

其中,近期规划为年,远期规划为年。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第五条指导思想围绕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和珠江源大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商业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为主线,立足于提高城市辐射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加快商业网点市场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合理控制总量,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商业特色,逐步建立起与曲靖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对外开放体系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网点体系。

第六条规划原则、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

结合“一区两片四组团”大曲靖建设,改造提升麒麟城市商业中心,建设完善南片区、西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鼓励发展沾益县县城、马龙县县城及越州、珠街、三宝(温泉)、花山等周边小城镇的商业,促进商业网点布局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充分考虑本地经济发展与消费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商业网点布局和规模;积极发展服务农业生产基地和支柱产业的商品市场体系。

、以人为本、便民利民。

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立足实际,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统筹兼顾、适度超前。

处理好大中型商业网点与小型便民店、新型业态与传统商业、专业性网点与综合性网点的关系,促进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有机衔接,实现近期规划具有可操作性,远期具有宏观指导性。

、与优化商业网点结构相结合。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考虑一定地域内的同业竞争状况,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在竞争不够充分的地域适当发展网点,在竞争相对充分的地域适度控制新增同类网点,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地域严格控制新增同类网点。

第三章发展战略、发展定位第七条发展战略、珠江源大城市商业战略。

抓住珠江源大城市建设和南昆、贵昆经济带快速发展的机遇,建立现代化城市型商业网点体系,增强曲靖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吸引辐射能力,建设跨省际的现代化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城市。

、品牌市场战略。

发展专业品牌批发市场,实现从产品竞争力向市场竞争力转变、从发展市场数量向培育市场品牌转变;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增加批发市场的辐射能力、商品组织能力和服务于一、二产业的能力;培育品牌大型商业服务企业,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结构调整战略。

调整商业网点与批发市场的区域布局;调整零售、餐饮与生活服务等不同行业的比例结构;发展连锁经营,扩大连锁经营的行业范围,提高规范化、规模化程度;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开发有形与无形市场空间。

第八条城市商业定位滇东商贸中心、承接滇、黔、川、桂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贸枢纽城市和重要物流基地。

第四章发展目标第九条总体目标围绕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和珠江源大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以服务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为主要任务,打造繁荣时尚、功能完善的城市和区域商业中心,发展集约便利的社区商业网络,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商业街区;构建布局合理、有形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积极发展高效畅通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城市商业综合竞争力。

第十条具体目标、商业类指标至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以上,达到亿元;商业营业面积达到万平方米,人均平方米;零售网点营业面积达到万平方米,人均平方米。

商业新增就业机会万个,年均新增万个。

至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达到亿元;商业营业面积达到万平方米,人均平方米;零售商业网点营业面积达到万平方米,人均平方米。

商业新增就业机会万个,年均新增万个。

、布局类指标近期内,规划改造麒麟城市商业中心,建设南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形成“一主一副”的城市商业基本格局;重点培育发展条商业街,其中麒麟老城区条,西片区条,沾益县城条,马龙县城条;推进社区商业发展,重点规划家超市、家社区菜市场(生鲜超市);发展农副产品、生产资料、汽车汽配、家居建材、其它(旧货、花卉等)五大类家商品交易市场;重点建设位于火车站附近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新建家星级宾馆(酒店),初步发展会展业。

远期内,完善提升已有商业中心,发展西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打造沾益、马龙区域商业中心,引导组团商业发展;完善提升商业街,引导麒麟西路摩托车专卖街向规划汽车交易区搬迁,引导马龙县的启秀街转变经营内容,发展为小商品专业街;完善社区商业网络,重点新建家超市、家社区菜市场(生鲜超市);进一步提升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规划新建家市场;建设个物流配送中心,基本形成“一园区多中心”的两级物流体系;新建家星级宾馆(酒店)。

第五章规划布局规划期内,打造“一主两副”的城市商业中心及沾益、马龙区域商业中心,改善社区商业设施,培育专业街品牌,提升专业市场水平,创新物流园区建设。

第十一条城市商业中心-麒麟商业中心、区位以麒麟南路为中轴线,东至南宁南路,西至寥廓南路,南至南城门,北至三江大道交汇所形成的区域。

、功能定位辐射全市的集购物、住宿、休闲娱乐、金融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商业中心,成为城市公共中心的主体和引导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力量。

、规划导引()规划期内逐年进行整体连片开发、改造、升级,建设功能完善、形象突出的城市商业中心。

()发展生活性次干路、支路为商业街。

打造寥廓南路电子产品街、文化路精品步行街、文昌街服饰街、麒麟巷酒吧街等专业特色街区。

()引导麒麟南路两侧商业设施由沿街线型布置方式逐步向片状集中布局模式转变,建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步道系统,优化交通环境。

()优化零售业态结构,鼓励设置品牌专业店、专卖店,适度控制新建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限制新建百货店、仓储超市,严格控制新建各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现有商业服务网点以调整经营结构、规范经营环境、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培育商业品牌为主;远期整体改造玄坛路至麒麟花园街区,新建处综合性购物中心。

()整治东门街、西门街的占街为市、占街促销、噪声污染等行为;统筹商业中心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

、大型商业设施发展与控制要求对麒麟商业中心的大型商业设施建设提出要求如下:表麒麟商业中心大型商业设施规划一览表第十二条城市商业副中心规划期内,重点规划个城市商业副中心。

其中,近期发展南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远期发展西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

、南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区位位于南片区,东至银屯路、西至子午路、南至文笔路、北至龙泉路,占地面积平方千米。

功能定位服务于南片区和东部、南部的珠街、温泉、越州组团居民,具备商务、购物、餐饮和休闲娱乐复合功能的城市商业副中心。

规划导引近期建设处综合性购物中心——西南商品城,引进处大型综合超市,设置百货、服装专卖及餐饮、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区域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并吸引部分周边区域的消费。

限制新建建材市场。

远期内,根据南片区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购买力的增长,选址新建处购物中心,进一步完善商业中心的购物、休闲娱乐功能,满足人们“一站式”购物和多元化消费需求。

大型商业设施发展与控制要求对南片区商业副中心的大型商业设施建设提出要求如下:表南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大型商业设施规划一览表、西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区位位于三江大道以南、胜峰路以北、学府路以西、宁州路以东的西片区中心地带,占地面积平方千米。

功能定位服务于西片区居民,集商业购物、商务办公、文化休闲、餐饮娱乐、贸易批发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城市商业副中心。

规划导引()建设处大型综合超市,突出城市商业副中心的一站式购物服务功能。

()鼓励发展大中型电器、服饰及其它类型的专业店、专卖店。

()发展条服饰专业街,引入品牌服装专卖店。

()适度发展中高档餐饮、宾馆、酒店等服务设施,并引导建设城市文化休闲公园、市民休闲广场、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文化休闲设施,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副中心。

大型商业设施发展与控制要求对西片区商业副中心的大型商业设施建设提出要求如下:表西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大型商业设施规划一览表第十三条区域商业中心规划期内,规划沾益商业中心、马龙商业中心个区域商业中心,服务于“一区两片四组团”曲靖都市区的发展。

、沾益商业中心区位位于沾益县县城、双核结构的区域商业中心,由老城商业区和珠江源商业区组成,通过龙华路、珠江源大道有机连接。

老城商业区:东至东风南路,西至腰堡路,南至西正街,北至东风路。

珠江源商业区:位于珠江源大道南段以西。

功能定位老城商业区:主要满足沾益老城区居民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需求。

珠江源商业区:主要服务沾益南片区居民,具备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等多元组合功能。

规划导引改造提升老城商业区;选址新建珠江源商业区,实现商业中心向南拓展。

老城商业区:设置超市、专卖店、专业店等购物网点以及特色餐饮、宾馆酒店和休闲娱乐设施,并将东风路、文艺路部分路段改造成传统特色商业街。

、马龙商业中心区位位于马龙县老城区,主要沿龙泉路、横山河发展。

功能定位服务于马龙县居民,商贸服务功能相对完善的综合性区域商业中心。

规划导引()与马龙的旧城改造相结合,调整提升龙泉路、横山河两侧的综合超市、农贸市场和餐饮酒店,包括天泉大酒店、天欣商城、商贸大楼、县接待处和农贸市场等,规范经营、提升档次。

()规划文化路为文化用品街,环城路书店路口至沈家山路口为名特小吃街,天欣市场步行街规划为信息产品专业街,龙泉路实行分段规划。

()逐步引导城区的农资、农机具、汽修、五金、建材、花卉苗木等进入规划的市场经营。

()积极引导龙泉集市改造为生鲜超市,取消临时摊位和露天经营。

()整治占道经营行为,取缔各类马路市场。

()规范发展生猪、牛、羊定点屠宰场所,取缔在马路上收购、屠宰家畜的行为。

第十四条组团商业发展导引珠街、三宝(温泉)、越州和花山四个组团,应发挥各自的区位、产业、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商业和属地消费商业为主。

、珠街组团依托商务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划建设乡级店家,村级店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