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法学答案3
大学监狱法试题及答案

大学监狱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监狱法规定,监狱的主要职责是()。
A. 惩罚犯罪B. 改造罪犯C. 保护罪犯D. 维护社会秩序答案:B2. 根据监狱法,下列哪项不是监狱工作人员的职责?()A. 对罪犯进行教育B. 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C. 为罪犯提供医疗服务D. 为罪犯提供法律咨询答案:D3.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监狱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 接受教育B. 获得劳动报酬C. 获得医疗救治D. 随意离开监狱答案:D4.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监狱内不得从事的活动是()。
A. 学习法律B. 参加劳动C. 参与暴力活动D. 参与文化活动答案:C5. 根据监狱法,罪犯在监狱内可以进行的活动是()。
A. 随意会见亲友B. 随意使用手机C. 参与监狱组织的教育活动D. 随意外出答案:C6. 监狱法规定,罪犯的劳动报酬应当用于()。
A. 个人消费B. 购买监狱内的商品C. 用于监狱的建设D. 用于罪犯的医疗费用答案:B7.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监狱内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可以向()提出申诉。
A. 监狱长B. 监狱工作人员C. 人民检察院D. 人民法院答案:C8. 根据监狱法,罪犯在监狱内可以进行的活动不包括()。
A. 参加体育活动B. 参加文艺活动C. 参与赌博活动D. 参加教育活动答案:C9.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监狱内享有的权利包括()。
A. 选举权B. 被选举权C. 言论自由D. 通信自由答案:D10. 根据监狱法,下列哪项不是监狱工作人员的职责?()A. 监督罪犯的劳动B. 管理罪犯的生活C. 组织罪犯的娱乐活动D. 为罪犯提供法律援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监狱内享有的权利包括()。
A. 获得劳动报酬B. 获得医疗救治C. 随意离开监狱D. 获得教育答案:ABD2. 根据监狱法,以下哪些行为是监狱工作人员的职责?()A. 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B. 为罪犯提供医疗服务C. 为罪犯提供法律咨询D. 对罪犯进行教育答案:ABD3.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监狱内不得从事的活动包括()。
大学监狱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监狱法律制度应当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理论转化为具体的( )A.物质成果B.精神成果C.劳动成果D.实践成果2.为了实现改造罪犯的行刑任务,监狱人民警察负有保护罪犯合法权利的( )A.职权义务B.法律责任C.行为表现D.光荣使命3.中国监狱产生于( )A.周代B.夏代C.商代D.春秋时期4.监狱行刑是保全社会、预防犯罪的( )A.法律措施B.政策原则C.有效途径D.法律责任5.释前教育的时间是( )A.六个月开始进行B.三个月开始进行C.二个月开始进行D.一个月开始进行6.狭义的监狱,专指统治阶级关押已决犯的场所,西方指17、18世纪以后执行自由刑的场所,又称为( )A.暴力机器B.专政工具C.既决监D.未决监7.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 )A.管理教育为主B.教育改造为主C.学习技艺为主D.劳动改造为主8.监狱法调整的对象是监狱( )A.权利关系B.义务关系C.政策关系D.法律关系9.我国监狱工作的现行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A.改造人是第一位的B.给予罪犯自新之路C.教育、感化、挽救D.以改造人为宗旨10.罪犯改造综合治理是罪犯重新社会化的( )A.重要条件B.工作基础C.切实保障D.有效途径11.监狱行刑法律关系是以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 )A.行政法律关系B.诉讼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D.刑事法律关系12.对刑释出狱人的社会帮教的性质是( )A.正规教育B.辅助教育C.强制教育D.社区教育13.监狱学是一门综合性的( )A.教育科学B.社会科学C.管理科学D.行为科学14.中国第一部独立的监狱法是哪年制定的( )A.1905年B.1908年C.1912年D.1902年15.大、中队直接从事监管改造的警察应占本单位警察总数的( )A.50%以上B.60%以上C.40%以上D.70%以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4年最新《监狱学、劳教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2024年最新《监狱学、劳教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目录简介一、单选题:共140题二、多选题:共100题一、单选题1、惩罚罪犯的社会价值基础是()。
A:公正B:平等C:公平D:公开正确答案:A2、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过程中,对服刑罪犯做说服教育工作能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是指监狱人民警察的()oA:社交能力B:分析判断能力c:表达能力D:知识素质正确答案:C3、对未成年教养人员分类管理的基础是OA:按性别和年龄分类B:按违法行为性质分类C:按教育程度分类D:按改造表现分类正确答案:A4、劳动教养人员对劳动教养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A: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不能提起行政诉讼B: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不能申请行政复议C: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D:既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正确答案:C5、劳教人员禁闭不超过O天。
A:7C:9D:10正确答案:D6、劳教(戒毒)人员外诊外治一次一般不得超过O人,特殊情况除外。
A:二B:三C:四D:无明确限制正确答案:B7.标志监狱学诞生的文献是()A:《提审备考》B:《监狱访问录》C:《论犯罪与刑罚》D:《英格兰及威尔士的监狱状况》正确答案:D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的颁布时间OA:A1950年B:B1952年C:C1954年D:D1956年正确答案:C9.以下属于监狱行刑法律关系次要客体的是:()。
A:监狱改造罪犯的行为B:监狱惩罚罪犯的行为C:监狱管理罪犯的行为D:罪犯在狱中获得的合法报酬正确答案:D10.被称为西方“监狱学鼻祖”的英国人是()A:边沁B:龙勃罗梭C:贝卡利亚D:约翰•霍华德正确答案:D11.监狱学的学科体系构成包括()A:监狱法学B:罪犯行为学C:狱内侦查学D:罪犯改造心理学E:监狱医学正确答案:A12.罪犯收监后,监狱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通知书应当自收监之日起()内发出。
A:7日B:5日C:3日D:10日正确答案:B13."矫正可以矫正的罪犯,无法矫正的罪犯不使为害、这是谁的名言?()A:龙勃罗梭B:菲利C:李斯特D:贝卡利亚正确答案:C14.下列属于监狱应用理论学科的是()A:狱政管理学B:狱内侦查学C:罪犯行为学D:罪犯改造心理学E:监狱经济管理学答案:E15.现代化文明监狱标准中,队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以上。
监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1.【解析】我国监狱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监狱长负责制度。
2.3.4.【解析】对监狱人民警察任职人员的晋升教育培训,包括两方面,一是晋升职务前的教育培训,二是晋升警衔教育培训。
5.6.【解析】罪犯不服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也可以通过监狱向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7.×【解析】惩罚的目的在于实现刑罚正义的价值;改造的目的在于实现刑罚个别预防的价值。
8.9.10.11.×【解析】罪犯的劳动工种、时间和劳动强度是确定罪犯饮食标准的重要依据。
12.×【解析】根据《监狱法》的规定,罪犯写给监狱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件,不受检查。
13.【解析】如果罪犯蓄意进行宣传煽动以及其他造谣破坏活动,属于重新犯罪的,应依法予以处理。
14.【解析】通过道德礼仪教育,使罪犯明确文明礼貌和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社会作用,从思想上划清文明与野蛮,有德与无德的界限,树立文明新风,遵守社会公德。
15.【解析】临时出监教育是对那些因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被减去余刑释放或假释的罪犯进行出监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
16.17.【解析】对未成年犯的教育,不得使用罪犯担任教师。
18.19.【解析】当罪犯满18周岁时剩余刑期不超过2年的,仍留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剩余刑期。
20.二、单项选择题1.D【解析】监狱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影响。
2.C【解析】我国监狱工作实行的是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3.C【解析】刘少奇于1956年代表党中央提出了“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监狱工作方针。
4.C【解析】在1987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改造工作实现“三个延伸”。
5.C【解析】表达能力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过程中,对服刑罪犯做说服教育工作能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6.A【解析】监狱人民警察受到开除以外的行政处分,分别在半年至两年内由原处理机关解除处分。
监狱法学答案4

监狱法学答案4第一篇:监狱法学答案4《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四)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监狱改造权,即监狱人民警察通过依法监管罪犯,对罪犯进行改造的()。
2.监狱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监狱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
3.法律行为分为()和()行为,合法行为是其()和()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4.(),是指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内服刑的罪犯,符合法定的原因,变更刑罚执行场所的行刑制度。
5.罪犯群体在构成上具有()和()。
6.行刑规范性,是指刑罚执行机关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
7.求刑权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指控犯罪的特别权力,即()代表国家行使的公诉权。
8.我国的行刑目的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
9.(),是指所选择的行刑手段是能够达到最好效果的方法。
10.强迫罪犯从事()是最基本的行刑手段,是中国自由刑行刑的()。
11、()是指刑罚执行机关接收罪犯入监时,按规定检查其体格健康状况并进行登记的制度和活动。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1、对罪犯非正常死亡的,()应当立即检验,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
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监狱D 行刑机关2、国家法制是由()三项基本内容构成的。
A 立法B 司法C 执法D 刑法3、教育改造的特性有()。
A 法定的强制性B 改造的目的性C 明确的方向性D 系统的影响性4、罪犯的犯罪情况,即与其犯罪有关的如犯罪的()以及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等。
A 性质B 情节C 刑期D 犯罪原因5、对罪犯进行道德教育包括()。
A集体主义教育 B 文明礼貌教育 C社会公德教育 D 人生观教育6、识别功能是教育改造的一项()功能。
A基础性 B 基本 C 全面 D 启迪7、劳动改造的特性有()。
A 法定性B 改造性C 惩罚性D 制约性8、武装警戒是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为了维护监狱的正常()而实施的警戒活动。
A 秩序B 安全C 管理D 工作9、罪犯的行为恶习不同于罪犯的()。
监狱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监狱法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监狱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A. 惩罚和改造罪犯B. 保障罪犯的人权C. 维护社会秩序D. 促进司法公正答案:A2. 根据监狱法,以下哪项不是监狱的基本任务?A. 对罪犯实施惩罚B. 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C. 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D. 对罪犯进行心理治疗答案:D3. 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时,应遵循什么原则?A. 依法、严格、科学、文明B. 依法、公正、透明、高效C. 依法、公平、合理、人道D. 依法、规范、有序、安全答案:A4. 罪犯在监狱中享有哪些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C. 人身自由和财产权D. 接受教育和医疗的权利答案:D5. 监狱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监狱工作人员的职责?A. 执行刑罚B. 管理监狱秩序C. 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D. 为罪犯提供法律咨询答案:D6. 监狱法对于罪犯的分类管理是如何规定的?A. 根据罪犯的性别、年龄和犯罪类型进行分类管理B. 根据罪犯的犯罪性质和刑罚种类进行分类管理C. 根据罪犯的表现和改造程度进行分类管理D. 根据罪犯的健康状况和改造需求进行分类管理答案:C7.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进行哪些活动?A. 参加劳动B. 接受教育C. 进行体育锻炼D. 以上都是答案:D8. 监狱法对于罪犯的申诉和控告权利有何规定?A. 罪犯无权申诉和控告B. 罪犯有权申诉和控告,但需经监狱批准C. 罪犯有权申诉和控告,监狱应当及时处理D. 罪犯申诉和控告需有合法理由答案:C9. 监狱法对于罪犯的减刑和假释有何规定?A. 罪犯表现良好可以减刑或假释B. 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刑或假释C. 罪犯患病严重可以减刑或假释D. 罪犯符合法定条件可以减刑或假释答案:D10. 监狱法规定,以下哪项不是监狱管理的内容?A. 监狱的安全防范B. 罪犯的生活卫生C. 罪犯的劳动报酬D. 监狱周边环境的绿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监狱法规定,以下哪些属于监狱工作人员的职责?()A. 执行刑罚B. 管理监狱秩序C. 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D. 为罪犯提供法律咨询答案:ABC12. 根据监狱法,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罪犯减刑的依据?()A. 罪犯在服刑期间的表现B. 罪犯的犯罪性质C. 罪犯的立功表现D. 罪犯的认罪态度答案:ACD13. 监狱法对于罪犯的分类管理,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可以根据罪犯的性别进行分类管理B. 可以根据罪犯的年龄进行分类管理C. 可以根据罪犯的犯罪类型进行分类管理D. 可以根据罪犯的健康状况进行分类管理答案:ABD14. 监狱法规定,以下哪些属于罪犯的基本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接受医疗的权利C. 申诉和控告的权利D. 选择劳动工种的权利答案:ABC15. 监狱法对于罪犯的假释,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假释是一种奖励措施B. 假释是有条件的C. 假释期间罪犯需遵守法律法规D. 假释期间罪犯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答案: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无权进行申诉和控告。
大学监狱法试题及答案

大学监狱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监狱法规定,监狱的主要职责是()。
A. 教育改造罪犯B. 惩罚罪犯C. 保护罪犯权益D. 维护社会治安2. 根据监狱法,以下哪项不是监狱工作的原则?()A. 依法管理B. 人道主义C. 严格保密D. 教育与惩罚相结合3. 监狱法规定,监狱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A. 良好的政治素质B. 相应的专业知识C. 良好的身体素质D. 以上都是4. 监狱法中提到的“三无”人员是指()。
A. 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B. 无犯罪记录、无不良嗜好、无不良行为C. 无经济来源、无固定住所、无稳定工作D. 无学历、无技能、无工作5. 根据监狱法,罪犯在服刑期间享有的权利包括()。
A. 接受教育的权利C. 获得医疗的权利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监狱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是监狱工作人员禁止的?()A. 虐待罪犯B. 收受贿赂C. 泄露监狱工作秘密D. 滥用职权2. 监狱法中提到的罪犯的义务包括()。
A. 遵守监狱纪律B. 接受教育改造C. 参加劳动D. 服从监狱工作人员的管理3. 根据监狱法,以下哪些情形下罪犯可以申请减刑?()A. 表现良好B. 有立功表现C. 患有严重疾病D. 家庭困难4. 监狱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罪犯可以申请假释?()A. 服刑期满一半以上B. 表现良好C. 有立功表现D. 家庭困难5. 监狱法中提到的罪犯的权利包括()。
A. 申诉的权利C. 申请减刑的权利D. 申请假释的权利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无权参加劳动。
()2.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有权接受教育。
()3. 监狱法规定,监狱工作人员不得泄露监狱工作秘密。
()4.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有权获得医疗。
()5.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无权申诉。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监狱法中对监狱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监狱法试题及答案

监狱法试题及答案近年来,随着犯罪率的不断上升,监狱法成为了热门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以下将提供一些监狱法试题及答案,以供参考。
试题一:1. 监狱法的定义是什么?2. 监狱法的目的是什么?3. 监狱法中所提到的“入狱期限”是指什么?4. 监狱法如何保护罪犯的基本权利?答案一:1. 监狱法是指管理和监管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法律制度和规范。
2. 监狱法的目的是通过合理规范监狱管理,保障罪犯的基本权利,并促进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改造。
3. 监狱法中所提到的“入狱期限”是指法院判决的刑罚执行期限。
4. 监狱法通过规定罪犯的基本权利,如生活权、健康权、劳动权等,来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
试题二:1. 监狱法明确规定了哪些罪犯的改造措施?2. 监狱法如何保障罪犯的人权?3. 监狱法对罪犯的健康保护有哪些规定?4. 监狱法中如何规定罪犯的劳动权利?答案二:1. 监狱法明确规定了对未成年犯和女性犯罪嫌疑人、罪犯的特殊改造措施。
2. 监狱法保障罪犯的人权,包括但不限于保障罪犯的生活权、教育权、劳动权等,禁止任何形式的虐待和不人道对待。
3. 监狱法要求监狱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并为罪犯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
同时,监狱应提供卫生环境良好的生活条件,防止疫病传播。
4. 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劳动,并根据罪犯的能力和市场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就业机会,以促进罪犯的改造和重返社会。
试题三:1. 监狱法如何监督和纠正监狱管理中的不当行为?2. 监狱法中如何规定罪犯的会见权?3. 监狱法对罪犯的禁锢和禁止有何规定?4. 监狱法如何保护感化罪犯的权益?答案三:1. 监狱法明确规定了监察机构对监狱管理的监督,同时鼓励公众和媒体参与监狱管理的监督。
对于发现的不当行为,监狱法规定可以向监狱管理机关提出投诉,并对违法行为进行追究。
2. 监狱法规定罪犯有权与他们的亲属、律师等进行会见,并详细规定了会见的程序和方式。
3. 监狱法明确规定禁止实施虐待、酷刑、毒打等对罪犯的不人道对待,保障罪犯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是指在监狱条件下由多数罪犯个体构成的集合体。
2.公安机关自收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之日起,应当在()内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3.()是刑罚执行的方式、活动和技术的总称。
4.()是指刑罚执行机关接收罪犯入监时,按规定检查其体格健康状况并进行登记的()和()。
5.尊重和保护罪犯的(),是行刑人道主义的必然要求。
6.监狱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由监狱法律关系的(),也就是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监狱法律关系的()。
7.对犯人的()、()是当代监狱教育的普遍特点。
8.()是分类制度的基础工作和基本环节。
9.以理服人,是指教育者必须坚持()、(),以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去教育罪犯,着重解决其(),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的方针。
10、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靠()、()和()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规范的总和。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含单选题和多选题)
1.行刑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原判刑罚执行
B 刑罚变更执行的程序规程
C刑罚执行程序 D 变更规程
2.我国的行刑目的,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
A守法公民 B 合格公民 C 好人 D 诚信公民
3.行刑这种刑事司法活动的实施,是由以下几要素()构成的。
A目的性B规范性C强制性D法律性
4.罪犯是犯罪行为的()。
A 服刑人
B 实施者
C 承受者
D 受刑人
5.财产刑的执行,包括()。
A罚金B没收财产 C 罚款 D 剥夺政治权利
6.制刑权是国家创制()的权力,是国家立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A刑罚B量刑C行刑D制刑
7.
自由刑的执行,主体部分是()。
A监狱B法院C检察院D罪犯
8.罪犯是指被生效刑事裁判()、在狱服刑的受刑人。
A定罪B量刑C定罪量刑D服刑
9.假释的程序包括假释的()。
A 宣告程序
B 撤销程序
C 审判程序
D 监督程序
10.个别教育的途径是()。
A 个别谈话
B 个别接见
C 社会通信D规劝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罪犯的反社会性
2、行刑
3、行刑权
4、求刑权
5、行刑的目的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我国行刑人道性原则表现为哪几方面?
2、制刑权的内容有哪些?
3、行刑权的特定性有哪些?
4、对罪犯死亡的处理应做好哪些工作?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论述奖惩的条件
2.论述教育改造的依据和条件有哪些?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三)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罪犯群体2、一个月内3、行刑手段4、健康检查制度活动5、人格尊严6、参见者参加者7、分类处遇分类教育
8、分类关押9、摆事实讲道理思想认识问题疏导
10、内在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行为规范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含单选题和多选题)
1AB2A3ABC4B5AB
6A7A8C9AB10ABCD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罪犯的反社会性;是指罪犯所具有的、规定其犯罪行为的实施并以犯罪行为来表征的,对社会共同体、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抵制或对抗的内在人格品质或倾向。
2、行刑:行刑是执行刑罚或者刑罚执行的简称,是指刑罚执行机关为了实现刑罚目的,将审判机关所作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依法付诸实施的一种刑事司法活动。
3、行刑权:行刑权是国家赋于行刑机关对犯罪人实施行刑活动的专门权力。
行刑权从属于刑罚权,是国家刑罚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4、求刑权:求刑权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指控犯罪的特别权力,即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的公诉权。
5、行刑的目的:行刑目的,是指国家通过行刑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我国的行刑目的,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我国行刑人道性原则表现为哪几方面?
(1)通过行刑目的所体现的人道性原则
(2)通过教育改造所体现的人道性原则
(3)通过劳动改造所体现的人道性原则
(4)通过狱政管理所体现的人道性原则
2、制刑权的内容有哪些?
(1)在刑法中确立刑罚体系以及具体适用刑罚的各项制度,对每一种犯罪确定相应的刑种和刑期。
(2)对现行刑法中所规定的刑罚进行调整,包括修改刑罚方法、刑罚制度、法定刑,补充、完善刑罚规范以及废除已经不适用的刑罚规范,等等。
(3)根据刑事司法活动的需要,对刑罚的适用范围以及适用方法等作出立法解释。
3、行刑权的特定性有哪些?
(1)是行刑权只能根据审判机关所作的有罪刑内容的判决或者裁定实施,没有判决或者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均不发生行刑问题;
(2)是行刑权只能由刑罚执行机关或者国家指定的专门机关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组织和个人,均不发生行使行刑权的问题。
(3)在刑罚权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制刑权是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的基础和前提,是最根本的权力。
4、简述对罪犯死亡的处理应做好哪些工作?
(1)通知家属
(2)医疗鉴定
(3)尸体处理
(4)遗物处理
(5)因公死亡罪犯家属的安抚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论述奖惩的条件
(1)遵守监规纪律、努力学习、积极劳动、有认罪服法表现的;
(2)阻止违法犯罪活动的;
(3)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
(4)节约原材料或者爱护公物、有成绩的;
(5)进行技术革新或者传授生产技术、有一定成效的;
(6)在防止或者消除灾害事故中作出一定贡献的;
(7)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贡献的。
2.论述教育改造的依据和条件有哪些?
(1)教育改造的必要性
A、教育改造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要求。
B、教育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C、教育改造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2)教育改造的可能性
A.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依据。
B、唯物史观的依据
C、教育改造的生理学依据。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四)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监狱改造权,即监狱人民警察通过依法监管罪犯,对罪犯进行改造的()。
2.监狱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监狱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
3.法律行为分为()和()行为,合法行为是其()和()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4.(),是指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内服刑的罪犯,符合法定的原因,变更刑罚执行场所的行刑制度。
5.罪犯群体在构成上具有()和()。
6.行刑规范性,是指刑罚执行机关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
7.求刑权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指控犯罪的特别权力,即()代表国家行使的公诉权。
8.我国的行刑目的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
9.(),是指所选择的行刑手段是能够达到最好效果的方法。
10.强迫罪犯从事()是最基本的行刑手段,是中国自由刑行刑的()。
11、()是指刑罚执行机关接收罪犯入监时,按规定检查其体格健康状况并进行登记的制度和活动。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对罪犯非正常死亡的,()应当立即检验,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监狱
D 行刑机关
2、国家法制是由()三项基本内容构成的。
A 立法
B 司法
C 执法
D 刑法
3、教育改造的特性有()。
A 法定的强制性
B 改造的目的性
C 明确的方向性
D 系统的影响性
4、罪犯的犯罪情况,即与其犯罪有关的如犯罪的()以及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等。
A 性质
B 情节
C 刑期
D 犯罪原因
5、对罪犯进行道德教育包括()。
A集体主义教育B 文明礼貌教育C社会公德教育D 人生观教育
6、识别功能是教育改造的一项()功能。
A基础性B 基本C 全面D 启迪
7、劳动改造的特性有()。
A 法定性
B 改造性
C 惩罚性
D 制约性
8、武装警戒是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为了维护监狱的正常()而实施的警戒活动。
A 秩序
B 安全
C 管理
D 工作
9、罪犯的行为恶习不同于罪犯的()。
A 犯罪习癖
B 犯罪习惯
C 习惯性违法行为
D 行为
10、改造罪犯权具体包括的权利有()。
A 教育改造权
B 劳动改造权
C 监管改造权
D 处罚罪犯权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行刑制度
2、监狱行刑运行机制
3、验证法律文书
4、监外执行
5、减刑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监狱行刑运行机制的特点有哪些?
2.减刑的适用对象
3.行刑的原则
4.假释符合的条件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教育改造的内容
2.教育改造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