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古罗马历史分期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古代罗马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古代罗马

古代史:古代罗马的法制[课前预习]:一、罗马法的含义:1、古罗马的政治变迁: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1)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3世纪早期,统一意大利半岛。

(2)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1世纪后期,成为建立三十多个行省的庞大帝国(3)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476年灭亡,东1453年灭亡。

2、罗马法的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特点:随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有明显的阶段性: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

过程:《十二铜表法》第一部成文法;《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自然法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二、罗马法的内容:罗马法从形式上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整体结构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保护平民利益。

2、公民法: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

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烦琐,侧重国家事物和法律程序。

3、万民法: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原因:随着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新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先法律不再适应新形势,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万民法体系。

特点: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整财产关系和民事纠纷;核心内容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和原则。

四、罗马法的作用:维护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影响深远。

1、公民法: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2、万民法:针对各地区和不同民族间的实际差别,以广泛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罗马政权,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自然法: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五、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体会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法律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保护经济的发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 维护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西方文明史古罗马

西方文明史古罗马

转守为攻
但是,战事拖延愈久,形势对罗马愈有利。汉 尼拔的雇佣军孤悬敌境,补给困难,得不 到迦太基的有效支援;而罗马在本土作战, 又有公民兵制的有利因素,加上意大利中 部各城市仍然忠于罗马,向其提供大量兵 源,因而逐渐从守势转入攻势。公元前 211 年,罗马严惩倒向汉尼拔的同盟者,攻陷 叙拉古和卡普亚。公元前 209年,占领新迦 太基。
罗慕路斯 努玛 罗马公社 图鲁斯 安库斯
前753一716年 前716—673年 前673一640年 前640—616年
老塔克文
伊达拉里亚的 塔克文王朝
前616一579年 前579—534年
前534—510年
塞尔维乌斯
高傲者塔克文
抢夺萨宾妇女 (Rape of the Sabines)
塔克文王朝和罗马国家的产生
费边与坎尼
次年春,罗马人在特拉西梅诺湖畔遭汉尼 拔伏击,几乎全军覆没。随后汉尼拔率军 南下,罗马形势危急。独裁官Q.费边避其 兵锋,采取拖延战略,但遭一些人反对。 公元前 216年,罗马两执政官率军与迦太基 军会战于坎尼。汉尼拔采用两翼包抄战术, 重创罗马军队。此后,南部意大利许多城 市归顺汉尼拔。
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 李维说:
阿伊尼阿斯后裔建国于罗马东南部阿尔班 山区, 国名亚尔巴龙迦。若干代后的国王名叫努米托。 国王之弟阿穆利乌斯驱逐了国王,篡夺了王位。 为了防止国王的女儿雷娅· 西尔维亚公主结婚生子, 威胁自己的地位,便任命未婚的公主为巫女,主 管祭神,不得结婚。 一日,公主在祭事的空余,到小河边午睡。 被过往的战神玛尔斯(Mars)看中。後来公主生了 双胞胎,起名罗慕路斯和雷穆斯。叔父大怒,将 公主投牢,又把双胞胎放在盆子里抛入台伯河。
罗马城名的由来
兄弟俩认为亚尔巴龙迦城位於山地,易守难攻,却不利发 展。他们是在台伯河下游长大的,所以便回到原地,建了 个新城。 新城建成了,兄弟俩的关系也恶化了。有人说是为了新城 的命名,有人说是为了新城的选址,也有人说是为了争夺 王位。兄弟俩分割统治,各占一小山包。 谁做新城的主宰?神谕说,要看预示成功的飞鸟来决定。 雷穆斯在阿文廷山上先看到6只秃鹫,罗慕路斯却在巴拉 丁山上看到12只秃鹫,争执不下,弟弟被罗慕路斯打死。 另一个说法是,雷穆斯跳过了罗慕路斯为表示势力范围而 挖的沟。罗慕路斯认为这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于是来了 个大义灭亲,在自己兄弟的後脑上重重地砍了一锄头,雷 穆斯便被灭掉了。 罗慕路斯成为唯一的首脑,于是这城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叫做罗马。 罗马人认为,这是发生在公元前731年4月21日的事情。

外国城建史(复习整理)

外国城建史(复习整理)

外国城建史(复习整理)古埃及的城市⼀、古埃及社会背景古埃及历史分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2400年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580年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年~公元前1150年晚期——公元前1150年~公元前30年政治体制:政教统⼀、中央集权、皇帝(法⽼)专制宗教迷信思想:灵魂是永⽣的,⼈⽣是短暂的,陵墓庙宇史永恒的,城市、住房是短暂的。

⼆、古埃及城市概况占埃及象形⽂字“城市” :以圆形或椭圆形内划⼗字组成。

其圆形或椭圆形代表城墙,⼗字代表街道。

城市以⼗字街划分为4个部分。

1、卡洪城:古埃及有名的城市卡洪(Kahun)就是⼗⼆王朝时期于公元前2000多年建成的。

城市平⾯:长⽅形,边长380X 260⽶,有砖砌城墙围着。

城市分区:⽤厚厚的死墙划分成东西两部分。

城西为奴⾪居住区,有⼀条8,9⽶宽南北向⼤街从东侧城门贯穿这⼀区。

厚墙以东⼜被⼀条东西长280⽶的⼤路将城东分成南北两部分。

东西⼤路的北为贵族区。

城东有市集,城市中⼼有神庙,城东南⾓有⼀⼤型坟墓。

2、底⽐斯城:建于中王国时期,以后王朝有很⼤发展⽽成为古埃及最宏伟的城市。

城市⼈⼝最盛时到达10万⼈⼝。

位置:死者之城位尼罗河左岸,城市位尼罗河右岸。

“⽣者之城”布局:神庙(卡纳克与鲁克索)则是位于城中,与…⽣者之城?结合在⼀起了。

“死者之城”:⾦字塔的设计构思已不适应;皇帝们在⼭岩上凿⽯窟作为陵墓,利⽤原始拜物教中的巉岩崇拜来神化皇帝。

3、阿玛纳城背景:新王国时期国王⾃称为神,宫殿和庙宇结合在⼀起,在⼤殿⾥拜谒国王。

开创了新的⽣活⽅式。

皇帝阿克亨纳顿于公元前1370年左右在阿玛纳建⽴⾸都位置:⾯临尼罗河,三⾯⼭陵环抱,⽆城墙。

格局:沿尼罗河稍呈弯曲的带形,长达3.7公⾥,宽约1.4公⾥,顺着尼罗河流向,规划了灵活的棋盘式道路系统。

街道也有部分绿化。

分区:北部为劳动⼈民住区,中部为帝皇统治中⼼,南部为⾼级官吏们的府邸。

古罗马的历史分期

古罗马的历史分期

古罗马的历史分期一、王政时代的分期1、王政早期公元前753年——公元前673年:历时80年1代王罗穆路斯(753—717)2代王努马(717—673)2、王政中期公元前673年——公元前578年:历时95年王政早期与中期以罗马吞并阿鲁巴为分界线。

在此之后,罗马有了“内陆地区”与“边城地区”、“内陆居民”与“边城居民”的区分。

3代王托里斯(673—642)4代王安库斯(642—617)5代王老塔克文(617—578)罗马内陆地区由首都“七丘城”及其附近的数百个村庄所组成。

罗马边城地区原本是独立的城邦国家,后被罗马吞并成为其边城,受七丘城(罗马中央)的统治。

罗马的“内陆居民”,不管是当地土著,还是外国移民,都拥有完整的公民权。

可以选官、当官。

可以使用公有地。

罗马的“边城居民”只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

可以选官,但是不能当官。

也不能使用公有地。

斯巴达的国土同样分为“内陆地区”与“边城地区”。

其“内陆地区”居住着“公民(斯巴达人)”与“黑劳士(国有农业奴隶)”,其“边城地区”居住着“边民(自由民)”。

3、王政晚期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9年:历时69年王政中期与晚期以塞尔维乌斯改革为分界线。

在此之前的罗马,以血缘组织(部落、胞族)管理国家。

在此之后的罗马,以地缘组织(乡镇)管理国家。

6代王塞尔维乌斯(578—534)7代王小塔克文(534—509)二、共和时代的分期1、共和早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67年:历时142年此时的罗马为台伯河畔一个低调的城邦国家。

2、共和中期(改革的时代)公元前367年——公元前150年左右:历时217年左右共和早期与中期以《李锡尼法》为分界线。

此法实施之前的罗马,一直处于“内陆居民”与“边城居民”的内耗之中。

此法实施之后的罗马,“边城居民”获得了与“内陆居民”同样的权力。

整合了内部资源的罗马开始了扩张之路。

共和中期又以“第一次布匿战争”为分界线,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公元前367年——公元前264年,历时103年。

高中罗马历史知识点梳理

高中罗马历史知识点梳理

高中罗马历史知识点梳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罗马历史知识点梳理罗马(Rome),是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

新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新高考制度下,历史学科的考察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以下是对新高考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古代中国1. 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2.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如宗法制度、分封制等。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形成。

4. 秦汉时期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包括郡县制、科举制的建立等。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6.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如大运河的开凿、丝绸之路的贸易等。

7.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包括科举制度的完善、四大发明等。

近现代中国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与民族觉醒:农民起义与社会变革。

3. 洋务运动与自强运动:学习西方科技,推动近代化。

4.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建立: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5.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思想解放与爱国主义运动。

6. 抗日战争与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与胜利。

7. 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等。

2.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

3. 近现代欧洲: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民族国家的形成。

4.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的开辟、殖民地的建立。

5. 两次世界大战:原因、过程及影响。

6.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美苏对立、局部战争、国际组织的作用。

7. 当代世界: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环境保护等。

历史学习方法1. 重视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3. 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传统观点。

4. 结合地理、政治、经济等多学科知识,全面理解历史。

结束语:通过对新高考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中历史:了解古罗马历史分期,须知这六个发展阶段

高中历史:了解古罗马历史分期,须知这六个发展阶段

高中历史:了解古罗马历史分期,须知这六个发展阶段
1、王政时代:公元前8世纪中叶,古代罗马人(罗莫路和勒莫)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罗马城。

2、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3、帝国时代:公元前30年,继凯撒之后崛起的军事强人屋大维战胜了政敌,结束了罗马数十年的内战,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

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4、危机与分裂: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5、衰落与灭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

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

6、东罗马灭亡:1453年4月,奥斯曼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

5月末,奥斯曼军队经过激战,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末代皇帝死于乱军之中。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2016-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二铜表法知识点讲解

2016-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二铜表法知识点讲解

[键入文字]
2016-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二铜表法知识点讲解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

下面是十二铜表法知识点讲解,请考生认真学习。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罗马法的渊源。

②《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罗马法的影响:
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今天继承的罗马法法律制度、原则:
①陪审制度
②保护人制度即律师制度
③“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原则
思考: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016-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十二铜表法知识点讲解的所有内容就为考生分享到这里,历史网预祝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历史古罗马历史分期知识点复习2017年高考历史古罗马历史分期知识点复

网络 1、王政时代:公元前8世纪中叶,古代罗马人(罗莫路和勒莫)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罗马城。

2、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3、帝国时代:公元前30年,继凯撒之后崛起的军事强人屋大维战胜了政敌,结束了罗马数十年的内战,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

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4、危机与分裂: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5、衰落与灭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

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

6、东罗马灭亡:1453年4月,奥斯曼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

5月末,奥斯曼军队经过激战,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末代皇帝死于乱军之中。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