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循环泵叶轮

合集下载

脱硫吸收塔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脱硫吸收塔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脱硫吸收塔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在电力系统中,脱硫吸收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故障将会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生产和运行,因此,对于脱硫吸收塔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找到解决的方案。

本文主要就脱硫吸收塔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脱硫吸收塔常见故障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

标签:脱硫吸收塔常见故障解决对策脱硫吸收塔系统在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同温度和环境的作用下,会严重影响到系统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而导致各种系统故障出现,因此,做好对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缺陷、故障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脱硫吸收塔系统中循环泵叶轮以及泵壳出现磨损故障1.故障原因分析在脱硫吸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系统中主要的介质是石灰石浆液,外加浆液的酸碱度变化程度很大,因此,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浆液循环泵的叶轮磨损是在所难免的。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浆液会在泵内高速运转,产生的冲击力会对泵壳产生一定的冲击,最终将会导致泵壳的磨损。

这种情况持续进行下去就会逐步造成泵壳壁的磨损,严重时还会出现磨穿的现象,给系统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泵壳的厚度变薄之后,经过叶轮对其做功后,浆液会出现回流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浆液在系统中的循环总量降低,循环液的液压就会减小,达不到设计的高度,导致系统的吸收效果减弱,出力达不到额定的数值,最终导致了脱硫吸收塔系统的各个参数出现异常情况,使得整个系统的脱硫效率持续降低。

2.解决对策当系统中浆液循环泵叶轮以及泵壳出现了严重的磨损之后,系统中相应的参数就会出现循环泵电流减小,整个浆液系统的出力就会下降,整个浆液的循环量会随之持续降低。

当系统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应该及时的将系统停止运行,对该系统中的泵叶轮以及泵壳进行特殊的工业防磨处理。

当这项工作处理完毕之后,就可以再次使系统投入运行。

吸收塔循环泵技术规范书

吸收塔循环泵技术规范书
3.2卖方设计数据表
卖方详细填写下列数据表且不限于此。
表3-2泵参数性能汇总表(仅格式,卖方按每台泵填写补充)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铭牌工况
经常运行工况
备注
1
型号
800X-TL
2
流量
m3/h
8800
3
扬程
m
23.9
4
转速
rpm
480
5
首级叶轮中心线处需要吸入净正压头(NPSHr)
m
7.0
6
泵的效率
%
89
7
功率
kw
800
8
运行水温

11
泵体设计压力/试验压力
MPa
9
最小流量
m3/h
10
最小流量下的扬程
m
12
关闭压头
m
13
正常轴振(双振幅值)
mm
14
轴振报警值
mm
表3-3泵结构尺寸/配置情况表
序号
结构/配置名称
单位
尺寸/配置情况
备注
1
泵体尺寸(长,宽,高)
m
2460
2
泵轴长
m
1680
3
首级叶轮吸入型式
4
表3-4部件材质表
序号
部件名称
材质及牌号
尺寸
数量/重量
产地
备注
1
泵壳
QT500-7
2
叶轮
A49
3

40Cr
4
轴封
SiC
5
轴承
SKF
6
前护套
A49
7
后护套

石灰石粉对脱硫循环泵叶轮寿命的影响

石灰石粉对脱硫循环泵叶轮寿命的影响
粉 在5 g 0 m的情况 下 ,通过率 大于9 %,则表 示细度大 0
明显 的磨损和腐蚀现象 。叶轮表面的形状表 明料浆冲刷
是造成叶轮磨损的主要原 因,当料浆的成分与理论工况
相差甚 多时 ,磨损 则是非常 明显的 。按规范石灰石粉的
粒径 为几十微米 ,可以保证对S : O 的吸收 ,采购来的石
为60 T 循环泵3 ,均 采用减速 机传动 ,流量 参数 0D 的 台
为7 10 /,扬程为 1m 2 . 2 . 0 m h 9 /08 26 m/ m。运行 4 0 后 , 8h 拆检 发现A、B 泵位 的叶轮 磨损 轻微 ,相对而 言C泵位
石 灰石粉化验原始数据表
分 析成 分 时 间 C2 a
扬程为 1m 9 的脱硫泵叶轮磨 损严 重。针对此种情况进行
叶轮失效的原 因分析并提 出了改进及预防措施 。
寿命有较大影响 ,并探讨 如何延 长叶轮 的使 用寿命 。 【 关键词】磨损 腐蚀 石灰石成 分 细度 ( 粒
径 ) 叶轮 寿命
二、叶轮的失效分析
1 . 查询脱硫循环泵运行记录
电脑的历史记录 。p 值 多数在52 H .以上 ,但也有部分时
( a O .H O) ,泥浆 中含 有未 溶 解的石 灰 和飞 灰 CS 4 2 等 ,有很高 的氯化物 并具有 低的p 值 ,其磨蚀性 和腐 H
蚀性很强 。因此 ,对脱硫 系统 中的介质传输设备的过流 件材料要 求耐磨损腐蚀…。吸收塔脱硫循 环泵采用型号
电 力通 用 机 械
GM i El t c o e l e r P wl 1 ci ・
石灰石粉对脱硫循环泵 叶轮寿命的影响
石家 庄 工业 泵厂 有 限公 司 ( 北 00 ) 张 志栋 河 5 1o o

汕尾电厂浆液循环泵叶轮断裂原因分析

汕尾电厂浆液循环泵叶轮断裂原因分析
rc e omme e o c nt o h nt d t o r lt e pH l e ofs ur y fom he a o pton t we , l i a i g c v t to e va u l r r t bs r i o r ei n tn a ia i n ph — m no n n t e p me on i h umps s lc i a e i l t g t e t hi o hne s a d s r g c r o i , e e tng m t ra s wih hi h s r ng h, gh t ug s , n t on o r son— r ss i r e t orm a f c urn h m p le , s we la h o a i als e d ofpu p hou d b e i tng p op r y f nu a t i g t e i e l r a l s t e r t ton p e m s s l e
o mp l r I d ii n, h b a i n o l r y f r h r a c l r t st e fa t r fi p l r Fo h s i i f i e l . n a d to t e a r so fs u r u t e c ee a e h r c u eo e m e l . r t i ,t s e
e s o 0 W is NO. a r f6 0 M un t 1 nd NO. n Sh we 2 i an iPowe a t Thr ug t l r Pl n . o h me a l a ogr phi x mi to c e a na i n, c mi a o p s ton a a yss。 n a dn s e te c i s b le e ha h a s e d ng t s o r — he c lc m o ii n l i a d h r e st s t .,ti e i v d t tt e c u el a i o ba e c r o so fi i n o mpe lr blde st o pH a ue o l r r le a s i he l w v l f sur y fom h s p i n t we , e c n he s r n h t e ab or to o r r du i g t t e gt

脱硫吸收塔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脱硫吸收塔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脱硫吸收塔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脱硫系统的发生的故障主要是吸收塔系统出现的异常工况,分析吸收塔系统浆液循环泵叶轮磨损、浆液泵出口母管堵塞、吸收塔内浆液异常等对吸收塔出口参数的影响,并提出了各种异常现象发生时的解决方法,为减少脱硫系统故障,确保烟气达标排放提供参考。

1脱硫系统概况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脱硫技术。

莱城电厂4台300MW机组采用石灰石-石膏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一炉一塔设计。

自投运以来,脱硫设施投运率超过99.0%、脱硫效率保持在95%以上。

整套系统于2008年12月底完成安装调试,运行稳定。

系统全烟气量脱硫时,脱硫后烟气温度不低于80℃。

校核煤种工况下确保FGD装置排放的SO2浓度不超标;当FGD入口烟气SO2浓度比设计煤种增加25%时仍能安全稳定运行。

吸收塔系统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核心部件,自下而上可分为氧化结晶区、吸收区、除雾区三个主要的功能区。

2吸收塔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2.1循环泵叶轮及泵壳磨损对吸收塔参数的影响脱硫系统运行中,因浆液循环泵中介质为石灰石浆液,外加浆液中pH值变化较大,因此,浆液循环泵的磨损在所难免。

浆液在泵内高速流动,对泵壳产生一定的冲刷磨损,造成泵壳壁厚变薄、磨穿的情况。

当泵壳减薄后,经叶轮作功后的浆液回流量相应增加,浆液循环总量减小,压头理所当然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吸收效果变差,出力不能达到额定值,吸收塔参数异常,脱硫效率降低。

解决方案:当浆液循环本叶轮及泵壳磨损严重时,相应出现浆液循环泵电流减小,出力降低,将循环量减少,此时应停止运行,对该泵叶轮及泵壳进行特殊工艺防磨,当防磨工作处理且养护完毕,可在此投入运行。

当叶轮磨损严重时根据运行周期可更换新叶轮,以保持正常浆液循环量。

2.2循环泵出口喷头及母管堵塞对参数的影响吸收塔系统运行中,经常出现浆液循环泵出力降低的情况,在排除浆液循环泵磨损等情况外,应考虑浆液循环泵出口喷头及母管堵塞。

一旦以上部位堵塞,必将造成浆液流量减少,浆液循环泵出力降低,浆液喷淋扩散半径减小,吸收塔内浆液喷淋不均,泵壳发热等现象,形成“烟气走廊”的机率大为增加,因而降低脱硫系统效率。

吸收塔系统工艺规程

吸收塔系统工艺规程

吸收塔系统工艺规程16.1脱硫吸收塔及其内部件检修16.1.1脱硫吸收塔及其内部件概述吸收塔为圆柱形,尺寸为Φ15.2×31.600m,结构如图所示。

由锅炉引风机来的烟气,经增压风机升压后,从吸收塔中下部进入吸收塔,脱硫除雾后的净烟气从塔顶侧向离开吸收塔。

塔的下部为浆液池,设四个侧进式搅拌器。

氧化空气由四根矛式喷射管送至浆池的下部,四根矛状管中三根的出口都非常靠近搅拌器,将吹入池中的氧化空气由搅拌器打碎成小气泡以增加传质面积。

烟气进口上方的吸收塔中上部区域为喷淋区,喷淋区的下部设置一合金托盘,托盘上方设三个喷淋层,喷淋层上方为二级串联的除雾器。

塔身共设六层钢平台,每个喷淋层、托盘及每级除雾器各设一个钢平台,钢平台附近及靠近地面处共设六个人孔门。

图41烟气出口2除雾器3喷淋层4喷淋区5冷却区6浆液循环泵7氧化空气管8搅拌器9浆液池10烟气进口11喷淋管12除雾器清洗喷嘴13碳化硅空心锥喷嘴吸收塔包括一个托盘,三层喷淋装置以及两级除雾器和除雾器冲洗水系统。

16.1.2吸收塔本体及其内部件规范吸收塔本体规范16.1.3吸收塔检修项目、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6.1.4吸收塔检修后验收16.2吸收塔附属设备检修16.2.1吸收塔附属设备概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安装在吸收塔旁,用于吸收塔内石膏浆液的再循环。

采用单流和单级卧式离心泵,包括泵壳、叶轮、轴、导轴承、出口弯头、底板、进口、密封盒、轴封、基础框架、地脚螺栓、机械密封和所有的管道、阀门及就地仪表和电机。

工作原理是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即流体通过叶轮后,压能和动能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将吸收塔浆液提升到相应层的喷嘴并以一定的压力经过喷嘴喷下和烟气进行化学反应。

同时在泵的入口形成负压,使流体能够被不断吸入。

图5 浆液循环泵结构简图1叶轮2入口3前护板4蜗壳5后护板6机械密封7托架8轴浆液循环系统采用单元制,每个喷淋层配一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吸收塔配三台浆液循环泵。

浆液循环泵

浆液循环泵

浆液循环泵:Slurry circulation pump
9、检查叶片表面是否光滑平整,有无气孔疏松和裂纹等缺陷,叶片 进出口边缘不得有缺口和凹痕,必要时着色探伤检查。 10、检查叶轮的磨损情况,并测量叶轮外径的厚度。叶轮及前后护 板磨损严重则应更换。 11.拆除机械密封和轴套.将限位板卡在机械密封的凹槽里,旋紧六 角螺栓,旋松传动座的锁紧螺栓,拆下机械密封结合板上的的螺栓, 抽出机械密封和轴套。 12、取下挡套。 13、从叶轮端取出长轴套及两端O形密封圈。 14、检查疏通轴封水槽。
浆液循环泵:Slurry circulation pump
二、循环泵拆卸 (二)质量要求 1、各短接、膨胀节的密封垫片均需更新。 2、膨胀节、短接的磨损应适量,膨胀节无裂纹等现象。 3、键应去毛刺、去锈,并清洗干净。 4、检查前护板和涡壳喉部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则更换。 做好记录。 5、检查后护板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则更换。 6.1、叶片长度磨损后不小于原长的90%。 6.2、称量叶轮的总重量与上一次进行比较,相差15左右% 则更换。 6.3、检修前的出力与泵额定出力进行对比超过15%则更换。
浆液循环泵:Slurry circulation pump
三、轴承箱解体检修 (一)步骤 1、轴承箱放油,检查油质。 2、松开防尘盘的顶丝,拉出防尘盘,检查防尘盘根部磨损。 3、拆卸前后轴承端盖与轴承箱的螺丝,用撬棍轻拉出端盖。 4、拆除轴承箱上盖螺丝,吊离上盖,使轴承外露。 5、旋松调整螺母,吊出主轴。 6、测量检查主轴的弯曲度及轴颈的椭圆度。 7、清洗所有的螺栓、螺母不能有破牙、牙损现象,否则更换。拆除 的另部件均需用柴油清洗干净,并用布覆盖。
浆液循环泵:Slurry circulation pump
二、循环泵拆卸 (一)步骤 1、拆除轴封水管。 2、拆下进出口膨胀节与进出口短接。 3、拆除主轴上的靠背轮和键。 4、拆除泵壳的联结螺栓,吊下泵壳及前护板。 5、测量叶轮与后护板的间隙。 6、将叶轮旋出主轴并吊出。 7、拆下后护板的联结螺栓,吊下后护板。 8、清理拆下的叶轮(不要敲击)。

吸收塔浆液循环系统

吸收塔浆液循环系统

#1
WARMAN TGSM003
卧式离心泵 12000m3/h 3
机械密封 1105kg/ m3
#2
WARMAN TGSM003
卧式离心泵 12000m3/h 3
机械密封 1105kg/ m3
#3 700TY-GSL 卧式离心泵 10000m3/h 4 机械密封 1105kg/ m3
#4 700TY-GSL 卧式离心泵 10000m3/h 5 机械密封 1105kg/ m3 表(一)
2 主要设备
? 浆液循环泵采用卧式离心泵,包括泵壳、叶轮、轴、导
轴承、出口弯头、底板、进口、轴封、基础框架、地脚螺 栓、机械密封和所有的管道、阀门和电机
2 主要设备
循环泵泵体 循环泵减速箱
循环泵电机
2 主要设备
循环泵电机
2
主要设备
减速箱冷却水: 采用闭冷水
减速箱
减速箱的作用:降低转 速,增加转矩。
(1)喷淋装置参数
吸收 塔
喷淋层数 喷淋层间距
每层喷嘴数
喷嘴型式
喷嘴压力(bar)
#1
3层
1.8m
180只
空心、实心
0.7
#2
3层
1.8m
180只
空心、实心
0.7
#3
4层
1.8m
180只
双偏心喷嘴
5
#4
5层
1.8m
180只
双偏心喷嘴
5
2 主要设备
(2)浆液循环泵参数
吸收塔 型号
型式
流量 数量 泵轴密封 浆液密度
#1、#2吸收塔
#4吸收塔
1
浆液循环系统简介
浆液循环系统
循环泵进 口电动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C系列高效烟气脱硫循环泵安装使用说明书目录1、结构特点及性能 (1)2、安全规程 (1)3、泵的运输和暂时性存放 (8)4、开箱检查 (8)5、现场安装 (11)6、交付使用和运行、停车 (11)7、泵的维护及维修 (13)8、泵的组装和拆卸 (16)9、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 (18)10、常用备件 (18)1,结构特点及设计优点概述:LC系列高效烟气脱硫循环泵是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在LC-T系列渣浆泵、成功设计制造的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工业烟气脱硫用泵的特点,吸收同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精心研制的新一代系列脱硫泵。

专用于吸收塔循环泵PH值: 2.5~13 氯离子浓度:≤60000ppm重量浓度: ≤60%介质温度:≤100℃。

吸收塔循环泵是烟气脱硫装置中的大型关键设备,装置对其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有很高要求。

FGD装置消耗的电能有一半以上用于驱动吸收塔循环泵。

因此,循环泵应具有较高的效率。

泵的水力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过流部件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泵运行的效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我们开发的吸收塔循环泵,泵体、泵盖等过流件采用2605N材料,叶轮、耐磨板则采用Cr30A材料。

泵的水力设计,借鉴了法国J·S公司固液两相流泵的设计制造技术,并采用现代化的CAD、CFD技术进行修正。

泵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LC系列高效烟气脱硫循环泵结构图1.1结构特点(1)泵为单级单吸式离心泵,该形式在实践中已证明特别适用于FGD 装置吸收塔循环泵输送磨蚀性、腐蚀性浆体。

(2)叶轮、耐磨板不采用口环密封形式,口环的设置将会被浆体快速磨损,从而导致泵的效率快速下降。

(3)具有轴向调节结构,叶轮能方便轴向调节保持叶轮与前盖板与耐磨板的间隙,从而保持泵的高效率。

这是始终保持泵高效运行的最简便和最有效的办法。

(4)泵的布置形式为“后拉式”结构。

这样可使泵在拆卸叶轮、机械密封和轴组件时无须拆卸泵的进出口管线。

(5)轴承采用稀油润滑。

轴承安装在有橡胶密封圈辅助密封的可拆卸轴承盒内,防止污物和水进入。

(6)泵轴为大直径、短轴头,可以减少轴在工作中的挠曲,从而延长密封的使用寿命。

1.2吸收塔循环泵的设计优点:总述:背拉出式设计整套转子部件可以从电机端拉出,易于维护,泵体可保留在管路上,无需拆卸电机。

前拉出式设计耐磨板、叶轮、机械密封可由进口端拆卸轴承支架可调节提高耐磨性能轴承采用浸油润滑泵体:泵体尺寸足够承压及耐磨,材料采用2605N,可焊,蜗舌部分特殊耐磨处理,流道切线出口,泵体设置底脚支承方式。

耐磨板:该零件装在泵体与进口之间,材料为Cr30A,此种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磨蚀及耐冲蚀综合性能,由此而延长了泵体和叶轮的使用寿命。

叶轮:材料为Cr30A,不可焊,考虑到长期运行更为经济,因为轴承架可以调节,当叶轮有磨蚀的情况,叶轮可以重新加工延长使用寿命。

前叶片结构可防止大的颗粒冲到叶轮与耐磨板的间隙中,前叶片与耐磨板间隙大,减小了介质(在叶轮与耐磨板)流速,减小磨损,叶片进行了特殊耐磨处理设计,背叶片的设计,减小了轴向力,还能阻挡大颗粒,轴承设计承压高(模拟在无背叶片情况下轴向力的水力模型),叶轮排气孔的设计,能够排出介质内的气体,防止机械密封干运转。

后泵盖:材料采用2605N,可焊,磨损通常发生在背叶片的区域,后泵盖安装在轴承支架上,释放应力,允许更大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后泵盖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架上,便于拆装,拆装时不会卡到泵体而损坏机封。

轴承体:轴承体由两部分组成,托架及轴承箱,轴承箱可通过螺栓及调节螺丝调节,在托架内水平移动。

这样的优点是:轴承箱在托架内移动(根据叶轮再加工尺寸),但轴承内外环无相对位移,由于无相对位移,油封完全正常工作。

拆卸时,较低部分保留在底座上,便于拆卸,位置准确,不会发生安装时部件相互卡住的现象。

机械密封:机械密封设计成单端面集装式结构,便于拆装。

冲冼设计有两种方案:之一,装冲冼水管路固定冲冼水;之二,无需固定冲冼水管路,节段性冲冼。

在机械密封工作区域,如果介质中含有气体,机械密封将会干运转,所以叶轮设计有排气孔,可避免大的、脏的颗粒接触机封。

泵排水时易于泄空,密封腔体容积大,润滑充分、冷却充分。

目前,公司已开发的循环泵参数如表1所列表1:烟气脱硫循环泵性能参数表技术参数:流量:1500~12000 m3/h扬程:15~30m温度:-20~120℃压力等级:PN1.0MPa润滑:稀油润滑泵型号的意义:LC 600/ 825叶轮的名义直径(mm)泵的出口直径(mm)循环泵系列代号2.安全规程这里所列出的操作规程只是包括了安装,运行,和维护期间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的规程要求。

所以,在安装和交付使用之前,有关的安装人员和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就应该阅读并理解本运行安全手册,并且此手册务必要放在有关机器设备的旁边以备随时翻阅。

不仅要遵守<<安全规程>>这一章节的总安全规程,而且也要遵守标题栏下方框中的安全规程。

2.1 手册中安全规程的标志如果违反了本手册所包括的安全规程,可能会危及到工作人员的安全,这种情况下,将会用一般的危险标志加以标明。

危险标志电气危险警告标志此词语表示,如果不遵守此类安全规程将会损坏有关设备及其功能。

机器设备本身附带的说明,例如:标明旋转方向的箭头,这些标志所表示的规程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严格遵守。

2.2 工作人员的岗位资格及其培训凡是涉及到机器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以及安装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必须完全取得有关的岗位资格,确保足以完成有关的工作。

操作人员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资格/胜任的能力,以及监督工作。

某种程度上,如果操作人员存有疑虑就说明还没有掌握所要求的技能知识,此时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如果有必要,操作人员可以委托设备生产厂商/设备供货方提供这样的培训。

另外,操作人员有责任确保完全理解领会有关的操作规程。

2.3 安全规程的违章对安全规程的违章操作会危及到操作人员、周围环境、以及机器设备本身的安全。

并且,对安全规程的违章操作也会导致任何形式的罚金,以及影响到追讨赔偿损失的权利。

尤其注意,违章操作会引起,例如:----机器设备/组合件功能的重大故障----有关维护/维修的故障----电力、机械、化工方面的事故危及人员的安全----由于危险物质的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2.4 安全警告必须严格遵守本手册中所涉及的安全规程、国家有关的安全法规,以及操作人员内部的工作、运行、安全规程。

2.5 操作人员/用户的安全规程---有关任何可能导致危险的热的或者冷的部件的操作,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合适的防护措施。

---机器运行期间,绝对不能移动那些用来避免运动部件(例如联轴器)偶然接触的防护装置。

---危险介质(例如轴封中的介质)例如爆炸性的、有毒的、热的介质必须运走,妥善处理,以免危及人员安全和污染环境。

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条款。

---必须消除电气危险。

(这一方面请参照不同国家和/或不同地区的能源供应公司的有关的安全法规。

)2.6 有关维护,检修,安装工作的安全规程操作人员有责任确保,所有的维护、检修、安装工作都必须由经过授权的、合格的并且完全熟悉本安全手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

只能在机器停运期间,对机器进行维护,检修,安装工作。

必须严格执行手册中所描述的关于机器停止运行的程序,以确保不发生故障。

泵或者泵组合件中的对人身健康有害的介质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立刻紧接着的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之前,要重新安装所有的相关的安全保护设备或使其重新发生作用。

将机器设备投入运行之前,请遵守本章中所有的关于“交付使用“的安全规程。

2.7 未经授权的更改及其备件的制造只有向制造商咨询以后,才能对机器设备进行修改或更换。

要确保制造商授权的原来的备件及其附属零件的安全存放,如果使用了其他部件,制造商将可以不履行对相应损失的赔偿义务。

2.8 不允许的运行方式只有机器设备被应用在所指定的用途范围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制造商才能确保其供应的泵/组合件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过数据列表中所描述的限制范围。

3.运输和暂时性存放3.1 运输装置的运输需要合适的准备和处理。

通常在运输期间要确保泵/装置保持在水平位置,不能滑出运输悬挂装置。

不能把升降吊索栓挂在泵的轴端或者电动机的吊环螺栓上。

危险:如果泵/组合件滑出了运输悬挂装置,将可能引起人身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图2. 泵的运输图3. 泵的固定装置的运输3.2 暂时性存放/保存当组合件需要临时的存放时,浸湿的低合金部件必须妥善保存。

可以采用商品贸易的保存方法。

请遵守制造商关于设备应用/搬移的规程。

3.3 交付使用之前的被安装的泵的存放如果泵的保存能够采用正确的室内保存的方法,我们厂提供的新泵可以保存法定的12 个月。

轴承箱必须按照6.1.1 节注满油。

每星期至少要旋转泵轴1.5 圈。

交付使用之前请检查油的质量4、开箱检查收到泵后,应立即进行下列检查:(1)确认标牌之型号及流量、扬程与订单相符;(2)确认产品合格证标注材料与订单相符;(3)确认零部件完整无损坏;(4)成套产品供货范围:泵、联轴器、底座、电机。

5.现场安装5.1 安全规程危险:在危险区域工作的电气设备必须遵守爆炸保护规程。

如果电器设备安装在危险的区域,必须遵守当地的爆炸保护规程以及设备随带的试验合格证,由负责授权的机构发行的安全规程。

试验合格证必须存放在工作地点的附近,以便随时参阅。

5.2基础验收及处理按泵的安装图对基础的尺寸和位置进行复验检查;混凝土地基必须有足够大的强度,以确保安全以及安装符合相关标准。

在将组合件安装到混凝土地基上之前,要确保混凝土地基已经安置坚固。

混凝土地基表面应该是完全水平的,均匀的,将地脚螺栓插入到支撑板孔里面。

需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表面不允许有油污及疏松层;放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铲平。

5.3整机就位,找平和灌浆泵一般采用基础预留孔二次灌浆就位找平。

将地脚螺栓插入泵底座的螺栓孔内,套上垫圈,拧上螺母。

将垫铁插入底座与基础之间,尽量靠近地脚螺栓的两侧,螺栓间距大于1000mm 的时候,支撑板的中心下面必须插入垫片。

将水平仪放在泵吸入口法兰、排出口法兰上进行找平。

横向水平度允差为0.2mm/m,纵向水平允差为0.2mm/m。

向基础地脚螺栓预留孔灌浆,待混凝土凝固后拧紧地脚螺栓上的螺母,再检查水平并校正。

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向泵底座内进行二次灌浆,混凝土应灌满底座下的空间,确保没有气孔。

对焊接底座应灌注到槽钢底座的上表面。

装好电动机后,校直。

5.4 泵/驱动器的调直整个泵的调直以及联轴器的安装请参见A。

注意:不正确的调直可能会引起联轴器和泵本身的损坏!5.5 管道连接注意:绝对不能将泵本身作为连接管道的支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