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平衡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
感统失调的家庭训练方法

感统失调的家庭训练方法强化前庭觉1、摇摆适用对象:手脚不灵活、经常跌倒的幼儿。
指导目标:强化中枢神经及大脑运动神经功能,丰富亲子互动。
指导重点:让幼儿平躺,大人抓住其两腿,上下屈伸、开合、左右摇晃。
让幼儿平躺,大人抓住其双手,上下屈伸、闭合,左右摇动。
让幼儿平躺,大人抓住其右脚,向左摇过左脚位置,接着换左脚、右手及左手,这种过中线的活动,对幼儿身体协调帮助很大。
大人用双手扶抱儿童,让他屈着身体左右摇晃,并将他抱紧一些。
动作不宜太快,缓慢、正确、渐进式的进行,以免让幼儿感到不适。
延伸活动:可协助幼儿左右翻身,或向前翻跟斗。
2、骑马游戏适用对象:身体操控不良、视觉焦距不协调、空间判断经常出错的幼儿。
指点方针:强化前庭觉,使前庭信息正确不扭曲,以提升进修效率。
指点重点:大人装成马,让幼儿牵着四肢爬行。
大人学马一样趴在地上,幼儿用双手抓住大人的后颈,双脚夹住大人的腰部,大人入手下手慢慢的爬行;幼儿也可模仿大人的动作,两人并行爬行,大人可引导幼儿抬高头部学马嘶叫;幼儿也可模仿骑师坐在大人的背上,大人学马将四肢往上蹬高,幼儿则抓住大人的颈部,以适应摇晃。
做这些游戏时,必须注意别让幼儿摔下来造成意外。
3、弹跳适用对象:肢体不灵动、均衡能力不佳、双侧协调差、身体僵化的幼儿。
指点方针:强化前庭均衡及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大人盘腿坐着,让幼儿坐在腿上,左右摇晃。
或是准备一个旧沙发或旧床垫,大人举起幼儿后,将他轻轻丢入沙发中,让他的身体在软垫上自由弹动。
一开始时,幼儿可能会害怕,先别举太高,尽量放低,等他惯时再逐渐升高,但仍要注意不要让幼儿弹到沙发外面,以免受伤。
4、拍打气球适用对象:肢体不灵活、容易跌倒、平衡感不佳、容易情绪化的儿童。
指点方针:强化前庭觉、中枢神经体系及运动协调。
指导重点:以绳子垂吊数个气球,高度约离儿童伸手可及20公分处。
让儿童由地上跃起,用手来拍打气球,由于儿童必须仰头,手眼协调下才能完成这项游戏,因此有助于头部活动及前庭觉的成熟。
前庭平衡中班教案

前庭平衡中班教案篇一:中班感统教案集中班感统教案集篇二:感统训练教案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 (一)[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 [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二)[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
,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一)前庭平衡 *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 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 *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 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 5-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 *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 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 *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 *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四)发育期运用障碍 *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袋10分钟3、跳床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 *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床10分钟3、羊角球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 *家庭训练计划 1、羊角球10分钟 2、跳绳10分钟 3、跳床10分钟 4、蜗牛平衡板(五)视觉空间和形态部分 *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 *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蜗牛平衡板游戏2、摇滚翘翘板、投球游戏3、大龙球游戏(六)重力不安全症 *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 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 *家庭训练计划1、跳床2、跳袋 3、羊角球 4、跳绳、(以上项目任选训练时间30分/天)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三)教学内容:趴地推球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
前庭觉训练方案

前庭觉训练方案前庭觉是指人体内部感觉器官的一种,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平衡和空间定位感,因此对于身体平衡障碍患者,进行前庭觉训练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症的前庭觉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原理和实践效果。
1. 儿童前庭觉训练方案(1)保持身体平衡的游戏这是一款适合年龄在5~10岁之间的儿童进行的前庭觉训练游戏。
要求孩子在不断倾斜和转动的木板上站立,维持平衡,以此锻炼前庭神经。
(2)前庭模拟器耳罩这是一种可穿戴式的前庭模拟器,需要孩子戴上耳罩,并在体验中遵循一些特定的动作和指示。
它可以通过模拟内耳前庭器官的信号,训练孩子身体的平衡感和空间定位感。
2. 成人前庭觉训练方案(1)平衡板训练平衡板不仅可以在强度上调整不同难度,而且其晃动的方向也可以随意设置,所以平衡板训练是一项适用广泛的前庭觉训练方式。
训练时要求患者提高脚跟,走到板的中心,以锻炼身体的平衡感。
(2)眼球追踪训练训练者将手指或光源快速移动,让患者通过眼球追踪的方式来调整身体的平衡,可以有效训练前庭神经。
3. 老年人前庭觉训练方案(1)太极拳太极拳不仅普及,且适合老年人进行,让患者在稳定的姿势中学习身体的平衡和调整方法,并帮助机体重新建立平衡神经。
(2)足底按摩由于足底是人体神经末梢的集中区域,足底按摩可以影响前庭神经,减轻老年人的平衡障碍问题。
以上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疾病进行前庭觉训练的方案,在训练时要求训练者适应特定的方案,患者则需要在训练中不断重复,以逐步提高身体的前庭神经感知能力,达到平衡控制的目的。
为了有效的实践效果,现场应有医生或治疗师进行指导,在训练过程中及时调整患者的身体姿势,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九十二种方法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分为:触觉敏感、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
(1)前庭平衡失调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写字易颠倒,学了就忘,计算困难,易抄错题抄漏题等。
(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爱挑剔、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5)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6)本体感失调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7)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
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
前庭功能锻炼方法

前庭功能锻炼方法前庭功能锻炼是一种帮助恢复人体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前庭系统的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前庭功能锻炼的方法:1. 平衡板训练:平衡板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训练工具,可以帮助改善平衡能力。
站立在平衡板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尽量保持平衡。
开始时可以将平衡板放在稳定的地面上,随着训练的进展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将平衡板放在不稳定的基础上。
进行平衡板训练时要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并且注意呼吸平稳。
2. 奥托康复训练:奥托医学康复训练方法是一种通过器械与手法相结合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
通过奥托康复训练可以刺激前庭系统,提高其功能。
例如进行跳跃、转体和走线等动作,可以帮助恢复身体的平衡能力。
同时,奥托康复训练也可以提高力量和灵敏度,改善身体的协调性。
3. 颈操锻炼:前庭系统与颈部的运动密切相关,因此进行适量的颈操锻炼可以有效改善前庭功能。
例如,缓慢转动头部,尽量使视线固定在一个点上,然后逐渐加快转动的速度。
此外,也可以进行颈部的屈伸训练,例如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动作,有助于刺激前庭系统,提高其感觉功能。
4. 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方式,对于改善前庭功能非常有效。
水的浮力可以使身体负重减轻,减少受力和压力,同时水的运动也可以提供刺激,促进前庭系统的功能恢复。
在游泳中,可以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进行不同的泳姿,例如蛙泳、仰泳、自由泳等,有助于锻炼前庭系统的感觉和协调能力。
5. 步行和跑步训练:步行和跑步是一种简单且方便的锻炼方式,也可以帮助改善前庭功能。
通过步行和跑步,可以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促进前庭系统的恢复。
开始时可以选择平坦的地面,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例如选择不同的路面、坡度和速度,有助于提高前庭系统的感觉和平衡能力。
总之,前庭功能锻炼是一种重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改善人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通过平衡板训练、奥托康复训练、颈操锻炼、游泳以及步行和跑步训练等方法,可以有效刺激前庭系统,提高其功能。
感统训练操作范例-王淑荣精品文档

1、站立摇晃
让儿童站立在上面,双手抓住绳索以 保持身体平衡。可让儿童自由晃动或帮助 他进行前后左右晃动或360度旋转。做360 度璇转时,每次持续转动以不超过10圈为 宜,转转停停对儿童前庭体系的苏醒帮助 更大。
2、蹲、坐、跪、躺、卧
由指导者帮助做前后、左右的晃动或 旋转。还可在一旁放置积木或小球、洋娃 娃等玩具,让儿童在摇动时伸手去拿取。
2.坐姿滑滑梯 适用于较小的儿童。延伸活动同俯
卧滑梯。 3.蹲姿滑滑梯
延伸活动同俯卧滑梯。 延伸活动:取物、扔物、取物一扔物、 击打、接物。
4.逆上滑梯
(1)俯卧逆行: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抓往呼拉圈 或木棒,训练师拉着呼拉圈或木棒,由下往上将 儿童和滑板拉上滑梯。或在滑梯的上端固定一条 绳子,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绳子,交 替往前移动,由下而上爬上滑梯的顶端。
三、吊缆--四足位平衡吊缆
由两块木板和一根绳索构成。 上下两块木板的四个角分别用绳 索相联,由上面木板的中间用一 根绳索作定点悬挂。 功能:促进前庭固有感觉、平衡感及自我形象、
视觉统合、眼球控制及运动感觉发展。尤其适 用于重力感不良的儿童。 训练时间: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 训练方法:
(2)也可让两个儿童背对着骑坐在圆木柱上,圆木 柱两侧各放置一块木板,要求儿童自己用脚蹬木 板,依靠木板对脚的反作用力推动木柱的摆动, 且两个儿童蹬木板的力度要接近,才能保持木柱 较好摆动,若力量相差悬殊,则木柱总是歪向一 侧。
(3)在圆木柱的一侧放置一个纸盒,里面装有积木 或小球,要求儿童在晃动的过程中抓取指定的物 品,并投掷到指定的位置。
4.俯卧旋转
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 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 交替。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100次以 上。
最新前庭平衡觉训练

感统训练第一节——前庭平衡觉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训练”,其本质是以游戏的形式来丰富孩子的感觉刺激,针对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水平二精心设计的感觉统合活动项目,孩子在与在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做出适应性反应,以促进大脑功能的完善,预防或者纠正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从而刺激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前庭平衡觉训练、本体觉训练、触觉训练、听动统合训练。
本次的活动就是前听觉平衡训练,处理前庭平衡的整个感觉系统,则称为前庭觉。
简单说,前庭觉是掌管人的平衡感,能避免孩子在移动时跌倒,并自我保护。
前庭平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论行站坐卧、吃饭洗澡、搭车开车到读书写字,都需依赖前庭的协调,小朋友最喜欢跑跑跳跳了,而在追赶碰的同时,如果没有良好的前庭觉做基础,孩子可能曾经常跌倒,就很难快乐的起来。
游戏1:金鸡独立游戏目的:锻炼孩子平衡能力、强化孩子下肢力量。
游戏时间:随机。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
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引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发展。
按照孩子的能力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强度。
使孩子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地发展。
注意:活动开始的时候需要家长协助一起做,熟悉后,可以孩子及家长一起单脚跳。
游戏2:倒着走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空间概念,协调身体能力。
游戏活动: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然后在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游戏时间:20-30分钟注意: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成人在前面扶着孩子的双手,给予身体协助。
孩子每有一个进步都要给与赞扬和鼓励。
游戏3:跳圈圈训练目的:训练双脚的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平衡能力操作方法:先让孩子的一只脚向前迈进呼啦圈,另一只脚也随着迈进;然后一只脚再迈出呼啦圈,另一只脚随着迈出;左右脚交替着迈进迈出呼啦圈,反复练习注意: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家长完成动作,随着孩子熟练程度的增加,可以适当要求孩子加快动作。
前庭平衡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

前庭平衡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2008-06-20 21:14前庭机能是在婴幼儿感知——运动中发育成熟起来的。
前庭功能与孩子的运动计划、双侧大脑的协调、空间知觉、思维推理、语言发展,以及听、说、读、写、计算能力都有关系。
孤独症儿童在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确是一种能给孤独症儿童带来福音的有效办法。
由于孤独症儿童存在着广泛的脑功能发育性障碍,不仅存在触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平衡感觉和本体感觉的失调,通过感知——运动强化训练,的确有利于脑功能的改善。
在这提供一些简单的触觉和本体感觉的训练方法。
1、滑板游戏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动作不协调等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本体感机能、触觉敏感或迟钝。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与滑板上,挺胸抬头,并拢双脚,从大滑梯上向下俯滑至地板上这样来回滑行数十趟。
这种滑板游戏有助于大脑机能协调发展。
2、吊缆游戏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视觉协调障碍的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视觉协调等。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于吊缆上,训练师将其前后、左右晃动。
孩子对这种游戏适宜过后进行旋转运动,其强度和时间,应根据孩子的具体反应而定。
3、蹦蹦床游戏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身体不协调等。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感.本体感觉.手眼协调机能。
训练方法:训练师或家长握住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在蹦蹦床上跳跃起来,跳的同时配合着口令.音乐,增加孩子跳跃的兴趣。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在跳跃的基础上变换花样,比如,跳跃+接球,跳跃+投球入网。
训练师或家长应当配合表情或形体奖励,以激发孩子的信心和兴趣。
4、走线游戏适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者。
训练目标:调整平衡觉.本体感觉等。
训练方法:在地上划一条直线或波浪型曲线,让孩子踩着行走,足尖对着足跟,双臂向两侧伸直,抬头看前方。
家庭感统训练的几个小方法如果小孩的感觉统合失调,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健康。
所以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感统能力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庭平衡失调的感统训练方法
2008-06-20 21:14
前庭机能是在婴幼儿感知——运动中发育成熟起来的。
前庭功能与孩子的运动计划、双侧大脑的协调、空间知觉、思维推理、语言发展,以及听、说、读、写、计算能力都有关系。
孤独症儿童在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确是一种能给孤独症儿童带来福音的有效办法。
由于孤独症儿童存在着广泛的脑功能发育性障碍,不仅存在触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平衡感觉和本体感觉的失调,通过感知——运动强化训练,的确有利于脑功能的改善。
在这提供一些简单的触觉和本体感觉的训练方法。
1、滑板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动作不协调等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本体感机能、触觉敏感或迟钝。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与滑板上,挺胸抬头,并拢双脚,从大滑梯上向下俯滑至地板
上这样来回滑行数十趟。
这种滑板游戏有助于大脑机能协调发展。
2、吊缆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视觉协调障碍的儿童。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机能、视觉协调等。
训练方法:让孩子俯卧于吊缆上,训练师将其前后、左右晃动。
孩子对这种游戏适宜
过后进行旋转运动,其强度和时间,应根据孩子的具体反应而定。
3、蹦蹦床游戏
使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身体不协调等。
训练目标:调整前庭感.本体感觉.手眼协调机能。
训练方法:训练师或家长握住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在蹦蹦床上跳跃起来,跳的同时配合着口令.音乐,增加孩子跳跃的兴趣。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在跳跃的基础上变换花样,比如,跳跃+接球,跳跃+投球入网。
训练师或家长应当配合表情或形体奖励,以激发孩子的信心和兴趣。
4、走线游戏
适用对象: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者。
训练目标:调整平衡觉.本体感觉等。
训练方法:在地上划一条直线或波浪型曲线,让孩子踩着行走,足尖对着足跟,双臂向两侧伸直,抬头看前方。
家庭感统训练的几个小方法
如果小孩的感觉统合失调,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健康。
所以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感统能力的训练。
多做这些训练可以使小孩左右脑平衡发展。
以下几点感统训练方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在家中就可以做,简单易行,写出来供各位家长参考、交流学习。
一、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
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
也可在室外,让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二、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
如果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蹦着去找你、去捉你。
三、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
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四、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
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
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以上几点可以利用零星时间做,坚持每天做,会收到好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