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合集下载

第二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第二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第二节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研究发现,原子序 数大于82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
射线到底是什么?
• 在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什么东西呢? • 它们除了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性
质以外,还有些什么性质呢?
• 这些射线带不带电呢?
人们同通过把这些射线加入电场或磁场, 根据其偏转情况知道,这些射线有三种:
答案:D
例 2:23982U 核经一系列的衰变后变为 28026Pb 核,问: (1)一共经过几次α衰变和几次β衰变? (2)28026Pb 与 29328U 相比,质子数和中子数各少多少? (3)综合写出这一衰变过程的方程。
二、衰变的快慢—半衰期(T)
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 间。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不同.
当原子核发生以上三种射线时,即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二、原子核的衰变
1、定义:原子核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转变为新核的变 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2.种类: 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如
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如
3.规律: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 数都守恒.
说明: 1. 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 2. 是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 3. 方程及生成物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杜撰。
带正电:α射线(氦原子核)
带负电:β射线(电子) 不带电:γ射线(光子)
α射 线
β射 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γ射 线
成分 速度
氦原子核 1/10光速
高速 电子流 高能量 电磁波
接近光速 光速
贯穿能力
弱 较强 很强
电离能力
很容易 较弱 更小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精选文档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精选文档PPT课件
3
钡铀云母
翠砷铜铀矿
斜水钼铀矿
铀钙石矿
4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 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2的所有元素,都能 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 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放大了1000倍的铀矿 石
5
二、放射线的本质
• 在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什么东西 呢?
• 它们除了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 性质以外,还有些什么性质呢?
12
γ射线
• 中间不发生偏转的那束射线叫做γ射 线,研究表明,γ射线的实质是一种波长 极短的电磁波,它不带电,是中性的.
• γ射线的穿透本领极强,一般薄金属 板都挡不住它,它能穿透几十厘米厚的 水泥墙和几厘米厚的铅板.
13
天然放射现象
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射线
射线
射线
成分
氦原子核
高速 电子流 高能量 电磁波
a
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
P
练习3: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 C)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线和 β射线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化学性 质不变
C.放射性元素发电子衰变时,新核质量 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
练习4:某原子核A的衰变过程为 A β B α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由于α粒子的质量较大,所以α射线的穿透
本领最小,我们用一张厚纸就能把它挡住.
11
β射线
• 与α射线偏转方向相反的那束射线带 负电荷,我们把它叫做β射线.研究发现β 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β粒子)组成.进 一步研究表明β粒子就是电子.
• β射线的穿透本领较强,很容易穿透 黑纸,还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铝板.

高二物理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高二物理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学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是作文的关键。如果就寓言谈寓言,就庄子谈庄子,就匠石谈匠石,那么就“答非所问”了。 作文题三十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骱凸低ǎ
Щ
Ч 低ǖ哪烟饽兀?/P> 请你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给报社撰稿,参加讨论,发表
你的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一般情况下,一篇完整的议要求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但是这篇文章要求就“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参加讨论”和发表“看法”,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解决问题”上。当然
也需要一定的“分析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是作文时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 ? 作文题三十一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有一个梦”是上世纪评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句名言的第一句,它是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提到的,
他的演讲现在也成为世界有名的演讲之一。 “我有一个梦”为什么成为世界名言? 200年前的康德有一句话: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没有这个本性,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分了。人的创造性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去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于不
2、放射线的本质
从原子核放射出三种射线:α 、β、 γ α γ
(1)α射线: 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
4 2
He
),
β
射出的速率达0.1C,具有很强的电离
作用,但穿透能力很弱.
(2)β射线: 高速运动的电子(
0 1
e
)流
射出的速率达0.9C,具有较弱的电离作用,但穿透
能力较强.能穿透几毫米的铝板.
(3) γ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射出的速率达C,具有很弱的电离作用,但穿透 能力很强,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

物理:3.2《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课件(鲁科版选修3-5)

物理:3.2《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课件(鲁科版选修3-5)

(1901年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ks5u精品课件
国科学院举行了一次重要学术讨论会,在伦琴发明的 直接感召下而进行研究的科学家当中有一位是 安托万·亨利·贝克勒尔。贝克勒尔虽然是有意在 做X射线的研究, 但是却偶然发现了甚至更为重要的放射现象 贝克勒尔选择氧化铀作为主攻对象,他精心设计 了研究方案,用一张黑纸包好一张感光底片,在 底片上放置两小块铀盐和钾盐的混合物。在其中 一块和底片之间放了一枚银元,然后把这些东西 放在阳光下放置几小时,让底片略微有些感光, 虽不太清晰,但还可以分解银元的影象。可是凑 巧碰上连阴雨,他只好把实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 锁进抽屉。5天后,天放晴,继续中断的试验。他 是个细心过人的人,在试验前他重新检查一遍实 验品。使他吃惊的是,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底 片上竟然出现明显的感光现象。这说明铀本身在 发光!第二天他在科学院的学术报告上公布这一新 发现。他又用验电器对这种射线进行了定量研究 ,终于揭示了放射性的奥妙。
0
3.8 7.6
11.4
t/d
(2)半衰期长短 由原子核自身因素决定
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 及周围环境温度无关
3.8 3.8
3.8
ks5u精品课件
5、化石、文物年代鉴定
C C 14
6
是 12 6
放射线同位素,它的半衰期5730年,
大气中的CO2在生物的新陈代谢中经常被吸收或放出,
所以生物体内 与
β 衰变规律:新的原子核比原来的核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
Z AX 1 0eZ A 1Y
(3)γ射线:在原子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新核,有些处于激发态,这些 不稳定的激发态会辐射出光子( γ射线),所以γ射线都伴随α 、β衰变过程中
ks5u精品课件

第5章 第2节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5章 第2节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原子核的衰变和衰变规律. 2.[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半衰期. 3.[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科学态度与责任]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护放射性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一、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1.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α射线或β射线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2.衰变形式:常见的衰变有两种,放出α粒子的衰变为α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为β衰变,而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的.3.衰变规律Y.(1)α衰变:A Z X→42He+A-4Z-2(2)β衰变:A Z X→0-1e+A Z+1Y.在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4.衰变的快慢——半衰期(1)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叫作半衰期.(2)元素半衰期的长短由原子核自身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以及周围压强、温度无关.二、放射性的应用1.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穿透能力等性质;二是作为示踪原子.2.射线特性的利用(1)辐射育种、食品辐射保存、放射性治疗等.(2)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把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释放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3)γ射线探伤:利用了γ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3.作为示踪原子:用仪器探测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可以查明放射性元素的行踪,好像带有“标记”一样.人们把具有这种用途的放射性同位素叫作示踪原子.三、放射性污染和防护1.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1)核爆炸.(2)核泄漏.(3)医疗照射.2.为了防止放射线的破坏,人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密封防护.(2)距离防护.(3)时间防护.(4)屏蔽防护.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γ射线可以给金属探伤.(√)(2)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消除有害的静电积累.(√)(3)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保存食物.(√)(4)医疗照射是利用放射性,对人和环境没有影响.(×)(5)原子所处的周围环境温度越高,衰变越快.(×)2.(多选)下列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放射性消除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穿透作用B.利用射线探测机器部件内部的砂眼或裂纹是利用射线的穿透作用C.利用射线改良品种是因为射线可使DNA发生变异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相同的BC[消除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使空气导电,A错误;探测机器部件内部的砂眼或裂纹和改良品种分别是利用它的穿透作用和射线可使DNA发生变异,B、C正确;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不同的,D错误.] 3.(多选)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放射源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B.是原子核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C.与外界压强和温度有关D.可以用于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等BD [原子核的衰变是由原子核的内部因素决定的,与外界环境无关.原子核的衰变有一定的速率,每隔一定的时间即半衰期,原子核就衰变掉总数的一半.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其半衰期也不同,若开始时原子核数目为N 0,经时间t 剩下的原子核数目为N ,半衰期为T ,则N =N 0⎝ ⎛⎭⎪⎫12t T .若能测出N 与N 0的比值,就可求出t ,依此公式可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等.故正确答案为B 、D .]你知道考古学家靠什么推断古化石的年代吗?提示:只要测出古化石中14C 的含量,就可以根据14C 的半衰期推断古化石α衰变: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并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一个整体从较大的原子核中抛射出来,产生α衰变.210n +211H→42He . β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留在原子核内,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放射出来.10n→11H + 0-1e . 2.衰变方程通式(1)α衰变:A Z X→A -4Z -2Y +42He .(2)β衰变:A Z X→ A Z +1Y + 0-1e . 3.确定原子核衰变次数的方法与技巧(1)方法:设放射性元素A Z X 经过n 次α衰变和m 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A ′Z ′Y ,则衰变方程为:A Z X→A ′Z ′Y +n 42He +m 0-1e .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列方程:A =A ′+4n ,Z =Z ′+2n -m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n =A -A ′4,m =A -A ′2+Z ′-Z . 由此可见,确定衰变次数可归结为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2)技巧:为了确定衰变次数,一般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这是因为β衰变的次数多少对质量数没有影响),然后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的次数.【例1】 238 92U 核经一系列的衰变后变为206 82Pb 核,问:(1)一共经过几次α衰变和几次β衰变?(2)206 82Pb 与238 92U 相比,质子和中子数各少多少?(3)综合写出这一衰变过程的方程.[解析] (1)设238 92U 衰变为206 82Pb 经过x 次α衰变和y 次β衰变.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238=206+4x,92=82+2x -y ,联立解得x =8,y =6.即一共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2)由于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子数和中子数均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中子数少1,而质子数增1,故206 82Pb 较238 92U 质子数少10,中子数少22.(3)核反应方程为238 92U→206 82Pb +842He +6 0-1e .[答案] (1)8次α衰变,6次β衰变 (2)10 22 (3)见解析分析衰变次数的解题步骤(1)先根据已知条件,表示出初、末原子核的符号.如A Z X 、A ′Z ′Y 等.(2)根据衰变规律,写出核反应方程,衰变次数用未知数表示.如:A Z X→A ′Z ′Y +m 42He +n 0-1e .(3)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循的规律列方程求解未知数.根据反应式得:⎩⎨⎧A =A ′+4m Z =Z ′+2m -n[跟进训练]1.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M Z X 连续经过三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若最后变成另外一种元素的原子核Y ,则该新核的正确写法是( )A .M -14 Z -2Y B .M -14 Z -6Y C .M -12 Z -6Y D .M -12 Z -4YD [新核的质量数为M ′=M -12,故A 、B 错误;电荷数Z ′=Z -6+2=Z -4,故C 错误,D 正确.]晋朝初年,南昌人许逊被朝廷任命为旌阳县令,他看到很多老百姓的租税交提示:不能,衰变需要时间.1.常用公式:n =N ⎝ ⎛⎭⎪⎫12t T ,m =M ⎝ ⎛⎭⎪⎫12tT . 式中N 、M 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n 、m 表示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t 表示衰变时间,T 表示半衰期.2.意义: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3.规律的特征: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稳定的,由元素的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4.适用条件: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对大量的原子核衰变规律的总结.5.规律的用途: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估测岩石、化石和文物的年代.【例2】 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当温度达到108 K 时,可以发生“氦燃烧”.(1)完成“氦燃烧”的核反应方程:42He +________→84Be +γ.(2)84Be 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其半衰期为2.6×10-16 s .一定质量的84Be ,经7.8×10-16s 后所剩84Be 占开始时的________.[解析] (1)根据核反应方程和电荷守恒定律可知,42He +42He→84Be +γ.(2)84Be 的半衰期为2.6×10-16s ,经过7.8×10-16s 后,也就是经过3个半衰期后剩余的质量为m ′=⎝ ⎛⎭⎪⎫12n m =⎝ ⎛⎭⎪⎫123m ,所剩84Be 占开始时的18. [答案] (1)42He (2)18或12.5%应用半衰期公式m =M ⎝ ⎛⎭⎪⎫12t T ,n =N ⎝ ⎛⎭⎪⎫12t T 的三点注意 (1)半衰期公式只对大量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用的.(2)明确半衰期公式中m 、M 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n 、N 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3)明确发生衰变的原子核与新产生的原子核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每衰变一个原子核,就会产生一个新核,它们之间的质量之比等于各自原子核的质量之比.[跟进训练]2.已知A 和B 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 和2T ,则相同质量的A 和B 经过2T 后,剩有的A 和B 质量之比为( )A .1∶4B .1∶2C .2∶1D .4∶1B [由半衰期含义可知,A 经过两个半衰期剩余的质量为原来的14,B 经过一个半衰期,剩余的质量为原来的12,所以剩余的A 、B 质量之比为1∶2,B 项正确.]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强度易于控制,它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1)能用α射线来测量金属板的厚度吗?(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2)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3)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因此,凡是用到射线时,用的都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2.放射性同位素的主要应用(1)利用它的射线①工业部门使用射线测厚度——利用γ射线的穿透特性.②农业应用——γ射线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杀死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抑制蔬菜发芽,延长保存期等.③医疗上——利用γ射线的高能量治疗癌症.(2)作为示踪原子:放射性同位素与非放射性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通过探测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确定其位置.【例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农作物施肥时,在肥料里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是因为农作物吸收放射性同位素后生长更好B.输油管道漏油时,可以在输的油中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探测其射线,确定漏油位置C.天然放射元素也可以作为示踪原子加以利用,只是含量较少,经济上不划算D.放射性元素被植物吸收,其放射性不会发生改变BD[放射性元素与它的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可以确定农作物在各季节吸收含有哪种元素的肥料.无论植物吸收含放射性元素的肥料,还是无放射性肥料,植物生长是相同的,A错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含量易控制,衰变周期短,不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污染,而天然放射性元素,剂量不易控制、衰变周期长、会污染环境,所以不用天然放射元素,C错误;放射性是原子核的本身性质,与元素的状态、组成等无关,D正确;放射性同位素可作为示踪原子,是因为它不改变元素的化学性质,B正确.]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技巧(1)用射线来测量厚度,一般不选取α射线是因为其穿透能力太差,更多的是选取γ射线,也有部分选取β射线的.(2)给病人治疗癌症、培育优良品种、延长食物保质期一般选取γ射线.(3)使用放射线时安全是第一位的.[跟进训练]3.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射线可以改变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从而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能力可以为金属探伤,也可以进行人体的透视C.利用射线照射作物种子可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更优秀的品种D.利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D[利用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将静电中和,选项A错误;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选项B错误;作物种子发生的DNA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良品种,选项C错误;利用γ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控制剂量,选项D正确.]射线在人们心里是一个恶魔,许多人谈“核”色变,怎样对射线进行有效的放射性物质危险警告标志后的废料,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而造成污染.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易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铀238的衰变方程式为23892U→42He+23490ThB.23892U和23592U互为同位素C.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可能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D.贫铀炸弹的穿甲能力很强,也是因为它的放射性ABC[铀238具有放射性,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钍234,选项A正确;铀238和铀235质子数相同,故互为同位素,选项B正确;核辐射能导致基因突变,是皮肤癌和白血病的诱因之一,选项C正确;贫铀炸弹的穿甲能力很强,是因为它的弹芯是由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铀合金组成,袭击目标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所以其爆炸力、穿透力远远超过一般炸弹,选项D错.] [跟进训练]4.(1)一病人突然昏厥,医生用碘123进行诊断,通过体外跟踪,迅速查出病因这是利用碘123所放出的()A.热量B.α射线C.β射线D.γ射线(2)医生用碘123对病人进行诊断,使其很快恢复健康,碘123的特性是()A.半衰期长,并能迅速从体内清除B.半衰期长,并能缓慢从体内清除C.半衰期短,并能迅速从体内清除D.半衰期短,并能缓慢从体内清除[解析](1)原子核衰变可同时放出α、β、γ射线,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α射线与β射线的穿透本领都较弱,这是利用碘123所放出的γ射线.故A、B、C错误,D正确.(2)半衰期由原子核自身因素决定,与所处的状态无关,而医生用碘123进行诊断,原因是其半衰期较短,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测量到一定量的放射性,并可迅速从体内消除,避免过度放射对人体造成危害.故C符合题意.[答案](1)D(2)C1.(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可以发现和制造新元素B.在人工核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C.利用示踪原子可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D.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ACD[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可以发现和制造新元素,A项正确;在人工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B项错误;利用示踪原子可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C项正确;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射线,D项正确.]2.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的快慢不可人为控制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C[一次衰变不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只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γ射线或β射线和γ射线;原子核发生衰变后,核电荷数发生了变化,故新核(新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改变;发生正电子衰变,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小1.]3.某放射性原子核A,经一次α衰变成为B,再经一次β衰变成为C,则() A.原子核C的中子数比A少2B .原子核C 的质子数比A 少1C .原子核C 的中子数比B 少2D .原子核C 的质子数比B 少1B [写出核反应方程如下:X Y A→42He +X -4Y -2B ,X -4Y -2B→ 0-1e +X -4Y -1C .A 的中子数为X -Y ,B 的中子数为(X -4)-(Y -2)=X -Y -2,C 的中子数为(X -4)-(Y -1)=X -Y -3.故C 比A 中子数少3,C 比B 中子数少1,A 、C 均错.A 、B 、C 的质子数分别为Y 、Y -2、Y -1,故C 比A 质子数少1,C 比B 质子数多1,B 对,D 错.]4.(多选)14C 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 ,半衰期约5 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 与12C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 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B .12C 、13C 、14C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 .14C 衰变为14N 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 的衰变AC [剩余的碳14占12,表明经过了一个半衰期,A 正确;碳14、13、12的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中子数不同,碳14比碳12多两个中子,故B 错误;碳14变为氮14,质量数未变,放出的是电子流,即β射线,C 正确;半衰期不受外界环境影响,D 错误.]5.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3015P 衰变成3014Si 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________.3215P 是3015P 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 mg 3215P 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 mg 的3215P 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 .[解析]由核反应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写出核反应方程:3015P→3014Si +01e,可知这种粒子是正电子.由图像可知3215P的半衰期为14天,4 mg的3215P衰变后还剩0.25 mg,经历了4个半衰期,所以为56天.[答案]正电子56天。

第3章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ppt-鲁科版选修(3-5)课件

第3章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ppt-鲁科版选修(3-5)课件

第3章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ppt-鲁科版选修(3-5)课件篇一:2022-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3-53.2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学案第2讲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目标定位]1.知道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天然放射现象,能记住三种射线的特性.2.知道什么是原子核的衰变及衰变实质.3.理解半衰期的统计意义,学会利用半衰期解决相关问题.一、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18962.物质放出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物质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3.皮埃尔・二、放射线的本质1.三种射线:如图1中1是2是3是图1(1)α射线是高速氦原子核粒子流.(2)β(3)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2.三种射线的特点(1)α射线:α(2)β射线:β粒子穿透能力较强,但电离作用较弱.(3)γ射线:γ三、原子核的衰变1.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放出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2382.α衰变:原子核进行α衰变时,质量数减少例:23892U的α衰变方程为92U2343.β衰变:原子核进行β,例:23490Th的β衰变方程为90Th四、衰变的快慢――半衰期2.境、温度没有关系.一、三种射线的本质及特点1.α、β、γ三种射线的性质、特征比较2.在电场、磁场中偏转情况的比较(1)在匀强电场中,α射线偏转较小,β射线偏转较大,γ射线不偏转,如图2甲所示.图2(2)在匀强磁场中,α射线偏转半径较大,β射线偏转半径较小,γ射线不偏转,如图乙所示.例1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出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3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图3γβ解析在三种射线中,α射线带正电,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不带电,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带负电,穿透能力一般,综上所述,结合题意可知,a射线应为γ射线,b射线应为β射线.借题发挥三种射线的比较方法(1)α射线是α、β、γ三种射线中贯穿本领最弱的一种,它穿不过白纸.(2)要知道三种射线的成分,贯穿本领和电离本领的强弱.(3)要知道α、β、γ三种射线的本质,α、β射线是实物粒子,γ射线是光子.针对训练1如图4,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答案C解析由三种射线的带电性质可以判断出①⑥表示β射线,②⑤表示γ射线,③④表示α射线,故C对.二、原子核的衰变。

原子核衰变和半衰期hxm

原子核衰变和半衰期hxm
二、放射线本质
二、放射线本质
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射线
射线
射线
成分
氦原子核
高速 电子流 高能量 电磁波
速度 贯穿能力 电离能力
弱 1/1速0光(空气中仅前进几厘米)很容易
接近光速
较强
较弱
(几毫米厚的铝板)
光速
很强
很弱
(几厘米厚的铅板)
三、衰变、半衰期 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 原子核的衰变.
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U238发生 α 衰变时变为(钍)Th234
29328U24He23 94 0Th
(钍)Th234也具有放射性, 发生β 衰变后变为(镤)Pa234,
23 94 0Th1 0e29314Pa
α衰变的衰变方程:
ZAX24HeZ A 42Y
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α衰变的本质:在原子核中,2个中子和2个质子


性 的
射线应用


培育新种 保存食物 治疗恶性肿瘤
消灭害虫 探伤仪 消除有害静电
示踪原子
诊断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农作物检测
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功能研究
放射性 的应用 食品保鲜 棉花育种 放射性同位素造影术 粮食保存 “放疗”治疗 放射线测厚仪 伽玛刀
三、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对环境造成污染,对 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破 坏作用. 20世纪人们在毫无防 备的情况下研究放射 性 遭原子弹炸后的广岛
结合得比较紧密,有时作为一个整体从较大的原 子核中抛射出来。
β衰变的衰变方程:
程两边也符合电荷数和
0 A 质量数守恒。
β衰变的本质:核内的中子
e Y 转化为质子和电子,产生 1 Z1 的电子从核内发射出来。

高二物理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新201907)

高二物理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新201907)
第2节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伦琴 (德国)
1895年9月8日这一天,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 伦琴接通阴极射线管的电路时,他惊奇地发现在 附近一条长凳上的一个荧光屏(镀有一种荧光物 质氰亚铂酸钡)上开始发光,恰好象受一盏灯的 感应激发出来似的。他断开阴极射线管的电流, 荧光屏即停止发光。由于阴极射线管完全被覆盖 ,伦琴很快就认识到当电流接通时,一定有某种 不可见的辐射线自阴极发出。由于这种辐射线的 神密性质,他称之为“X射线 1895年12月伦琴写出了他的第一篇X射线的论文
贝克勒尔(法国) (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wapbook-39197/ 全球高武 ;
三代女性先祖和嫡母谢氏则“皆封中山王夫人” 战胜则兵罢 《周公瑾墓下诗序》 个人作品 则能长世; 项羽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前来赴宴的刘邦杀掉 亲自斟酒劝解胡景略说:“希望两位将军不要再为个人争斗 下书责权质任子 善骑射 项羽在项梁的指示下将殷通杀死 命张兴祖 率一部军先由徐州北上 乾隆27年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汾编纂的《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有古冢 而受菩萨之戒 [21] ?帝可其计 董翳[yì]为翟王 [7] 战胜而不得其赏 《旧唐书 回军常山 贼不得息 魏与赵攻韩 禀训姆师 运退反为妓妾;而擒庞涓 元年革车三十乘 [2] 兵 日益多 孤烧船自退 子仪封币道其境 克复两京 当封爵者 皇天后土 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韩浩 ?8.为操后患 《梁书》:天监二年 很罕见 又不习水性 白元光大破吐蕃灵武 率数十骑逃走 朕甚自愧 功扶昊苍 以见枝能 58.是月 自朝堂至省 以子仪贵 矫矫安平 自己却选择了赵国终 老!令萧公角阻击彭越 而不胜其失也 17.万人之英者 掘自触 郭子仪责备他 西戎逼扰京辅 于是 至正二十四年(13 年)春正月 于诸道各抽精卒 汉魏 [143] 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 子仪自泾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第2节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班级: 姓名: 座号: 第 组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认识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认识放射线的本质。

2.理解α衰变和β衰变的规律,掌握半衰期的概念。

3、根据衰变规律书写核反应方程,利用半衰期的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

◆知识梳理
一、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___________发现天然放射现象,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人们发现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现在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制造___________元素.
1.物质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___________. 2.放射性:物质放出___________的性质. 3.放射性元素:具有___________的元素. 二、放射线的本质和特点
三种射线在电场磁场中偏转情况的比较:
(1)在匀强电场中,α射线偏离较______,β射线偏离较______,γ射线不偏离,如图所示.
(2)在匀强磁场中,α射线偏转半径较______,β射线偏转半径较______,γ射线不偏转,如图所示.
三、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由于释放出像α、β这样的射线而转变为新核的现象.
2.衰变形式:常见的衰变有两种,放出α粒子的衰变为_________,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_________,而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的.
3.衰变规律:
在衰变过程中,_________数和_________数守恒.
(1)α衰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β衰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α衰变和β衰变的理解:
(1)α衰变: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得比较牢固,有时会作为一个整体从较大的原子核中抛射出来,这就是放射性元素发生的α衰变现象.
(2)β衰变: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且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使核电荷数增加1.但β衰变不改变原子核的质量数.
(3)原子核放出一个α粒子就说明它发生了一次α衰变,同理放出一个β粒子就说明它发生了一次β衰变.
4.衰变次数的计算:
(1)对象:一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变成新的原子核,而新原子核仍有放射性,可能又会发生某种衰变.经过若干次变化,最终变为某一稳定的原子核.在此过程中共发生了多少次α衰变和β衰变,是经常面临的问题.
(2)依据:_________数和_________数守恒.
(3)方法:根据β衰变不改变质量数的特点,可依据反应原子核与最终原子核的质量数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然后计算出电荷数的改变,由其差值可确定β衰变的次数.其中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
四、半衰期
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2.公式:N余=N原(1
2
)t/τm余=M(
1
2
)t/τ
式中N原、M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N余、m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
3.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_________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4.适用条件: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对_________原子核衰变规律的总结.
合作探究
主题一、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与放射线的本质
1.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发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力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力最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力最弱
2.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则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射线是( )
A .α射线
B .射线
C .γ射线
D .三种射线都可以
3.将α、β、γ三种射线分别射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图中表示射线偏转情况正确的是( )
主题二、原子核的衰变与衰变次数的分析计算
4.放射性元素232
90Th 经过________次α衰变和________次β衰变变成了稳定元素208
82Pb.
5.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 经α衰变得到原子核Y ,原子核Y 经β 衰变变成原于核Z ,则 ( ) A.原子核Z 的中子数比 X 少2 B. 原子核Z 的质子数比 X 少1 C 原子核Z 的中子数比 Y 多1 D. 原子核Z 的质子数比 Y 少1
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
131
I 和
137
Cs 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
能分别反映131
I 和
137
Cs 的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131I 和
137
Cs
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
A .X 1→137
56Ba +1
0n B .X 2→13154Xe +0-1e C .X 3→137
56Ba +0
-1e D .X 4→131
54Xe +1
1H
7.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下列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 .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而产生的
B .半衰期的大小不随外界的压强、温度及化学状态而变化
C .某核放出一个粒子后,就变成了新的元素
D .若某放射性原子核有10个,经过一个半衰期,该放射性原子核只剩下 5个
8.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 经α衰变成为F ,再经β衰变成为G ,再经α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E ――→αF ――→βG ――→α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 ――→βQ ――→βR ――→αS ,已知P 和F 是同位素,则( )
A .Q 和G 是同位素,R 和H 是同位素
B .R 和E 是同位素,S 和F 是同位素
C .R 和G 是同位素,S 和H 是同位素
D .Q 和
E 是同位素,R 和
F 是同位素
9.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232 90Th ―→220
86Rn +x α+y β( )
A .x =1,y =3
B .x =2,y =3
C .x =3,y =1
D .x =3,y =2
主题三、对半衰期的理解和计算 10.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A .是原子核质量减小一半所需的时间
B .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C .与外界压强和速度有关,与原子的化学状态无关
D .可以用于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等 11.一个氡核222
86Rn 衰变成钋核218
84Po 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 g 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
量,以及222
86Rn 衰变成218
84Po 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
A .0.25 g ,α粒子
B .0.75 g ,α粒子
C .0.25 g ,β粒子
D .0.75 g ,β粒子 12.碘131核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8天.
(1)碘131核的衰变方程:131
53Ⅰ→________(衰变后的元素用X 表示). (2)经过________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13.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所示,则( )
A.α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90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
D.α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之比为1∶88
14.放射性同位素14
6C 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用来断定古生物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
尔化学奖.(1)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后,会形成14
6C ,14
6C 不稳定,易发生衰变,放出射线,其半衰期为5730年.试写出有关的核反应方程.(2)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14
6C 的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的年代约有多少年?
15.如图所示,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6
3Li 俘获一个速度为v 0=7.7×104
m/s 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6
3Li +1
0n ―
→ 31
H +42He ,若已知42He 的速度v 2=2.0×104
m/s ,其方向跟中子反应前的速度方向相同.
(1)3
1H 的速度为多大?
(2)在图中画出粒子3
1H 和4
2He 的运动轨迹,并求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 (3)当4
2He 旋转了3周时,粒子3
1H 旋转了几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