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

实验一减数分裂的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玉米,小麦,蚕豆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制片,熟悉减数分裂过程,着重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遗传学基本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大原理: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它包括连续两的细胞分裂阶段:每一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等数分裂。

两次分裂可根据染色钵变化特点各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于第一次前期时间较长,染色体变化比较复杂,故其前期又可分为五个时期。

在减数整个过程中,同源当染色体之间发生联会、交换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

最终分裂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四个子细胞,从而发育为雌性或雄性配子。

雌雄配子通过受精又结合成为合子,发育为新的个体,这样又恢复了染色体数目。

由于不同雌雄配子染色体的重新组合,产生了大量的遗传变异,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和进化。

生物的性母细胞成熟时,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变化的特征简述如下: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细线期:核内染色体呈细长线状,互相缠绕,难以辨别成双的染色体。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成为联会。

这样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粗线期:配对后的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这样一个二价体中就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故称为四合体。

在此期间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片段交换。

双线期:各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由于在粗线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因而同源染色体在一定区段出现交叉结。

此期可清楚地观察到交叉现象。

终变期:染色体更为浓缩粗短,交叉结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核仁和核膜开始消失,此时各二价体分散在核内,适于记数染色体的数目。

中期:核仁和核摸消失,所有二价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质里出现纺锤体,每个二价体的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趋向纺锤体的两极,此时最适于计数染色体的数目和观察各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南仓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南仓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南仓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B.部分蛋白质能调节机体生命活动C.糖原是马铃薯重要的储能物质D.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2.溶酶体膜上的质子泵能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逆浓度梯度泵入溶酶体内,使溶酶体的pH维持在4.6左右。

近日,科学家鉴定出首个溶酶体膜上的H+通道TM175,能介导过量的H+溢出溶酶体,避免溶酶体内部处于过酸状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M175和质子泵共同调节溶酶体的pH稳态B.H+通过质子泵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H+通过TM175溢出溶酶体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D.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pH为4.6左右时活性较高3.研究人员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CO2浓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甲、乙两个作物品种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限制P点CO2吸收速率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B.光照强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光照强度为a时,甲的总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光强强度为c时,甲、乙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相关酶的数量有关4.下列生物学实验中,对材料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物质鉴定一般选择本身无色或色浅的材料B.DNA粗提取需选择猪血等DNA含量高的材料C.可选择植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D.选择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进行动物细胞培养5.下图为二倍体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④④④④B.图④每个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C.基因重组会发生在图④④所示时期D.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④所示时期6.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

对下图所示某家族成员1~6号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得到如下条带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A产生基因a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C.成员1、2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50%D.成员8号基因型有两种可能7.研究发现,AGPAT2基因表达的下调会延缓脂肪生成。

亚洲百合花粉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亚洲百合花粉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122 2n花 粉的诱 导 分 别采用 注 射法和 包裹 法。 . .
注射法是将浓度为 00 、. 5 、. 、. 的秋水 .1 0 0 0 1 02
仙碱溶液用注射器注入幼嫩花蕾 的中下部 , 注射量 以药 液从花蕾 顶部溢出为准 , 每天 1 , 次 共注射 3d 。每个浓
转录及蛋 白质 的合成 , 从外表 看似乎处 于静止 的状 态 , 却是细胞核高度活跃的时期 ( 1 。在前期 I从 细线 图 A) , 期 到终变期 , 核仁体积逐 渐变小 , 细线期 细胞核 和核仁 都较大 , 染色体 呈细长 的线状结构 , 粗线 期染 色体缩短
变粗 , 此时的染色体 已经处于联会 状态, 终变期 , 同源染
百合多倍体育种 的工作 多集中于无性 阶段诱 导体细胞 染色体加倍来获得多倍体 , 与通过 有性阶段诱导 2n配 子途径相比缺少亲代配子体 的同源重组 , 而减数分裂过
程 中则经常发生 , 2n配子被视 为在杂交 育种过程 中获
得 所 期 望性 状 渐 渗 最 有 希 望 的 途 径_ ] 因 此 利 用 2n l。
关键词 : 亚洲百合 ; 减数分裂 ; n花粉 2
中图 分类 号 : 8 . 9 文 献标 识 码 : S6 22 A 文 章 编 号 :0 1 0 92 1 )6 14 0 1 0 —0 0 (0 0 0 —0 4 - 4 小 的对 应 关 系进 行 研 究 。
百合多倍体 育种是种质 创新 的主要 途径 。在我 国
度 注射 3 0个花蕾 , 以清水处理为对照 ; 包裹法是用浸透 00 、. 秋水仙碱溶 液的脱脂棉 , .5 01 分别包裹 去除花 被片的花蕾和带 有花被 片的完整 花蕾 各 3 0个 , 套塑 料 袋 防止蒸发 , d 3 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 设置对照。形成花

实验3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

实验3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

实验3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一、实验目的1. 学习花粉母细胞涂抹制片技术,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化规律及特征并绘图。

2.观察花蕾或花药长度与减数分裂时期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减数分裂是生物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它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阶段,最终分裂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四个子细胞,从而发育为雌性或雄性配子(n)。

由于植物花药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比较方便,故一般都取用花粉母细胞作为减数分裂制片材料。

在生物发育的适宜时期取样、固定、涂片等程序,便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三、实验材料lily百合(2n=24)四、实验步骤(一)取材lily百合:通常花蕾长度18mm(花药长度8mm)时为花粉母细胞分裂始期。

花蕾约40mm(花药长17mm)时为减数分裂终期。

采集18-40mm不同长度的花蕾,固定,保存。

(二)制片从小花中取出花药1~3 枚置于载玻片 滴一滴醋酸洋红溶液 用镊子按压花药 去尽肉眼可见残渣 染色2分钟 盖上盖玻片 在低倍镜下寻找花粉母细胞 高倍镜下观察各分裂相细胞染色体的特征及变化规律.选择典型分裂相的临时片1~2张 在酒精灯火焰上缓缓烘干(不能沸腾!) 将玻片放入液氮罐,在液氮表面冷冻1分钟 取出玻片放在白纸上,手按盖玻片一边,用刀片从另一边将盖玻片揭开置于白纸上(有材料的一面朝上) 滴一滴中性树胶在载玻片上的材料处 原位盖上盖玻片→树胶凝固后镜检。

1. 取花药1枚(截)置载玻片中央2. 加1滴染色液3.用镊子按压,并镊除可见残渣4.放上盖玻片(三)显微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具分裂相的花粉母细胞,然后依次转换到高倍镜观察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特征。

区分4 类细胞:1 形状较大,圆形,核大,着色较浅的是花粉母细胞。

2 形状较小、着色较深的是花药壁体细胞。

3 形状居中略呈扇形的是四分体的小孢子。

4 形状较大,内部透明并有明显外壳的是成熟的花粉粒。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121140083 朱琪璋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制片和观察,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2进一步掌握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2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4个子核,每个子核只含单倍体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叫做减少分裂。

另外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长,而且形态和行为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等。

3植物花粉形成过程:在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进行2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每一个小孢子母细胞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就是1个小孢子。

小孢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如下图)三实验器材与材料材料:蚕豆小花序将新鲜采取的材料投入3:1乙醇冰醋酸固定液中固定3~24小时,再投入75%酒精中保存,若保存时间较久,可放在70%酒精一份,甘油一份的溶液中。

器材: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醋酸洋红染液,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①自保存液中取出蚕豆幼小花序,水洗几次,用解剖针分开花蕾,按花蕾大小排在载玻片上。

②先取中等大小的花蕾,用解剖针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

③加一滴醋酸洋红放在花药上。

初步镜检,看取材是否合适,若不合,调换合适的花蕾。

④用解剖针轻轻剥开花药,可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

染色20~30分钟。

⑤加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垫上后用拇指适力压一下,使材料分开。

⑥在显微镜下观察,镜检,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

五实验结果①照片展示减数分裂过程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分孢子期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2个时期①减速第二次分裂后期②四分孢子时期(如图清晰可见4个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六问题讨论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答:选取的材料不能太老,不能减数分裂早已完成,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杂合糯性水稻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遗传变异B.性状分离C.基因分离D.基因重组2.某植株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基因型为BB的个体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正常花粉。

现将基因型为Bb的该植株自由交配两代获得F2,则F2中花粉败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2 B.1/3 C.1/4 D.1/63.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能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F 2的性状表现比为9:3:3:1 B.F 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C.测交后代的比为1:1:1:1 D.F 1产生配子的比为1:1:1:14.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B.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D.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5.下图是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根据图片判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A.B.C.D.6.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A.22,X B.22,Y C.44,XX D.44,XY7.如图是遗传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做的杂交实验,关于此杂交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亲代红眼与F 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不同B.F 2代雄性红眼与雌性红眼出现的概率不等C.果蝇红眼与白眼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D.此实验能排除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8.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A.荚膜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 D.S型细菌的DNA9.图示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32P标记的实验。

下列对于图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先后进行了2次放射性检测B.说明噬菌体的DNA能单独感染大肠杆菌C.只有少部分子代噬菌体得到亲代的遗传信息D.若省去搅拌操作,图示实验结果将发生明显变化10.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遗传学实验 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

遗传学实验 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

实验二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PB12210261 徐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本实验选取玉米雄花作为实验材料,首先将已固定好雄花的花药剥离出来,然后通过对花粉母细胞进行解离、染色、压片来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关键词】减数分裂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 we chose Zea mays as the material. We got a lot of cells in meiosis. Then we disposed the cells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whole processes of the meiosis.【Key words】Meiosis leptonema zygonema pachynema diplonema diakineses【实验部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2、熟悉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加深对减数分裂的认识;3、掌握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压片技术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减数分裂(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maturation division)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性母细胞(2n)连续进行两次核分裂(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n)。

经过受精,雌雄配子(n)融合为合子,又恢复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

确保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相对的遗传稳定性。

在适当的时候采集植物的花蕾制备染色体标本就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整个减数分裂可分为下列各个时期:第一次分裂前期Ⅰ减数分裂的特点之一就是前期Ⅰ特别长,而且又较复杂。

通常根据细胞核内结构变化特征又将这一期分成五个时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细线期(leptotene):这是减数分裂的开始时期,染色质开始浓缩为细而长的丝状,首尾不分,且细线局部可见到念珠状颗粒,即染色粒。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叶绿素a(C55H72O5N4Mg)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a的尾部主要嵌在叶绿体的内膜中B.镁元素在植物体内主要以叶绿素a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常用无水乙醇作层析液分离出绿叶中的叶绿素aD.叶绿素a呈蓝绿色,合成时需要光照和适宜温度2.SREBP前体由S蛋白协助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经酶切后产生具有转录调节活性的结构域,随后转运到细胞核激活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白桦醋醇能特异性结合S蛋白并抑制其活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固醇不溶于水,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SREBP前体常以囊泡形式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加工C.S蛋白可以调节胆固醇合成酶基因在细胞核内的转录D.白桦醋醇能抑制胆固醇合成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鉴定高温处理后的淀粉酶时出现紫色现象,说明淀粉酶没有失活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酸碱指示剂,该溶液中CO2含量增高时将由蓝变为黄绿色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水分子主要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D.利用向日葵舌状花花冠的表皮细胞观察胞质环流,发现叶绿体按一定方向移动4.下列关于遗传规律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豌豆自花传粉进行自交,玉米等异花传粉植物可进行自由交配B.两种玉米杂交产生的F1出现两种性状且分离比为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C.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桶内小球总数可不同,抓取小球统计后需放入新桶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来源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决定了种群进化方向,也决定了群落演替方向C.遗传平衡种群世代间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基因库也不会发生改变D.蓝细菌改变了早期地球的大气成分进而促进了好氧生物的发展,属于协同进化6.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甲基化通过改变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数目和配对方式影响基因转录B.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若发生乙酰化或甲基化修饰都能激活相应基因表达C.一些非编码微RNA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只在特定的组织或发育阶段调控基因表达D.同卵双胞胎表型差异与蜂王和雄蜂表型差异均属于表观遗传现象7.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百合雄蕊(Lilium )2n=24
三、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n)。

在适当的时期采集植物的花药,经固定、染色、压片等操作程序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器具: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显微镜等。

2.药品:无水乙醇、冰醋酸、卡宝品红、醋酸洋红等。

五、实验步骤
取材→固定→保存→花药剥离→染色→压片→镜检
关键步骤:
1.花药剥离时大、中、小花药都要有,量要充足。

2.固定:取出花药,用卡诺固定1-4小时,然后保存在70%酒精中,放在冰箱
内保存备用。

新鲜材料可直接观察。

3.镜检时要注意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不同时期。

六、预习内容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识别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