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一:本次设计的任务与目的这次设计的任务与目的是校园平面图的设计,对测图进行规划和对测图进行预算.二:测区概况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阴山山脉横贯市区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

黄河流经该市南缘,而内蒙古科技大学处于包头市的南部,因而整个校区地势平坦,最大高差不超过5m。

目前,学校占地1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1万平方米。

第二实验楼以东,包括文馨书院、图书馆;校篮球场以南,至林荫南路区域,属于我第八组测区。

该区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少,且包含几条校主道。

参阅我校2001年9月数字图(燕志明老师指导,测98学生测制)及其它历次测图资料,故此,经我组讨论决定:图根平面控制网采用导线网布设,图根高程控制网采用环水准网布设,碎步测量采用经纬仪测绘法,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地形图测量规范规定。

三:收集资料1:控制点数据2:地形图3:我的测区4: 已知控制点19,20,29三点当做已知点四:首籍控制测量1:仪器:DJ6经纬仪,花杆,塔尺,水准仪,GPS2:平面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采用三级导线导线测量。

A:坐标系的选择采用钢院建筑坐标系。

B:平面图根控制点的选择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C: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应在1.3m以上;D:各相邻三角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其边长应接近规范规定的平均边长,其角度一般不应小于 30;E便于加密和扩展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易于扩展、土层坚实、易于排水的地方。

3:导线网的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4:导线网的布设及观测导线网的布设(见附表)1).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2cm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52cm 5:导线网的布设形式1).附和导线:布设在两个已知控制点之间的导线。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1.建筑设计说明1.1工程概况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⑵总建筑面积:12029.78平方米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1.2平面设计1.2.1设计依据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1/T1477-2006 J10923-2007];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柱网尺寸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9000×7200、9000×3300、9000×5700。

1.2.3平面布置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

建筑总长125.1m,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15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

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

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

伸缩缝缝宽()mm~20,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30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

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

学校传达室建筑设计说明

学校传达室建筑设计说明

学校传达室建筑设计说明
学校传达室的建筑设计是为了提供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空间。

以下是一些建筑设计说明的常见要点,供参考:
1. 空间规划:传达室应位于学校主要交通区域附近,方便学生、教职员工、家长等人群的使用。

空间规划应考虑到传达室的功能需求,包括信息发布区域、咨询服务区域、等候区域等。

2. 布局设计:传达室内应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如咨询服务台、信息发布区、电子显示屏等。

在布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人流线路的顺畅和空间利用效率。

3. 照明设计:传达室应具有良好的自然光线和人工照明系统,以提供适宜的环境亮度。

合理选择照明装置,确保光线均匀、舒适,同时节能环保。

4. 气候控制:传达室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度,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合理选择空调、通风设备,并安装合适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5. 辅助设施:传达室应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如座椅、接待台、展示架等。

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设置无障碍设施,如轮椅通道和无障碍厕所等。

6. 安全性设计:传达室应符合相关的建筑安全规范,包括防火、排烟、紧急疏散等设施的设置。

同时需要考虑到人员流动的安全,如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提示标识等。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传达室建筑设计说明,具体设计还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

某学校综合楼平面图纸(含设计说明)

某学校综合楼平面图纸(含设计说明)
总 图会签给 排 水电 气弱 电自 控结 构建 筑管 道暖 通总 图会签给 排 水电 气弱 电自 控结 构建 筑管 道暖 通总 图会签给 排 水电 气弱 电自 控结 构建 筑管 道暖 通1-256黑板详88J4(二)残疾人卫生间女卫男卫普通教室总 图会签给 排 水电 气弱 电自 控结 构建 筑管 道暖 通自 控管 道弱 电电 气给 排 水暖 通签会结 构建 筑总 图i=2%25.00014.3004.20015.00011.4007.800%%P0.00016.50019.80023.20025.600i=1%i=1%下i=2%i=1%i=1%i=1%i=1%i=2%i=2%i=2%i=1%15.000 (结构标高)28.600储存间15.000 (结构标高)i=1%i=2%i=2%i=1%i=1%i=1%i=1%i=1%i=1%i=1%i=2%i=2%1水簸箕国标99J2013315.00015.000 (结构标高)下i=2%i=1%i=1%i=1%i=1%15.000 (结构标高)立面图 1:150立面图 1:1501.5003.000-0.0202.4004.20013.800总 图会签给 排 水电 气弱 电自 控结 构建 筑管 道暖 通屋顶层平面图 1:150i=2%i=2%i=2%i=1%水簸箕下2-2剖面图 1:1501-1剖面图 1:150总 图会签给 排 水电 气弱 电自 控结 构建 筑管 道暖 通10.200 (结构标高)4.200%%P0.00019.200标高层平面图 1:150立面图 1:150立面图 1:150%%p0.0004.20015.00011.4007.80015.00011.4007.8005.2004.0000.9007.8006.000(结构标高)R330019.2001.本工程为总建筑面积: 8383.84m %%152, 建筑占地面积:2708.5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一设计地段概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一水利工程类专业为重点,一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外语系,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的多科性大学。

原有校区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

经有关部门批准,在郑州市东区征地1500余亩地,建设新校区,能够容纳人数要求体现合理的校园功能系统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突出鲜明的空间特色,统一有序的整体感和厚重的文化氛围,形成具有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教育基地。

二规划设计思想新区地块为东区龙子湖大学城的一部分,为梯形的不规则地块。

考虑到校园内部和外围城市道路的贴合以及大学崇尚知识,蒸蒸日上的理念,将地块第一次分割,圆弧形主干道连接了博学路和文苑南路,通透了校园东西交通,形成南北两大地块。

南地块排布的教学组和北地块形成的生活组团组成的交通网构架出葵花的形状。

各系馆楼形成葵花饱满的果实,宿舍楼群形成花瓣,在东区这块土地下,向着阳光,向着知识的精华,在龙子湖水的滋润灌溉下,随着四季的变迁,一年一年,硕果累累。

虽为工科院校,花园式的校园更能给健康身心。

三规划布局以及功能分区1 共享广场的布局中心图书馆,礼堂,音乐厅以及汇报厅环绕,地面为灰黑色石板,形状为两个半圆形的靠背组合,加上引取的水系景观形成蝶状共享广场。

图书馆分为上下两部分,四方的大体量建筑,象征旋转的魔方,知识能创造奇迹的寓意,图书馆前铺设绿地供休憩读书,礼堂边的亲水绿地旁设亲水平台,建筑充分采用自然光,建筑形态以及布局不完全对称,形成一种恒久的,充实的田园校园环境,作为校园的中心景观带。

2 教学组团的布局教学组团又分为公共教学和各系馆楼,公共教学楼沿主干道弧形排布,连接了生活区和主教学区,外形方正规整,形成大面积整体建筑,顶层的大面积屋顶构成主要人性活动层,为师生创造了休息和交往场所,并改善楼内通风,站在顶层可开阔视野,打破十字式庭院的封闭感,在低层建筑的内外墙培土植草,隔音吸声。

学校设计说明

学校设计说明

桃源单元R22-04地块幼儿园工程设计第一章.总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桃源新区,项目位于北秀街以南,秀锦巷以西。

基地范围内现状为空地,地势平坦,现有地面高度和周边市政道路基本持平。

选址非常恰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二、场地现状本项目地块大致呈正方形,东西南北侧为相等,约为68米左右。

规划用地面积4700平方米,合7亩(以国土部门实测为准)。

地上建筑面积4635平方米,地下室面积3785平方米,容积率0.98,绿地率为30%,建筑密度为33.9%,建筑高度15米。

拟建规模按9班制标准配置9+3 班规模的幼儿园,按混合班30人规模设置。

主要功能包括班级活动用房(活动室、寝室、衣帽间、卫生间、教师办公);公共活动用房(多功能活动室、专教活动室、);办公及辅助用房(园长室、办公室、会议接待室、晨检室、保健隔离室、传达室);生活用房(厨房、教职工餐厅、配电房);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大门、围墙及道路和绿化。

在设计中,建筑风格为现代书院式。

中心花园按照园林式布置,为幼儿园的景观活动场地,整体建筑南侧也作为幼儿活动场地,保证活动场地日照的同时,也让儿童远离道路。

三、设计依据1、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设发展中心立项批准文件(杭经开经[2014]321号)2、《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B33/1040-2007)3、《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12;9、杭州市规划局选址意见书10、《杭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试行);11、甲方提供幼托园用地规划范围图;12、国家及当地有关的技术规范及规定。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word格式整理版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三)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某学校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某学校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某学校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正文】本文旨在介绍某学校建筑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设计思路,以满足学校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要求。

I. 方案背景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某学校在提供优质教育的同时,也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因此,本次建筑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的安全、实用和美观。

II. 整体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将突出以下几个设计理念:可持续性、融入自然环境、灵活性和互动性。

1. 可持续性考虑到学校建筑的长期使用,本方案将采用绿色建筑材料,结合节能设计,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建筑中将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同时设置太阳能发电板以提供部分能源需求。

2. 融入自然环境建筑物的设计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既能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又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因此,建筑外观将采用自然色调,可靠近自然地理园区,营造出绿化和谐的校园氛围。

3. 灵活性学校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设计方案应具有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校园内的建筑布局将考虑到空间的多功能性,充分利用每一块土地,并灵活调整楼层使用,以满足学校教育和活动的需要。

4. 互动性为了促进学校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设计方案将注重社交空间的设置和人流导向的规划。

校园内将设立多功能广场、室外休闲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和活动体验。

III. 具体功能设计1. 教学楼教学楼是学校的核心建筑,将设置多个教室、实验室和自习室。

每个教室都将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以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

同时,教学楼的设计将考虑到教室布局的合理性,便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2. 宿舍楼宿舍楼是学生的居住场所,设计方案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居住需求和舒适度。

宿舍内部将设置整洁的卫生间、宽敞的休息区和食堂,以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

宿舍外部将设置绿化和休闲区,提供学生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3. 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的文化中心,旨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图书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桥区新桥镇中心小学食堂及教学楼扩建工程方案设计说明第一部分建筑专业说明一、设计依据1. 《关于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中心小学食堂及教学楼扩建工程建设用地选址的通知》(台规选[2016]40014号)2. 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电子文件)3.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管理)的通知》台建规[2012]187号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法规及标准。

二、项目概况新桥小学位于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城区,椒新线和镇南路交叉口,本次工程位于新桥小学现有校园内,原教学楼和综合楼东侧,工程新建一幢食堂,并对原有教学楼进行扩建。

其中食堂占地㎡,面积㎡,新教学楼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台州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市中心处北纬28度,东经122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

全年平均气温为度,7、8月份最热,极端最高气温度,日最高气温≥37度的日数年平均有15天。

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度。

夏季常遭受台风影响。

三、方案设计构思及特点1. 基地环境分析本次工程位于原校园内,是整体校园东扩工程的一部分,是将原有食堂和教学楼向东的功能延伸。

设计应做好流线、功能和建筑造型上的衔接。

2、建筑方案设计特点基于以上对本项目的分析,本案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做好新教学楼和原有教学楼之间的衔接,因新教学楼布置综合教室,在设计中尽可能的利用原有教学楼的功能设施和交通疏散楼梯,降低造价。

(2)建筑形态和色彩上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并寻求新的创新,体现新的校园风貌。

(3)食堂为新建工程,为原有功能的东移,相对较为独立,在安排好功能的基础上,建筑造型力求简洁大气。

四、总平面设计1、教学楼:是原有教学楼向东的延伸,分南北两幢教学楼和原有教学楼相接,均以南连廊相连。

新教学楼与原教学楼之间设置6米的间距。

2、食堂:原则上尽可能的利用基地面积,建筑西侧与用地红线交接,东侧平行南侧新教学楼,南侧平行西侧综合楼。

3、交通流线:基本上延续原有校园交通流线的布置,因工程的建设,镇南路上的校门将东移,东侧的主道路宽6米。

4、消防流线:教学楼和食堂均设置消防环道,新教学楼建成后,与原有建筑之间形成内庭院,连廊处设置净宽大于4米,净高4米的消防通道。

五、建筑设计1、平面布置:(1)教学楼:教学楼分南北两幢,共4层,每层层高米。

每层布置6间综合教室。

新教学楼均为综合教室,不设置新的卫生间。

交通上南北两幢各设一部楼梯,结合原教学楼东侧楼体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2)食堂:食堂分三层,一层层高米,二层层高米,均布置餐厅和厨房。

三层层高米,布置风雨操场。

2、立面和造型设计:教学楼的造型基本延续了原有教学楼的风格和基调,主要体现在阳台造型的处理,教室外立面的处理上。

不过在细节上又运用了不同的材质,体现了设计上的继承和发展。

食堂因为是新建建筑,相对较为独立,因为土地利用较为紧张,建筑整体造型上为一个长方体,没有多做外框架和镂空的处理。

造型上主要借鉴了贝聿铭先生国家东馆的设计,在主立面正对入口的角度做了锐角处理,并配合楼梯幕墙,在形体上得到了突破。

六、技术经济指标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内容本工程系路桥区新桥镇中心小学食堂及教学楼扩建工程,教学楼为四层框架结构;食堂为三层框架结构,其中三层风雨操场部分的屋顶为钢架屋顶。

二、设计依据1、建筑方案及建筑设备各专业提供的条件。

2、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技术规范》JGJ137-2001(10)浙江省和台州市相应技术规程和规定三、自然条件1 基本风压:㎡2 地面粗糙度: B类3 基本雪压: KN/㎡4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6度抗震设计。

5工程地质概况因甲方未提供地质报告,此项暂缺。

四、设计要求1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2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3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综合教室㎡楼梯㎡走廊㎡屋面㎡食堂㎡其他未说明荷载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要求取值。

五、结构设计1 结构概况及选型根据建筑功能需要及经济考虑,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 结构处理教学楼通过设置沉降缝与连廊相接,使教学楼、连廊各自成独立沉降单元;单体之间由于建筑场地和平面功能要求,不设伸缩缝。

3 结构计算软件采用PKPM系列软件计算,上部结构采用PM,SATWE-8作整体分析,基础采用JCCAD计算。

4 结构材料钢材:钢筋采用HPB235(Q235),HRB335(20Mnsi)型钢、钢板采用Q235焊条采用E43、E50型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柱、板、基础: C25基础垫层 C10墙体±以下墙体采用Mu10页岩实心砖,水泥砂浆砌筑。

±以上墙体采用Mu10页岩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

第三部分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家现行的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程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0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3/1036-200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9)2.根据相关专业提供的要求及甲方的委托要求。

二、设计范围1.本工程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的以下内容: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等。

10/变配电系统由当地供电部门设计,本设计仅供参考。

2.本工程弱电系统由建设单位另委托设计。

三、10/ KV变配电系统(仅供参考)1.负荷等级及各类负荷容量⑴.负荷等级:根据负荷要求,本工程用电为三级负荷。

⑵.负荷统计:对建筑的用电负荷按单位容量法进行统计。

总设备安装容量为,计算有功功率为;无功功率为443KVar,视在功率为1015KVA。

2.本工程拟采用单回路10KV电源供电,从城网电缆引入(由当地供电部门确定)。

10KV电源电缆穿管埋地引入本工程变电所高压系统的母线段。

3.高、低压供电系统接线型式及运行方式:高压为单母线的接线方式,低压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母联的接线方式。

4.计量:本工程根据供电部门要求在高压侧设计量用总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参考计量用子表。

四、低压配电系统1.本工程各幢建筑电源由10/变电所引来,电压等级为。

2.建筑内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配电。

3.配电干线采用VV-1KV电缆由变电所穿钢管敷设。

疏散指示照明除采用主电源外,还采用蓄电池作为第二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

4.应急照明支线选用NH-BV-500V聚氯乙烯绝缘铜芯耐火型导线外,其余电力支线均选用BV-500V聚氯乙烯绝缘铜芯导线,PE线必须用绿/黄双色导线,均选用BVR-500V聚氯乙烯绝缘铜芯导线。

所有导线均穿SC钢管或PVC塑料管沿墙及楼板内暗敷。

五、照明系统1.照明种类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和景观照明。

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执行。

2.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而定,但其照度应符合相关要求。

用于应急照明的光源采用能快速点燃的光源3.在大空间用房、走廊、楼梯间、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在通道、楼梯间等场所设置备用照明。

4.本工程设泛光照明、庭院灯等照明灯具。

采用~220V,集中控制。

具体灯位布置应与周边建筑绿化相协调。

5.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支路供电,所有插座支路(空调插座除外)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

6.凡安装高度低于的灯具,增设PE线。

六、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1.本工程各幢建筑按三类防雷措施设防。

2.在屋顶设避雷小针作为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

3.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并与总等电位系统连接后再与基础接地网连接。

4.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

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否则应在室外增设人工接地体。

5.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

在淋浴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电源系统及弱电系统,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第四部分给水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5.建筑等其它专业的设计方案及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二、给水设计1.水源采用城市市政给水,三个区块的给水均从附近道路上的市政给水管网引入,每个区块设置两个给水引入口。

2.最高日生活用水量33m3,最大时生活用水量。

道路绿化用水为,未预见及漏耗水量为3m3。

3.给水系统竖向划分一个供水区域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4.给水计量采用集中水表计量。

5.室外广场、水景、绿化带等处设专用给水接头。

三、排水设计1.生活污、废水采用分流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废水一同经室外管道排向市政污水管网。

2.污、废水日排放量。

3.室内污、废水排放设在管道井内暗装。

4.屋面雨水有组织排放,阳台雨水自成体系,空调凝结水单独收集,排入室外雨水管网后,汇同道路、广场的雨水,就近分散排向区块四周市政道路上的雨水管网。

四、消防设计1.各区块设室外消防给水,建筑内部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2.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采用低压给水系统,与室外生活环网合用,按间距不大于120m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