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设计说明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设计说明书一:本次设计的任务与目的这次设计的任务与目的是校园平面图的设计,对测图进行规划和对测图进行预算.二:测区概况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阴山山脉横贯市区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
黄河流经该市南缘,而内蒙古科技大学处于包头市的南部,因而整个校区地势平坦,最大高差不超过5m。
目前,学校占地1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1万平方米。
第二实验楼以东,包括文馨书院、图书馆;校篮球场以南,至林荫南路区域,属于我第八组测区。
该区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少,且包含几条校主道。
参阅我校2001年9月数字图(燕志明老师指导,测98学生测制)及其它历次测图资料,故此,经我组讨论决定:图根平面控制网采用导线网布设,图根高程控制网采用环水准网布设,碎步测量采用经纬仪测绘法,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地形图测量规范规定。
三:收集资料1:控制点数据2:地形图3:我的测区4: 已知控制点19,20,29三点当做已知点四:首籍控制测量1:仪器:DJ6经纬仪,花杆,塔尺,水准仪,GPS2:平面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采用三级导线导线测量。
A:坐标系的选择采用钢院建筑坐标系。
B:平面图根控制点的选择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C: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应在1.3m以上;D:各相邻三角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其边长应接近规范规定的平均边长,其角度一般不应小于 30;E便于加密和扩展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易于扩展、土层坚实、易于排水的地方。
3:导线网的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4:导线网的布设及观测导线网的布设(见附表)1).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2cm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52cm 5:导线网的布设形式1).附和导线:布设在两个已知控制点之间的导线。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1.建筑设计说明1.1工程概况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⑵总建筑面积:12029.78平方米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1.2平面设计1.2.1设计依据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1/T1477-2006 J10923-2007];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柱网尺寸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9000×7200、9000×3300、9000×5700。
1.2.3平面布置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
建筑总长125.1m,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15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
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
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
伸缩缝缝宽()mm~20,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30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
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
学校传达室建筑设计说明

学校传达室建筑设计说明
学校传达室的建筑设计是为了提供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空间。
以下是一些建筑设计说明的常见要点,供参考:
1. 空间规划:传达室应位于学校主要交通区域附近,方便学生、教职员工、家长等人群的使用。
空间规划应考虑到传达室的功能需求,包括信息发布区域、咨询服务区域、等候区域等。
2. 布局设计:传达室内应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如咨询服务台、信息发布区、电子显示屏等。
在布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人流线路的顺畅和空间利用效率。
3. 照明设计:传达室应具有良好的自然光线和人工照明系统,以提供适宜的环境亮度。
合理选择照明装置,确保光线均匀、舒适,同时节能环保。
4. 气候控制:传达室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度,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合理选择空调、通风设备,并安装合适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5. 辅助设施:传达室应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如座椅、接待台、展示架等。
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设置无障碍设施,如轮椅通道和无障碍厕所等。
6. 安全性设计:传达室应符合相关的建筑安全规范,包括防火、排烟、紧急疏散等设施的设置。
同时需要考虑到人员流动的安全,如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提示标识等。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传达室建筑设计说明,具体设计还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
某学校综合楼平面图纸(含设计说明)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一设计地段概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一水利工程类专业为重点,一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外语系,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的多科性大学。
原有校区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
经有关部门批准,在郑州市东区征地1500余亩地,建设新校区,能够容纳人数要求体现合理的校园功能系统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突出鲜明的空间特色,统一有序的整体感和厚重的文化氛围,形成具有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教育基地。
二规划设计思想新区地块为东区龙子湖大学城的一部分,为梯形的不规则地块。
考虑到校园内部和外围城市道路的贴合以及大学崇尚知识,蒸蒸日上的理念,将地块第一次分割,圆弧形主干道连接了博学路和文苑南路,通透了校园东西交通,形成南北两大地块。
南地块排布的教学组和北地块形成的生活组团组成的交通网构架出葵花的形状。
各系馆楼形成葵花饱满的果实,宿舍楼群形成花瓣,在东区这块土地下,向着阳光,向着知识的精华,在龙子湖水的滋润灌溉下,随着四季的变迁,一年一年,硕果累累。
虽为工科院校,花园式的校园更能给健康身心。
三规划布局以及功能分区1 共享广场的布局中心图书馆,礼堂,音乐厅以及汇报厅环绕,地面为灰黑色石板,形状为两个半圆形的靠背组合,加上引取的水系景观形成蝶状共享广场。
图书馆分为上下两部分,四方的大体量建筑,象征旋转的魔方,知识能创造奇迹的寓意,图书馆前铺设绿地供休憩读书,礼堂边的亲水绿地旁设亲水平台,建筑充分采用自然光,建筑形态以及布局不完全对称,形成一种恒久的,充实的田园校园环境,作为校园的中心景观带。
2 教学组团的布局教学组团又分为公共教学和各系馆楼,公共教学楼沿主干道弧形排布,连接了生活区和主教学区,外形方正规整,形成大面积整体建筑,顶层的大面积屋顶构成主要人性活动层,为师生创造了休息和交往场所,并改善楼内通风,站在顶层可开阔视野,打破十字式庭院的封闭感,在低层建筑的内外墙培土植草,隔音吸声。
学校设计说明

桃源单元R22-04地块幼儿园工程设计第一章.总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桃源新区,项目位于北秀街以南,秀锦巷以西。
基地范围内现状为空地,地势平坦,现有地面高度和周边市政道路基本持平。
选址非常恰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二、场地现状本项目地块大致呈正方形,东西南北侧为相等,约为68米左右。
规划用地面积4700平方米,合7亩(以国土部门实测为准)。
地上建筑面积4635平方米,地下室面积3785平方米,容积率0.98,绿地率为30%,建筑密度为33.9%,建筑高度15米。
拟建规模按9班制标准配置9+3 班规模的幼儿园,按混合班30人规模设置。
主要功能包括班级活动用房(活动室、寝室、衣帽间、卫生间、教师办公);公共活动用房(多功能活动室、专教活动室、);办公及辅助用房(园长室、办公室、会议接待室、晨检室、保健隔离室、传达室);生活用房(厨房、教职工餐厅、配电房);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大门、围墙及道路和绿化。
在设计中,建筑风格为现代书院式。
中心花园按照园林式布置,为幼儿园的景观活动场地,整体建筑南侧也作为幼儿活动场地,保证活动场地日照的同时,也让儿童远离道路。
三、设计依据1、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设发展中心立项批准文件(杭经开经[2014]321号)2、《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B33/1040-2007)3、《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12;9、杭州市规划局选址意见书10、《杭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试行);11、甲方提供幼托园用地规划范围图;12、国家及当地有关的技术规范及规定。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word格式整理版XX一中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区位条件:XX一中位于XX市XX区XX路,整个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78904.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3568.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35万元,总投资额: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三)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绿地系统。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
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1、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2、线形布局、点状布局:教学楼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教学楼位置处于学校中心线上,所以在总平面设计上把教学楼与前面广场充分结合,形成一中清新淡雅的感觉。
某学校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某学校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正文】本文旨在介绍某学校建筑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设计思路,以满足学校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要求。
I. 方案背景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某学校在提供优质教育的同时,也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因此,本次建筑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的安全、实用和美观。
II. 整体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将突出以下几个设计理念:可持续性、融入自然环境、灵活性和互动性。
1. 可持续性考虑到学校建筑的长期使用,本方案将采用绿色建筑材料,结合节能设计,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建筑中将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同时设置太阳能发电板以提供部分能源需求。
2. 融入自然环境建筑物的设计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既能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又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因此,建筑外观将采用自然色调,可靠近自然地理园区,营造出绿化和谐的校园氛围。
3. 灵活性学校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设计方案应具有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校园内的建筑布局将考虑到空间的多功能性,充分利用每一块土地,并灵活调整楼层使用,以满足学校教育和活动的需要。
4. 互动性为了促进学校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设计方案将注重社交空间的设置和人流导向的规划。
校园内将设立多功能广场、室外休闲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和活动体验。
III. 具体功能设计1. 教学楼教学楼是学校的核心建筑,将设置多个教室、实验室和自习室。
每个教室都将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以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
同时,教学楼的设计将考虑到教室布局的合理性,便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2. 宿舍楼宿舍楼是学生的居住场所,设计方案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居住需求和舒适度。
宿舍内部将设置整洁的卫生间、宽敞的休息区和食堂,以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
宿舍外部将设置绿化和休闲区,提供学生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3. 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的文化中心,旨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图书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构思学校环境作为学校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承载者,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学校环境建设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美学建树,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的艺术品,它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水准。
通过对不同功能区的不同的设计手法,诠释校园精神,反映校园文化的多元性、自山性、兼容并蓄,记载不同时期校园发展的历程。
校园景观规划更加注重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性,让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同时感受到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感受到在设计中传承文化、地域特色和学校人文精神特色的校园环境。
同时,校园设计中还结合了自然,并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了校园的生态系统,努力打造绿色校园,生态校园。
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在设计中多采取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的设计方案,以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设计风格设讣风格:简约的现代主义风格风格理解:现代主义风格作为艺术的提炼与归纳,表现在平面形式上的符号化,从而更加着重于空间功能的规划。
设计现代风格的景观应该注重人文历史的符号提炼。
文化对学校而言, 是城校魅力的灵魂所在;正如现代主义是基于人文历史的提炼,丰富的人文基础才能提炼出精致的现代艺术符号。
特点:以简洁、艺术的手法,注重场地分析、开放平面取代线性序列,体现空间的自由开放性。
设计原则①与理念文化相统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是学校环境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环境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学校理念展开,并丰富和彰显办学理念,因此,学校环境文化规划必须遵循与理念相统一的原则。
②因地制宜原则学校是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必须根据地区特点与学校的实际悄况,注重地域文化和学校实际的有机结合,注重实用、有效和持续性,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师生智慧,充分体现学校环境建设的多样性和特色性,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环境文化的品质。
③与教育统一的设计•原则学校是教育的场所,与其他场所最大的差异就是,学校环境具有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山它透射出来的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
教育环境文化的建设要紧紧围绕教育功能而设汁,体现教肓的特点,以适合育人、利于育人、科学育人的原则进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目标服务。
注重探析学校的含义、教育的隐喻、场所的精神和学校的风格,学校的空间、建筑、庭园和设施所构成的物质文化,这会影响师生的思想、人格、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④人本原则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要突出“环境育人”的重点,体现人本原则,对师生产生正面的影响。
学校环境规划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文化环境,使身心得到休养。
因此,可以通过园景小区、广场文化、道路文化、文化墙等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景观结构分析图勤学园山食堂景观、宿舍景观两部分组成,食堂景观区围绕中心草坪打造一个师生共享空间,宿舍景观圉绕庭院形成对称式布局。
静思园设计为自然式小游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休闲,宜人的户外生态环境。
启智园与勤学园相呼应,建筑把学生主要的活动区域界定在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中,因此在中间围合一块绿地,形成舒缓的绿地空间,为学生提供广阔交流场所。
体育运动区四周景观山绿化带围合而成,形成生态的树荫看空间,提供升旗仪式,户外健身空间以及举办各种户外体育运动比赛,给学生活动空间。
主入口景观区是展示学校风貌的地块,在入口处布置树阵广场,铺装设计上才用土楼的元素提炼出圆形与弧形相结合的铺装形式,大线条的植栽和开敞的集散广场,严谨乂不失活泼。
棋盘广场区有位于教学楼北边,山棋盘式的大型铺装广场构成。
生态停车场为规划图书馆用地,暂做为停车场使用。
次入口景观与主入口景观想呼应,采用圆弧的形式进行构图结合花池。
详细设计1.主入口是中心景观轴线的起点,也是展示校园风貌的地块。
大门两侧是规则整齐的棕牺树阵,体现了规整洁净的校园环境,喻示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严谨态势。
从大门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一组“智慧之窗”的壁雕,抽象的图案以及世界地图暗示着走向世界,美好未来。
主入口铺装形式才用圆形以及狐线形的元素,作为学校岀入口的聚散广场。
2.教学楼把学生主要的活动区域界定在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中,在设计构图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构图,中间围合一片阳光绿地并放置“琴棋书画”主题雕塑,寓教于乐。
在建筑周边布置花池及长条坐凳,供学生看书,交流。
3办公生活区由求真园、勤学园、食堂办公楼三部分组成。
求真园在绿地中间结合主入口的铺装形式设计一个圆形广场,结合花池、花架、景墙进行布置,提供师生在闲暇时休憩和交流的公共空间。
勤学园的建筑为学生的宿舍楼,因此在设计上规划出适于人流的道路基础上, 尽量增加绿化面积,局部结合花池坐凳充分发挥景观要素的多用途性,供学生晨读,休息等。
4.学苑广场包括棋盘铺装广场以及生态停车场两部分,棋盘广场为开放式的铺地广场,为学校集会,运动等校园文娱活动提供场所。
生态停车场为预留图书馆用地,在经济效益与实用的原则下暂规划为停车场用地。
5.体育运动区是学校师生公共交往的场所之一。
将文化要素与运动精神融合在设计里,考虑师生的使用要求,具备为体育比赛、锻炼身体服务的观念和师生交流的功能。
将文化要素与功能使用相结合,用植物进行造景,体现现代、优雅、自然生态的校园体育场的佳境。
绿化设计1•植物区域群落分布设计在分区实施的原则基础上,作为校园装饰物的校园植被进行精心设计,异彩纷呈。
在装点校园的同时,还体现独特的学科特色,做到了生态人文的高度统-o考虑到整体景观的打造,也使各功能区独立成景。
在植被的安排上,各功能区既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色。
(1)入口植物有深意,学子读书要先行(主入口景观区)以季相变化特征为主,用丰富的乡土树种和适地的引入植物來形成校区中央植物园。
入口植物群落在乔木的使用上,多采用如大王椰子、枫香、香樟、竹类等较为高大的观赏性乔木。
香樟等乔木不仅从视觉上能构成高大,繁盛的特色,同时也蕴含着校园文化蒸蒸日上,繁盛不息的特点。
用了假连翘、云南黄素馨、炮仗花等不同季节不同特色的灌木植物。
通过植被的季节变化来装点不同时间的美丽校园。
寓意吋光奔流不复返,学子读书要争先的惜时理念。
(2)景观植物各不同,树种安排有看点(教学景观区)教学景观区植物群落最大的看点町谓各院系主景植物树种进行重点区别。
多以树体「净没有飞絮的白兰、常春藤等树种,以桂花、紫薇等香花植物为特色,用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教学理念,使整个植物景观具有别具一格的设讣,同时也体现了和谐人文生态的校园设计理念。
(3)学苑植被妆校园,四季景色各不同(学苑广场区)相比教学景观区的植被,学苑广场区的植物具有体现校区的明快、开阔之感的特色,以常绿景观为主,兼顾其他季节特色,在灌木的采用上,多使用四季分明的植物,以体现不同季节的不同校园景观。
(4)花园校园景色美,学习生活乐趣多(办公生活区)生活区的植物安排上,主要采用了四季的不同交替的乔木和灌木来贴近师生校园生活。
在乔木的采用上,多以菩提、凤凰木、美丽异木棉、碧桃等较为常见的树种。
同时还配以九里香等香花灌木和巴西花生藤、蜘蛛兰、麦冬等地被植物。
这样的设计更能让师生犹如置身花园中,在学习之余体味生活的闲适和乐趣。
(5)养生保健有保障,养生植物显身手(体育运动区)保健养生植物群落主要是在运动区运用的保健类植物,突出人与环境的共融性,营造放松调养的Mfflo此区的植物主要以对身体不同器官的不同保护作用为特色。
同时还融入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和谐的原理,对人体的肺、肝、肾、心、脾进行保护。
例如在保护肺的功效上, 主要采用广玉兰、橡皮树、铁线蕨等植物。
而在促进肾功能时则采用女贞、含笑等植物。
保健功能区的植物更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
同时,也打造了花园校园,宜居校园。
2.植物景观设计原则①科学性原则(1)满足景观功能植物景观设讣时从满足境的各项功能要求出发,考虑了挡墙的隐化、人们行为心理的考虑和设施及构筑物的掩饰等方面。
(2)生态学观点营造植物景观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学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的植物群落;重视生物多样性,尤其是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
②艺术性原则⑴满足园林设计的立意要求注重环境景观与整体布局、风格的呼应关系,运用不同形态特征的植物材料,体现浓厚的校园文化意境,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注重植物空间的组织植物空间利用植物塑造类似建筑的三维空间感,植物种植空间的营造通过圉合、分割、覆盖和辅助等手法,根据组成形式与游人视线控制的关系,形成开放、半开放和封闭空间,③经济性原则(1)通过合理的选择树种来降低成本节约并合理使用名贵树种;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选用苗木规格;适地适树,合理安排植物的种间关系。
(2)结合生产,改善环境质量在实现景观的美学和功能空间的前提下,适当种植一些具有生产功能和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使观赏性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3.植物造景意向坚持突出生态做到乔、灌、草、花卉合理搭配,切实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注重运用建筑小品雕塑等造园手段,丰富绿化空间。
园区绿地做自然式布置,追求自然树丛的群落种植方式,结合地形处理,从竖向上丰富植物层次,分割、点缀空间,创造舒适的景观空间。
在植物的选择上首先做到以人为本,并且配合不同景点、功能,满足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景景宜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