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工程量计算公式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一、挡土墙的类型及组成挡土墙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等。
不同类型的挡土墙在结构和受力特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工程量计算都包含一些共同的部分。
一般来说,挡土墙主要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墙顶防护等组成。
墙身是挡土墙的主体部分,承受土体的压力;基础用于将挡土墙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上,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排水设施用于排除墙后土体中的水分,减少水压力对挡土墙的影响;墙顶防护则用于保护墙顶免受雨水侵蚀和人为破坏。
二、工程量计算的准备工作在计算挡土墙工程量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图纸:仔细阅读挡土墙的设计图纸,了解挡土墙的类型、尺寸、材料要求等。
2、确定计算规则: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计价规范和相关标准,确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例如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3、测量现场数据:如果有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获取实际的地形、地貌和尺寸数据,以便对设计图纸进行校核和修正。
三、墙身工程量计算墙身的工程量通常按照体积计算。
计算时需要分别计算不同部位的体积,然后相加得到总墙身体积。
1、直墙段体积:直墙段的体积可以通过长度、高度和厚度相乘得到。
即:体积=长度 ×高度 ×厚度。
2、斜墙段体积:对于斜墙段,需要根据其倾斜角度和尺寸进行计算。
可以将斜墙段分解为若干个梯形或三角形,然后计算每个梯形或三角形的体积,相加得到斜墙段的总体积。
3、墙身孔洞体积:如果墙身上有孔洞,如排水孔、观察孔等,需要扣除孔洞的体积。
孔洞体积可以根据孔洞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计算。
四、基础工程量计算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与墙身类似,也是按照体积计算。
1、矩形基础体积:矩形基础的体积=长度 ×宽度 ×高度。
2、梯形基础体积:梯形基础的体积=(上底+下底)×高度 ×长度 ÷ 2。
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的长度和宽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同时要考虑基础的埋深和放坡情况。
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装饰)

工程量计算规则(1)平整场地指厚度在±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其工程量为建、构筑物底面积的外边线各边加2m计算。
平面为矩形平整场地面积:S=(A+4)(B+4)=S底+2L外+16建筑物外轮廓为非直角时,应按实际情况计算。
(2)挖土方按“m3”计,考虑加工作面、放坡系数计算工程实际施工的工程量,按施工方法、土的干湿、坑槽的类别、土的类别、挖土深度等不同套基价。
挖沟槽=(B+2C+kH)×H×L挖基坑=A、B—独基基底的长与宽 B—条基基底宽度C--增加的工作面 K--放坡系数 H--挖深L--沟槽的长,外墙基时取L中,内墙基时取内沟槽的净长。
(3)原土打夯:按图示尺寸(含工作面)面积以“m2”计算,不分土的类别及夯实方法套基价。
原土打夯=沟槽底面积+地坑底面积=(B+2C)×(L中+L净)+(A+2C)×(B+2C);(4)回填土分为基础回填土和室内回填土,均以“m3”计,不分土的类别及夯实方法套基价。
基础回填土=挖沟槽体积+挖基坑体积-室外地坪标高以下埋设物的总体积室内回填土=[底层建筑面积—内外承重墙水平投影面积]×回填土厚度回填土厚度=室内外高差—地坪厚度(5)余土外运:挖方量扣减回填土量,以“m3”计,按运输方法和运输距离的不同而套基价,买土费用另计。
余土外运=挖沟槽体积+挖地坑体积-(基础回填土体积+室内回填土体积)(6)挖土支挡土板或护坡时需另计。
(7)其它规则:a、人工土石方计算;b、机械土石方;c、人工凿石和石方爆破。
桩基分两类:预制桩或灌注桩1.主要分项内容:桩基础工程列项时,主要根据施工顺序列项,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影响。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一般包括:制桩、运桩、打桩、接桩、送桩、浇筑桩承台等项目;现浇灌注桩一般包括钢筋笼制作、灌注桩子目。
2.必须已知的条件(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或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1)土壤级别的划分(一级土和二级土两大类)及施工方法、工艺流程、采用机型及桩土的泥浆运距;2)是平地还是斜坡、基坑内或在地坪上打坑槽内打桩;3)是否小型工程;4)是否打密桩(桩间距小于4倍桩径);5) 是否打试验桩;6)是否补桩或打地基强夯后的桩;7)是否打斜桩;8)桩长及截面尺寸、砼强度等级及管桩的填充材料等。
挡土墙基槽挖方工程量计算

挡土墙基槽挖方工程量计算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0mm,双面加200mm计算。
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时,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如无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时,可按放坡系数。
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3.6 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地槽槽底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3.7 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1.按上表计算管道沟土方工程量时,各种井类及管道(不含铸铁给排水管)接口等处需加宽增加的土方量不另行计算,底面积大于20m2的井类,其增加工程量并入管沟土方内计算。
2.铺设铸铁给排水管道时其接口等处土方增加量,可按铸铁给排水管道地沟土方总量的2.5%计算。
挡土墙在基础土方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本身自重和土的特性以及土壤的类别等会导致出现各种情况,比如土方坍塌或者流沙、淤泥等情况出现。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连续性,保证施工质量。
在施工中防止意外塌方等情况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超过了某一个挖掘深度,或者出现了某些特定的情况,比如紧邻原有建筑物基础新建楼房等,或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淤泥流沙等不利于施工的环境,都需要针对性的使用放坡、砌筑挡土墙、锚拉、挡土板支护等各种方式进行加固施工,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我国对各种不同的土壤类别进行了划分,例如按照强度划分为一类二类土、三类土、四类土一直到各种石头都有详细的归类划分。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一.挖沟槽土方挖槽土方=挖槽段面积*段长挖槽段面为1:1放坡梯形断面,断面高度=地面高程—去墙底标高+垫层高度A—B段地面标高为17。
00m 墙底标高为15。
50m 垫层高度为100+300=0.4m 即断面高度为1.9m 根据图纸可得槽底宽度为8.15m顶部宽度为8.15+1。
9+1。
9=11。
95m 断面面积=(11.95+8.15)*1.9/2=19。
095m2 挖槽土方量=19。
095*96.001=1833.14m³B—B1段地面标高20.0m 墙底标高17.0m垫层高度0。
4m 所以断面高度为3.4m 槽底宽度为8。
15m槽顶宽度为8。
15+3。
4*2=14。
95m 断面面积=(14.95+8。
15)*3。
4/2=39。
27m2挖槽方量=39.27*10=392.7m³B1—C段地面标高20。
0m 墙底标高18。
5m 垫层高度0。
4m 即断面高度为1。
9m 槽底宽度8.15m 槽顶宽度8.15+3.8=11.95m 断面面积=(8.15+11。
95)*1。
9/2=11。
353m²土方量=11。
353*55。
858=634.16m³C—D段地面标高20.0m墙底标高18。
5m同上可得断面面积=11.353m²土方=11。
353*72.238=820。
12m³挖槽土方量=1833。
14+392.7+634。
16+820.12=3680。
12m³回填方A—B段断面底宽L=4。
2m 高H=8。
0m 顶宽B=0.5m 面积=4。
7*4=18。
8m ²填方量=18。
8*96.001=1804.82m³B—B1段断面底宽L=3。
0m 高H=6。
8m 顶宽B=0。
5m 面积=3.5*3.4=11.9m ²填方量=11.9*10=119m³B1-C段断面底宽L=2.5m 高H=5.4m 顶宽B=0.5m 面积=3*2。
仰斜式挡土墙计算公式

仰斜式挡土墙计算公式
(一)选择适宜的挡土墙结构形式
1、根据挡土墙每块抗压设计负荷及高度,选定合适的挡土墙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三类:仰斜式、拱肋式和砌抗拉式。
2、仰斜式挡土墙采用砖(石)贯入横砼抗压,并在斜坡侧加回填夯实,用以抗剪和抗滑。
3、拱肋式挡土墙采用内、外砌体,增加肋梁或拱横梁,可以减少砌体受力或抗剪和抗倾覆负荷,但增加了施工工程量。
4、砌抗拉式挡土墙工作强度较大,采用砌砼及钢筋作为抗拉结构,砌体侧向受力小,施工工程量也大,费用较高,经常用于比较大高度及重要挡土墙。
(二)仰斜式挡土墙计算公式
1、抗压计算:
抗压设计压力Pd=KP*G,
其中KP为抗压系数,一般取值为3.0—3.5;G为护坡堆积密度,一般采用一般土的重度,即18KNS/m3;
2、抗剪计算:
抗剪压力Qd=KQ*KG*W,
其中KQ为抗剪系数,一般取值为1.2—1.5;KG为抗滑系数,一般取值为2.0—3.0;W为护坡堆积重量,即W=G*H,其中H为护坡堆积高度。
3、抗滑计算:
抗滑系数KG=1.0+1.0*sinα,
其中α为护坡堆积角度,一般取值为40°—50°。
毛石挡土墙工程量计算

毛石挡土墙工程量计算毛石挡土墙在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它主要用于支撑土体、防止滑坡和保护建筑物等。
而准确计算毛石挡土墙的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材料采购和施工安排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毛石挡土墙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毛石挡土墙的工程量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墙体的长度、高度、厚度、基础的尺寸以及勾缝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墙体长度的计算。
墙体长度通常是指挡土墙沿着水平方向的总长度。
在实际测量时,要注意将弯曲和转角部分的长度准确测量并计算在内。
如果挡土墙有分段,那么要分别计算每一段的长度,然后相加得到总长度。
接下来是墙体高度的确定。
墙体高度是从挡土墙底部到顶部的垂直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高度不是指平均高度,而是要根据不同部位的实际高度进行测量和计算。
比如,如果挡土墙的顶部不是一个水平平面,而是有高低起伏,那么就需要分别测量每个点的高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墙体厚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毛石挡土墙的厚度一般不是均匀的,可能会在底部较厚,顶部较薄。
在计算时,要根据设计图纸或者实际测量得到不同部位的厚度值。
通常,我们会在墙体的几个关键位置测量厚度,然后通过加权平均或者分段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墙体的平均厚度。
基础部分的工程量计算也不能忽视。
基础的尺寸和形状会根据挡土墙的高度、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基础的深度和宽度都要比墙体大一些,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计算基础的工程量时,要考虑基础的长度、宽度、深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台阶或斜坡等情况。
勾缝也是毛石挡土墙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工程量的计算通常根据勾缝的面积来确定。
勾缝面积等于墙体的表面积减去毛石的外露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勾缝的宽度和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否则会影响勾缝工程量的准确性。
在计算毛石挡土墙工程量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如果墙体中有排水孔、伸缩缝等,也要将其对应的工程量计算在内。
排水孔的数量、尺寸和间距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统计和计算;伸缩缝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同样需要准确测量和计算。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书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书一、工程概述本挡土墙工程位于_____(具体位置),主要用于_____(作用及目的)。
挡土墙的结构形式为_____(如重力式、悬臂式等),墙体高度为_____(具体高度范围),长度为_____(总长度)。
二、计算依据1、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2、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和标准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三、计算内容1、基础工程量基础开挖土方量:根据基础的尺寸(长度、宽度、深度),按照梯形或矩形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基础混凝土量:基础的形状(如条形基础)和尺寸确定混凝土的体积。
2、墙体工程量墙体砌石量(或混凝土量):根据墙体的高度、长度、厚度,计算墙体的体积。
墙背填土量:考虑墙背的形状和尺寸,计算填土的体积。
3、排水设施工程量排水孔数量及长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排水孔的数量和每个排水孔的长度。
排水管长度:如果有排水管,计算其总长度。
4、伸缩缝工程量伸缩缝的数量:根据墙体长度和设计间距确定。
伸缩缝填充材料量:根据伸缩缝的尺寸计算填充材料的体积。
四、计算过程1、基础开挖土方量计算基础的形状假设为矩形,长度为 L1 米,宽度为 B1 米,深度为 H1 米。
则基础开挖土方量 V1 = L1 × B1 × H1 (立方米)例如,L1 = 10 米,B1 = 2 米,H1 = 15 米,则 V1 = 10 × 2 × 15 = 30 立方米2、基础混凝土量计算基础混凝土的形状与基础开挖形状相同,长度为 L1 米,宽度为 B1 米,高度为 H2 米。
则基础混凝土量 V2 = L1 × B1 × H2 (立方米)假设 H2 = 05 米,则 V2 = 10 × 2 × 05 = 10 立方米3、墙体砌石量计算墙体高度为 H 米,长度为 L 米,厚度为 B 米。
墙体体积 V3 = L × B × H (立方米)例如,L = 50 米,B = 08 米,H = 5 米,则 V3 = 50 × 08 × 5 =200 立方米4、墙背填土量计算墙背填土的形状假设为梯形,上底宽度为 B2 米,下底宽度为 B3 米,高度为 H 米,长度为 L 米。
挡土墙计算表

挡土墙计算表在土木工程中,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用于支撑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土体坍塌和滑坡,以保持土体的稳定性。
为了确保挡土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设计。
本文将介绍挡土墙计算表的相关内容。
一、挡土墙的类型和作用挡土墙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等。
不同类型的挡土墙在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和适用条件上有所差异。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身的重力来抵抗土压力,通常由块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砌筑而成。
它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墙高不太大且石料丰富的地区。
悬臂式挡土墙由立壁和底板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来维持平衡。
这种挡土墙结构轻巧,但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适用于墙高较大且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
扶壁式挡土墙则是在悬臂式挡土墙的基础上增设扶壁,以增强其稳定性和抗弯能力。
它适用于更高的挡土墙和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挡土墙的主要作用是:1、保持土体的稳定性,防止土体滑坡和坍塌。
2、支挡填土或山坡土体,为建筑物或道路等提供安全的空间。
3、减少土方工程量,节约土地资源。
二、挡土墙计算的基本原理挡土墙计算的核心是确定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并根据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来设计挡土墙的结构尺寸和配筋。
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
朗肯土压力理论假设土体为半无限弹性体,墙背垂直光滑,填土表面水平。
库仑土压力理论则考虑了墙背的倾斜、粗糙和填土面的倾斜等因素,更符合实际情况。
在计算土压力时,需要考虑填土的性质(如重度、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墙背的倾斜角度、填土面的倾斜角度以及墙高和墙顶荷载等因素。
根据计算得到的土压力,结合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进行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包括抗滑移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验算等。
三、挡土墙计算表的组成挡土墙计算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地点和建设单位。
挡土墙的位置、高度和长度。
填土的性质和地面荷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