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10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阅读和作文的完成过程是()A.顺向的B.反向的C.同步的D.异步的2.小学阶段的识字总量不宜少于()A.1500字B.3500字C.3000字D.2500字3.语文课的本质属性是()A.思想性B.科学性C.综合性D.工具性4.《急就篇》的作者是()A.周兴嗣B.史游C.王应麟D.佚名5.小学语文教学能综合体现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是()A.识字B.阅读C.说话D.作文6.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A.听说读写能力B.会话能力C.读写能力D.交际能力7.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主要看()A.教师是否将知识灌输给学生B.教学是否运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C.学生是否快乐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教育思想8.小学低年级的作文着重训练()A.连句成段的能力B.连词成句的能力C.连段成篇的能力D.有条理的能力9.对原文内容加以选择,保留重点,删去次要部分,然后说出来,这是()A.详细复述B.创造性的复述C.简要复述D.想象复述10.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A.是直接灌输的B.是潜移默化的C.是一次性完成的D.是教师讲解的11.最早对汉字基本字汇的匡定及其常用性进行研究的成果是()A.《大众常用字汇研究》B.《小学初级暂用字汇》C.《常用字表》D.《语体文应用字汇》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出自古代教育家()A.孔子B.王夫之C.朱熹D.孟子13.作文教学的目标是()1A.体会思想感情B.进行语言文字训练C.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D.培养理解语言文字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14.1964年叶圣陶先生在给“语文”学科定名时提出科学论断的是()A.自能读书B.教是为了不教C.不动笔墨不读书D.听说读写宜并重15.在听清语音、理解语音的基础上,对讲话内容、语言评价和判断的能力是()A.辨析力B.理解力C.注意力D.记忆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00449《教育管理原理》真题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绝密★启用前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代码0044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招生、考试、开学仪式、校内活动及时间安排等有关教育管理的论述专著是()。
A.《论语》B.《孟子》C.《荀子》D.《学记》2.西方第一本教育管理学论著是美国学者佩恩的()。
A.《行政学》B.《美国教育行政》C.《科学管理原理》D.《学校行政》3.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原则,主要是指合理地组织和利用()。
A.人力资源B.财力资源C.管理资源D.社会资源4.教育管理活动中要合理地组织和利用人、财、物、时间等资源,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较好的效益。
这是指教育管理的()。
A.综合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规范性原则D.有效性原则5.在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上,有的国家强调要削弱中央控制地方教育的权力,扩大地方办教育的自主权,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令并不强制地方一律执行;有的在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中成立各种审议机构,对当局的教育政策实行审议和监督。
这一特点体现的是()。
A.民主化B.相对集权化C.科学化D.效率化6.教育评价工作必须促进被评价者积极上进,保护其上进心,从而发扬成绩,纠正缺点,建立自信心。
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A.方向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有效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7.采用同时向多位专家发函征询预测意见,并经过多轮反馈而使预测意见趋于一致的预测方法称为()。
A.回归预测法B.马尔珂夫预测法C.德尔菲预测法D.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8.为教育事业提供行动指南,又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的是()。
全国2019年10月自考00469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D019·00469(通卡)绝密★考试结束前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柏拉图B.沛西·能C.勒图尔诺D.孟禄2.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教育教学过程注重严格的纪律约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
这是哪一社会发展阶段的教育特征?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在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是A.中国的《学记》B.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4.属于教育根本属性的是A.历史性B.阶级性C.社会性D.民族性5.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A.文化传统B.生产力水平C.受教育者的需求D.教育的规模6.在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中,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A.教学方法B.教学组织形式C.教育目的D.教育手段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湿,与之俱黑。
”这句话反映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A.环境B.遗传C.教育D.活动8.研究表明:人在出生后的第5个月到第10个月之间,大脑的发展最迅迷;其后大脑的发展又经历了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在五六岁左右,一个是在十三岁左右。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均衡性C.个体差异性D.稳定性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当儿童出现脱离中心化、能够认识事物变换的性质时,表明其认知发展水平进入。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将课程开发的方法视为“工作分析”的是A.博比特B.哈罗普C.贾德D.查特斯点击查看:2020年4月成人自考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点击进行咨询》》2.提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的是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B.存在现象学课程论C.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D.批判课程论3.下列属于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的是A.实物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教育性教学D.学案导学4.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卢梭5.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学设计理论是A.科学教学论B.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C.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D.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6.要学会在高二历史课和高二地理课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学习经验的组织过程是A.纵向组织B.横向组织C.圆圈组织D.三角组织7.先行组织者策略常见于A.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B.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C.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D.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8.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目中的教育目标是A.学习成绩提高B.安度生活C.自我实现D.参与政治生活9.学生能够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包含的文字信息的目标行为或者反应。
这一目标领域属于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D.知识领域10.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是A.普遍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11.目标问题是学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00467)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将课程开发的方法视为“工作分析"的是()。
A.博比特B.哈罗普C.贾德D.查特斯2.提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的是()。
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B.存在现象学课程论C.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D.批判课程论3.下列属于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的是()。
A.实物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教育性教学D.学案导学4.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卢梭5.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学设计理论是()。
A.科学教学论B.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C.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D.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6.要学会在高二历史课和高二地理课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学习经验的组织过程是()。
A.纵向组织B.横向组织C.圆圈组织D.三角组织7.先行组织者策略常见于()。
A.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B.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C.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D.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8.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目中的教育目标是()。
A.学习成绩提高B.安度生活C.自我实现D.参与政治生活9.学生能够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包含的文字信息的目标、行为或者反应。
这一目标领域属于()。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D.知识领域10.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是()。
《课程与教学论》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l分。
共10分)
1.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和,
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学习活动、和其他要素。
3.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的三种类型。
4.现代教学手段可分为光学媒体、媒体、媒体和综合媒体四类。
5.关于如何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提出的三个基本准则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曾有过相当大的影响,至今仍常被一些课程专著所引述。
它们是:、和整合性。
6.是运用精选的知识经验以及事实范例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形成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并养成独立批判、判断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题2分。
共10分)
1.杜威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 )
2.教学过程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
( )
3.课堂教学评价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 )
4.个性化是课程管理改革的时代特征。
( )
5.主观针对性是测验的特点之一。
( )
三、简答题(每题l0分。
共40分)
1.简述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的内涵。
2.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3.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
4.简述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2.结合教学工作实例,分析说明如何应用导课艺术。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l分。
共10分)。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解释

202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卷子(课程代码00467)本卷子共4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本卷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是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2.博比特提出的课程开发方法是A.活动分析法 B.事件分析法 C.职业分析法 D.目标分析法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一般教育学》C.《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原理》D.《学记》4.从本质上看,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深层价值追求是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5.第—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开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根底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6.被认为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是A.《爱弥儿》 B.《窗边的小豆豆》 C.《夏洛的网》 D.《教育漫话》7.在历史上第—次揭示“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8.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A.唐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9.中学生在理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时,可以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所熟悉的水位差与水流量的关系作类比,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A.下位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上位学习 D.觉察学习10.学生期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绩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是A.内在驱力 B.认知驱力 C.附属驱力 D.自我提高驱力11.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中,将“教师〞代之为A.“适应者〞 B.“促进者〞 C.“主导者〞 D.“领导者〞12.“参观动物园并商量那儿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A.生成性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表现性目标13.“学科中心课程〞将课程开发的基点定位为A.学科知识 B.社会生活 C.儿童经验 D.书本知识14.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是A.示范 B.展示 C.呈示 D.口述15.“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此种观点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超越论 D.整合论16.在英语课程中,教师将第—单元中学习的单词或习惯用语在后面的单元中予以重复,其所依据的课程组织标准是A.连续性 B.顺序性 C.表现性 D.整合性17.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根本问题是A.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D.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关系18.一般认为,确立正式的课程选修制的教育家是A.洪堡 B.凯勒 C.埃利奥特 D.巴罗19.以下关于“凯勒方案〞特点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学生的学习速度由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要求而决定B.教师讲课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C.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教材D.所安排的学生助理的主要作用是援助教师拿一些教学仪器设备20.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阶段是A.课程采纳 B.课程实施 C.课程方案 D.课程评价21.将课程知识视为一种“人格的建构〞的课程实施取向是A.忠实取向 B.实践取向 C.相互适应取向 D.创生取向22.“校长有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具有教育创新意识。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学一真题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学一真题谙考牛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題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I:。
选择題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宜上。
2.每小題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題冃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肓•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題:本大题共15小题,毎小题2分•共30分。
在毎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绘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请将具选出。
1 •在教育学史上,率先把“教育学”作为-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是A.亚里士多徳B.奇美纽斯C.昆体良D.培根点击査看:2020年4月成人自考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点击进行咨询肿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实施的学制主要足A.单轨制B.双轨制C.分支型学制D.单.双轨制并存3.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学流派屈于A.文化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會学4・下列选项中,不屈于教育社会功能的是A.教育的经济功能B.教育的文化功能中C.教育的本体功能D•教台的科技功能5.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区别任于A •教育目的B.教育内容C.教育方法D.教育手段6・任人类发展史上,标志若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的是A.学制的形成B.学校的产生C.教会教育的出现D.义务教育的实施7.从纵向上看,我国现行学制结构的四个层级是A.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B・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C.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D・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髙等教育8.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 “长善救失”的原则•因为儿萤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平衡性D.差异性9.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扩大规模B.调整结构C.立德树人D.城乡统筹10.在课程的理论基础中,对课程影响最为长久和深刻的是A.哲学B.心理学C.社会学D.人类学11.学生课前根据教师事先准备和捉供的视频以及在线辅导,独立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国绕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完成答疑和解惑<这种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A.微课B.翻转课堂C.慕课D.范例教学12•在中小学日常的教学中,紀教案"一般指的是A.学年教学计划B.学期教学计划C.单元教学计划D.课时教学计划13.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其主要任务是A.组织和团结集休B.协调人际关系C.形成集体舆论D.开展多种活动14•在教学过程中,目的在于调控教学而不在于评定学生的测验类型是A.安置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15.在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中,尿于教育基本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非选择題部分注童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笔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題纸I:,不能答在试題卷h二、辨析题:本大題共5小题,每小題3分,共1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将课程开发的方法视为“工作分析”的是
A.博比特
B.哈罗普
C.贾德
D.查特斯
2.提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的是
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B.存在现象学课程论
C.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D.批判课程论
3.下列属于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的是
A.实物教学
B.非指导性教学
C.教育性教学
D.学案导学
4.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卢梭
5.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学设计理论是
A.科学教学论
B.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
C.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
D.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6.要学会在高二历史课和高二地理课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学习经验的组织过程是
A.纵向组织
B.横向组织
C.圆圈组织
D.三角组织
7.先行组织者策略常见于
A.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B.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C.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D.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
8.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目中的教育目标是
A.学习成绩提高
B.安度生活
C.自我实现
D.参与政治生活
9.学生能够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包含的文字信息的目标行为或者反应。
这一目标领域属于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
D.知识领域
10.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是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1.目标问题是学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其中,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和“引导”三个过程的教育家是
A.布卢姆
B.斯腾豪斯
C.艾斯纳
D.彼得斯
12.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被称为
A.课程目标
B.课程选择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13.教学对话的范型是
A.基础教养术
B.自然教育论
C.精神助产术
D.发生认知学
14.教师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
15.适合于“集体思维过程”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发现教学法
B.提示型教学法
C.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
D.自主型教学法
16.在下列课程类型中,古希腊、古罗马学校中的“七艺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17.以开发、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的课程是
A.校本课程
B.经验课程
C.学科课程
D.地方课程
18.教学论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福禄倍尔
19.下列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课程形态是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活动课程
20.杜威提出的“附带学习”从实质上来说就是
A.正式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实际课程
21.下列不属于微观层面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同步学习
B.班级授课
C.分组学习
D.个别学习
22.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被称之为
A.运作的课程
B.理解的课程
C.理想的课程
D.正式的课程
23.“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种观点属于课程实施取向中的
A.创生取向
B.忠实取向
C.相互适应取向
D.消费取向
24.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其中,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
A.评价关注的焦点
B.评价的作用性质
C.评价与预定目标的关系
D.评价的方法
25.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这种评价是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26.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是
A.会话
B.协作
C.意义建构
D.情境
27.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这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
A.情境教学
B.随机访问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合作式教学
28.随机访问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主义理论
C.认知统觉理论
D.认知弹性理论
29.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从本质上支配其的是
A.技术理性
B.解放理性
C.实践理性
D.变革理性
30.下列属于课程忠实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基本特征的是
A.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
B.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
C.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
D.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发现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32.简述普遍性目标存在的缺陷。
33.简述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应符合的基本要求。
34.简述经验课程论的三种典型理论形态。
35.简述班级授课组织的基特征。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请论述程序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意义。
37.请谈谈您对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认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
38.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夸美纽斯在其“泛智课程”思想中,构建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
比如,在他的出生至6岁这个阶段的“母育学校”里,就开设了20种科目形而上学基础、物理学基础、光学初步、天文学入门、地理学初步、编年史基础、历史入门、算术初步观念、文法学、修辞学入门、文学、音乐初步、经济学基础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把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所应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他的身上。
材料2:赫尔巴特认为应当培养人的“六种兴趣”,根据这“六种兴趣”设置相应的课程。
第一种兴趣是“经验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自然、物理、化学、地理等,这些科目为了使学生获得自然的知识。
第二种兴趣是“思辨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数学、逻辑学、文法等,这些科目指向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种兴趣是“审美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图画、音乐、学等,这些科目指向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感。
第四种兴趣是“同情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国语、外国语等,这些科目旨在培养友爱、谅解的精神。
第五种兴趣是“社会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公民、历史、政治、
法律等,这些科目旨在培养群体合作精神。
第六种兴趣是“宗教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是神学。
材料3: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
斯宾塞将“完美生活”分为五个领域,相应地,其课程体系也就由五个部分所构成。
第一部分是生理学、解剖学。
第二部分是读、写、算,以及逻辑学、几何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
第三部分是心理学、教育学。
第四部分是历史、社会学,这是合理地调节自己行为所必须的知识。
第五部分是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这是了解和欣赏自然、文化、艺术的知识。
从课程类型的分类来看,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种课程类型?请结合材料,谈谈您对这种课程类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