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

合集下载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试卷考卷】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篇(一):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 )相同。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3.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0.4,这是( )相对指标。

4.在+A的公式中,A称为( )。

5.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 ),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6.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 )平均数。

7.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 )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8.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 )和( )有关。

9.用来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和因变量估计值准确程度的指标称( )。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3.学生按身高分组,适宜采用等距分组。

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5.基尼系数的基本公式可转化为2(S1+S2+S3)。

6.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7.分段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Σ(Y-YC)2=最小值。

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9.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10.根据每对x和y的等级计算结果ΣD2=0,说明x与y 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2.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A.复合分组B.层叠分组C.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体系3.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A.1B.0.5C.0.25D.0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5.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2.典型调查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5.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的关系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D.纳税额与收入的关系E.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的关系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要求:(1)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酌情扣分。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1、 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 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3、 企业职工的工资资料如下:(2)计算标准差 (3)计算方差(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 :要求:计算各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 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20个支行的储蓄: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 试比较甲、乙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4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求平均利润率。

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 (用标准差) 知识点五: 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与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 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5、企业第一季度各月某产品的单位成本资料如下:(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11、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3)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3)由于价格提高与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2)物价总指数(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试从相对数与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变动及其因素影响。

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试计算价格总指数9、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与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与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2)单位成本总指数;(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统计学习题库试题库

统计学习题库试题库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简述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统计学认识的分歧主要有哪些?3.统计学是怎样一门科学?4.统计研究工作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其相互间有什么关系?5.什么是统计总体?什么是总体单位?举例说明总体和总体单位间的关系。

6.什么是标志和指标?它们各有哪些种类?标志和指标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请举例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统计工作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D、统计方法2. 统计一般是指()。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科学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3.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工资4.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单位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5.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6.要考察全国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劳动生产率D、所有制第二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2.什么是重点调查?什么是典型调查?各有什么特点?3.统计报表制度和普查有何区别?4.什么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报告单位和调查单位有什么不同?5.统计工作中为什么要强调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二、单项选择题1.对百货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A.所有百货公司B.每个百货公司C.所有工作人员D.每位工作人员2.某城市工商银行拟对占全市储蓄额3/5 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目前,我国对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情况的调查是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为了解工业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调查人员当场进行观察与计数,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A.直接观察法B.开调查会法C.个别采访法D.报告法5.对有限总体()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C.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以上答案都不对6.统计调查项目大多数放在()A.调查表的表头中B.调查表的表体中C.调查表的表脚中D.调查对象之中7.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A.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B.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C.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8.统计调查对象是()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B.现象总体C.总体单位D.统计指标9.我国现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A.经常性抽样调查B.必要的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D.周期性普查第三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数据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2.何谓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有哪些?3.何谓统计分组?简述统计分组的作用。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绘制箱线图C. 进行假设检验D. 制作频率分布表答案:C2.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的区别在于: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固定的D.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变化的答案:A3. 以下哪个是正态分布的特点?A. 均值等于中位数B. 均值小于中位数C. 均值大于中位数D. 均值与中位数无关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A. 各组数据应来自正态分布B. 各组数据的方差应相等C. 各组数据的样本量应相等D. 各组数据应相互独立答案:C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0)B. [0, 1]C. (-∞, ∞)D. (-1, 1)答案:D6.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做出决策D. 以上都是答案:D7. 样本容量的大小会影响:A. 抽样误差B. 样本均值C. 总体均值D. 样本方差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数据分布C. 分析数据相关性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变量B. 常量C. 函数D. 公式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回归分析的目的?A. 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B. 预测一个变量的值C. 确定变量的因果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给定足够大的样本容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总体的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样本均值的分布,从而简化了许多统计推断问题。

2.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有关生产资料统计试题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有关生产资料统计试题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1、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2)计算标准差(3)计算方差(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试比较甲、乙Array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12、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求平均利润率。

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11、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知识点六:统计指数(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3)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2)物价总指数(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5、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其资料如下:(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试计算价格总指数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试计算:(1)以单位Array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2)单位成本总指数;(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应用统计学计算题库

应用统计学计算题库

一、编制分配数列(次数分布表)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要求:⑴ 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整理编制成分配数列。

⑵ 根据整理后的分配数列,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

解:分配数列成绩(分) 学生人数(人) 频率(%) 60以下 4 10 60—70 6 15 70—80 12 30 80—90 15 37.590—100 3 7.5 合计40100平均成绩 55465675128515953307076.754040xf x f⨯+⨯+⨯+⨯+⨯====∑∑(分)或 5510%6515%7530%8537.5%957.5%76.75fx x f=⋅=⨯+⨯+⨯+⨯+⨯=∑∑(分)2.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要求:⑴ 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编制次数分布表。

⑵ 根据整理后的次数分布表,计算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解:次数分布表日加工零件数(件) 工人数(人) 频率(%)25—307 17。

5 30—35 8 20 35—40 9 22.5 40—45 10 25 45—50 6 15 合计 40 100平均日产量或27.5732.5837.5942.51047.56150037.54040xf x f ⨯+⨯+⨯+⨯+⨯====∑∑27.517.5%32.520%37.522.5%42.525%47.515%37.5f x x f =⋅=⨯+⨯+⨯+⨯+⨯=∑∑二、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计算该企业的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
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
1、 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 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
;
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
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

要求:(1)计算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2)计算标准差 (3)计算方差
(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


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
~
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
(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
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
试比较甲、乙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

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

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
(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
\
求平均利润率。

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
!
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

试计算该市“九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递增率
|
(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
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
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这种产品第一季度单位产品成本
(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年的销售额。

|
知识点六:统计指数
'
(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3)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
(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
[
(2)物价总指数
(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5、&
(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
8、[
.
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试计算价格总指数Array
@
~
'
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 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单位成
本总指数;
(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知识点七: 相关与回归分析 .
(2)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为1200万元时,总产值为多少

(2)假设产量为8000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2)建立以货币收入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1元,该商品销售量增加多少(2)计算该直线方程的估计标准误
^
要求:(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表明机床的使用年限与维修费用的关系
(2)估计当机床使用年限为6年时,维修费用平均为多少
(3)计算估计标准误,对建立的方程进行评价
}
(2)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3)当人均收入为5000元时,预计销售额为多少
)
7、某地1998年~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资料如下:(单位:亿元)
(2)求出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指出学习时数为100学时时,成绩的平均数。

知识点八抽样推断
1、某地区种植小麦4000亩,随机抽取200亩进行实割实测,测得结果如下:平均亩产量为300公斤,抽
样总体的标准差为6公斤。

试在%的概率保证下,估计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的可能范围。

2、对某种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样调查,抽取200件检验,发现有6件废品,试在%的概率保证下估计这种产品的合格率。

4、某灯泡长对某种灯泡进行抽样检验测定其平均寿命,抽查了50只灯泡,测得平均寿命为3600小时,
标准差为10小时。

要求:(1)在%的概率保证下推算这批灯泡的平均寿命。

(2)如果要使抽样极限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概率仍为%,应抽取多少只灯泡才能满足要求
500双,结果如下:
(1)这批旅游鞋的平均耐穿时间的可能范围
(2)如果耐穿时间在350天以上才算合格,求这批旅游鞋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6、某地种植农作物6000亩,按照随机抽样,调查了300亩。

调查结果如下:平均亩产量为650公斤,
标准差为15公斤,概率为。

根据上述资料,试求:
(1)利用点估计,推算农作物的总产量
(2)全部农作物的平均亩产量
(3)利用区间估计,求这6000亩农作物的总产量的可能范围。

7、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1000件产品抽查100件,其中合格品90件,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5分)
(2)以%的概率保证程度(Z=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5分)
(3)如果极限误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临界值是多少(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