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说课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设计-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第一部分课文解读内容解读这是一篇揭示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创作规律的科技说明文。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即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的重复与变化的和谐统一。
作者尤其重视“持续性”,即“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本文通过解说音乐、绘画、建筑中的典型实例,如舒伯特《鳟鱼》,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公麟《临韦偃放牧图》,人民大会堂、故宫、天安门、颐和园,说明了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应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这一艺术创作中共通性的重要规律,强调了这个规律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员的重视。
这样写,是先用具体可感的实例来阐释抽象的美学原则,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从人们熟悉的音乐、舞蹈谈起,引入到建筑这一人们不很熟悉的艺术门类,让读者由熟悉的到不熟悉的,有一个认识上的过渡。
此外,还打开了视野,让读者驰骋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统一的普遍规律。
结构思路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
全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特别重要。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16段):通过举例论证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形象中的艺术效果。
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至第7段),举例论述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中都是通过重复与变化突出某种艺术效果,《鳟鱼》五重奏、几乎所有舞蹈、《清明上河图》、《放牧图》,正是重复与变化和谐统一的重要例证;第二层(第8段至第16段),举例论证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重要作用。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课件-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课文朗读
第15课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前提准备
积累词语
剖析
敬畏
泯灭 牟利
唯自无剖敬泯牟狂我以所析畏灭利妄独为顾尊是忌
狂妄
唯我独尊
自以为是
无所顾忌
注:单击词语放大 再次点击返回
第15课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在预习的基础上指出文章论点
(1)中心论点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2)分论点
①适当的自卑是一种生命的补液。 ②一点点自卑之心对人生多有教益。 ③自卑让人对自我作出冷静剖析。 ④自卑让人变得有所敬畏。 ⑤要把自卑和自信结合起来。
答案
第15课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2)分析文章开篇的妙处。
开头可谓是反弹琵琶、逆锋起笔。文章的题目是“自卑也 是一种力量”,但作者并没有从谈自卑本身开始,而是从谈自 卑的对立面——自信开始的;同时作者也不是从对自信的否定 开始的,而是起笔先对自信进行了肯定。这样起笔呼应了题目 中的“也是”二字,澄清了读者因题目而可能会产生的误会。
2. 要求
请同学们从以上6个任务中选取3个来完成。
第15课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1)就文章的思路结构来说,文章可以分为四部 分内容,请据此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谈自信的作用起笔。在自卑与 自信的比照中照应题目,阐释全文的基本观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借三个实例论证作者的观点, 给人尤其是给处在某种自卑之中的人以巨大的激励和深刻的启迪。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从道理上揭示自卑的两重意义 或价值——一是自卑使人谦和,二是自卑而生敬畏。 第四部分(第6、7自然段):对自卑和自信加以辩证的分析, 认为去其消极成分,用其积极因素,再加以辩证的统一,乃人生 成功之道。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1课《赤壁赋》ppt课件3

265苏轼 前赤壁赋.mp3
三、说重点难点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 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 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 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是本课教 学的一个重点。探讨如何将景、情、理 紧密结合是教学难点。
读”。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真实 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 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 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 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 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 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 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 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
2• .基础落实(10分钟)
结合上节预习学案,展 示成果。教师作评。
3.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用关键 词概括,展示。(重点)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全文的感情是如 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2段中,苏轼的歌声带给你什么感觉, 而客人的箫声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第3段从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是 什么让其心生悲伤?
四、说教法
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涵 咏法、美读法(体验性默读、 多形式朗读等)、讲解法,引 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课堂 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 主人,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 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说学法
我设计了朗读法、欣赏法、讨论 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 生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优美意 境,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从 而 达到鉴赏抒情的散文的目标。 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 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 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4课《内蒙访古》

补充交代:
选材上:这篇游记是别具一格的。一般游记,多偏重于记述游览的过程和即
教学记录, 景抒情,本文大体上也是按空间转移来写的,但记游很少,考证、议论较多。
调适、反
结构上:两节有共同特点,都是先作一般概括的记述,在写对具体古迹的游
思
览,最后发表议论,这两部分虽然独立成章来自但又连接紧密,浑然一体。2
本文是 1961 年翦伯赞应邀访问内蒙古后写的。全文除引言外,共六部分,课
文节选的是第二、三部分。课文以寻访古迹所见所闻为线索,把自然环境、古迹
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古历史上的民族
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篇独具风格,富有特色的访古散文。
指导预习
1.散文知识的复习:
考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介绍,对残存古迹的描述评论,不限一人一事,不拘
一时一地。
(2)本文“神不散”表现在哪里?
明确: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是全文的主旨。作者正是以此把全
2
1
文所有的材料贯穿起来,使全文线索分明,中心突出。 2.给加黑的字注音,释义。 居庸关(yōng) 山麓(lù 山脚下) 苑囿(yòu养动物的园) 青冢(zhǒng坟墓) 绵亘(gèn空间上延续不断) 塞外(sài边界上险要的地方) 峪口(yù 山谷) 驿站(yì 旧日传递文书中途休息的地方) 民怨沸腾(fèi):形容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极为痛恨,怨恨 之声像沸水翻腾。 高阙(quē):乌拉山与狼牙山之间的缺口。 镂空(lòu):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步步为营(yíng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恩赐(cì):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屏障(píng):像屏风那样遮挡的东西。 隐然(yǐn):看起来不清楚的样子。 夯筑(hāng):打夯筑成。 研习新课 阅读“一段最古的长城”,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这一部分共 12 段,题材中心是赵长城。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1、2 段)写出关后的感受;第二个层次(3—7 段)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 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和历史上各民族对此地的争夺;第三个层次(8—12 段)写赵 长城,赞颂武灵王。 2.对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三种理解: A、二者都是赵武灵王做的好事,所以一并称颂。 B、采用“胡服骑射”打击了贵族官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因而修长城未挨 骂。 C、修长城是抵御敌人入侵的伟业,而“胡服骑射”是学习敌人的长处。 在引导学生辨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明确: A、不符合文意。文章中心显然不是为赵武灵王歌功颂德,作者也不是从加强 对外防御的角度来肯定“胡服骑射”的。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教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理解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的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和掌握教材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
2.教学课件和教具。
3.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呈现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的教材封面和目录,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Step 2 阅读训练1.教师出示一篇有关现代科技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图。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你们是否同意文章中的观点?为什么?给出理由和例子支持你的观点。
3.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扩展思路,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Step 3 补充阅读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一篇补充阅读文章,并让学生对文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你是否同意文章的观点?为什么?3.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Step 4 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一篇议论文的范文,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据。
3.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并指导学生写一篇类似的议论文。
Step 5 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进行检查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Step 6 总结与评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教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Step 7 课堂延伸教师可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辩论赛、写作比赛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式:1.教师讲授和指导。
2.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
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
2024中职语文人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优秀教案全册

1 2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特点 等,帮助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面貌。
影视艺术的构成元素
详细解析影视艺术中的画面、声音、剪辑等构成 元素,以及它们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3
影视艺术的流派与风格
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视艺术流派和风格,如 好莱坞电影、法国新浪潮、日本动画等,拓宽学 生的国际视野。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经典诵读篇 目,如《诗经》、《楚辞》、唐
诗宋词等。
排练诵读节目
组织学生排练诵读节目,包括个人 朗诵、集体朗诵等,提高学生的诵 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举办诵读比赛
策划并举办经典诵读比赛,邀请专 业人士担任评委,对参赛节目进行 点评和颁奖。
05
影视欣赏与评论写作指导
影视艺术基础知识普及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报告撰写
确定调查主题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 题,如环保、教育、就业 等,确定调查主题。
设计调查问卷
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 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收 集相关数据。
分析调查结果
组织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 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 报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 建议。
经典诵读比赛组织实施
选择诵读篇目
小说文本解读与人物形象分析
梳理故事情节
通过阅读小说,理清 故事的发展脉络,把 握情节的起承转合。
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 、语言、行动和心理 等方面,分析人物的 性格特点、思想情感 和命运遭遇。
探究小说主题
通过解读小说的情节 、人物和环境等要素 ,探究小说的主题和 意义。
品味小说语言
欣赏小说中的精彩语 句和段落,体会其独 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 技巧。
中职职业模块语文说课教案

中职职业模块语文说课教案教案标题:中职职业模块语文说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职业模块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
2. 通过职业模块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 职业模块中的语文教学内容。
2. 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如何将语文知识与职业模块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职业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媒体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学习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职业模块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提问学生对职业模块中的语文教学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二、呈现(10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教学素材,呈现职业模块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如职业文书的写作、职业交流的技巧等。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职业模块中语文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讲解(15分钟)1. 对职业模块中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包括相关知识点、技巧和实际应用。
2.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所讲解的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实践(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编写职业简历、模拟职业面试等。
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职业中。
六、拓展(5分钟)1.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或相关学习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2. 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职业模块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培养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职业中,提高职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课件-项脊轩志

⑤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手,名词用作动词,亲手
掌握文言句式
(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断句)
(2)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介词结构后置句)
(3) 使(之)不上漏
(省略句)
(4)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第 29 课 项脊轩志
第二课时
第 29 课 项脊轩志
梳理结构
请找一找本文的“文眼”和体现文章结构的 关键句。这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项脊轩更是祖母托付中兴家室,作者萌志自许、参省乎 己、明志知耻的地方;
项脊轩乃先祖荫庇之居,神祐之所(心理暗示和自我期 待);
项脊轩是作者美好爱情的见证; 项脊轩是家道中衰,亲情疏离,百事哀怜,不堪回首, 却不能不面对的物证。
第 29 课 项脊轩志
2. 析“喜”
文章叙述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字 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眷恋之情。说说作者 这种深挚的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承上启下,实现过渡。《项脊轩志》思路独特,贯穿全文 的脉络是喜为宾、悲为主的感情,情感的触发点是“轩”。 “轩”是联结家常的纽结,情是缀连全篇的丝线,两者浑然一 体。
第 29 课 项脊轩志
1. 说“轩”
“项脊轩”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项脊轩不仅是作者出仕前安身立命之处,而且是体验读 书欢欣的“华屋”;
第 29 课
项脊轩志
课文朗读
第 29 课 项脊轩志Fra bibliotek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 29 课 项脊轩志
第一课时
第 29 课 项脊轩志
归震川之《项脊轩志》,琐琐屑屑, 均家常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阅读 模块
米洛斯的维纳斯、三峡猿声、 聆听西藏、写给生命
小小说说鉴鉴赏赏
药、荷花淀、装在套子里的人、 子夜(节选)
眼睛与仿生学、神奇的极光、
科技说明文
奇妙的人体、海洋与生命
古古诗典词诗鉴词赏
《诗经》静女\氓、孔雀东南 飞 梦游天姥吟留别、兵车行、 过琵秦琶论行、、六虞国美论人、、滕一王剪阁梅序、
教学资源 利用学校图馆 信息资源
利用校园网网 络平台资源
利用学校多媒体 设备资源
【基础】
考核方法
基本原则:重平时表现 重学习态度 促整体进步
平时40%=考勤20%+课堂有效参与度30% +作业(活页)30% +语文综合活动20
期中20% (考核形式灵活) 期末40% (试卷)
2015年2月
语文(拓展模块)
主讲教师:XXX
20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 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教学对象:“3+2模式”(中、高职一贯制) 本学期系第二学年第4学期
模块构成
阅读
写作
语文综合 实践活动
广度
深度
传授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
教材特点
学生现状与对策
对策
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对策 教学课时略显不足
拓宽知识广度 降低学习难度 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思路
1.古典文学(古典散文、诗歌)教学:配 合学校读书活动,重点培养学生诵读经 典的能力,积累一些文学文言常识,培 养人文素养。 2.基础写作和语文综合活动:采用课外准 备,课堂展示,现场评判的方式,将任 务分解在平时(附语文活动方案) 3.每单元突出重点讲解,以点带面。
文言文阅读
阿房宫赋、屈原列传、有褒禅 山记、
赤壁赋、项脊轩志
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难度,提升阅读层级,培养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
写作 模块
基础 写作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仿写句段
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应用 写作
个人简历 求职信 调查报告
夯实基础写作能力 拓展应用写作范围
教学内容
语文综 合实践 模块
主题班会—中职毕业生需要具备的语文素养 校园专刊—故事会•能工巧匠的故事》 校园DV展映—创业与成长之路 辩论会—新时代的劳模精神 “秀出我的风采”—校园主持人大赛 “我学我秀”—礼仪致辞知识PK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合信息, 付诸实践的能力
课外拓展阅读内容(练习册)
散文40篇、科技说明文15篇 古诗鉴赏40篇 小说9篇 文言文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