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卤代烃知识点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卤代烃的性质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卤代烃的性质与反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卤代烃的性质与反应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卤素原子的一类化合物。
卤代烃在有机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进行整理,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简要介绍。
一、卤代烃的性质1.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受卤素原子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卤代烃的沸点、密度和溶解度都随卤素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以氟代烃为例,由于氟原子的电负性较高,使得氟代烃具有较低的沸点和密度,同时溶解性也较好。
2.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具有较强的亲电性,易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常见的亲电取代反应包括醇的取代反应、亲电芳香取代反应等。
卤代烃可以通过加热或与强碱反应生成烯烃。
例如,傅-克反应是一种用于制备烯烃的方法,其中卤代烃与碱金属由于剥夺掉卤素原子而生成烯烃。
卤代烃还易于发生消除反应,如氢化消除和醇消除。
氢化消除是指卤代烃与碱或金属在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以消除卤素原子和氢气生成烯烃或炔烃。
醇消除则是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等碱的反应,生成烯醇或炔醇。
二、卤代烃的反应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卤代烃最常见的反应之一。
该反应是指在存在亲电试剂的条件下,卤代烃中的卤素会被其他亲电试剂取代。
常见的亲电试剂包括硫酸、水、醇等。
例如,氯代烷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2.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卤代烃中较为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
消除反应是指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与其他基团发生消除,生成一个新的双键或三键结构。
常见的消除反应有β-消除、α-消除等。
例如,氯代烷可以通过β-消除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或炔烃。
3. 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将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替换为氢原子的反应。
该反应通常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常用的催化剂有Pd/C、Pd/CaCO3等。
氯代烷可以通过氢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
三、卤代烃的应用由于卤代烃具有较高的亲电性和反应活性,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卤代烃的命名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卤代烃的命名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卤代烃的命名与性质引言:在有机化学中,卤代烃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是由碳链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本文将重点整理卤代烃的命名与性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一、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烃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下是常见的命名方法:1. 卤代烃的命名以卤素的名称作为前缀,通过前缀和后缀的组合来表示卤代烃的结构。
常见的前缀有:氟(fluoro-)、氯(chloro-)、溴(bromo-)、碘(iodo-)。
2. 确定主链:从分子中选择最长的连续碳原子链,作为主链。
主链上的每个碳原子需编号,编号时要使卤素原子的编号尽可能小。
3. 给予卤素取代碳的编号:卤素原子在主链上的位置用数字表示,并用连字符和主链编号相连。
如果有多个相同类型的卤素取代,需要使用前缀(di-,tri-,tetra-等)来表示其数目,并将其编号。
4. 指定其他取代基:如果有其他取代基,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用括号括起来,前面加上取代基的位置编号。
二、卤代烃的性质卤代烃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性质:1. 溶解性:卤代烃通常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尤其是溴代烃和碘代烃。
这是由于卤素的极性以及分子量较大,使其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2. 熔点和沸点:卤代烃的熔点和沸点通常比相应的烃高,这是由于卤素原子的加入增加了分子的极性,导致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
3. 氢键作用: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可以通过氢键与其他分子或离子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增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还可以改变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4. 反应性:卤代烃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反应性。
例如,它们可以通过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等发生一系列反应,反应类型多样。
结论: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规则和性质,对于深入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卤代烃的性质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卤代烃的性质与反应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如氯、溴、碘等)。
卤代烃的性质与反应涉及到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一、物理性质1.1. 熔点和沸点:卤代烃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一般随着卤素原子的原子量增加而增大。
以氯代烃为例,随着氯原子数目的增加,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
1.2. 溶解性:卤代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乙醚、醇类和醚等。
这是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较高,与有机溶剂中的极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二、化学性质2.1. 卤代烃的亲电性: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较高,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发生反应时,具有较强的亲电性。
例如,卤代烃可以与亲电取代剂如氢氧根离子(OH-)或卤代铜(CuX)发生取代反应。
2.2. 亲核取代反应:与亲电取代反应相对应的是亲核取代反应。
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可以被亲核试剂如氧化物离子或配体亲核取代掉。
这些亲核取代反应可以发生在脂肪卤代烃中,如卤代烷烃或芳香卤代烃中,如卤代苯等。
2.3. 消除反应:卤代烃可以通过消除反应转化为烯烃或炔烃。
这些消除反应可以通过碱催化或热催化的方式进行,其中包括氢化脱卤和β-消除等反应。
2.4. 卤代烃的重排反应:卤代烃还可以发生重排反应,其中分子内的原子或基团的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这些重排反应包括包括β消除重排、Wagner-Meerwein重排和费托重排等。
2.5. 其他反应:卤代烃还可以发生许多其他的反应,如环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酯化反应等。
这些反应都是卤代烃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转化过程,为有机化学合成提供了重要的反应途径。
总结: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类别之一,其性质与反应多种多样。
在本文中,我们对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类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通过对卤代烃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并在实验或合成中合理选择反应途径。
《有机化学》第四章 卤代烃

9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第四章
二、 卤代烃的命名
‖
—
(一)习惯命名法
对于不饱和卤代烃,其命名方法是:选择含有卤素原子和不饱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主链编号时使不饱和键的位次最小。顺反异构体用Z/E或顺/反标明其构型。例如:
— —
CH3—
CH2CH3
CC
Cl —
CH3
反-3-甲基-2-氯-2-戊烯
例如:
CH3CH2CHCH2Cl
—
2-苯基-1-氯丁烷
11
过 渡 页
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2 卤代烃的性质
3 重要的卤代烃
12 第二节 卤代烃的性质
一、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第四章
接下页
室温时,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和溴甲烷为气体,其余卤代烃为液体 或固体。卤代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一些卤代烃,如CH2Cl2、 CHCl3等本身就是有机溶剂。除一氯代烃的相对密度小于1外,溴代烷、碘 代烷以及多氯代烷的相对密度均大于1。
构造式
熔点(℃)
沸点(℃)
CH3Cl CH3Br CH3I
CH2Cl2
-97 -93 -66
-96
-24 4 42
40
三氯甲烷
CHCl3
-64
62
四氯化碳
CCl4
-23
77
氯乙烷
C2H5Cl
-139
12
溴乙烷
C2H5Br
-119
38
磺乙烷
C2H5I
-111
72
1-氯丙烷
CH3CH2CH2Cl
-123
卤代烃可分为饱和卤代烃(又称卤代烷)、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例如:
高二化学选修五第二章2.3卤代烃知识点总结大全

1、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通式为R-X,官能团是-X。
饱和一卤代烃通式:C n H2n+1X(2)分类:按分子中所含卤素原子种类的不同,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3)物理性质:①状态:常温下,大多数卤代烃为液体或固体。
(CH3Cl为气体)②溶解性:卤代烃都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自身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③熔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④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除一氟代烃和一氯代烃比水轻外,其余卤代烃都比水重。
注:卤代烃分子中不一定含有H原子。
如CCl4、F2C=CF2等2、溴乙烷A. 分子组成和结构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球棍模型比例模型溴乙烷C2H5Br CH3CH2Br—BrB.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沸点密度溶解性无色液体38O CρC2H5Br>ρH2O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C. 化学性质溴乙烷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溴水等强氧化剂氧化。
但能与NaOH水溶液、NaOH醇溶液发生反应。
(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的反应:(2)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A. 取代(水解)反应(1)反应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2)反应本质:卤代烃分子中的—X被水分子中的—OH 所取代:RCH 2X+NaOHRCH 2OH+NaX (X 表示卤素原子)2H O △(3)反应规律:所有的卤代烃在强碱(如NaOH )的水溶液中加热均能发生取代(水解)反应。
B. 消去反应(1)反应条件:强碱的醇溶液、加热。
(2)反应本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间脱去小分子HX :CH 3CH 2X+NaOHCH 2=CH 2↑+NaX+H 2O (X 表示卤素原子)乙醇△(3)反应规律:①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 3Cl 。
高中化学:第二章卤代烃知识点(精选)

第二章 卤代烃一.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C —X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X , 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分子中C —X 键易断裂。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2)状态、密度:CH 3Cl 常温下呈气态,C 2H 5Br 、CH 2Cl 2、CHCl 3、CCl 4常温下呈液态且密度> 1 g/cm 3。
(一氯代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以CH 3CH 2Br 为例) 1.取代反应①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②化学方程式为:2.消去反应(1)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卤化氢分子,从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例如: CH 3CH 2Cl :+NaOH ――→醇△NaCl +CH 2===CH↑+H 2O(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①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 3Br 。
②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例如:。
③有两个相邻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产物。
例:CH 3—CH===CH —CH 3+NaCl +H 2O(3)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要比一元卤代烃困难些。
有些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在有机物中引入三键。
例如:CH 3—CH 2—CHCl 2+2NaOH ――→醇△CH 3—C≡CH+2NaCl +2H 2O 四.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的比较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键的变化卤代烃的结构特点 主要生成物水解反应 NaOH 水溶液 C —X 与H —O 键断裂C —O 与H —X 键生成 含C —X 即可 醇消去反应 NaOH 醇溶液 C —X 与C —H 键断裂(或—C≡C—) 与H —X键生成与X 相连的C 的邻位C 上有H 烯烃或炔烃特别提醒 (1)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羟基;通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有机化学--第九章 卤代烃

卤素交换反应,可通过加入相转移催化剂而加速。 例如:
相转移催化卤离子交换反应,已用于工业生产上。
35
(6)与硝酸银作用*
卤代烷与硝酸银的乙醇溶液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
不同的卤代烷,其活性次序是:RI>RBr>RCl;当 卤原子相同而烃基结构不同时,其活性次序为: 3°>2°>1°,其中伯卤代烷通常需要加热才能使反应 进行。此反应可用于卤代烷的定性分析。
26
由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发生的取代反应,称为亲核取 代反应。卤代烷所发生的取代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可 用代表式表示如下:
27
(1)水解
卤代烷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则卤原子被羟基(— OH)取代生成醇,称为水解反应。例如:伯卤代烷与强 碱(如NaOH等)的稀水溶液共热时,主要发生取代反应 生成醇。
28
41
偕和邻二卤代烷还可以脱去两分子卤化氢生成炔烃,尤其是 邻二卤代烷脱两分子卤化氢是制备炔烃的一种有用的方法。例如:
上述脱卤化氢的反应一般分两步进行,首先生成乙烯型卤代烃,它很 不活泼,常常需要在很强烈条件下才能进一步脱卤化氢,且离去基团 处于反式时反应速率快。
42
邻二卤代环烷脱卤化氢时,也可能生成共轭二烯烃。 例如:
15
16
特性:
①碘代烷和溴代烷,尤其是碘代烷,长期放置因分解产生游离碘 和溴而有颜色。 ②一卤代烷有不愉快的气味,其蒸气有毒。氯乙烯对眼睛有刺激 性,有毒,是一种致癌物(使用时应注意防护)。一卤代芳烃具有 香味,但苄基卤则具有催泪性。
17
③在卤代烃分子中,随卤原子数目的增多,化合物的可燃性降低。 例如,甲烷可作为燃料,氯甲烷有可燃性,二氯甲烷则不燃,而四 氯化碳可作为灭火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可燃,而四氯乙烯则不 燃。某些含氯和含溴的烃或其衍生物还可作为阻燃剂,如含氯量约 为70%的氯化石蜡主要用作阻燃剂,可作为合成树脂的不燃性组分, 以及不燃牲涂料的添加剂等。
高三化学有机知识点卤代烃

高三化学有机知识点卤代烃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卤素元素的一类化合物。
常见的卤代烃包括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一、氯代烃氯代烃是指含有氯素的有机化合物。
在有机合成中,氯代烃往往作为重要的起始原料或中间体。
1. 氯代烃的命名氯代烃的命名通常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氯原子数量来进行。
例如,当一个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氯原子时,它被称为单氯代烃;含有两个氯原子的则称为二氯代烃,依此类推。
2. 氯代烃的制备方法氯代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制备:(1) 反应型制备法:将醇、烷烃等有机物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代烃。
例如,乙醇与氯气反应,可以制得氯乙烷。
(2) 消除反应法:将双键化合物与氯化氢反应,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氯代烃。
例如,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乙烷。
(3) 反应溶液制备法:将溴代烃与氯化亚铜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氯代烃。
3. 氯代烃的性质和用途氯代烃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一系列重要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氯代烃是一类良好的溶剂,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常被使用。
此外,氯代烃还可以作为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或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等领域。
二、溴代烃溴代烃是指含有溴素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与卤代烃具有类似的性质和用途。
1. 溴代烃的命名溴代烃的命名与氯代烃类似,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溴原子数量来进行。
2. 溴代烃的制备方法溴代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制备:(1) 反应型制备法:将醇、烷烃等与溴反应,生成溴代烃。
(2) 置换反应法:将氢气和溴气传导至饱和烃溶液中,可以进行溴代烃的置换反应。
(3) 溴化反应法:将醚溶液与溴反应,生成溴代烃。
3. 溴代烃的性质和用途溴代烃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用作起始原料、中间体和有机溶剂。
此外,溴代烃还广泛应用于制药、医疗和农业领域。
三、碘代烃碘代烃是指含有碘素的有机化合物。
与氯代烃和溴代烃类似,碘代烃也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1. 碘代烃的命名碘代烃的命名方法与氯代烃和溴代烃一样,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碘原子数量进行命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代烃
一 定义
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
卤原子(F 、Cl 、Br 、I )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二、卤代烃的分类
1、按卤原子分类:氟、氯、溴、碘代烃。
2、按烃基结构分类: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卤代芳烃。
3、按与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级数分类:伯、仲、叔卤代烃。
4、按X 的数目:一卤代烃 多卤代烃 三、卤代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按与卤素相连的烃基来命名,称为“某基卤” 2.系统命名(规则:卤原子做取代基。
) 卤素取代芳环氢时,以芳烃作母体. 四、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分子中卤原子越多密度越大 五、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亲核取代反应(常见亲核试剂:H2O , NH3 , OH-, RO-, CN-等。
) (一)水解:卤代烃与NaOH 水溶液共热,生成醇。
C 5H 11Cl +NaOH
C 5H 11OH
NaCl
+H O
例:
C X
δ-δ+
(二)醇解反应(R-X 一般为伯RX 。
)
(三)氨解反应
(四)氰解反应
(五)与硝酸银反应
室温下立即产生AgX 沉淀者,为活性卤,即苄卤、烯丙卤、叔卤、碘代烃 加热后才出现AgX 沉淀者,为仲和伯卤代烷 加热后仍不反应者,为惰性卤,即芳卤和乙烯卤
(六)、消除反应(卤代烃与强碱的醇溶液加热作用时,发生消除反应)
从含H 较少的β-C 上脱氢,称为Saytzeff 规则即雪上加霜 (七)、与金属反应
卤代烃可以与金属(Li 、Na 、K 、Mg 、Al 、Cd ....)反应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
CH 3Br +
NaBr
+例:
CH 3
C ONa
CH 3
CH 3CH 3
C OCH 3CH 3
CH 3C 4H 9Br
++例:
C 4H 9NH 2NH 3
NH 4Br
2C 2H 5Br ++例:
C 2H 5CN NaCN
NaBr
丙腈
R-X + AgNO 3
R-O NO2 + AgX
硝酸酯
格氏试剂易与含活泼H 的化合物如 H2O 、R-OH 、R-NH2反应生成相应的烃。
格氏试剂还易与含羰基的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制备醇和羧酸
六、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竞争 (一) 卤代烃的结构影响
消 除 增 加
R-X = CH3-X ,1o , 2o , 3o
取 代 增 加
(二)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有利于消除)
(三)试剂的碱性
强碱、位阻碱或增加碱的浓度,有利于消除反应
R X
+
Mg
RMgX 无水乙醚
R
MgX +H
OH
R
H +Mg(OH)X R
MgX +CO 2
RCOOMgX
+2RCOOH
RCHO +R'Mg
无水乙醚
C R
R'
OMgX
C 水
H
R'
OH R
H
CH 3CHCH 3 + OH
-
Br
CH 3CHCH 3 + CH 3CHCH 3 + CH 3CH=CH 2
OH
OC 2H 5
S N
E
50o C 42% 58%80o C 39% 61% 100o
C 34% 66%
一般规律是:伯卤烷、稀碱、低温有利于取代反应
叔卤烷、浓的强碱、高温有利于消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