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设计心理学课程)

合集下载

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 ppt课件

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  ppt课件

三角形构P图P的T课器件物:稳定性
32
• 柱面是圆在垂直方向生长得来的面,因此截面上具有圆的完整、 缓慢的感觉,而在垂直方面则有有着生长、支撑的方向属性。
• 因而从不同方位观看柱面,会得到不同的体验,一面是圆满的、 静态的,而另一面则类似矩形的体验,因长宽比的不同而不同。
[芬兰]阿尔瓦·阿尔托 柱面的甘蓝叶花瓶
2、这些造型、型的要素以及它们的结构使人们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联 想到具有某种关联的情境或物品,并由于对这些联想事物的态度而产 生连带的情感。——罗夏实验 3、设计情感的第三个层次在于形式的象征意义,观看者通过对形式 的意义的理解而体验相应的情感,这是最高层次的情感激发与体验。
PPT课件
4
情感体验模式图
PPT课件
34
球面与双曲面
[芬兰]艾洛·阿尼奥,球椅
PPT课件
35
• 自由曲面是无显著规律可循、难以简单描述的面,它往往令人联想到 生物体,带给人生命力、活力和自由任意的感觉。
• 反向曲线是最有曲的续弦之一,具有活力、动感和风格,当有一些斜 线运动时会更加有趣。
PPT课件
19
落地灯的灯管采用了优美的抛 掷轨迹线,将光线抛射在一定 距离之外。
高速交通工具设计中的曲线处理非常微妙,一方面来自空 气动力学的需要,抛物线也被称为“通用汽车公司曲线”, 它给这款摩托跑车带来了强烈的速度感。
PPT课件
5
瑞士心理学家罗夏 1921年创立 “罗 夏 试验”
同一个原本并无固定 意义的图形,由于不 同人的成长背景、生 活阅历、知识结构、 个性等差别,会使人 产生不同的联想,导 致不同的情感体验。
PPT课件
6
5.3.1 点
• 几何意义上的点没有面积,只有具体位置。

情感化设计PPT课件

情感化设计PPT课件
情感化设计
Hello
*&^%^%^$%^$
我们喜欢和人交谈,而不是和机器
为何
情感化设计
一切都是为了打动你
Target
Emotional Design
情感化设计的设计目标
{ 产品形态的情感化 操作的情感化 产品特质的情感化
情感化设计的 应用
外形
色彩
产品形态的
情感化 文化功能 质感
审美功能 ……
象征功能
何为情感化设计
{ 唐纳•曼
本能水平的设计——外形 行为水平的设计——使用的乐趣和效率
反思水平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
Why
Emotional Design
为何情感化设计
Because
{ 社会的发展,情感的述求 我们喜欢和人交谈,而不是和机器 一切都是为了打动你,让你买单
为何
情感化设计
为何
——斯蒂凡诺·乔凡诺尼 Stefano Giovannoni
case Emotional Design
一些情感化设计的应用案例
情感化设计的例子
LOMOL OMO
App的情感化应用产品
情感化设计的例子
情感化设计的例子
Holife
情感化设计的例子
ommwriter
情感化设计的例子
Weather HD
浅谈
Emotional Design
情感化设计
By一淘ux 会飞
Emotional Design
今天要聊的
• 何为情感 • 何为情感化设计 • 为何情感化设计 • 情感化设计的目标 • 情感化设计的应用案例
What Emotional Design
何为情感

设计心理学第六章 设计与情感化

设计心理学第六章 设计与情感化

•现代主义设计师通过 一种以单纯的几何形式 为代表的造型语言,使 用户产生高度理性的情 感体验。
现代主义风格的小盒子,它们的 外观如此类似,人们很难从其外 观上直接了解它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肌肤:设计师并不是专业技术专家,对“小盒子”内部运行情 况的了解也是极有限的;但他们又是职业性穿梭“外观前线”的沟 通者,设计师的职责要求他们将产品的各种本质属性转换成合适的 外壳,使用户在不了解产品内在世界的前提下,依然能控制、喜欢、 信任它。
设计心理学
Design Psychology
第六章 情感化设计
第一节 情感设计概述 第二节 产品造型与情感设计 第三节 材料与情感设计 第四节 使用与情感设计
go go go
go
返回
第一节 情感设计概述
什么是情感设计
情感设计就是强调情感体验的设计。 使用性和目的性是设计的本质属性, 因此设计艺术作品所激发的情感体 验也不可能仅仅是与欣赏者之间的 情感关照,其最终价值还是归结于 它能实现某一既定的目标或目的。
情感设计的理解
产品本身能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感体 验,特别是那些形式优美或者具有 意味、象征涵义的设计作品,具有 显著的类似艺术品的属性——艺术 价值,而这些艺术价值在美学中被 统称为“审美体验”。
情感化体验不仅在于产品自身所激 发的体验,更在于人与物互动中产 生的综合性的情感体验,它具有动 态、随机、情境性的特点。
现代设计师的职能: 其一是让物品具有情感的张力,通过适当的语言让人们或喜欢、或
好奇、或惊讶、或厌恶人造物品; 其二则是通过“情感肌肤”让用户忽略“盒子”的内部规律和法则,
凭借外在表达理解和判断物品。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C. Izard)认为情绪应包括生理基础、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观后感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观后感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观后感《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观后感》在观看《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的过程中,真的是收获满满。

看到里面对不同层次的设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的讲解时,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全新认识设计的大门。

之前我对设计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让东西看起来漂亮或者好用,但这里面指出设计还能深层次地触动人们的情感。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列举了很多具体产品的例子,来解析各个层次的情感化设计如何在产品中体现。

比如说苹果产品,它的外观简洁流畅,看到这里我就想到,这就是在本能层上的设计迎合。

当我们第一眼看到它,就会被它精美的外形所吸引。

触摸它的时候,手感也非常舒适,这就是在本能层面很好地把握了人们对美的、对质感的追求。

在行为层的讲述中,拿一些软件界面设计来说。

那些操作简单、容易上手的软件让用户可以高效率地达成目标。

这就像我们在使用手机APP 时,如果一个功能隐藏得很深,操作很复杂,我们就会很烦躁。

一个设计良好的APP,哪怕对于新用户,也能让他们轻松地完成注册、登录、找到想要的功能。

这个场景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行为层设计在用户体验中的重要性。

而关于反思层,让我理解到一个产品还能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就像有的品牌会做一些有情怀的广告宣传,把产品和一些特殊的记忆、情感联系起来。

例如有的老字号食品品牌,会讲述自己的传承故事。

看到这样的故事就让人在回忆过往的同时,将感情投射到这个产品上,会更愿意购买这个产品,尽管可能市场上有其他性价比类似的产品。

看完后我明白了,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创造出一个功能性的东西,还需要考虑到如何去唤起用户的情感。

设计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充分考虑这三个层次的情感化设计,这样才能让产品具有更高价值,在众多同类产品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设计得很不好的产品,一个电子词典。

它的外观毫无特色,按键布局很不合理,每次查找一个单词都手忙脚乱。

而且它也没有任何独特的情感联系或者故事,和市场上其他电子词典没有差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意识到它正是没有重视情感化设计。

设计心理学第六章 设计与情感化 ppt课件

设计心理学第六章 设计与情感化  ppt课件
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 情绪与情感
就脑的活动而言,情感(Feelings)和情绪是同一物质过程的 心理形式,是同一事件的两个侧面或两个着眼点,因此,P有PT课些件 心理学家并不严格区分情感和情绪。
7
细分两者: 1、心理学家们认为情感着重于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即感受; 情绪则着重于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以及其可测量的方面,因而认知心 理学家们更多使用“情绪”一词。 2、情感是判断系统的普遍术语,情绪是情感的意识体验,具有具体 的对象和原因。 3、情绪和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是一种先天、本能的P反PT课映件 ,比如 饥渴时的焦虑觉或看到新奇事物时的兴奋感;另一方面又是机体在社 会环境中,特别是人际交往中发展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5
现代设计师的职能: 其一是让物品具有情感的张力,通过适当的语言让人们或喜欢、或
好奇、或惊讶、或厌恶人造物品; 其二则是通过“情感肌肤”让用户忽略“盒子”的内部规律和法则,
凭借外在表达理解和判断物品。
PPT课件
6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C. Izard)认为情绪应包括生理基础、
14
北京大学的学者们通过实验对此加以验证,他们证明:
1.中等愉快水平比过高或过低的情绪状态更易于使问题求解工作达到最优 效果;——类似“耶克斯-道德逊曲线”
2.兴趣和愉快为智力操作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
——美的产品更好用,美使人心情愉悦,从而提高了作业(特别是 困难或复杂作业)的作业效率。
3.惧怕和兴趣都在新异刺激作用下发生,但兴趣是刺激新异刺激的动力, 惧怕是破坏性最大的情绪,刺激引起个体的是兴趣、惊奇、PP惧T课怕件 ,以及兴 趣和惧怕之间的流动程度和倾向,依赖于刺激新异程度的大小和个体之 间的差异性。

设计心理学和情感化设计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和情感化设计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读完《设计心理学》和《情感化设计》这两本书,更加觉得学习设计就必须要懂得什么是设计心理,把握好设计的心理才能做出更好更完美的设计。

在《设计心理学》中讲到,人类思考和解释的本质--人倾向于只要能加以解释就满意。

但人的解释建立在与过去经验类比的基础上,那经验不一定能应用到目前的情况中。

遇到奇怪或令人费解的事情时,人一旦找到某种解释,不管是对是错,都会感到满足。

行动的结构——目标、对外部世界采取的行动、外部世界本身,以及查看行动在外部世界中所造成的后果。

现实生活中,想要采取行动,还需将目标转化成明确的行动步骤,即“意图”人类习惯对事物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针对事物作用方式,事件发生过程和人类行为方式的概念模式,即心理模式。

其有助于人理解自己的经历,预测行为结果,应对出乎意料的情况。

拥有什么样的心理模式取决于知识结构,不论这些知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

不论做什么事,人们都习惯建立心理模式,这就是为什么设计人员应该向用户提供正确的模式的原因。

设计人员若没有提供,用户就有可能自己编出一套不恰当的心理模式。

人的行动包括七个阶段--确定目标;确定意图;明确行动内容;执行;感知外部世界状况;解释外部世界状况;评估行动结果。

根据人的心理模式与行动的阶段发展进行研究设计,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人并不总是思维慎密、讲究逻辑和道理的。

目标通常不完善,或者模糊。

采取的行动有时只是对外界事件做出的反应。

遇到合适的机会时,人才会为某种目标而行动。

只有当事情非常重要时,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

当你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在设计产品上可以体现出来的契机时,使用者会心甘情愿的消费你的产品,并专研使用。

记忆的类别——记忆任意性信息;记忆相关联的信息;通过理解进行记忆。

识记材料如果有意义,符合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我们就可对其进行理解、解释和整合。

一些规则和限制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将那些表面上杂乱无章、毫无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而这些限制因素包括物理结构、语意、文化和逻辑等,他们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出现,足以用来明晰正确的操作方法有意识思维受到短时记忆的强烈制约,一次只能处理五六个信息条目。

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
理论
形态——具象的形态
生活中,更多的以具像的形态综合表现情感状态。虽然或多 或少的被认为是没有深邃的设计思想内涵,但是,人们似乎 愿意接受这类设计。相比那些寓意深远、难于瞬间理解的设 计产品,率真、直接、自然、无忌的造型更让人们感到惬意 。
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瓦设计的萨伏依 花瓶,其设计灵感来自祖国弯弯曲曲的海 岸线,其有机的曲线设计,不同与包豪斯 的直线形态,温暖而富有情感
消费者购买动机示意图
简介
产品属性
购买决策 标准
感情变化
购买动机 出现
无购买动 机
理论
Desmet 模型
感性 工学
情感设计 三层次
三种显著理论
理论
(1)Desmet 的非口述情感测量工具,以他的产品情感模型为基础。 (2)Kansei 工程学, 即“感性工学”。 (3)唐纳德·A·诺曼教授提出的情感化设计的三种层次。
视觉——色彩
理论
色彩——共同式感受
依赖色彩本身感受 A、轻重感 B、冷暖感 C、距离感 D、味觉感
常用色彩的情感定位
本能层次——色彩
理论 色彩——情绪式 情绪式,也可称为情感功能。依赖联想。
Desmet 设计情感程序纵览
PrEmo测量软件的界面
感性工学
理论
“感性工学”最早由日本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年在美国密西 根大学发表题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它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 来探讨“人”的感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及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 它将人们对“物”(即已有产品、数字或虚拟产品)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地 表达出来,并与产品设计特性相关联,以实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人”(这里包括 消费者、设计者等)的感性感受,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感性工学 也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基于人因工程的产品开发支持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 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形态要素.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观后感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观后感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观后感《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观后感》看《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给我带来了不少不一样的感悟。

我刚看的时候就在想,原来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情感这个元素在里面居然占了这么大的比重。

在看到书中提到的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层面的设计时,我感觉眼前一亮。

本能层面的设计是最直接的,就好比我们看到一个精美的花瓶,它那流畅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首先会在本能上吸引我们。

这就像我们逛街看到一家装修得特别有格调的店铺,外面摆放的那些造型独特的小摆件,在本能上就能把人吸引过去,当时我就想到很多商品靠这种本能层面的设计勾起顾客的兴趣,吸引大家去靠近去观察。

而行为层面的设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讲到日常用品的易用性。

比如对于手机,当手机的系统设计从那种复杂难操作变得简洁易懂时,这就是在行为层面上做出的优秀设计。

它考虑到人们的交互习惯,使得用户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看到这里我感觉设计其实就是要用心去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有很多老人们不会用智能产品,就是因为那些产品在行为层面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行动习惯。

特别提到反思层面的设计时,那种能勾起人们回忆或者引发深度思考的设计让人惊叹。

例如一些文创产品,把古老的文化元素和现代的设计结合起来。

像故宫文创的口红,那古典图案印在现代的口红管上,这个场景让我感觉到把文化底蕴融入到日常用品的设计中是多么神奇。

它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像是一个文化的载体。

当人们拿起这个口红时,会反思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看完后我明白了好的设计是必须要考虑情感因素的。

如果只注重实用而忽略了情感上的设计,产品就会缺少活力缺少能打动人心的东西。

设计应该是全面的,三个层面相互交融,才能创造出真正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作品。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些理念,像布置自己的房间,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如果能加入一些有情感含义的元素,例如从旅行带回来的带有当地特色的小挂饰等,就能让房间富有独特的个人情感氛围。

整体上来说,这本书让我对设计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也让我学会从情感的角度去欣赏身边的各种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行为水平设计的4个方面: 功能性 易懂性 可用性和 物理感觉
2.3. 反思水平
反思水平的设计与物品的意义有关,受到环境、文 化、身份、认同等的影响,会比较复杂,变化也较快 。这一层次,事实上与顾客长期感受有关,需要建立 品牌或者产品长期的价值。只有在产品、服务和用户 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通过互动影响了自我形象、 满意度、记忆等,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 牌的忠诚度,品牌成了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 者和制造商对产品满足人的心 理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提高以 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的 感性心理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关注,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单 纯的物质需求,人的需求正向 着情感互动层面的方向发展, 同时它又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 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 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4.1. 产品形态的情感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 功能不仅只是指使用功能, 还包含了其审美功能、文化 功能等。设计师利用产品的 特有形态来表达产品的不同 美学特征及价值取向,让使 用者从内心情感上与产品产 生共鸣。让形态打动消费者 的情感需求。
漂亮的外形,精美的界面由此提升产品的外在魅力,并最快传递视觉 方面的各种信息。视觉的传达要符合产品的特性、功能与使用环境,使 用心理等。
这种种对于系统的更加拟人化的 需求,只不过是因为人类天生对于 机器的恐惧和陌生——我们不喜欢 冷冰冰的机器,比如DOS命令,我 们喜欢的有欢迎界面的Windows或 者MAC OS——我们喜欢和人交谈。
3.2. 一切都是为了打动你
产品真正的价值是可以满 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是建立 其自我形象和其在社会中的 地位需要。
4.3. 操作的情感化
巧妙的使用方式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情感上会越发喜欢这种 构思巧妙的产品,这种巧妙的使用方式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感, 从而排解了人们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所以得到用户的青睐。
3.2. 一切都是为了打动你
当以物品的特殊品质使他 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 分时,当它加深了我们的 满意度时,爱就产生了。
4. 情感化设计的目标
4.1. 产品形态的情感化
形态一般是指形象,形式和 形状,可以理解为产品外观 的表情因素。在这里,我更 倾向于理解为产品的内在特 质和视觉感官的结合。
4.2. 产品特质的情感化
真正的设计是要打动人的 ,它要能传递感情、勾起回 忆、给人惊喜。只有在产品 、服务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情 感的纽带,通过互动影响了 自我形象、满意度、记忆等 ,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 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 成了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
4.2. 产品特质的情感化
漂亮的外形,精美的界面 由此提升产品的外在魅力, 并最快传递视觉方面的各种 信息。视觉的传达要符合产 品的特性、功能与使用环境 ,使用心理等。
2.1. 本能水平
人是视觉动物,对外形的观察和理解是出自本能的。如果视觉设计 越是符合本能水平的思维,就越可能让人接受并且喜欢。
2.2. 行为水平
行为水平的设计可能是我们应 该关注最多的,特别对功一连串的操作 ,美观界面带来的良好第一印象 能否延续,关键就要看两点:是 否能有效地完成任务,是否是一 种有乐趣的操作体验,这是行为 水平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情感化设计
产品必须是吸引人的,
有效的可理解的,
令人快乐和有趣的。 ——唐纳德·诺曼
1. 何为情感?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的反应,是由需要和期望决定 的。当这种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反之,苦恼、厌 恶。
2. 何为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的设计是一种创意工具,表达和实现设计师的思想和 设计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创意工具将变得日益锐利。
前一段时间很火的可口可乐瓶盖 的设计,就是很好的情感化设计案 例。可口可乐为人们免费提供各种 种功能不同的瓶盖,只需拧到旧可 乐瓶子上,就可以把瓶子变成水枪 、笔刷、照明灯、转笔刀等工具, 给予了瓶子第二次生命。这种功能 性和趣味性也使可口可乐的品牌形 象更加深入人心。
3. 为何情感化设计
3.1. 社会的发展,情感的诉求
3.2. 我们喜欢和人交谈,而不是和机器
人性化是人机交互学科中很重要的研究,充分考虑到用户 的心理感受,设计亲切友好的文本词组,相比冷冰冰硬邦 邦的话语更能得到用户的好感和共鸣。
对于情感化的需求可能体现在 很多方面,比如我们希望在玩游 戏的时候能有更多的任务提示, 或者当我的电源不足时能够提醒 我赶紧充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