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教案

合集下载

电工基础教案(完整版)

电工基础教案(完整版)

I1/I2=R2/R1
两个电阻并联,总电流为 I,各分电流为:
I1=R2I/(R1+R2)
I2=R1I/(R1+R2)
5)、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1+ P2 +P3=P
6)、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反比:P1/P2=R2/R1
P1+ P2 +P3=P
6)、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P1/P2=R1/R2
3、应用:
问题:有一电压表,最大可测 10V 电压,但目前需要测 100V 电压,如何应用
此表完成任务。
分析:串联电路有分压特点。如果给电压表串联一电阻,电阻承担 90V 电压,
总电压就是 100V。这样相当于将原电压表扩大 10 倍。
素质教育
一、电阻: 电阻的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阴碍作用。 电阻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其通过电流的比值称导体的电阻。用 R 表示 定义式:R=U/I 单位为 1 伏(V)/安培(A)= 1 欧姆(Ω) 换算单位:1MΩ=10×106Ω 1KΩ=110×103Ω 注意:导体的电阻是客观存在的,它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只是
电荷移动和方向为准。负电荷的反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时,为了方便起见,当我们不清楚电路中电流方向时,
可假设其方向,此假设的方向叫参考方向。
计算结果是正值说明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一致,如果是负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参
考方向相反。正负号只说明方向不反映大小。
5、 电流的测量:
电流测量用电流表 其符号为 +
病,重者可
3
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衡量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换成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电动势的定义:外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电工技术基础及技能教案全套

电工技术基础及技能教案全套

电工技术基础及技能教案全套教案一:电压和电力基础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压和电力的概念和基本特性;2.了解电压的测量方法;3.掌握计算电力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压和电力的概念和基本特性;2.电压的测量方法;3.计算电力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通过实例引入电压和电力的概念;2.电压的概念和基本特性;3.电压的测量方法;4.计算电力的方法;5.讲解电力损耗的原因和减少电力损耗的方法;6.课堂练习。

四、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成绩;2.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案二:电路和电路安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类;2.掌握电路安全的基本知识;3.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安全隐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类;2.电路安全的基本知识;3.识别电路安全隐患。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通过实例引入电路的概念;2.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类;3.电路安全的基本知识;4.常见的电路安全隐患;5.讲解电路安全的注意事项;6.课堂练习。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教案三:电工工具和仪器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仪器;2.掌握电工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仪器进行简单的测量和修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仪器;2.电工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简单的测量和修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通过实例引入电工工具和仪器的概念;2.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仪器;3.电工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简单的测量和修理方法;5.讲解电工工具和仪器的维护方法;6.课堂练习。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教案四:电路图和接线图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图和接线图的概念和基本符号;2.能够读取和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和接线图;3.能够根据电路图和接线图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故障排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路图和接线图的概念和基本符号;2.读取和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和接线图;3.电路的搭建和故障排除。

高中物理对电工的认识教案

高中物理对电工的认识教案

高中物理对电工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理解电工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3. 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定义和关系。

教学重点:
1. 电工的定义和作用。

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3. 不同种类的电工设备和其用途。

教学难点:
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及计算。

2. 电工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工?电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二、讲解(30分钟)
1. 电工的定义和作用。

2.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电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及计算。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工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家用电器、工业生产等。

四、小结(10分钟)
通过小结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电工的基本概念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工的基本概念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电工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电工基础说课教案

电工基础说课教案

电工基础说课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欧姆定律的应用1.3 电路的基本元件1.4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第二章:直流电路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直流电路的测量工具和仪器2.3 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2.4 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和瞬时值3.3 交流电路的测量工具和仪器3.4 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第四章:磁路和电磁感应4.1 磁路的基本概念4.2 磁通量、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4.3 电磁感应定律4.4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第五章:变压器和电动机5.1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5.2 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和变压比计算5.3 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5.4 电动机的分类、特性和应用第六章:电气照明和节能6.1 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6.2 照明电路的设计和敷设6.3 节能照明技术及其应用6.4 照明电路的故障排查和维修第七章:电工测量7.1 电工测量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7.2 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7.3 电功率、电能的测量与计算7.4 电工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第八章:安全用电和保护装置8.1 人体触电的危险性及防护措施8.2 安全电压和安全接地8.3 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8.4 电气火灾的预防与扑救第九章:电气控制技术9.1 继电器及其控制电路9.2 接触器及其控制电路9.3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与调试9.4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第十章:电工实验与实训10.1 基本电路实验10.2 电工测量实验10.3 照明电路设计与安装实训10.4 电动机控制电路实训10.5 综合实训项目与考核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工基础说课教案,包括十个章节的内容。

重点章节有:一、电工基础知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基本元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二、直流电路: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路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电工学》授课教案

《电工学》授课教案

《电工学》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2)掌握电路元件的特点、使用方法和电路搭建技巧;(3)熟悉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2)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2)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引导学生关注电工学在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认识电工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1讲:电工学概述1. 电工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电工学的基本分支和应用领域3. 电工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第2讲:电路元件1. 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性质2. 电源、开关和导线的作用和选用3. 常用电路符号和电路图的阅读第3讲:电路分析方法1.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2. 电压、电流的测量和仪表使用3. 欧姆定律、功率计算和电能转换第4讲:电磁场的基本规律1. 磁场和电流的关系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第5讲:电路搭建与实验1.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2. 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3. 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三、教学方法1. 授课与讲解:通过PPT、教材等资料,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实际应用,进行授课和讲解;2. 实验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3. 问题与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 考核与评价: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学》教材或相关资料;2. PPT课件:授课用的PPT课件;3. 实验设备:电路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4. 网络资源:电工学相关的网站、论文和视频等资源。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是安培(A)。

电压:电源推动电荷移动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单位是欧姆(Ω)。

1.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公式: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第二章:电工元件2.1 电阻器电阻器的种类: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等。

电阻器的选用: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和功率。

2.2 电容器电容器的种类: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电容器的作用:储存电能、滤波、耦合等。

2.3 电感器电感器的种类:固定电感器、可变电感器、线圈等。

电感器的作用:储存磁场能量、滤波、延迟等。

第三章:简单电路分析3.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串联电路的计算:总电阻、总电流、总电压等。

3.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并联电路的计算:总电阻、总电流、总电压等。

3.3 混合电路混合电路的特点:串联和并联的组合。

混合电路的计算: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分析电路。

第四章:电工测量4.1 电流表和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串联在电路中,量程选择合适。

电压表的使用:并联在电路中,量程选择合适。

4.2 电能表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

电能表的使用:串联在电路中,正确接线。

4.3 多用电表多用电表的作用: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

多用电表的使用:正确选择测量功能和量程。

第五章:安全用电知识5.1 触电的危险性触电的危险: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甚至致命。

预防触电的措施:保持电路干燥、使用绝缘工具等。

5.2 安全用电规则遵守安全用电规则:不私拉乱接电源、使用合格电器产品等。

紧急情况处理: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急救。

第六章:交流电基础6.1 交流电的特点交流电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

交流电的周期和频率:周期是电流一个完整的正负变化所需的时间,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周期的个数,单位是赫兹(Hz)。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识别及电路图的绘制。

主要围绕电路的基础知识,对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 学会识别常见电路元件,并能正确绘制电路图。

3. 培养学生运用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路图的绘制,电路元件的识别。

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元件实物,电路图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电路元件识别卡片,绘图工具(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电路实例,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电路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电路元件的识别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电路元件实物,学生对照教材和识别卡片,学会识别并了解各元件的作用。

(3)电路图的绘制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电路图的表示方法,示范绘制步骤,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绘制电路图。

3.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讲解一个简单的电路图绘制例题。

教学活动:教师逐步分析解题思路,学生跟随教师思路,完成例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个简单的电路图绘制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概念2. 电路元件的识别3.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电路图,包含电源、开关、电阻、导线等元件。

答案:见附件。

2. 作业要求:正确识别电路元件,清晰绘制电路图,标注元件符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路元件的识别和电路图的绘制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电路元件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欧姆定律的应用1.3 电路的基本元件1.4 串联和并联电路1.5 课堂练习: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第二章:直流电路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2.3 电路的短路和开路2.4 直流电源和负载2.5 课堂练习:直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的测量和表示3.3 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3.4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效率3.5 课堂练习:交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四章:磁路与电磁感应4.1 磁路的基本概念4.2 磁场和磁通量的计算4.3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4.4 电磁感应电动势的计算4.5 课堂练习: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第五章:电器元件5.1 开关和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5.2 电阻器和电容器的选择和使用5.3 电感和电感器的原理与应用5.4 变压器的原理和结构5.5 课堂练习:电器元件的应用实例第六章:电工测量6.1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6.2 电能表和功率表的应用6.3 兆欧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6.4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6.5 课堂练习: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数据记录第七章:电路图识读与绘制7.1 电路图的基本要素和符号7.2 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7.3 简单电路图的绘制7.4 复杂电路图的分析和绘制7.5 课堂练习:绘制一个简单的家用电器电路图第八章:安全用电与保护8.1 触电的危害和预防8.2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8.3 电气火灾的预防与扑救8.4 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8.5 课堂练习:设计一个安全用电宣传海报第九章: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9.1 电气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要性9.2 常用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方法9.3 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与排除9.4 常用电气元件的更换和调试9.5 课堂练习:模拟一个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过程第十章:电工技能综合训练10.1 电工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10.2 电线电缆的敷设和接线方法10.3 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10.4 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和故障处理10.5 课堂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重点关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8交流电路的功率课型新授
授课日期2010.5 授课
时数
1
总课
时数
55
教具
使用
教学目标理解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的概念
学情
分析
功率概念学生比较熟悉,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板书设计
§8交流电路的功率二、电阻、电感、电容电路的功率1.纯电阻电路的功率
2.纯电感电路的功率
3.纯电容电路的功率
教学
后记
前后知识对照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第 1 页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正弦交流电路功率的基本概念
讲授新课
第八节 交流电路的功率
二、电阻、电感、电容电路的功率
1.纯电阻电路的功率
在纯电阻电路中,由于电压与电流同相,即相位差 ϕ = 0,则瞬时功率
p R = UI cos ϕ[1- cos(2ω t )] + UI sin ϕ s in(2ω t ) = UI cos ϕ[1- cos(2ω t )] 有功功率 P R = UI cos ϕ = UI = I 2
R =R
U 2

无功功率 Q R = UI sin ϕ = 0;
视在功率 R P Q P S =+=22
即纯电阻电路消耗功率(能量)。

2.纯电感电路的功率
在纯电感电路中,由于电压比电流超前90︒,即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ϕ = 90︒,则 瞬时功率 p L = UI cos ϕ[1- cos(2ω t )] + UI sin ϕ s in(2ω t ) = UI sin(2ω t ); 有功功率 P L = UI cos ϕ = 0;
无功功率 Q L = UI = I 2
X L =L
X U 2

视在功率 L Q Q P S =+=22
即纯电感电路不消耗功率(能量),电感与电源之间进行着可逆的能量转换。

3.纯电容电路的功率
在纯电容电路中,由于电压比电流滞后90︒,即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ϕ = - 90︒,则 瞬时功率 p C = UI cos ϕ[1- cos(2ω t )] + UI sin ϕ s in(2ω t ) = -UI sin(2ω t ); 有功功率 P C = UI cos ϕ = 0;
无功功率大小 Q C = UI = I 2
X C =C
X U 2

视在功率 C Q Q P S =+=22
即纯电容电路也不消耗功率(能量),电容与电源之间进行着可逆的能量转换。

第2页课堂总结
1.电阻、电感、电容电路的功率
课后作业
作业P137 26-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