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写照,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标志性事件。

高中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从古代到现代,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课程中所学的各个时期,分析其主要特点。

1. 古代时期古代时期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夏、商、周等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封建等级制度,统治者通过颁布法律和征税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农业依然是社会的基础,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古代社会注重礼仪与道德,儒家思想逐渐兴起。

2.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国前的时期。

这一时期,伴随着国家的分裂和战争,诸子百家思想逐渐兴起,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纷争激烈。

统一中国的理想逐渐出现,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时期。

秦朝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的法律和文字,对军事和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体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汉朝时期也是丝绸之路的开辟时期,传递了中国的文化和商品。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东部和南部被分裂为多个政权,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出现了分化和多样化的现象。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唐宋元时期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和商业繁荣的时期。

在唐宋元时期,中国对外交往频繁,丝绸、茶叶和陶瓷等商品的贸易达到了一个高峰。

佛教、道教和儒教并存,文学、艺术和科技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6.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末期。

在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和国内动乱的威胁。

丝绸之路逐渐式微,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却日益频繁。

明朝时期的航海家郑和远航西洋,展示了中国的实力。

清朝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封闭状态,科技和经济相对滞后。

7. 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

三、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 近代文明转型 ——明清
明清(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 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1.政治上: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 皇权高度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 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 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 衰落。
3.思想上: (1)近代科技出现,推动了人文 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 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 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十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00~ 1918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 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经济上: 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 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 往空前繁荣。 3、思想上: 理学的兴起
4. 文化上: (1)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 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王羲 之)、绘画(顾恺之)、文学等艺术的 发展; (2)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 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 (3)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 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1.政治上:
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 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 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 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 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 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 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 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 展。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907年~1368 年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 政治:从分裂割据到逐步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加强 。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南方 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思想:程朱理学 文化: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
海上丝路、文化交流
六、明清时期 阶段特征:明清时期 (907年~1368年 )社会经 济的缓慢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 。 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经济:社会经济缓慢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思想:陆王心学 文化:文化专制不断加强,同时又具有新的时代 特征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趋向保守
农业、手工业、商业、 “相地而衰征”“初税 亩”“重农抑商”“小 农经济” 商鞅变法
政治:分封制破坏,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 步形成
思想:学在民间,百家争 鸣 文化:天文、科技、文学、 绘画、戏曲
百家争鸣
《石氏星表》、司南、 《诗经》、楚辞等
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 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 。 政治: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初步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汉代通过“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 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关系: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影响不断扩 大。
政治:政治上实现了“大一 统”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和初步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汉 代通过“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儒家思想成 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迅速的发 展,科学技术方面有许 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 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关系:开展了积极的对外 交往,影响不断扩大。

中国历史各阶段特征【精简版】

中国历史各阶段特征【精简版】

高中历史各阶段主要特征先秦史(远古时代至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史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逐渐确立。

一、政治:(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2)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它以宗法制为基础,家国一体。

(3)世卿世禄制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二、经济:(1)土地制度历经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青铜冶炼技术显著提高。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三、思想文化:(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秦汉史【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一、政治:(1)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统一强盛的华夏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2)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经济:(1)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思想文化:(1)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

(2)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

(3)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中国历史是悠久而丰富多彩的,经历了多个不同的时期和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中各个时期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对每个时期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被称为封建时代。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诞生。

商朝期间,奴隶制度和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周朝时期,分封制度的引入使得社会结构更加稳定。

同时,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事件,如《尚书》和《易经》的形成和发展。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和割据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分封制度的破裂和百家争鸣的兴起。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尤其是齐、楚、秦等国家的崛起和争斗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交锋成为主导,儒家、法家、墨家等各种思想学派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和发展。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和分裂交替的特殊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统一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王朝的建立。

汉朝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外族入侵和内部分裂,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分裂和动荡的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宗教事件,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四、隋唐宋元明清时期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繁荣和相对稳定。

隋朝的统一为唐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唐朝时期,中国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的“开元盛世”。

宋朝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的外族王朝,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崛起和清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五、近代时期近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从封建到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国家分裂到局部统一,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封建制度初步建立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初步确立,手工业三种类型出现,商业打破“工商食官”思想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文艺百花竞艳;科技领先世界。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秦汉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严格限制思想文化思想统一,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科技领先,文化气度恢宏对外关系对外交往初步发展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隋唐时期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经济封建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包,科技领先对外关系对外交往进一步发展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宋元时期政治国家由分裂到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和新发展经济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思想文化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成为官方哲学;科技发展高峰;文艺通俗化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总体特征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明清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承古萌新。

理学的藩篱里产生了早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传统科技向总结性发展,出现西学东渐;文艺具有反封建色彩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外差距拉大,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希腊罗马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政治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渊源。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远古~1840年)1.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勃兴(1)原始社会(远古~BC2070年)——中华文明的缓慢演进。

中国历史早在17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开始了。

原始人类经历了群居到氏族公社的发展,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

当时的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

在原始社会末期,政治上出现了禅让制,。

(2)夏商西周(BC2070~BC771)——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上: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国家开始出现。

在西周取代商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使西周成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上: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文化上:夏朝时有了“夏历”,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当时教育“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476~BC221年)——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政治上: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经济上: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文化上: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法家、儒家、墨家成为主要的流派。

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2.秦汉时期(BC221~220年)——封建大一统政治上: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了中央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地方王国势力的壮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经济上: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牛耕推广,汉代出现了耧车和代田法。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一)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阶段特点:奴隶制国家产生、发展和繁荣。

1.政治:商:王权与神权结合;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盛行,以血缘为纽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经济:农业:“金石并用”时代,“刀耕火种”;井田制盛行;手工业:丝织、青铜技术先进;商业:商人、货币出现,工商业官府垄断。

3.文化:中国早期文化产生(甲骨文、金文等);文化教育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特。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阶段特点: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1.政治:周王室衰落,诸侯混战;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

2.经济:农业:铁器、牛耕出现,精耕细作;自耕农、佃农产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商业:私营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城市兴起。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3.文化:私学兴盛;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家主张、法家与中央集权、民本思潮;文化成就辉煌(现实主义《诗经》,浪漫主义《离骚》);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三)秦汉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阶段特点: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汉代内朝、外朝(三公九卿)、刺史等)。

2.经济:农业:奖励耕织和垦荒;汉推广犁耕;手工业:技术提高(丝织、青瓷),丝绸之路兴起;政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商业:统一度量衡、货币秦半两圆形方孔钱;3.文化: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科技领先(东汉造纸术);文化发展(秦统一文字:小篆。

隶书秦朝出现,汉代成熟。

汉赋)(四)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阶段特点: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多元。

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2.经济:均田制实行,北方经济恢复;生产技术创新(翻车、灌钢法等)。

草市。

3.文化:书法隶变——楷、草、行。

信仰多样——儒、佛、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从分裂割据到逐步统一, 二府三司、文官通判、 中书省和行省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加强 。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 展的情况 济中心南移,南方已成 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程朱理学的内容、特点、 思想:程朱理学 影响 文化: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四大发明的成熟与传播、 影响;天文、历法、 《农书》、宋词元曲、 话本、绘画、杂剧 海上丝路、文化交流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907年~1368 年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 政治:从分裂割据到逐步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加强 。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南方 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思想:程朱理学 文化: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四、隋唐时期 阶段特征: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封建社会 的繁荣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 思想:复兴儒学,“三教合一”。 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相对稳定,专制主 藩镇割据 义中央集权制度不 断加强。 农业、手工业、商业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 发展的情况 展,显现繁荣景象。 三教合一 思想:复兴儒学,“三 教合一”。 雕版印刷、火药、唐 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 诗、传奇、书画 先,全面辉煌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 化交流频繁 两条丝路、文化交流
农业、手工业、商业、 “相地而衰征”“初税 亩”“重农抑商”“小 农经济”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石氏星表》、司南、 《诗经》、楚辞等
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 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 。 政治: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初步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汉代通过“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 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关系: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影响不断扩 大。
废相、内阁、军机处 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经济:社会经济缓慢发展,商 农业、手工业、商业 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 发展的情况、资本主 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义萌芽 思想: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的内容、特 文化:文化专制不断加强,同 点、影响;明清之际 时又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 活跃的儒家思想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 生 珠算、《农政全书》、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趋向保守 《本草纲目》、小说 书画、京剧 郑和下西洋、海禁、 闭关锁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概念及重要措施(皇 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内外朝制、解 决王国问题、察举制)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 展的情况 董仲舒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造纸术、数学、天文、 农学、医学、汉赋、汉 隶等 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 路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是 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 政治: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形成了士族 制度 经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北方经济也得到了恢 复和发展,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 思想:佛教、道教盛行, 与儒家思想相互影响 文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部分
高三二轮复习
复习பைடு நூலகம்明
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以时代特征为中心,串 联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事 件。 要求:同学按照计划事先做好相关基础知识的 课前准备,课后及时巩固。 资料:单元练习、教材、速印资料 目标:建立“时间廊”概念,准确理解阶段特 征。
中国古代史复习说明 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 外关系、思想、文化等几大部分来梳理,且之 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阶段特征(时间、时期名称、基本描述) 各部分特征 各部分重要知识、重大事件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
六、明清时期 阶段特征:明清时期 (907年~1368年 )社会经 济的缓慢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 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经济:社会经济缓慢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思想:陆王心学 文化:文化专制不断加强,同时又具有新的时代 特征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趋向保守
一、先秦部分 (一)夏商西周时期 阶段特征: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 年——前770年)是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夏是 中国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商是中国奴隶社会发 展时期,西周是鼎盛时期。
经济:石器锄耕取代原始农 业的刀耕火种,井田制取代 了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所有 制度。 政治:王位世袭制度取代禅 让制度,形成分封制度、宗 法制度。 思想文化:文字、天文、历 法
农业、手工业、商业、 井田制 分封制、宗法制
文字、天文、历法
一、先秦部分 (二)春秋战国时期 阶段特征:春秋战国(约公元前770 年——前221年)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 社会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中春秋时期是 中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 社会初步形成的时期。
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 作、小农经济,井田制瓦 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度逐 渐形成。 政治:分封制破坏,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 步形成 思想:学在民间,百家争 鸣 文化:天文、科技、文学、 绘画、戏曲
政治: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 状态,形成了士族制度 经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北 方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 发展,南北经济发展的 差距缩小。 思想:佛教、道教盛行, 与 儒家思想相互影响 文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得 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 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 先的成就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九品中正制 农业、手工业、商业 发展的情况 佛教、道教盛行, 与 儒家思想相互影响 贾思勰《齐民要术》、 志怪小说、书法艺术、 绘画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政治:政治上实现了“大一 统”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和初步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汉 代通过“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儒家思想成 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文化:科技文化得到迅速的发 展,科学技术方面有许 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 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关系:开展了积极的对外 交往,影响不断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