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结合板材料介绍总结共32页

合集下载

不同材料在软硬结合板制作中的运用

不同材料在软硬结合板制作中的运用

SUB:不同材料在软硬结合板制作中的运用测试报告熊显宝前言:为了使本公司软硬结合板在制作初期的选材、以及搭配方面做到合理配比,保障一次打样成功,并满足客户品质要求,因此,由工艺部对目前本公司常用的主要原材料进行不同的配比组合,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破坏性测试,观察对功能性的影响程度,找出最佳的材料搭配组合。

一、 实验目的1、找出最佳的材料搭配组合,做到合理配比,保障一次打样成功,并满足客户品质要求。

2、实验不同纯胶在多次高温锡炉极限值的冲击下,其内层以及孔铜的物理性能变化。

二、 原材料的选用:1、分别采用环氧胶系(台虹)、丙烯酸胶系(华弘)25um纯胶。

2、分别采用台虹1mil/1/2oz双面有胶压延铜、新杨1mil/1/3oz双面无胶电解铜、新日铁1/2mil/1/3oz双面无胶电解铜做内层软板。

3、分别采用台虹0515、0525覆盖膜。

4、统一采用0.2mm1/2ozFR4做外层硬板。

三、 原材料的配比1、华弘纯胶+台虹基材+0515覆盖膜。

2、华弘纯胶+台虹基材+0520覆盖膜。

3、华弘纯胶+新杨基材+0515覆盖膜。

4、华弘纯胶+新杨基材+0520覆盖膜。

5、华弘纯胶+新日铁基材+0515覆盖膜。

6、华弘纯胶+新日铁基材+0520覆盖膜。

7、台虹纯胶+台虹基材+0515覆盖膜。

8、台虹纯胶+台虹基材+0520覆盖膜。

9、台虹纯胶+新杨基材+0515覆盖膜。

10、台虹纯胶+新杨基材+0520覆盖膜。

11、台虹纯胶+新日铁基材+0515覆盖膜。

12、台虹纯胶+新日铁基材+0520覆盖膜。

四、 实验型号及工艺流程1、实验型号:144168四层软硬结合板。

2、工艺流程:孔铜金相切片。

五、 制作过程1、内层按软硬结合板工艺流程控制。

2、外层压合外发加工传压,按软硬结合板的摆板方式以及压合参数。

3、压合后对每种胶系的材料各整板蚀刻一张,观察是否压实,并做288℃*10S*3次的热冲击测试,观察是否爆板。

软硬结合PCB

软硬结合PCB

消费性电子产品
以DSC和DV为代表。从性能上分析,软
硬板可以立体连接不同的PCB硬板和元 件,所以在相同的线路密度下可以增加 PCB的总使用面积,相对可以提高电路 承载量,并减少接点的信号传输量以及 减少组装不良率。从结构上,软硬板较 轻而薄,可以绕曲配线,可以缩小体积 却减轻重量。
汽车
在汽车内,软硬板常用于方向盘上连接
相互股份公司月产1万平方米的软硬结合板。
该公司计划提高产量,到年底达到4万平方 米。该公司于4年前开始生产软硬结合板, 主要客户是佳能、理光等数码相机制造商和 各大PCB厂商动向 安捷伦科技等。 —— 2004 年 楠梓电子已于今年第2季度送出了软硬结合 板的样片,并计划在今年第4季度进行大批 量生产。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经投资了 3,030万美元研制软硬板。
软硬结合板特点及应用
1.特点概述
高可靠性 体积小 信号传输品质高 耐用度高
模块化设计
2.应用
工业用途
手机 消费性电子产品 汽车
工业用途
工业用途包括工业、军事及医疗所用到
的软硬板。大多数的工业零件,需要的 特性是精准、安全、不易损坏、,因此 对软硬板的要求特性是高可靠度、高精 度、低电阻损失、完整的信号传输品质、 耐用度。但因为制程的复杂性,产出的 量少且单价高。
工艺性
除此以外,压合,钻孔,Desmear的操作参数,
也和软板或是纯硬板有所差异,尤其对软板材 料中的胶层,包括Cover layer和Base film 等的 处理更是费事。由于此等胶层的组成主要由改 质环氧树脂所构成,其TG值约为40-60℃,容 易受到生产制程中化学药品的攻击,虽然可使 用Adhesiveless 的2L式材料而免除此类问题, 但除了价格较昂贵之外,而且Cover layer中所 含的胶层,亦无法完全免除,这是目前一般制 作者都会碰到的难题。

软硬结合板材料介绍1

软硬结合板材料介绍1

环氧纯胶膜-过程加工
• 预贴:预贴时注意使用定位工具的温度及时间, 以防止将离形膜熔掉而影响胶结块导致压合效果; 最好不要超过250℃/3S。同时预贴前须将保护胶 层的离形纸剥起并撕离,不可去剥及撕离形膜, 且撕纸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胶层从离形膜上分 层,影响胶层转移的品质;撕掉离型纸后胶会留 在化有条纹的离型膜上。 • 胶转移:将胶层转移时建议使用假压机或使用导 热性好的厚度在0.2mm以下的FR-4光板作为夹板 过塑。建议过塑温度为110℃~150℃(依产品类 型而定)。必须保证与胶层接触的PI面(或FR-4 光面)干净,清洁,避免表面有污渍或残留药水 而影响与纯胶的结合力。
第二部分
刚挠结合板材料介绍
刚挠结合板主材及要求
• 软板部分:FCCL单双面板:要求尺寸涨缩 绝对值小且波动小。 • 硬板部分: • ①覆铜FR-4:具有一定硬度; • ②PP(不流动)+Cu:由于压合过程中要 求流动性不能太大,一般要选择不流动PP • ③RCC(不流动):一般对于希望做到更 薄,且并不要求硬度很高。
叠板要求
耐热性 触粘性 加工性 假贴方式 抗吸湿 刚性
覆型+排气
无 弱 铆钉定位 好 大
覆型
相当 有 好 点焊即可 弱 小
覆型+排气
无 弱 铆钉定位 良 中
环氧纯胶膜-基本性能
性能数据 性能项目 试验处理 条件 A A 288℃,5s 300℃,10s 单位 IPC标准值 ≥0.7 ≥0.5 ≥80
Tg(℃)
124 122 120 118 116 30 45 60 固化时间(min) 75 90
与竞争对手比较
型号 I A S0401N120 溢胶量(mm) 0.25-2.5 0.75-2.0 0.2-0.8 Tg(℃) 剥离强度1OZ, (N/mm) 110 130 125 1.6 1.6 2.0 阻燃性 HB V-0 V-0

软硬结合板制造工艺

软硬结合板制造工艺

软硬结合板简介减少电子产品的组装尺寸、重量、避免联机错误,增加组装灵活性,提高可靠性及实现不同装配条件下的三维立体组装,是电子产品日益发展的必然需求。

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FPC)结构灵活、体积小、重量轻及可挠曲的特性可满足三维组装需求的互连技术,在电子通讯产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及重视。

近年来已有朝向软硬结合板(Rigid-Flex Board)发展之趋势,其结合FPC及PCB优点于一身,可柔曲,立体安装,有效利用安装空间。

藉以再缩小整个系统的体积及增强其功能软硬结合板特性软硬结合板的出现为电子组件之间的互连提供了一种新的连接方式,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子设备的需要趋向轻薄短小且多功化,软硬结合印刷恰好符合此种潮流优点:–可3D 立体布线组装–可动态使用,高度挠折需求–高密度线路设计,可实现HDI–高信赖度,低阻抗损失,完整型号传输–缩短安装时间,降低安装成本,便于操作.–具有刚性板强度,起到可支撑作用.缺点–制作难度大,不光要有刚性板的制作工艺,还要有挠性的制作工艺,特别是挠性板,同时制作流程远远比刚性、挠性板多而杂.–一次性成本高,设备投入性大,既要有可供刚性板生产的,还要有供挠性板生产的设备.使用方面, 在装拆损坏后无法修复,导致其它部分一块报废软硬结合板常见叠层及工艺流程1.生产工艺流程:L1工艺流程:开料→内光成像→内层酸性蚀刻→打靶位孔→激光割缝/铣沉头槽→棕化L2/3软板工艺流程:开料→外光成像(贴干膜)→内层酸性蚀刻→AOI→棕化→贴覆盖膜→快压→烘烤→棕化L4工艺流程:开料→内光成像→内层酸性蚀刻→打靶位孔→激光割缝/铣沉头槽→棕化覆盖膜工艺流程:开料→线切割→贴合待用NO FLOW PP工艺流程:开料→钻孔→外形(锣槽)→压合待用主流程:压合→除胶渣→钻孔→等离子除胶→沉铜2次→板镀→二次板镀/VCP镀铜→外光成像→外层酸性蚀刻→半成品测试/AOI→半成品检查→阻焊→字符→沉金→E-T测试→外形→外形开盖/激光开盖→激光外形→FQC →FQA →包装生产工艺流程:L1工艺流程:开料→内光成像→内层酸性蚀刻→打靶位孔→激光割缝/铣沉头槽→棕化L2/3软板工艺流程:开料→外光成像(贴干膜)→内层酸性蚀刻→AOI→棕化→贴覆盖膜→快压→烘烤→棕化L4工艺流程:开料→内光成像→内层酸性蚀刻→打靶位孔→激光割缝/铣沉头槽→棕化覆盖膜工艺流程:开料→线切割→贴合待用NO FLOW PP工艺流程:开料→钻孔→外形(锣槽)→压合待用主流程:压合→除胶渣→钻孔→等离子除胶→沉铜2次→板镀→二次板镀/VCP镀铜→外光成像→外层酸性蚀刻→半成品测试/AOI→半成品检查→阻焊→字符→沉金→E-T测试→外形→外形开盖/激光开盖→激光外形→FQC →FQA →包装层数结构类型叠层层别硬板区软板区硬板区层别备注生产工艺流程:L1工艺流程:开料→内光成像→内层酸性蚀刻→打靶位孔→激光割缝/铣沉头槽→棕化L2/3软板工艺流程:开料→钻孔→沉铜→板镀→加厚铜→外光成像(贴干膜)→内层酸性蚀刻→AOI→棕化→贴覆盖膜→快压→烘烤→沉金→贴高温胶带(茶色)→棕化L4工艺流程:开料→内光成像→内层酸性蚀刻→打靶位孔→激光割缝/铣沉头槽→棕化覆盖膜工艺流程:开料→线切割→贴合待用NO FLOW PP工艺流程:开料→钻孔→外形(锣槽)→压合待用主流程:压合→除胶渣→钻孔→等离子除胶→沉铜2次→板镀→二次板镀/VCP镀铜→外光成像→外层酸性蚀刻→半成品测试/AOI→半成品检查→阻焊→字符→沉金→外形→外形开盖/激光开盖→激光外形→E-T测试→FQC →FQA →包装层数结构类型叠层层别硬板区软板区硬板区层别备注生产工艺流程:L1/2工艺流程:开料→内光成像→内层酸性蚀刻→打靶位孔→激光割缝/铣沉头槽→棕化L3/4软板工艺流程:开料→外光成像(贴干膜)→内层酸性蚀刻→AOI→棕化→贴覆盖膜→快压→烘烤→字符→棕化L5/6软板工艺流程:开料→外光成像(贴干膜)→内层酸性蚀刻→AOI→棕化→贴覆盖膜→快压→烘烤→字符→棕化L7/8工艺流程:开料→内光成像→内层酸性蚀刻→打靶位孔→激光割缝/铣沉头槽→棕化覆盖膜工艺流程:开料→线切割→贴合待用NO FLOW PP工艺流程:开料→钻孔→外形(锣槽)→压合待用主流程:压合→除胶渣→钻孔→等离子除胶→沉铜2次→板镀→二次板镀/VCP镀铜→外光成像→外层酸性蚀刻→半成品测试/AOI→半成品检查→阻焊→字符→沉金→E-T测试→外形→外形开盖/激光开盖→激光外形→FQC →FQA →包装。

软硬结合板工艺流程

软硬结合板工艺流程

软硬结合板工艺流程1. 简介软硬结合板是一种由软性材料和硬性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软硬结合、柔韧性好、耐磨损等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家具等领域。

软硬结合板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软硬结合处理、热压成型、修整加工等步骤。

2. 工艺流程2.1 原材料准备原材料包括软性材料和硬性材料。

常用的软性材料有橡胶、塑料等,常用的硬性材料有金属、玻璃纤维等。

在原材料准备阶段,需要对软硬结合板所需的软性和硬性材料进行筛选和加工。

1.筛选:根据产品要求选择符合规格要求的软性和硬性材料,并进行筛选,去除不符合要求的杂质。

2.加工:对筛选出来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如切割、打孔等,以便后续工艺使用。

2.2 软硬结合处理软硬结合处理是软硬结合板制作的关键步骤,通过将软性材料与硬性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软硬结合层。

1.表面处理:对硬性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油污和杂质,以提高软硬结合的粘接强度。

2.粘接剂选择:根据软硬结合板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粘接剂,常用的粘接剂有胶水、胶带等。

3.粘接:将粘接剂均匀涂布在硬性材料表面上,并将软性材料放置在粘接剂上。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压力或加热等方法促使软硬材料更好地粘接在一起。

4.固化:按照粘接剂的要求和工艺参数进行固化处理,使得软硬结合层达到所需的强度。

2.3 热压成型热压成型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软硬结合板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通过热压成型可以使得软硬结合板更加紧密、坚固。

1.成型模具准备: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模具,并进行清洁和涂抹模具释模剂,以便于软硬结合板的脱模。

2.板材堆叠:将软硬结合层与其他需要的材料堆叠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

3.进行热压:将材料堆叠放入热压机中,根据产品要求设定温度和压力参数,并进行热压处理。

在热压过程中,软硬结合板的材料会发生熔融、流动和固化等变化,从而形成坚固的整体结构。

4.冷却:完成热压后,将热压板从热压机中取出,并进行冷却处理,使得软硬结合板达到室温。

PCB硬板和fpc软板和软硬结合板的区别

PCB硬板和fpc软板和软硬结合板的区别

PCB硬板和fpc软板和软硬结合板的区别
PCB成品有软硬的区分,下面联合多层线路板的技术员就来为大家介绍不同硬度的PCB有什么区别。

1、PCB硬板
硬板是一种以PVC为原料制成的板材。

PVC硬板是工业中应用较广泛的产品,特别是应用于化工防腐行业。

PVC是一种耐酸、碱、盐的树脂,因其良好的化学性能及相对低廉的价格,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等各行业。

2、FPC软板
软质聚氯乙烯挤出板材由聚氯乙烯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等经挤出成型而制得。

主要用于耐酸、耐碱等防腐蚀设备的衬里,也可以作为一般的电气绝缘以及密封衬垫材料,使用温度为-5至+40℃,可以作为橡胶板的替代产品,用途广泛属于新型环保产品。

3、软硬结合板
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

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
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

深圳市联合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精密度PCB 多层线路板生产厂家,专注于PCB多层板、铝基板、铜基板、陶瓷板、高频板、FPC软板及软硬结合板、HDI高密度互联板、SLP类载板等。

pcb 软硬结合板应用场景

pcb 软硬结合板应用场景

pcb 软硬结合板应用场景
PCB软硬结合板(Rigid-Flex PCB)是一种结合了刚性板和柔性电路板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印制电路板。

它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具有以下优势:
1. 弯曲性能:Rigid-Flex PCB可以在需要弯曲或折叠的应用中提供更好的性能。

它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弯曲,并且可以在多次弯曲后保持电气和机械性能。

2. 重量和体积:Rigid-Flex PCB相对于传统的刚性板和柔性电路板组合具有更小的尺寸和重量。

这使得它成为对体积和重量有限制的应用中的理想选择,例如便携式设备、无人机、医疗设备等。

3. 可靠性:Rigid-Flex PCB通过减少连接器和连接点来提高可靠性。

它减少了因为连接器和连接点容易出现断裂和松动而引起的故障风险,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4. 电气性能:Rigid-Flex PCB可以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包括更低的信号损耗和更好的阻抗控制。

这使得它在对高速信号传输和精确信号控制要求较高的应用中更加适用,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主板等。

PCB软硬结合板主要适用于对重量、体积、弯曲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尤其是在便携式设备、无人机、医疗设备、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主板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FPC材料性能介绍

FPC材料性能介绍
2.2.2: PET(Polyester)
如果在不需要耐高温的条件下使用时,PET作为柔性印刷板材料也是 一种优异的薄膜,PET的吸湿和尺寸稳定性比PI膜还要好,其无色透 明也是PI无法得到的特性; 但当温度在60-80度时,PET的机械特性就 会发生变化和降低,PET目前的主要用途(包括装配)仍然用于室温 条件下,而微小间距的高密度线路还没有使用,而且PET很难达到UL 的自燃等级。
3.4 屏蔽层
屏蔽层现在主要使用的种类有: A.银浆(成本低耐弯折性不好) B.黑色银膜,有SF-PC5000/PC5500,主要有日本的
TATSUTA公司生产,目前比较流行的屏蔽层。其优缺点是:耐弯折, 导电性能好,比重小;但成本高,不易储存。下面是有关黑屏的照片 和叠构:
Learn young,Learn fair!
1.2.硬板材料分类:
纸质基板,FR4;FR1;及半固化片(PP)等
Learn young,Learn fair!
3
二、基材的结构
软板基材构成的三元素
铜箔(COPPER FOIL) 胶(ADHESIVE) 绝缘材料(POLYIMIDE&POLYESTER)
Learn young,Learn fair!
绝缘材料属性对照表
特性 弯折性 尺寸稳定性
聚酰亚胺 优

聚脂材料 优

抗拉强度
优 良
可焊性 耐燃性 耐化学品性 绝缘性








Learn young,Learn fair!
7
二、基材的结构
2.2.1:PI (Polyimide)
一般PI用作基底膜,即基材和保护膜中的基底膜。PI具有耐高温可以 进行焊接的特性,而且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都不错。它是FPC最常用 的材料,厚度为25UM(1MIL)的最便宜。一般随厚度的增加或减薄 价格增加。常规的厚度从12.5---125UM(0.5MIL-5MI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