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高手的成功故事

合集下载

炒股成功的例子

炒股成功的例子

炒股成功的例子他在2021年的大牛市中入市,前多年是兼职炒股,市值起起伏伏没有大的进展,从2021年7月开始辞职正式投入职业炒股的大流中,在进入接近半年的探索之后,在2021年年底资金开始起航,到2021年元月他在股市中已经赚到了1500万。

他的自述:我在2021年大盘巅峰状态5000多点入市,当时刚毕业一年,存款大概有4万多,啥也不懂,就跟着券商推荐的股票,买入高高在上的股票,就没赚过。

当时的主流观点就是:千金难买牛回头,只要大盘一跌,马上就拉回去,所以大盘在跌倒了4000多点的时候,我到处找银子,办了7张信用卡套现7万多,所以本金是12万左右,由于初学菜鸟也没高人指点,有指点的也是“长线是金” 这样的屁话。

导致我在大盘跌倒2000点附近的时候亏的只有3万,但是此时支付宝禁止大额套现,没有办法,我只好在大盘低位斩仓,还信用卡,还完信用卡之后,我只有负资产-4万了,当时找了好几个朋友借钱凑够了4万还清信用卡。

就这样, 2021年一年亏损10万左右。

然后慢慢的积攒工资,到了2021年春节之后终于还清了所有的负债,终于可以投入了3000大洋投入股市,完全从0开始.... 由于没有高手指点,周围也是做长线,价值投资的人,也没有到过淘股吧接受超短选手的熏陶,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做波段,整天在YY隆平高科的最低点进入,然后拿个主升浪会翻几倍几倍。

但是总是与这样的牛股无缘。

还是无法稳定盈利。

但是本金慢慢的一个月几千几千的投入,慢慢的就到了几万。

到了2021年,我市值还是没有任何进展,这时我在天涯看到了我超短线的入门导师@独股一箭前辈,他一年20倍的战绩鼓舞了我,但是我并没有马上学习他,我还是坚定的想做主升浪,在主升浪的低位或者启动时进入,吃个大波段出来。

但是我会每天观察独股一箭的帖子,从20万一直目睹他到100万, 200万,一直追随他到淘股吧,参加2021年的百万实盘杯大赛。

几乎他的交易我每天都会看,慢慢的思索,顽固的我,从中长线、波段主升,转型到超短线,居然历时两年。

投资股票的五个成功案例

投资股票的五个成功案例

投资股票的五个成功案例股票投资一直被视为获取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投资股票并非易事,需要正确的策略和合理的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五个成功的股票投资案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案例一: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作为最著名的股票投资者之一,沃伦·巴菲特的成功投资案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直以来都是股票市场中的巨头。

巴菲特通过选择具有潜力的公司并长期持有股票,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回报。

他善于发现行业领军者,并投资于这些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

巴菲特的案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并耐心等待回报。

案例二: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彼得·林奇是著名的基金经理,他在投资界享有盛名。

林奇主张选择高成长的小型或中型企业,通过深入研究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找到具有潜力的股票。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来选择股票,而不仅仅依赖于市场热点。

林奇的策略告诉我们,投资者应该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而不是盲目追随市场。

案例三:约翰·波格尔的价值投资约翰·波格尔是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他以深入分析公司的价值和估值而闻名。

波格尔选择那些低估而且有潜力的股票进行投资。

他相信市场会对公司的价值产生错误的判断,因此在合适的时机买入低估的股票,并等待市场重估这些股票的价值。

波格尔的投资策略提醒我们,正确评估股票的真正价值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案例四:约翰·纳维尔的技术分析约翰·纳维尔是技术分析领域的专家,他的投资策略主要基于图表和价格走势分析。

他相信历史价格走势可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

纳维尔利用技术指标和趋势线等工具来研究股票的价格波动,并准确预测市场的趋势。

他的成功案例表明,技术分析在投资决策中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案例五:乔治·索罗斯的套利交易乔治·索罗斯是一位在金融市场上有着卓越成就的投资者,他以套利交易而闻名。

炒股成功案例

炒股成功案例

炒股成功案例炒股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领域。

成功的炒股案例总是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们代表着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炒股成功的案例,希望能够给正在投资股市的人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彼得·林奇。

他是一位美国著名的股票投资者,也是《一只蜡烛图的故事》一书的作者。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曾经管理了一支名为马格兰基金的股票基金,取得了惊人的投资业绩。

他的成功秘诀在于他的投资理念,他提倡投资者应该关注那些他们熟悉的行业和公司,寻找那些有潜力成长的股票。

他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深入研究和对行业的了解是炒股成功的关键。

其次,我们要提到的是巴菲特。

作为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巴菲特以其长期稳健的投资风格而闻名。

他曾经在1965年创办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通过投资一些被低估的股票和收购优质的企业,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

他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是炒股成功的重要策略。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普通投资者的成功案例。

比如,有的投资者通过对新兴产业的前瞻性布局,成功捕捉到了行业的爆发机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有的投资者通过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分析,发现了被市场低估的股票,成功赚取了超额收益;还有的投资者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和止损策略,避免了大幅的亏损,保持了投资组合的稳健增长。

总的来说,炒股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投资者具备良好的投资理念、深入的行业研究、严谨的风险控制和坚定的执行力。

成功的炒股案例告诉我们,投资并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场需要智慧和耐心的游戏。

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才能够在股市中获得成功。

在这里,我们不妨向那些成功的炒股者们致敬,同时也要警惕那些失败的案例。

炒股市场充满了机遇和风险,我们需要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中立于不败。

股市神话:炒股三年资金翻100倍

股市神话:炒股三年资金翻100倍

股市神话:炒股三年资金翻100倍3年狂赚112倍高手档案网名:落升。

生于1968年8月23日。

大学文化。

入市时间:2000年。

投资风格: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擒贼擒王,波段操作。

投资格言:热点,就是股市里的提款机。

3月1日,绵绵春雨。

我飞抵杭城后,落升开着“大奔”来接我。

车离开美丽的“天堂”,消失在通往滨江小城的雨雾之中……车上,他给我讲了个有趣的事儿。

去年元月,落升看中了杭州郊区一套260万元的别墅,准备一次性全额付清房款。

交款前,听到万科老总王石发表的房地产价格“拐点论”,他脑子一转,和开发商重谈付款方式:先交110万,留下150万年底交清,几轮谈判后,开发商同意。

他把“节省”下的150万元,投入当时已经暴跌的股市。

他要在股市挣一笔钱,弥补可能的房价下跌带来的损失。

亲朋好友都无法理解他的举动。

到了年末,大家惊愕地发现,他那150万元,竟神奇般地变成400多万。

“我等于白捡了一套别墅。

这辆奔驰,也是股市给报销的。

”手握着崭新的方向盘,落升开心地笑了。

早在2003年的熊市中,落升就是一个当红“明星”。

那时,只要他股评一旦出现在网上,一夜间会点击量过万。

2005年底,在大牛行情来临前,落升消失在公众视野中:电台里没有声,电视上没有影,网站论坛里,也看不到他的文章了。

他隐居到江南一个无人关注的滨江小城,选择远离喧嚣,与寂寞相伴。

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听到大盘的呼吸”。

隐居3年,他的资金竟翻了百倍。

相关证券营业部提供的数百页的交割单,详细记录着落升从2006年至2009年2月的每一笔交易。

这段时间,他账户上的资产3年增值112倍,以火箭的速度递增,那幅资产与大盘走势背道而驰的“喇叭口”形曲线图,令人震撼。

对于这些业绩,落升不是很看重,在他看来,熊市里赚到钱才更有价值。

若从大盘自2007年10月暴跌算起,至2009年2月,在如此惨烈的熊市行情中,他用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让自己的资产增值了5倍多。

而期间,大盘跌幅高达62.5%。

一年赚回30倍今晚看了一篇文章是

一年赚回30倍今晚看了一篇文章是

翻倍黑马温雪峰的故事频繁参赛屡屡夺冠“翻倍黑马”生于1975年12月。

1992年他还在读高中时,就揣着家里给的37000元开始炒股,但到1996年初时已差不多亏光。

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广州金融专科学校。

他总结经验继续在股市搏杀,在2000年时赚到了人生第一个一百万。

2005年8 月,他报名参加《新快报》短线实盘大赛,连续五期夺冠,收益率高达2850%,初露头角。

2005年9月,又参加《投资快报》“股王争霸战”,连续获得4 次冠军。

2006年8月15日至10月31日,参加“中投证券杯”股王争霸战,包揽前三名。

2006年10月9日至2007年1月31日,包揽全国首届“金元杯”超级投资明星实盘大奖赛前二名,夺得“宝马汽车”大奖。

2008年11月17日至12月28日,在网“股往金来英雄汇”模拟炒股大赛中,以初赛15个交易日115%和决赛15个交易日35%的超高收益,勇夺两个阶段比赛的冠军,夺得超级大奖别克林荫大道和雪佛来新景程两辆汽车,成为轰动一时的民间“股王”。

自有操作策略和操作系统“翻倍黑马”认为,预测大盘或者个股本身都是错误的,只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操作策略,并根据自己的操作系统进行操作。

他每天都问自己一个问题:“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我该怎么操作?”日前他向记者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操作策略和操作系统:一、大盘趋势原则即只在大盘处于上升趋势中时才操作。

具体而言就是,当上证指数K线5日均线上穿24日均线,且5日均量上穿60 日均量时,表明大盘强势,可以大胆进行短线操作;当上证指数跌破24日均线时,表明大盘有所走弱,要减少操作,降低仓位;当上证指数跌破72日均线时,表明进入空头市场,要绝对空仓,不再操作。

二、不同市场阶段采取不同策略大盘由牛转熊之后,至少要经历三四次反弹才能重新聚集人气,因此在行情的初期(上证指数K线5日均线刚刚上穿24日均线时),选股的对象集中在流通盘小于5亿股的低价股,流通盘小于2亿股的更好;如果上证指数突破年线,而且所有中短期均线均已突破长期均线,72 周线走平转升时,表明牛市已经启动,选股对象则要转向流通盘大于5亿股的基金重仓股。

苏佩雄民间第一高手如何炼就

苏佩雄民间第一高手如何炼就

苏佩雄民间第一高手如何炼就他是“80后”,身穿灰色套头毛衣和深色羽绒服,眉清目秀,却不太善于言辞,也没有任何证券从业背景。

在投身股市成为“专业股民”前,是邮局的一名营业员。

然而,在2010年至今3年多的“熊市”时间内,他的股票账户总计投入4万元本金,却直线飙升至400多万元。

他的名字叫苏佩雄。

刚刚过去的周末,由金融界和海通证券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股市民间高手大赛落下帷幕。

在这个上千万人关注、国内最大的炒股比赛中,苏佩雄获得第一名。

他的决赛成绩是2个月盈利57.76%,比赛中获得的账户收益为42万余元,这也成了他最终的“冠军”奖金。

昨天,苏佩雄接受本报记者专访,道出了他的投资诀窍。

保住本金才有盈利机会记者查阅了苏佩雄在炒股大赛中的账户操作记录,这些记录密密麻麻印了整整3大张复印纸。

令人惊异的是,在2个月的决赛中,他买卖股票超过300次,很多股票当天买,第二天就卖;卖了当天又买入,第三天又卖出……平均持股期限也就一两天。

总结他的投资风格,与苏佩雄在比赛中给自己起的绰号“超超超短线”惊人地相似。

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的炒股大赛决赛,最初由主办方提供炒股资金10万元,股民进行实盘资金操作,每收益5%就能晋级下一个资金档。

记者查询发现,苏佩雄的投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去年12月3日,小苏以2.29元均价买入15000股国电电力,第二天跌至2.25元,也就是跌了4分钱,他全部卖出;12月3日当天,他还以4.21元买入5000股大连控股,结果第二天跌至4.03元,他又追买入3000股摊低成本,到了第三天,大连控股涨至4.17元,他就将8000股全部卖出。

在12月3日第一天进入决赛时,苏佩雄买入的3只股票中,只有贤成矿业一只当天上涨赚钱。

他首日以4.66元买入6000股,第二天涨至4.73元,也就是每股仅涨了7分钱时,他就全部抛出了。

整个比赛进程都是如此,涨几分钱他就抛出,绝不留恋;与此同时,买入的股票跌几分钱就坚决斩仓,也绝不留恋。

股票投资十大经典案例

股票投资十大经典案例

股票投资十大经典案例股票投资是当今社会中非常热门的投资方式之一。

投资者通过购买公司股票来分享企业的成长和利润,获得资本收益。

在股票投资领域,有许多成功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更为后来的投资者指明了方向,启示了成功的投资策略。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股票投资十大经典案例。

1.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无论是美国股市还是全球股市,沃伦·巴菲特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投资大神之一。

他创建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更是许多投资者学习的对象。

巴菲特以其深入的价值投资理念和长期投资策略,创造了惊人的财富。

他的成功经验包括投资可持续增长的企业、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坚定的长期持有。

2.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空头出击英镑1992年,乔治·索罗斯和他的Quantum基金成功空头英镑,创造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外汇投资案例之一。

他对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预测准确无误,使得Quantum基金赚取了惊人的利润。

3. 彼得·林奇(Peter Lynch)——寻找成长性股票彼得·林奇是美国著名的成长股投资大师,他曾在投资领域获得巨大成功。

林奇提出了“发现成长性股票”的投资理念,他认为投资者应该关注那些具有持续成长潜力的企业,例如大型零售商沃尔玛和咖啡连锁星巴克。

4. 卡尔·伊坎(Carl Icahn)——搅动华尔街卡尔·伊坎是一位活跃在华尔街的搅局者,他以收购企业、参与并购重组而出名。

他在投资中的成功案例包括收购苹果公司股票,以及通过投资剑桥分析公司赚取丰厚回报。

5. 约翰·泰勒(John Tempelton)——跨国投资者约翰·泰勒是20世纪著名的跨国投资者,他成功地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在不同国家进行投资。

他在投资领域的成功案例体现了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深刻洞察力和科学的投资方法。

金融学名人故事

金融学名人故事

金融学名人故事1.杰出投资家巴菲特的故事:巴菲特是美国最成功的投资家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投资,并在贵族股票公司工作了几年。

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价值投资策略,即购买被低估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他的投资哲学被广泛传达,他的演讲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

2. “股票之神”巴比奥尼的故事:尽管他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发现了股票市场交易的规律,但他在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时失去了所有的钱。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继续研究股票市场并开发了自己的股票交易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他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他的股票交易策略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代的股票交易。

3. 贝尔纳·马多夫的故事:马多夫是一位具有争议性的投资家和金融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开发了一种名为杠杆收购的交易模式。

这种模式允许公司通过借入资金购买自己的股票,从而抬高自己的股票价格。

然而,这种交易模式也导致了一些公司的破产和财务危机。

4. 约翰·波格尔的故事:波格尔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公司。

他的投资哲学是找到被低估的公司并进行长期投资。

他的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之一,但也因为一些投资亏损而陷入了争议。

5. 乔治·索罗斯的故事:索罗斯是一位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和慈善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开发了一种名为“量子基金”的交易模式。

他的投资哲学是利用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进行交易。

他的成功使他成为了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但他也因为一些政治活动和金融交易而引起了争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市高手的成功故事师傅教我的散户战法第二课,叫做”心理分析”他举了个例子:散户看盘,一般先看“指数”,再看自己手上的个股。

什么金叉,死叉,斑马一样多而繁杂的均线,甚至各种自编的指标,改变了参数的指标等等。

这些都是还没入门的表现,是将来被我们收割的“韭菜”。

师傅先问了我,在营业部和那些散户混得老熟了吧?其中有倒霉的菜鸟,也会有相对出色的高手吧?他们一般都看什么呢?我说,菜鸟看的东西就是量和价,还有金叉死叉什么的,还会一些股市秘籍中的“必涨图形”“必跌图形”,至于高手嘛,藏得紧,好在徒儿死皮赖脸,总算搞到一些东西。

后来我发现,高手做的,似乎都是我看起来风险巨大的品种,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能赚钱。

我觉得是他运气特好。

师傅笑了笑,说,你说的“高手”,都是“短线高手”吧。

我想了想,恍然说,是的。

师傅没再说话,而是打开电脑,翻出一堆资料,我下,那是全国各地一些营业部的客户交易资料,最长的一个账户资料有近8年的交易历史,从最早的20万元做到了4000万。

他说,你先好好研究一下这个交割单。

那一个月,我独自一人躲在四合院的一间房里研究那些交割单。

师傅也懒得理我,每天早起打打太极拳,再到不远处的一块地里去给他种的一些蔬菜施肥。

这些事他从不让徒弟做,也不知为啥。

交割单初看起来比较乱,似乎做了一年多时间的一些短线,一年下来,算小赢。

而我对照那年的行情大幅波动,似乎我都可以不止赚这点的。

第二年开始,交割单慢慢清晰起来,基本上只在同1-2个股票上来回的做,手法还是短线,只是品种突然间只缩减到1-2只,高抛低吸成功率有70%,看得我热血沸腾。

那一年,他赚了0.5倍。

当年指数却跌了十几个百分点。

第三年,交割单开始和去年没什么变化,高抛低吸不亦乐呼,只是品种换了。

到第3个月开始,他突然转变了手法,长时间不交易了,就买了深发展一个股票。

这一年,他赚了4倍。

第四年,最开始他的手法还是持股不动,后来改变手法,又开始重复第二年的手法。

那一年,他居然赚了6倍。

第五年,第二年的手法,0.5倍第六年,同,3倍第七年,大部分时间空仓。

赚10%第八年,刚开始不久,已赚20%交割单似乎没什么神奇之处,惟一让我觉得神奇的是他每年多少都能赚点。

而且最奇怪的是,明明是一个炒手的个性,突然之间就可以改变手法,只做某1.2只品种高抛低吸甚至敢于某个阶段长时间持股不动。

师傅告诉我,越是看似平凡的交易,越有神奇的功效。

这个交割单的神奇,并不在于某个阶段他获得了上百倍的暴利,而是他超然于其它股票品种不管不顾只管自己的自留地的洒脱。

我问,如果那个股票走的趋势一直是下降趋势呢?师傅说,即便下降趋势的品种,中途总有阶段性反弹。

而那个交割单的主人,所做的品种虽然也会阶段性跟随大盘下跌,但全年波动幅度总是相对比较大,连续单向的时间却不多。

最后,师傅总结了这个交割单的优秀之处。

1、利用自己的短线盘感,只做同一两个品种的反复波动却不被其它同期涨得更好的品种吸引,这种耐心和毅力,是一般散户所不能拥有的2、所选择品种是个眼光问题,他的优秀之二,在于他利用了所操作股票的“股性”活跃程度高于一般品种,且这种眼光,一般散户也是不具备的。

“波动”才是交易的根本,即便一个股票长时间在一个区域横盘,但几个月下来,反复的箱体箱顶,也是金钱3、在大牛市来临时期,能够果敢改变短线思路,转为长期持股,这种思路的突然转变,是绝大多数做惯短线的炒手无法达到的境界4、在股市大熊时期,选择了大部分时间空仓,这种眼光和忍耐力也非一个短线炒手所能具备5、他的操作结果是:除了从头跌到尾的单边下跌市,他都可以赚钱。

而股市这几年某年成为单边下跌市的情况,非常少。

后来师傅才告诉我,这是我的大师兄的一张成绩单。

师傅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他第二年的时候,将他引进门的。

这张成绩单只是大师兄一个微不足道的账户,主要是作为示范给后续同门看的。

因为起始资金小,更有说服力。

不少散户把几千万资金也当作巨款,实际上这几千万资金在一些大市值品种上,进去连个水花都不会溅起。

这是散户战法的典范。

由于连续多年获利,这个账户下周将换名,改城市。

时间够长了,目的也达到了。

我面红耳赤。

想起我第一年就巨亏50%,比起大师兄,那差别不是一点点。

师傅的第二课,心理分析,主要分析的就是散户心理。

如何据此发现主力在诱导散户发生趋势共振,如何据此发现主力在诱导散户反做。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非常了解散户。

所以,散户心里想什么,每天看盘看的是什么,听的是什么,都要了解。

因为每一只股票背后的运作者都是人。

有些是“合力”,有些是“独力”。

不管哪种力,都代表了人性。

合力的股票,用合力的方法,引导性独力的品种,就用做独力品种的模式。

人性的背后,就是股性。

木匠与厨师的故事,就是师傅这时候告诉我的。

一个品种,你需要首先判断的是,它是属于木匠的品种,还是厨师的小菜。

木匠做家具,首先找的木材,是一定要大于所做出来的家具的大小的。

多出来的材料,就是那些边角和锯末。

厨师做饺子,擀面的时候,找的面团,一定是小于饺子皮本身的。

两类匠师,为了同一个目的,却选择了把大变小和把小变大的截然不同方法。

如果你首先没有判断准确这个品种属于厨师还是木匠,交易的结果自然就会和实际的期望完全相反。

师傅给了我一张宇宙图,说,看看我门在哪?我一看那图就蒙了。

浩瀚的宇宙啊,地球根本就在一个找不到的地方,何况我们生活的这栋四合院。

“这就对了”,师傅说。

“万物皆有定律,一环套一环,一物制约一物。

宇宙中有一个银河系,银河里有个太阳系,太阳系里有地球,地球上有我们的中国,中国种有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城市中有我们这栋四合院....”师傅喝了一口龙井,继续讲。

如果把我们的宇宙看成一个股市的环扣终端,那么其中的关系也同样的一环套一环的。

股市的波动,无非是涨、跌、盘三种。

涨中有跌,跌中有涨;涨中有盘,盘中有涨;跌中有盘,盘中有跌....缩小到最小的一天分时图,也同样可以诉说这样的规律。

一只票,每天都有交易,交易的博弈,就是多空的分歧。

大跌了,有人卖也会有人买,大涨了,同样如此,盘整不怎么动,还是如此。

一切皆因买卖人看趋势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散户看的,都是其中的一小段,稍微聪明点的,也就看到月为单位。

涨了,说会涨,跌了,说还会跌,这和三岁小孩最初的看山是山是一样的。

一环套一环的游戏中,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真实的趋势是什么?大管中,中管小,一丝一毫都不会改变。

我每天给蔬菜施肥,若没有我的肥料,你今天看到的鲜活的蔬菜叶子,不出半月就会沮丧泛黄。

如果天没有大旱,没有洪涝,当你看见我每日对蔬菜的培育,你会很清楚这些蔬菜会一直欢快的成长到被我收割。

宇宙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代表了世界里的万事万物。

师傅用蔬菜施肥的例子,给我讲解了生长的催化剂。

我听着听着,却慢慢地感到不寒而栗。

我能想象,小散们正被不时的肥料诱惑者,生长着,欣欣向荣的时期,欢天喜地,全然不知有个人正站在一旁,手上镰刀举着,只等长壮了来收割。

“那我如何才能避免成为蔬菜呢?”我问。

师傅想了想,问:看过武侠小说吗?这还用问,我初中时候就迷恋这玩意,读书不用功,倒是看武侠小说把我弄成了近视。

师傅说,武侠小说里,讲到有一个人,在一个泥泞的路上,为了逃避敌人的追踪,就倒着身子行走,路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敌人顺着脚印追踪,却从终点追到了起点。

这是利用敌人的常识。

股市里,绝大多数人学的东西,都是类似道氏理论,波浪分析,或还有周易式的江恩。

这些理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传下来,自然就成了大部分交易者交易的一些“常识”。

而我们只需要利用他们的常识,让自己从容获利。

这些懂得常识的人,总有少部分是可以真正获利的,他们就是样板,是培养大众从众心理的赚钱榜样。

所有迷恋“技术分析”的人,永远不会觉得技术分析不好。

一定要说不好,他们都只是怪自己没有用好。

实际上,在世界上有锁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解锁的人。

一环套一环,一把锁有一把钥匙。

你现在需要学的,就是如何找到那把钥匙。

从20万到4000万一个高手的故事师傅教我的散户战法第二课,叫做”心理分析”他举了个例子:散户看盘,一般先看“指数”,再看自己手上的个股。

什么金叉,死叉,斑马一样多而繁杂的均线,甚至各种自编的指标,改变了参数的指标等等。

这些都是还没入门的表现,是将来被我们收割的“韭菜”。

师傅先问了我,在营业部和那些散户混得老熟了吧?其中有倒霉的菜鸟,也会有相对出色的高手吧?他们一般都看什么呢?我说,菜鸟看的东西就是量和价,还有金叉死叉什么的,还会一些股市秘籍中的“必涨图形”“必跌图形”,至于高手嘛,藏得紧,好在徒儿死皮赖脸,总算搞到一些东西。

后来我发现,高手做的,似乎都是我看起来风险巨大的品种,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能赚钱。

我觉得是他运气特好。

师傅笑了笑,说,你说的“高手”,都是“短线高手”吧。

我想了想,恍然说,是的。

师傅没再说话,而是打开电脑,翻出一堆资料,我下,那是全国各地一些营业部的客户交易资料,最长的一个账户资料有近8年的交易历史,从最早的20万元做到了4000万。

他说,你先好好研究一下这个交割单。

那一个月,我独自一人躲在四合院的一间房里研究那些交割单。

师傅也懒得理我,每天早起打打太极拳,再到不远处的一块地里去给他种的一些蔬菜施肥。

这些事他从不让徒弟做,也不知为啥。

交割单初看起来比较乱,似乎做了一年多时间的一些短线,一年下来,算小赢。

而我对照那年的行情大幅波动,似乎我都可以不止赚这点的。

第二年开始,交割单慢慢清晰起来,基本上只在同1-2个股票上来回的做,手法还是短线,只是品种突然间只缩减到1-2只,高抛低吸成功率有70%,看得我热血沸腾。

那一年,他赚了0.5倍。

当年指数却跌了十几个百分点。

第三年,交割单开始和去年没什么变化,高抛低吸不亦乐呼,只是品种换了。

到第3个月开始,他突然转变了手法,长时间不交易了,就买了深发展一个股票。

这一年,他赚了4倍。

第四年,最开始他的手法还是持股不动,后来改变手法,又开始重复第二年的手法。

那一年,他居然赚了6倍。

第五年,第二年的手法,0.5倍第六年,同,3倍第七年,大部分时间空仓。

赚10%第八年,刚开始不久,已赚20%交割单似乎没什么神奇之处,惟一让我觉得神奇的是他每年多少都能赚点。

而且最奇怪的是,明明是一个炒手的个性,突然之间就可以改变手法,只做某1.2只品种高抛低吸甚至敢于某个阶段长时间持股不动。

师傅告诉我,越是看似平凡的交易,越有神奇的功效。

这个交割单的神奇,并不在于某个阶段他获得了上百倍的暴利,而是他超然于其它股票品种不管不顾只管自己的自留地的洒脱。

我问,如果那个股票走的趋势一直是下降趋势呢?师傅说,即便下降趋势的品种,中途总有阶段性反弹。

而那个交割单的主人,所做的品种虽然也会阶段性跟随大盘下跌,但全年波动幅度总是相对比较大,连续单向的时间却不多。

最后,师傅总结了这个交割单的优秀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