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和自动控制技术,将车辆垂直存储在地下的智能化停车系统。
它可以实现多层的垂直停车,节省了地面空间,提高了停车效率。
本文将围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设计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
首先,需要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来监测和控制地下立体车库的各个部分。
为了实现地下立体车库的正常运行,可以将车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入口、垂直移动设备、平面移动设备、出口等。
每个部分都需要一个PLC来监测和控制。
入口部分是车辆进入地下立体车库的地方。
在入口设备上,可以设置传感器来检测车辆的到达和离开,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PLC。
PLC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车道信号灯和车道栏杆的开关,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进入和离开车库。
垂直移动设备是用于将车辆垂直移动到不同的层次的设备。
每个层次都需要一个垂直移动设备,并且每个设备都需要一个PLC来监测和控制。
PLC可以根据车辆的到达和离开信号,来控制垂直移动设备的升降和停止。
此外,PLC还可以监测垂直移动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平面移动设备是用于将车辆在同一层面上移动到不同的储存空间的设备。
每个储存空间都需要一个平面移动设备,并且每个设备都需要一个PLC来监测和控制。
PLC可以根据车辆的到达和离开信号,来控制平面移动设备的运动和停止。
此外,PLC还可以监测平面移动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出口部分是车辆离开地下立体车库的地方。
在出口设备上,可以设置传感器来检测车辆的到达和离开,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PLC。
PLC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车道信号灯和车道栏杆的开关,以确保车辆的安全离开车库。
此外,PLC还需要和人机界面(HMI)进行通信,以便操作人员可以监测和控制整个地下智能立体车库系统。
HMI可以显示车库的状态、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操作人员可以通过HMI进行设置和调整。
综上所述,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是PLC,通过PLC可以实现对地下立体车库各个部分的监测和控制,包括入口、垂直移动设备、平面移动设备和出口等。
基于PLC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是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对停车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包括停车引导、停车位检测、车辆位置控制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施。
一、系统设计方案基于PLC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功能和技术,包括车辆进入检测、道闸控制、停车位管理、车辆位置控制、车辆离开检测等。
在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停车场的规模和停车位布局,然后选择合适的感应器、道闸和PLC设备,并设计相应的控制逻辑和程序。
1. 车辆进入检测车辆进入检测是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的第一步,通过在入口处安装车辆检测器,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进入情况,并将信号传输给PLC进行处理。
常见的车辆检测器包括地感线圈、红外线传感器等。
PLC收到信号后,可以根据当前停车位的情况,决定是否允许车辆进入停车场。
2. 道闸控制当车辆被允许进入停车场时,道闸需要实时开启并对车辆进行通行控制。
这需要通过PLC对道闸电机进行控制,根据车辆的进入和离开情况实时调节道闸的开合状态,并保证车辆的通行顺畅。
3. 停车位管理停车位管理包括对停车位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当车辆进入或离开停车位时,需要更新停车位的状态信息。
通过在每个停车位安装车辆检测器或传感器,并将信息传输给PLC,可以实现对停车位状态的实时管理和监控。
4. 车辆位置控制与车辆进入检测类似,车辆离开检测也需要通过车辆检测器进行实时监测,当车辆准备离开停车场时,通过检测器向PLC发送信号,PLC可以根据需要对车辆的通行进行控制,并更新停车位的状态信息。
在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基于PLC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进行实施,并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运行。
实施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备安装与调试在实施阶段,需要将所选用的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这包括安装车辆检测器、道闸控制设备、PLC等,并进行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与调试工作。
PLC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

PLC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增加以及汽车的普及,停车难问题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效率,我们可以采用PLC停车场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的停车管理和控制。
1.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PLC停车场控制系统之前,首先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停车场控制系统主要需要实现以下功能:a.入口/出口的车辆识别:通过车辆识别技术(如车牌识别、IC卡识别等),自动识别车辆的信息,包括车牌号码、车辆类型等,并实现入口和出口的车辆通行记录。
b.停车位管理:通过传感器或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
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智能地分配停车位,避免出现停车位被占用或无法使用的情况。
c.支付管理:停车场控制系统应与支付系统相连接,实现自动计费和支付功能。
用户在停车时可以通过IC卡、支付宝等方式缴纳停车费用。
d.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入口/出口的栏杆、闸门等设备的自动控制,避免未授权车辆的非法进入。
2.系统硬件设计和选型在PLC停车场控制系统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来实现各种功能。
a.车辆识别设备:可以使用车牌识别摄像头、IC卡读卡器等设备来实现车辆的自动识别。
b.传感器和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测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可以选择感应式传感器或摄像头来监测停车位。
c.控制设备:选择合适的PLC控制器,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型号的PLC控制器。
d.栏杆和闸门控制设备:选择适当的电机或气动设备来实现栏杆、闸门的自动控制。
3.系统软件设计在PLC停车场控制系统中,软件设计是实现各种功能的关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车辆识别算法:根据车辆识别设备的选择,开发相应的车牌识别算法或IC卡读卡算法,实现车辆信息的自动识别。
b.停车位管理算法:通过传感器或摄像头等设备获取停车位的使用情况,根据算法实现停车位的分配和管理。
c.支付管理算法:根据停车时间和费率等信息,设计相应的计费算法和支付管理算法,实现自动计费和支付功能。
PLC停车场车位控制PLC课程设计

PLC停车场车位控制PLC课程设计PLC停车场车位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系统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停车场车位控制系统的基本需求,包括车位数量、进出口位置、停车场容量等。
根据需求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
2. 设计硬件部分: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PLC设备,并设计硬件连接部分。
这包括传感器、执行器、输入输出模块等的选择和连接方式。
例如,可以使用车位探测器作为传感器,用电动阀门作为执行器。
3. 编写PLC程序: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设计,编写PLC程序。
程序的主要功能是监测车位状态、控制车位开关以及处理进出车辆的信息。
程序需要考虑到多个车位的并行控制和车位状态的实时更新。
4. 进行仿真和调试:在PLC软件中进行仿真和调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模拟不同的场景,如车位满时的处理、车辆进出顺序等,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 搭建实际系统:根据硬件设计和PLC程序,搭建实际的停车场车位控制系统。
这包括安装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并进行连接和调试。
6. 进行实际测试:对搭建好的系统进行实际测试,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测试可以包括模拟车辆进出、车位状态变化等情况,以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地控制车位的开关。
7. 进行系统优化: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以调整PLC程序的逻辑,优化硬件连接方式,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8. 编写课程报告:最后,根据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编写课程报告。
报告应包括系统需求、硬件设计、PLC程序、仿真和调试结果、实际测试结果以及系统优化等内容。
同时,可以对系统的应用前景和改进方向进行讨论。
以上是PLC停车场车位控制系统的详细课程设计步骤,通过这个设计,学生可以了解P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PLC程序设计和硬件连接的技巧,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
基于PLC的停车场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4、其他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道闸、显示屏等其他设备也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布置。道闸应选择性 能稳定、耐用的产品,显示屏应选择清晰度高、亮度可调的设备。同时,为了提 高整个监控系统的协调性和美观性,应注重设备的颜色、造型等方面的选择。
二、系统实现
二、系统实现
基于PLC的停车场监控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四、系统功能
3、语音提示:系统可根据车辆进出停车场的状态,通过语音模块进行相应的 提示和报警,如“欢迎光临”、“请勿停车”等。
四、系统功能
4、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停车场车位使用情况、车辆进出记录等信息进行统计 与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五、实际应用效果
五、实际应用效果
在某智能建筑停车场项目中,采用了基于PLC的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该 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停车场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具体表现如下:
2、程序编写及调试
(2)程序调试 完成PLC控制程序的编写后,进行现场调试。根据实际需求对程序进行优化和 调整,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地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系统功能
四、系统功能
1、车位状态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位状态,包括空闲车位、占用车位、 已预约车位等状态。
四、系统功能
2、车牌识别: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车辆图像,利用车牌识别技术识别车辆牌 照号码,提高车辆进出效率。
2、硬件设备
(2)传感器:包括车位传感器和车辆传感器,用于监测车位状态和车辆进出。 (3)高清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图像,为车牌识别提供清晰的基础数据。
2、硬件设备
(4)语音模块:实现系统与车主之间的语音通信,包括语音提示和语音报警 等功能。
3、软件实现
3、软件实现
停车位控制系统PLC课程设计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的越来越普及。
汽车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起着重大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于是停车正在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汽车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突出的难题: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停车问题接踵而至,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停车位,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停车场车位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目前,有偿使用停车场是这个问题最为有效的解决方式,这就使得停车场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目前的大部分停车场管理系统都是采取人工判别车型、人工收费、人工放行以及人工引导车辆入库等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车辆集中存放管理的场所被人类提出车辆进出的秩序、车辆存放的安全性、车辆存放管理的有偿性等要求。
在如今农业、工业、生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电子技术发展迅猛。
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从而产生了很多设计工具。
PLC[1]控制是常用的控制系统核心。
于是,智能停车场系统产品应运而生,在现代停车场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停车场系统的全称是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通常被称为停车场系统或智能停车场,也被行内人士简称为“停车场”。
停车场系统应用现代机械电子及通讯科学技术,集控制硬件、软件于一体。
智能停车场的研究、发展使得停车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也体现着时代的进步,体现着人文情怀,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现状还很落后,相比于国外技术水平有明显的差距。
主要原因是我国仅是汽车保有量近年来迅速攀升,而城市道路与停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汽车数量的增长严重滞后。
面对汽车时代的急速降临,更多的汽车用户缺乏汽车文化和文明交通意识,再加上我们的城市欠缺交通管理经验,管理体制也不完善,结果严重影响了城市汽车车辆与交通的发展。
扬大plc停车场汽车计数管理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停车场汽车计数管理系统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李新兵蒋步军目录1 任务书 (2)1.1设计课题 (3)1.2概况及控制规定 (3)1.3设计目的及规定 (3)1.4课题规定 (4)1.5日程安排 (4)2课题分析与方案选择 (5)2.1控制方式选择 (5)2.2 PLC编程思绪分析 (6)2.3方案流程图 (7)3具体软件硬件设计 (8)3.1梯形图 (8)3.2指令助记符 (10)3.3 I/O接口图 (14)4 仿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4)5感想 (15)参考文献 (16)1 任务书1.1设计课题停车场汽车计数管理系统设计1.2概况及控制规定1.某停车场最多可停放汽车80辆, 现通过数码显示通报剩余空车位数, 停车位满后入口处亮红色禁入交通灯, 有空车位时亮绿色通行交通灯。
2、入库车辆进入时, 分别顺次通过1#和2#传感器后, 计进入一辆, 若此时车辆后退, 通过2#和1#传感器后自动减1, 仅仅通过一个传感器不计数。
2、出库车辆前进时, 分别顺次通过2#和1#传感器后, 计驶出一辆, 若此时车辆后退, 通过2#和1#传感器后自动加1, 仅仅通过一个传感器不计数。
3.光传感器的接受光被遮断时定义为“有信号”;4.计数采用两位七段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
1.3设计目的及规定1.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及设计程序。
2、掌握电气设计制图的基本规范, 纯熟掌握PLC程序设计的方法和环节。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电气设计有关资料及数据。
4.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1.4课题规定1.设计原则: 国家现行有关电气设计规范及主管部门规定等。
2.设计范围: 控制系统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程序设计、施工图设计。
3、设计成果: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等), 主电路图、控制电路图、流程图、I/O端子接线图、梯形图及程序。
基于PLC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题成为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扰。
传统的停车场管理方式存在着停车难、地域局限性大、车辆管理不够精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引入自动化停车系统。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设计。
一、系统概述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停车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停车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减少人为操作中的错误,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效率。
本系统设计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人机界面等外围设备,实现对停车场的车辆进出、通道控制、车位管理、收费等功能的自动化控制。
二、系统结构1. 主控制单元主控制单元由PLC构成,负责系统的整体控制和数据处理。
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控制,并向执行器发送控制指令。
2.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停车场内车辆的状态,包括车辆进出、停车位是否已占用、车辆大小、车辆重量等信息。
常用的传感器有车辆感应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等。
3. 执行器执行器接收PLC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包括道闸的开关、电梯的升降、停车位指示灯的亮灭等。
4.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用于人员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包括车辆入口和出口的出入口显示屏、自助缴费机等。
三、系统功能1. 车辆进出管理当车辆进入停车场时,传感器通过识别车牌或者感知车辆大小,将车辆信息发送给PLC。
PLC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控制道闸的开启,允许车辆进入停车场。
当车辆退出停车场时,传感器再次感知车辆信息,PLC控制道闸的开启,允许车辆离开停车场。
2. 停车位管理停车位传感器监测停车位的占用情况,并将信息发送给PLC。
PLC根据停车位的占用情况,通过停车位指示灯显示停车位的状态,以便车辆快速找到空余停车位。
3. 收费管理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支持自助缴费,当车辆离开停车场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停车费用,并显示在自助缴费机上,车主可以通过自助缴费机进行支付,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收费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应用电子班级:12应用电子学生姓名:李仁志指导教师:刘国富职称副教授完成时间:2014.11.25前言随着进口汽车大量涌人和国内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大中城市的汽车数量剧增,从而引发了停车管理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停车场管理技术不断完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停车场管理系统功能的强大。
但是,现时某些小区小型停车场如要运用大量高新技术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维护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有时考虑也不够全面,所以目前车辆管理成本高、服务效率低等问题。
采用PLC编程无疑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PLC就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是一种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通用工业控制器。
它是继承了继电器控制器装置的部分突出性能,并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通行技术结合为一体,代表了当前电器控制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
本文阐述了停车场车位控制系统的PLC控制、自动计数、数码显示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介绍了关于PLC工作特点及运行原理,以及介绍了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系列的FX系列 PLC控制器主要功能模块及应用。
FX不仅编程简单,通用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而且具有易于操作及维护,设计、施工、调试周期短等优点。
然后设计了停车场车位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块及功能,并对系统的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硬件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
最后程序分析测试论证停车场车位控制的设计。
关键词:PLC;停车场;车位控制;三菱FX-2n目录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PLC)简介 (5)1.1 PLC的诞生 (5)1.2 PLC组成 (5)1.3 PLC特点 (5)1.4PLC的应用 (6)第二章 FX系列所用基本指令的类型 (8)2.1 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 LD、LDI、OUT (8)2.2 取脉冲指令LDP、LDF (8)2.3 接点串联指令 AND、AN (8)2.4 接点并联指令 OR、ORI (8)2.5加一指令INC、减一指令DEC (9)2.6比较指令 CMP (9)第三章停车场车位控制的功能要求及设计方案介绍 (10)3.1设计要求 (10)3.2系统工作过程 (11)第四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12)4.1 车辆入库与出库流程图设 (12)4.1.1车辆入库流程图 (12)4.1.2 车辆出库流程图 (13)4.2 硬件配置 (13)4.3 PLC的I/O分配表 (14)4.4 控制程序设计分析 (14)4.5 接线图 (17)4.6 编程元件的解析 (18)第五章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20)5.1 硬件调试 (20)5.2 软件调试 (20)5.3 性能分析 (20)5.4设计的结果 (20)第六章设计总结 (21)附录 (22)附录一 (22)附录二 (23)参考文献 (25)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PLC)简介1.1 PLC的诞生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已广泛普及,成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
可编程控制器最先出现在美国,1968年,美国的汽车制造公司通用汽车公司(GM)提出了研制一种新型控制器的要求,并从用户角度提出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以下十大条件:(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2)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即用美国的电网电压);(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9)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要很小的变更;(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B。
条件提出后,立即引起了开发热潮。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应用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
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
紧接着,美国MODICON 公司也开发出同名的控制器,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成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他们的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1.2 PLC的组成PLC主要由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源和编程器组成,CPU模块通过输入模块将外部控制现场的控制信号读入CPU模块的存储器中,经过用户程序处理后,再将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模块来控制外部控制现场的执行机构。
1.3 PLC特点(1)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梯形图是使用得最多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其符号与继电器电路原理图相似。
有继电器电路基础的电气技术人员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熟悉梯形图语言,并用来编制用户程序,梯形图语言形象直观,易学易懂。
(2)控制灵活,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采用模块化形式,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硬件配置确定后,可以通过修改用户程序,不用改变硬件,方便快速地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具有很好的柔性。
(3)功能强,扩充方便,性能价格比高可编程序控制器内有成百上千个可供用户使用的编程元件,有很强的逻辑判断、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控制功能。
如果元件不够,只要加上需要的扩展单元即可,扩充非常方便。
与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4)控制系统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少,维修方便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配线与其它控制系统的配线比较少得多,故可以省下大量的配线,减少大量的安装接线时间,开关柜体积缩小,节省大量的费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以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交流接触器。
一般可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故障率很低,且有完善的自诊断和显示功能,便于迅速地排除故障。
(5)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为现场工作设计的,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硬件措施如屏蔽、滤波、电源调整与保护、隔离、后备电池等,例如,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PLC内部EEPROM中,储存用户原程序和预设值在一个较长时间段(190小时),所有中间数据可以通过一个超级电容器保持,如果选配电池模块,可以确保停电后中间数据能保存200天。
软件措施如故障检测、信息保护和恢复、警戒时钟,加强对程序的1.4 PLC的应用目前,可编程序控制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工业部门。
随着其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逻辑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与”、“或”、“非”等逻辑运算的能力,可以实现逻辑运算,用触点和电路的串、并联,代替继电器进行组合逻辑控制,定时控制与顺序逻辑控制。
数字量逻辑控制可以用于单台设备,也可以用于自动生产线,其应用领域最为普及,包括微电子、家电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2)运动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或灵活运用指令,使运动控制与顺序控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随着变频器、电动机起动器的普遍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与变频器结合,运动控制功能更为强大,并广泛地用于各种机械,如金属切削机床、装配机械、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3)过程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接收温度、压力、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通过模拟量I/0模块,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 A/D转换和D/A 转换,并对被控模拟量实行闭环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现代的大中型可编程序控制器一般都有PID闭环控制功能,此功能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加热炉、锅炉等设备,以及轻工、化工、机械、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
(4)数据处理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数学运算、数据传送、转换、排序和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是运算的中间参考值,也可以通过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或者将它们保存、打印。
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柔性制造系统,也可以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5)构建网络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通信包括主机与远程I/0之间的通信、多台可编程序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其他智能控制设备(如计算机、变频器)之间的通信。
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其他智能控制设备一起,可以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当然,并非所有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都具有上述功能,用户应根据系统的需要选择可编程序控制器,这样既能完成控制任务,又可节省成本和资金。
第二章 FX系列所用基本指令的类型2.1 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 LD、LDI、OUTLD,取指令。
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开接点指令,即常开接点辑运算起始。
LDI,取反指令。
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闭接点指令,即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OUT,线圈驱动指令,也叫输出指令。
LD、LDI两条指令的目标元件是X、Y、M、S、T、C,用于将接点接到母线上。
OUT是驱动线圈的输出指令,它的目标元件是Y、M、S、T、C。
对输入继电器X不能使用。
OUT指令可以连续使用多次。
LD、LDI是一个程序步指令,这里的一个程序步即是一个字。
OUT是多程序步指令,要视目标元件而定。
OUT指令的目标元件是定时器T和计数器C时,必须设置常数K。
2.2 取脉冲指令LDP、LDFLDP取脉冲上升沿,指在输入信号的脉冲上升沿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LDF取脉冲下降沿,指在输入信号的脉冲下降沿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这两条指令都占两条程序步,他的目标元件为X、Y、M、S、T、C。
LDP、LDF指令的使用说明如下图所示,使用LDP指令,元件Y0只在Y0的上升沿时(由OFF到ON时)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使用LDF指令,元件Y1尽在X1的下降沿时(由OFF到ON时)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2.3 接点串联指令 AND、ANIAND,与指令。
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
ANI,与非指令。
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
AND与ANI都是一个程序步指令,它们串联接点的个数没有限制,也就是说这两条指令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这两条指令的目标元件为X、Y、M、S、T、C。
2.4 接点并联指令 OR、ORIOR,或指令,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并联。
ORI,或非指令,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并联。
OR与ORI指令都是一个程序步指令,它们的目标元件是X、Y、M、S、T、C。
这两条指令都是并联一个接点。
OR、ORI是从该指令的当前步开始,对前面的LD、LDI指令并联连接。
并联的次数无限制。
2.5加一指令INC、减一指令DEC表2.1 INC、DEC指令的助记符、功能、操作数和程序步2.6、比较指令 CMPCMP指令有3个操作数:两个源操作数[S1.]和[S2.],一个目标操作数[D.],该指令将[S1]和[S2.]进行比较,结果送到[D.]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