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岩土专业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工程岩土专业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房建教研室黑龙江工程学院2015年12月课程设计任务书(01)学生姓名班级学号院系名称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指导教师职称从事专业土木工程题目名称红旗小区第栋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本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和步骤;熟悉施工定额的使用;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施工组织问题的能力。
为其参加现场施工及其管理打下基础为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相关方面的设计或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工作量要求等)(一)设计资料1. 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本工程为某小区的第X栋住宅楼,建筑面积为1790m2,平面形式为条形,总长度为31.44m,进深为9.82m,6层,层高3m,总高度为19.5m.2)结构概况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主体为砖混结构。
除过梁为预制构件,其他混凝土均为现场浇筑。
3)屋面概况隔气层采用SBS卷材、保温层采用沥青珍珠岩块、防水层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
4)装饰概况外墙为浅黄色涂料;室内天棚、墙面为中级抹灰,其表面刷涂料;楼地面和楼梯面为水泥砂浆面层;一层地面为50厚碎砖垫层,其表面为1:2水泥砂浆面层;门窗和玻璃安装均为常规做法。
2.施工条件续附表138 台阶和散水m292 0.18附图1 底层平面图附图2 正立面图附图3 剖面图附图4 基础平面图附图5 标准层结构布置图附图6 总平面图红旗大街淮河路4号楼3号楼2号楼1号楼8号楼7号楼6号楼5号楼12号楼11号楼10号楼9号楼红旗住宅小区黄河路15米30米15米20米15米天木街。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岩土专业

顶棚涂料
m2
2045
0.034
30
楼地面抹灰
m2
1800
0.376
31
楼梯间抹灰
m2
200
0.485
32
釉面砖地面
m2
1800
0.250
33
外墙抹灰
m2
2250
0.110
34
外墙涂料
m2
2250
0.034
35
安装门窗
m2
740
0.076
36
安装门窗玻璃
m2
440
0.062
37
%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岩土专业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房建教研室
黑龙江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
宦AT肓多咳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院系名称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
从事专业
土木工程
题目名称
红旗小区第栋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和步骤;熟悉施工定额的使用;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施工组织问题的能力。为其参加现场施工及其管理打下基础为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相关方面的设计或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所需各种专业工人由公司劳资科技计划供应。
5)水暖为一般给排水设施和热水采暖系统;施工中所需的水电均有甲方从城市供水、供电网中接引。
4.主要工种工程量一览表,见附表1所示。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程应用,包括土的性质、分类及力学性质。
2. 使学生了解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法,理解我国岩土工程相关标准和规范。
3. 帮助学生掌握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岩土工程理论知识,分析岩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岩土工程实践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岩土工程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岩土工程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的结合,形成实践探究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沟通与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岩土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 土的组成与性质- 岩土的分类及力学性质- 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原理2.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勘察方法与设备- 勘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勘察报告的编制3. 岩土工程设计方法- 基础工程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 边坡稳定性分析4.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方法与工艺- 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5. 岩土工程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及讨论- 案例解决方法与应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计16周,每周2课时。
第1-4周重点讲解岩土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第5-8周介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第9-12周讲述岩土工程设计方法;第13-16周阐述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并穿插进行岩土工程案例分析。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岩土工程 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前言1.1工程概况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1.3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1.4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区域气象特征2.2场地地形地貌2.3地质构造2.4地层结构2.5场地地下水2.6 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2.7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3.1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3.2砂土液化判别3.3 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别4、岩土工程评价4.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场地的适宜性4.2场地地基土评价4.3不良地质作用4.4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5.1天然地基基础评价5.2地基基础方案建议6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6.1地下建筑的防水与抗浮6.2基坑支护及降水6.3地下管线6.4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7、结论及建议7.1结论7.2建议附录: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2、工程地质剖面图13、钻孔柱状图1/ 、八—1、前言1.1工程概况成都建华投资有限公司拟在成都市温江区某街道修建1幢28层商业建筑,建筑高度120 m。
基础拟采用筏形基础,地下室两层,地下室埋置深度10m。
建筑物长度为(80-xh)m,宽度为(20+xh)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J 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等有关规范,确定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本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本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
综上所述,拟建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______________ 级。
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对拟建物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工作,并为设计单位提供相关工程地质依据。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安徽建筑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岩土工程》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一、课题设计与分工要求(一)设计课题1、课题一:某下穿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2、课题二:某人行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二)课题分工与要求1、课题一:由学号尾数为单号同学完成。
2、课题二:由学号尾数为双号同学完成。
3、要求:各班学习委员(或班长)负责对本班同学按学号划分课题,并将课题的分工名单在完成设计任务后一起上交指导教师。
二、目的和要求1、掌握常见地下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制定和实施,了解并掌握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流程;2、综合运用地下工程设计原理、工程力学、工程施工管理等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正确地依据和使用现行技术规范,并能科学地搜集与查阅资料(特别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和网络资源);3、掌握隧道工程监控内容和目的;掌握测试点布置、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掌握监测频率;掌握监测控制标准;4、了解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5、要求同学们以课题为核心,即要求团结协作,培养和发扬团队精神,又要求养成独立自主,勤奋学习,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应完成的设计工作量(一)计算书一份1、设计资料:任务书和必要附图;2、监控量测目的和意义;3、监控量测内容(其中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4、测试的方法和测试工具;5、监测断面和监测点的布置;6、监测频率的确定;7、各个监测项目的监测控制标准;8、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以及监控量测管理。
(二)绘制监控量测方案图1、监测断面布置图;2、各个监测项目监测点布置图;3、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设计时间:一周五、主要参考资料1.《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刘招伟主编,科学出版社;2.《地下工程浅埋暗挖通论》,王梦恕,安徽教育出版社社;3.《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杨其新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4.《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关宝树,人民交通出版社;6.《岩土工程》,汤康敏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8.各种隧道设计标准图集。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

《岩⼟⼯程勘察》课程设计《岩⼟⼯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1 课程设计步骤1、认真复习“岩⼟⼯程勘察”课中的有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
2、以某试验楼⼯程岩⼟⼯程勘察为例,通过对某试验楼建筑场地岩⼟⼯程勘察成果的整编、场地的⼯程地质条件论述、地基岩⼟⼯程评价及勘察报告的编写,培养学⽣综合运⽤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 关于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在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岩⼟⼯程勘察中,岩⼟体的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是⼀项⼗分重要的⼯作,尤其在详细勘察阶段,室内外试验⼤量开展,其⽬的是为岩⼟⼯程评价与计算提供所需的物理⼒学性质指标和岩⼟参数。
2.1 原位测试原位测试项⽬和⽅法应根据岩⼟条件、设计对参数的需要、地区经验和测试⽅法的适⽤性等因素综合确定。
⽽根据原位测试成果,利⽤地区性经验估算岩⼟观测特性参数和对岩⼟⼯程问题做出评价时,应与室内试验和⼯程反算参数作对⽐,检验其可靠性。
当基坑开挖较深,⾯积较⼤时,宜进⾏基坑卸荷回弹观测;对⾼层建筑物应进⾏沉降观测,观测⼯作从基础底⾯施⼯完后即应开始,直⾄沉降稳定为⽌。
为考虑基坑开挖、桩基施⼯或其他地基处理施⼯等对相邻已有建筑的影响,应进⾏边坡位移(或变形)、孔隙⽔压⼒变化、打桩振动影响等的监测⼯作。
2.2室内试验在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岩⼟⼯程勘察中,室内试验中的岩⼟常规试验(⼟的密度、含⽔率、⼟粒密度、液塑限、直接剪切、压缩试验以及岩⼟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等)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应结合建筑物的重要性与特殊要求、基础类型以及⼟层性质等进⾏⼀些特殊项⽬的试验,如⼟的⾼压固结试验、三轴剪切试验、动三轴试验、灵敏度、颗粒分析、相对密度、黄⼟的湿陷性、膨胀⼟胀缩性试验以及⽔质、⼟质分析试验等。
试验项⽬和试验⽅法,应根据⼯程要求和岩⼟性质的特点确定。
当需要时应考虑岩⼟的原位应⼒场和压⼒历史,⼯程活动引起的新应⼒场和新边界条件,使试验条件尽可能接近实际;并应注意岩⼟的⾮均质性、⾮等向性和不连续性以及由此产⽣的岩⼟体与岩⼟试样在⼯程性状上的差别。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岩土工程勘察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石和重要环节。
而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则是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理论与实践,掌握勘察方法、勘察内容和分析处理结果等基本技能。
为此,编写《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则显得极为必要。
一、前言在前言中,应该对本指导书的编写目的、对象、依据和使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并说明该指导书所涉及的内容和重要性。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该部分应概述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范围、内容、要求和整个设计过程的组织安排等。
三、学生选题及指导老师简介在学生选题的部分,应明确选题的内容、题目、背景、目的、意义以及预期目标。
同时,在指导老师简介的部分,应简单介绍指导老师的背景、成就、研究领域和教学经验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该部分应按照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安排,详细说明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实习及实践等,同时规划每个阶段的时间和完成的内容,以保证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
五、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在这一章节中,需要说明所选的教材和参考书目,并对这些书目进行简要介绍,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六、课程设计评测表该部分应包括评价课程设计的各个方面。
针对学生的综合表现、作业质量、翻译能力、现场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及思考等方面进行完整的评估。
评价表应体现客观性和科学性,对课程设计的每个阶段都要有专门的评价标准。
七、注意事项在这个部分,需要说明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在实验室和现场操作,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施的安全。
总之,编写一份好的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需要详细了解课程要求,掌握必要的知识,注意教学速度,使学生充分理解每个部分,并能够进行实地操作。
同时,在评测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公正和客观的态度进行评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起到提高课程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位:单专业:指导老师:课设地点:名:姓学号:日期:教育资料..目录I、勘察报告文字部分一、前言(一)工程概况(二)钻孔资料(三)设计委托勘察要求及任务(四)本次勘察所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规范(五)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六)本次勘察的工作方法及完成情况二、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二)气象条件(三)地质构造及地震(四)人类工程活动(五)场地岩土构成及工程特性(六)岩溶及地下水(七)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三、地基沉降计算四、基坑涌水量预测五、滑坡稳定系数和滑坡推力(剩余下滑力)计算六、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与防震设防教育资料..七、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形式建议(一)地基持力层(二)基础形式建议(三)基础尺寸设计及地基承载力验算八、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九、结论及建议Ⅱ、勘察报告图件部分工程地质剖面图 1:100 1张钻孔柱状图 1:100 1张(2个钻孔)教育资料..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我公司受贵州大学委托,对其拟建的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采矿楼东侧的第五教学楼进行岩土工程初勘、详勘工作。
拟建物为一幢地上十层,地下二层的高层建筑,高度为56.0m,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主楼最大轴力11000KN/柱,裙房最大轴力2000KN/柱。
建筑物地下室埋深-5.0m,±0.00标高1092.00m。
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钻孔资料在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采矿楼东侧拟建的第五教学楼,初勘施工2个钻孔,孔距12m。
钻孔记录如下:ZK1钻孔:高程1091m,0~1.4m杂填土,1.4~4.2m红粘土,4.2~5.3m强风化白云岩,5.3~10.8m中风化白云岩,10.8~12.4m 软塑红粘土,12.4~20.0m中风化白云岩。
ZK2钻孔:高程1092.0m,0~1.8m杂填土,2.0~4.8m红粘土,4.8~6.1m强风化白云岩,6.1~10.3m中风化白云岩,10.3~11.9m 软塑红粘土,11.9~16.2m中风化白云岩,16.2~17.8m软塑红粘土,17.8~30.2m中风化白云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岩土工程》
学生姓名:张小飞
学号:09201030223
班级:09勘查2班
指导教师:汪东林
院长:丁克伟
一、课题设计与分工要求
(一)设计课题
1、课题一:市府广场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2、课题二:飞凤街地下主通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二)课题分工与要求
1、课题一:由学号尾数为单号同学完成。
2、课题二:由学号尾数为双号同学完成。
3、要求:各班学习委员(或班长)负责对本班同学按学号划分课题,并将课题的分工名单在完成设计任务后一起上交指导教师。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常见地下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制定和实施,了解并掌握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流程;
2、综合运用地下工程设计原理、工程力学、工程施工管理等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正确地依据和使用现行技术规范,并能科学地搜集与查阅资料(特别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和网络资源);
3、掌握隧道工程监控内容和目的;掌握测试点布置、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掌握监测频率;掌握监测控制标准;
4、了解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
5、要求同学们以课题为核心,即要求团结协作,培养和发扬团队精神,又要求养成独立自主,勤奋学习,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应完成的设计工作量
(一)计算书一份
1、设计资料:任务书和必要附图;
2、监控量测目的和意义;
3、监控量测内容(其中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4、测试的方法和测试工具;
5、监测断面和监测点的布置;
6、监测频率的确定;
7、各个监测项目的监测控制标准;
8、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以及监控量测管理。
(二)绘制监控量测方案图
1、监测断面布置图;
2、各个监测项目监测点布置图;
3、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设计时间:一周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刘招伟主编,科学出版社;
2.《地下工程浅埋暗挖通论》,王梦恕,安徽教育出版社社;
3.《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杨其新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4.《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关宝树,人民交通出版社;
6.《岩土工程》,汤康敏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
8.各种隧道设计标准图集。
六、设计资料
题目1:本工程为市府广场公交换乘中心改造工程的一部分,由现商城负一层消防通道下穿市府广场停车场负二层,原设计地道总长59.5m,其中明挖框架段17.5m,穿越城市主干道至地下停车场段为隧道工程,长42m。
桩号1+30.827~1+72.827段,长42m;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暗挖法施工。
地下通道为圆弧拱衬砌,挡墙式洞口,洞内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
通道净宽6m,净高2.5m,其中开挖高度8.48米,开挖宽度为5.6米。
结构覆土厚度约为3米。
隧道穿越地层,为杂填土(Qm1)和淤泥质杂填土(Q4a1),其中淤黏土为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含水量,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属于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性土。
图1 地下通道平面图
衬
图2 地下通道断面设计图
题目2:飞凤街地下通道位于长江中路与飞凤街交叉口,通道下穿长江中路,在道路两侧及路中BRT 站台处分别设置出入口。
地下主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通道主体断面形式为拱顶直墙,采用CD 法施工,开挖跨度为6.54米,开挖高度5.1米,通道长约52米。
结构覆土厚度约为4米。
此通道所处位置地貌单元属南淝河一级阶地,上部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约
19.0m,根据探测报告显示上部覆土1.6~5m为杂填土,结构顶局部含有淤泥质填土,对施工不利,。
结构底部位于粉质粘土中,与下层粉细砂联通,底板以下粉土夹粉细砂中赋存承压水,承压水头3m。
所处位置及断面设计如图3和图4所示。
出入
A
图3 地下通道平面图
隧
二衬
道
中
线
初衬
图4 地下通道断面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