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
DR技术规格要求

二、技术规格要求:(带*号为重要技术参数)包1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2台;1.整机性能:碘化铯加单CCD探测器DR,具有采集、存储、传输等数字图像功能,要求分辨率高和后处理功能强大。
能满足立位、卧位、坐姿和各种特殊投照角度的拍片要求,在各种体位均可获得完美的摄影效果,操作灵活简便。
2.主要用途:用于全数字化胸片及全身检查,头颅、腹部、脊椎、骨盆、四肢摄片等全身检查诊断(含DICOM3.0打印功能)3.主要配置:高压发生器、X线球管、束光器、滤线栅、CCD探测器、摄影架及摄影床、数字图像系统4.技术规格:*4.1机械结构类型:悬吊管球+移动平床+立Bucky固定立柱4.2高频高压发生装置:4.2.1输出功率50KW 工作频率:50-100KHz4.2.2摄影kV:40~150kV4.2.3摄影mA:10~500mA4.2.4最小曝光时间:≤1ms4.2.5摄影方式:普通摄影,滤线器摄影,器官程序摄影4.3 X线球管4.3.1焦点:0. 6/1.2mm4.3.2最大摄影kv:150kv4.3.3球管热容量: ≥150kHU4.3.4束光器(进口):a)手动限束器,方视野;b) 照射野指示灯:100W,24V AC4.4 摄影架及摄影床:焦屏距:(100-180)cm±5cm,连续可调。
摄影床尺寸: 长度200厘米,宽度65cm,高度70厘米,偏差不大于±3厘米4.5 CCD数字化探测器4.5.1针状结构碘化铯+单CCD芯片4.5.2摄像尺寸:≥17*14英寸4.5.3像素值≥900万4.5.4像素尺寸≤108微米4.5.5极限空间分辨率≥3.1 Lp/mm*4.5.6 A/D转换系数;14 bit 65535灰阶4.5.7影像采集时间: ≤2s图像建立时间≤15s4.5.8具有剂量优化模式4.5.9滤线器:栅比8:1栅密度>180线/英寸4.6图像采集工作站4.6.1品牌计算机工作站(cpu:酷睿双核,2.0GHz,内存:1GB ,硬盘160GB,DVD光盘刻录)4.6.2 19寸液晶监视器4.6.3网络接口:100M网络接口,DICOM3.0接口直接接入医院HIS.PASS网络系统4.7图像处理功能4.7.1手动/自动窗宽/窗位、局部自动窗宽/窗位/预置窗宽/窗位4.7.2正负像翻转、图像翻转、图像旋转、图像放大及漫游4.7.3标注及测量、分割、自动电子剪切4.7.4局部放大、恢复原始图像4.7.5组织均衡、影像对比增强、像素剂量优化4.7.6边缘增强:自动识别并分析图像,增强影像边缘锐利度4.7.7动态范围优化:自动对原始图像动态曲线压缩,便于诊断4.7.8高频图像增强:增强图像对比度,提高细节分辨率,显著提高骨小梁等图像*4.7.9噪声抑制:自动过滤杂频信号,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信噪比4.8图像打印功能4.8.1对显示的图像进行手动选择打印4.8.2可选择不同的打印设备、胶片格式及打印张数4.8.3 DICOME3.0功能Print Management、Modality Worklist、Storage Class User *4.9配激光胶片打印机一台另配套受检者防护用品及防护标志一套。
医院DR系统技术参数要求

缩光器:手动和自动控制FOV,数字显示照射野和SID
7.11
电动胸片架系统
8
电动胸片架:满足立为胸片和卧位BUCKY检查
8.1
胸片架(探测器中心离地):30-180;范围≥150cm
8.2
电动胸片架探测器可做-20----+90°倾斜
8.3
探测器与球管运动定位功能:电磁式安全刹车,
与球管同步自动跟踪自动(电动)定位或一键到位功能和手动定位
10.15
曝光模式:AEC模式,手动模式,解剖程序选择模式
10.16
提供备品备件与软件备份光盘、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中英文各一套、提供与投标文件一致的中英文原件资料
提供设备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注册登记表和“3C”认证证书;安装地点:医院,且符合我国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整机原厂保修3年(包括更换配件和材料),招标时出具原厂保修承诺
10.1
专业图像处理工作站
10.2
Windows XP操作系统,方便升级和操作
10.3
内存≥2G
10.4
硬盘≥320G(双硬盘处理)
10.5
支持任务清单(DICOM Worklist);自动/手动输入病人资料,已输入的病人资料在WORKLIST列表中配对确认。
10.6
标准DICOM 3.0Print/Send接口,具备输出图像格式DICOM3.0。可与HIS、RIS和PACS系统完全连接,正常使用。
设备主机(如球管、高压发生器、机械结构等)必须是制造商原厂制造。
7.2
自动保持焦点与探测器距(SID)≥150cm
7.3
球管焦点:小焦点≤0.6 mm大焦点≤1.2mm
7.4
D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

D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一、设备名称: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二、数量:一台三、设备用途说明:能给病人进行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投照摄影四、设备主要构成:4.1数字化非拼接平板探测器4.2 X光球管4.3高频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4.4振动式滤线栅4.5满足立、卧位检查需要的自动化机械床台系统4.6专用图像采集/诊断工作站五、主要技术及系统概述:5.1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5.1.1探测器类型:非晶硅平板探测器★5.1.2探测器TFT成像板结构:非拼接TFT整板★5.1.3探测器有效成像尺寸:17″×17″(43cm×43cm)5.1.4探测器检测像素矩阵:≥3000×3000,即900万像素5.1.5探测器检测单元尺寸:≤139um5.1.6动态范围:≥14bit5.1.7自曝光至图像在监视器上显示的时间:≤5s5.1.8 DQE值(量子转换效率):≥70%5.1.9最大空间分辨率:≥3.6Lp/mm5.1.10数字平板探测器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无须额外辅助冷却5.2 X光球管5.2.1功率:≥50KW5.2.2阳极热容量:≥230kHu5.2.3球管阳极旋转速度:3000转/分钟5.2.4双焦点:0.6mm(小焦点)/ 1.2mm(大焦点)5.2.5焦点功率:22/54kW5.2.6阳极靶角:12.5度靶角5.2.7管电压范围:40~150kVp5.3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5.3.1 类型:高频高压发生器★5.3.2 发生器具有网络化控制功能,与图像采集工作站及悬吊架机械系统集成控制5.3.2 高频逆变频率:≥25kHZ5.3.3 输出功率:≥50kW5.3.4 输入电源:380V 50HZ 三相电源5.3.5 输出电压:40~150kVP5.3.6 最大摄影mA:≥630mA5.3.7 最短曝光时间:≤2ms5.3.8 最大mAs:≥500mAs5.3.9应具备隔室控制台单独操作曝光5.3.10控制台有曝光参数单元化菜单可供选择5.3.11具有故障状态显示功能5.4 机械床台系统5.4.1 采用多功能平床及立柱组件组成,满足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投照摄影临床需求5.4.2 数字平板探测器由立柱承载5.4.3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自动旋转,转动角度90°5.4.4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自动控制由立柱立位快速变换移动至床台下卧位5.4.5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沿立柱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行程距地380-1700mm5.4.7 X管球的支撑架为天轨悬吊式5.4.8 X管球吊架可沿天轨水平方向运动,移动行程≥1950mm5.4.9 X管球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行程≥1200mm5.4.10 X管球机头配有彩色液晶触摸屏显示中央控制装置,可控制及显示机械部分所有电动操作及状态参数5.4.11 可在X管球机头控制装置上实现近台曝光参数条件选择以及图像采集协议选取设置。
D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

DR 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一、设备名称:多功能数字化X 射线摄影系统(DR)二、数量:一台三、设备用途说明:能给病人进行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投照摄影四、设备主要构成:4.1 数字化非拼接平板探测器4.2 X 光球管4.3 高频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4.4 振动式滤线栅4.5 满足立、卧位检查需要的自动化机械床台系统4.6 专用图像采集/ 诊断工作站五、主要技术及系统概述:5.1 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5.1.1 探测器类型:非晶硅平板探测器★5.1.2探测器TFT成像板结构:非拼接TFT整板★5.1.3探测器有效成像尺寸:17〃x 17〃(43cm x 43cm)5.1.4探测器检测像素矩阵:》3000X 3000,即900万像素5.1.5探测器检测单元尺寸:w 139um5.1.6动态范围:》14bit5.1.7自曝光至图像在监视器上显示的时间:w 5s5.1.8 DQE值(量子转换效率):》70%5.1.9最大空间分辨率:》3.6Lp/mm5.1.10 数字平板探测器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无须额外辅助冷却5.2 X 光球管5.2.1 功率:》50KW5.2.2阳极热容量:》230kHu5.2.3 球管阳极旋转速度:3000转/分钟5.2.4双焦点:0.6mm (小焦点)/ 1.2mm (大焦点)5.2.5 焦点功率:22/54kW5.2.6 阳极靶角:12.5 度靶角5.2.7管电压范围:40〜150kVp5.3 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5.3.1 类型:高频高压发生器★5.3.2 发生器具有网络化控制功能,与图像采集工作站及悬吊架机械系统集成控制5.3.2高频逆变频率:》25kHZ5.3.3输出功率:》50kW5.3.4 输入电源:380V 50HZ 三相电源5.3.5 输出电压:40〜150kVP5.3.6 最大摄影mA > 630mA5.3.7最短曝光时间:w 2ms5.3.8 最大mAs > 500mAs5.3.9 应具备隔室控制台单独操作曝光5.3.10 控制台有曝光参数单元化菜单可供选择5.3.11 具有故障状态显示功能5.4 机械床台系统5.4.1 采用多功能平床及立柱组件组成,满足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投照摄影临床需求5.4.2 数字平板探测器由立柱承载5.4.3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自动旋转,转动角度90°5.4.4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自动控制由立柱立位快速变换移动至床台下卧位5.4.5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沿立柱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行程距地380-1700mm5.4.7 X 管球的支撑架为天轨悬吊式5.4.8 X管球吊架可沿天轨水平方向运动,移动行程》1950mm5.4.9 X管球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行程》1200mm5.4.10 X管球机头配有彩色液晶触摸屏显示中央控制装置,可控制及显示机械部分所有电动操作及状态参数5.4.11 可在X 管球机头控制装置上实现近台曝光参数条件选择以及图像采集协议选取设置。
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设备技术参数及要求

立式摄影架系统
7.1
驱动方式:电动
*7.2
智能跟踪方式:支持自动/手动
7.3
平板探测器垂直移动范围:1500mm
7.4
平板探测器中心距地面最下距离:≤450 mm
7.5
平板探测器旋转角度范围:-15°~+90°
*7.6
一键式完成卧/立位摄影自动停泊转换,转换完成时间≤9s
*7.7
具备运动控制盒可以近台控制立柱升降,限束器控制,探测器旋转,自动跟踪,探测器立、卧位自动复位功能
支持多种规则及非规则的分格方式
11.2
支持图文报告系统
*11.3
图像的存储方式:DVD/CD-R刻录,刻录时带有自动预览软件,可使刻录的图像在任一普通电脑上观看,并做简单的处理
备注
设备须包含适配UPS稳压电源及手动液压叉车(地牛)
7.8
优质PUR材质活动摄影床
7.9
原装进口三视野电离室
*8
无线遥控装置
8.1
通讯模式:红外载波通讯
*8.2
功能实现:胸片架升降、旋转运动控制、限束器铅叶、光野指示灯控制、立式/卧式位复位按键、对中、跟踪功能
9
图像采集工作站
9.1
计算机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内存:≥2G,硬盘:≥500G
9.2
10.2
计算机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内存:≥8G,硬盘:≥1T
10.3
显示器:≥19"液晶显示器
*10.4
可完成图像的拼接功能,如全脊柱显示、全下肢显示等
10.5
图象处理功能:窗宽/窗位、漫游、缩放、放大镜、区域缩放、镜像、翻页、裁剪、灰度对比度、反色、伪彩色、滤波、平滑、锐化、边缘检测等
DR技术参数及要求

DR技术参数及要求DR技术参数及要求一、设备名称:数字化X线平板摄影系统。
二、数量:一台。
三、设备要求及用途:进口品牌,适用于临床数字化摄影,能够满足胸部、四肢、头颅、腹部及等部位进行立位、卧位、侧卧位以及特殊体位的X线检查。
四、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1、平板探测器1.1探测器类型:非晶硅整板探测器,非拼接结构。
1.2探测器成像面积:≥41×41cm。
1.3采集像素矩阵:≥3072×3072,有效采集像素≥850万。
1.4极限空间分辨率:≥3.5LP/mm。
1.5图像输出灰阶:≥14bits。
1.6 X射线量子探测效率(DQE)≥60% (RQA5 ,1uGy)。
1.7冷却方式:半导体冷却、自然风冷却或风冷。
2、主机原厂生产高频高压发生器2.1最大输出功率:≥50KW。
2.2最大输出电压:150KV。
2.3逆变频率:≥50kHz。
2.4最大毫安量:≥750mA。
2.5最短曝光容积率:≤1.0mAs。
3、落地式电动多功能机架3.1满足立位胸片、俯卧位、腰椎正侧位以及其他复杂体位的拍片需要。
3.2平衡臂垂直电动升降范围:≥125cm。
3.3 SID电动控制,SID范围:1000—1800mm。
3.4臂旋转范围:-30°—+120°。
°。
+30—°-30探测器电动旋转范围:3.5.3.6具备一键定位功能。
3.7 X线球管和探测器可以旋转以满足特殊角度摄影的需要。
3.8具备彩色显示触摸操作中文界面,具有显示、调整X射线摄影条件;焦点选择;机架位置状态显示;控制机架运动等功能。
3.9 具备机架非接触式(如红外线)自动防碰撞系统。
4、X线球管4.1双焦点:焦点规格≤0.6mm/1.2mm。
4.2焦点最大功率:≥20/60KW。
4.3阳极热容量:≥300kHU。
4.4阳极转速:≥7000转/min。
4.5球管最高管电压:150KV。
4.6最大管电流:≥630mA。
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技术要求

阳极热容量≥280kHU
4.3.3
球管焦பைடு நூலகம்:小焦点≤0.6mm大焦点≤1.5mm
4.4
全自动U形臂多功能摄影支架
4.4.1
横臂上下移动距离:670 mm~1700 mm,电动,横臂旋转:0°~90°~+105°
4.4.2
X射线管支架沿横臂移动距离(焦屏距):1100 mm~1800mm
4.4.3
4.7.2
24"液晶显视器一台
4.7.3
全中文操作界面,
4.7.4
每个身体部位采用不同的处理协议,达到最优的显示效果;采用图像增强模块,以保证获得最佳的图像,95%的图像无需医生调节即可诊断。
4.7.5
图像预浏览功能;手动自动窗宽&窗位;正/负片显示;图像的水平位和垂直位反转;图像旋转;图像移动及缩放;图像等比例剪切;对比度增强;图像多级放大漫游 ;R/L标注;图像存储;图像传输;多种打印方式
可变的SID1000-1800mm
4.4.4
数字显示按键控制面板
4.4.5
手动束光器
4.6
移动式摄影床
4.6.1
尺寸:≥2005mm×810mm×700mm
4.6.2
承重≥130kg
4.7
图像采集、操作控制系统
4.7.1*
主机控制台与高压发生器高度集成,可直接在主机工作站上进行曝光参数的设置,不需要用高压发生器控制台手动设定曝光条件,具有人体器官程序摄影自动控制,X线剂量自动控制及X线剂量优化功能。
逆变频率≥250KHZ
4.2.4
最大管电压:150KV
4.2.5
最大管电流≥630mA
4.2.6
加载时间:0.001-6.3s
DR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配置基本要求

附件:DR(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配置基本要求品牌:进口设备预算:110万一、产品总体要求1.设备用途: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采用无线数字化平板探测器,实现一机多用,可以完成门诊、急诊、住院部患者的全身各部位、各体位、多角度的全面数字X线摄影检查,以满足医院临床和体检工作中的数字化放射诊断需求。
2.设备要求:为保证产品在临床使用中机器的兼容性、稳定性、及图像清晰度,要求所投DR,整机和图像诊断处理软件为同一品牌。
3.设备构成:无线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悬吊式X 射线系统+固定摄影床+立式胸片架二、产品技术参数要求★1、X线高压发生器1.1 产品要求:原装进口高频逆变式高压发生器1.2 输出功率:≥50kW1.3 摄影电压范围:40-150kV1.4 最大输出mA:≥630mA1.5 摄影曝光控制功能:具有多种曝光形式选择★2、X射线球管2.1 产品要求:原装进口X射线管组件2.2 焦点尺寸:小焦点≤0.6mm, 大焦点≤1.2mm2.3 阳极热容量:≥300 KHU★3、限束器3.1 产品要求:原装进口★4、数字化平板探测器4.1 产品要求:为无线/碘化铯/非晶硅平板。
4.2 探测器成像面积:≥14×17英寸4.3 探测器成像介质:碘化铯+非晶硅4.4 像素≥500万,最大空间分辨率≥3.0 lp/mm。
★5、立式胸片摄影架探测器上下运动方式:电动,并能控制高度★6、X线摄影机架6.1 机架结构:井字型悬吊天轨吊架,可纵向横向大范围移动6.2 自动定位功能:具备一键快速定位功能,可实现立位和卧位摄影的快速转换6.3 自动跟踪功能:X线管能自动跟踪平板探测器位置6.4 运动控制方式:电动★7、摄影床7.1 摄影床结构:固定落地式床体7.2 承载固定式滤线栅★8、DR图像采集处理系统8.1 原装进口,系统控制与信息管理、图像采集处理一体化设计8.2 操作系统:windows 7或以上8.3 图像处理功能:整幅图像放大功能,局部放大观察功能,病人资料显示,图像黑白两度调节,窗宽/窗位调节,图像反转,图像排版功能,胶片打印功能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
数要求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D 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
一、设备名称: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
二、数量:一台
三、设备用途说明:能给病人进行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投照摄影
四、设备主要构成:
数字化非拼接平板探测器
X光球管
高频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
振动式滤线栅
满足立、卧位检查需要的自动化机械床台系统
专用图像采集/诊断工作站
五、主要技术及系统概述:
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5.1.1探测器类型: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5.1.2探测器TFT成像板结构:非拼接TFT整板
★5.1.3探测器有效成像尺寸:17″×17″(43cm×43cm)
5.1.4探测器检测像素矩阵:≥3000×3000,即900万像素
5.1.5探测器检测单元尺寸:≤139um
5.1.6动态范围:≥14bit
5.1.7自曝光至图像在监视器上显示的时间:≤5s
5.1.8 DQE值(量子转换效率):≥70%
5.1.9最大空间分辨率:≥mm
数字平板探测器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无须额外辅助冷却
X光球管
5.2.1功率:≥50KW
5.2.2阳极热容量:≥230kHu
5.2.3球管阳极旋转速度:3000转/分钟
5.2.4双焦点:0.6mm(小焦点)/ 1.2mm(大焦点)
5.2.5焦点功率:22/54kW
5.2.6阳极靶角:度靶角
5.2.7管电压范围:40~150kVp
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
5.3.1 类型:高频高压发生器
★5.3.2 发生器具有网络化控制功能,与图像采集工作站及悬吊架机械系统集成控制
5.3.2 高频逆变频率:≥25kHZ
5.3.3 输出功率:≥50kW
5.3.4 输入电源:380V 50HZ 三相电源
5.3.5 输出电压:40~150kVP
5.3.6 最大摄影mA:≥630mA
5.3.7 最短曝光时间:≤2ms
5.3.8 最大mAs:≥500mAs
5.3.9应具备隔室控制台单独操作曝光
控制台有曝光参数单元化菜单可供选择
具有故障状态显示功能
机械床台系统
5.4.1 采用多功能平床及立柱组件组成,满足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投照摄影临床需求
5.4.2 数字平板探测器由立柱承载
5.4.3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自动旋转,转动角度90°
5.4.4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自动控制由立柱立位快速变换移动至床台下卧位
5.4.5 数字平板探测器可沿立柱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行程距地380-1700mm
5.4.7 X管球的支撑架为天轨悬吊式
5.4.8 X管球吊架可沿天轨水平方向运动,移动行程≥1950mm
5.4.9 X管球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行程≥1200mm
X管球机头配有彩色液晶触摸屏显示中央控制装置,可控制及显示机械部分所有电动操作及状态参数
可在X管球机头控制装置上实现近台曝光参数条件选择以及图像采集协议选取设置。
X管球机头可旋转,转动角度±110°
病人支承床承重≥200kg
床面板为碳纤维材质
床面可水平横向移动,移动行程≥100mm
床面可水平纵向移动,移动行程≥800mm
配有红外床面锁止装置
卧位焦屏距:600~1150mm
立位焦屏距:600~1800mm
滤线栅
5.5.1 栅质:铝基栅
5.5.2 尺寸:48×48cm
5.5.3 线/英寸:103L
5.5.4 栅格比:10:1
5.5.5 焦距:
图像采集和诊断工作站
5.6.1.1 采集工作站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专业图像工作站
5.6.1.2 CPU:Intel Core 2 Duo(酷睿2双核)≥
5.6.1.3内存容量≥2G
5.6.1.4硬盘容量≥160G
5.6.1.5 工作站显示器:≥20″彩色液晶显示器
5.6.1.6 100M网络接口
5.6.1.7 接口
5.6.2.1诊断工作站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专业图像工作站
5.6.2.2 CPU:Intel Core 2 Duo(酷睿2双核)≥2.2G
5.6.2.3内存容量:≥2GB
5.6.2.4硬盘容量:≥160GB
5.6.2.5 工作站显示器:≥19”单色医学专用液晶显示器,分辨率 1280 点×1024 线
5.6.2.6 100M网络接口
5.6.2.7 接口
工作站图像处理软件功能:
5.7.1 图像采集工作站软件操作界面为中文界面,具有高压发生器参数集成控制
功能
5.7.2 图像采集工作站应包含如下图像处理功能:
调整或预置窗宽/窗位、正负像翻转、图像翻转及旋转、图像放大及漫游、
图像插值
边缘增强、局部放大/恢复原始图像、文字/数字标注、图像标记、标尺线
段测量
5.7.3 打印胶片上可显示摄影曝光kV、mA、mAs等设置条件及机械系统SID位置
参数。
5.7.4 病人图像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查询,并可自定义查询方式
5.7.5 图像采集工作站和图像诊断工作站均应支持分格打印输出
5.7.6 支持无损压缩的高速传输
5.7.7 支持在线解压
5.7.8 支持DICOM (2000)最新版,包括支持DICOM 打印、支持DICOM 存档、支
持DICOM 网络传输、支持DICOM WORKLIST
5.7.9 不同患者图像可打印在同一张胶片上
整套设备要求:
5.8.1 符合 100M网络传输,并负责网络联接配套
5.8.2 可自由扩展登录工作站、诊断工作站、刻录工作站、激光相机
5.8.3 所有设备均能进行工作连接并进行正常运行,保证各工作流程顺畅。
5.8.4 配备UPS不间断电源。
5.8.5 整机工作条件:温度:10—30度,湿度:30—70%,电压:三相输入,380V 50Hz
5.8.6 安全性能要求:仪器电磁辐射应符合中国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