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社会实践

合集下载

新加坡社会实践心得感想范文

新加坡社会实践心得感想范文

新加坡社会实践心得感想范文社会实践是加强一个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是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收获心得体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加坡实践(2): BLK71与商业综合体亲爱的奶奶今天是周六,新加坡的政府和学校办公部门都不上班,没法预约访谈和调研。

我们的行程主要是参访NUS Enterprise位于新加坡BLK71创业区的创业空间和附近的创业企业。

下午又去NUS 的UTown(大学城)参访了NUS-Yale和NUS-Oxford合作项目(类似于NUS的苏世民学院)。

晚饭时我和两位队友一起去参访了坐落在HarbourFront 地铁站顶上(新加坡一大特色就是绝大多数商城地下都是可直达的地铁,地下领域开发得很好)的中高端商业综合体VivoCity(以购物、餐饮、儿童娱乐为主,配套幼儿教育和海滨观光),晚饭后回来的路上,一起参访了印度人集聚区“小印度(Little India)"。

在这种沉浸式体验中,开始留意到许多新加坡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有一些不太好表述,我就捡几点简单罗列如下,方便回去后跟你讨论交流:1.BLK71,我认为是新加坡政府从“总部经济(我们熟悉的淡马锡模式)”向“中小企业创业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

新加坡当地的中小企业的定义:公司至少有30%的股份是新加坡当地拥有,公司的年营业额少于1亿新币(约为4-5亿元人民币),或者是员工总数少于200人(两者符合其一即可)。

去之前从BLK71官网查阅到的资料很简单,也即这里是类似于清华启迪创业园或者创业大街一样政产学合作的众创空间或孵化园区样本。

如今的BLK71是Block71(71街区,其实就是一栋大楼)的名字,也是由新加坡MDA(媒体发展局)、NUS Enterprise(新加坡国立大学校企)和SingTel Innov8三方于20xx年联合成立的创新创业基地(或曰“创业教育生态圈”)。

访谈中证实了这个创业空间是在1970年代初建立的一座破旧的工业区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典型的旧城改造升级),目前由新加坡国资背景的投资管理集团JTC负责运营(JTC同时运营了周边Block61-79的写字楼或创业大楼)。

国际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国际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一、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到我国学习。

为了使这些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同时也为我国的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许多高校组织了国际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参与的一次国际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和感悟。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青年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纷纷开展国际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国际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2. 实践目的(1)让国际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增进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

(2)促进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友谊,促进跨文化交流。

(3)为我国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参观历史文化名城:如北京、西安、杭州等,感受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体验传统民俗活动:如剪纸、书法、茶艺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走进企业、社区、学校,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4)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我们提前与相关机构联系,了解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并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

(2)实践过程:按照计划,我们先后参观了北京、西安、杭州等历史文化名城,体验了剪纸、书法、茶艺等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我们还走进企业、社区、学校,了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老人提供陪伴、为贫困地区学生捐赠物资。

(3)总结与反思:实践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座谈会,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四、实践感悟与体会1. 感悟(1)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通过参观历史文化名城和体验传统民俗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加坡社会组织实践与发展

新加坡社会组织实践与发展
(三) 新加坡社会组织的功能
1. 公共服务精准化和专业化 社会组织是以促进共同事业或利益为目标, 向民众提供专业化的 公共服务, 改进公共政策、 行政法规和法律, 以促进某一事业或领域的 发展 ( Koh and Soon, 2015 ) 。 作为多中心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社会组织在某些领域处理问题更合适和更专业, 它们与政府部 门联结起来, 形成合作网络, 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有效性。 政府通过 宏观政策来培育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 承包等手段承担政 府功能, 以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 2. 公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民间社会在自由主义意义上被理解为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独立 领域, 享有相当大的社会支持, 能够表达民众的意愿, 成为公民与政府 沟通的中介 ( Ortmann, 2015 ) 。 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将国家与社会全部 纳入协作共治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 更需要加入双方的谈判、 说服和
① 参考 “ 新加坡 21” 官方网站, http: / / www. singapore21. org. sg。
新加坡社会组织实践与发展 241
宗教团体等, 服务的领域较为广泛, 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目前 已注册有 6000 多个社会组织 ( 马玉丽、 李坤轩, 2020) , 既包含一般性 的社会服务, 又包含特殊群体所需的帮扶救济服务, 民办社会组织较少 参与政治活动。
238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 第 21 卷
一 新加坡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
自 1965 年独立以来, 新加坡保持了强有力的 “ 一党执政” , 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 已成为继英国伦敦、 美国纽约、 中国香港之后的第四大 国际金融中心。 与此同时, 新加坡的社会治理也迈向了现代化, 实现了 “强国家、 强社会” 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社会组织作为多中心治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 在新加坡现代化治理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享考研去新加坡的经历新加坡国立大学

分享考研去新加坡的经历新加坡国立大学

分享考研去新加坡的经历新加坡国立大学•相关推荐分享考研去新加坡的经历(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毕业,在这里工作快一年了。

之前自己也准备过考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中途走了不少弯路,最后还是选择了考新加坡。

分享一下自己一路的感想和总结,希望对在迷茫中的你可以有些许帮助。

如果你为了回避找工作而考研,两年或者三年以后你一样要面对工作。

如果你真心渴望做研究更会失望地发现这里并不是一个允许你真正做研究的地方。

并且无论你找什么工作,国企外企也好公务员也罢,当你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时,你会发现自己永远都是处于非公平被剥削的状态,PRC的土地上已经没有了Social Mobility.如果你家境不错,并且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GRE(半年),请一定一定选择去美国,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下一代。

如果你真心想做研究,美国是你唯一的选择。

如果你是想拿一个硕士学位后回国发展,请选择英国或者香港,短平快,只要考雅思(托福也可以),不用GRE,并且英国和香港的申请门槛相对较低。

如果你想拿到硕士学位以后在国外工作,可以考虑新加坡,因为新加坡的教育也是英联邦体系,所以申请硕士同样只用考雅思(托福也可以),也不须要GRE.新加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英美相似,硕士都是一年到两年,博士都是四年到五年甚至更长(国外的大学都是重本科的教育和博士的研究培养,硕士更多的是一个过渡。

)关于研究生学费,新2000多块,挣点零花钱。

暑假的时候在酒店打了半个月的工(假期可以打工不受16小时时间限制),然后用打工的钱去了趟台湾(新加坡的学生签证和工作签证都可以直接申请入台通行证,不受国内“户籍”的限制;香港的话可以直接去,不用办通行证待7天)。

加坡教育部会提供三分之一的奖学金(毕业以后需要在新加坡找工作然后工作三年),然后自己从新加坡的银行贷了三分之一(念书期间没有利息,毕业以后可以分期付),最后学费差不多一个学期人民币15000左右。

新加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总5页)

新加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总5页)

新加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新加坡实践(1):智能国家亲爱的奶奶今天主要想跟你还有爷爷奶奶读书会的书友们分享在新加坡实践第一天学习到的一个关键词:Smart Nation (智能国家)。

昨天你写那篇《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不成功》,用《刻意练习》一书开启了新一年的工作节奏时,我和队友正在奔赴新加坡城市文化馆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访谈的路上。

凌晨3点才抵达住处,虽然缺觉,但仍然是忍不住7点起来晨跑探路了一下新加坡——这个成熟的城市国家,表面看来,和三年前几乎一样——靠左行驶的车流有序且随时避让行人,随处可见的城市绿地上点缀着早晨的露珠,赤道的海风伴随着88%的空气湿度,放佛回到了南方梅雨季节。

借用方星海校友20xx年在《财经》杂志上刊发的关于新加坡模式介绍的长文,新加坡1965年正式独立,现有国籍人口400万,常住人口500万,其居民中华人占75%,马来人占15%,印度裔占10%。

经过50年建设,新加坡已经从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成长成为发达国家的样板之一,20xx年人均GDP达到54775美元,整个城市整洁优美。

而我国20xx年人均GDP是49351人民币,不到10000美元,也即不到新加坡的五分之一,生态环境和城市治理方面身为“霾都”北漂,自不必多说(此处感慨我们距离“世界强国”的距离)。

然而,新加坡的确在变化着。

自从李光耀先生20xx 年3月23日凌晨去世后,新加坡进入了所谓的“后李光耀时代”,这个刚刚走过50年历程、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的岛国(不到北京市总面积的一半),面临着诸多质疑和不确定性。

这不仅可以从中新两国围绕香港海关扣押新加坡装甲车一事背后的角力看出来,更可以从近十年新加坡政府一直在通过财政、和教育科技政策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看出来。

而且,今天下午在访谈NUS经济系助理教授、清华校友宋长城时,他提到了新加坡近年来在创新创业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智能国家(SmartNation)”计划,通过新技术应用来改善国民生活质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学习体会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学习体会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学习体会本人有幸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学习两年,期间和国大医院的天使们一起参与了病人的整个护理过程,从中学到了很多可贵的精神和服务理念。

国大所有的工作人员敬业和负责的工作态度使我在两年的培训学习中受益匪浅。

其实在书本或讲座上学的东西很容易忘记,她们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对我言传身教的影响使我终身难忘,我从思想上对自己作为一个护士的职责和责任又有了新的认识!1.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新加坡当你为你的任何消费付账时,你都会听到一声“谢谢”,因为他们觉得是你给了他们工作的机会,使他们才得以生存,所以要感谢你。

在去国大医院报道后的前两周,我们没有立刻进入工作状态,而是每天学习医院的文化,格式布局和一些规章制度,甚至还专门给我们一天的时间让我们“逛医院”,以熟悉医院的环境及科室部门的布局,这期间护士长不允许我们穿制服,理由是如果我们穿了制服走在医院,万一有病人问我们路我们不知道,第一,会损坏医院的形象;第二,会让病人对国大医院的护士产生不信任感,增加病人的焦虑;第三,会增加病人因来回走路花时间和增加病人的痛苦。

而且护士长还说,我们要把病人设想成自己的家人,要学会换位思考,病人来医院看病已经很痛苦了,我们不能再增加额外的痛苦给病人。

从自私的角度来讲,病人是我们的上帝,是给我们送钱来的,如果没有病人,我们就会失业,所以,一定要全方位,高品质的为病人服务。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按护士长说的做好像有点难度,毕竟在中国的时候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坐下来站在病人立场上考虑他需要什么,我们能为他做什么,我们只是机械的完成医嘱和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但看到身边的同事都是那么细心,耐心,空闲的时间几乎都是和病人在一起,我也慢慢习惯了,而且我相信病人会感受到!记得几天前我告诉一个病人我一个多月后要回中国了,她居然哭了,我意识到有时候病人不仅仅当我们是护士,我们很可能是一种精神支柱和可以倾诉的对象,因为她们相信我们有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能帮她们度过难关!这是护士长给我的第一课,也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课,教我如何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为什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这种理念指导了我在新加坡这两年的工作,其实先进的技术容易学习和引进,反而这种工作理念却需要时间和环境来慢慢改变!2.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2.1严格的查对制度发口服药时护士穿印有请勿打搅,我在发药字样的红色马甲,将车推到病人床前,询问病人有没有药物敏感,三查七对后,送药到口,直到患者把药全服下后才离开。

涉外社会实践报告

涉外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于近期参加了一次涉外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国际事务,拓宽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以下是我对此次社会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践背景及目的1. 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国际事务日益复杂,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需要更多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因此,参加涉外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实践目的(1)了解国际事务,提升国际视野;(2)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3)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人际关系;(4)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践过程1. 实践单位本次涉外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市某外事办公室进行,单位主要负责处理我市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及外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事务。

2. 实践内容(1)协助处理日常外事工作,如接待外国友人、参与国际会议等;(2)参与国际事务研究,如收集、整理国际新闻、撰写报告等;(3)协助组织涉外活动,如举办国际研讨会、文化交流活动等;(4)学习外语,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实践收获(1)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形势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2)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会了如何与外国友人进行有效沟通;(3)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4)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拓展了人际关系。

四、实践反思1. 认识到国际事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通过参与涉外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国际事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在处理国际事务时,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善于协调各方关系,以维护国家利益。

2. 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要学会尊重不同文化,善于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沟通与合作。

3. 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性在涉外社会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新加坡留学生实习报告单位

新加坡留学生实习报告单位

报告题目:新加坡留学生实习体验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海外留学,以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新加坡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开放的就业环境,吸引了大量国际留学生。

在我国教育部留学政策的推动下,我选择了赴新加坡留学,并高度重视实习机会,以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加坡的职场环境,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积累国际工作经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我选择的实习单位是新加坡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集团——友邦保险(AIA)。

该公司是亚洲最大的上市泛亚人寿保险集团,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213名。

在实习期间,我担任了财务部门的实习生岗位,主要负责协助完成日常财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三、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财务部门的日常运作,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数据分析、预算控制等工作。

此外,我还参与了部门内部的业务培训和团队协作项目,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实习收获(1)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掌握了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财务数据处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与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同事进行了广泛交流,学会了在跨文化环境中有效沟通和协作。

这使我在面对多元文化时更加自信,为今后在国际职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国际工作经验的积累通过在友邦保险的实习,我了解了国际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积累了宝贵的国际工作经验。

这将有助于我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4)职业规划的明确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职业规划路径,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这对于我今后的求职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社会实践如何组织
和开展
内容提要:
这次新加坡之行,通过参访新加坡国立大学,我们对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开展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我们东南大学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有着很多的相似点,同时也有着一定的不同点。

下面就是我对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实践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字: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大学社会实践
正文:
一、何为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

二、社会实践的途径与意义
1.留校勤工俭学、家教、打零工,此种方式更侧重于经济利益,也是一些家庭困难学生的首要选择
2.义工、支教,此种方式更适合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同学,虽然没有薪水,但是锻炼了能力,也奉献了爱心。

同时也是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3.去单位实习,寻找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实习工作。

此种方式能够深化自己对于自身专业的了解,强化专业认识,提升专业能力。

此外,还能帮助自己认清将来就业形势,为毕业找工作做准备。

这种方式目前是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大三的学生的首选。

三、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开展以及与东南大学的比较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社会实践跟我们东南大学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自由性:
社会实践的自由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社会实践的选择很自由,学生可
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社会实践的内容。

可以是与专业相关的实践,也可以是与专业毫不相关的实践,一切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定。

我们在这方面请教了NUS的刘致远博士。

刘致远博士告诉我们,社会实践的选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很丰富多样。

比如一个攻读环境专业的学生有可能申请到一份摩根大通的前台工作。

一个是环境、一个是金融,完全不相关的两个领域,通过社会实践竟然联系在一起。

我们不得不感叹社会实践的自由性。

这一点跟我们东南大学很像。

东南大学的社会实践也有很大的自由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选择也是非常自由的,几乎没有任何约束。

学生无论利用暑期还是寒假的时间,进行何种社会实践都是可行的。

当然我们东南大学学生的社会实践相比较而言显得更加随意一点。

我们可以去图书馆打工,去边远地区支教,去与专业对口的规划院、设计院实习。

最终我们都会收到一份来自实习单位的实践证明,表明我们的社会实践的完成。

当然我们的实践工作的选择也有我们的局限性,由于种种客观的原因,我们无法像NUS的同学一样自由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实习,这是我们不如NUS的地方。

独立性:
社会实践的机会从何而来呢?在这一方面,两个学校也很相似。

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他们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一般来自于两个途径:一、老师推荐,二、自己寻找。

当然“自己寻找”占了大多数,“老师推荐”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而且,老师推荐只是帮助学生给实践单位寄过去一封推荐信,实践单位最终会不会给这位学生实践的机会还要看学生在大学时候的各项表现。

所以说NUS学生的社会实践体现了相当的独立性。

我们东南大学的社会实践也很类似,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学校提供,二、自己寻找。

东南大学在暑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例如图书馆的打工机会,一些研究性的课题实验如博弈实验的参与者。

这些实践一般定在放假的前几周,对很多希望留在学校一段时间不急着回去的学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类似,“自己寻找”还是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完成。

最终凭借实习单位的证明和评价来获得课外实践的学分。

整个过程也体现了很大的独立性。

毕竟我们已经是成年人,在寻求实践机会的过程中必然会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从这个角
度来说,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学校的良苦用心。

灵活性:
实践的灵活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时间的灵活性,工作的灵活性,组织的灵活性。

一、社会实践的时间很灵活,两个学校的社会实践的时间都是从大一到大四,使得学生在时间的选择上很从容。

这一点很人性化。

二、毕竟实践不等同于真正的工作,对于对口工作而言,因为大家都是没毕业的大学生,对于专业的知识只是一知半解。

所以,实习单位给的工作都相当灵活,一般没有硬性任务。

当然在这一方面两个学校学生的素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由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涉猎更加广泛,知识面更广,他们在面对非对口专业的实习机会时显得更加的从容。

因此,也才有那位专攻环境工程的同学在摩根大通实习的例子。

在这一方面,显然我们东南大学的学生跟国立大学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三、个人和团队的组织都是可以的。

如果是团队的社会实践就要求协调好组织内部的分工合作。

两个学校的社会实践也有一些不同点:
必须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社会实践不是必须的,而东南大学的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必须的。

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点。

东南大学的社会实践的完成度是由社会实践学分来衡量的。

这一学分是获得大学毕业证书的必须条件。

NUS的社会实践不是必须的,在大学期间有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与能不能毕业无关。

但不必须不代表可有可无,相反,NUS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很高。

一方面,社会实践可以锻炼个人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还是将来申请硕士、博士的敲门砖,如果拥有卓越的社会实践经历,导师们会在选择学生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加分。

同时,NUS跟东南大学的一大区别就是NUS比较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申请宿舍的时候,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参加多的同学会获得优先选择权。

合作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很多,因此学生们能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机会也多。

毕竟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亚洲第三,这一点是我们东南大学难以望其
项背的。

四、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实践如何组织和开展
选题:立足自身兴趣特长,结合专业知识
学校不是世外桃源,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

将来无论是就业还是研究,社会实践都是为将来的工作做着最初的准备。

因此,大多数学生在选题时还是偏向于自己本专业的实践方向。

当然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一个十分自由的大学,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不是本专业但符合自己兴趣的社会实践。

不论是本专业的实习还是非本专业的实习,这些社会实践都会或多或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能力。

所以说在选题上学生们会精心考虑,必要时会参考导师们的意见。

寻找实践岗位:可独立实践,也可多人组队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无论是独立实践,还是多人组队,都必须做到善始善终。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在寻找实践岗位方面有着先天的优越性。

一方面,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知名度很高,愿意提供实践岗位的公司很多,再加上一部分学生还拥有导师的推荐信。

另一方面,国大的学生各方面素质很高,知识方面涉猎很广,对于企业来说,吸引到国大的学生来自己公司实习,也是一种荣耀。

通过与刘致远博士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在社会实践的效果方面,实践单位给予国大的学生很高的评价。

多人组队的实践小组一般都能通力协作,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这不仅得益于选题的合理性,也得益于国大一直崇尚的善始善终的办学理念。

国大招收的学生是新加坡乃至全世界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们也相信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他们能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这一切,国大重视并支持学生社会实践的态度功不可没。

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无规矩,无以成方圆
正所谓无规矩,无以成方圆。

良好的规章制度是社会实践成功完成的重要保障。

虽然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社会实践方面没有硬性的要求,但是社会实践完成的优秀的同学,不仅能从社会实践中获得极大地收获,国大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会给予这些学生适当的优惠。

比如,只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才能享有优先选择宿舍的权利。

尽管NUS十分看重学生的成绩,但是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的多少,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生活质量的好坏。

这种制度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参加各
项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将来保研,直博的重要标尺。

新加坡国立大学明文规定,社会实践、各种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也是评定保研、直博的一项指标。

遇到困难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渠道十分畅通。

当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直接寻求老师的帮助。

当然,组队进行社会实践的团队还可以邀请老师担任实习顾问,具体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因为老师拥有着社会资源、科研资源的优势。

这些对于学生们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都大有裨益。

五、总结
总的来说,东南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重视程度方面都很相似。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东南大学在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开展方面做得不错,但依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过分盲从,也能充分认清我们与别人之间的差距,这是我们迈向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一伟大目标所应该具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新加坡国立大学.《INTERFA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