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平面与立体 提高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与立体提高题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为七年级学生提供一些平面与立体方面的提高题,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一
1. 根据给定的图形,判断该图形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题目二
2. 给出一个平面图形,要求在该图形上画出一个与之相似的立体图形,并解释相似的依据。
题目三
3. 已知一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100平方厘米,体积为50立方厘米。
求该立体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题目四
4. 一个盒子的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10厘米、8厘米。
求
该盒子的体积和表面积。
题目五
5. 一个长方形的长度为8厘米,宽度为6厘米,高度为4厘米。
围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生成一个立体图形。
求该立体图形的体
积和表面积。
题目六
6. 已知一个立方体的体积为64立方厘米,求它的棱长。
结束语
以上是几道关于平面与立体的提高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巩
固和提升这方面的知识。
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及时向老师咨询。
祝大家学业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不要等到明日才来做七年级数学练习题。
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习题一、选择题1.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A. B. C. D.2.从左面看图中四个几何体,得到的图形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A.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B.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C.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D.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4.如图,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其中能相交的图是( )A. B. C. D.5.下面等式成立的是( )A.83.5°=83°50′B.37°12′36″=37.48°C.24°24′24″=24.44°D.41.25°=41°15′6.下列语句: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④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10°,则∠BOD的度数是( )A.25°B.35°C.45°D.55°8.如图,∠1+∠2等于( )A.60°B.90°C.110°D.180°9.C是线段AB上一点,D是BC的中点,若AB=12cm,AC=2cm,则BD的长为( )A.3cmB.4cmC.5cmD.6cm10.甲乙两人各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ABCD折出一个45°的角(如图),两人做法如下:甲:将纸片沿对角线AC折叠,使B点落在D点上,则∠1=45°;乙:将纸片沿AM、AN折叠,分别使B、D落在对角线AC上的一点P,则∠MAN=45°.对于两人的做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都对B.甲对乙错C.甲错乙对D.甲乙都错二、填空题11.如图,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绕着直线l旋转360°,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分别是.12.如图,以图中A,B,C,D,E为端点的线段共有条.13.如图所示:把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如果∠AOD=128°,那么∠BOC=.1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0,OE平分∠AOD,若∠BOC=80°,则∠AOE=°.15.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则这个几何体是.16.如图绕着中心最小旋转能与自身重合.17.如图所示,一艘船从A点出发,沿东北方向航行至B,再从B 点出发沿南偏东15°方向航行至C点,则∠ABC等于度.18.一个圆绕着它的直径只要旋转180度,就形成一个球体;半圆绕着直径旋转度,就可以形成一个球体.19.已知∠A=40°,则它的补角等于.20.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最少有个交点.三、解答题(21、22、26、27小题各12分,23、24、25题各14分,共90分)21.如图,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求线段DC和AB的长度.2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D,∠FOC=90°,∠1=40°,求∠2和∠3的度数.23.已知:如图,∠AOB是直角,∠AOC=40°,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1)求∠MON的大小;(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2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标注了A字母的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标注的式子相等.(1)求x的值.(2)求正方体的上面和底面的数字和.25.如图,将书页一角斜折过去,使角的顶点A落在A′处,BC为折痕,BD平分∠A′BE,求∠CBD的度数.26.如图,已知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1)若DE=9cm,求AB的长;(2)若CE=5cm,求DB的长.27.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还少20°,求这个角.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A. B. C. D.【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分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柱体,根据俯视图是三角形可判断出此几何体为三棱柱.【解答】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此几何体为柱体,∵俯视图是一个三角形,∴此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几何体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由俯视图可确定几何体的具体形状.2.从左面看图中四个几何体,得到的图形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四个几何体的左视图:圆柱是矩形,圆锥是等腰三角形,球是圆,正方体是正方形,由此可确定答案.【解答】解:因为圆柱的左视图是矩形,圆锥的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球的左视图是圆,正方体的左视图是正方形,所以,左视图是四边形的几何体是圆柱和正方体;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左视图的知识;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3.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A.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B.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C.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D.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分析】根据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观察图形,由立体图形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故选A.【点评】可根据所给图形判断具体形状,也可根据所给几何体的面数进行判断.4.如图,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其中能相交的图是( )A. B. C. D.【考点】直线、射线、线段.【分析】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直线AB与线段CD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B、直线AB与射线EF能够相交,故本选项正确;C、射线EF与线段CD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D、直线AB与射线EF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熟记定义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5.下面等式成立的是( )A.83.5°=83°50′B.37°12′36″=37.48°C.24°24′24″=24.44°D.41.25°=41°15′【考点】度分秒的换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进行度、分、秒的加法、减法计算,注意以60为进制.【解答】解:A、83.5°=83°50′,错误;B、37°12′=37.48°,错误;C、24°24′24″=24.44°,错误;D、41.25°=41°15′,正确.故选D.【点评】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加法、减法计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即可.6.下列语句: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④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垂线;直线、射线、线段;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垂线的性质可得①错误;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得②正确;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③错误;根据邻补角互补可得④正确.【解答】解: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说法错误;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说法正确;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说法错误,应为4或6条;④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邻补角、对顶角,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知识.7.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10°,则∠BOD的度数是( )A.25°B.35°C.45°D.55°【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C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解.【解答】解:∵OA平分∠EOC,∠EOC=110°,∴∠AOC= ∠COE=55°,∴∠BOD=∠AOC=5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认准图形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1+∠2等于( )A.60°B.90°C.110°D.180°【考点】余角和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1+90°+∠2=180°,即有∠1+∠2=90°.【解答】解:∵∠1+90°+∠2=180°,∴∠1+∠2=9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角的定义:180°的角叫平角.9.C是线段AB上一点,D是BC的中点,若AB=12cm,AC=2cm,则BD的长为( )A.3cmB.4cmC.5cmD.6cm【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先求出BC,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解答.【解答】解:∵AB=12cm,AC=2cm,∴BC=AB﹣AC=12﹣2=10cm.∵D是BC的中点,∴BD= BC= ×10=5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主要利用了线段中点的定义,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0.甲乙两人各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ABCD折出一个45°的角(如图),两人做法如下:甲:将纸片沿对角线AC折叠,使B点落在D点上,则∠1=45°;乙:将纸片沿AM、AN折叠,分别使B、D落在对角线AC上的一点P,则∠MAN=45°.对于两人的做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都对B.甲对乙错C.甲错乙对D.甲乙都错【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甲沿正方形的对角线进行折叠,根据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可得∠1=45°,故甲的做法是正确的;乙进行折叠后,可得两对等角,而四个角的和为90°,故∠MAN=45°是正确的,这样答案可得.【解答】解:∵AC为正方形的对角线,∴∠1= ×90°=45°;∵AM、AN为折痕,∴∠2=∠3,4=∠5,又∵∠DAB=90°,∴∠3+∠4= ×90°=45°.∴二者的做法都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翻折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着重合的角,结合直角进行求解.二、填空题11.如图,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绕着直线l旋转360°,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分别是圆柱;圆锥;球.【考点】点、线、面、体.【分析】三角形旋转可得圆锥,长方形旋转得圆柱,半圆旋转得球,结合这些规律直接连线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各图中的阴影图形绕着直线l旋转360°,各能形成圆柱、圆锥、球.故答案为:圆柱、圆锥、球.【点评】本题考查面动成体的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常见平面图形旋转可得到什么立体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如图,以图中A,B,C,D,E为端点的线段共有10 条.【考点】直线、射线、线段.【分析】分别写出各个线段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图中的线段有:线段AB,线段AC,线段AD,线段AE,线段BC,线段BD,线段BE,线段CD,线段CE,线段DE,线段共10条.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上点与线段的数量关系,同学们可以记住公式:线段数= .13.如图所示:把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如果∠AOD=128°,那么∠BOC=52°.【考点】角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得到∠AOB=∠COD=90°,再计算∠BOD=∠AOD﹣90°=38°,然后根据∠BOC=∠COD﹣∠BOD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OB=∠COD=90°,而∠AOD=128°,∴∠BOD=∠AOD﹣90°=38°,∴∠BOC=∠COD﹣∠BOD=90°﹣38°=52°.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1直角=90°;1平角=180°.1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0,OE平分∠AOD,若∠BOC=80°,则∠AOE=40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OD=8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OE的度数.【解答】解:∵∠BOC=80°,∴∠AOD=80°,∵OE平分∠AOD,∴∠AOE=80°÷2=40°,故答案为: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以及对顶角性质,关键是掌握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平分角.15.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则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分析】侧面为三个长方形,底边为三角形,故原几何体为三棱柱.【解答】解:由几何体展开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三棱柱,故答案为:三棱柱.【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棱柱的展开图,对三棱柱有充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绕着中心最小旋转90°能与自身重合.【考点】旋转对称图形.【分析】该图形被平分成四部分,因而每部分被分成的圆心角是90°,并且圆具有旋转不变性,因而旋转90°的整数倍,就可以与自身重合.【解答】解:该图形围绕自己的旋转中心,最少顺时针旋转360°÷4=90°后,能与其自身重合.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17.如图所示,一艘船从A点出发,沿东北方向航行至B,再从B 点出发沿南偏东15°方向航行至C点,则∠ABC等于60 度.【考点】方向角.【分析】根据南北方向是平行的得出∠ABF=45°,再和∠CBF相加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E∥BF,∴∠ABF=∁EAB=45°,∴∠ABC=∠ABF+∠CBF=45°+15°=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角和角的有关计算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18.一个圆绕着它的直径只要旋转180度,就形成一个球体;半圆绕着直径旋转360 度,就可以形成一个球体.【考点】点、线、面、体.【分析】一个半圆围绕直径旋转一周,根据面动成体的原理即可解.【解答】解:半圆绕它的直径旋转360度形成球.故答案为36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9.已知∠A=40°,则它的补角等于140°.【考点】余角和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补角的和等于180°计算即可.【解答】解:∵∠A=40°,∴它的补角=180°﹣40°=140°.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考查了补角的知识,熟记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20.两条直线相交有 1 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 3 个交点,最少有 1 个交点.【考点】直线、射线、线段.【分析】解析: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一点时,有3个交点;当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时,有1个交点.【解答】解: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最少有1个交点.故答案为:1;3;1.【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主要利用了相交线的交点,是基础题.三、解答题(21、22、26、27小题各12分,23、24、25题各14分,共90分)21.如图,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求线段DC和AB的长度.【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CB、DB的长,可得DC的长,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D与DC的关系,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解答】解:DC=DB﹣CB=7﹣4=3(cm);D是AC的中点,AD=DC=3(cm),AB=AD+DB=3+7=10(cm).【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D,∠FOC=90°,∠1=40°,求∠2和∠3的度数.【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已知∠FOC=90°,∠1=40°结合平角的定义,可得∠3的度数,又因为∠3与∠AOD互为邻补角,可求出∠AOD的度数,又由OE平分∠AOD可求出∠2.【解答】解:∵∠FOC=90°,∠1=40°,AB为直线,∴∠3+∠FOC+∠1=180°,∴∠3=180°﹣90°﹣40°=50°.∠3与∠AOD互补,∴∠AOD=180°﹣∠3=130°,∵OE平分∠AOD,∴∠2= ∠AOD=6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邻补角的概念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23.已知:如图,∠AOB是直角,∠AOC=40°,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1)求∠MON的大小;(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考点】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AOB是直角,∠AOC=40°,可得∠AOB+∠AOC=90°+40°=130°,再利用OM是∠BOC的平分线,ON 是∠AOC的平分线,即可求得答案.(2)根据∠MON=∠MOC﹣∠NOC,又利用∠AOB是直角,不改变,可得 .【解答】解:(1)∵∠AOB是直角,∠AOC=40°,∴∠AOB+∠AOC=90°+40°=130°,∵OM是∠BOC的平分线,ON是∠AOC的平分线,∴ , .∴∠MON=∠MOC﹣∠NOC=65°﹣20°=45°,(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 ,又∠AOB是直角,不改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的计算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标注了A字母的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标注的式子相等.(1)求x的值.(2)求正方体的上面和底面的数字和.【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确定出相对面,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确定出上面和底面上的两个数字3和1,然后相加即可.【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A”与“﹣2”是相对面,“3”与“1”是相对面,“x”与“3x﹣2”是相对面,(1)∵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标注的式子相等,∴x=3x﹣2,解得x=1;(2)∵标注了A字母的是正方体的正面,左面与右面标注的式子相等,∴上面和底面上的两个数字3和1,∴3+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25.如图,将书页一角斜折过去,使角的顶点A落在A′处,BC为折痕,BD平分∠A′BE,求∠CBD的度数.【考点】角的计算;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ABC=∠A′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EBD,再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翻折的性质得,∠ABC=∠A′BC,∵BD平分∠A′BE,∴∠A′BD=∠EBD,∵∠ABC+∠A′BC+∠A′BD+∠EBD=180°,∴∠A′BC+∠A′BD=90°,即∠CBD=90°.【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主要利用了翻折变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概念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已知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1)若DE=9cm,求AB的长;(2)若CE=5cm,求DB的长.【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中点的概念,可以证明:AB=2DE,故AB的长可求;(2)由CE的长先求得BC的长,再根据C是AB的中点,D是AC 的中点求得CD的长,最后即可求得BD的长.【解答】解:(1)∵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AC=2CD,BC=2CE,∴AB=AC+BC=2DE=18cm;(2)∵E是BC的中点,∴BC=2CE=10cm,∵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DC= AC= BC=5cm,∴DB=DC+CB=10+5=15cm.【点评】考查了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27.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还少20°,求这个角.【考点】余角和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根据余角与补角的定义,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角为(180°﹣x),再根据题中给出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角为(180°﹣x),根据题意可,得90°﹣x= (180°﹣x)﹣20°,解得x=75°.故答案为75°.【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余角与补角,属于基础题中较难的题,解答此类题一般先用未知数表示所求角的度数,再根据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列出代数式和方程求解.。
新人教版七年级几何图形初步练习专题(一)---三视图、展开图专题

三视图、展开图专题【题型一】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2、从左面看图中四个几何体,得到的图形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从不同方向看一只茶壶,如图,下列选项中从上往下看的效果图是( )。
4、从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A. 圆柱B. 三棱锥C. 球D. 圆锥5、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了一个积木,它的左视图和主视图均如图所示,则这堆积木不可能是( )6、由7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关于它的视图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正面看面积最大B . 从左面看面积最大C . 从上面看面积最大D . 三个视图的面积一样大AB CD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从正面看ABC D7、5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图所示的几何体.(1)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立方单位),表面积是 (平方单位). (2)画出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8、如图,这个图形从正面看是__________,从左面看是__________,从上面看是__________.【题型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1、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则它的平面展开图是( )A .B .C .D .2、下列四张正方形硬纸片,剪去阴影部分后,如果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长方形包装盒的是( )A .B .C .D .3、把如图中的三棱柱展开,所得到的展开图是( )A .B .C .D .4、下列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5、小明为了鼓励芦山地震灾区的学生早日走出阴影,好好学习,制作了一个正方体礼盒(如1 2 3x y图).礼盒每个面上各有一个字,连起来组成“芦山学子加油”,其中“芦”的对面是“学”,“加”的对面是“油”,则它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A. B. C. D6、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与汉字“岳”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A .建 B .设C .和D .谐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你”字一面相对面上的字是( )A .我B .中C .国D .梦月8、一个正方体礼品盒,其对面图案都相同,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9、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 】10、若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6,x=_ ___, y=______.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习题

•DCBAC BA5 题图4.1.1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1.将下列各展开图与立体图形连线。
四棱锥 三棱柱 正方体 长方体 2.长方体共有( )个面.A .8B .6C .5D .4 3.六棱柱共有( )条棱.A .16B .17C .18D .20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圆锥和圆柱的底面都是圆B .棱锥底面边数与侧棱数相等C .棱柱的上、下底面是形状、大小相同的多边形D .长方体是四棱柱,四棱柱是长方体 5.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则此物体的俯视图是( )6.甲、乙、丙、丁四人分别面对面坐在一个四边形桌子旁边,桌上一张纸上写着数字“9”,甲说他看到 的是“6”,乙说他看到的是“”,丙说他看到的是“”,丁说他看到的是“9”,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左边,丙在丁的右边;B .丙在乙的对面,丙的左边是甲,右边是乙;C .甲在乙的对面,甲的右边是丙,左边是丁;D .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右边,丙在丁的右边。
7.由四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搭法不能是( )8.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各小方格内的数字表示叠在该层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9.将如图所示的Rt △ABC 绕直角边AC 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 B C B''D 3 12A B C D10.如图,小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②,再对折一次得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是()11.下列图形哪些是正方体的展开图()A.(1)(2)(3) B.(2)(3(4) C.(1)(3)(4) D.(1)(2)(4)12.如图所示,是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B,C内分别填上适当的数,使它们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A,B,C的三个数依次是()A.1,-2,0 B.0,-2,1 C.-2,0,1 D.-2,1,013.在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涂上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现有涂色方式完全相同的四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判断涂红、黄、白三种颜色的对面分别涂着哪一种颜色?14.如图,已知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六个连续的整数,且每两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图中所能看到的数是16,19和20,求这6个整数的和。
初一数学立体图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数学立体图形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几何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A.B.C.D.【答案】C.【解析】选项A是圆台,B是圆锥,C是圆柱,D是三棱柱.故选C.【考点】认识立体图形.2.在矩形ABCD中,AB=3cm,AD=2cm,则以AB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圆柱的表面积为()【答案】B【解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判断出圆柱的底面半径为AD=2cm,高为AB=3cm,再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由题意得所得的圆柱的表面积,故选B.【考点】圆柱的表面积公式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完成.3.一个几何体被一个平面所截后,得到一个七边形截面,则原几何体可能是()A.圆锥B.长方体C.八棱柱D.正方体【答案】C【解析】根据几何体的截面的特征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A.圆锥,B.长方体,D.正方体,截面均不可能是七边形,故错误;C.八棱柱的截面可能是七边形,本选项正确.【考点】几何体的截面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几何体的截面,即可完成.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不可能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答案】D【解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因为正方体一共6个面,故截面不可能是七边形,故选D.【考点】正方体的截面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即可完成.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面上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x+y=___________.【答案】-1【解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征结合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到x、y的值,从而得到结果. 由题意得,,则【考点】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反数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正方体相对面展开后间隔一个正方形;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6.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绕直角边旋转一周,则旋转后所得几何体是()A.圆柱B.圆C.圆锥D.三角形【答案】C【解析】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旋转一周,其中一个锐角顶点不动,即为圆锥顶端,其中一直角边为旋转轴,即为圆锥的高,另一直角边旋转一周,所经过的区域为圆锥的底面,斜边旋转一周,经过的区域为圆锥的侧表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是一个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其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B.C.D.2.如图,将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3.图中的长方体是由三个部分拼接而成的,每一部分都是由四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那么其中第一部分所对应的几何体可能是()A.B.C.D.4.下列图形旋转一周,能得到如图几何体的是()A.B.C.D.5.如图,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截面的形状是()A.B.C. D.6.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要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两颗钉子,其中的数学原理是()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B.线段中点的定义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下列图形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1)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有一个端点; (2)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3)角的大小与我们画出的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4)线段上有无数个点;(5)两个锐角的和必定是直角或钝角;(6)若AOC ∠与AOB ∠有公共顶点,且AOC ∠的一边落在AOB ∠的内部,则AOB AO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比它的补角的度数2倍多3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 ) A .50°B .70°C .130°D .160°10.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比为2:3,底面圆的半径相同,那么它们的高之比为( ) A .2:3B .4:5C .2:1D .2:911.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下列生活现象中可以反映“线动成面”的是( ) A .笔尖在纸上移动划过的痕迹 B .长方形绕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C .流星划过夜空留下的尾巴 D .汽车雨刷的转动扫过的区域12.己知点M 是线段AB 上一点,若14AM AB =,点N 是直线AB 上的一动点,且AN BN MN -=,则MNAB 的( ) A .34B .12C .1或12D .34或2二、填空题13.有一块积木,每一块的各面都涂上红绿黑白蓝黄六种不同的颜色,下面是它摆放的三种不同方向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绿色面的对面是_____色14.将两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所示的位置,若108∠=︒,则AOD∠=_________.COB15.如图是用一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10cm.图中小正方形(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2cm.16.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它拼成正方体后,“神”字对面的字是________.17.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相邻的两边长分别为4,2π的长方形,则圆柱体的体积为_____.18.有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如图是我们能看到的三种情况,如果记6的对面数字为a,2的对面数字为b,那么a+b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点E是线段AB的中点,C是EB上一点,AC=12,(1)若EC:CB=1:4,求AB的长;(2)若F为CB的中点,求EF长。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时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时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下图,下列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有两个相同,而另一个不同的几何体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解析:解答:运用已学过的简单几何体三视图,分别列出上述四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①长方体: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均为长方形,主视图是由其长和高组成的长方形,左视图是由其宽和高组成的长方形,俯视图是由其长和宽组成的长方形。
在没有告知长宽高具体数据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地认为长宽高是互不相等的。
②圆柱: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都等于圆柱底面的直径,宽等于圆柱的高。
其俯视图是圆。
③圆锥: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等于圆锥底面的直径,两腰都是顶点到底面圆边的距离。
其俯视图是圆。
④球:它的三视图都是圆,并且圆的直径相等。
分析:本题容易混淆的是①图和③图,有的学生会默认①图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相同,对于③图,有时会记错它的左视图。
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将下列图形绕直线l 旋转一周, 可以得到右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答案:C知识点:图形的旋转;主视图解析:解答:图形绕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
这个立体图形的横切面(俯视图)是圆,圆的半径等于旋转面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
而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则是平面图形以旋转直线为对称轴作出来的轴对称图形。
比如,圆柱是由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得到的,它的底面半径是该长方形另一边的长,绕其旋转的一边就是它的高。
圆锥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这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题目中的立体图形是一个等腰梯形,其上底长小于下底长。
由此,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分析:在大脑中构建旋转立体图形,或者将已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画出来,按照选项中的直线位置作对称轴,得到的图形就是正确选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练习题(含答案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从下列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可以看成圆柱的是( )
2.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
A.球
B.圆柱
C.圆锥
D.圆
3.下列图形属于棱柱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将下列几何体分类:
其中柱体有,锥体有,球体有(填序号).
5.如图所示是用简单的平面图形画出三位携手同行的好朋友,请你仔细观察,图中共有三角形个,圆个.
6.把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圆柱四棱锥正方体三角形圆
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B
2.D
3.B
4.①①①①①①①
5.44
6.解:如图所示.
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A 2.B 3.C 4.B 5.A
6.三棱柱五棱柱六棱柱长方体圆柱圆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题图
会
社谐
和
设
建
第3题图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二)
基础练习
1.如图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小正方体
后,有“建”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 )
A.和
B.谐
C.社
D.会 2.下面左边是用八块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
的几何体,从上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图是( )
A B C D
3.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 )
A.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 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 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 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4.下列各图形中, 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填序号).
D
C
B
A
① ② ③ ④
拓展提高
5.(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⑴已知四点A 、B 、C 、D.
① 画直线AB ;
② 连接AC 、BD ,相交于点O ; ③ 画射线AD 、BC ,交于点P. 6.
如图,是由7块正方体木块堆成的物体,请说出图⑴、图⑵、图⑶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得到的?
⑴
⑵
⑶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