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普通物理2012年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物理B

物理B

2012年物理试题(B卷)时量5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者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 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2、如图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

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率为()A.v sinαB.v/sinαC.v cosαD.v/cosα3、在水平面上放着两个质量分别为2 kg和3kg的小铁块m和M,它们之间用一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相连,铁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

铁块M受到一大小为20 N的恒定水平外力F,两个铁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这时两铁块之间弹簧的长度应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12 cm B.13 cm C.15 cm D.18 cm4、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

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

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A.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B.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5、如图甲所示,一条电场线与O x轴重合,取O点电势为零,O x方向上各点的电势随x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若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A.电场是匀强电场B.电场的场强先减小后增大C.电子将沿O x正方向运动D.电子的电势能将增大6、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

2012年南京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

2012年南京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

2012年南京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2012年南京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

选对得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1、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

他把小颗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的折线就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B.图中的就是水分子的运动轨迹C.从整体上看粉笔末的运动是无规则的D.图中折线表明水分子在短时间内运动是有规则的2.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D.对于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如果温度升高,那么压强必然增大3.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理想热机可以把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D.任何机械都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4.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可观察到清晰的亮暗相间的图样,图中四幅图片中属于光的单缝衍射图样的是()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其中A、B、C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A.屏上c处是紫光B.屏上d处是红光C.屏上b处是紫光D.屏上a处是红光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内能大小的标志B.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不吸热,温度可能升高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较多热量7.如图所示是某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A.振子的振幅为10cmB.振子的周期为16sC.第12s末振子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零D.第16s末振子的加速度最大,速度为零8.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射到玻璃三棱镜AB面上,从三棱镜的AC面折射出的光线分成a、b两束,关于a、b两束单色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在玻璃中a的传播速度快B.在同一介质中传播a光束比b光束传播速度慢C.a的折射率大于bD.在相同条件下,b光束比a光束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9.如图所示,为一在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已知此时质点F向下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波向左传播B.质点H与F的运动方向相同C.质点C比B后回到平衡位置D.此时质点C的加速度为010.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发生变化,波长和波速不发生变化B.波长发生变化,频率和波速不发生变化C.波速发生变化,频率和波长不发生变化D.波长和波速发生变化,频率不发生变化11.电磁波包含了 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 射线B.红外线、无线电波、 射线、紫外线C. 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D.紫外线、无线电波、 射线、红外线12.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使用波长为600nm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点和点上方的点恰好形成两列相邻的亮条纹,若用波长为400nm的紫光重复上述实验,则点和点形成的明暗条纹情况是A.点和点都是亮条纹B.点是亮条纹,点是暗条纹C.点是暗条纹,点是亮条纹D.点和点都是暗条纹二、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NEW)南京大学物理学院《804普通物理二(包括力学、电磁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南京大学物理学院《804普通物理二(包括力学、电磁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009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2008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2007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二考 研真题
2005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目 录
2009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8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7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6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5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4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3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2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1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0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1999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4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2003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2002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 真题
2001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 真题
2000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 真题
1999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 真题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A卷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A卷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2-1)》期末考试A 卷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1、B2、C3、A4、B5、A6、B7、A8、C9、B 10、B二、简单计算与问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1、1、答: OA 区间:v > 0 , a < 0 2分 AB 区间:v = 0 , a = 0 1分 BC 区间:v > 0 , a > 0 1分 CD 区间:v > 0 , a = 0 1分2、答:(1) 系统动量不守恒.因为在轴O 处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 1分动能不守恒.因为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能量损失转化为形变势能和热运动能).1分 角动量守恒.因为合外力矩为零. 1分 (2) 由角动量守恒 m v 0R cos α = (M + m )R 2ω ∴ ()Rm M m +=αωcos 0v 2分3、答:经典的力学相对性原理是指对不同的惯性系,牛顿定律和其它力学定律的形式都是相同的. 2分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指出:在一切惯性系中,所有物理定律的形式都是相同的,即指出相对性原理不仅适用于力学现象,而且适用于一切物理现象。

也就是说,不仅对力学规律所有惯性系等价,而且对于一切物理规律,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3分4、答:根据()()2/3/22v m n p = 公式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由于2v 增大,气体分子热运动比原来激烈, 因而分子对器壁的碰撞次数增加,而且每次作用于器壁的冲量也增加,故压强有增大的趋势. 3分 若同时增大容器的体积,则气体分子数密度n 变小,分子对器壁的碰撞次数就减小,故压强有减小的趋势.因而,在温度升高的同时,适当增大体积,就有可能保持压强不变. 2分5、解:旋转矢量如图所示. 图3分 由振动方程可得 π21=ω,π=∆31φ 1分667.0/=∆=∆ωφt s 1分x (m) ω ωπ/3π/3t = 0 t0.12 0.24 -0.12 -0.24 OAA6、答:(1) 见图,只有让 β =90°,才能使通过P 1和P 2的透射光的振动方向(2A)与原入射光振动方向(0A)互相垂直,即β = 90°. 2分(2) 据马吕斯定律,透射光强 I = (I 0cos 2α)cos 2(90°-α)= I 0 cos 2α sin 2α = I 0sin 2(2α)/4欲使I 为最大,则需使2α=90°,即α=45°. 3分三、计算题(共40)1、(本题10分)解: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分设重物的对地加速度为a ,向上.则绳的A 端对地有加速度a 向下,人相对于绳虽为匀速向上,但相对于地其加速度仍为a 向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人: Mg -T 2=Ma ① 2分 对重物: T 1-21Mg =21Ma ② 2分 根据转动定律,对滑轮有 (T 2-T 1)R =J β=MR 2β / 4 ③ 2分因绳与滑轮无相对滑动, a =βR ④ 1分 ①、②、③、④四式联立解得 a =2g / 7 1分2、(本题10分)解:(1) 1-2 多方过程 11112125)2()(RT T T C T T C E V V =-=-=∆ 11211221212121)(21RT RT RT V p V p W =-=-=11111132125RT RT RT W E Q =+=+=∆ 3分2-3 绝热膨胀过程 12123225)()(RT T T C T T C E V V -=-=-=∆12225RT E W =-=∆ Q 2 = 0 3分3-1 等温压缩过程 ΔE 3 = 0W 3 = -RT 1ln(V 3/V 1) = -RT 1ln(8V 1/V 1) = -2.08 RT 1Q 3 = W 3 = -2.08RT 1 3分 (2) η=1-|Q 3 |/ Q 1 =1-2.08RT 1/(3RT 1) = 30.7% 1分 3、(本题10分) 3、(本题10分)22解:这是一个向x 轴负方向传播的波. (1) 由波数 k = 2π / λ 得波长 λ = 2π / k = 1 m 1分 由 ω = 2πν 得频率 ν = ω / 2π = 2 Hz 1分 波速 u = νλ = 2 m/s 1分 (2) 波峰的位置,即y = A 的位置.由 1)24(cos =+πx t有 π=+πk x t 2)24( ( k = 0,±1,±2,…) 解上式,有 t k x 2-=.当 t = 4.2 s 时, )4.8(-=k x m . 2分 所谓离坐标原点最近,即| x |最小的波峰.在上式中取k = 8,可得 x = -0.4 的波峰离坐标原点最近. 2分 (3) 设该波峰由原点传播到x = -0.4 m 处所需的时间为∆t , 则∆t = | ∆x | /u = | ∆x | / (ν λ ) = 0.2 s 1分∴ 该波峰经过原点的时刻 t = 4 s 2分 4、(本题10分)解:(1) 由单缝衍射明纹公式可知()111231221sin λλϕ=+=k a (取k =1 ) 1分 ()222231221sin λλϕ=+=k a 1分f x /tg 11=ϕ , f x /tg 22=ϕ 由于 11tg sin ϕϕ≈ , 22tg sin ϕϕ≈所以 a f x /2311λ= 1分a f x /2322λ= 1分则两个第一级明纹之间距为a f x x x /2312λ∆=-=∆=0.27 cm 2分 (2) 由光栅衍射主极大的公式 1111sin λλϕ==k d2221sin λλϕ==k d 2分 且有f x /tg sin =≈ϕϕ所以d f x x x /12λ∆=-=∆=1.8 cm 2分。

2012年江苏卷物理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2012年江苏卷物理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 理本试卷共15题,共12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真空中,A 、B 两点与点电荷Q 的距离分别为r 和3r ,则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A .3:1B .1:3C .9:1D .1:92.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A .C 和U 均增大B .C 增大,U 减小 C .C 减小,U 增大D .C 和U 均减小3.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 点。

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4.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5.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

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A .2()f m M M + B .2()f m M m+C .2()()f m M m M g M +−+ D .2()()f m M m M g 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单科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江苏单科,1)真空中,A、B两点与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和3r,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

A.3∶1B.1∶3C.9∶1D.1∶9C根据E=kQr2可得:E1E2=(3r)2r2=91,选项C正确。

2.(2012·江苏单科,2)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

A.C和U均增大B.C增大,U减小C.C减小,U增大D.C和U均减小B当电容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时,根据 C=εr S4πkd可知电容器电容C变大,由于电容器电荷量不变,根据 C=QU可知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选项B正确。

3.(2012·江苏单科,3)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

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A由于小球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小球上升的过程中竖直方向分速度逐渐增大,则 P G=mgv竖逐渐增大,小球上升过程中只有重力和拉力做功,而动能保持不变,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任意极短时间内两力做功代数和总为零,可推出两力功率大小关系P F=P G=mgv竖 ,即拉力的功率逐渐增大,选项A正确。

4.(2012·江苏单科,4)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C设皮球受到的阻力为F=k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ma,两式联立可得 mg+kv=ma,皮球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则加速度也逐渐减小,当v→0时a=g,故选项C正确。

南京大学普通物理2012年期末试卷答案

南京大学普通物理2012年期末试卷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普通物理期末试卷答案 (B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B ;2、C ;3、D ;4、B ;5、D ;6、A ;7、D ;8、C 。

二、填空题(共44分)9、(1) R I R Iπµµ2200−⋅(3分); 10、(2)21022r R I I A π−=µ(3分); 11、(3)dtdB r 2(2分);(4)dt dB r R 22(2分); 12、(5) 1∶16 (3分);参考解: 02/21µB w = nI B 0µ= )4(222102220021d l I n V B W π==µµµ; )4/(21222202d l I n W π=µ;16:1::222121==d d W W 13、(6) 222/2T mA π(2分);14、(7) ])/(2cos[π++πλνx t A (3分) ;(8) )212cos()21/2cos(2π+ππ+πt x A νλ (2分); 15、(9) 0.45 (2分);16、(10) nl 2λ(2分);17、(11) 1.73(2分);18、(12) 3.7(2分);19、(13) 波动性(或波粒二象性);(2分);(14) ∞(2分);20、(15) 5.3×10 3(2分);21、(16) ∞=n (2分);(17) 2=m (2分)。

三、计算题(共40分)22、(本题10分)解:(1)取轴线为坐标原点。

dr a r rI ds B d r I B ⋅−=⋅=Φ=00060tan )(2,2πµπµ ---------2分 )ln (2360tan 2000ab a a b I dr r a r I d b a a +−=−=Φ=Φ∫∫+πµπµ -----2分)ln (230121ab a a b I M +−=Φ=πµ -----2分 (2)=−=dt dI M21ε-)ln (230a b a a b +−πωµ I 0cos ωt --------4分23、(本题8分)解:(1) 由P 点的运动方向,可判定该波向右传播.原点O 处质点,t = 0 时φcos 2/2A A =, 0sin v 0>−=φωA所以 4/π−=φO 处振动方程为 )41500cos(0ππ−=t A y (SI) 3分 由图可判定波长λ = 200 m ,故波动表达式为 ]41)200250(2cos[ππ−−=xt A y (SI) 2分 (2) 距O 点100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45500cos(1ππ−=t A y 1分 振动速度表达式是 )45500sin(500v πππ−−=t A (SI) 2分24、(本题10分)解:60002sin )(×==+λϕk b a (1) -------2分4000sin )('''×==+k k b a λϕ (2) ------2分 缺级)可得)有)由((3'4000'600022(,1=×=×k k ---3分 3'==+k ab a -------2分 可得:b =2a --------- 1分25、(本题10分)发现粒子的概率为3/2a 。

南京大学 大学物理 期末真卷

南京大学 大学物理 期末真卷

ΔS =
T0
T0 −10

mc pi dT T
+
T0 +10
T0

mc pw dT T
+
mL T0
= mc pi ln
273 283 mL + mc pw ln + = 29 J K . 263 273 T0
5. (20 pts. ) There is a substance of n moles . When the substance expands from a volume V0 to a volume V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T0 , the work done by it is
3. (20 pts. ) The equation of state for one mole of Van der Waals gas can be written as
above equation, we obtain
a ⎞ ⎛ ⎜ p + 2 ⎟(V − b) = RT V ⎠ ⎝
and the internal energy for the Van der Waals gas is given by
nRT0 nRT0V0 1 ⎡⎛ T ⎛ ∂F ⎞ ⎢⎜ p = −⎜ = + ⎟ V T V 2 x + 1 ⎢⎜ ⎝ ∂V ⎠ T ⎣⎝ 0
⎞ ⎟ ⎟ ⎠
x +1
⎤ − 1⎥ . ⎥ ⎦
6. (20 pts. ) A strip of rubber has length l when subject to a tensile force f . If the volume change duo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strip can be neglected, the differential of the internal energy is then dU = TdS + fdl . (a) Show tha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普通物理学》期终考试试卷 B 卷
院系 年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
1、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B
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周为边线,作一半
球面S ,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A) 2πr 2B . (B) πr 2B .
(C) 0. (D) 无法确定的量. [ ] 2、 图为四个带电粒子在O 点沿相同方向垂直于磁感线射入均匀磁场后的偏转轨
迹的照片.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轨迹所对应的四个粒子的质量相等,电荷大小也相等,则其中动能最大的带负电的粒子的轨迹是:
(A) Oa .
(B) Ob . (C) Oc .
(D) Od . [ ]
3、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
t l E L
K d d d Φ
−=∫⋅ ,式中K E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 闭合曲线L 上K E
处处相等.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线不是闭合曲线.
(D) 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 ]
4、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4
1cos(π+=t A x ω.在t = T /4(T 为周期)时
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A) 222
1
ωA −. (B)
2221ωA . (C) 2321ωA −. (D) 232
1ωA . [ ]
题2图
5、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λ 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波在S 1
点振动的初相是φ 1,S 1到P 点的距离是r 1;波在S 2点的初相是φ 2,S 2到P 点的距离是r 2,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P
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A) λk r r =−12.
(B) π=−k 212φφ. (C) π=−π+−k r r 2/)(21212λφφ.
(D) π=−π+−k r r 2/)(22112λφφ. [ ]
6、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间距为2a, 若将2a 增大,则屏幕上干涉条纹将: (A) 条纹间距变大. (B) 条纹间距变小.
(C) 条纹间距不变. (D) 条纹消失. [ ]
7、x 射线投射到间距为d 的平行点阵平面的晶体中,则布拉格衍射的最大波长是:
(A) d /4. (B) d /2.
(C) d . (D) 2d . [ ]
8、一个电子和一个光子有相同的波长,则:
(A) 光子具有较大的动量. (B) 电子具有较大的动量.
(C)它们具有相同的动量. (D)它们的动量不能确定. [ ]
二、 填空题(共38分)
9、一无限长直导线通电流I ,在P 点处弯成一个半径为R 的圆,P 点处导线彼此绝缘,如图所示,圆心O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1) (3分)。

10、两个在同一平面内的同心圆线圈,大圆半径为R ,通有电流I 1,小圆半径为r ,通有电流I 2,电流方向如图,且r <<R .那么小线圈从图示位置转到两线圈平面相互垂直位置的过程中,磁力矩所作的功为(2) (3分)。

11、在一个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间内,有一均匀分布的磁场B 随时间作线性变化(变化率
dt
dB
为常量),在圆柱形空间内的感生电场强度E k = (3) (2分),圆柱形空间外的感生电场强度E k = (4) (2分)。

题9图
I
I
题5图 题11图
题10图
12、真空中两只长直螺线管1和2,它们长度相等,单层密绕匝数相同,直径之比为d 1 / d 2 = 1/4。

当它们通以相同电流时,这两个螺线管贮存的磁能之比为W 1 / W 2 = (5) (3分)。

13、质量为m 物体和一个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振动周期为T. 当它作振幅为A 自由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 = (6) (2分)。

14、在固定端x = 0处反射的反射波表达式是)/(2cos 2λνx t A y −π=. 设反射波无能量损失,那么入射波的表达式是y 1 =(7) (3分)。

形成的驻波的表达式是y =(8) (2分)。

1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所用单色光波长为λ=562.5 nm (1nm =10-9 m),双缝与观察屏的距离D =1.2 m ,若测得屏上相邻明条纹间距为∆x =1.5 mm ,则双缝的间距d =(9) mm (2分)。

16、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 的劈形膜形成等厚干涉条纹,若测 得相邻明条纹的间距为l ,则劈尖角θ=(10) (2分)。

17、一束平行的自然光,以60°角入射到平板玻璃表面上,若反射光是完全偏振的,则玻璃的折射率为(11) (2分)。

18、单缝衍射中,缝宽度a = 0.40mm ,以波长λ= 589nm 单色光垂直照射,透镜焦距f = 1.0m ,则第二级明纹距中心的距离约为(12) mm (2分)。

19、海森堡不确定关系是微观粒子具有(13) (2分)性质的必然结果,对动量、能量具有确定值的粒子,其坐标的不确定量 ∆x 为 (14) (2分)。

20、将星球看做绝对黑体,利用维恩位移定律,通过测量m λ 便可求得T ,这是测量星球表面温度的方法之一.设测得太阳的m 55.0m m λ=,则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15) (2分)。

(b = K m ⋅×−310897.2)
21、在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系中,当电子从n =(16) (2分)的能级跃迁到m =(17) (2分)的能级时所发射的光波的波长最短。

三、计算题(共38分)
22、(本题10分)一根长直导线和一个直角三角形ABC 导体回路共面,如图所示,计算:
(1)长直导线和直角三角形ABC 回路间的互感系数;
(2)若三角形ABC 导体回路中通有电流I =I 0sin ωt ,则长直导线中感应电动势为多少?
题22图
C
23、(本题8分)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250 Hz,且此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上,求:
(2) 在距原点O为100 m
题23图
24、(本题10分)一衍射光栅,缝宽为a,缝间不透光部分宽度为b,用波长为6000Ǻ的光垂直照射时,在某一衍射角ϕ出现第二级主极大,若换用4000Ǻ的光垂直照射,在上述衍射角ϕ处出现第一次缺级,问b至少是a的多少倍?
25、(本题10分)求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粒子的定态波函数(设a 为阱宽)。

若已知粒子处于1=n 的状态,求在x = a /3处发现粒子的概率密度。

附常用物理常数:
电子静止质量 )(101.9310Kg m −×= 电子电量 )(106.119C e −×= 玻尔兹曼常数 )/(1038.123K J k −×= 真空中光速 )/(1038s m c ×=
本页为草稿纸
本页为草稿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