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异噻唑啉酮杀菌剂存在的危害[仅供参考]
甲基异噻唑啉酮市场分析报告

甲基异噻唑啉酮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甲基异噻唑啉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旨在对甲基异噻唑啉酮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其简介、应用领域和市场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甲基异噻唑啉酮这一化学产品,为相关行业的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即将对甲基异噻唑啉酮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包括其简介、应用领域和市场现状等内容。
同时,也可以提到本文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对甲基异噻唑啉酮市场的深入了解,并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文章结构的清晰性和完整性是读者理解整篇文章内容的关键,也是文章质量的体现。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甲基异噻唑啉酮市场的分析,了解该化学品的产业现状、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从而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和竞争分析的总结,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为甲基异噻唑啉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4 总结总结:通过对甲基异噻唑啉酮市场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和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市场需求稳定增长,竞争激烈。
在未来,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甲基异噻唑啉酮市场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因此,相关企业应当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市场竞争,实现持续发展。
2.正文2.1 甲基异噻唑啉酮简介甲基异噻唑啉酮,化学名称为3-甲基-4-异噻唑啉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其分子式为C6H6N2O,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3,属于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
甲基异噻唑啉酮具有多种化学结构与反应活性,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有机合成原料。
它在医药、农药、染料和其他有机合成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医药中特别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合成中间体。
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反应活性,甲基异噻唑啉酮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开发。
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盐酸盐-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盐酸盐化学品英文名:2-methyl-2H-isothiazol-3-one hydrochlorideCAS No.:26172-54-3分子式:C4H6ClNOS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造成严重眼损伤。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1A皮肤致敏物类别 1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1 吞咽会中毒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30 漱口。
——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杀菌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杀菌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杀菌剂1.2 化学品英文名:Fungicide1.3 中文名称2:杀菌灭藻剂1.4 分子式:1.5 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2 含量:1-5%2.3 C A S NO. 2682-20-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肤吸收3.3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科=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4.4 食入:勿催吐、用水漱口。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能与多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5.2 有害燃烧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防腐剂与日化产品相关组分的毒性分析_李程碑

3 Butylparaben 4 Imidazolidinyl urea
尼泊金丁酯 咪唑烷基脲
13 000 5 000
5 Ethylparaben
尼泊金乙酯
5 000
6 Phenoxyethanol(10%) 7 2-methyl-3(2H)-isothiazolone(10%)
苯氧乙醇 2- 甲基异噻唑啉酮
很多防腐剂供应商坚称这份研究是有缺陷的。尽 管关于尼泊金酯的负面影响还不能完全确立,但一些 防腐剂供应商却把这一不能定论的“事件”作为了商 机,其中不乏国际著名的防腐剂供应商:罗门哈斯公 司的 Neolone 系列防腐剂,包括了尼泊金酯和甲醛释 放剂的替代物。在国内,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则推出了华科 - 281 护肤品杀菌防腐剂、华科 - 286 增强型杀菌防腐剂以及华科 - 288 高效无刺激防腐剂 等,均不含尼泊金酯成分。
脱氢醋酸 / 脱氢醋酸钠
500
16 Benzyl alcohol 17 Zinc Omadine
苄醇(苯甲醇) 吡啶硫铜锌
1 200 350
18 Isobutylparaben 19 Iodopropynyl butylcarbamate
尼泊金异丁酯 碘代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
1 320 1 500
20 2-Bromo-2-nitropropane-1,3-diol
尼泊金酯不能用,季铵盐 -15 不能用,甲醛缓释 剂不能用,这些都是传统的优秀防腐杀菌剂品种,难 道就剩下最常用的异噻唑啉酮能用吗?答案依然是否 定的。5- 氯 -2- 甲基异噻唑啉酮 (CMIT) 和 2- 甲 基异噻唑啉酮的混合物在化妆品中使用量小于 15 mg / kg,而且不断受到法规的挑战。来自 WTO 检验检疫 网的消息称,自 2013 年 8 月 20 日起,欧盟对防腐剂 成分甲基氯异噻唑啉酮 (CMIT) 和甲基异噻唑啉酮 (MIT) 开展公众咨询,以期更加严格规范其使用范 围。既然防腐剂或多或少对人体还是有负面影响,有 人提议干脆不用。但事实上无论是食品还是日化产 品,防腐剂都是离不开的,至少在当今和今后很长一
5、异噻唑啉酮

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异噻唑啉酮(杀菌剂)Isothiazolone Antiseptic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产品在使用浓度下无毒,但未经稀释前,本产
品具有腐蚀性,会使眼睛受损或灼伤皮肤。
这些症状可能会
在数小时后才会明显。
严重时接触部位会发生溃烂,未经稀
释前,本产品也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迅速完全分解成无害物质
燃爆危险:无
淡黄色至琥珀色透明液体,易溶
于水、乙醇、异丙醇、丙二醇、
乙二醇、二乙二醇、丙酮等。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少15分钟。
冲洗后还必需用肥皂洗净全身。
所穿的衣服一定要洗净后才可重新穿着。
眼睛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少15分钟。
冲洗时用手把眼睑提起,冲洗后立即送往医院检查和治疗。
食入:如果不慎吞食了本食品而吞食者依然清醒,给吞食者喝两大杯清水以稀释肠内产品。
然后立刻寻求医治。
倘若吞食者已进入昏迷状态,切勿给予任何东西口服,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注意防护
天业消防电话:0993--2260110 石河子消防队:119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120。
甲基异噻唑啉酮杀菌剂存在的危害

目录一、什么是甲基异噻唑啉酮------------------------------2二、甲基异噻唑啉酮一般用在哪些产品--------------2三、用在产品当中规定多少量---------------------------3四、甲基异噻唑啉酮有什么危害------------------------3五、甲基异噻唑啉酮对孕妇婴儿有什么影响--------5六、怎么查看产品是否有甲基异噻唑啉酮-----------5七、能不能不添加甲基异噻唑啉酮---------------------5八、总结---------------------------------------------------------6一、什么是甲基异噻唑啉酮定义:甲基异噻唑啉酮,英文简称是MIT,是一种广普的杀菌防腐剂,耐热之水性防腐剂,对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霉菌及霉菌的生长,简单来说,它就是一款杀菌剂。
化学式化学名称: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简写:MIT英文名称:2-Methyl-4-Isothiazolin-3-one中文同义词:甲基异噻唑啉酮;2-甲基-异噻唑啉;2-甲基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3(2H)-异噻唑啉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分子式:C4H5NOS用途:是一种高效杀菌剂,耐热之水性防腐剂,对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霉菌及霉菌的生长,该产品可以直接加入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涂料、纸浆等领域。
二、甲基异噻唑啉酮一般用在什么产品甲基异噻唑啉酮可以直接加入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涂料、纸浆等领域。
该活性单剂可广泛用于工业冷却水、油田回罐水、造纸行业、管道、涂料、油漆、橡胶以及化妆品、感光胶片及洗涤用品等工业。
有效用量少,无毒无污染,极易混合在各类配方中, PH 使用范围广,稀释使用浓度后,很容易被生物降解为无毒无污染物质。
[VIP专享]面膜中的防腐剂究竟有什么危害
![[VIP专享]面膜中的防腐剂究竟有什么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64e06d96f12d2af90242e6b2.png)
面膜中的防腐剂究竟有什么危害危害一:可能引发癌症。
面膜使用的防腐剂羟苯甲酯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发现,羟苯甲酯在大量乳癌的肿瘤中被找到(平均1克组织中含20纳克)。
表现出雌激素(一种参与乳癌发展的荷尔蒙)的特性。
英国应用毒理学期刊编辑菲利普认为,面膜中的羟基苯甲酸酯导致了乳癌的患者增加。
乳癌已经成为了影响女性消费者寿命的头号杀手,而且患者年龄越来越年轻。
这和年轻女性大量使用含有防腐剂的各种护肤品有没有关系呢?危害二:加速皮肤衰老。
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专家王昌涛表示:“一方面,防腐剂无法被人体代谢,所以会在人体的皮肤上积累。
当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加速皮肤的衰老;另一方面,防腐剂也会加快色素沉淀,使皮肤越来越暗沉。
”所以不管商家怎么吹捧,含有防腐剂的护肤品都不应该长期使用。
危害三:引起皮肤过敏,皮炎。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王昕表示,防腐剂引起皮肤异常增生、癌变;在日光的照射下相关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使人产生光敏感,皮肤发红、变黑、疼痛;引起人过敏,出现红、氧的症状;或是引起皮肤的烧伤。
为什么面膜商家们普遍添加防腐剂呢?1.更长的保质期=更高的利润。
不填加防腐剂的面膜,保质期是很短的。
比如经过检测不含防腐剂的狮吼纯植物面膜,标识的保质期就能只有6个月。
请问一个一年都不会坏的面包,你敢吃吗?2.国家监管落后比如:防腐剂甲基氯异塞唑啉酮被美国细胞暨生物学会指出,它的化学结构与甲醛类似,具有细胞毒性与神经毒性。
因此在2014年被欧洲限禁。
而中国居然还能使用!防腐剂苯氧乙醇被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FDA)指出,苯氧乙醇能够抑制中央神经系统,有可能导致呕吐和腹泻。
因此在美国,日本,欧盟全面禁用。
而中国也还能使用!所以,2013年全年,我国共有187个批次的美容护肤品受到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通报,通报原因包括含有不安全色素、防腐剂等有毒有害物质。
面膜厂商自然更加肆无忌惮。
正在使用“符合中国国家标准”面膜的亲们,可要小心了。
电化学技术处理甲基异噻唑啉酮的研究及其在反渗透浓水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甲基异噻唑啉酮(MIT)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再生水处理反渗透过程中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反渗透浓水(ROC)中浓缩富集的高浓度MIT 排入环境后,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电化学氧化法由于具有高效、绿色、无化学药剂投加等优点,成为氧化降解MIT的可行技术。
因此,本文对电化学技术处理MIT及其在反渗透浓水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研究。
制备了Ti/SnO2-Sb2O3/α, β-PbO2电极,考察了其对MIT电化学氧化降解的性能。
研究发现,电极的析氧电位为2.09 V(vs. NHE),产HO·能力较强。
MIT 氧化降解为假一级动力学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1.62 × 10–3~22.12 × 10–3 min–1。
电极对电子的利用率较高,68.8%的用于氧化MIT的电子可将MIT矿化为CO2。
另外,当MIT浓度为100~400 mg/L,电流密度为2.5~50 mA/cm2,去除率达到90%时,电化学法去除单位浓度MIT的能量消耗(EE/O)为1.0~43.5 kWh/m3,其EE/O在各工艺方法中相对较低,且无需投加化学药剂。
利用Ti/SnO2-Sb2O3/α, β-PbO2电极对MIT进行氧化机理研究表明,提高电流密度可以增加HO·和H2O2的产量,增大氧化效率。
电极的直接氧化与间接氧化在电化学氧化MIT的过程中分别占37.7%和62.3%,MIT的降解以HO·主导的间接氧化为主。
电化学氧化MIT的降解路径与其他传统处理工艺不同,MIT分子上的碳碳双键被氧化断裂开环实现后续的氧化步骤。
通过在SnO2-Sb电极中引入TiO2-NTs中间层制备新型的Ti/TiO2-NTs/SnO2-Sb电极,电极电化学氧化性能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其氧化处理MIT的EE/O 为0.74~27.42 kWh m–3,低于Ti/SnO2-Sb2O3/α, β-PbO2电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什么是甲基异噻唑啉酮------------------------------2
二、甲基异噻唑啉酮一般用在哪些产品--------------2
三、用在产品当中规定多少量---------------------------3
四、甲基异噻唑啉酮有什么危害------------------------3
五、甲基异噻唑啉酮对孕妇婴儿有什么影响--------5
六、怎么查看产品是否有甲基异噻唑啉酮-----------5
七、能不能不添加甲基异噻唑啉酮---------------------5
八、总结---------------------------------------------------------6
一、什么是甲基异噻唑啉酮
1.1定义:
甲基异噻唑啉酮,英文简称是MIT,是一种广普的杀菌防腐剂,耐热之水性防腐剂,对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霉菌及霉菌的生长,简单来说,它就是一款杀菌剂。
1.2化学式
化学名称: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二、甲基异噻唑啉酮一般用在什么产品
甲基异噻唑啉酮可以直接加入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涂料、纸浆等领域。
该活性单剂可广泛用于工业冷却水、油田回罐水、造纸行业、管道、涂料、油漆、橡胶以及化妆品、感光胶片及洗涤用品等工业。
有效用量少,无毒无污染,极易混合在各类配方中,PH 使用范围广,稀释使用浓度后,很容易被生物降解为无毒无污染物质。
毒性低,
排放无残留,与各种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及蛋白质成份配伍性好。
MIT 在低浓度下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特别适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制剂的保存。
适用的pH 范围pH2.0-12.0 ,与水混溶,可以在任何工序加入,容易操作。
三、用在产品当中多少规定量
中国卫生部规定,Methylisothiazolinone在化妆品中最大允许浓度为0.01%。
日前据国家质检总局报道,2017年7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7/1224号条例,修订(EC)1223/2009条例附件V,将冲洗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化学名2-甲基-2H-异噻唑啉-3-酮)的最大使用量由0.01%修订为0.0015%(重量比),且自2018年1月27日起只有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化妆品才能投放欧盟市场,自2018年4月27日起供应欧盟市场销售的化妆品必须符合本条例规定。
本条例于欧盟官方公报发布后20天生效。
四、甲基异噻唑啉酮有什么危害
甲基异噻唑啉酮本身是杀菌剂,并不是像我们所认为的杀菌抑菌就是优品,它也有本身所存在的危害。
不管是国家卫生部还是国外欧盟卫生组织,都对甲基异噻唑啉酮使用量进行规定,说明如果过量使用,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那么,具体有什么危害呢?
有报道说本品具有细胞毒性与神经毒性。
2005年02月24日据美国细胞生物学会第44届会议上提交的一项研究,长时间暴露于杀菌剂甲基异噻唑啉酮(MIT) ――在工业、家庭和个人清洁产品中广泛使用――阻碍了大鼠生育中的神经元的生长。
总体而言,还缺乏对此化合物的神经毒性研究。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艾真曼(Elias Aizenman)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路透社记者,“有许多已证实的在工作场所暴露MIIT的实例,多只被视为烧伤、皮炎或过敏性反应”。
“我担心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孕妇如果暴露了足够高浓度的MIT,可能对发育中的胚胎有些影响,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他和同事在以前的一项研究中观察到,成熟大鼠的神经元暴露于高浓度MIT(100 microM)立即(10分钟内)触发了广泛的神经细胞死亡。
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又注意到,以远低于亚致死量浓度(0.3-3 microM)的MIT对胚胎大鼠皮质神经元延长暴露时间(约18个小时),结果导致神经生长出现剧烈和剂量依赖性抑制。
未成熟神经元在标准的培养介质中18小时后会形成轴突和多个树突,但用MIT处理后,它们只形成了极少的轴突和树突。
对MIT神经毒性分子机制的另外研究表明,此化合物显著干扰了局部粘连激酶(FAK,此蛋白能帮助推动轴突和树突的生长,是细胞的信号作用所必需的)酪氨酸的磷酸化作用。
氨基酸Y576——FAK上激酶结构域上的一个位点,似乎是对MIT暴露最敏感的部位。
艾真曼说,他计划进行进一步神经毒性研究,以更好地理解MIT“暴露的分子机制和对神经发育的可能后果”。
以上报道表明,虽然本品在化妆品等中用量甚微,本品的安全性仍应受到质疑。
以多硫化钠、丙烯酸甲酯、甲胺等为原料合成杀菌剂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具有很好的杀灭细菌、霉菌的能力。
用平皿培养法研究了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盐酸盐的防霉性能,测定了异噻唑啉酮溶液4种霉菌的最低抑制浓度。
异噻唑琳酮及其衍生物是应用越来越广的一种杀菌剂,由美国罗门哈斯公司最早生产。
其二甲基氯代产品商品名为KATHON,中文译名凯松,目前国内用于日化产品的异噻唑啉酮杀菌剂大都用此名称。
其主要成分为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复配物,化学名称:5-氯-2-
甲基_4-异噻唑啉-3-酮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混合物(3:1称为氯比)。
异噻唑啉酮反应机理是它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反应,使细胞呼吸停顿,迅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生物高分子的合成,
2006年,MIT作为化妆品防腐剂开始进入市场,因其具有光谱杀菌性能,自此被广泛使用。
最近,皮肤病学出版物关于因使用化妆品引起皮炎的患者对MIT出现阳性和相关斑贴试验反应的临床证据报道量急剧增加。
欧洲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协会对此高度重视,并在原料供应商和化妆品制造商等专业人士的支持下,对MIT的临床、毒理和化妆品警戒数据进行了全面审查;它还通过一种被称为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针对过敏原的技术手段更新了MIT的风险评估。
基于对现有数据的仔细评估,行业专家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使用含MIT的停留类化妆品(包括化妆用湿巾)和接触性过敏、过敏性接触皮炎有关联,因此在停留类化妆品(包括化妆用湿纸巾)中禁止使用防腐剂MIT以减少其诱导接触性过敏的发生率是很有必要的。
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了六个患有严重皮疹孩子。
其中一个八岁女孩,已经使用了抗生素和类固醇进行治疗,但每次治疗后,皮疹还是会复发。
当得知女孩的妈妈经常用湿巾清洁女儿的嘴和臀部后,儿科皮肤病学副教授玛丽给这个女孩做了过敏测试,结果是阳性。
当女孩停止使用婴儿湿巾后,她的皮疹消失了。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五个患有类似皮疹的孩子被带到医疗中心。
情况相同,一旦他们停止使用婴儿湿巾,皮疹就会消失。
玛丽建议,在家里时最好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水,这样可以减少接触化学成分。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格里希博士说,出现过敏反应的儿童数量正在增加。
她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婴儿湿巾中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因此,她也建议父母除了旅行的时候,平时尽量避免使用湿巾。
婴儿湿巾并不是唯一包含甲基异噻唑啉酮的产品,近几年,对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所引起过敏反应的谴责大幅增加。
医生们称人们对化妆品的不良反应已经成了“流行病”。
化妆品巨头强生(Johnson & Johnson)称,其最畅销的防晒霜和其他产品中正在停止使用这种化学防腐剂。
摩顿布朗也停止了使用甲基异噻唑啉酮。
在此压力下,其他一些知名化妆品品牌如妮维雅、欧莱雅、娇韵诗等也都采取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