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相 伯 - 上海市徐汇中学欢迎您
老照片里的徐汇中学

老照片里的徐汇中学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4年第23期从1945年至1949年间这组徐汇中学学子课余生活的旧照片中,可看出建国前夕的徐汇中学在继承传统、发展体育、校外实践、军事教育及盛会活动几个方面的情况。
以此管窥民国后期教会中学的校园生活。
文·图/邵文菁2013年春季,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征得一组20世纪40年代徐汇中学的老照片。
这组照片共236张,尺幅在6×10厘米左右。
用银色锡箔相片护角,按时间或事件顺序整理排序,平贴在黑色卡纸上。
这组照片拍摄于1945年夏至1949年春期间,主要记录了抗战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一时期徐汇中学的重大活动以及师生课外活动的情形。
1945年春,日军在投降前期强占了新校舍和西校舍一部,全校师生及时抢救教学设备和器物,两天内搬迁完毕,然后被迫集中在老校舍和西校舍楼下、光启社及汇师小学坚持上课。
8月抗战结束后,师生开始着手复校,10月举行复校庆典。
之后,学校沿用1940年改革后的组织结构,按照以往的教学制度和方针,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课内外活动。
课程设置上秉承汇学中西的教学特色,结合实践活动兼体育、艺术等特色教育,丰富校园生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拓展训练等,充分体现了徐汇中学历来倡导的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1949年,徐汇中学也随着上海的解放为人民政府接管。
此后徐汇中学作为百年教会学校循序渐进地改革以适应新社会制度下的国家建设需要。
徐汇中学作为沪上著名的新式学堂,开教育风气之先。
除了学科完备的课堂教育,学生丰富的课外生活也是学校办学的主要特色。
这组照片记录了战后徐汇中学师生参与的几次课余生活和校内重大活动。
通过细节,用影像展现私立徐汇中学最后一个阶段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
体育比赛在馆藏的这组旧照中,有两场足球比赛的专题记录。
局部细节的抓拍,生动还原了足球比赛热烈的现场气氛。
1947年12月8日,校内举行了首届师生杯足球赛。
马相伯、马建忠兄弟的籍贯问题

曾经无处安放青春的故乡——马相伯、马建忠兄弟的籍贯问题文/邱隆洪前不久,镇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镇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编辑出版了《侨海镇江人》一书,记载了48位或祖籍在镇江、或出生在镇江、或长期工作在镇江的侨海骄子,其中排在第一个的就是语言学家马建忠,简介中称他为“江苏镇江人”,事迹介绍中更进一步说他“生于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一个天主教家庭……四哥马相伯是震旦大学、复旦大学的创始人。
”这些都是编者经过查阅若干资料、并经过详细分析做出的叙述,自然不会有错,不过却让笔者想起了困惑人们多时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马相伯、马建忠兄弟的籍贯问题。
权威工具书《辞海》是这样介绍的,马相伯、马建忠均为“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不过让人困惑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新编的《丹徒县志》卷三十“人物”并没有收录马氏兄弟,同一时期编纂的《丹阳县志》第三十一卷“人物”也仅收录了马相伯,他们兄弟俩到底是丹徒人还是丹阳人?这个问题让喜爱研读地方文史的人们一头雾水,近些年,笔者多次被人问到这一问题,因为各种工具书及地方史志的记述出入较大,笔者不敢贸然作答。
最近,笔者又一次遇到同事追问这一问题,耐着性子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算理出个头绪。
原来,这一问题与马氏兄弟年轻时期的一段不快经历有关。
问题缘起:《清史稿》的记载错了吗?马相伯、马建忠兄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对传奇人物,他们曾代表清廷出使朝鲜,除杰出的外交才能外,他们还有极深的语言学造诣,马建忠著述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现代语法的奠基之作。
关于马氏兄弟的籍贯,话分两头,先说去世较早的马建忠。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较早记载是官修史书《清史稿》的记录,该书卷四四六“马建忠传”称他为“江苏丹徒人”,这一说法也为后人编撰的包括人物工具书和地方史志在内的各类书籍沿用,《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镇江人物辞典》等,均采用了这一表述,不多赘述。
关于马相伯的籍贯,众多书籍和相关资料就莫衷一是了,或说他是丹阳人(周俊元撰《复旦创始人马相伯》),或说他是丹徒人(如《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或说他是“丹阳人,生于丹徒”(如《民国人物大辞典》),或说他是“丹阳人,寄籍丹徒”(方豪撰《马相伯先生事略》)。
徐汇中学校友通讯

徐汇中学校友通讯2004年9月(总第8期)双喜临门0汪劲松校长光荣当选为上海市劳动模范0周治民老师荣获上海市园丁奖【新书推荐】汪劲松校长为44届的毕业六十周年纪念册写《序》汪劲松校长在纪念册中对44届校友给予极高的评价。
《序》中写道:六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而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却显得路漫漫兮其修远。
聚散六十年后,44届校友回忆起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校园往事,叙说了上下求索创业报国的心路脚印,编织着老益弥坚爱心犹深的徐汇情结,最后集成这本用心书写的《上海徐汇中学1944届同学毕业六十周年纪念册》。
……44届校友是值得学习的。
他们的勤奋,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乐观,他们的坚强,他们的真情,他们的奉献,他们的一颗金子般之心,都将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我们的楷模。
愿44届校友青春常驻,愿所有徐汇学子事业有成!(44届校友向全体校友赠送《上海徐汇中学1944届同学毕业六十周年纪念册》,需要者请到校友会领取)你知道吗?香港特区政府同上海市政府签订了多方面合作意向,“教育”属双方合作一大意向。
日前,上海市政府已确定:徐汇、进才、北虹、市西、风华,晋元六所学校将与香港几所中学缔结姐妹学校。
今年四月份已有香港保良局83年总理学校师生13人在我校高一年级“落户”一星期,白天和高一师生一起学习,晚上他们分别住到上海同学家中。
百年名校徐汇中学已真正成为上海市中学教改对外的一扇窗口!院士校友与百年徐汇2004年3月10日,上海沐浴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初春暖阳中,49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先生应邀来上海参加会议期间回母校“探亲”。
汪劲松校长和校友会老师热情接待了来自西北的老校友和他的夫人。
他离开我们徐汇中学这个“家”,投身祖国大西北的开发与建设,已整整半个多世纪。
具有150多年悠久历史的母校今日重整雄风,令汪应洛先生欣喜和惊叹!“光荣榜”上考上重点大学众多学弟学妹0们绽露笑容的相片热烈欢迎这位对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学长!0 汪应洛先生的夫人对校友会老师说到150周年校庆没来成的0遗憾;说到这次因为安排紧,连家也来不及回,开完会就奔0徐汇中学,然后直接就坐飞机返回西安。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讲解

徐汇中学2022学年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学习能力评估试卷一、文言文(25分)(一)默写(10分)1.(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3)夕阳西下,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秋天到了,望着满地的落叶,悲观的小A感叹:“____________”,乐观的小B劝道:“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①.铁马冰河入梦来②.非淡泊无以明志③.断肠人在天涯④.自古逢秋悲寂寥⑤.我言秋日胜春朝【详解】本题考查默写。
注意易错字:淡、志、涯、逢、寂寥、朝。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觉①,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②为亲昵,而阴怀不测③,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未觉:没有醒。
②阳:表面上。
下句中的“阴”意思是:暗地里。
③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
2.【甲】文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蒲松龄。
3.解释下列加点词(1)方欲行.(2)止.露尻尾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犬阻之不使前也。
5.【甲】、【乙】两文中的狼都有阴险狡诈的一面。
【甲】文中的两狼合作“诱敌”。
一匹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另一匹狼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夸夸我的学校作文精选12篇

夸夸我的学校作文精选12篇夸夸我的学校作文1三座红砖小楼环绕着一座“C”字形的小小池塘。
那里是一对黑天鹅的家,它们正在池塘里嬉戏。
池塘上的小桥,连接着两岸的小亭子。
池边还有一座景观石,写有红色的“汇学”二字。
这里是我亲爱的母校——徐汇中学南校区的一角。
每次经过这里,我总是禁不住放慢脚步,一边欣赏着两只嬉戏的黑天鹅,一边踩着道旁吱吱作响的银杏黄叶。
母校素有“西学东渐第一校”之称,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管理科学、教学理念超前的现代化重点中学。
不同于总校区的古朴、厚重的历史气息,南校区的建筑现代感更足,但她依然秉承着“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的办学传统,在课程设置也更具特色。
“欲有强健之国格,必先有强健之人格,强健之体魄。
”学校专门设置一些独特的体育课程。
入学之初,我们班就全员参加了冰壶课程。
之前在电视上虽观看过奥运冰壶比赛,感觉像“擦冰”比赛,但百闻不如一见,真正学了之后我才见识、了解了冰壶这项运动,更是亲身体验了它的苦与乐。
每周四学校都会安排专门的老师带领我们乘坐大巴往返徐汇位育体校的场地。
记得首次上冰,兴奋的我们一进冰场,扑面而来的是初秋里的一股凉意,使人不由地打了个寒战。
老师在休息时介绍说冰壶是一项绅士运动,这种竞技类比赛可以锻炼人的细心谨慎,否则一大意,就容易摔倒。
老师先从冰面上滑行教我们入门。
同学们排着队,平举着两条胳膊;左脚穿着特制的冰鞋作为滑动脚中心,而右脚作为蹬冰脚往前滑,像企鹅一样缓慢移动。
我在不断练习中琢磨出了门道,但一放松警惕滑快了又没站稳,嘿嘿,果然摔了一跤。
后来,老师又教了同学们执杆滑。
原来昔日刷冰的冰刷,在这时可以辅助向前快速滑动。
经过练习后,我不久便能滑行自如了。
认真的老师还不时地指出我的不足,我再一一改正。
在课堂上,我还发现冰壶特别重视团队合作,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刷冰,有的投壶,每个人都出谋划策,在自身的角度下明确提出合理的行动方案。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徐汇中学 2022 学年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学习能力评估试卷一、文言文(25 分)(一)默写(10 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4.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
这一哲理可以用陶渊明《饮酒》中的“,”得以解读。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5-7 题。
(7 分)【甲】《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甲】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乙】文选自《》。
(2 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2 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7.【甲】诗,周瑜获得战争胜利凭借一个必要条件,这个条件是【乙】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3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
(8 分)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①,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②令收,因欲杀之。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第26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青少年创新成果和论文版块)学科项目区县作者学校年级段辅导教师终评等第(A/B)动物学常用电器电磁辐射对哺乳动物的潜在危害初探宝山区金薇婕上大附中高中王伟庆、戴玉霞一等奖动物学纳米材料二氧化钛对草履虫存活率的影响卢湾区吴怡凡,张浩予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初中集体毛万霞一等奖动物学有关环食指相对长短关系的遗传学研究浦东新区李思瑶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娄维义一等奖动物学黄粉虫“吃”塑料的机理研究及一种零污染排放生物治理废弃塑料新方法的提出浦东新区刘英旭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娄维义一等奖动物学麻皮蝽分泌物对蚂蚁驱避作用的研究徐汇区范器宇,倪润祯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高中集体孙婷一等奖动物学丰富环境对小鼠竞争力影响的初探徐汇区熊家睿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初中王东平、陆斌一等奖动物学鸣虫吃含盐食物初探卢湾区刘思源,孙书怡,任亚博上海市卢湾区海华小学小学集体葛玉琴一等奖动物学声声不息——蟋蟀鸣声相互联络及人为干扰的实验观察及分析长宁区鲍婕上海市长宁区愚一小学向红分校小学顾雯婷一等奖动物学重金属汞对低额溞的毒性研究及水体汞污染的早期检测长宁区邹明炜,陆崧,张阅灏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初中集体吴蓓蕾一等奖化学酸浆果红素的合成方法及其在食用色素领域应用的研究浦东新区刘卓和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丁岚、徐环昕一等奖化学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性树脂性能改进及其治理荒漠化应用研究浦东新区朱杰毅,周杰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集体汤晨毅一等奖化学键盘用新型绿色纳米银抗菌涂料的研制徐汇区钮亦驰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陈启明、乐征宇一等奖化学具有多级孔结构的介孔碳材料对有机染料吸附性能研究杨浦区成诗婕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瞿璟琰、杜程鹏一等奖化学各种补钙产品在模拟胃液中的溶解情况研究徐汇区李吉妍,薛云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集体马荔、游书力一等奖化学食品“美容师”——发色剂和发色助剂对肉类制品发色效果的影响长宁区董家琦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高中王海、周静、王捷一等奖化学聚碳酸酯复合玻璃静安区邢昊上海市育才中学高中姜莉、朱文捷一等奖化学Fe-TiO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服饰自清洁中的应用探索长宁区张诚音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彭慧慧、朱守晨一等奖化学热敷包发热机理的探究长宁区韩桑颖长宁区少科站、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张文佳一等奖环境科学“天然农药”大蒜、辣椒、香樟对芦黍蚜虫防治效果的试验嘉定区顾伟嘉定区怀少学校初中徐勤龙一等奖环境科学太阳光催化的废水有机物电池的设计与实现闵行区周南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中裴明一等奖环境科学利用从樟树(剪枝)枝叶中提取的精油配制抑菌芳香剂的探究——樟树残枝残叶处理新思路浦东新区叶之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丁岚一等奖环境科学海水酸化对贝壳类海洋生物未来生存状况的模型化预期浦东新区张世轩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丁岚一等奖环境科学碱性电池的分段使用与社区统筹浦东新区龚小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祖权一等奖环境科学翻板式污染清洁雨水分离器的研制徐汇区陈柏臻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小学张岳梅、陆军一等奖环境科学湿空气中获取水装置的研制及其多用途开发研究杨浦区陈燕珺,陈晓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集体杨士军、路叶燕、陈建民一等奖环境科学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的污染调查长宁区常兰,施瑞阳,孙凡期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初中集体王海、周静、解进一等奖环境科学几种常见湿地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研究杨浦区张琳琳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杨士军一等奖环境科学利用磁盘式离心微流控芯片及发光细菌法检测水质毒性的初步研究长宁区蔡知见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朱守晨一等奖环境科学水杉人工林降雨截留与养分吸收能力初步研究浦东新区由以苓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丁岚一等奖环境科学上海地区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中超累积水生植物的应用研究长宁区梁思哲上海市西延安中学初中濮婷婷一等奖环境科学一种高选择性甲烷检测新方法——基于纳米分子分拣技术徐汇区雷振东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傅琳一等奖环境科学阶梯浮床在河道生态修复工艺中的探索徐汇区陈嘉烨,季正允,成佳鑫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中集体张小凡、吴国华、黄洁玲一等奖环境科学苏州河底泥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长宁区金喆文,周艾伦,赵柯婷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初中集体卓尚君、张卫平、王捷一等奖社会科学邬桥学校小学生胖墩现象的调查研究奉贤区陆嘉誉,杨萍萍,王玮婷上海市奉贤区邬桥学校小学集体王全胜一等奖社会科学关于推行“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的设想和建议虹口区唐云帆,张志圣,吴嘉晔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高中集体吴培超一等奖社会科学谁更愿意把老师加为好友?上海高中生参与社交网站(SNS)动机与群体差异的调查研究浦东新区何秀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陈明华一等奖社会科学由金山农民画看民间艺术的传承浦东新区孙若溪,邱瑜琦,姚源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集体江汇一等奖社会科学上海市外来农民工子女学校归属感的研究与调查推广浦东新区王江,季喆,吴佳倢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集体段伟、周旭峰一等奖社会科学土山湾孤儿院职业教育研究浦东新区周博文上海市第四中学/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高中高晖、赵际平、叶红一等奖社会科学社区“双高期”老人春节期间生活状况调查其他董坤宇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高中郑思晨一等奖社会科学关于上海市学籍管理卡应用的调查与社会拓展徐汇区戴怡晨徐汇区徐汇中学初中林芳,彭朝晖一等奖社会科学上海市民接受“地铁安检”认知与行为的调研徐汇区张天行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高中叶红、高晖、王健一等奖社会科学当代中学生对地方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徐汇区朱双双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俞诸亮一等奖社会科学高中校园走廊文化建设的调研与创想杨浦区王劼,冯天磊,戴宏翰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中集体顾炜周永麒一等奖社会科学关于交大附中2012—2014届部分内高班民考汉学生大学毕业后发展去向的调查研究杨浦区许诗祎,郑冰茹,张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集体庄坚俍一等奖社会科学低碳城市社区设计和居民生活方便性的调查探析浦东新区范舒云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初中王甬胤一等奖社会科学华夏民族先秦礼之观念的演变徐汇区周律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黄爱梅、李靖一等奖社会科学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查与建议卢湾区王濛杰卢湾高级中学高中刘金艳一等奖社会科学卢湾风情卢湾区刘思凡,李林鹊上海市启秀实验中学初中集体程君茂一等奖社会科学宠物犬排泄物污染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建议长宁区孙敏杰,陈美卉,徐文杰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集体陈建伟、陈陆平、吴为安一等奖生物化学洛神花色素提取液对染色体染色效果的实验研究静安区王菲,陈艺林上海市市西中学高中集体金惠珍、张颖一等奖生物化学牛奶中三聚氰胺的纳米磁珠检测技术研究徐汇区沈安彪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中吴国华、张岳梅、赏国锋一等奖生物化学西瓜注射甜蜜素、色素真伪的鉴别静安区殷雪滢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小学吴卫华程虹一等奖生物化学小麦麸皮制备木糖醇的研究长宁区赵倩蕴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初中王海、张琳、解进一等奖生物化学地黄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作用初探浦东新区段沛妍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蒋华良、娄维义一等奖微生物学上海市食品包装袋和粮食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卢湾区郭照宇,施诣呈,郑悦卢湾高级中学高中集体俞洪泽一等奖微生物学烘干、紫外杀菌刀架的研制闵行区石镇涛上海市文来中学初中曹丽娟、高俊一等奖微生物学地沟油中致癌成分——黄曲毒素的测定和评价杨浦区朱善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刘小宇,杜程鹏一等奖微生物学利用纤维素水解液选育微藻并厌氧发酵制取甲烷徐汇区沙烨星,刘畅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集体缪晓玲、郑思一等奖微生物学滥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菌的机理初探静安区瞿开,陈夏峰上海市育才中学高中集体胡又佳、姜莉、徐伟平一等奖微生物学轨道交通站台、车厢卫生状况及消毒措施调查长宁区丰烨,王泰戈,陈之淇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初中集体严洁、查群、张浩波一等奖医学与健康人乳抑制黑素瘤生长与转移的实验研究黄浦区章泽人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中刘思国一等奖医学与健康对超级细菌耐药机制的探究——基于七种NDM-1基因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金山区黄冬岚金山中学高中陆广琴、葛华峰一等奖医学与健康低气温下末梢循环不良的遗传研究浦东新区杨恺媛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娄维义一等奖医学与健康不同温度及保鲜材料对蔬菜保鲜效果的比较长宁区高世宇长宁区少科站、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初中张卫平、潘绿园一等奖医学与健康利用生物信息技术探究结直肠癌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及其内在信号通路卢湾区陈菲,姜砺砺,邓永行上海市向明中学、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集体Dr. Hung Kenneth , 陆一鸣一等奖医学与健康糖和盐的妙用长宁区傅昱婷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小学顾沁华一等奖医学与健康注意缺陷多动症患儿脑认知与功能MR成像特征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长宁区耿岩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朱守晨、赵杰一等奖医学与健康探究日常生活中去除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有效方法长宁区毛佩倢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初中潘绿园、张卫平一等奖植物学地木耳和泥炭藓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萌发的影响浦东新区朱祎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娄维义一等奖植物学甜芦粟霜止血作用初探徐汇区车宜轩,苗润斐,周元恒上海市向阳小学小学集体李祯忠、黄勇良、张英帅一等奖植物学能吸收和监测室内甲醛的转基因植物的构建杨浦区杨铭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杜程鹏、朱珠、林娟一等奖植物学花生衣提取物对离体血管环和心脏的影响及其成分分析卢湾区贺嘉颖卢湾高级中学高中田翠平、黄宝康一等奖植物学学校水族馆内部分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影响宝山区陈睿勤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第三中学初中范丽芳、刘国璋、赵晓怀一等奖植物学无根赤豆芽培育实验长宁区汤思齐上海市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中福会少年宫、愚园路第一小学小学张卫平、蔡雯曦、郑思晨一等奖植物学植物提取物对桃褐腐病生防效果的初探长宁区乔志远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中李菊梅、倪寒清一等奖动物学筛选带有刺激性气味的农作物汁液对菜青虫的防治作用宝山区王智敏,钱君韬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第三中学初中集体范丽芳、刘国璋二等奖动物学在农药中加入咖啡因对农药杀虫效果的影响宝山区卞如歆,马莉,樊安怡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中集体彭赟、余轶、刘国璋二等奖动物学奉贤边滩鸟类多样性调查奉贤区杨沫菲育秀实验学校初中杨志栋、卫明芳、金田则二等奖动物学反式脂肪酸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卢湾区张奕芸卢湾高级中学高中田翠平二等奖动物学夜幕下的精灵——复旦康桥学校夜间昆虫调查浦东新区范栩滢,管舒言,汪紫云上海市民办复旦附中康桥学校初中集体朱群二等奖动物学奇妙的池塘蜗牛浦东新区瞿珂,尹水玲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第二小学小学集体王燕飞二等奖动物学人工增雨冰核物质对机体影响的实验观察浦东新区程嘉颖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娄维义、万平二等奖动物学洗手液对柳条鱼生长的影响研究普陀区沈明鉴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小学王颖、戴艳、王纲岭二等奖动物学酵母细胞壁多糖对罗氏沼虾五种免疫相关同工酶活性的影响徐汇区刘畅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杨海霞、王芳二等奖动物学利用组织特异性转荧光蛋白基因的斑马鱼胚胎检测上海居民饮用水的质量杨浦区周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徐丰、卢大儒二等奖动物学洁厕剂对食蚊鱼生长的影响长宁区吴豫飞愚园路第一小学小学顾沁华二等奖动物学可吸入粉笔尘对不同周龄大鼠肺部的影响卢湾区陈曦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高中俞洪泽二等奖动物学上海植物园绿地生境中夏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卢湾区许之珩,冯小瑜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初中集体卜云、史向南二等奖动物学高冠变色龙变色条件的探究实验长宁区李书航上海市长宁区绿苑小学小学卢良漪、董尼二等奖动物学淀山湖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长宁区李金河,马虹宇,李梅倢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初中集体蔡雯曦、吴蓓蕾、解进二等奖动物学修正液对蚂蚁的毒性影响长宁区钟佳耘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初中解进二等奖化学原电池DIY工坊虹口区邵杰,杨笑敏,陈宇峰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初中集体李赋博、都毅联、顾敏华二等奖化学自制二氧化钛催化剂处理染料废水虹口区顾歆纯复兴高级中学高中戴维林、张卫良二等奖化学胆矾风化实际产物组成的探究虹口区王扬帆,王纬亮复兴高级中学高中集体张卫良、陈寅二等奖化学纳米TiO2的光催化降解的初步研究嘉定区王洪涛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高中王之勤、曹长青二等奖化学基于Fe3O4纳米粒子和核酸适配体的凝血酶传感器闵行区胡毅捷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中周国亮二等奖化学关于爬山虎多糖淀粉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应用的探究浦东新区倪天泽,马超辰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集体丁岚二等奖化学鱼腥草中癸酰乙醛真实含量的考察普陀区吴一鸣上海市宜川中学高中殷华茹二等奖化学骨头汤钙离子释放量探讨徐汇区韩梓颖上海市徐汇中学高中张文佳二等奖化学地沟油的合理利用——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备厕所清洗剂徐汇区张晓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贾金平二等奖化学黄芪中4种异黄酮炮制前后的含量测定及其科学性探讨徐汇区王良基,夏子越,黄翰能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高中集体杨星辰、姚建兰、吴国华二等奖化学一种满足航空铝合金防腐要求的绿色保护涂层的研究杨浦区苏婧琪,裴杨,杨雨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集体杜淑贤、刘萍二等奖化学家用金属器具腐蚀实验研究杨浦区张一夫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小学温晓寅、王甬胤二等奖化学天然敏化剂对于二氧化钛电池的敏化效果徐汇区李明泽,赵宇宏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集体谢少艾二等奖化学水中氟的测定新方法卢湾区杨一帆卢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高中钱连英、赵松二等奖化学不同饮料对铝制易拉罐的腐蚀情况调查长宁区杨宁韵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王海、张琳、周静二等奖化学“硝”除食物隐患------果汁、蔬菜汁液对腌制肉品中亚硝酸盐的去除作用初探长宁区朱嘉伟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王海、张琳二等奖化学走近“翡翠白玉汤”——对草酸钙沉淀的研究长宁区顾怡婕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王海、张琳二等奖环境科学学生饮用水瓶使用情况——科学小调查报告宝山区沈晨鑫,龚喆尧宝山区长江路小学小学集体夏佳梦、张子群二等奖环境科学崇明岛河道清除芦苇对河流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调查研究崇明县茅天悠上海市崇明中学高中陈卫超、张锦平二等奖环境科学滥用除草剂对河道及林地的影响崇明县黄佳丽,卞莹莹上海市崇明县马桥中学初中集体邱成二等奖环境科学探究油动遥控模型车铝合金排气管的积碳清除虹口区周皓青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高中张卫良、蔡德广二等奖环境科学上海狗厕所的设计制作与社区推广静安区孙亮宇,徐路易,肖宁上海市市西中学高中集体张函强、王纪华二等奖环境科学关于馒头长期不变质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卢湾区戴滢,俞莉娜卢湾区第三中心小学小学集体傅盈盈二等奖环境科学会议用瓶装水资源浪费调查及其对策研究卢湾区黄骞淳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初中沈雪珠、史向南二等奖环境科学改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在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闵行区解戎,徐方卉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中集体周国亮二等奖环境科学几种屋顶绿化形式的隔热及节能效果的研究浦东新区项铮,陈析,安碧君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中集体储依,贺鸿珠二等奖环境科学关于头发的吸油能力及吸油后油的提取方法的探究浦东新区徐成林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丁岚二等奖环境科学绿色植物对道路交通噪声的衰减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普陀区乔伟杰晋元高级中学高中徐晟钟二等奖环境科学新型碳酸氢类融雪剂的开发杨浦区邓文涛,曾济人杨浦高级中学高中集体岑瑞宝二等奖环境科学光化学污染源吸收板杨浦区黄彦俊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中谢征宇、郑思晨二等奖环境科学消毒副产物三溴甲烷的紫外光降解研究杨浦区董知寰,董知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集体杨士军、袁海霞二等奖环境科学新型滤床填料试验设计徐汇区何韵晨,李嘉乐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中集体吴国华、刘长娥、吴彦君二等奖环境科学给水管网内壁生物膜生长与水质安全相关性研究虹口区桑千蕴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中张卫良二等奖环境科学水芹菜与EM菌-土著菌群协同作用处理小区景观水体的探究杨浦区顾逸峰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中岑瑞宝、秦蓉、瞿璟琰二等奖环境科学上海空气气溶胶粒子(PM2.5)在不同天气下的特征与变化研究长宁区文豪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中朱守晨、施华宏二等奖环境科学光污染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探究浦东新区李嘉申,陈卓群,李悦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集体丁岚二等奖环境科学离子液体及其与重金属协同毒性的研究浦东新区高远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娄维义、施华宏二等奖环境科学新型汽车降噪仪长宁区王臻,宜俊豪建青实验学校高中集体任先明、吴炎俊二等奖环境科学教室内粉笔灰的空间分布与危害研究长宁区翟曜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高中李菊梅、施华宏、张红峰二等奖环境科学解读大自然的语言--校园植物的物候观察与初探闸北区张学澄,沈旭洋,王致远市北初级中学初中集体周建中、张蓝、苗士娜二等奖环境科学用银镜反应简易检测家具中残存微量甲醛的可行性探索长宁区王璐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高中王海、张琳、周静二等奖环境科学智能节能屋长宁区顾晏恺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高中徐建明二等奖社会科学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学校崇明县黄遥,白淳瑜,钱柳芸崇明县新光中学初中集体陈惠德二等奖社会科学不给力的酸奶外包装奉贤区王天娇奉贤区西渡学校小学穆加军、周爱二等奖社会科学金寨县留守儿童对未来的期许调查分析嘉定区高昕嘉定区第一中学高中赵志杰、王之勤二等奖社会科学上海市节能灯回收现状调查及其改善建议浦东新区郭凌汉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施洪亮、段伟二等奖社会科学安全方便快捷的高楼火场逃生装置的研究和设计浦东新区三好健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杜程鹏二等奖社会科学梅川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普陀区张黛翊上海市梅陇中学初中应超、王颖、王纲岭二等奖社会科学上海高层建筑消防研究与创新方案其他章如诚,陈天,陈逸扬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初中集体唐春雷、朱捷驭二等奖社会科学台湾布袋戏与七宝皮影戏发展历程及现状之比较——结合实地访谈与观察徐汇区孙卉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无二等奖社会科学校园广告的宣传方式与效能徐汇区朱致远,顾翔辉,贾璐琦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集体吴静怡二等奖社会科学中美养老模式的比较研究徐汇区谢雯,杨佳杰上海中学高中集体章健华二等奖社会科学高中学生会对资优生领导力的早期培养调研徐汇区王晓瑛,袁欣晨,朱亮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集体吴静怡二等奖社会科学星斗满天,路在何方——上海高中生古典文学知识普及现状的调查徐汇区施阮正浩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李靖二等奖社会科学历史源难与学养追求——记“文革”中激流勇进的一代徐汇区朱逸伦,盛亦婕,贺雯炜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集体何建军二等奖社会科学调查上海市自行车租赁服务并设计配套自行车旅游服务案例徐汇区江颖,王于秋实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高中集体王红妹二等奖社会科学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遗症徐汇区樊杰上海市位育高级中学高中高晖、叶红、李倩夏二等奖社会科学上海的掌机游戏机市场调查徐汇区何淳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张丽二等奖社会科学小排量车购置税的降低对于小排量车需求的影响徐汇区顾正扬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张丽二等奖社会科学上海地区家庭收入对出国留学的需求弹性影响徐汇区乔宇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张丽二等奖社会科学探究城管的真实面目杨浦区裴梦冉,孟嘉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集体顾颖二等奖社会科学开发养老新资源的设想--上海老人养老模式调查与建议杨浦区仓思远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杨士军、严晓丽二等奖社会科学社区志愿者激励作用的研究杨浦区江佑佳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中黄颖二等奖社会科学关于上海私人博物馆的双赢生存模式及其未来发展策略杨浦区陈纯,阚远晴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集体杨士军、严晓丽二等奖社会科学“男孩危机”隐患下男孩课程的开发研究卢湾区蒋君浩上海市七色花小学小学计锋二等奖社会科学父母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眼中的孩子——以父母对孩子“不许”的研究为例卢湾区李卿阳卢湾区向明初级中学初中沈雪珠、李家成二等奖社会科学上海市外地初中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其与本地初中生的心理差异比较卢湾区余沛霖卢湾高级中学高中刘金艳二等奖社会科学我的书包﹠我的书——静安区中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期望调查静安区陈绎蓓上海市民立中学高中何松、鲍明丽二。
2018年度徐汇区教师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

序号
单位
姓名
学科 序号
单位
97
上海市徐汇中学
朱颖妍地理 207 Nhomakorabea上海市徐汇区机关建国幼儿园
98
上海市梅园中学
刘秋华
地理 208
上海市徐汇区星辰幼儿园
99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孙燕喃
地理 209
上海市徐汇区五原路幼儿园
100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杨蕾
地理 210
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101
上海市第二中学
2018年度徐汇区教师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
姓名
学科 序号
单位
上海市紫阳中学
张洁
数学 159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陆佳
数学 160
上海市徐汇区园南幼儿园
上海市位育中学
陆惠平
数学 161
上海徐汇区民办小红花幼儿园
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季晨斌
数学 162
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
丁诺凡
物理 211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幼儿园
102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李晓晨
物理 212
上海市徐汇区印象幼儿园
103
上海市徐汇中学
高建军
物理 213
上海市徐汇区机关建国幼儿园
104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董召倩
物理 214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幼儿园
105
上海市田林中学
方丽媛
化学 215
上海市徐汇区印象幼儿园
106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朱广琴
数学 1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 相 伯
马相伯(1840~1939)
马相伯,江苏丹徒(今镇江)人。
名良,曾名志德,字斯臧;又曾用名乾、钦善、建常,改为良,字相伯,或作湘伯、芗伯。
晚
年自号华封老人。
马相伯五岁入私塾,十二岁赴上海
进徐汇公学读书,好学,尤喜数学,成
绩优良。
十四岁任教徐汇公学的国文和
经学教授助理,边学习边教书。
1871~
1874年出任徐汇公学校长(理学)。
1881
年曾出使日本,任使馆参赞、驻神户领 事。
在变卖田地家产以后,于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即震旦大学,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05年又办复旦公学(1911年改名复旦大学)并任校长,还积极参与了(北京)辅仁大学的创办。
1913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旋辞。
1928年,蔡元培、于右任、胡适之
等人发起,在徐汇公学为马相伯庆九十
寿辰。
蔡元培祝辞谓中国科学发展出于
宗教家,盛称马相伯早年提倡科学有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土沦丧,
山河变色。
马相伯以九二高龄手书“还我
河山”,呼吁全国团结,一致抗日。
1932
年加入宋庆龄、蔡元培建立的“中国民权
保障同盟”,并出版《马相伯先生国难言
论集》。
1935年又与沈钧儒等发起组织
“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出任
名誉领袖,发表救国宣言。
他的爱国行动,被广大人民尊为“爱国老人”。
193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
七七事变后在中央广播电台 96岁时摄 95岁时墨宝
演讲《钢铁政策》。
1938年,发表《停止党争,一致对外》。
1939
年马相伯
百龄大庆,
国民政府
对他发褒
奖令,称之
为“民族之
英,国家之
瑞”。
中共中
央发贺电,
称他为“国
家之
光,人类之 瑞”。
同年11月4日,马相伯病逝于越南谅山。
噩耗传出,举国哀悼。
1937.8.3.马相伯和参与营救的救国会七君子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