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7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5)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7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5)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7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5)一. 教材分析《2.7 桥的形状和结构》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形状和结构,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桥,学生能够理解桥的设计与形状对于承载能力和美观性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桥的结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对桥并不陌生,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过桥的形状和结构对于其功能和美观性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桥的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桥的形状和结构,理解桥的设计与形状对于承载能力和美观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桥的形状和结构的探索,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桥的形状和结构,理解桥的设计与形状对于承载能力和美观性的影响。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桥的形状和结构的特点,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桥的图片和实例,发现桥的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帮助学生发现桥的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类型的桥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桥梁设计图,用于学生分析和讨论。

3.准备记录纸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整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桥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桥的形状和结构。

教科版小学科学《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材简析】:《桥的形状和结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7课。

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活动:1.观察比较各式各样的拱桥。

2.了解大跨度的钢索桥。

3.“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

本课的活动设计意在带领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桥梁结构,加深和拓宽各种结构的知识,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为下一课用纸造一座“桥”培养兴趣和开阔视野。

本课还隐含着这样的一条隐性的线索:桥梁形状与结构不断发展的背后蕴藏着人类针对“跨越江河、湖海、山涧……等障碍的主要建筑——桥梁”的不足而进行改进和创造的历史,桥梁的科学史在本课教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生活中所见的桥,特别是江河上的桥,已经有一定的认识。

但这些认识只停留在桥的模样,部分同学能从材料上简单区分桥,少部分同学能区分桥的不同功能。

从结构上区分,是学生的难点,特别是拱桥的不同,学生更是没有留意过。

即使学生平时看到过,但也只是看到过,没有认识到这两种拱桥的不同。

而对于现代化的钢索桥更是没有唤起注意,这些感受只有在比较,体会了后才能获得。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重难点】理解作用在拱桥、拉索桥上的力所产生的效果。

【器材准备】为小组准备:长竹片、粗线。

为全班准备:木板或瓦楞纸板、绳子。

教师自己准备:各种桥梁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展示桥的初印象,渗透桥的功能通过对学生的简单提问,展示学生对生活中的桥的初印象,引出桥的概念。

使学生体会到桥的存在重要性。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桥,你觉得什么是桥?预设:(1)架在河流上的建筑。

(2)横跨在大江上的建筑。

(3)连接两岸的建筑。

2、师小结:桥一种帮助我们跨越江河、峡谷、道路和其他障碍的建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7《桥的形状与结构》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7《桥的形状与结构》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7《桥的形状与结构》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桥的形状与结构》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各种桥的形状与结构,了解桥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桥梁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桥的形状与结构的认识还不够系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于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为喜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桥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理,能够分析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动手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桥梁设计和建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桥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理。

2.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桥梁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桥梁的图片,了解其形状与结构。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不同桥梁的特点和设计原理。

3.动手制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桥梁,加深对桥梁形状与结构的理解。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各种桥梁的图片和案例,制作好PPT,准备制作桥梁的材料。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桥梁,了解其形状与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形状与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桥梁的形状与结构,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挥创新能力,设计出合理的桥梁结构。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知道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4.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5.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重点了解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知道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吸管或竹片、粗线,木板或瓦楞纸板、绳子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桥?(桥是一种跨越障碍的特殊建筑。

)2.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

”板书课题: 7. 桥的形状和结构二、新课学习(一)通过观察各种桥的图片,了解桥的形状和结构。

1.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各种桥,并说说各自对桥的了解。

2.教师出示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桥的形状和结构。

(拱形结构、条形结构、框架结构和钢索结构)3.了解各式各样的桥,通过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相同点不同点特点都有桥拱、桥面和桥墩。

桥面在拱的上方。

桥下空间高,便于船的通行。

桥面在拱的下方。

桥面低,与道路连接容易。

桥面拉住拱足,能抵消拱的外推力。

4.实验:用木棍做一个拱,然后两个做对比,看是那一个面的受力更大。

(二)大跨度的钢索桥:1.观察钢索桥,了解索桥的“家史”。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在很早以前人们从缠绕在大树间的藤蔓得到启示,用藤蔓做成了吊桥.后来用铁链代替藤蔓建造出了铁索桥,后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用钢丝编成的缆绳建造出了跨度达千米以上的钢索桥。

2.以实际例子说明(可结合我们家乡的易桥作说明)3.教师出示不同的钢索桥,让学生观察这些桥的结构是怎样的,它有什么显著特点?(钢索桥从结构上看是吊桥,即桥面被钢缆吊起来。

其显著特点是跨度很大。

教科版科学六上《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一. 教材分析《桥的形状和结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形状和结构,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桥梁,使学生认识到桥的设计与建造与工程学、物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紧密联系。

教科版科学六上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实例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组成、形状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桥梁的知识,如简单的桥梁结构、材料等。

然而,对于桥梁的形状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工程案例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桥梁的基本形状和结构,能够识别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桥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桥梁建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科学和工程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桥梁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难点:分析不同类型桥梁的形状和结构,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桥梁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桥梁的形状和结构,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和观察模型桥梁,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不同类型的桥梁图片、实例和模型。

2.学具:为学生准备模型桥梁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形状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实例,呈现桥梁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如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桥梁的形状和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模型桥梁的制作实践活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知道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4.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5.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重点了解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知道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吸管或竹片、粗线,木板或瓦楞纸板、绳子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桥?(桥是一种跨越障碍的特殊建筑。

)2.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

”板书课题: 7. 桥的形状和结构二、新课学习(一)通过观察各种桥的图片,了解桥的形状和结构。

1.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各种桥,并说说各自对桥的了解。

2.教师出示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桥的形状和结构。

(拱形结构、条形结构、框架结构和钢索结构)3.了解各式各样的桥,通过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相同点不同点特点都有桥拱、桥面和桥墩。

桥面在拱的上方。

桥下空间高,便于船的通行。

桥面在拱的下方。

桥面低,与道路连接容易。

桥面拉住拱足,能抵消拱的外推力。

4.实验:用木棍做一个拱,然后两个做对比,看是那一个面的受力更大。

(二)大跨度的钢索桥:1.观察钢索桥,了解索桥的“家史”。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在很早以前人们从缠绕在大树间的藤蔓得到启示,用藤蔓做成了吊桥.后来用铁链代替藤蔓建造出了铁索桥,后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用钢丝编成的缆绳建造出了跨度达千米以上的钢索桥。

2.以实际例子说明(可结合我们家乡的易桥作说明)3.教师出示不同的钢索桥,让学生观察这些桥的结构是怎样的,它有什么显著特点?(钢索桥从结构上看是吊桥,即桥面被钢缆吊起来。

其显著特点是跨度很大。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7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7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2.7 桥的形状和结构》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桥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以及不同形状和结构对桥梁承重能力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设计和制作一座符合要求的桥梁模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周围的建筑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桥梁设计和制作方面可能缺乏一定的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桥梁的形状和结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形状和结构对桥梁承重能力的影响。

3.学生能够设计和制作一座符合要求的桥梁模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桥的形状和结构,以及不同形状和结构对桥梁承重能力的影响。

2.难点:桥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形状和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梁,了解其特点。

2.实践法:学生动手设计和制作桥梁模型,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桥梁形状和结构对承重能力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桥梁的图片和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桥梁设计和制作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桥梁的形状和结构。

让学生思考:桥梁的形状和结构对其承重能力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桥梁的设计图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桥梁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形状和结构对桥梁承重能力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设计并制作一座桥梁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形状和结构,提高桥梁的承重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桥梁模型,并介绍其形状和结构。

其他学生和老师提问,对展示的桥梁模型进行评价。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和制作一座既美观又实用的桥梁?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7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7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7 桥的形状和结构》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2.7 桥的形状和结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形状和结构,通过观察和探究不同类型的桥,使学生认识到桥的结构与承重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家们在桥梁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他们对桥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深入思考过桥的形状和结构对其承重能力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桥的形状和结构,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形状和结构,知道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承重能力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激发他们对桥梁建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桥的形状和结构对承重能力的影响。

2.桥梁设计师在设计桥梁时的创新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引导学生发现桥的形状和结构与承重能力之间的关系。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桥的形状和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桥模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收集各种形状和结构的桥的图片或模型。

2.准备桥的形状和结构的相关资料。

3.准备制作桥模型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各种形状和结构的桥,引导学生关注桥的形状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桥的形状和结构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以及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承重能力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桥的形状和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桥,引导学生发现桥的形状和结构与承重能力之间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介绍桥梁设计师在设计桥梁时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在桥梁设计中的聪明才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桥的形状和结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桥梁有多种例外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吸管或竹片、粗线。

为全班准备:木板或瓦楞纸板、绳子。

教师自己准备:各种桥梁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出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分外的建筑物。


二、美丽的彩虹桥-拱桥。

出示图片,观察比较这些拱桥,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例外?各有什么优点?(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1、实验:用木棍做一个拱,然后两个做对比,看是那一个面的受力更大。

2、(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三、拉索桥
1、观察拉索桥,它们的受力部分主要是哪些?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
2、以实际例子说明(可结合我们家乡的太平桥作说明)观察这些桥的结构是怎样的。

拉索桥究竟有什么优点?
3、实验:模拟做一个拉索桥(这个由老师做演示实验)在实难中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问题,当演示完成后回答。

(1)两人同时用力拉绳把“桥”吊起来。

我们朝什么方向用力?(2)把绳子拉笔直些,再拉笔直些,感觉用力有什么变化?
四、结合我们的生活自己来制作桥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让学生分组完成也要以独立完成,再上交作品,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评定其水平。

让学生说出自己设计和制作桥的想法和原理是什么?
自己设计的桥有什么特点,请做得好的学生演示讲解,从而进一步体会本单元的知识。

板书设计:
拱桥拱的高度例外
拉索桥拱的两边推力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