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餐饮业发展现状
广东餐饮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广东餐饮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引言广东作为中国人口之多的省份之一,在餐饮行业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报告将对广东餐饮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行业概况广东餐饮行业是广东省内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该行业包括各种类型的餐馆,包括中餐馆、西餐馆、快餐店、小吃摊等。
二、发展趋势1. 消费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餐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中餐馆正在受到更注重品质、环境和服务的西餐馆的冲击。
2. 外卖市场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外卖市场在广东省内及全国范围内迅速崛起。
外卖平台的出现为餐饮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但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
3. 游客消费增长:广东省是中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餐饮行业有更多的机会扩大规模和提高服务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1. 品质参差不齐:广东餐饮行业虽然规模庞大,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很多餐馆的品质参差不齐,使得消费者难以选择。
2. 竞争激烈:广东省的餐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餐馆之间的差异化也不明显,难以脱颖而出。
3. 人工成本过高:广东省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四、发展建议1.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统一的餐饮标准,提高餐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2. 加强创新和差异化:餐馆应该加强创新,注重研发新的菜品和餐饮理念,提供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降低人力成本:餐饮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例如,引入自动点餐系统、厨房智能设备等。
4. 加强行业合作:餐饮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和领导,共同研究解决行业问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促进广东餐饮行业的共同发展。
五、结论广东餐饮行业作为广东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餐饮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使广东餐饮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广州餐饮业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广州餐饮业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服务行业。
而广州市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其餐饮业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广州餐饮业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市场概述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广州拥有着广阔的餐饮市场。
据《广州市餐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广州市餐饮业企业数达到49,366家,同比增长4.3%。
其中,快餐店、特色餐厅、咖啡厅和酒吧占据着市场份额的较大部分。
二、市场规模根据《广州市餐饮行业发展报告》的数据分析,2019 年全市餐饮收入达到了798.4亿元,同比增长6.9%。
其中,特色餐饮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34.3%,酒店餐饮收入为23.8%,快餐收入为14.8%。
三、市场分析1、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口味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消费者对服务的细节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餐饮企业在服务质量、食品卫生和食品口味方面必须加强管理和提升服务品质。
2、外卖市场的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外卖成为人们就餐的一种新选择。
广州餐饮业也随之迎来了外卖业务的热潮。
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外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显示,2020年广州市外卖订单量达到95.05亿单,同比增长49%,外卖用户数达到1.45亿,同比增长29.8%。
外卖成为广州餐饮业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餐饮业的多元化经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餐饮企业也在适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进行多元化经营,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广州市餐饮行业已逐渐向日常餐饮、特色餐饮、休闲餐饮、社交餐饮等方向拓展。
四、市场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广州市餐饮业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根据《广州市餐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广州餐饮业的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将获得持续提高。
广州市餐饮业市场调研报告

广州市餐饮业市场调研报告广州市餐饮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城市,餐饮业市场规模庞大,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广州市餐饮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市场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广州市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
2. 消费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广州市餐饮业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
消费者对品质、口味、环境及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
3. 竞争格局:广州市餐饮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强大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餐饮企业。
同时,小型餐饮店也在不同细分市场中有着一定的份额。
4. 外卖业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外卖业务在广州市餐饮业中的占比逐年增加。
外卖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订餐服务,对传统餐饮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问题分析1. 高人员流动率:受高房价和生活成本等因素影响,广州市餐饮业的员工流动率较高。
这给餐饮企业带来了人员培训成本的增加,也影响到了服务质量的提升。
2. 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外卖业务的崛起,传统餐饮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外卖平台的便利和价格优势,使得传统餐饮业需要寻找新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3. 餐饮安全问题:近年来,一些餐饮企业发生了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对餐饮业的信任度下降。
餐饮企业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四、发展趋势展望1. 品牌化发展:广州市餐饮业将继续推进品牌化发展,通过提升品牌形象、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消费者。
2. 多元化发展:餐饮企业将拓展多元化业务,开设异地特色餐厅、提供特色主题餐饮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 技术创新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餐饮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应用。
如引入智能点餐系统、无人配餐等,提高服务效率和顾客体验。
4. 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广州市餐饮企业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和监管机制,提高消费者对餐饮业的信任度。
2024年广州餐饮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广州餐饮业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和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餐饮资源和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州的餐饮业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餐饮业态和竞争格局等方面,对广州餐饮业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广州餐饮业市场规模庞大,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市餐饮业总收入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而且,广州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其中不乏对美食有着高度关注的旅游者,这为广州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2. 消费者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州消费者对于餐饮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和升级。
近年来,广州餐饮市场呈现出以下几种消费者需求的特点: - 多样化的口味需求:广州人对于美食有着较高的追求,并对各类不同口味的餐饮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健康与营养意识的提升: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的餐饮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 便捷与快速的用餐方式:随着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对于便捷、快速的用餐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
3. 餐饮业态广州的餐饮业态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发展的趋势。
下面是广州餐饮业几种主要的业态: - 中餐业态:广州作为中华美食的代表城市,中餐业一直是广州餐饮市场的主力军。
包括粤菜、湘菜、川菜等各类中餐馆。
- 外餐业态: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广州的外餐业态也日益兴盛。
各类国际美食餐厅、西式快餐连锁店等逐渐在广州市场上崭露头角。
- 小吃业态:广州有着丰富的地方特色小吃文化,包括广州早茶、炳胜桥牛肉、海珠塔鳝鱼粥等特色小吃,成为了广州餐饮业的独特亮点。
4. 竞争格局广州餐饮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广州的餐饮市场既有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也有小型独立餐厅。
此外,外地品牌也在广州市场上占据着一定份额。
因此,广州的餐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广州餐饮精准分析报告

广州餐饮精准分析报告一、引言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一座国际大都市,拥有丰富的餐饮文化和多样化的美食选择。
本报告旨在对广州的餐饮市场进行精准分析,探讨市场现状、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餐饮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市场现状1. 餐饮业规模:根据统计数据,广州市场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率高达10%以上。
2. 就餐人口特征:广州市的就餐人口主要以年轻人群为主,70%的市民每月外出就餐频次高达10次以上。
3. 餐饮业务模式:广州市餐饮业务模式多样化,涵盖传统中餐、西餐、快餐、茶餐厅、夜宵等多个领域。
4. 餐饮消费偏好:广州市民对餐饮消费更加注重品质,追求健康、新鲜、特色的菜品,对服务品质和环境舒适度也有较高要求。
三、竞争态势1. 品牌餐饮企业:在广州市场上,品牌餐饮企业发展迅速,口碑和知名度较高,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它们通过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 本土特色餐饮:广州市本土特色餐饮店逐渐崛起,以粤菜、早茶等特色菜品为主,通过独特的口味和传统文化吸引顾客。
3. 外卖市场的兴起:外卖平台的发展给广州的餐饮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餐馆逐渐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特色,提供便捷的外卖服务。
4. 餐饮连锁企业:广州市的餐饮连锁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它们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统一的管理模式,提供一致的餐饮体验,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1. 健康饮食: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饮食将成为广州餐饮市场的未来趋势。
餐饮企业应注重提供新鲜、有机的食材,并减少油脂和糖分的使用。
2. 科技融合: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科技手段的融合将进一步改变广州的餐饮服务模式。
例如,智能点餐、无人餐厅等新兴科技将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就餐体验。
3. 外国餐饮文化融入:广州是一个国际化城市,随着人们对外国文化的认同度提高,外国餐饮文化在广州市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
餐饮企业可以借鉴国外创新的菜品和服务理念,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024年广州餐饮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广州餐饮业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广州是中国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餐饮业发展较为活跃的城市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广州的餐饮市场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2. 消费需求广州市民对餐饮的需求量大且多元化,包括传统粤菜、川菜、湘菜等地方特色菜系,以及西餐、日韩料理、快餐等。
此外,近年来广州市民更加注重健康和营养,对有机食材、无添加剂的餐饮产品需求增加。
3. 竞争格局广州的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各类餐饮企业众多。
其中,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在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上占据优势,但也面临着经营成本高、内部管理困难等挑战。
中小型餐饮企业则具有灵活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优势。
4. 环境政策广州市对餐饮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包括食品安全监管、卫生标准、环保要求等。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环保意识。
5. 人力资源广州人力资源市场发达,餐饮企业在员工招聘和培训方面相对较为便利。
但餐饮业普遍存在用工成本高、流动性大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是餐饮企业发展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6. 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广州的餐饮业也开始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例如,点餐系统、外卖平台、智能化厨房设备等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7. 潜在机会与挑战广州的餐饮市场潜力巨大,市民对餐饮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和新冠疫情的影响,餐饮企业也面临着外部竞争压力和经营困难。
8. 发展趋势未来,广州的餐饮业有望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对个性化、特色化的餐饮产品需求增加,以满足不同口味和消费心理的多样化需求。
- 生鲜食材供应链:餐饮企业对食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提高,生鲜食材供应链的建设成为发展的重要环节。
- 环保可持续发展:对环保要求提高的趋势下,餐饮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9. 总结广州餐饮业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激烈且发展潜力巨大。
2024年广州餐饮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广州餐饮业市场调查报告前言本报告旨在对广州市餐饮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市场的整体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希望为餐饮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市场概况1.1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市的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广州市餐饮行业的年营业额已达到X亿元,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1.2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广州市餐饮业正朝着多样化、特色化和高品质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餐饮的服务质量、环境氛围和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市场竞争格局2.1 主要竞争对手广州市餐饮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各类餐饮连锁品牌、中小型餐厅和餐饮集团等竞争对手。
其中,餐饮连锁品牌在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
2.2 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餐饮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创新和口味独特性 - 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 - 品牌形象和口碑效应 - 分销渠道和网络覆盖3. 消费者需求分析3.1 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市消费者在餐饮上的支出占家庭总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
消费者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和品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就餐,尤其是年轻人群体。
3.2 消费者偏好广州市消费者的餐饮偏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饮食:消费者对新鲜、绿色、有机食材的需求不断增加。
- 特色美食:消费者对本地特色美食和异国风味的需求旺盛。
- 便捷就餐:消费者对快餐、外卖等便捷就餐方式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4. 发展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对广州市餐饮业发展的建议: 1. 创新菜品:餐饮企业应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新菜品。
2. 提升服务质量:餐厅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
3. 多元化经营:餐饮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经营范围,提供更多元化的餐饮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2023年广州餐饮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广州餐饮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城市,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繁荣的经济活动,餐饮业发展一直非常活跃。
本文将对广州餐饮业的市场分析进行现状的情况进行总结。
一、总体市场规模广州餐饮业市场规模巨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全年餐饮服务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外来人口的增加和本地居民的消费升级是推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关键因素。
同时,广州也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餐饮业的热门投资目标之一。
二、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广州的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目前,广州市场上的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中高档、特色化、健康养生等领域,消费者更加注重餐厅的环境、口味、服务等方面的品质。
三、竞争格局广州市的餐饮业竞争格局较为复杂,既有传统的大型餐饮连锁企业,也有小型的特色餐馆和创意餐饮项目。
随着外资餐饮企业的进入和本地优秀餐饮品牌的崛起,竞争愈发激烈。
同时,线上外卖等新兴业态也对传统餐饮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四、发展趋势目前,广州市餐饮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经营:餐饮企业逐渐拓展业务范围,不仅提供传统餐饮服务,也推出厨师培训、食品配送等增值服务,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2. 国际化融合:进口食材和国际餐饮文化的引入,为广州的餐饮市场带来了更多元化和更高品质的选择。
3. 创新发展:通过不断创新菜品、服务模式和营销手段,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和忠诚度,同时推动餐饮业的创新发展。
4. 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使得餐饮企业更加注重线上渠道的开发和线下服务的提升,以适应消费者的变化需求。
五、面临的挑战广州餐饮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同时,政府对餐饮业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餐饮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广州餐饮业市场规模庞大,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竞争格局复杂,发展趋势多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是中国饮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粤菜的形成历史悠久,博采中原美食和西餐之长,再吸收广东境内地方菜的优点,其烹饪技术之精妙,菜式美点之纷繁多样,味道之鲜美,色、香、味、形整体设计之完美,以及饮食环境、气氛之优雅和服务之细致周到等等,都可谓首屈一指。
做为粤菜主体和代表的广州菜,正如广州的文化,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独具特色的广州饮食文化,并赢得了“食在广州”的美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奢华装修和极品海鲜吸引食客的餐饮店开始出现;进入新世纪,中小型特色餐饮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营造了广州餐饮业百花齐放的朝气景象,也进一步丰富了“食在广州”的内涵;而在近几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再次提速,日韩料理、欧陆西餐也纷纷登陆羊城,国际元素的注入更使得“食在广州”的美誉锦上添花、名扬四海。
1广州餐饮业的概况和主要特点1.1餐饮市场规模庞大、发展迅速。
据统计,截至到2000年广州餐饮市场的总销售额已达到208.1亿元,2002年达到266.0亿元,2003年为281.9亿元,2005年餐饮业持续增长,全年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5.7亿元,增长12.8%;实现零售额301.7亿元,增长14.4%。
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92.7亿元,增长7.8%。
其产业规模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占第三产业的10%。
1.2人均餐饮消费水平快速增长。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快速提高,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加快,居民外出就餐花费持续升高,全年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达到680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118.4倍;自“八五”以来,人均餐饮消费年均增长23.2%。
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又比2004年多出100元,同比增长17%,并且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超过全国水平的有11个省市,其中超千元的有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辽宁等6个省市。
餐饮市场发达的广州市人均餐饮消费支出4160元,继续保持全国之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1倍。
1.3消费者主体发生变化。
现在,广州的餐饮市场主要以大众消费为主,整个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从公款撑起的攀比式的高消费转入中低层次的理性的大众化消费。
以私人和家庭为主的中低大众消费的增长明显强于高档公款消费。
一些家常菜、火锅店、小吃街、美食广场、快餐店、外卖店等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由于广州特定的经济和文化背景,消费者趋于成熟和理性,这对当地的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格局发生的变化,使竞争更加激烈,经营者们也须不断调整思路,突出特色,以迎合顾客的需求,使其产品和服务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1.4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
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完成翻两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2005年广州人均GDP达68161.8元, 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7元,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与此同时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有相当大量的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已经富裕起来的条件下,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转变对广州餐饮业迅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州居民的餐饮消费与年俱增,在外用餐、减轻家庭劳动,节约时间已成为众多家庭的餐饮消费习惯。
餐饮消费需求已经从果腹型发展到健康享受型、休闲享受型,饮食娱乐等多种趋向。
餐饮市场从生理性功能型消费为主向精神性强文化型消费为主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使得人们外出用餐,不再仅仅是为了调节、改善一下生活,而是追求文化气围和文化品位,追求社交愉悦和精神享受。
1.5投资主体多元化。
广州市餐饮业已从原有的公有制餐饮为主体的发展格局转变为以资本实力为基础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目前个体、私营经济成分的餐饮网点27066个,占全市餐饮网点的92.66%,已成为广州餐饮业发展重要的投资主体。
另外,公有制经济1478个,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114个,其他混合经济553个。
据了解,目前广州餐饮业中,国有资本只占17%左右的比例,民营资本占了较大比重。
1.6企业品牌化、规模化。
目前,广州餐饮业的发展已由品种数量型转变为品牌质量型,激烈的竞争促使众多餐饮企业纷纷开展品牌经营,依靠树立品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来吸引消费者,品牌竞争成为今后开展新一轮竞争的焦点。
广州目前已有很多知名品牌已深入人心,如绿茵阁、蒙的卡罗等;广州酒家、丽晶明珠、渔民新村等等。
在注重品牌的同时,要想在竞争中取胜,也要不断扩大规模,开展连锁经营,不断降低成本。
广州餐饮业规模经营已初步形成,如被认为是广州最大的连锁企业的绿茵阁,现拥有21家直营店,12家加盟店;中式餐饮业也有众多的成功例子,如广州的都城快餐、仙踪林等等。
2广州餐饮业的优势2.1广阔的消费市场。
广州的经济和人均收入以及餐饮消费支出一直居于全国各城市前列。
旅游收入也处于领先地位。
经济的高度发达和旅游市场的活跃,为餐饮业市场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餐饮消费者的种类和需求也各种各样。
首先是当地居民、外来人口的外食消费,其次旅游者消费和公务餐饮消费,因此就相应出现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餐饮业。
西餐方面外来旅游者和商务人士:广州是华南重要商埠,是华南的历史文化中心,旅游业和会展经济非常发达。
一年两次的广交会,一年一次的广州国际美食节、国际旅游展销会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将世界各地的富商巨贾、商务人士和旅游者对西餐的需求和消费也带到了广州,促进了广州西餐业的不断发展。
这类的西餐厅主要面向外籍客人和部分高级白领,定位高档,环境幽雅,如向日葵、塞纳河、花园酒店的名仕阁等等。
环境特别需求群体和追去时尚群体:由于广州经济发达,人们的消费能力也逐渐增强,部分消费者越来越倾向选择不同于中餐厅和快餐厅的热闹、匆忙的就餐环境;同时也出现了以年轻白领和大、中学生为主的追求时尚和个性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对西餐消费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这类西餐厅更适合中高档消费群体,如绿蔷薇、名典、加州红等等。
中餐方面目前,以白领阶层、工薪阶层为代表的家庭、个人、朋友等大众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将撑起我国餐饮市场的半边天;非公有制经济的业主、家庭、朋友等消费将成为餐饮市场消费的重要生力军。
由此形成餐饮市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以大众消费为主的市场的发展态势和格局。
对于餐饮消费一直居全国前列的广州,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为避免家庭劳动,更好的与亲戚朋友沟通交流都会选择在外用餐。
此外广州人的饮茶习惯,以及所形成的特有的茶楼文化等等,都会更进一步推动广州中餐业的迅速发展。
2.2高度的文化包容性。
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开始,有建城前的百越文化、建城后的汉越文化融合和中西文化交融,一直绵延不断,形成了自已独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从考古文物到文献记载,从历史遗址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到各种文化艺术,都贯穿着一种开放的人文意识,特别是变更意识、商业意识和务实意识,反映出广州人的开放观念、兼容观念和改革观念。
广州还是著名的华侨城市,在历史上与各国往来密切,特别是近代以来,广州人出国经商、打工、留学者较多,市民80%以上都有海外关系,尤其与港澳地区居民亲友关系更为密切。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广州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区的中心城市和窗口,广州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商家前来投资办厂,也使得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同时旅游人数也与日俱增。
并且,热情好客、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广州人对于外来文化并不一概排斥,他们乐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
因此,人口的融合,促进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国内各地菜系的融合,各民族风味的融合,使得各种档次和各种类型的餐饮业在广州都有发展的空间。
2.3异常活跃的餐饮市场。
营养、保健、大众化家庭菜式仍是广州餐饮消费的热点,外来菜系在保持特色、风味的同时,兼顾吸收粤菜的做法,贴近本地口味,得到顾客的接受和喜爱。
广州餐饮市场呈现粤菜唱主角,不同菜系烘托补充,中西美食竞相争艳的繁荣景象。
除了粤菜以外,全国各地的每一个菜系在广州都不乏有许多成功的具代表的饮食品牌,如代表川菜的“川国演义”、“谭鱼头火锅”、代表湘菜的“湘楼”、代表鲁菜的“山东人家”、代表湖北的“洞庭土菜馆”、代表江西的“江西瓦罐煨汤”、代表内蒙古的“小肥羊”、代表东北的“东北人”等等。
国外的许多成熟品牌的餐饮连锁企业也纷至踏来,比较知名的有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
意大利的“Pizza Hut”,泰国的“蕉叶”,日本的“六本木”、“缘禄转寿司”。
香港的“稻香”、“利苑”、“东海”、“大家乐”、“不见不散”。
台湾的“上岛咖啡”。
还有专做南亚风味的印度餐厅,专做中东人生意的穆斯林餐厅等。
此外,广州还有许多超人气的知名餐饮名店。
如西餐的“绿茵阁”、“蒙地卡罗”、“绿岛”、“中森名菜”、“澳门街”等。
中餐的“泮溪酒家”、“莲香楼”、“北园”、“南园”、“大同酒家”、“新荔枝湾”、“渔民新村”、“丽晶明珠”、“唐苑”、“广州酒家”、“大可以”等等。
此外,在广州城郊的周边地区也散落着很多以地道风味和特色见长的各式食肆,如番禺的猪杂、从化的烧鸡、帽峰山附近的即烧烧鹅、顺德的水蛇粥和鱼生等等。
3对于广州餐饮业持续发展的建议3.1注重品牌与文化的结合。
广州餐饮企业类型多种,经营模式多样,风味特色各异,经营网点广布,呈现一派兴旺景象,同时也反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态势。
在这种状况下,提升自身品牌,发展连锁经营是今后餐饮业发展的趋势,因此能否在主题定位中建立品牌和产品优势,就成为餐饮企业未来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保持岭南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并打造“无国界饮食文化”。
餐饮企业走品牌化经营管理模式,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对产品的工艺、口味、服务等需求不断创新,注入文化性、人性化气息,以满足市场感性享受时代的需求、满足细分消费人群差异化需求。
力争在明确主题定位前提下,打造细分市场领域的产品优势和客户口碑,以赢得忠诚消费群体。
3.2大力挖掘餐饮名牌的文化底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餐饮服务业不仅要提供给人们丰富、美味、富于营养的食物,更应该通过菜品、就餐环境、服务方式等传达给消费者社会价值、文化享受等等。
这些也是现代消费者所追求的,他们追求的不仅是菜品的质感,更希望得到符合自己情感和文化欣赏品味的服务。
饮食文化品位上去了,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客源。
饮食文化说起来似乎是无形的,实际是有形的,而且是有价的。
文化品位的提高,可以相应地甚至超额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目前,广州的许多餐饮企业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