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碱液处理
催化氧化法处理废碱液工艺运行总结

催化氧化法处理废碱液工艺运行总结摘要:催化氧化法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废碱液处理难题。
废碱液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高浓度、复杂成分以及对环境的潜在危害,给废液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催化氧化法通过引入催化剂和氧气,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够将废碱液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进行高效氧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化合物。
关键词:催化氧化法;处理废碱液工艺;运行引言催化氧化法是种高效、低能耗的废液处理技术,可以将废碱液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催化氧化法的工艺运行不仅解决了废碱液处理难题,还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工艺流程和提高处理效率,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废液处理,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催化氧化法处理废碱液的重要性废碱液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催化氧化法可以有效地将废碱液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催化氧化法具有高效处理能力。
通过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可以加速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反应速率,提高处理效率。
这使得催化氧化法成为处理高浓度、复杂有机废物的一种有效选择。
催化氧化法还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不同于其他废物处理方法,催化氧化法可以适应多种废碱液的特性,包括不同浓度、酸碱性等。
在催化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保证处理过程的稳定性。
2催化氧化法处理废碱液工艺流程及设备2.1催化氧化法处理废碱液的基本工艺流程废碱液首先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去除悬浮物和颜色杂质。
将经过预处理的废碱液加入催化剂反应器中,催化剂通常是由过渡金属酸盐组成的复合物。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废碱液中的有机物被氧化为无机产物,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催化氧化反应后,废碱液中的无机产物通过分离和净化步骤进行处理。
这可以包括蒸发、结晶、离子交换或其他适当的工艺,以使废碱液中的无机盐得以分离或转化为可回收的物质。
工业废碱液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

工业废碱液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流程设计:废碱液处理的主要目标是将废碱液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同时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
一般而言,工业废碱液处理的流程包括废碱液收集、废碱液中有害物质去除、中和、沉淀、过滤等步骤。
具体的流程设计需要考虑废碱液的组成、废碱液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处理后的水质要求等因素。
1.废碱液收集:废碱液应通过管道或集装桶等方式进行收集,以便后续处理。
2.有害物质去除:根据废碱液中的有害物质种类和浓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化学反应、吸附、膜分离等技术去除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3.中和:将处理后的碱性溶液逐渐加入酸性溶液中,达到酸碱中和的效果。
中和可以采用逐渐加入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的方式,同时监测pH 值,控制中和的进程。
4.沉淀:通过控制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混合时间,使悬浮在溶液中的固体颗粒逐渐沉淀。
选取合适的沉淀设施,并控制沉淀时间,确保废碱液中的悬浮物质得到有效沉淀。
5.过滤:将沉淀后的废碱液进行过滤,去除残余的固体颗粒。
二、设备选择:根据废碱液处理的流程设计,选择适当的设备进行处理。
一般而言,工业废碱液处理系统需要包括废液收集设备、化学反应设备、中和设备、沉淀设备、过滤设备等。
1.废液收集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废液收集设备,例如,可以选择管道系统、集装桶或槽等。
2.化学反应设备:根据处理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反应设备,例如,可以选择反应釜、喷淋塔等。
3.中和设备:根据中和方法的选择,选择相应的中和设备,例如,可以选择搅拌桶、搅拌槽等。
4.沉淀设备:根据沉淀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沉淀设备,例如,可以选择沉淀槽、沉淀池等。
5.过滤设备:根据过滤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过滤设备,例如,可以选择滤芯式过滤器、旋转式真空过滤机等。
三、操作控制:废碱液处理控制系统的操作控制主要包括监测和调节两个方面。
1.监测:废碱液处理过程中,需要监测废碱液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处理后的水质、中和过程中的pH值等参数,以便及时了解处理过程的情况。
炼化行业废碱液处理方案优化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X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 1 2 ( 0 1 0 — 0 10 17 — 0 12 1 )4 0 5 — 3
1 引 言
石 油 炼 制 及 化 工行 业是 国 民经 济 的支 柱 行 业 , 直 接关 系 到整 个 国 民经 济 的发展 ,该产 业 在对 我 国 经 济发 展 和社 会进 步 作 出 了巨 大贡 献 的 同时也 对周 围环境 带来 较 大 的污 染 ,其 中生产 过程 中产生 的废 碱液 是 一种 典 型 的高 浓度 、难 生 物 降解 的有 机 工艺 废水 , O C D高 达数 十万 毫 克每 升 , 同时含 有 高浓 度 的
关键词 : 碱液 ; 废 脱硫 ; 式 空 气氧 化 法 湿
Ab t a t S v r l o sr c : e e a mmo e h i u sf r r ame t n ak l ewa tw tro e r c e c l n u t e e i t d c d te a v n a e n c n t c n q e o e t n l ai se a e fp to h mia d sr w r r u e ; h d a tg sa d t o n i y n o ds d a t g s f h t o s r n l z d Ai d a ec a a t r f h l a i e se a e , o p i l r ame t c e s r i e . ia v n a e emeh d ea a y e . me t h h r ce s ea k l t w t r s me t ot we t ot n wa o ma e t n h me eg v n t s we Ke r s a k l e se a e , e uf r t n w t i o i ai n y wo d : l a i t w t r d s l a i ; e r xd t n wa u o a o
试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试验室废液处理方法1.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2.处理方法: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2.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
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
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
对于含汞废液的处理,可先将废液调至PH8~10家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2铅、镉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
2.3铬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
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
2.4砷加入氧化钙,使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Fe3+存在时共沉淀。
或使溶液PH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
产生含砷气体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2.5酚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
碱回收化验操作规程

碱回收化验操作规程碱回收化验操作规程1. 实验目的将废弃碱液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回收,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碱回收的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实验材料和设备2.1 实验材料废弃碱液、蒸馏水、中性化剂、指示剂。
2.2 实验设备酸度计、天平、酒精灯、试管架、玻璃棒、烧杯、滤纸、滤筒、漏斗等。
3. 实验步骤3.1 预处理将废弃碱液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使其成为清澈透明的液体。
3.2 中和反应取一定量的废弃碱液,通过缓慢加入中性化剂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直到废弃碱液的酸度达到中性。
3.3 沉淀分离将中和后的废弃液倒入漏斗中,静置一段时间,使沉淀与溶液分离开来。
倒掉上清液,留下沉淀。
3.4 滤液处理将沉淀用滤纸和滤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体为废弃碱液的回收溶液。
3.5 回收处理将回收溶液进行浓缩,去除其中的水分,可采用蒸馏等方法进行。
3.6 检测与调节对回收处理后的溶液进行测试,检测其酸度、碱度和其他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如有必要,可进行适当的调节。
3.7 结果记录记录每一步操作的结果和相关数据,包括实际操作的时间、废弃碱液的初始酸度、回收溶液的酸度和碱度等信息。
4. 安全注意事项4.1 实验过程中,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4.2 注意实验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造成损伤和误操作。
4.3 废弃碱液存在腐蚀性,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4.4 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废弃液挥发引起的空气污染和毒气中毒。
4.5 关注实验设备和容器的使用寿命和状况,确保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法规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废液应进行中和处理,并被专业公司处理或存储。
6. 结束操作实验完成后,清洗实验器材和容器,将实验现场及时整理干净,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储存,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制浆碱回收工艺流程

制浆碱回收工艺流程制浆碱的回收工艺主要包括碱液的回收和废水处理两个流程。
碱液的回收过程主要是通过蒸发浓缩、结晶析出和蒸馏精制等方法,将废碱中的碱液得以回收再利用;废水处理则是通过中和、沉淀、过滤、蒸馏、膜分离等步骤,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碱液的回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废碱处理:首先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碱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悬浮物、颗粒物等。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过滤、离心、沉淀等方式进行。
2. 蒸发浓缩:将经过预处理的废碱进行蒸发浓缩,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得到浓缩碱液。
蒸发浓缩可以通过多效蒸发器、蒸发罐等设备进行。
3. 结晶析出:将浓缩碱液进行结晶析出,得到固体碱产品。
结晶析出过程中,可以控制温度、压力、PH值等参数,以获得高纯度的固体碱产品。
4. 蒸馏精制:对结晶析出得到的固体碱产品进行蒸馏精制,提高其纯度。
蒸馏精制可以通过蒸馏塔、萃取塔等设备进行。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中和处理: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中和处理,控制PH值,使其中的酸碱物质中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沉淀处理:经过中和处理的废水中依然会含有一定量的悬浮固体、重金属离子等物质,需要进行沉淀处理,将其中的固体颗粒物沉淀下来。
3. 过滤处理:沉淀后的废水需要进行过滤处理,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悬浮物、颗粒物,使水质得到净化。
4. 蒸馏处理:对经过过滤处理的废水进行蒸馏处理,将其中的有机物质、溶解物质进行蒸馏分离,得到清洁的水质。
5. 膜分离:通过膜分离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将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开来,得到高纯度的溶剂和溶质。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制浆碱的高效回收和废水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这些工艺流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回收效率、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的来说,制浆碱的回收工艺流程需要综合考虑碱液的回收和废水处理两个方面,通过蒸发浓缩、结晶析出、蒸馏精制等方法实现碱液的回收,通过中和、沉淀、过滤、蒸馏、膜分离等步骤实现废水的处理。
废碱液处理

五月份总结——刘培本月我主要学习了废碱液岗位的一些工艺流程及指标榆能化废碱液处理系统主要任务是,将DMTO装置和DCC装置外排废碱液、及榆林炼油厂送来的炼油废碱液一并进行达标处理后外排。
工艺原理:从界区外输送过来的高温、高浓硫化物、高挥发酚、高COD、高含盐量的混合废碱液自压进入除油罐中,借助专有油水集配器的作用,首先对其进行除油处理。
分离出来的轻污油自流至污油罐中,当污油达到高液位时,启动提升泵,将污油输送至装置进行回炼。
在常温、常压反应条件下,于脱硫反应器中,向废碱液中投加专有的脱硫催化剂,用压缩空气对其进行曝气氧化处理,将有毒的硫化物转化成无毒和无二次污染的盐类。
脱硫反应按下述化学反应方式进行:在常温、常压和特定的反应时间条件下,上述反应硫化物的转化率只有60%~70%,当废碱液的pH 值偏高或水温偏低时,脱硫反应的效果会更差,但如果在脱硫反应系统中加入少许专有的脱硫剂,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上述反应中硫化物的转化率可达到99.9%。
废碱液经空气氧化脱硫处理后,自流至中和槽A 中,在设定pH 值(11.8~12.0)条件下,自动投加硫酸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后的废液排入界区外的多效蒸发除盐处理装置,如在前端不将PH=14的废碱液调至11.8~12则会对除盐装置产生严重腐蚀。
经除盐处理后的废水自压进入本装置区的中和槽C,为了保证一级生化出水的pH 值在6.5~8.0 的范围之内,则应在中和槽C 中,对脱盐废水进行加酸或加碱处理。
由于脱盐废水中的NaHCO3浓度较低,而Na2S2O3的浓度较高,通常情况下,在一级生化启动的初期,当脱盐废水的pH 值高于9.5 时,应加酸将pH 值调节至不大于9.5。
随着一级生化的正常运行,出水的pH 值会逐步下降,系统将逐渐停止加酸,并最终过度到向一级生化补碱的常态运行。
中和槽C 的出水自流至混合池中,与调节水、回流污泥及污泥处理排水混合,按废碱液量的0.5‰(w/w)向混合池中投加拮抗剂。
废碱焚烧工艺流程说明

废碱焚烧工艺流程说明一、废碱的收集和储存废碱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碱性成分的废液。
首先,需要对废碱进行收集,并进行分类。
根据废碱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弱碱和强碱两类。
弱碱通常来自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洗涤废液等,而强碱则来自于废弃的碱液、废液的回收和淘汰等。
收集到的废碱需要进行临时储存,并制定相应的储存管理措施,确保废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废碱的预处理收集到的废碱通常会包含其他杂质,如固体颗粒、悬浮物、溶解物等。
为了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和减轻设备的负担,需要对废碱进行处理。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澄清等。
通过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碱中的固体杂质,净化废碱并提高焚烧的效果。
三、废碱的干燥在焚烧过程中,废碱需要先进行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减少废碱的体积和水分含量,提高燃烧的效率。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干燥、烘干等。
废碱在干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如防止粉尘爆炸、控制温度等。
四、废碱的破碎和混合五、废碱的焚烧废碱焚烧是废碱处理的核心环节。
焚烧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燃料,确保焚烧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常见的废碱焚烧设备包括焚烧炉、焚烧炉、回转炉等。
焚烧过程需要考虑燃料的选择、炉内温度控制、燃烧气氛的控制等因素。
焚烧的产物通常是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气体残渣。
六、焚烧后的处理焚烧后的废碱产物需要进行处理,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
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以通过空气净化设备进行净化,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而气体残渣则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干法吸附、湿法吸附、化学还原等。
废碱产物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无害或低毒的化合物或物质,并通过相应的排放标准进行排放。
七、焚烧废气回收利用在焚烧废碱的过程中,废气中含有一定的热能和有用物质。
通过废气回收技术,可以将废气中的热能、二氧化碳等有价值的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常见的废气回收利用技术包括余热回收、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等。
总结:废碱焚烧工艺流程中,主要包括废碱的收集和储存、废碱的预处理、废碱的干燥、废碱的破碎和混合、废碱的焚烧、焚烧后的处理以及焚烧废气回收利用等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月份总结
——刘培
本月我主要学习了废碱液岗位的一些工艺流程及指标
榆能化废碱液处理系统主要任务是,将DMTO装置和DCC装置外排废碱液、及榆林炼油厂送来的炼油废碱液一并进行达标处理后外排。
工艺原理:
从界区外输送过来的高温、高浓硫化物、高挥发酚、高COD、高含盐量的混合废碱液自压进入除油罐中,借助专有油水集配器的作用,首先对其进行除油处理。
分离出来的轻污油自流至污油罐中,当污油达到高液位时,启动提升泵,将污油输送至装置进行回炼。
在常温、常压反应条件下,于脱硫反应器中,向废碱液中投加专有的脱硫催化剂,用压缩空气对其进行曝气氧化处理,将有毒的硫化物转化成无毒和无二次污染的盐类。
脱硫反应按下述化学反应方式进行:
在常温、常压和特定的反应时间条件下,上述反应硫化物的转化率只有60%~70%,当废碱液的pH 值偏高或水温偏低时,脱硫反应的效果会更差,但如果在脱硫反应系统中加入少许专有的脱硫剂,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上述反应中硫化物的转化率可达到99.9%。
废碱液经空气氧化脱硫处理后,自流至中和槽A 中,在设定pH 值(11.8~12.0)条件下,自动投加硫酸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后的废液排入界区外的多效蒸发除盐处理装置,如在前端不将PH=14的废碱液调至11.8~12则会对除盐装置产生严重腐蚀。
经除盐处理后的废水自压进入本装置区的中和槽C,为了保证一级生化出水的pH 值在6.5~8.0 的范围之内,则应在中和槽C 中,对脱盐废水进行加酸或加碱处理。
由于脱盐废水中的NaHCO3浓度较低,而Na2S2O3的浓度较高,通常情况下,在一级生化启动的初期,当脱盐废水的pH 值高于9.5 时,应加酸将pH 值调节至不大于9.5。
随着一级生化的正常运行,出水的pH 值会逐步下降,系统将逐渐停止加酸,并最终过度到向一级生化补碱的常态运行。
中和槽C 的出水自流至混合池中,与调节水、回流污泥及污泥处理排水混合,按废碱液量的0.5‰(w/w)向混合池中投加拮抗剂。
混合池的出水自流至调节配水池中。
在限制性曝气的条
件下进行生化反应。
调节配水池的出水自流进入生化池中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生化池的排水自流至辐流式沉淀池中进行沉降处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排入污泥池中进行污泥回流,产生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水场的污泥脱水装置进行处理。
沉淀池的上清液依次自流至氧化槽、中和槽B 和絮凝槽。
向氧化槽中投加硫酸、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将BAF 的反冲洗排水提升至絮凝槽,向絮凝槽中投加氢氧化钠和絮凝剂,对废水进行化学强氧化和絮凝处理。
絮凝槽的出水自流至后续的辐流式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处理。
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排至污水处理场污泥处理系统,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至中间池。
BAF 的出水部分回流至中间池,然后用滤池配水泵,将废水提升至曝气生物滤池中进行二级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的排水自流至监测池中作为BAF 池的反冲洗水,监测池的溢流水自流至缓冲池中,以备提升外排。
根据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设定,开启反冲洗泵,用监测池中的水对其进行反冲洗处理,反冲洗过程中的排水自流至反冲洗回水缓冲池中,用反冲洗排水泵,将反冲洗排水提升至前端的絮凝槽中进行处理。
生化反应式:
工艺流程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