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中国文化模拟试题
2014年全国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 Word版含答案

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 (2014·黄冈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说明:白鹿洞书院创于南唐,因朱熹和陆九渊在此讲学而得盛名,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重要文化摇篮之一。
雅典学院是古希腊柏拉图创办的讲学机构,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所大学;画面正中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正针锋相对的辫论,围绕着倾听两位哲人争论的是为数众多的各派古希腊知名学者。
比较图11、图12,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图片中所反映的学术活动的信息并作相关说明。
【答案】答案:信息一:都体现出尊重知识(或尊重教育或教育发达)的特点。
(4分)说明:前者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集中地,是古代官办学校的补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摇篮地之一;后者体现古希腊私人教育的发展,是古希腊研习知识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
(8分)信息二:前者主要是宣扬封建统治思想或文化,后者成为西方奴隶制时代民主思想的摇篮。
(4分)说明:前者主要传播封建理学和心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后者主要是宣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8分)信息三:前者体现出思想的日渐相对单一僵化,后者体现出思想多元与独立。
(4分)说明:前者与封建纲常伦理结合,成为束缚人心维护统治的手段,后者丰富了各派思想内涵,激发了多元思想创新,带动了社会风气自由开放。
(8分)(以上信息和说明任答2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相应给分。
注意:比较说明信息即可谈不同点也可谈相同点。
)2.(2014·襄阳四中冲刺模拟卷)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武功县高三2014届第一次模拟语文考试及答案

武功县高三2014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及答案语文第Ⅰ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2013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中国传统文化模拟试卷1参考 答案-

4、“文化”即人文教化之意,以“文”教化天下。凡是超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都属于文化。因此,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其中包括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成果都可以称为文化,即广义文化;只包括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属于狭义文化。
六、简答题(计24分,每题6分)
1、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在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方面。这里就以下三方面略为叙及,以见一斑。第一,寺塔建筑。现在常见各种形式的寺院以及塔的建筑,都是佛教传入之后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第二、石窟艺术。主要有以云岗,龙门、敦煌三大石窟艺术为代表。在三大石窟中,敦煌莫高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巧夺天功的雕塑、光彩夺目的壁画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藏经洞而著称于世。第三、小说。随着佛经被大量的翻译过来,佛经中空前的想象力为中国的小说,尤其是神魔小说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富于“幻想”的文学名著。《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其故事来源、艺术构思、思想倾向等都无疑与佛教有很深的关联。此外,佛教传入中国后,对绘画、雕塑、音乐,诗歌,音韵、文字、民间风俗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的某些语言,诸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至今仍为我们所使用。
2、我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主要是:(1)民本思想。是儒家文化的“足食”观,就是让老百姓吃饱。这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国策,是最基本的社会问题。(2)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节约的重要内容是节粮。古诗写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是从来之不易角度讲的,与今日从爱惜自然资源有差别,但仍是强调不要浪费粮食。(3)人格教育。在世界许多民族文化中,家庭教育是从餐桌上开始的。我国则利用饮食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所独有。如把无能者叫“酒囊饭袋”,饱食终日者叫“脑满肠肥”。人要成才应经受“饿其体肤”的锻炼等。儒家历来主张要回避各种享乐的诱惑,提倡节衣缩食。(4)食疗观。中国人很早就懂得饮食与养生之道。我国古代食谱大都强调节制饮食,古人把宴饮的节制当成礼节,视作严肃的社会规范。总之,食疗观是强调进食与人体之间的平衡,生理与文化间的平衡,勿过分。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高三月考语文 (150分钟 150分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3题。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
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仅酒器就有方彝、尊、献、壶,爵等15种175件,占全部礼器74%,酒器在墓葬中的批量摆置反映了商人重酒的风气。
《诗•商颂•烈祖》中强调祭祖时美酒的重要性“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张光直在《商代的巫与巫术》中提出:“酒是一方面供祖先神祇享用,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
”可见早期的祭祀离不开酒,而祭祀时候的饮酒也有特别的规定,一般先由巫师或祭司饮酒,传达神灵的旨意。
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平民墓葬中,有随葬品的均为爵、觚等酒器。
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
现代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酒器之所以命名为“爵”,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
宾主酒酣耳热之时,乐舞表演将把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根据《商颂》中的描述,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万舞”开始,伴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
被总称为“万舞”的舞蹈包括舞者手持马辔的武舞,以及脚踩双杆,类似高跷的林舞。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酒成为了王室弘扬“礼制”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繁琐而庄重的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
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祭祀之时,酒之种类不同,摆放位置也有严格繁琐的规定,比如明确要求祭典时,淡薄的酒放置于内室,甜酒在门边,浅红色的清酒在堂上,清酒在堂下。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一落千丈,随之的春秋战国时代 “礼崩乐坏”,个人生活自由化,诸子百家兴盛。
春秋战国时代的饮宴突破了拘谨死板的周代礼仪,《晏子春秋》就记载了齐景公在饮宴中公开表示“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请无为礼”。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卷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单选题(共36题,共72分)1.中国西式广告出现于()A.明代中后期B.清代初期C.清代中期D.晚清时期ABCD正确答案:D2.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A.神农B.陶弘景C.孙思邈D.李时珍ABCD正确答案:B3.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A.夏代B.周代C.商代D.秦代ABCD正确答案:B4.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A.太师、太傅、太保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尚书、中书、门下D.太尉、太常、太仆ABCD正确答案:C5.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A.冠、婚、丧、祭、乡B.冠、婚、射、朝、聘C.祭、凶、宾、军、家D.吉、凶、宾、军、嘉ABCD正确答案:D6.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A.周代周公B.春秋孔子C.西汉董仲舒D.宋代张载ABCD正确答案:D7.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A.陶弘景B.张鲁C.张道陵D.葛洪ABCD正确答案:A8.“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A.仁爱孝悌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D.真诚有信ABCD正确答案:C9.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格物、致知、诚意C.诚意、正心、修身D.齐家、治国、平天下ABCD正确答案:A10.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A.《步辇图》B.《清明上河图》C.《天王送子图》D.《簪花仕女图》ABCD正确答案:B11.《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
”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A.场合B.对象C.时机D.分寸ABCD正确答案:D12.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A.西周B.西汉C.秦代D.唐代ABCD正确答案:C13.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A.佛教的传入B.伊斯兰教的传入C.基督教的传入D.犹太教的传入ABCD正确答案:A14.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A.60 年代B.70 年代C.80 年代D.90 年代ABCD正确答案:C15.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A.齐国的管仲B.魏国的李悝C.郑国的子产D.秦国的商鞅E.赵国的赵鞅ABCDE正确答案:ABD16.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3分)解析:A“中国梦和所有人类美好梦想是一样的”属于断章取义,原文意图是“中国梦包含着中国人期望实现且尚未实现的愿望和目标”,这一点才是和所有人类美好梦想是一样的;C以偏概全,文中还有其他魅力;D“中国梦的精髓无疑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大元素之和”错。
中国梦的精髓即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无疑应当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大元素,“但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之和2.B(3分)解析:“人们对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关注”并非中国精神的来源。
3.C(3分)解析:张冠李戴。
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是当代中国人对人类的贡献。
4.B(3分)(脱,“超过”之意)5.B(3分)(②表现其作战勇敢;⑤表现其施政有方,不是军事谋略)6.D(3分)(原文是“韶遣辩士喻白额祸福,白额于是开门请盟”,并不是段韶本人。
)7.翻译⑴大王您亲自昭显恩德正义,铲除国君身边的恶人,打到哪里不胜利呢?(标准:躬、恶、克、)⑵我担心局势危急,恐怕出现不测,准备把驻守邺下的重任委托给孝先,怎么样?”(标准:笃、虞、倒装)⑶霸先等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军政要务混乱不统一,表面上君臣同心同德,实际上内部早已分离,你们不必忧虑,我的计划已思虑周全了。
(标准:一、熟悉、外、内、)8.(4分)杜诗主要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归不得,孤寂和无奈的情感;以及报国无门,坎坷不得志的情感。
谢诗主要抒发了一生漂泊的孤独之感。
9. (4分)相同点: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一二两联写景,三四两联抒情。
不同点:杜诗还运用了对比和用典的手法。
颔联以渔人和燕子的自由愉快,与诗人孤寂、沉重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促使他感到更加忧伤落魄。
颈联借匡衡和刘向表达自己虽有心报国却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10.答案:(6分,每空1分)(甲) (1)潦水尽而寒潭清(2)俨骖騑于上路 (3)访风景于崇阿(4)上出重霄(5)穷岛屿之萦回 (6) 即冈峦之体势(乙)(1)羌管悠悠霜满地 (2)齐彭殇为妄作(3)丛菊两开他日泪(4)凄凄惨惨戚戚(5)大块假我以文章(6)惟有幽人自来去11、答案示例:(1)写麦子秋天的播种、出苗及深秋涨潮管理。
14年春中国文化概况考查试题(翻译)

2014年春中国文化概况考查试题(翻译)温馨提示:由于各位老师所上内容重点不同,所以请大家根据每个班情况随机挑两篇进行考试,我已经按照顺序做成了单个的PPT。
1. 京剧,中国的国剧,被认为是中国戏曲的皇冠。
根据性别,年龄,性情,以及社会地位,京剧的角色可被分为四大类。
他们分别是生、旦、净、丑等。
生又可分为老生,武生,小声,娃娃生。
旦指的是不同的女性角色,包括老旦,青衣,花旦,武旦,彩旦。
静角脸上化有五色的油彩,所以以花脸被广为人知。
丑角是机智的,聪明的,幽默的,友好的男性角色,说唱和打斗是其主要的表演形式。
在京剧脸谱中,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人物个性。
红色代表忠诚,正直。
紫色代表着忠诚,勇敢,正义,和高贵。
2. 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以及造纸术,不仅改变了整个世界而且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指南针使人们能够进行世界范围的贸易及探索。
纸张是用来记录、存储信息的媒介。
火药是炼丹师(alchemists)在炼制长生不老仙丹(elixir of immortality)的过程中发现的。
印刷可分为雕版印刷以及活字印刷。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过去了解不多,但是他们熟知中国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对世界经济以及人类文明产生着具大的作用。
3.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它是一个有着世界最多人口的多民族的国家。
全世界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文明有四个,其中唯独中国文明在历史上从未中断过。
全世界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文明有四个,其中唯独中国文明在历史上从未中断过。
千百年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中国人民耕耘、生活,创造并发展了其独特的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岸,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三大国,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中国地形特征复杂多变,西部为高原,东部为平原。
俯瞰中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恰似四级台阶。
4.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源于中国满族女性的传统服装。
因为满族人被称为“旗人”,所以满族人的长袍被称为“旗袍”。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2014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精神文化是用符号来表达的。
文化的创建性、先进性、特别性最后都要转变为符号的形式,才得以保留、理解、流传、发展。
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符号、规则与观点。
符号是高度浓缩的文化表征。
一种文化的定型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表征形象渐渐形成、塑造、定型的过程。
文化的表征形象是多方面的,文化的典型表征就是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典型表征形象。
文化符号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文化是人们存心识的行为创建的,但一种文化现象上涨和抽象化为一种文化独有的表征符号,倒是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改革中,经过存心识或无心识的不断选择、裁减最后定型的。
春秋期间的孔子在鲁国不受待见,漫游列国,四周碰钉子。
不过到了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儒家思想才获取统治地位,最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因此,文化符号的形成,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文化符号的形成标记着文化中心价值观的形成。
一种文化现象被人们广泛接受为标记性的特点,说明它所代表的事物、人物、事件及其表现出来的精神被人们广泛认可,进而产生集体的一致性。
孔子不过春秋期间诸子百家之一,但他的思想被后代渐渐认可,上涨为代表性和标记性的思想。
孔子所主张的儒学思想为传统社会所广泛认可,成为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共齐心理基础。
文化符号的形成有助于对文化自己特质的文化自觉过程,也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记。
文化符号就是文化自觉的符号化。
凡是没有符号化的文化现象都是有时的、分别的、表象化的,不可以产生文化的一致性。
文化符号是文化集体共同认可的文化标记,是文化共赞同识的表征。
人们能够在文化符号中找到现实中的自我和想象中的自我。
李白的浪漫潇洒,杜甫的悲天悯人,既是中国人的真切写照,也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他们做了我们想做的事,我们已经或将要做他们做过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考试2014年01月中国文化模拟题一一:填空题(共20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的五胡是指:匈奴、_________ 、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古代将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的礼物称为“_________”。
3.道教历史上,曾被成吉思汗接见并封为“长春真人”的著名道士是_______。
4.中国南方历史上曾有一种葬俗,即把棺木高悬于悬崖峭壁的木桩上或洞穴里,称为“_________葬”。
5.古代帝王陵园中分布于神道两侧的石人、石兽等石刻有专门的术语,称为“_________”,其中的石人称为“_________”。
6.明清三试中,古人说的“春闱”指的是_________试,所发之榜则称为“_________榜”。
7.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于公元690年称帝,改国号为“_________”,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而两汉之间,王莽也曾称帝并改国号为“_________”。
8.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产生于隋炀帝在位期间的公元607年,废止于清光绪帝在位期间的公元__ 年,延续了近1300年。
9.南宋的陆象山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代表人物,与其相提并论的另一代表人物是明代的___________。
10.宋代名帖《黄州寒食帖》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1.瑞典科学家在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上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12.中国四大名玉包含了和田玉、蓝田玉、岫岩玉和。
13.公元2011年的夏历干支为辛卯,按照夏历干支纪时制,2020年的干支应为___________;按照古代的十二时辰纪时制,这一天的1时36分属于___________时。
14.北京故宫的一个建筑布局特点是“左庙右社”,而北京国子监的建筑布局特点是“左庙右学”。
前者的“庙”指的是___________庙,后者的“庙”指的是___________庙。
15.已故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是一个佛教徒,曾一度考虑出家为僧。
他信仰的是禅宗,而禅宗起源于中国,禅宗的鼻祖就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人___________。
16.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__________经》。
17.我国现存最大的木塔位于山西省___________县。
18.安徽省六安市素有“茶药宝库”的美誉,当地盛产的一种茶享誉古今,名列中国十大名茶,这种茶叫_________。
19.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既不能用夏历时间也不能以公历时间确定其准确日期的是_________节。
20.麻婆豆腐是我国四大菜系中_________菜的代表菜。
二:单选题(共10分)1.中国现在的省在历史上也曾经称为“道”,那么这个历史时期应当是:A.隋代B.唐代C.宋代D.金代2.下列古代时辰与现在时间对应正确的是:A.丑时,3时~5时B.亥时,23时~1时C.未时,15时~17时D.午时,11时~13时3.古代著名的铜雀台为何人所建:A.范仲淹B.吴王夫差C.越王勾践D.曹操4.我国下列古桥中,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是:A.泉州洛阳桥B.四川安澜桥C.潮州广济桥D.河北赵州桥5. 迄今发现的铭文最多的古代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长信宫灯C.越王勾践剑D.毛公鼎6.清代编修的《四库全书》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丛书,之所以称为“四库”,是因为:A.它的抄本数只有四部B.它的收藏地只有四处C.它的主编只有四人D.它的分类只有四种7.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被公认是中国人物画中的极品,其作者是:A.顾恺之B.顾闳中C.荆浩D.黄筌8.1972年出土的汉代简册《孙膑兵法》,平息了学术界关于《孙子兵法》作者的争论,这部兵法出土于:A.马王堆汉墓B.银雀山汉墓C.满城汉墓D.风篷岭汉墓9.下列帝王陵中埋葬了两位皇帝的一个是:A.汉茂陵B.唐昭陵C.唐乾陵D.明定陵10.汉代京房易学认为,五行之中,如果A克B,则A是B的“官鬼”,B是A的“妻财”;如果A生B,则A是B的“父母”,B是A的“子孙”。
由此推论,在京氏易中,木是土的:A.官鬼B.妻财C.父母D.子孙三:多选题(共10分)1.中国古代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尊号、庙号、年号和陵号等。
下列中国古代四位皇帝的称号中,属于庙号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唐高宗D.永乐帝2.北京故宫是根据古代礼制、风水和周易理论建成的,其布局特点有:A.严格的中轴对称B.右庙左社C.前朝后寝D.左庙右社3.京剧的产生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的四大徽班进京。
“四大徽班”指的是:A.三庆班B.四喜班C.启秀班D.春台班E.和春班4.下列文物中,属于唐代文物的有:A.孩儿枕B.兽首玛瑙杯C.中山王金缕玉衣D.骆驼载乐俑5.京剧有“四大行当”,下列各项属于其中的有:A.丑B.生C.旦D.末E.净2014年01月中国文化模拟题二一填空题(共20分)1.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既不能用夏历时间也不能以公历时间确定其准确日期的是_________节。
2..我国安徽的_________茶在国际上与印度的大吉岭茶、斯里兰卡的乌伐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3.麻婆豆腐是我国四大菜系中_________菜的代表菜。
4.佛教的经典分为经、律、论,称为“三藏”,佛经中有一部经仅有260字,却广为流传,即《般若_________心经》。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_________,最后一个年号是________。
6.“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儒家两位大师的观点存在着根本的对立,持前一观点的是_________,而持后一观点的是_________。
7.荆浩和董源被认为是中国山水画南北派的开山鼻祖,其开山之作分别是《_________图》和《_________图》。
8.清代钱塘人袁枚留下了一部著名的烹饪著作是《_________》。
9.甲乙为母女,母亲甲属兔,28周岁时生下乙,那么乙的属相应当是_________。
10.中国的名茶很多,_________茶被公认为“天下第一名茶”。
11.古人将四种寓意吉祥的动物称为“四灵”,又加入_______则称为“五灵”。
12.我国古代皇宫的建筑布局定例之一是“左庙右社”,而明清时期国子监的建筑布局遵循“左庙右学”的原则,前者的“庙”指的是_________庙,后者的“庙”指的是_________庙。
13.在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上,唐代首设“府”制,在一些重要地区设立了都督府,又在边疆地区设立了_________府。
14.彩陶文化一般指的是仰韶文化,而黑陶文化通常指的是________文化。
15.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起点,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封建制度基本确立。
许多诸侯国都被大国吞并,形成齐楚韩魏赵燕秦七国,称为“”。
16.现存最古老的宗祠是位于山西省闻喜县的_________祠。
17.历史上共有十个皇帝亲往曲阜祭祀孔子,最早的是_________。
18.印度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是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是在公元_________世纪传入中国的。
19.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也被称为“佛教四大道场”,其中,峨眉山是_______菩萨的道场。
2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词作《青玉案》描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节。
二.填空题(共10分)1.自秦至今,我国一直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是:A.乡B.县C.市D.省2.下列姓氏中以居住地为姓的是:A.屠卜B.公孙孟C.南宫东郭D.宇文慕容3.下列人物中没有亲自著书立说阐发其思想观点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4.宋代的四大书法家是:A.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B.苏洵、黄庭坚、米南宫、蔡京C.赵佶、黄庭坚、米友仁、蔡襄D.苏辙、黄庭坚、米南宫、蔡京5.按照我国古代的婚姻六礼制度,男家向女家赠送聘礼称为:A.纳采B.纳吉C.纳征D.请期6.汉代的董仲舒将天道和人事相比附,提出了“_______”说,成为古代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之一:A.天人相通B.天人同流C.天人感应D.天人合一7.下列古代名曲中,赞美知音之交的是:A. 《梅花三弄》B. 《高山流水》C. 《渔樵问答》D. 《广陵散》8.中国现存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是:A.泉州清净寺B.新疆喀什艾提尕清真C.广州怀圣寺D.扬州仙鹤寺9.五经是儒家最重要的五部经典,指的是:A.《诗经》、《乐经》、《易经》、《礼记》、《尚书》B.《乐经》、《易经》、《礼记》、《尚书》、《春秋》C.《易经》、《礼记》、《尚书》、《春秋》、《诗经》D.《礼记》、《尚书》、《春秋》、《诗经》、《乐经》10.北京白云观内有药王殿,殿内立有三人塑像,中间为药王像,左首为医圣像,右首为神医像。
根据你了解的知识可以推断,这三人应是:A.扁鹊、张仲景、华佗B.张仲景、孙思邈、华佗C.华佗、孙思邈、扁鹊D.孙思邈、扁鹊、张仲景三:多选题(共10分)1.下列作品属于唐宫仕女图的有:A.《捣练图》B.《簪花仕女图》C.《虢国夫人游春图》D.《女史箴图》2. 根据中国古代的五行论,下列匹配正确的是:A.土——中——黄B.金——南——白C.水——北——黑D.木——西——青E.火——东——红3.有关中国古代的书籍与印刷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刚经》B.最早的纸写本是晋代的《三国志》残卷C.最早的书写纸是汉代蔡伦发明的“蔡侯纸”D.最早的活字印刷是宋代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4.按顺序排列,中国历史上的“茶圣”、“书圣”、“画圣”、“草圣”和“医圣”,应当是(次序不符不得分):A.张机B.王羲之C.陆羽D.张旭E.吴道子5.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有:A.后(司)母戊鼎B.商代甲骨C.跽坐玉人D.玉凤(商代)2014年01月中国文化模拟题三一填空题(共20分)1.在著名的南宋四大书院中,象山书院因著名学者_________在此讲学和主持而得名。
2.按照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2010年(夏历年)的干支为庚寅,那么2014年的干支应当是_________。
3.宋代赵佶的字体被称为“_________体”;清代郑燮的字体被称为“_________书”,又称为“乱石铺街体”。
4.我国历史上自秦代以降,皇帝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称为“_________”,又称为“_________”。
5.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的大型类书是《___________》。
6.山西晋祠___________殿中的33尊侍女彩塑因造型生动、个性鲜明而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7.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