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次考试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届广东省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答案及解析

2024届广东省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学答案及解析1.D【分析】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

【详解】A、结构①属于核糖体,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B、该结构是核糖体,蓝细菌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具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C、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核,而图示结构是核糖体,C错误;D、图示为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但DNA聚合酶是DNA复制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酶,D正确。

故选D。

2.C【分析】1、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2、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详解】A、蜘蛛和小绿叶蝉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蜘蛛和小绿叶蝉的数量,A正确;B、分析题意可知,蜘蛛是小绿叶蝉的天敌,蜘蛛可通过摄食获得小绿叶蝉的物质和能量,B正确;C、小绿叶蝉是茶树的主要虫害之一,据图可知,间作模式下小绿叶蝉的数量降低,而蜘蛛含量增加,间作模式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利于茶树生长,C错误;D、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天敌蜘蛛)使间作茶园中小绿叶蝉死亡率上升,从而使其数量下降,D正确。

故选C。

3.D【分析】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吸烟与否对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吸烟组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高于不吸烟者,而超氧化物氧化生物分子生成物量的积累会引发细胞损伤,可见吸烟有害健康。

【详解】A、图示测定的是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据此可推测,超氧化物可作为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因此,超氧化物可能在线粒体内产生,B正确;C、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与其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即血浆蛋白有维持渗透压的作用,C正确;D、据柱形图可知,吸烟组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高于不吸烟者,但并不能证明该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供能,D错误。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新高考Ⅰ卷通用02)含答案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新高考Ⅰ卷通用02)含答案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02高三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在既有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数据训练和引导不断更新模型,初步展现出类人的创造性。

这种强大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不仅代表着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冲击。

关于技术对人类的取代过程,法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认为,技术对人的取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技艺知识的剥夺,对人生活知识的剥夺,对人理性知识的剥夺。

整个剥夺过程被斯蒂格勒称为人的“无产阶级化”。

在斯蒂格勒看来,“无产阶级化”并非指人的经济状况的贫穷,而是指技术的“智能化”导致的人的“愚钝化”,抑或“废人”化。

也就是说,技术发展不仅能够取代人类身体,代替人类的生产劳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提供生活选择设计选项让人们在其中作出价值选择,甚至代替人们选择如何生活。

那些失去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的人会被视为“废人”,因为他们不再拥有可以自给自足的知识,甚至也失去了“生活的知识”。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理性思考能力以及逻辑判断能力会不断下降,越来越趋于平庸化、扁平化。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新高考专用01)含答案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新高考专用01)含答案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数学(答案在最后)全解全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A .B . C.1x x ≤-,或3x >D .【答案】B【分析】先化简集合,再利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3A x x =>,{}1B x x =≤-,又{}1B x x =>-R ð则(){}1A B x x ⋃=>-R ð,故选:B.【分析】利用复数的概念及四则运算法则运算即可求解.【详解】因为i z a b =+,所以()2222(i)2i z a b a b ab =+=-+,又因为2z 为纯虚数,所以22020a b ab ⎧-=⎨≠⎩,即0a b =≠(舍)或0a b =-≠,所以i z a a =-,所以i z a a =+,所以2i 1i (1i)i i 1i (1i)(1i)z a a a a z ---====-+++-.故选:D3.已知向量()2,4a =- ,()1,b t = ,若a 与b 共线,则向量a b +在向量()0,1j = 上的投影向量为()A.jB.j -C.2jD.2j-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a 与b 共线,可得240t --=,求得2t =-,再利用向量a b +在向量()0,1j = 上的投影向量为()a b jjjj+⋅⋅ ,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向量()2,4a =-,()1,b t = ,若a与b共线,则240t --=,所以2t =-,(1,2)a b +=-,所以向量a b +在向量()0,1j = 上的投影向量为:()(1,2)(0,1)21a b jj j j jj+⋅-⋅⋅=⋅=,故选:C4.“1ab >”是“10b a>>”()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详解】当0a >时,由1ab >,可得10b a>>,当a<0时,由1ab >,得10b a<<;所以“1ab >”不是“10b a>>”的充分条件.因为01010a b ab a a>⎧⎪>>⇔-⎨>⎪⎩,所以1ab >,所以“1ab >”是“10b 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性质与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还考查了理解辨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5.有甲、乙等五人到三家企业去应聘,若每人至多被一家企业录用,每家企业至少录用其中一人且甲、乙两人不能被同一家企业录用,则不同的录用情况种数是()A.60B.114C.278D.336【答案】D【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排列与组合的应用.录用3人,有353360C A =种情况;录用4人,有4232354333162C C A C A -=种情况;录用5人,有12323331345333333225)4(C C A C A (C A C A )11A -+-=种情况.所以共有336种.6.已知D :222210x y ax a +---=,点()3,0P -,若D 上总存在M ,N 两点使得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是()A.()5,11,3⎡⎫--⋃-+∞⎪⎢⎣⎭ B.[)5,1,3⎛⎤-∞-⋃+∞ ⎥⎝⎦C.(][) ,21,-∞-⋃+∞D.[)()2,11,---+∞ 【答案】B 【解析】【分析】D 的圆心坐标为(),0D a ,半径为1r a =+,要使D 上总存在M ,N 两点使得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D 上存在一点M ,使得30MPD ∠=︒,当PM 与D 相切时,MPD ∠最大,故sin sin 30rMPD PD∠=≥︒,由此可求解.【详解】D 的标准方程为()()2221x a y a -+=+,圆心坐标为(),0D a ,半径为1r a =+.因为,PM PN MD ND ==,所以PMD PND ≅△△.所以30MPD NPD ∠=∠=︒.要使D 上总存在M ,N 两点使得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D 上存在一点M ,使得30MPD ∠=︒,当PM 与D 相切时,MPD ∠最大,此时30MPD ∠≥︒,故1sin sin 302r MPD PD ∠=≥︒=,即()1132a a +≥+,整理得23250a a +-≥,解得[)5,1,3a ⎛⎤∈-∞-⋃+∞ ⎥⎝⎦.故选:B.7.已知ABC 中,60BAC ∠=︒,2AB =,Q 是边BC 上的动点.若PA ⊥平面ABC ,PA =,且PQ与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3,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4πB.6πC.8πD.9π【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PQ AQ 的最小值是1,即A 到BC 的距离为1,则∠ACB =90°,结合图形找出△ABC 的外接圆圆心与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球心,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再计算它的表面积.【详解】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设直线PQ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θ,∵sin θ的最大值是63,∴sin 3PA PQ PQ θ==≤,解得PQ ≥即PQ AQ 的最小值是1,即A 到BC 的距离为1,直角三角形△ABQ 中,AB =2,所以∠BAQ =60°,又∠BAC =60°,所以,A Q 重合,则∠ACB =90°,则△ABC 的外接圆圆心M 为AB 的中点,又PA ⊥平面ABC ,从而外接球的球心O 为PB 的中点,外接球的半径2R OB =====,∴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2264π4π6π2S R ⎛==⨯= ⎝⎭.故选:B .B.椭圆M的蒙日圆方程为D.长方形G的面积的最大值为【分析】由椭圆标准方程求得,a b后再求得c,从而可得离心率,利用特殊的长方形(即边长与椭圆的轴平行)求得蒙日圆方程,从而可得长方形边长的关系,结合基本不等式得面积最大值,并得出长方形为正方形时的边长.【详解】由椭圆方程知a2b=,则c==e==A正确;当长方形G的边与椭圆的轴平行时,长方形的边长分别为4,=因此蒙2210x y+=,B正确;设矩形的边长分别为,m n,因此22402m n mn+=≥,即20mn≤,当且仅当m n=时取等号,所以长方形G的面积的最大值是20,此时该长方形G为正方形,边长为C正确,D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分析】A,根据12||=MN x x p++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判断;B,由抛物线定义知当,,P M A三点共线时MF MP+;C,D,设直线方程,联立抛物线,应用韦达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对A,设112212(,),(,),(,0)M x y N x y x x>,因为这些MN倾斜角不为0,则设直线MN的方程为32x ky=+,联立抛物线得2690y ky--=,则12126,9y y k y y+=⋅=-,所以()()221212121212399363,244k x x k y y k x x k y y y y ∴+=++=+=+++=,则212||=3666MN x x k ++=+≥(当且仅当0k =时等号成立),A 正确;对B ,如图MA ⊥抛物线准线,MF MP MA MP +=+要使其最小,即,,P M A 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即53||422MF MP MA MP PA +=+==+=,B 正确;对C ,由()121212311||||239||||||||324x x NF MF MF NF MF NF x x x x ++++===+++,C 错误;对D ,1212123339(()()2224MF NF x x x x x x ⋅=+⋅+=+++2293993(63)(63)1842422k k =+++=++=,解得1k =±,D 正确故选:ABD.10.已知双曲线()222:102x y E a a -=>的左、右焦点别为1F ,2F ,过点2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E 的右支相交于,P Q 两点,则()A.若E的两条渐近线相互垂直,则a =B.若EE 的实轴长为1C.若1290F PF ∠=︒,则124PF PF ⋅=D.当a 变化时,1F PQ周长的最小值为【答案】ACD 【解析】【分析】根据双曲线的渐近线、离心率、定义、三角形的周长等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答案.【详解】依题意,b =,A选项,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相互垂直,所以1,ba b a===A 正确;B 选项,若E的离心率为c e a =====,解得1a =,所以实轴长22a =,故B 错误;C 选项,若1290F PF ∠=︒,则122221224PF PF aPF PF c⎧-=⎪⎨+=⎪⎩,整理得222121224448,4PF PF c a b PF PF ⋅=-==⋅=,故C 正确;D 选项,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121222PF PF aQF QF a ⎧-=⎪⎨-=⎪⎩,两式相加得11114,4PF QF PQ a PF QF a PQ +-=+=+,所以1F PQ 周长为42a PQ +,当12PQ F F ⊥时,PQ 取得最小值224b a a=,所以8424a PQ a a +≥+≥=,当且仅当84a a=,即a =所以1F PQ周长的最小值为D 正确.故选:ACD【分析】A 选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112B D EF = 得到11B D 与EF 平行;B 选项,先求出242,,333P ⎛⎫⎪⎝⎭,得到平面1APB 的法向量()1,0,1m =- ,根据数量积为0得到BC m ⊥,得到BC //平面1APB ;C 选项,先求出1A F 与平面1B EB 所成角的正弦值,进而求出余弦值;D 选项,求出平面1A EF 的法向量,根据点到平面距离公式求出答案.【详解】A 选项,以A 作坐标原点,1,,AB AD A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112,0,2,0,2,2,2,1,0,1,2,0,0,0,2,2,0,0,2,2,0B D E F A B C ,则()()112,2,0,1,1,0B D EF =-=- ,由于112B D EF =,故11B D 与EF 平行,A 错误;B 选项,设(),,P x y z ,因为12A P PF =,所以()()2,,21,2,x y z x y z ----=,即224222x xy y z z=-⎧⎪=-⎨⎪-=-⎩,解得242,,333x y z ===,故242,,333P ⎛⎫ ⎪⎝⎭,设平面1APB 的法向量为(),,m a b c =,则()()()1242242,,,,0333333,,2,0,2220m AP a b c a b c mAB a b c a c ⎧⎛⎫⋅=⋅=++= ⎪⎪⎝⎭⎨⎪⋅=⋅=+=⎩ ,令1a =,则0,1b c ==-,则()1,0,1m =-,因为()()0,2,01,0,10BC m ⋅=-= ,故BC m ⊥,BC //平面1APB ,故存在点P ,使得12A P PF =,且BC //平面1APB ,B 正确;C 选项,平面1B EB 的法向量为()1,0,0n =r,故1A F 与平面1B E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13A F n A F n ⋅==⋅,则1A F 与平面1B EBC 正确;D 选项,设平面1A EF 的法向量为()1111,,n x y z =,则()()()()11111111111111,,2,1,2220,,1,1,00n A E x y z x y z n EF x y z x y ⎧⋅=⋅-=+-=⎪⎨⋅=⋅-=-+=⎪⎩ ,令11x =,则1131,2y z ==,故131,1,2n ⎛⎫= ⎪⎝⎭ ,则点1B 到平面1A EF的距离为111141717A B n n ⋅=,D 错误.故选:BC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若二项式2nx x ⎛+ ⎝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二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答案】240【解析】【详解】因为二项式2nx x ⎛+ ⎝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所以264n =,得6n =,所以二项式为6x x ⎛+ ⎝,则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3662166C (C 2r r rr r rr T xx x--+==,令第1r +项的系数最大,则11661166C 2C 2C 2C 2r r r r r r r r --++⎧≥⎨≥⎩,解得111433r ≤≤,因为N r ∈,所以4r =,则二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36444256C 2240T x-⨯==,所以填24013.若函数()sin f x ax x =+的图像上存在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则实数a 是__________.【答案】0【解析】【详解】注意到,()cos f x a x =+'.若函数()f x 上存在两条切线垂直,则存在1x 、2x R ∈,使得()()()()12121cos cos 1f x f x a x a x ''=-⇔++=-()21212cos cos cos cos 10a a x x x x ⇔+++⋅+=221212cos cos cos cos 1022x x x x a +-⎛⎫⎛⎫⇔++-= ⎪ ⎪⎝⎭⎝⎭12cos cos 1,0x x a ⇔=-=±=.故答案为014.若过点()0,1的直线l 自左往右交抛物线214y x =及圆()22114x y +-=于,,,A B C D 四点,则3AB C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求得求出11,22A D AB y CD y =+=+,当l y ⊥轴时,则1D A y y ==,可求3AB CD +的值;当直线方程为()1x n y =-时,代入抛物线方程,根据韦达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此时3AB CD +的最小值,即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其中抛物线214y x =的焦点坐标为()0,1F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1y =-,圆()22114x y +-=的半径12r =又抛物线的定义可得:1,1A D AF y DF y =+=+,又11,22A D AB AF BF y CD DF CF y =-=+=-=+,当l y ⊥轴时,则1A D y y ==,所以113131622AB CD ⎛⎫+=+++= ⎪⎝⎭;当l 不垂直于y 轴时,设l 的方程为:()1x n y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2222240n y n y n -++=,所以2224,1A D A D n y y y y n++=⋅=。

广东省深圳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2024.4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8分)“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节录)康岚:您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想到提出这个概念?项飙:我第一次提“附近”应该是在2019年夏天,我跟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上的对话。

当时好像是在谈现代人的时空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耐烦?我们说到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了。

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其实时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空间来衡量的。

但在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也就是钟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

当这种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完全变成了附属性的东西。

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这些经历性、空间性的东西,你是不管的,你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要在你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你的手里。

这种心态是“时间的暴政”造成的。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提到“附近的消失”。

“附近”这个空间的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暴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周边的感知来理解。

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

高考语文二期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二期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近期,我国多地气温升高,各地纷纷采取措施,确保市民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D.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息息相关、翻箱倒柜、一蹴而就B. 惊弓之鸟、心旷神怡、如火如荼C. 气贯长虹、琴瑟和谐、举世无双D. 喜出望外、按部就班、脍炙人口3.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手法最恰当的一句是()A. 他的话语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痛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B.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C. 他的文笔犹如行云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D. 那座山如同一头雄狮,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研实践中形成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精神动力。

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理想信念。

科学家要始终坚定信仰信念,坚守科学精神,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为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是追求卓越。

科学家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追求卓越,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三是严谨治学。

科学家要严谨求实,勤奋刻苦,严谨治学,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

四是团结协作。

科学家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共同攻克科学难题,推动科技事业进步。

五是甘于奉献。

科学家要热爱科学,甘于奉献,为实现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乙】科学家精神是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在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卷(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10页,四道大题(共10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听力理解(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听下面十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1段材料,回答第1题。

1.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A.Rainy.B.Windy.C.Sunny.听第2段材料,回答第2题。

2.What kind of car does the man want to rent?A.Small-size.B.Mid-size.C.Full-size.听第3段材料,回答第3题。

3.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At home.B.In a department store.C.On a bus.听第4段材料,回答第4题。

4.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A.At1:00pm.B.At2:00pm.C.At2:10pm.听第5段材料,回答第5题至第6题。

5.Where did the woman go in the morning?A.To the woods.B.To the school.C.To the library.6.What was Bob doing when the woman met him?A.Swimming.B.Making bookmarks.C.Fishing.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7题至第8题。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学科素养检测(二调)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文言文阅读(66分)(一)文言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初,帝好文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并待制鸿都门①下。

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

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置其间,喜陈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久不亲行郊庙之礼②。

会诏群臣各陈政要,蔡邕上封事曰:“夫迎气五郊,清庙祭祀,养老辟雍③,皆帝者之大业也。

而有司数以种种废阙不行,忘礼敬之大,拘信小故,以亏大典。

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

又,古者取士必使诸侯岁.贡,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

汉之得人,数路而已。

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治政,未有其能。

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余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弈,非以为教化取士之本。

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而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臣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

既加之恩,难复收改,但守奉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治民及在州郡。

昔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若乃小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固当志其大者。

”书奏,帝乃亲迎气北郊及行辟雍之礼。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七,汉纪四十九)材料二:呜呼!世愈移而士趋日异,亦恶知其所归哉!灵帝好文学之士,能为文赋者,待制鸿都门下,乐松等以显,而蔡邕露章④谓其“游意篇章,聊代博弈”。

遂宁二中高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

遂宁二中高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

遂宁二中高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单选题(共35 分)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的运动情况是()A.第3s内的位移是30mB.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2mD.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4m/s【答案】D【解析】【详解】由所给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2t2可知v0=4m/s、a=4m/s2A.第3s内的位移x3=(4×3+12×4×32)m−(4×2+12×4×22)m=14m故A错误;B.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v3=v0+v32=4+4+4×32m/s=10m/s故B错误;C.由Δx=at2=4×12m=4m可知,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4m,故C错误;D.由Δv=at可知,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4m/s,故D正确。

故选D。

2.跳台滑雪是冬奥会较为精彩的一个项目。

如图所示,某次练习时运动员从跳台边缘的O点以某一速度水平滑出(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落到斜坡CD上。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员速率的变化量相同B.下落相同的高度,运动员速度的变化量相同C.不管在O点的水平速度多大,运动员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均相同D.下落相同的高度,运动员动能的变化量相同【答案】DA.运动员做平抛运动,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设运动员的初速度为v0,在运动员做平抛运动过程中,t时刻和t+Δt时刻的速率分别为v1=√v02+g2t2v2=√v02+g2(t+Δt)2所以在Δt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为Δv=√v02+g2(t+Δt)2−√v02+g2t2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当Δt一定时,随着t的增大,Δv减小,所以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员速率的变化量不同,故A错误;B.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速度不断增大,下落相等的高度所用时间一定不同,则运动员速度的变化量不同,故B错误;C.根据平抛运动规律的推论可知,运动员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过水平位移的中点,所以运动员落到斜面上时速度偏向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角正切值的2倍,易知运动员在CD上的落点位置由v0决定,所以v0不同,运动员的落点不同,则位移方向不同,所以运动员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不同,故C错误;D.运动员所受合外力始终等于重力,下落相同的高度,运动员重力做功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变化量相同,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华大学2011~ 2012学年第___学期考试试题(2)
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

课程名称___纺织材料学____使用专业___________ _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纤维的热定型与热变形
热定型: 利用合纤的热塑性,将织物在一定张力下加热处理,使之固定于新的状态的工艺过程。

目的是使纤维的内部结构或织物的形状在热作用下固定并获得一定的尺寸;
热变形:通过机械作用给予长丝(或纤维)二度或三度空间的卷曲变形,并用适当的方法(如热定形)加以固定,使原有的长丝(或纤维)获得永久、牢固的卷曲形态。

2. 耐光性及光照稳定性
耐光性:是指纤维受光照后其力学性能保持不变的性能。

光照稳定性:是指纤维受光照射后其不发生降解或光氧化、不产生色泽变化的性能。

3. 滑脱长度与强力利用系数
滑脱长度:短纤维纱中一根纤维对周围纤维切向阻力的总和等于该纤维断裂强力时所对应的长度。

强力利用系数:(纱的断裂强度/纱中的纤维的断裂强力之和)×100%
4. 玻璃化温度与熔融温度
Tg :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Tm :高聚物结晶全部熔化时的温度,或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相互滑动的温度。

5. 复合纺纱与结构纺纱
复合纺纱:在环锭纺纱线上通过短/短、短/长纤维加捻而成的复合纱。

结构纺纱:在环锭纺纱线上通过单须条分束或须条集聚方式得到的结构纱。

二、填充题(25分)
1. 当测量一纤维集合体时,有下面的关系图。

解释下降和上升的原因。

(4分)
2. 已知某纤维的直径为16μm ,测得光程差为800nm ,问该纤维的双折射率为__0.05___;相位差δ= 4π (所用光波波长λ=400nm )。

(4分)
3. 如果纱中有毛和粘胶纤维,其混纺比为60W/40R ,而在外观上观察测得毛为328根,粘胶为286根,毛纤维向 内 分布,用 Onion 分布参数表达,如果粘胶的平均长度小于毛纤维1.5倍,毛纤维向 内 分布。

(3分)
4.原棉标识G525表示 五级锯齿灰棉,长度为25mm ,
229A 表示 二级皮辊白棉,长度29mm ,马克隆值A 级 。

(4分)
上升: 下降: 纤维的热传导作用增大。

气相传热、纤维疏松、对流辐射。

%
100)/1(c ⨯-=L l e
5.极限氧指数是指试样在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维持完全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低氧气体积分数。

其值越大,试样的热稳定性越好。

(3分)6.棉单纱细度为22 tex,由两根并合成股线时,其细度表示形式为22 tex X 2;毛单纱细度为60公支,由两根并合成股线时,其细度表示形式为60/2 。

(2分)
7.随温度升高,大多数合成纤维有三种物理机械状态为玻璃态、粘流态、和高弹态。

(3分)
8. 纱线重量偏差为正值,表示纱线细度偏__粗___;纱线重量变异系数越大,表示纱线条干不匀。

(2分)
三、问答与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试述纱线产生细度不匀的原因,并对比黑板条干法、测长称重法、Uster条干均匀度仪法测纱条细度不匀的异同。

产生的原因:
随机不匀(理论不匀):纤维本身在纱中的随机分布产生的不匀;
加工不匀:纺纱过程中工艺及机械因素附加的不匀;
偶发不匀:人为和环境等偶发因素造成的不匀。

几种测试方法的异同:
黑板条干法:为外观不匀;简便易行,直观性强,目测结果接近织物疵点规律,有人为误差。

测长称重法:为质量(线密度)不匀,简单易行,片段长度较长,不能反映纱条总不匀。

Uster条干均匀度仪法:为质量不匀,片段长度短,能反映纱条总不匀。

2. 试述加捻对长丝纱和短纤纱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加捻对纱线即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加捻使纤维产生预应力,尤其是外层纤维,纤维问抱合增大,有利于强度提高;但捻回角的
增大,使纤维的承力在纱轴方向上的分力减小,影响纤维强力的有效利用。

两点综合作用结果存在临界捻系数即最大强度的捻系数。

其原因是:加捻增强的积极作用在低捻时占主导地位;在高捻时,纤维倾斜有效分力降低因素占主导作用,因此出现强度极值。

长丝纱加捻是为了在单丝间形成良好的抱合而形态稳定。

这将使单丝断裂不同时性得到改善,从而使长丝纱强力略有提高,但这仅发生在较低的捻度下。

随着捻系数的增加,长丝纱强度很快便下降,因为有效分力减小,断裂不同时增加,故长丝纱的临界捻系数要比短纤纱小得多。

3. 蚕丝纤维、丝光棉纤维、三角形截面纤维的光泽特点分别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蚕丝:纤维层状结构的影响(多层丝胶),多层反射作用使到达纤维表面的反射光产生叠加,不同波长光还会产生干涉作用,使纤维呈现出较强的光泽而不耀眼。

丝光棉:纤维纵向形态的影响,如纤维纵向表面平滑一致,则漫反射少,纤维表现出较强的光泽。

丝光处理后的棉纤维光泽较强,也是由于纤维膨胀使天然转曲消失,纵向表面变得较为平滑的缘故。

三角形截面纤维:纤维截面形状的影响。

对三角形截面纤维,照射到纤维上的光线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发射效果。

同时,进入纤维内部的光线,也会在纤维的内表面产生镜面反射和平行的透射。

像棱柱晶体一样转动时或不同视角观察时,会产生光泽明暗相间的现象,称为“闪光”效应。

而三角棱镜的色散作用,还会产生不同色彩效应。

4. 讨论如何鉴别以下纱线:棉纱、毛纱、sirospun纱、长/短复合纱、Kevlar49长丝纱、碳纤维纱、涤纶缝纫线。

解捻后为短纤维则为纱:棉纱、毛纱;纤维带卷曲的为毛纱,另一为棉纱。

退捻后直接分为两束或两束以上的纤维束为:sirospun纱;
退捻后直接分为纤维束/长丝为:长/短复合纱;
解捻后为长丝则为:Kevlar49长丝纱、碳纤维纱;黄色为kevlar纱,黑色为碳纤维纱;
退捻后有几股长丝束,则为涤纶缝纫线。

5. 如将棉和涤纶纤维混纺,试分析随着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强力、吸湿性、耐磨性、热定形效果的变化及其原因。

混纺纱强力:随涤纶含量增加强力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吸湿性:随涤纶含量增加而下降;涤纶的吸湿性较差
耐磨性:随涤纶含量增加而增加;涤纶的弹性、耐磨性较好
热定型效果:随涤纶含量增加而提高。

涤纶为热塑性纤维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 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具备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英语语言能力;能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等相关知识。

2.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本的、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学科教学知识和英语课程标准知识,并能用以指导初中英语教学。

3.英语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

4. 英语学科教学实施能力
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实施语言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依据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5. 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知识与能力
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恰当的评价;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二、考试模块内容与要求
(一) 语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研究中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2.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包括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获取教学资源和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与学生良好沟通的能力;能够筛选并改编适合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材料。

3. 能在语篇中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学等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

(二)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语教学基本理论,包括语言观、语言学习观、语言教学观等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