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的特色历史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合集下载

浅论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的种类与传承

浅论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的种类与传承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要:民间花会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曾是一种广受民众喜爱的民间娱乐活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其生存和发展却越来越困难,甚至有很多花会种类已渐次消失。

廊坊各县民间花会有武术竞技类、文艺表演类、宗教迷信类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抢救、保护、传承民间花会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是廊坊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廊坊;民间花会;种类;传承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15)01-0088-05第31卷第1期Vo l.31No .12015年2月Feb .2015收稿日期:2014-11-25基金项目:2014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廊坊市各县民间花会的保护与发展研究”(2014063),课题组成员:杨翠屏、金久红,刘妙君。

作者简介:杨翠萍(1980—),女,山东平原人,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世界史、河北地方史。

浅论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的种类与传承杨翠屏1,金久红2(1.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河北廊坊065000;2.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河北廊坊065000)民间花会原为我国古代春节、灯节等重大节日或庙会的娱乐活动。

它与当地的民俗风情、地域经济、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为百姓所喜闻乐见,是劳动人民自己组织开展的娱乐活动。

其特点是简单、欢快、花费少,易开展,农闲办,农忙停,一般无须长年累月的筹备,所以是非常适宜民间娱乐并广为民众喜爱的文化活动。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南接沧州,西连保定,深受周边各地古文化的影响,在结合本地乡情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韵味的地域文化。

其间,民间花会尤富代表性。

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艺术造型形象生动,曾在民间娱乐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

河北地域文化调研报告总结

河北地域文化调研报告总结

河北地域文化调研报告总结河北地域文化调研报告总结在河北地域文化调研中,我们对河北省的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对该地区的历史、民俗、语言、艺术等方面的了解,得出了一些有关河北地域文化的重要发现和结论。

首先,河北地域文化源远流长。

河北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从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到现代,河北地区一直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孕育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

例如,河北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是著名的古代邺都的所在地,也是明清两代的政治中心。

这种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河北的地域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河北的文化多样性令人印象深刻。

河北地区属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延续了北方人民勤劳、朴实、豪爽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受到了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面貌。

例如,河北地区的方言繁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词汇使用习惯。

此外,河北地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马头墙、门楼、柱匾等传统建筑特色,表演艺术如曲艺、杂技等等,都展示了河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再次,河北地域文化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地域文化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河北的戏曲艺术、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河北地区还积极开展文化旅游活动,通过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传承。

最后,河北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亟待加强。

尽管河北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但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社会发展的变革,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保护和传承河北地域文化,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还需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

综上所述,河北地域文化调研报告揭示了河北地方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于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廊坊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廊坊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廊坊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廊坊的民间工艺主要包括:
1. 金银饰品制作:廊坊以其精湛的金银饰品制作而闻名,包括手镯、项链、戒指等。

2. 秀色绣花:廊坊的绣花制作技艺独特,以精细、细腻的刺绣工艺而闻名,绣花作品包括家居用品、服装等。

3. 家具制作:廊坊的民间家具制作历史悠久,以其纹饰独特,工艺精湛而著称。

主要产品有桌椅、柜子等。

4. 纸雕工艺:廊坊的纸雕工艺源远流长,采用剪、刻等技术,制作出精美的纸雕作品。

5. 花灯制作:廊坊的花灯制作技艺非常出色,常见的花灯有各种造型的灯笼、彩灯等。

6. 草编工艺:廊坊的民间草编工艺独特,主要以稻草编制各种工艺品,如筐、帽子等。

7. 剪纸艺术:廊坊的剪纸工艺精湛,以其细腻的剪纸技巧和丰富多样的图案而闻名。

8. 泥塑工艺:廊坊的泥塑工艺流传已久,以其精致的塑造技术和生动的形象而受到广泛欢迎。

以上是廊坊的民间工艺的一些代表,这些工艺在当地的传统与创新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

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

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河北省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传统之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众多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河北省的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针对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探讨其历史渊源、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河北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河北省位于中国的华北平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文化传统之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北的土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包括山歌、小调、说唱等多种形式。

这些音乐形式承载了河北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传承至今。

以曲艺形式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河北民间音乐,是河北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当时的曲艺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河北民间音乐逐渐丰富多彩,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曲艺形式,如评话、扮子、弹词、评书等,这些曲艺形式在河北省久负盛名,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乡村的传统文化生活逐渐式微。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北省传统的曲艺表演场所越来越少,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

对于河北民间音乐传承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传承人口逐渐减少。

由于农村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问题,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口逐渐减少,这对于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构成了重大的障碍。

缺乏传承机构和专业人才。

目前,河北省的曲艺传承机构和专业人才缺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缺乏专业指导和保障。

受到商业化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文化逐渐占据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河北民间音乐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针对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从多方面保护和传承河北民间音乐的丰富文化遗产。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三河古镇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老小镇。

三河古镇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如何保护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古镇民俗文化资源概述三河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

古镇内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雕刻和文物,如龙泉寺、南长街等古建筑群。

古镇还有众多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地方戏曲、民间舞蹈、民俗节庆等。

这些文化资源构成了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二、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和挑战。

一方面,古镇的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受到了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如古建筑的老化、文物的丢失等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面临边缘化和淡化的风险,这对于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三、保护性旅游开发的重要性针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

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以有效地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同时还可以为古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扶贫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展保护性旅游开发,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四、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1.加强保护性规划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开展规划,制定出专门的保护性开发规划,明确古镇的资源保护范围、开发建设目标等。

2.加大保护力度加大对古镇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等工作,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

3.弘扬传统文化加大对古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地方戏曲、民间舞蹈等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古镇自身的文化魅力。

4.科学开展旅游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展旅游开发,规划开发一些民俗文化街区、民俗文化体验项目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浅谈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略

浅谈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略
作迫 在 眉睫 。
廊坊市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的现 状及重要意义


1 . 廊坊 市 的非 物质 文化 遗产和保 护 措施 廊坊 的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主 要 有 十 类 ,包 括 民 间 文学 、传统 音 乐 、传 统 舞蹈 、传统 戏 剧 、曲艺 、 杂 技 与竞 技 、传统 美 术 、传 统 技 艺 、传 统 医药 和 民
面对 现代 文 明 的持 续挑 战和外 来 文化 的 不 断冲 击 ,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的保护 、开 发方 式和 发展方 向,一
门保 护机 构 、普查 、 申报 、建立 名 录 、保 护 传承人
等 方面 ,加大 宣传 和研 究力度 。建 立 了廊坊 市非物
直是业 界探 讨和 存在广 泛争 议 的问题 ,静态 保护 还 是生 产式保 护 未 曾定论 。 廊坊 市在保 护 和传承 非物质 文化 遗产方 面注 重
不容 乐观 。保护廊 坊市 的 非物质 文化遗 产有 利于 弘
扬 中华 民族优 秀文化 ;保 护文化 的多 样性 ;彰 显廊 坊市 文化 特 色 ;促 进社 会和 谐 。
文化遗 产是 有形 的 ,非物质 文化 遗产是 无形 的 ,更 容易 受到破 坏甚 至消 亡 ,非物 质文化 遗产 的保护 工 管 理Leabharlann 研 究CAREER HORI
职 业 时 空
浅 谈 廊 坊 市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方 略
侯 冬 梅 , 田庆 轩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 廊坊 0 6 5 0 0 0 )
摘要 :廊 坊市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资源丰 富 ,在全 面构建 文化 强市 战略和 建设 幸福 乡村 战略 的背景下 ,
园”活动 ,编 制 了廊 坊市 非物 质 文化遗 产保 护工作

关于河北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的调查报告

关于河北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的调查报告

关于河北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的调查报告参加人:主题:河北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时间:2012.2.1~2012.2.8地点:河北保定活动内容:通过网络、相关书籍、走访民间艺人等方式,搜集河北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相关内容,并做整理和总结调查目的: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增强对家乡的热爱,立志为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

调查结果:一、河北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简介河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兼有平原、草原、高原、山地、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

河北民间艺术的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河北省区域内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从总体来看,有着北方汉民族粗犷、豪放、淳朴、自然、优美的特征。

如:(一)戏曲。

戏曲艺术是融唱腔、表演、舞蹈、身段、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河北的地方戏种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如:保定老调、哈哈腔、安国老调、平调落子、横歧调、新颖调、四股弦剧、唐剧、唐山皮影、保定皮影等,但总体还是以河北梆子和评剧最为著名。

这些剧种多以河北地方语言为基础,加之河北地方的民间审美方式,在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加工改良后,形成完整而成熟的艺术形式。

但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戏曲艺术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适应市场经济,不失原汁原味的同时,进行加工、改良和革新,赋予其时代感,增强其吸引力,已是其问题的重中之重。

比如,目前京剧与通俗歌曲之间的结合便是一种尝试,从而使京剧这门珍贵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繁衍、传承,生生不息。

(二)民间舞蹈。

河北省的民间舞蹈可以说是多姿多彩,被称为北方汉民族歌舞之乡,它以其优美和极富特色的舞姿和韵律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上独放异彩。

其类型主要有秧歌、狮舞和龙舞,具体主要有井陉拉花、昌黎跑驴、沧州落子舞、唐山地秧歌、盐山武术扇、邯郸永年小曲、曲周花车、邢台秧歌鼓、保定狮子舞、寸跷、地平跷和花鼓落子、张家口插花落子、二人台,承德春鼓和棒棒舞等。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丰富多样,其中一些著名的工艺文化包括:
1. 蜡染艺术:河北地区有悠久的蜡染传统,主要以保定、廊坊一带为代表。

蜡染艺术采用特殊的蜡烛进行手工绘画,制作出美丽的花纹和图案,可以用来装饰衣物、床品等。

2. 剪纸艺术:河北地区的剪纸工艺源远流长,技艺精湛。

河北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工艺享有盛誉,它的纸样以“寿”字、花鸟、人物、单双对剪,卷筒剪和镂空剪等为主。

3. 泥塑艺术:河北泥塑起源于汉代,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泥塑的发源地",尤以保定泥像最有名。

泥塑艺术以黄、白土为材料,手工塑模而成,具有逼真的造型和生动的表情。

4. 糖画艺术:河北的糖画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主要在宴席、年节等场合制作和供人观赏。

糖画使用糖浆烘制而成,具有丰富的主题,如动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制作工艺独特,颜色鲜艳。

5. 纸扎艺术:纸扎艺术起源于明代,河北保定地区是纸扎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纸扎艺术用色彩鲜艳的纸张制作出各种造型,如人物、动物、建筑等。

纸扎艺术作品造型逼真,富有装饰性和观赏性。

这些特色民间工艺文化丰富多样,凝结着河北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这些工艺文化不仅体现了民间手工艺人的独特技艺,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廊坊的特色历史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我的家乡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早在公元前4300年,廊坊人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聚居耕种,创造和延续着人类的文明。

廊坊历史悠久。

据史书记载,4000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安墟”即在现安次区常道村附近。

现境域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封疆,秦朝时分属渔阳郡、广阳郡、巨鹿郡管辖,汉朝、唐朝时属幽州管辖。

解放初期隶属天津专署,1968年天津地区行政中心迁至廊坊,1974年改称廊坊地区,1988年9月,国务院批准廊坊地区改为省辖地级廊坊市,实行市领导县的行政新体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廊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臵和良好的发展基础,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成为中外客商投资臵业的理想场所。

我的家乡廊坊也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那就是发生在庚子年初夏的廊坊大捷,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件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

在这次战斗中,中国人民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震惊了世界。

近百年来,“廊坊大捷”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一直鼓舞着廊坊人民。

1900年6月10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2064名官兵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出发,原计划当天下午到达北京,但是在廊坊一带遇到了义和团的奋力阻击。

上述帝国主义列强,以“救援北京使馆”为借口,组织了一支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为司令、美国海军上校麦卡加拉为副司令、俄国上校沃嗄克任参谋长2
千多人的联军。

西摩尔和他的联军,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惯了,认为此趟北京之行,从天津到北京有铁路之便利,对一支有枪炮武装的外国军队来说,乃是朝发夕至、瞬息可成的事情。

这支由现代化的枪支、火炮和装甲列车组成的侵略军遭到惨败,不得不于6月18日退回杨村,在义和团的追击下,再败回天津西站。

这支队伍从天津老龙头出发时以军乐队壮行,最后变成一支长长的担架队沮丧地败回。

义和团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这出色的一役,不仅阻止了洋兵更多地进入北京,而且也大大坚定了天津人民的抗战决心。

从而使得天津和北京没能遽然陷入帝国主义列强手中。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这一震惊中外的廊坊大捷史实永传佳话。

廊坊大捷一役,从11日开始到18日结束,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负伤332人。

义和团、清军、平民群众死伤近千人。

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再说说我们的自然资源,廊坊自然资源丰富,有平坦肥沃的土地,四季
分明的气候,类型多样的植被,蕴藏丰富的矿产。

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廊坊经济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廊坊土地资源比较丰富,除北部有76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外,98%的土地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层深厚,土壤类型多样,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水资源:廊坊处在海河流域中下游,水系发达,流经本市的大小河流有20条,一般平均每年可拦蓄地表水3.33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7.74亿立方米。

气候资源:廊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秋高气爽。

年平均气温11.9℃,年平均降水554.9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8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660小时左右。

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矿产资源:廊坊位于燕山山脉的南侧,有着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熔剂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紫砂陶瓷用粘土、海泡石以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于北部三河市和南部大城县境内,根据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对大城县地下煤田多年的勘查,大城县地下蕴藏着一个储量高达190.1亿吨的优质煤田,煤层几乎遍布该县全境,在这个西南一东北走向的煤区中,煤炭资源分布在地下2000米以浅,含煤14层,厚度达27.6米,总含煤面积达1040平方公里;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安次区、永清县、固安县、霸州市和文安县,已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天然气储量186亿立方米;辖区内各区、市、县均有地下热水分布,总面积达1007.9平方公里,出口最高温度达93℃,极具开发价值。

植物资源:全市植物资源有127科,400余属,920种左右。

栽培植物有粮食作物、豆类、薯类、油料、棉麻、烟草、药材、蔬菜、瓜类、林果、牧草等11大类共100多种
廊坊的民间工艺也有多种。

胜芳花灯胜芳的传统花灯,式样有数百种之多,其制作技巧或繁或简,有大有小,大至数米,小不盈寸,可玩于手掌之中。

除各式各样的宫灯外,还有人形灯、植物灯、鸟兽灯、风物灯、建筑灯等传统花灯。

近年来,增加了声、景融于一体的“戏楼灯”、“地图灯”、“计划生育灯”等,造型新颖,别具一格。

胜芳花灯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影响很大。

自清中叶以来,胜芳扎制花灯的艺人之家不下几十户,以“灯笼王”最出名。

享有盛名的还有蔡万池、王树明、刘公然、王艳芳、杨春林等人,他们扎制的花灯,不但品种多,做工精细,形体逼真,而且富于时代特色和审美情趣。

扎刻扎刻以高粱秸秆为主要原料,扎刻鸟笼、蝈蝈笼、亭台楼阁、各种器具。

信安农民周文华,他的作品结构复杂,造型恢宏华美,制作精工别致,独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审美价值。

他几十年如一日,先后扎
刻了信安“魁星楼”、北京“王凤牌楼”、“正阳门”、“天安门”、“琉璃塔”、“景山亭”、“故宫角楼”和“望江亭”等作品。

曾在广州、石家庄、北京等地展出,并远渡重洋到日本展出,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剪纸剪纸艺术遍及全市。

剪纸题材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喜鹊登梅”、“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倒栽葫芦”、“刘海戏金蟾”、“五子登科”、“肥猪拱门”、“招财进宝”等,逢年过节,将剪纸粘贴于窗户之上,增添节日气氛,故又称之为“窗花”。

胜芳王银婷老人,自幼酷爱布艺制作和剪纸,王银婷老人剪纸不用花样,样从心出,剪起来灵活自如,一张普通的纸,由她稍加处理,一幅形象生动的剪纸画就跃然眼前。

李家营苗秀花,50岁时无意中剪了一匹马,人们看后大为赞赏,于是激起他剪纸的情趣。

几年来,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欢庆十六大、老寿星、百鸟图、雄鹰、喜鹊登枝、龙凤呈祥等。

霸州电视台、霸州市报等新闻单位作了报道。

玉石雕刻王泊村于20世纪60年代末,从天津引进玉雕技术,开始时仅雕葡萄、瓜、果、梨、桃之类的小型玉件,后逐步掌握了磨雕大、中型玉件的技术,相继生产出仕女、套佛、玉如意、花熏、玉环炉和大型佛人、卧马、怪兽等,工艺精细、惟妙惟肖,产品直接参加广交会,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被外商视为珍宝,重金购求。

陶瓷彩绘 1984年,靳家堡村引进仿古瓷彩绘技术,主要仿制明、清两代的绣墩、瓶罐、鱼缸、花盆及人物等产品,其中瓷板画《清明上河图》、《百骏图》、《百美图》、《八骏图》等,在广交会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好评,产品行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这次调研我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深爱我的家乡,这片生我育我的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