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单元测试(浙江专用)
高中生物 第4章《生物的变异》单元测试 浙科版必修2

第4章生物的变异一. 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1.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④环境条件的变化⑤染色单体互换⑥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2.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糖,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分子有一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改变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3.下列叙述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B.各条染色体上全部基因的重新组合C.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新排列 D.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4.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5.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代表着丝点,表中表示了由该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B.乙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丙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D.丁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6.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小麦幼苗是()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7.通过单倍体的途径培育小麦新品种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培育单倍体苗所用的花药应取自于()A.某一优良品种B.被确定为父本的植株C.F1D.F28.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改变9.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第5号染色体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唐氏综合征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D.用花药培育出的单倍体植株10.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育种方法比较,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A.可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 B.育种周期短,加快育种进程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D.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11.某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右图所示。
浙科版 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

生物的变异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花药离体培养成烟草新品种、用抗倒伏易染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为亲本育成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品种、培育无籽西瓜、用Co60辐射稻种,育成成熟期提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以上育种方式依次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花药离体培养成烟草新品种属于单倍体育种。
用抗倒伏易染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为亲本育成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品种属于杂交育种。
培育无籽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
用Co60辐射稻种,育成成熟期提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属于诱变育种。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式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细胞①的相同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为精原细胞,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③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④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A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项正确;细胞④中,着丝点分裂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C项正确;细胞①②③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④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B. 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 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D. 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答案】B【解析】解:A.对于病原体来说,抗药性变异本身就存在,药物只是起了选择作用,A错误;B.生殖隔离是指物种间不能交配或能交配但产生的后代是不可育的,B正确;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的,但它们没有产生生殖隔离,是同一物种,C错误;D.桦尺蛾有灰色和黑色,由于灰色桦尺蛾不适应环境,被环境淘汰了,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D错误。
故选:B。
2.2020年8月18日乐山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乐山大佛对面原本连在一起的太阳岛和月亮岛几乎被淹没。
假设洪峰退去后太阳岛和月亮岛被彻底分隔开,如图是岛上的某种群若干年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 b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c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 渐变式和爆发式的物种形成方式,一定都要经过d【答案】B【解析】3.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 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答案】D【解析】解: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这是对所有生物而言的,A正确;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正确;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正确;D.基因的两条链互补配对,因此所含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 某染色体上某基因缺失20个碱基对所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C. 不可遗传的变异不会产生新的物种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C【解析】解 A.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A 错误B.某染色体上某基因缺失20个碱基对所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错误C.不可遗传的变异不会产生新的物种 C正确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核酸不发生基因突变 D错误故选 C2.下列与育种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从而产生更多新基因B. 杂交育种中F_2出现的优良性状个体都需连续自交C. 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相比减半D. 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答案】A【解析】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提高突变率从而产生更多新基因 A正确B、杂交育种中F_2出现的优良性状个体若是显性性状则需要连续自交若是隐性性状则不需要 B错误C、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相同 C错误D、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 D错误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卵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 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 单倍体育种所获得的植株往往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而不能产生正常配子D.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显微镜下看到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D【解析】A、卵细胞中可能含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A错误B、二倍体生物与四倍体生物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生物受精时发生染色体变异也有可能形成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三倍体生物三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错误C、单倍体育种所获得的植株都是纯合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能正常联会产生正常的配子 C错误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由于绝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所以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正确4.二倍体西瓜(2N=22)幼芽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的植株成为“嵌合体” 其部分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嵌合体”现象属于染色体变异B. “嵌合体”植株自交后代不一定可育C. 低温处理植株可能出现“嵌合体”植株D. “嵌合体”植株可通过有性生殖保持性状【答案】D【解析】解A.“嵌合体”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即“嵌合体”现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A正确B.由于组织细胞染色体有的是22条有的是44条如果11条染色体的配子和22条染色体的配子结合形成33条发育而成植株该植株由于含有3个染色体组而不育 B正确C.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的原理相同因此可能出现“嵌合体”植株 C正确D.“嵌合体”植株自交后代可能可育也可能不育但难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能保持性状 D错误故选 D5.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是()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基因型③能形成新基因④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解①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①正确②两者都能形成新的基因型②错误③只有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③正确④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诱变育种不一定产生很多有利个体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所以也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④错误.故选 B.6.如图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体的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最多有12条染色体 4个染色体组B. 形成该细胞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 该生物体减数分裂会形成AB、Ab、aB、ab四种类型的配子D. 图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A、题图显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三条染色体推出体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若进行有丝分裂在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会暂时出现12条染色体 4个染色体组 A正确B、该生物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时一定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正确C、该生物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 无b基因 b的出现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故减数分裂之后可能会产生三种配子AB、Ab、aB C错误D、亲本基因型为AaBB 故图中b基因所在姐妹染色体上应为B基因故b基因出现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D正确故选C.7.如图为利用玉米(基因型为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A. ⑤过程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B. 植株B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4C. ①③过程为单倍体育种D. T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答案】A【解析】解A.⑤过程是由幼苗长成植株C 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A正确B.植株B是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而来一定为纯合子 B错误C.单倍体育种过程还包括了④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植株B的步骤 C错误D.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经有性生殖产生的植株D只有3种基因型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自由组合 D错误故选 A8.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从而产生新的物种B. 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参与C. 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 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答案】D【解析】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形成新的物种 A错误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参与 B错误由于单倍体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所以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而不是萌发的种子 C错误诱变育种可发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D正确9.下列最能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本质的选项是()A. 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B. 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 F_1全是黄色圆粒豌豆C. 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 F_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 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 F_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答案】C【解析】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C选项中纯合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_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最能体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故选 C10.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方法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优点在于()A. 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B. 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C. 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D. 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答案】C【解析】A、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这是杂交育种的优点不是诱变育种的优点 A错误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能定向改造生物 B错误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改造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C正确D、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单倍体育种的优点不是诱变育种的优点 D错误1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单倍体植株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 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C. 利用射线处理得到染色体易位的家蚕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D.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畸变的原理【答案】A【解析】 A 、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纯合体植株新品种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A错误B、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 B正确C 、射线处理得到染色体易位的家蚕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C正确D、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属于多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畸变的原理 D正确12.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O型血夫妇的子代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 环境变化不会导致可遗传变异的发生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R型菌转化成S型菌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D. 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增强的变异【答案】A【解析】 A 、O型血夫妇的子代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A正确B、环境变化若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则可导致可遗传变异的发生 B错误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R型菌转化成S型菌发生的变异是基因重组 C错误D、害虫的抗药性是在使用杀虫剂之前产生的杀虫剂只能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选择 D 错误1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含X染色体的配子都是雌配子B. 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C. 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1∶1D. 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答案】B【解析】A、含X染色体的配子也可以是雄配子 A错误B、精子是由含XY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所以雄配子中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配子之比接近1: B正确C、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配子都是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雄配子中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配子之比接近1: 所以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 \gt C错误D、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染色体如原核生物不是所有的生物的染色体都具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如大部分植物都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 D错误故选B14.利用二倍体植株培育作物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所依据的主要原理都是基因重组B. 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C. 单倍体缺少生长发育所需全套遗传信息植株弱小种子和果实比较少D. 某新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则在培育该品种过程中可能用到秋水仙素【答案】C【解析】解二倍体植株的配子发育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物质并且单倍体长得弱小高度不育故选 C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5.如图表示用AAbb和aaBB两个品种的某农作物培育出AABB品种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过程的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B. “黑农五号“的培育运用了①②③过程C. ⑤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AB植株的种子或幼苗D. ⑥过程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人工诱变【答案】B, C, D【解析】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6.(1)甲、乙、丙途径中的新个体分别代表().16.(2)三种途径中甲中由亲代个体\rightarrow 受精卵的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____ 乙中由体细胞培养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核心环节是________ 丙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除核移植外还有________.16.(3)三种途径中新个体的遗传物质和亲代个体相比差别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原因是甲途径的子代新个体和亲代个体相比会出现________等可遗传变异类型而乙途径会出现________等可遗传变异类型丙除了会出现乙途径可能有的变异类型外还由于________ 所以并不是真正的无性繁殖.A. 自然繁殖的动物或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动物B. 自然繁殖的动物或植物、体细胞克隆动物、组织培养的植物C. 自然繁殖的动物或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克隆动物D. 自然繁殖的动物或植物、体细胞克隆动物、克隆动物【答案】C【解析】甲个体产生过程亲代个体\rightarrow 受精卵\rightarrow 胚\rightarrow 新个体是经过产生配子和自然受精过程产生的是属于自然繁殖的动物或植物乙个体产生过程亲代个体\rightarrow 体细胞\rightarrow 胚状体\rightarrow 新个体是有由体细胞直接产生的属于无性生殖体现了细胞全能性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产物丙个体产生过程是亲代个体\rightarrow 核移植细胞\rightarrow 胚\rightarrow 新个体.是通过核移植技术的产物属于克隆动物.即选 C.【答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细胞培养、胚胎移植【解析】甲中由亲代个体\rightarrow 受精卵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乙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产物必须经过的核心环节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丙属于克隆动物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细胞培养、核移植、胚胎移植.【答案】甲、丙、乙,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细胞质基因来自供体卵母细胞【解析】甲的遗传物质来自于两个亲本子代新个体和亲代个体相比会出现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类型乙是无性生殖遗传物质完全来自于供体细胞乙途径会出现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类型.丙属于核移植技术的产物核遗传物质来自于供核、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于供质细胞.因此三种途径中新个体的遗传物质和亲代个体相比差别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甲、丙、乙.17.(1)最初产生结红色籽粒植株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红色籽粒中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17.(2)若要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红色籽粒小麦品种具体步骤是将最初得到的红色籽粒播种后取________进行离体培养待得到________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后培养至成熟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 待________时选________籽粒留种17.(3)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能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红色籽粒小麦品种写出简单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基因突变, AA、Aa、aa【解析】解(1)在种植白色籽粒小麦的田间偶然发现的红色籽粒来自于基因突变由于后代既有红色籽粒又有白色籽粒所以红色籽粒中胚的基因型是AA、Aa、aa【答案】(2)花药, 单倍体幼苗, AA或aa, 籽粒成熟, 红色【解析】(2)单倍体育种的时候在传粉前取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待得到单倍体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得到的植株为纯合子基因型为AA或aa 待籽粒成熟后选取红色籽粒留种【答案】(3)自交, 把该红色籽粒小麦的种子种植后让其自交单独保存每一株所结的红色种子淘汰白色籽粒第二年种植后再让其自交不出现性状分离者即为能稳定遗传的红色籽粒【解析】(3)把该红色籽粒小麦的种子种植后让其自交单独保存每一株所结的红色种子淘汰白色籽粒第二年种植后再让其自交不出现性状分离者即为能稳定遗传的红色籽粒。
浙科版 生物的变异 单元测试

生物的变异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花药离体培养成烟草新品种、用抗倒伏易染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为亲本育成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品种、培育无籽西瓜、用Co60辐射稻种,育成成熟期提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以上育种方式依次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花药离体培养成烟草新品种属于单倍体育种。
用抗倒伏易染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为亲本育成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品种属于杂交育种。
培育无籽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
用Co60辐射稻种,育成成熟期提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属于诱变育种。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式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细胞①的相同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为精原细胞,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③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④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A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项正确;细胞④中,着丝点分裂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C项正确;细胞①②③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④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高中生物浙科版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生物的变异单元测试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4章《生物的变异》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患病的几率分别是A.3/4 B.5/8 C.1/4 D.3/82.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3号染色体的片段.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判断依据C.图二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D.图二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3.关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C.运动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转变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都来自水中的氢原子4.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是A.诱变育种可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某种性状和扩大可供选择的范围B.杂交育种通过基因重组和人工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后期,使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加倍D.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无籽性状是可以遗传的5.果蝇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
缺失l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2条Ⅳ号均缺失则致死。
用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灰身红眼雄果蝇和黑身白眼雌果蝇杂交,则F1果蝇中()A.Ⅳ号染色体数正常的果蝇占1/4B.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2/3C.红眼果蝇中灰身:黑身为2:1D.灰身红眼:黑身白眼果蝇为1:16.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浙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浙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3小题,每题3分,共计69分)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B. 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白菜一甘蓝的过程属于染色体畸变C. 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片段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D. 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答案】B【解析】A、单倍体往往是高度不育的,不能产生种子,故不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A错误;B、白菜 \left( 2n=20\right)和甘蓝 \left( 2n=18\right)都为二倍体,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白菜一甘蓝”体细胞染色体数组是4个,这过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正确;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片段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错误;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但一般产生配子数是不变的,且奇数染色体组数的多倍体,由于联会紊乱不能形成配子,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 染色体数目变异通常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D. 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则说明其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而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A错误。
染色体数目变异通常会导致染色体个别增减或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增加或减少,而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通常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是不利的,C正确。
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说明少了基因,说明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浙科版 生物的进化 单元测试

生物的进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述对现代进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变化频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变化频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都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
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的基因是种群基因库一部分,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其原因是()A.能产生新基因 B.发生的频率高C.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 D.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能产生新基因,因而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A正确;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B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多数是有害的,C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普通栽培稻是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株普通栽培稻都含有其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B.人工选择能够改变普通栽培稻变异和进化的方向C.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发生改变D.普通野生稻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A错误;人工选择能够改变普通栽培稻进化的方向,而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普通栽培稻往往没有普通野生稻的抗逆性强,说明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基因)多样性,C正确;生物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也改变了,则是遗传的,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考章末检测卷(八)第八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如图为同源染色体a b联会,其中b出现了变异,其变异类型属于()h—o --------------1 2 5A .染色体缺失B .染色体倒位C •基因重组D .基因突变A [由题图可知,b染色体出现了变异,且比正常的 a染色体缺少了 3、4 片段,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
]2.大约105到108个高等动物的配子中才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A .普遍性B .稀有性C.多方向性 D .可逆性B [大约105到108个高等动物的配子中才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体现了基因突变稀有性的特点,B正确。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我国科学家培育的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育种工作者培育无籽西瓜,利用的原理不是基因重组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以导致基因重组。
]4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基因重组的过程中产生新基因型的原因是产生了新的基因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而导致生物性状的不同属于基因重组C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D •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C [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但是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在四分体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卵双生姐妹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其性状差异主要是外界环境引起的。
]5•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 •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B [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上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换,不是碱基的组成发生改变,也不是细胞中的DNA 含量变化和RNA含量变化,故A、C、D项都是错误的。
]6.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 a图b所示的变异()A .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图a图b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 [由图可知,图 a 为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未发生改变,性状可能没有变化;图 b 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性状也随之改变;二者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均可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基因突变C .染色体畸变就是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D.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发生基因重组A [真核生物可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而生物均可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A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B错误;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C 错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也可导致基因重组,D错误。
]8.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基因突变一定产生等位基因D.DNA 中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C [基因突变指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原核生物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NA 中非基因片段的碱基对替换不会引起基因突变。
]9.电离辐射会对人体细胞产生影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能诱发基因突变,不会引起染色体变异B.能诱发生殖细胞基因突变,对后代造成影响C.发生癌变的细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发生突变D.对正在分裂的细胞影响大,对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影响小A [电离辐射既可以诱发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畸变, A 错误;若是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则可以遗传给后代,B 正确;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C正确;正在分裂的细胞内DNA复制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 正确。
]10.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 i或a2基因,但a i基因不可突变为A基因B .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无关C.Ti 质粒的 T-DNA 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 DNA 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 i基因也可突变为 A基因,A错误;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精子是由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的, B 正确;质粒的 T-DNA 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的 DNA 上属于基因重组,C 错误;染色体畸变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D 错误。
]11. (2016杭州七校联考)“ Mspi蛋白是一类与溶液中有毒镉离子有很强结合能力的蛋白质;超磁细菌是一类在外磁场作用下能做定向运动的细菌。
某超磁细菌细胞膜上不含“ Mspi蛋白,另一细菌细胞膜上含有“ Mspi蛋白,但不是超磁细菌。
如果要利用这两种细菌培育出具有“ M s p 1”蛋白的超磁细菌,则下列技术或方法中最不可能.被采用的是 ( )A .转基因技术B . DNA重组技术C •杂交育种D .诱变育种C [利用细菌进行育种,不能采用杂交育种,因为细菌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
]12.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杂交育种仍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B.诱发突变可明显提高基因的突变率和染色体的畸变率C •单倍体育种最终获得性状优良的单倍体植株D.多倍体育种通常使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C [杂交育种仍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 A 正确;诱发突变可明显提高基因的突变率和染色体的畸变率, B 正确;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单倍体育种以单倍体为中间环节,最终获得性状优良的正常二倍体植株, C 错误;多倍体育种通常使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D 正确。
]13.下列关于育种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多倍体育种能排除显隐性干扰B •杂交育种能提高染色体畸变率C.单倍体育种能缩短育种年限D.诱变育种能组合多个优良性状C [ 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不能排除显隐性的干扰, A 错误;诱变育种能提高染色体的畸变率, B 错误;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年限, C 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通过诱变育种可以产生生物体原来没有的新的性状,但不能组合多个优良性状, D错误。
]14.科研人员交替使用 X 射线和化学物质处理青霉菌,诱发其突变后选育出了高产青霉素的菌株。
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 )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多倍体育种B [用 X 射线和化学物质处理,属于人工诱变方法中的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 B 正确。
]15.下列属于诱变育种的是 ( )A •用丫射线处理籼稻种子,培育出早熟的新品种B.将抗虫基因转入普通棉的体细胞中,培育出抗虫棉C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草莓幼苗,培育出多倍体草莓D.将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感病红果肉番茄杂交,培育出新品种A [用射线处理籼稻种子培育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 A 正确;将抗虫基因转入普通棉的体细胞中从而培育抗虫棉,属于转基因育种,B错误;多倍体草莓的培育属于多倍体育种,C错误;将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感病红果肉番茄杂交培育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 D 错误。
]16.利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该育种方法称为 ( )A •多倍体育种B •诱变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转基因技术A [三倍体无籽西瓜是通过普通二倍体西瓜与其经诱导加倍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杂交获得的,这种育种方法属于多倍体育种, A 正确。
]17.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的体细胞中,培育成抗虫玉米新品种,该育种方法属于( )B .转基因育种A •单倍体育种C •杂交育种D •多倍体育种B [将抗虫基因(目的基因)导入玉米的体细胞中,定向培育成抗虫玉米新品种,属于转基因育种技术,B正确。
]18.科学家通过诱变育种方法可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A .杂交水稻B .转基因抗虫棉C.太空甜椒D .克隆羊C [杂交水稻通过杂交育种技术获得,A错误;转基因抗虫棉通过转基因育种技术获得,B错误;太空甜椒通过诱变育种技术获得, C正确;克隆羊通过细胞核移植和胚胎体外培养等技术获得,D错误。
]19.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可以得到新的优良品种B .需要用X射线处理生物C.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其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畸变A [杂交育种可以得到新的优良品种,A正确;用X射线处理生物从而获得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B错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错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
]20.如图表示果蝇体细胞内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变异,①②代表染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蝇的缺刻翅是基因b丢失造成的B.①和②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C.该变异能导致新基因的形成D.①和②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色D [分析图形可知,果蝇的缺刻翅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缺失的染色体区段含基因b,A错误;①和②是同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变化前后的情况,B错误;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不能形成新基因,C错误;①和②都是染色体,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D正确。
]21.Tay— 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其可能是由基因突变产生异常酶引起的F列表格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 mRNA原因是( )' J鑽码子位置]葩种类i斗匕\苏氨酸I丝氨酸I隸氨酸容氨酰胺正常醍! I I■ (ACU) ■ (UCL) ■ (GL'U) ;(CAG)- 1苏氨酸1酪氨釀1丝氨酸i颔氨酸吊醍](ACL) ](U AC) ](ECU) j (GL'U)A.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了碱基AB•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了 UACC.第5个密码子UAC被删除D.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B [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控制异常酶的 mRNA中多了一个遗传密码UAC,即在控制正常酶的mRNA中的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了 U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