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父亲和苦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父亲和苦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4题。
(共20分)父亲和苦瓜①父亲最爱苦瓜,我却对它没有什么好感。
苦瓜通体清苦,父亲也一生清苦。
因此我想,父亲的命运就是苦瓜的命运?苦瓜也叫君子菜,它无论和什么菜在一起炒、煮、炖都只苦自己,其他的菜不会沾一丝苦味。
父亲也是这样的人:宁愿苦自己,也不愿苦别人。
②父亲退休后便回到了乡下。
在每年草长莺飞之时,他就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苦瓜。
当嫩绿的新芽探出头来时,父亲怕鸡鸭来啄食瓜苗,就用个破箩筐罩在上面。
待那些小芽顺着父亲的美好心愿一节节地往上长,长出许多瓜藤时,父亲又去弄些木桩和树枝来,搭好一个简单的架子,让那些藤儿弯弯曲曲地往上爬,边爬边开出一朵朵黄色小花。
花儿调零了,藤上结出了细嫩的小苦瓜,没几夫,架上爬满了清苦瓜白苦瓜红苦瓜,一个个或露或藏地悬挂在棚架下,这时的父亲是十分欢欣和激动的。
③苦瓜、花叶、藤蔓和架子和谐地交映在一起,远看近看都是一幅迷入的图画,风过瓜架,吹动瓜叶,瓜果摇曳,父亲总在瓜架前呆呆地站着,像想起什么往事似的。
④父亲生来命苦,八岁时就没了爹,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过得极其艰难,度日的蔬菜,总少不了苦瓜。
那时候奶奶家里的房前屋后,很多苦瓜藤自由爬到院墙上,柴垛上。
一到夏天,奶奶随手就能摘到一个苦瓜,饭上也算是有了一盘菜。
奶奶想尽办法,让这盘菜好下咽些,可在那缺油少盐的年月,那种苦涩的味道好像怎么也去不掉。
⑤如今,每到夏天,餐来上总少不了父亲亲手炒的苦瓜,或独炒或炒鸡蛋或炒干鱼,盛在盘子里,看起来鲜嫩无比,清脆爽口,但我仍嫌它清苦。
望着盘子里的苦瓜,又瞅了瞅了父亲,勉强用筷子夹起一片,却不愿送到口里。
父亲好像看由我的心思,微微一笑,风趣地对我们几个兄妹说:“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做得人上人啊。
”⑥父亲没有大红大紫、大起大落,平凡了一辈子,淡泊了一辈子,清贫了一辈子,但他很满足,认为自己为子女成长所受的苦是值得的。
【最新精品】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 慧骃”来给他解了围。
2020 年丹东市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置上。
每小题 2分,共 20 分)A. 一个人不一定需要有很高的智力才能获得成功,正确的思维方法才是成功的关健。
B. 徜徉于江畔,任那一缕温馨流淌心间,是多么的惬意,多么的令人淘醉!C. “能帮就帮,能让就让,该管就管”的城市风尚引领全体市民为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而努力奋斗。
D. 他怎样问,我都不会说,因为这件事是保秘的。
3. 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 三十年前的青山沟无.人.问.津.,而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
B. 雅安地震现场, 抗震救灾的武警官兵及志愿者们虽已是汗流浃.背...,但他们始终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
C. 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得意忘形.... 。
D. 一个人如果想要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道路上的挫折。
4.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他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难忘印象。
B. 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C. 充分发扬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D. 为了防止 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5. 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A. “他没有什么模样,头不很大,圆脸,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特别亮的是颧骨和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这 段话描写的人物是《水浒》中的鲁智深。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其中他在《二十四孝图》中歌颂了“老莱娱亲” 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C. 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小人国里遭到一种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A.轻捷.( ji é )肃.穆( s ù) 入侵.( q ūn ) 问心无愧.( B. 预兆.( zh ào )收敛.( li ǎn ) 惩.罚( ch ěng ) 风雪载.途( C. 扰.乱( y ǎo )弥.漫( m í) 鄙夷.( y í)人才济.济( D. 堤.岸( d ī ) 胆怯.( qi è) 呵.护( h ē) 心旷神怡.(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辽宁省丹东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书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已全部变成现实,因此他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周末,妈妈带我去学滑冰。一进滑冰场,就看见大家在场上穿梭着,旋转着。我羡慕极了,赶紧穿上滑冰鞋下场去学滑冰,谁知刚试了几步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刚爬起来,又是一跤。顿时,我心中热情的小火苗熄了一大半,心想:唉!算了吧,这么难,我能学会吗?这时,一直在旁边关注我的妈妈走了过来,温柔地说:“”听了妈妈的鼓励,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也可以在滑冰场上自由滑行了。
D.默契(qì)丰润(rùn)炊烟(chuī)前仆后继(pū)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衷zōng—zhōng;
B.惩chěng—chéng;
C.咽yān—yè;
故选D。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字的一项()
A.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慢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刻着,从不懈怠。
B.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是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风雨彩虹,春华秋实,世界即将见证中国奇迹。
A.③⑤①④②B.⑤③①②④C.③④⑤①②D.⑤①④③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选文内容,主要是讲述眉毛的功能,第③句“你知道吗,眉毛的主要功能是……”做起始句,第⑤句是对第③句的具体解释,第①句是对第⑤句的补充,第②句“最后……”为结尾句,所以顺序为:③⑤①④②。故选A。
9.根据语境内容,选出填写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回答17-18题。
(共4分)【材料一】自从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现代人成了网民,每天在网络中游走,人们接触网络最方便的媒介可能就是智能手机了。
智能手机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家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
对手机的依赖多了,人似乎更加孤独了。
据研究,全世界约有4.2化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
世卫组织宣布,把沉述于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障碍”认定为的疾病,作为依赖症的一种列进了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
【材料二】2015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利马耶教授发起了一项关于手机使用的研究。
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手机的潜在动机是应对因“没有充分利用时间”而产生的焦虑。
很多人如果不把拥有的每分每秒都利用上,就会感到焦虑,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在于,人们难以和自己的思想独处,马里兰大学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所吞没。
研究者要求200名学生连续24小时不使用手机,学生们表示,他们感到自己与世隔离,极为焦虑,烦躁。
很多网民也说:当我们断开网络,就似乎错过一切,产生事关自我存在感的焦虑。
这也说明网络能触动人类的精神深处,所以人们更要主动克制自己,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
生活中可以结合奖惩制度进行自我控制,并转移注意力,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
多读有益书籍,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材料三】韩国科学家指出,患有网的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而且网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
吉林大学心理学研究者李丽在对3623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智能手机成会增加冲动,孤独感和其它负面情绪。
这说明,智能手机成瘾会损害心理健康。
使用智能手机成,会使人高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漠,表现出孤独、抑郁等情绪;同时也造成时间浪费,成瘾者容易迷失自我。
研究者也提出,各学校应成立心理教育工作室,对学生进行手机使用的教育和引导,家长也要多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试卷1.(2020·辽宁省丹东市·历年真题)请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在方格中。
胜券在握圆满成功2.(2020·辽宁省丹东市·历年真题)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霎.时(shà)雄.跨(xióng)怡.情(yí)无动于衷.(zōng)B. 倘.若(tǎng)聪颖.(yǐng)惩.戒(chěng)一气呵.成(hē)C. 伴侣.(lǚ)拮据.(jū)哽咽.(yān)混.为一谈(hùn)D. 默契.(qì)丰润.(rùn)炊.烟(chuī)前仆.后继(pū)3.(2020·辽宁省丹东市·历年真题)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字的一项()A.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慢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刻着,从不懈怠。
B.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是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
风雨彩虹,春华秋实,世界即将见证中国奇迹。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鹜,便是敬。
D. 这个小村庄隐于山水之间,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如同世外桃园一般。
4.(2020·辽宁省丹东市·历年真题)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A. 面对全球的新冠疫情,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密切关注它的发展动向。
B. 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C. 这里风景如画: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山泉瀑布,清幽佳绝……真是美不胜收....。
D. 大剧院里,几位演员表演了话剧《屈原》,他们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5.(2020·辽宁省丹东市·历年真题)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A. 为振兴乡村经济,政府加快了乡村经济改革的速度,增加了乡村投资的规模和影响。
辽宁省丹东市2020年英语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丹东市英语中考试题Ⅰ.听录音,按要求完成任务。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A)听问题,选择应答语。
(录音播放遍)1. A. Under your bed. B. On Sunday. C. In October.2. A. By listening. B. By ten o'clock. C. By bus.3. A. At4:00 p.m. B. It's 2:30 p.m. C.2 hours.4. A.70 dollars. B. My pleasure. C. Ina car.5. A. An English teacher. B. English. C. An English book.(B)听五段短对话,根据其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录音播放遍)6. What's his father's job?A. A worker.B. A doctor.C. A teacher.7. Where did Bob go last Sunday?A. To the zoo.B. To the library.C. To the farm.8. What would Gina like to drink?A. Milk.B. Water.C. Honey.9. How often does Jane watch the show?A. Once a week.B. Twice a week.C. Once a month.10. What does Linda look like?A. She has short curly hair.B. She has long curly hair.C. She has long straight hair.(C)听长对话,根据其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录音播放两遍)11. What dishes does Anna order?A. Tomato, carrot and cabbage.B. Beef, fish and cabbage.C. Chicken, fish and a fruit salad.12. What kind of soup does Anna order?A. Tomato soup.B. Beef soup.C. Carrot soup.13.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does Anna want?A. Small.B. Medium.C. Large.14. How much is the food that Anna orders?A.45 yuan.B.55 yuan.C.65 yuan.15. Where does Anna live?A.80 South Street.B.18 North Street.C.8 Center Street.(D)听短文,根据其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试题例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这里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是相对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数据或清单等形式呈现,其主要特点是直观、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根据上述要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强化,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查的方向也会逐渐向“多种材料组合”和“较为复杂”发展。
现结合2012 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相关题目,对此题型作一分析。
(一)读图识表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展现,“读图”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图文转换也成了一种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表述等多种能力的题型。
此类题型的答题步骤如下:1.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
2.仔细观察,看图表画了什么,由几部分组成,各自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如何,注意画面文字提示及细节。
观察要有序:整体—局部—再总体;左—右,上—下(表述时注意方位词的使用)。
3.明确主旨,读懂图表局部和整体意思,通过比较分析,挖掘、领悟其显性的信息或隐含的寓意(漫画多为讽刺;正面画多扣生活热点)。
4.不停留于画面,不就事论事,要联系生活,关注生活和时代热点,发表看法。
5.准确表述,语言要准确、简明、完整。
例如:北京卷:《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将于2012年7 月 1 日起实施。
为了深入宣传该“办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某校举办了“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
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现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直接提取图表的显性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推断总结、概括的能力。
提取图表的主要信息时,要注意从“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与“国际人均极度缺水标准”“国际人均危及人类生存的灾难性标准”的比较入手,关注发展趋势。
中考非连续性阅读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题)

中考非连续性阅读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题)(一)阅读选文,完成12-14题。
(8分)【材料一】全民阅读共享书香2020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以“读辽宁,爱辽宁”为主题的辽宁者第九届全民读书节正式开幕。
与往届相比,此次开幕式首次采用“云”开幕形式,在全省14个市的官方视频账号联动直播。
阅读点亮人生,书香润泽心灵。
近年来,我省致力于书香辽宁建设,营造出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
读书节期间,主办方将联合省内部分实体书店,向读者提供各类热点图书书单。
(选自《辽宁日报》)【材料二】【材料三】学人荐书书籍中的人生、思想和知识,远非任何个人经历和经验可以替代:书籍能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一一这便是好书何以为人的良师益友的根据。
推荐阅读:《少年读中国简史》《新中国极简史)(《学者的人间情怀》——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读书养静气,读书有底气,读书生勇气。
推荐阅读:《论语》《红楼梦》《给孩子的历史地理》——中国民族大学教授蒙曼(选自《光明日报》)【材料四】随着5G、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并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对技术推动下的数字阅读有了更多体验。
对于一些热衷数字阅读的人来说,如果电子阅读器不再只显示黑灰白色,而是呈现更加丰富的色彩,阅读体验会大不一样。
如今,这一愿望已经不难实现。
2020年3月,国内某电子书阅读器品牌发布一款彩色墨水屏电子阅读器。
这款阅读器可显示4096种色彩,可以更好地阅读儿童绘本、艺术画集、带图解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等。
在数字技术推动下,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等阅读形式发展迅速,让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选自《人民日报》)12.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2020年,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开幕式首次采用“云”开幕形式。
B.据调查,全国人均图书拥有量2017年是6.49册,2018年是6.85册。
C.梁晓声认为,好书能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能成为人的良师益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回答17-18题。
(共4分)
【材料一】自从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现代人成了网民,每天在网络中游走,人们接触网络最方便的媒介可能就是智能手机了。
智能手机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家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
对手机的依赖多了,人似乎更加孤独了。
据研究,全世界约有4.2化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
世卫组织宣布,把沉述于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障碍”认定为的疾病,作为依赖症的一种列进了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
【材料二】2015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利马耶教授发起了一项关于手机使用的研究。
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手机的潜在动机是应对因“没有充分利用时间”而产生的焦虑。
很多人如果不把拥有的每分每秒都利用上,就会感到焦虑,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在于,人们难以和自己的思想独处,马里兰大学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所吞没。
研究者要求200名学生连续24小时不使用手机,学生们表示,他们感到自己与世隔离,极为焦虑,烦躁。
很多网民也说:当我们断开网络,就似乎错过一切,产生事关自我存在感的焦虑。
这也说明网络能触动人类的精神深处,所以人们更要主动克制自己,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
生活中可以结合奖惩制度进行自我控制,并转移注意力,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
多读有益书籍,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材料三】韩国科学家指出,患有网的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而且网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
吉林大学心理学研究者李丽在对3623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智能手机成会增加冲动,孤独感和其它负面情绪。
这说明,智能手机成瘾会损害心理健康。
使用智能手机成,会使人高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漠,表现出孤独、抑郁等情绪;同时也造成时间浪费,成瘾者容易迷失自我。
研究者也提出,各学校应成立心理教育工作室,对学生进行手机使用的教育和引导,家长也要多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原文有改动
17.选出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现代人都成了网民,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
B.美国利马耶教授发起的一项研究指出,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所春没。
C.韩国科学家指出,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
D. 用能手机成,会使人脱离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漠;也造成时间浪费、成瘾者容易迷失自我。
18.现在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请结合以上材料,提出两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2分)
答案:
17.D(A.“现代人都成了网民”太绝对化,与材料中“大多数现代人成了网民”不符。
B.张冠李戴。
材料二中原文是“马里兰大学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所吞没”,而非选项中所说的“美国利马耶教授发起的一项研究”。
C.偷换概念。
材料三中原文是“韩国科学家指出,患有网瘾的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而非选项中所说的“年轻人中”。
)
18 .示例:①主观方面:主动克制自己,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多读有益书籍,充实自我;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等。
②客观方面:学校应成立心理教育工作室,对学生进行手机使用的教育和引导;家长要多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