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算法在气体源定位上的应用
燃气管道检测、检漏和泄漏定位技术,维修抢修技术

燃气管道检测、检漏和泄漏定位技术,维修抢修技术发表时间:2017-07-07T15:07:38.8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作者:张宏宇[导读] 本文通过对燃气管道中出现的泄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燃气管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抢修大队摘要:城市天然气管网施工环境复杂性高,具有压力低、分支多与附件多特点,运行管理难度大,一旦出现泄露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定故障位置,影响十分严重。
为解决此问题,需要结合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特点进行分析,选择有效的技术,并建立完善诊断系统,自动完成管网运行状态信息的收集。
本文通过对燃气管道中出现的泄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燃气管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燃气管道;管道泄漏;产生的问题;解决对策引言:对于石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国内外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由于石油管道输送介质的多样性、泄漏形式的多样性、输送管道环境的多样性的造成石油管道检测变得极其复杂,初期建设、运行使用以及后期检测等相关问题亟待解决。
一、燃气管道泄漏的原因(一)管道材料质量差,施工技术落后早期的燃气管道的材质主要是采用灰铸铁,而灰铸铁是一种耐腐蚀的管材,但是它具备着脆性大、韧性低、适应性差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施工技能。
据市场调查,由灰铸铁制作而成的,而在使用燃气管道的过程中,管道经常会受到不均衡的压力。
过大的拉力或者机械作用,而出现断裂损坏、漏气等现象,甚至会发生重大事故。
(二)燃气管道腐蚀穿孔燃气管道腐蚀穿孔是管网泄漏的原因之一,管道腐蚀主要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不符合施工规范,致使管道外壁形成破损点,在与土壤接触的过程中,形成化学反应,从而发生电化学腐蚀。
管道长期的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受到腐蚀性介质的影响,容易穿孔。
在燃气输送的过程中,燃气中携带的腐蚀物质会对管道内壁造成腐蚀,从而形成穿孔。
(三)违章操作对于燃气管网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
uwb三边定位算法

uwb三边定位算法
UWB三边定位算法是一种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通过测量待定位标签到多个已知位置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利用三边定位法计算出标签的位置。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 收集所有基站的信息,并按照一定规则将基站分组。
2. 对每组基站,分别进行三边定位,得到一组定位结果。
3. 根据每组基站的权重,将每组的定位结果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定位结果。
其中,UWB双向测距法分为单边双向测距法(SS-TWR)和双边双向测距法(DS-TWR)。
单边双向测距法只测量基站和标签之间的单向飞行时间,而双边双向测距法则测量基站和标签之间的双向飞行时间。
在UWB三边定位算法中,定位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基站之间的距离、基站和标签之间的通信环境、信号干扰等。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基站的密度,提高基站的分布均匀度。
2. 选取合适的权重函数,根据基站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对定位结果进行加权平均。
3. 采用更精确的测距算法,如TOF算法等。
4. 考虑环境因素对信号传播的影响,如多径效应、信号干扰等。
二次风

300MW机组锅炉二次风门控制方式探讨2010-11-12 13:56:55 来源:中国计量测控网点击率:15947 字号: 摘要: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金山电厂和华润金能热电锅炉二次风门采用的不同控制方法进行论述,提出了锅炉二次风门控制宜取消就地气控柜直接由DCS控制,所有控制逻辑由DCS软实现。
一、概述燃烧器是锅炉的燃烧设备,其作用是保证燃料和空气的充分混合、及时着火和稳定燃烧。
通过燃烧器送入锅炉的空气是按对着火、燃烧有利的原则合理组织,分别送入的。
按送入空气作用的不同,可以将送入的空气分为一次风、二次风等,其中二次风是煤粉着火后再送入的空气,又分为辅助风、燃料风和燃尽风。
辅助风是二次风的主体部分,其作用是维持炉膛和二次风箱之间所需的静压差。
风箱与炉膛之间的压差设定值是负荷的函数。
辅助风控制系统为一单冲量多输出控制系统,它根据风箱与炉膛之间的压差以及燃烧器管理系统BMS来的指令,并行控制多层辅助风挡板,以维持炉膛和二次风箱之间的压差在设定值上。
运行时根据各层磨煤机负荷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配风,每层辅助风挡板都设有操作员偏置站。
当油枪处于程控点火位置时,对应的辅助风挡板处于“油枪点火”位置。
当锅炉处于启动阶段吹扫之前或停炉后,辅助风挡板应全开。
锅炉吹扫完成后,辅助风挡板应处于“压差控制方式”。
燃料风又称周界风,其作用是供给一次风煤粉气流以适当的空气,补充由于煤粉高度集中在燃烧初期可能出现的氧量不足。
调整好燃料风以利于煤粉气流着火和燃烧的扩展。
燃料风通常与给粉量成正比,燃料风挡板一般不设计操作器。
每层燃料风挡板的开度信号由对应的给煤机速度信号经函数发生器给出。
如某台给煤机速度小于最小允许给煤量时,相应层燃料风挡板应全关。
当BMS发来“关闭燃料风挡板”信号时,燃料风挡板应全关。
当辅助风控制系统发来“打开燃料风挡板信号”或BMS发来“打开燃料风挡板”信号时,燃料风挡板应强制全开。
燃尽风又称顶二次风。
它从燃烧器的最上层的一个二次风喷口引入炉膛。
蓝宇紫外差分CEMS

一、公司介绍天津市蓝宇科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高成型科技型企业,具有一支以博士后、博士为科研领头人,以当地几所大学为技术依托的研发力量。
公司目前共拥有员工28人,全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有26人,占员工总数93%,硕士学位(含中级职称)以上的有9人,占员工总数32%,博士学位(含高级职称)以上的有5人,占员工总数的18%。
依赖于一支通过长期培养而建立起来的技术团队,目前公司拥有多位在管理、仪器、光電子、机械及计算机方面独具特长的技术专家,形成了具有过硬开拓能力的专业技术团队,使得企业生机勃勃,向高新技术领域不断推进。
从2000年起,公司筹备组就开始了对紫外差分光谱(D O A S )的基础性研究,2003年注册,自主研发了FB系列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其中FB-4000(烟气监测部分)是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其核心技术采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测量SO2、NOx的浓度。
该系统综合光、机、电及计算机于一体,直接用算法避开飞灰和水蒸气对污染气体测量结果的影响,与传统方法(例如稀释法和抽取法,均采用较为复杂的过滤、冷凝等装置进行处理)相比,不仅消除了飞灰和水蒸气对污染气体测量结果的影响,而且大大降低了维护费用。
仪器通过了实际环境下的长时间使用,进一步完善了仪器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
完成了业内权威专家对本项目的产品鉴定,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公司成立后,管理层实行了旨在推进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全面贯彻“创新是发展之本、市场是发展之源”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和挖掘了我们在光机电和计算机结合的技术优势,形成了富有技术特色的发展之路。
由公司自主研发的FB系列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2003年4月18日在天津市计量技术研究所进行测试(放化字第20030020号),测试结果表明产品符合仪器标准技术要求。
2003年6月,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公司FB系列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颁发企业产品执行标准证书(QHD528—2003)。
一种基于共线度的三边定位算法研究

关 键词 : 共 线度 三边定位 中图分类 -  ̄ - : T P 2 1 2 无线 传感 器 网络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 - :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3 ) 0 4 — 0 1 5 2 — 0 2
A s t udy o f t r i l a t e r a l l oc a l i z a t i o n a l go r i t hm ba s e d o n c o l l i ne a r de g r e e s
算法分析
一
种基于共线度的三边定位算法研究
李 键 雷 勇
(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四川成都 6 1 0 0 6 5 )
摘 要: 三边 测 距法 易 实现 , 定位算 法复 杂度 小, 通 信 开销 小, 实时性 高, 但 其 定位误 差较 大 。 本文提 出了一种 新 的基 于共 线度 的 三边定 位算 法 该 算法要 求 网络 覆盖 区域 中的节 点是有 序部 署 的。 在基q - K:3 重的 网络覆 盖 中, 未知 节点 的定位精 度 高, 且 实时性好 。
Ke y W or ds : c o l l i ne a r i t y t il r a t e r a l l o c li a z a t i o n wi r e l e s s s e n s o r ne t wo r k
三边测量定位算法c语言

三边测量定位算法c语言三边测量定位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通过已知三个点的坐标和与这三个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求解未知点的坐标。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三边测量定位算法的C语言实现:```cinclude <>include <>// 已知三个点的坐标和与这三个点之间的距离double x1 = 0, y1 = 0, x2 = 1, y2 = 1, x3 = 2, y3 = 2;double d1 = sqrt(2), d2 = sqrt(2), d3 = sqrt(2);// 求解未知点的坐标void solve() {double a = pow(x2 - x1, 2) + pow(y2 - y1, 2); // 边1的长度平方double b = pow(x3 - x2, 2) + pow(y3 - y2, 2); // 边2的长度平方double c = pow(x1 - x3, 2) + pow(y1 - y3, 2); // 边3的长度平方double D = 2 (x1 (y2 - y3) + x2 (y3 - y1) + x3 (y1 - y2)); // 三边长度乘积之和double delta = pow(D, 2) - 4 (a b + b c + c a); // 判别式if (delta > 0) { // 有两个解double x1 = (-b + sqrt(delta)) / (2 a); // 一个解的x坐标double y1 = (a y1 - b x1 + D) / (2 a); // 一个解的y坐标printf("The coordinates of the unknown point are (%f, %f)\n", x1, y1);double x2 = (-b - sqrt(delta)) / (2 a); // 另一个解的x坐标double y2 = (a y1 - b x1 - D) / (2 a); // 另一个解的y坐标printf("The coordinates of the unknown point are (%f, %f)\n", x2, y2);} else if (delta == 0) { // 一个解double x = -b / (2 a); // 解的x坐标double y = (a y1 - b x + D) / (2 a); // 解的y坐标printf("The coordinates of the unknown point are (%f, %f)\n", x, y);} else { // 无解printf("No solution exists.\n");}}int main() {solve();return 0;}```在这个实现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三个已知点的坐标和与这三个点之间的距离。
基于RSSI滤波的三边室内定位算法

基于RSSI滤波的三边室内定位算法作者:程俊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28期摘要:针对复杂的室内环境中,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高斯滤波、统计中值相结合(KGSM滤波)的三边测距定位算法。
算法先用KGSM滤波优化了RSSI值,然后运用对数损耗模型计算出距离,最后用三边测距得到了定位位置。
实验结果表明:KGSM滤波提高了采集的RSSI值精确度,使三边定位算法的定位误差维持在0.7~1.0m,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关键词: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室内定位;滤波方式;三边测距;定位误差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现实生活中,GPS已广泛用于室外定位,但在室内环境中,由于建筑物的阻挡,GPS定位无法开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尝试引入其他方法来实现定位。
目前,常用于室内定位的方法可以分为测距和非测距两类,测距算法包括TOA、TDOA、RSSI、AOA等,非测距算法包括APIT、凸规划法、质心法、DV-Hop等方法。
基于测距的RSSI算法应用广泛,但是其易受各种各样环境的影响,故人们常常对其进行滤波处理。
常用的RSSI滤波方法有均值濾波、高斯滤波、中值滤波、卡尔曼滤波以及它们的融合等。
文章[1]对高斯滤波进行了改进,其更符合理论模型,滤波效果更好。
文章[2]将卡尔曼滤波和中值滤波进行了结合,有效减少了粗大RSSI值对结果的影响。
受上述相关文献的启发,本文融合了卡尔曼滤波、高斯滤波、中值滤波的改进型统计中值滤波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滤波—KGSM(Kalman,Gaussianand Statistics median)滤波,提高了其精确度,进而减少了三边定位算法的[3]的定位误差。
1 KGSM滤波优化RSSI值1.1 传统滤波方法分析室内定位中,由于存在人员走动、信号的反射、电子仪器本身的干扰等不稳定因素,使接收的RSSI值存在很大的误差,为了提高其精确度,我们常常对其进行滤波处理,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下本论文用到的滤波:中值滤波、高斯滤波、卡尔曼滤波。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气体泄漏源定位算法

A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a l go r i t hm f o r g a s l ea ka g e s o ur c e ba s e d o n Wi r e l e s s s e ns o r ne t wo r k
Qr N Xi a o — x i n , WA NG We n - j u n , Y I N C h a n g - c h u a n
[ Ab s t r a c t ] Wi r e l e s s s e n s o r n e t wo r k s h a s b e e n wi d e l y u s e d i n m i l i t a r y , c i v i l nd a o t h e r i f e l d s r e c e n t l y d u e t o i t s l o w c o s t , l o w e n e r g y
( S c h o o l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s t a n d T e l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 B e i j i n g , 1 0 0 8 7  ̄ C h m a )
软件 2 0 1 3 年第 3 4卷 第 l 期
S 0 Fr WA R E
泄漏源 定位 算法 冰
秦 晓鑫 ,王文军 ,尹长
( 北京 邮 电大学 信息 与通 信工 程学 院 ,北京 1 0 0 8 7 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边算法在气体源定位上的应用摘要:无线传感网络是由低成本、低功耗的微型无线传感网络通过自组织通信形式的分布式网络,具有在微小体积内集成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多种功能。
在环境监测、军事、工业控制和医疗救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中节点定位在气体源研究领域已成为关键技术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本文从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着手,分别对特点、传感器节点的组成、WSN体系结构和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探讨。
着重提出网络实施节点定位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原理,介绍几种典型的无需测距的节点定位算法和特点并对其进行系统分类和优缺点分析。
最后重点针对气体源定位的三种三边算法进行研究,对直接三边算法(DT)、组合三边算法(CT)、加权组合三边算法(WCT)的原理和算法实施的具体过程进行讨论,并使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算法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实验说明各种算法之间的优越性。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字:无线传感网络;气体源;节点定位;三边算法AbstractA Wriless Sensor Network(WSN)consists of low-cost,low-power miniature wriless sensor network.It’s composed of self-organzied communication form a distributed network.With within a small volum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collection,data processing and wireless commurications and other funcations. It is importantly used i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fields,military,industrial controlling and medical assistance.The study for node localization of the plume source research area tends to be an curcial technology not only in the theory but also in practice.The thesis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this research starting from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WSN.Beside,some issues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were investigated,for instance,its characteristics,sensor nodes composition,WSN architecture and its key application ares.Focused on the network node location methods and the main technical principle.It introduced a few classical rang-free localization algorithm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technical highlight is the sort and review of some algorithms for node positioning .At last, focused on researching three kinds investigation of trilateral localazation algorithm, and discussed the principle and procedures of DT , CT and WCT .Furthermore ,it used Matlab for algorithm simulation in the paper, and analyzed a large number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 to proved its validity on location accuracy compared with other similar algorithms .Finally, this thesis was concluded.Keywor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 node localization ,plume source , trilateration第一章前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一门综合了现代传感器、微电子、无线通信、分部信息处理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新兴的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内的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具有无线通信、数据采集和处理、协同合作等功能,并可以实时监测自动采集环境中的数据,以便获得信息。
在军事安全、医疗卫生、信息通信、仪器测控、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网络的重要应用。
WSN气体污染源定位可以有效的监测有害气体的存在和浓度强弱,并应用于船舶污染物扩散、工厂化学有毒物泄露的源定位中。
国内一般利用装有传感器的机器人进行气体源的定位和跟踪,虽然这项技术的研究并不成熟,但它对国际战略起着重要作用。
全文以无线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为基础,对无线传感网络实施节点定位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分析,并对典型的节点定位算法进行系统分类和优缺点分析,重点对针对气体源定位的三种三边算法进行研究,并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各种算法的预估定位误差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前言,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分析,说明研究的必要性。
其次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目前对该项研究的初步认识。
第二章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知识,对WSN的基本概念和网络特点进行阐述,重点对网络体系结构,节点组织构成和网络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第三章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定位技术,首先说明定位的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节点定位算法并对其进行系统分类。
第四章三边算法的研究和仿真,本章节对三种针对气体源定位的三边算法进行详细分析,并且使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在不同背景噪声下各种算法的预估定位误差影响。
最后对论文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建议或研究设想。
第二章无线传感网络概述一.无线传感网络概述随着无线通信、集成电路、传感器以及微机电系统(MEMS)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的微型传感器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
无线传感网络涉及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分部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制造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是多学科高度交叉、新兴、前沿的网络技术,它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客观上的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从而极大的扩展网络的功能和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无中心节点的全分布系统。
它具有在微小体积内集成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多种功能。
无线传感网络是通过随即投放的方式由部署在监测区内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形式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
其目的是协作的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里被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而传感器节点则是由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集合而成,它们通过无线信道相连自组织构成网络。
由于微型传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有的可以像灰尘一样在空气中浮动,因此,人们又称无线传感网络为“智能尘埃”,它将散布在周围以实时感知物理世界的变化。
最终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传感技术,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获取大量翔实可靠的信息。
二.无线传感网络的特征①.大规模网络●分布式传感网络中没有严格的控制中心,所有节点地平等,节点之间通过分布式的算法来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是一个对等网络。
任何网络节点的加入或者离开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具有很强的抗毁性。
●规模大、密度高为尽可能获取精确完整的信息,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数量和密度数量级地部署在大片检测区域中,并通过协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②. 自组织网络在网路所处物理环境或网络自身受到不可控因素时,无需人工干预和任何预置的网络设施,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迅速展开并自动组网,自动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适应的网络协议和算法自动转发监测数据。
③.节点能力受限●电源能量受限由于传感器节点的微型化,节点电池容量一般不是很大,而且由于物理限制工作现场充电或是更换电池是不实际的,所以要求网络尽可能降低功耗、延长网络寿命。
●通信能力有限节电能量的变化、周围地势地貌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都会使用网络的无线通信发生变化。
●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网络中的微型传感器节点处理能力弱、存储能量小。
不能进行复杂的计算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信息处理工作。
④.拓扑变化传感器网络规模大、节电分布密集,利用节点的高密度覆盖来操作网络的容错性和抗毁性,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使网络拓扑结构随时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这就要求网路具有动态可重构的拓扑组织能力。
⑤. 应用相关不同的应用关系不同的物理量因而对网络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使得无线网络系统没有统一的通信平台。
⑥. 以数据为中心在无线传感网络中,人们通常只关心某个区域中观测指标的数值,而不会去具体关心单个节点的观测数据,这种以数据本身作为中心思想更接近于一种习惯。
三.无线传感网络的体系结构1.无线传感网络的体系结构无线传感网络的系统构架如图所示,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汇聚节点(sink)和管理节点(manage node)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具有无线通信、数据采集和处理、协同合作等功能,传感器节点以随机的方式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近,能够以自组织的方式组成网络,其职责是在目标区域内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其监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以逐跳的方式进行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监测节点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具有较强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的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达到用户所在的管理节点。
2.传感器节点的结构四.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1. 军事应用无线传感网络的相关研究最早起源于军事领域,由于其具有可快速部署、自组织隐蔽性强和高容错的特点,非常适用于非常恶劣的战场环境,因此能够实现对战场的实时监测和地形兵力布防装备的侦查。
并可以利用生化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升华武器的成分,以达到有效防范和快速应战的目的。
2. 环境应用无线传感网络因其部署简单、布置密集、低成本和无需现场维护等优点为环境科学的数据获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