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分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3.11.19•【文号】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114号•【施行日期】2013.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医处: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开展中医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并制定印发了活动方案及实施细则。
在方案及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总结评价中医临床疗效。
”为做好中医诊疗方案的总结评估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中医诊疗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聚全国专家力量,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制订的技术方案,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是持续改进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院要高度重视中医诊疗方案的应用推广和临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二、为做好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的分析、总结及评估工作,我司组织专家研究起草了《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例》及样稿(见附件,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供各中医医院在撰写总结分析报告时参考。
各中医医院也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增加总结分析的内容。
三、根据要求,中医医院要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每个科室至少选择3个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组织实施,并对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
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方案

怀柔区中医医院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相关文件精神,为推动我院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背景中医诊疗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聚全国专家力量,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制订的技术方案,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实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是持续改进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
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临床科室认真对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应用推广和临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将其作为科室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二、人员安排为统筹分工,加强管理,有效开展此项工作,将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特成立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如下:组长:马友合业务院长负责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副组长:张亮医务科长负责对具体工作进行监管牛卫洲医务科员负责对具体工作进行监管组员:孙久林、陈少军、齐锡友、谢春荣、王小强、王国范、陶杰、邢天伶各科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三、实施步骤1、医务科召开临床科主任会,认真组织学习《通知》精神,明确科室的重点病种,总结各科室的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路径管理情况。
(2013年12月23日)2、结合我院实际,研究制定疗效总结分析的基础数据收集表,布置下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每月完成的目标值。
将科室成员的任务分工、人员职责做好。
(2013年12月23日)3、参考《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例》和《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各科室完成《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并汇总到医务科。
(2014年1月7日前)4、医务科汇总后,综合处理,检查无误后上报。
四、工作要求1、本着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态度去完成此项工作。
2、克服困难,按时完成此项工作。
2013-12-18附:各科室具体人员分工如下:。
中医临床路径分析

凉州区中医医院肺病科2013年中医临床路径分析及总结我科(肺病科)2013年全年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对部分病种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总结了不少经验,现总结评估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
在2011年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部分管理组织成员,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个案管理员。
2。
确定试行病种,实践临床路径管理。
再次选“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状态”入临床路径.2013年度全年共实践临床路径病种126例,目前全部已完全完成临床路径的实施.3.效果评价及分析.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发作状态可得到缓解,总体费用控制在2400元左右,患者均对治疗的满意度及认可度均较高。
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试行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18个百分点,住院天数同比减少了4天,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和投诉,试行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经验及体会1。
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2。
加强医疗质控室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
三。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存在问题: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
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
2。
医患沟通有待加强。
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不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适合的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它疾病或有并发症,或者病情变化较多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医院关于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的培训计划

医院关于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的培训计划篇一:2013年中医临床路径实施计划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关于2013年临床路径实施计划的通知医院各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并遵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现把《2012年青白江区中医医院中医医院临床路径实施计划》下发各有关临床科室。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认真做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统筹兼顾医疗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促进医院改革的具体探索。
医院各临床科室及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责任,务求实效成立青白江区中医医院中医临床路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包健副组长:段定山成员:钟瑞德、刘琼、刘华富、方勇、叶小军、李雪莲医院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制定详细的试点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指标到人。
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对相关临床科室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工作,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务求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医院中医临床路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试点医院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分析。
中医临床路径工作办公室将适时组织对各临床科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具体实施认真落实要求从2013年11月份起,结合科室特点与优势病种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认真执行。
如门诊或所在病区没有对应的临床路径,可以试点西医临床路径,总结中医临床路径经验,为今后开展奠定基础。
眼科消渴目病中医诊疗方案2013(修改后)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13年)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消渴目病是消渴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性眼病。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消渴病史。
(2)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
(3)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增殖,晚期可致血灌瞳神后部、视衣脱离而致暴盲甚或失明。
(4)可并发乌风内障、青风内障及金花内障等内障眼病。
2.西医诊断标准(1)糖尿病病史:包括糖尿病病程、既往血糖控制水平、用药史等。
(2)眼底检查可见微动脉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静脉串珠、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积血等。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帮助确诊。
(二)分级标准1.阴虚燥热证:眼底查见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兼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或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心烦失眠;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2.气阴两虚证:视物模糊或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网膜、黄斑水肿,视网膜渗出、出血等。
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咽干,自汗,五心烦热;舌淡,脉虚无力。
3.脾肾两虚证:视物模糊或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网膜、水肿、棉绒斑、出血;形体消瘦或虚胖,头晕耳鸣,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或浮肿,阳痿,夜尿频,量多清长或混如脂膏;舌淡胖,脉沉弱。
4.淤血内阻证: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网膜新生血管,反复发生大片出血、视网膜增殖膜;兼见胸闷,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舌暗,有瘀斑,脉弦或细涩。
5.痰瘀阻滞证: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视网膜水肿、渗出,网膜新生血管、出血,玻璃体可有灰白增殖条索或与视网膜相牵、视网膜增殖膜;形盛体胖,头身沉重,身体某部位固定刺痛,口唇或肢端紫暗;舌紫有瘀斑,苔厚腻,脉弦滑。
(四)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靑盲:目系病变为主,色淡、苍白,边界清晰,部分可见筛孔,脉管变细,视衣色淡。
2013上半年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2013年上半年单纯胸腰椎骨折疗效评价、分析及优化2013年上半年我科共收治胸腰椎骨折骨折患者31例,符合诊断标准,并进入诊疗方案25人次,现对实施本路径病例分析统计如下:患者男11例,女14,年龄最大91岁,最小48岁,平均66岁;平均住院12.2天,优21良3例,差1例,疗效优良率达96%。
无医疗事故差错发生,中药内服、药酒外擦、针灸、中药封包、中药熏洗等中医药参与率100%,经中医综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者明显缩短了病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病残率,受到了广大患者好评。
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治疗难点及存在问题1、患者急性起病,疼痛、腰背部活动不利,难以用西药完全治疗。
中药参与治疗,配合中药内服、药酒外擦、针灸艾灸康复治疗。
2、胸腰椎骨折发病急,外伤暴力致病,折断伤筋,故活动受限;伤及人体经络血脉,血溢脉外,故肿胀;瘀血内停,血瘀则气滞,气滞不畅故疼痛不适。
3、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影响治疗效果,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
4、患者急性期经中西药治疗病情多缓解明显,但治疗过程一般较长,仍需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
5、多数患者老年体弱,故应注意保护患处,以免受冷,外感邪气,加重病情,此为预防治疗并重之举。
二、改进解决方案1、收集整理古典与现代文献,挖掘祖国医学治疗胸腰椎骨折病治疗方法,做好临床研究文献资料准备工作。
2、加强我科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在解决胸腰椎骨折病治疗难点中的应用。
3、优化胸腰椎骨折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方案,提高辩证准确率、完善治疗流程。
4、制定科室胸腰椎骨折急性期协定方中药治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5、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患者急性期疼痛不已,可给予药酒涂擦、艾灸、针灸穴位疏通等西药消炎利水的综合治疗。
6、患者恢复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出院后康复指导,并注意随访。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1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优势病种是指在特定的诊疗条件下,中医在对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和效果的疾病。
中医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一些病种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分析并探讨中医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
一、中医优势病种及其诊疗方案实施情况1.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中医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药物治疗:中医的药物治疗常采用活血化瘀、消食化痰、理气调脾等方法,如丹参、川芎、红花等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供血量,减轻心绞痛症状。
(2)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中成药和中医针灸等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给患者配制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中成药包括复方丹参片、冠心宁胶囊等,具有改善心脏功能和减轻症状的作用。
中医针灸可以调整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增加血管的弹性,从而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在实施中,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还注重患者的生活调摄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2.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中医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中医针灸和中医推拿等。
(1)中药治疗:中医常采用降血压类中药,如天花粉、山葵籽、白芍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管的弹性、舒张血管等,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2)中医针灸: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的流动,增加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内关、太冲等。
(3)中医推拿: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调理经络,促进气血的通畅,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实施中,中医将辨证施治的方法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还注重患者的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优势病种是指中医药在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或病种。
其治疗方
案的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中医药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具有一定的
独特性。
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施治,注重整体调节,
与西医以症状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实施中医疗效分析时,可以
对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整体性、个性化进行系统评估,并与西医的治疗方案
进行比较,以评估中医药在治疗上的优势。
其次,中医药在一些特定疾病或病种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例如,中医在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等方面具
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可以对中医药的治疗方案进
行系统分析,评估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上的疗效,并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
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中医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其优势。
中医药注重
以人为本,讲究个体化调理,注重刺激人体自愈功能。
因此,在妇科疾病、儿科疾病、老年病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针对这些人群,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积极调理人体阳气、阴气、气血等方面的
平衡,提高患者的自愈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疾病或病种的治
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对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更系统地了解中医药在特定病种中的疗效和应用优势,从而为中
医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有力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分析、总结及评价
本年科室各位医生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学习,对我科收治的患者,常规应用中医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实施中医诊疗的常见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势病种为上述三种疾病。
通过对中医诊疗情况总结,对我科收治患者接受诊疗常规情况统计;总体实施比率占78.4%,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方案实施比率占92.6%,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中医治疗中,患者更易接受针刺、理疗、中药涂擦治疗,对中药汤剂接受较差。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居多。
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社会压力大,导致病情拖延,气血耗伤,甚至累积脏腑,
优化诊疗方案:由于目前医保统筹额有限,故应优化治疗结构,提高中医药比例,临床中常见应用针灸推拿方法,并总结改进,提高疗效。
对常见病、优势病种采取常规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