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137—2020甲醇燃料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醇汽车试点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办法》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醇汽车试点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醇汽车试点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办法》的通知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为全面科学评价甲醇汽车试点运行情况,规范试点技术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技术数据科学可信,我部组织制定了《甲醇汽车试点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13年1月25日甲醇汽车试点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办法一、总则根据《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2]42号),为全面科学评价甲醇汽车试点运行情况,规范试点工作技术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技术数据科学可信,特编制本办法。
本办法规范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技术数据采集的类别、条目及具体要求,数据将作为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
甲醇汽车的定义、标准及技术规范、专项检验项目按照《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2]42号)中附件《甲醇汽车技术要求》规定执行。
二、技术数据采集内容与要求(一)甲醇汽车整车1. 甲醇汽车整车技术数据采集分为装用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甲醇汽车整车和装用压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甲醇汽车整车两类。
根据甲醇汽车整车的特殊性,结合甲醇汽车整车使用的特殊要求,采集如下内容和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文号(含批次)、车辆产品型号、车辆号牌号码、制造厂商、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码、行驶里程、排放等级、燃料类型、甲醇燃料箱容积、汽柴油箱容积、起动性能、冷起动性能、限定条件下百公里油耗、加速性能、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车外加速噪声等参数。
车用汽油中甲醇含量方法检出限实验研究

Y=14770X-242.8,R2=0.999。 (3)甲醇含量检出限测定实验 1)配制空白溶液:用异辛烷/甲苯(体积比)约
为8 5:15的比例于10 0 0 m L 容量 瓶中配制成 空白溶 液。用“ 汽 油中醇 醚 测定 方 法”测定 空白,无目标 物出现。
2)检出限测定:预估检出限为0.05%,配制含 量 约为 0 .15 %和 0 . 2 5 %的 样品每 个 浓 度 配 制7个样 品进行7次平行测定。
2.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Coal-Based Synthetic Oil Products) Abstract: High methanol content in gasoline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oil products and erode the automobile oil supply system and intake system. Therefore, China sets a limit on the methanol content in gasoline. This paper determine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methanol specified in the NB/SH/T 0663-2014, Determination of alcohols and ethers in gasoline Gas chromatograhy, namely 0.033%, which is far less than 0.20%. Therefore, Agilent Technologies 7890B GC System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methanol content, following this standard. Keywords: methanol, gas chromatography, detection limit
HJ1137—2020甲醇燃料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

HJ1137—2020甲醇燃料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HJ 1137—2020甲醇燃料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Measurement Methods for Non-Regulated Emissions From MethanolFuelled Vehicles(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为准。
目次前言.............................................................................. I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非常规污染物测量分析方法 (2)5试验用燃料 (5)6标准的实施 (6)附录A (规范性附录)汽车和发动机排气中甲醛和甲醇的采样方法 (7)附录B (规范性附录)汽车和发动机排气甲醛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9)附录 C (规范性附录)汽车和发动机排气甲醇的测定固相吸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3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燃用甲醇燃料的轻型汽车、重型发动机和汽车(含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和汽车)排气中甲醛和甲醇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附录A~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厦门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中心、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 年11 月10 日批准。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甲醇燃料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用甲醇燃料的轻型汽车、重型汽车和发动机,包括使用甲醇单燃料和柴油/ 甲醇双燃料汽车和发动机排气中甲醛和甲醇的测量方法。
2022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

DB11/ 318—2022 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采用遥感检测法实时快速检测在实际道路上行驶的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GB/T 15089规定的各类装用点燃式发动机的M类、N类和G类汽车(包括汽油车、天然气车、两用燃料车及双燃料车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A/T 83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995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GA/T 1047 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HJ 845 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遥感检测法remote sensing method用光学原理远距离感应测量行驶中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方法。
3.2M 、N和G类汽车 vehicle of category M,N and G按GB/T 15089-2001规定:M类汽车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
其中M1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
N类汽车指至少有四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
G类可概括为越野车,包括在M类和N类之中。
3.3固定式遥感检测stationary remote sensing固定安装,可无人值守连续运行。
固定式遥感检测按照安装方式可以分为水平固定式遥感检测和垂直固定式遥感检测两大类。
3.4水平固定式遥感检测 horizontal stationary remote sensing一种水平固定式遥感检测方法。
沿水平方向布置检测仪器光路,可获取被测试车道上行驶车辆及其排放的污染物等相关信息,具备检测结果数据网络上传功能。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试行)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试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落实《关于加强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8〕25号)要求,规范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联系人:生态环境监测司孙娟电话(略)电话(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0年3月2日抄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部内抄送:大气司,执法局。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试行】为规范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即FID)进行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制定本指南。
一、安装建设要求(一)系统组成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以下简称NMHC-CEMS)由非甲烷总烃监测单元和烟气参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组成。
NMHC-CEMS应当实现测量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烟气参数(温度、压力、流速或流量、湿度等),同时计算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排放量,显示(可支持打印)和记录各种数据和参数,形成相关图表,并通过数据、图文等方式传输至管理部门等功能。
进入NMHC-CEMS燃烧(焚烧、氧化)装置,需要补充空气进行燃烧、氧化反应的废气,还应实现同时测量含氧量的要求。
含氧量参与污染物折算浓度计算的,应按排放标准要求换算为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
利用锅炉、工业炉窑、固体废物焚烧炉焚烧处理有机废气的,烟气基准含氧量按其排放标准规定执行。
(二)技术性能要求满足《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3)中技术要求。
(三)监测站房要求满足《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中关于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监测站房的要求。
乙醇汽油车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多方法联合测量

2014年(第36卷)第7期汽 车 工 程Automotive Engineering2014(Vol.36)No.72014153乙醇汽油车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多方法联合测量原稿收到日期为2012年9月21日,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012年11月22日㊂张 凡1,2,王建海1,田冬莲1,王建昕2(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162; 2.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北京 100084)[摘要] 通过一辆轻型汽油车分别燃用纯汽油㊁E10㊁E20燃料,在轻型车底盘测功机上进行了NEDC 工况的排放测试㊂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瞬态排放和循环工况平均排放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MEXA㊁FTIR㊁HPLC㊁GC-MS 等各种测试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㊂在冷起动第1个汽车加速工况时,乙醛㊁甲苯㊁丙烯㊁1,3-丁二烯瞬态排放会有最高峰值,而在催化剂起燃后逐渐降低到零排放附近,并维持到NEDC 工况结束㊂随着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尾气排放中的乙醛增加,HC㊁CO㊁CH 4㊁苯㊁甲苯㊁二甲苯㊁乙烯㊁丙烯㊁1,3-丁二烯和异丁烯减少,而CO 2㊁NO x 甲醛和丙酮基本不变㊂关键词:轻型汽车;乙醇汽油;非法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Multi-method Joint Measurement of Unregulated Pollutant Emissionsfrom an Ethanol-gasoline VehicleZhang Fan 1,2,Wang Jianhai 1,Tian Donglian 1&Wang Jianxin 21.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Tianjin 300162;2.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Abstract ] An emission test is carried out on a chassis dynamometer for a light-duty vehicle fuelled withpure gasoline and ethanol gasoline E10and E20with NEDC cycle.The comparison between transient emissions andaverage emissions in a driving cycle of major pollutants verifies the good consistency of different measuring methods including MEXA,FTIR,HPLC and GC-MS.The transient emissions of acetaldehyde,toluene,propylene and 1,3-butadiene during the first acceleration condition after cold start have the highest peaks and then with catalyst light off,the emissions levels gradually lower to nearly zero and remain until the end of driving cycle.As the ethanol pro-portion in the fuel increases,acetaldehyde in tail gas rises,HC,CO,CH 4,benzene,toluene,xylene,ethylene,propylene,1,3-butadiene and isobutene decrease,while CO 2,NO x ,acetone and formaldehyde remain basically un-changed.Keywords :light-duty vehicle ;ethanol-gasoline ;unregulated emissions ;measurement methods前言进入WTO 后,我国汽车工业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㊂汽车保有量的猛增将给我国的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合适的替代燃料㊂欧洲汽车制造商研发组织于2004年对各种汽车燃料和动力系统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性能评价[1],做出了汽车工业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会呈现燃料多元化和动力系统多元化发展的预测㊂乙醇作为一种生物质燃料,具有来源广泛的优点,可以从淀粉质原料㊁糖质原料和纤维素原料中制取㊂目前,乙醇主要以掺混的形式广泛应用在汽油车上,已成为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质替代燃料之一,特别是在巴西和美国,已经成功实现了规模化和市场化㊂中国也在黑龙江㊁吉林㊁辽宁㊁河南㊁安徽等十多个省市进行了E10乙醇汽油的试点运行㊂2014(Vol.36)No.7张凡,等:乙醇汽油车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多方法联合测量㊃811㊃由于乙醇有氧含量,在汽油中掺烧乙醇燃料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中的CO㊁HC等法规污染物,对大气污染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3],但是乙醇燃料发生不完全燃烧时却会生成大量的甲醛㊁乙醛㊁丙酮等非法规污染物[4-5]㊂这些醛酮类物质对人体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活性[6]㊂随着法规限制的法规污染物排放日益降低和替代燃料逐步推广应用,乙醇汽油车的非法规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㊂针对乙醇汽油发动机和汽车的非法规污染物排放,国内外的汽车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开展了定性和定量分析㊂西安交通大学[7]㊁清华大学[8]和天津大学[9]使用气相色谱仪(GC)测量了乙醇汽油发动机的甲醛㊁乙醛和乙醇排放㊂天津大学[10]使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测量了乙醇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乙醛和芳香烃化学物排放㊂奥地利AVL公司㊁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11]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量了乙醇汽油车在不同循环工况下的甲醛㊁苯等瞬时排放㊂总的来说,各研究使用的测量方法有所区别,测量的非法规污染物种类不尽相同,测量结果缺乏全面完整的分析㊂为了更为全面系统地测量乙醇汽油车的主要非法规污染物排放,首先须对国际上通用的各种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地对比分析㊂本文中依据GB 18352.3 2005标准的规定,在轻型车底盘测功机上进行了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的排放测试,同时使用FTIR㊁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㊁GC-MS多种方法联合测量了同一台轻型汽车在燃用不同比例乙醇汽油时的非法规污染物排放㊂通过在不同测试方法中CO㊁CO2㊁NO x㊁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排放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MEXA㊁FTIR㊁HPLC㊁GC-MS等各种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㊂另外通过多种方法的联合测量研究了燃料中乙醇含量对汽车尾气中甲醛㊁乙醛㊁丙酮㊁苯㊁甲苯㊁二甲苯㊁乙烯㊁丙烯㊁1,3-丁二烯和异丁烯等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影响㊂1 试验装置和仪器本文中使用的试验车辆为一辆2011年生产的1.6L自动挡轻型轿车,行驶里程约为20000km,其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㊂试验用汽油是燕山石化公司提供的93#国Ⅳ标表1 试验车辆相关参数整备质量/kg排量/L工作方式最大功率/kW最大转矩/(N㊃m)燃油标号环保标准1285 1.6自然吸气7715593#国Ⅳ+OBD 准油㊂试验用乙醇是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北京有限公司直接购买的无水乙醇(分析纯),乙醇含量ȡ99.7%㊂试验前分别在汽油中掺混10%和20%体积分数的乙醇,经过充分搅拌后得到E10和E20两种乙醇汽油燃料㊂试验时首先将汽车中的原有燃油放空,然后分别加入试验用纯汽油㊁E10㊁E20燃料20L进行试验㊂试验结束后,从汽车中放出剩余的燃料,采集2L油样送至上海SGS检测中心进行分析,油样参数的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 试验用油样相关参数油样名称汽油E10E20密度(20ħ)/(g/cm3)0.76850.75920.7628研究法辛烷值94.297.499.0蒸气压/kPa55.453.249.3乙醇含量/%0.18.7318.8510%馏出温度/ħ65.656.259.750%馏出温度/ħ117.0106.674.290%馏出温度/ħ163.6168.8158.1本文中进行的试验为GB18352.3 2005规定的Ⅰ型排放试验,循环曲线如图1所示㊂图1 Ⅰ型排放试验循环曲线试验测试系统主要由底盘测功机㊁排放环境试验仓㊁排放分析系统等部分组成,具体的试验装置及仪器型号如表3所示㊂试验中稀释用的背景空气进行了净化处理,可以达到稀释空气中质量分数(w)分别为w COɤ0.1ˑ10-6㊁w HCɤ0.1ˑ10-6㊁w NO xɤ0.1ˑ10-6的水平,以降低稀释空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㊂㊃812㊃汽车工程2014年(第36卷)第7期表3 试验装置及仪器型号装置名称仪器型号生产公司底盘测功机ECDM-48L-4WD德国MAHA排放环境试验仓SFTP德国IMTECH定容稀释系统CVS-7400日本HORIBA法规排放分析系统MEXA-7400LE日本HORIBA多组分排放分析仪MEXA-6000FT日本HORIBA空气净化系统DAR-3300日本HORIBA 2 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本试验使用MEXA㊁FTIR㊁HPLC㊁GC-MS多种仪器同时测量了汽车尾气中的法规和非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和循环工况平均排放㊂为了验证各种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试验中对比分析了各种测试方法得到的CO㊁CO2㊁NO x的瞬态排放结果和CO㊁CO2㊁NO x㊁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的循环工况平均排放结果㊂2.1 不同测试方法的瞬态排放测量结果试验中CO㊁NO x㊁CO2法规污染物的瞬态排放同时通过MEXA和FTIR两种方法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了测量结果㊂2.1.1 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的测试方法MEXA方法的采样对象是通过混合室后的稀释排气㊂在MEXA-7400LE系统中分别使用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型分析仪测量CO和CO2,使用化学发光型分析仪测量NO x的瞬时值㊂测量结果记为CO (MEXA)㊁NO x(MEXA)㊁CO2(MEXA)㊂FTIR方法是在MEXA-6000FT中使用FTIR测量了在混合室前汽车直排尾气中的CO㊁NO x㊁CO2瞬时值㊂根据在GB18352.3 2005中规定的方法计算出稀释系数,并将FTIR测得的汽车尾气直排浓度转换为稀释排气的浓度,分别记为CO(FTIR)㊁NO x (FTIR)㊁CO2(FTIR)㊂2.1.2 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以E20燃料的测量结果为例,对比了MEXA和FTIR两种方法的CO㊁NOx㊁CO2在整个NEDC工况下的瞬态排放曲线,如图2所示㊂从图2(a)和图2(b)中可以看出,在整个NEDC 工况下两种方法测量得到的CO和NO x瞬态排放无论是曲线形状还是数值大小都基本相同㊂即使是在排放变化最大的冷起动前100s,以及在汽车车速和负荷变化最大的最后200s,两种方法的CO和NO x 测量结果都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汽车尾气排放浓度随汽车运行工况变化的情况,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能够得到保证㊂图2 两种方法的E20燃料的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曲线由于两种测试方法的采样对象(稀释排气和直排尾气)和分析原理(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有所不同,因此造成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针对排放量最大的CO2㊂从图2(c)中可见,CO2(FTIR)在整个NEDC工况下都要略大于CO2(MEXA)㊂由于FTIR测量的是汽车尾气的直排浓度,而MEXA的测量对象是稀释排气,汽车尾气经过与环境空气稀释后,峰值变化幅度会有所降低,瞬时稀释系数的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FT-IR的瞬态排放测量结果要略高于MEXA㊂2.2 不同测试方法的循环工况平均排放测量结果循环工况的平均排放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汽车尾气的排放水平,因此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得2014(Vol.36)No.7张凡,等:乙醇汽油车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多方法联合测量㊃813㊃出的CO㊁NO x㊁CO2法规污染物和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非法规污染物的循环工况平均排放测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一致性㊂2.2.1 循环工况平均排放的测试方法本试验使用MEXA袋采分析㊁FTIR瞬时值积分和MEXA瞬时值积分3种方法计算了CO㊁NO x㊁CO2法规污染物的循环工况平均排放㊂第1种方法是在试验的循环工况结束后使用MEXA-7400LE直接测量了采样气袋中稀释排气的CO㊁NO x㊁CO2法规污染物排放水平,记为MEXA袋采分析结果㊂第2和第3种方法都是根据瞬态排放曲线通过积分计算来得出循环工况的平均排放水平㊂按照GB18352.3 2005的规定,本试验利用定容采样系统记录了稀释排气的瞬时流量,并分别与上述的FTIR和MEXA瞬时排放测量结果进行积分计算,再除以汽车行驶总距离,得出CO㊁NO x㊁CO2在整个NEDC工况下的平均排放水平,分别记为FTIR瞬时值积分结果和MEXA瞬时值积分结果㊂本试验使用FTIR瞬时值积分和袋采化学分析两种方法计算了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非法规污染物的循环工况平均排放㊂第1种方法是使用MEXA-6000FT测量了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非法规污染物的瞬时排放值,根据稀释系数将直排浓度转换为稀释排气的浓度,然后与稀释排气的瞬时流量进行积分计算,再除以汽车行驶总距离,得出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在整个NEDC工况下的平均排放水平,记为FTIR瞬时值积分结果㊂第2种方法是使用化学分析方法直接测量了采样气袋中稀释排气的非法规污染物排放水平㊂在试验循环结束后,使用美国SKC公司的PCXR8型气体采样泵从采样气袋中抽出适量的稀释排气,分别使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稀释排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使用2,4-DNPH吸附柱采集稀释排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㊂对于TENAX-TA吸附管,采样后经过热脱附后使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样品中苯㊁甲苯的排放值㊂对于2,4-DNPH吸附柱,利用固相萃取装置进行样品洗脱后,经HPLC测量可以得到甲醛㊁乙醛的排放水平㊂在采集过程中,使用校准后的流量计精确地测量流经各吸附管的采样流量,然后根据稀释排气总流量和采样流量的比值,计算出在整个NEDC工况下各种非法规污染物的排放值㊂为了避免采样㊁分析过程对试验结果的干扰,本试验对同一稀释排气进行了两次采样,分别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进行独立分析㊂相关的测量结果分别记为袋采分析结果(样品1)和袋采分析结果(样品2)㊂2.2.2 3种方法的法规污染物平均排放的对比以E20燃料的尾气排放测量结果为例,对比分析了MEXA袋采分析㊁MEXA瞬时值积分和FTIR瞬时值积分3种方法得出的CO㊁CO2㊁NO x平均排放水平,如图3所示㊂图3 3种方法的E20法规污染物平均排放的对比从图3可以看出,无论是CO㊁CO2还是NO x,3种方法的测量结果顺序都是相同的,依次为:FTIR 瞬时值积分结果>MEXA袋采分析结果>MEXA瞬时值积分结果㊂这与图2所示的瞬态排放结果是一致的㊂为了更为准确地评价不同测试方法的一致性,本试验以3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分别计算使用不同方法测量汽油㊁E10㊁E20燃料的CO㊁CO2㊁NO x平均排放的相对误差,如表4所示㊂由表可见,3种方法测量法规污染物平均排放的误差基本都在ʃ10%范围之内㊂总的来说,作为GB 18352.3 2005规定的方法,MEXA袋采分析方法的误差最小,测量值介于另外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之间,表4 3种方法的法规污染物平均排放的误差污染物计算方法误差/%汽油E10E20 COMEXA袋采分析 3.5 5.0 3.0MEXA瞬时值积分-10.9-11.0-10.2FTIR瞬时值积分7.4 6.07.1 CO2MEXA袋采分析-2.9-2.6-1.4MEXA瞬时值积分-7.2-6.7-7.2FTIR瞬时值积分10.19.38.6 NO xMEXA袋采分析-0.6 1.1-0.5MEXA瞬时值积分-8.8-7.9-7.4FTIR瞬时值积分9.3 6.87.9㊃814 ㊃汽 车 工 程2014年(第36卷)第7期能最准确地测量法规污染物的平均排放㊂2.2.3 两种方法的非法规污染物平均排放的对比以E20燃料的尾气排放测量结果为例,本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测试方法得到的在NEDC 工况下的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平均排放水平,结果如图4所示㊂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的FTIR 瞬时值积分结果㊁袋采分析结果(样品1)和袋采分析结果(样品2)基本一致㊂图4 两种方法的E20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对比以FTIR 瞬时值积分结果㊁袋采分析结果(样品1和样品2)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分别计算使用两种方法测量汽油㊁E10㊁E20非法规污染物平均排放的误差,如表5所示㊂两种方法测量非法规污染物平均排放的误差都在ʃ10%范围之内㊂表5 两种方法的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误差污染物计算方法误差/%汽油E10E20甲醛FTIR 瞬时值积分-0.3-2.2-1.9袋采分析(样品1)-4.9-7.50.0袋采分析(样品2) 5.29.6 1.9乙醛FTIR 瞬时值积分2.7 5.1-1.1袋采分析(样品1)-9.8-5.7-7.2袋采分析(样品2)7.10.68.3苯FTIR 瞬时值积分-0.40.5 6.2袋采分析(样品1) 1.6 2.1-2.8袋采分析(样品2)-1.2-2.6-3.3甲苯FTIR 瞬时值积分0.4-3.5-2.9袋采分析(样品1)-2.6 1.1 2.7袋采分析(样品2)2.22.40.2总的来说,通过汽车尾气中法规污染物和非法规污染物的瞬态排放和循环工况平均排放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MEXA㊁FTIR㊁HPLC㊁GC-MS 等各种测试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㊂3 不同比例乙醇汽油的排放分析本试验在同一辆轻型汽车上分别燃用纯汽油㊁E10和E203种燃料进行了Ⅰ型排放试验,研究了燃料中乙醇含量对汽车尾气中法规污染物和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影响㊂本试验使用袋采化学分析和FTIR 瞬时值积分两种方法的平均值作为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排放的测量结果,使用袋采化学分析方法的测量值作为丙酮㊁二甲苯的排放结果,使用FT-IR 瞬时值积分方法的计算值作为乙烯㊁丙烯㊁1,3-丁二烯㊁异丁烯的排放结果㊂3.1 瞬态排放的测量结果与分析3.1.1 乙醇比例对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的影响以MEXA-7400LE 测得的稀释排气中法规污染物的瞬态排放结果为例,本试验探讨了在汽油㊁E10㊁E203种燃料中乙醇比例对CO㊁NO x ㊁HC 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的影响,如图5所示㊂图5 不同比例燃料的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曲线2014(Vol.36)No.7张凡,等:乙醇汽油车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多方法联合测量㊃815㊃由图可见,HC的瞬态排放主要集中在NEDC工况开始的冷起动前100s,催化剂起燃后瞬态排放就降低到很低的水平,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㊂CO和NO x的瞬态排放除在开始的冷起动过程有峰值外,在最后连续加速过程中也会有较高的峰值出现㊂总的来说,在整个NEDC工况下3种燃料的CO㊁NO x㊁HC瞬态排放曲线形状基本相同,没有出现明显的阶梯分布情况㊂但在冷起动的前100s以及汽车连续加速的最后200s期间,3种燃料的排放峰值还是有所差别,说明燃料中的乙醇比例会对汽车的瞬时运行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须进一步仔细分析㊂3.1.2 乙醇比例对非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的影响以FTIR测得的在混合室前汽车直排尾气中非法规污染物的瞬态排放结果为例,本试验探讨了在汽油㊁E10和E203种燃料中乙醇比例对乙醛㊁甲苯㊁丙烯㊁1,3-丁二烯非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的影响,如图6所示㊂从图6中可以看出,乙醛㊁甲苯㊁丙烯㊁1,3-丁二烯的瞬态排放曲线基本相似,都是在冷起动刚开始的第1个汽车加速工况产生一个最高的瞬时峰值,然后逐渐在100s左右降低到零排放附近,直到NEDC工况结束㊂这些非法规污染物的瞬态排放曲线与图5(c)中所示的HC排放曲线具有相同的规律,瞬态排放降低到零点的时间都是一致的,即为汽车催化剂完全起燃的时间㊂测量结果说明,由于乙醛㊁甲苯㊁丙烯㊁1,3-丁二烯本质上都是碳氢化合物,因此与HC一样,都能够被起燃后的车用三效催化剂完全转化,使汽车尾气中的非法规污染物排放水平保持在较低的水平㊂总的来说,汽车在整个NEDC工况的非法规污染物排放水平主要取决于催化剂尚未完全起燃的冷起动前100s㊂为了进一步分析燃料中乙醇比例对非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的影响,图7特别给出了乙醛㊁甲苯㊁丙烯㊁1,3-丁二烯在第1个ECE工况的瞬态排放放大曲线㊂从图7(a)可以看出,随着3种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乙醛瞬态排放明显呈现出阶梯形增加的规律㊂E20的乙醛瞬态排放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峰值,分别约为100ˑ10-6和60ˑ10-6㊂这是由于汽车在加速工况时的燃料加浓,燃料中的乙醇发生了不完全燃烧,生成了大量的乙醛排放㊂而E10的乙醛瞬态排放在相同的时刻也出现了两个高峰,但是峰值分别降低到70ˑ10-6和40ˑ10-6㊂汽油在相同时刻的排放峰值最低,分别只有约为45ˑ10-6和25ˑ10-6图6 NEDC工况的非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曲线图7(b)~图7(d)分别给出的E20㊁E10㊁汽油3种燃料的甲苯㊁丙烯㊁1,3-丁二烯瞬态排放曲线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分布规律,但与乙醛排放不同,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随着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反而减少㊂从图中可以看出,汽油㊁E10燃料的甲苯㊁丙烯㊁1,3-丁二烯瞬态排放在冷起动前100s的相同时刻都有两个高峰,但是E20燃料的排放只有一个高峰,而且峰值明显降低㊂3.2 循环工况平均排放的测量结果与分析一般认为,循环工况平均排放能够更为准确地㊃816㊃汽车工程2014年(第36卷)第7期图7 第1个ECE工况的的非法规污染物瞬态排放曲线评价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因此本试验通过瞬时值积分和袋采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燃料中乙醇比例对循环工况平均排放的影响㊂3.2.1 乙醇比例对法规污染物平均排放的影响本试验使用MEXA袋采分析㊁MEXA瞬时值积分和FTIR瞬时值积分3种方法的平均值作为CO㊁NO x㊁CO2排放的测量结果,使用MEXA袋采分析㊁MEXA瞬时值积分两种方法的平均值作为HC排放的测量结果,使用MEXA袋采分析㊁FTIR瞬时值积分两种方法的平均值作为CH4排放的测量结果,如图8所示㊂图8 燃料中乙醇比例对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汽油㊁E10㊁E203种燃料的CO2和NO x排放基本相同,而CO㊁HC㊁CH4排放都随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而减少㊂测量结果说明,乙醇的氧含量能够促进燃料的充分完全燃烧,有效降低CO㊁HC㊁CH4法规污染物的生成,而对于NO x生成的影响较小㊂此外,由于乙醇的低热值约为汽油的60%,因此在整个NEDC工况的燃料消耗量E20>E10>汽油,但是乙醇的碳质量成分约为汽油的60%,相同质量的燃料消耗之后生成的CO2排放量E20<E10<汽油,这两种相反的影响因素造成CO2排放基本不变㊂3.2.2 乙醇比例对非法规污染物平均排放的影响本试验使用MEXA袋采化学分析和FTIR瞬时值积分两种方法的平均值作为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排放的测量结果,使用MEXA袋采化学分析方法的测量值作为丙酮㊁二甲苯的排放结果,使用FTIR瞬时值积分方法的计算值作为乙烯㊁丙烯㊁1,3-丁二烯㊁异丁烯的排放结果㊂汽油㊁E10㊁E203种燃料的主要非法规污染物可以分为醛酮㊁芳香烃和烯烃3大类,其平均排放水平如图9所示㊂在图9(a)所示的醛酮类排放中,乙醛排放随着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E20和E10的乙醛排放水平分别是汽油的171.2%和142.2%,这与图7(a)所示的乙醛瞬态排放结果是一致的㊂测量结果说明,燃料中的乙醇经过不完全的氧化反应后会在汽车尾气中产生大量的乙醛排放,而甲醛和丙酮排放则基本不受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影响㊂由图9(b)可见,苯㊁甲苯排放随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减少,而汽油㊁E10㊁E203种燃料的二甲苯排放也有逐步减少的趋势,但是幅度不大㊂E20的苯排放是汽油的81.0%,而E10是汽油的92.1%㊂E20和E10的甲苯排放约为汽油的2014(Vol.36)No.7张凡,等:乙醇汽油车非法规污染物排放的多方法联合测量㊃817㊃图9 燃料中乙醇比例对非常规污染物排放的影响90.4%和94.8%,这与图7(b)所示的3种燃料的甲苯瞬态排放变化规律相同㊂E20和E10的二甲苯排放约为汽油的93.0%和95.0%㊂测量结果表明,由于乙醇不含芳香烃成分,汽油燃料中添加乙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尾气中的苯㊁甲苯㊁二甲苯等芳香烃污染物的排放㊂从图9(c)中可以看出,随着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乙烯㊁丙烯㊁1,3-丁二烯㊁异丁烯等烯烃类排放近似线性地减少㊂E20的乙烯排放是汽油的82.1%,而E10是汽油的92.8%㊂E20和E10的丙烯排放约为汽油的80.1%和87.3%,而E20和E10的1,3-丁二烯排放约为汽油的76.6%和91.4%,这与图7(c)㊁(d)所示的丙烯㊁1,3-丁二烯瞬态排放结果相同㊂E20和E10的异丁烯排放约为汽油的82.4%和94.0%㊂测量结果说明,燃料中乙醇的氧含量有助于汽油中烯烃的完全氧化,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排放㊂4 结论(1)通过汽车尾气中CO㊁NO x ㊁CO 2等法规污染物和甲醛㊁乙醛㊁苯㊁甲苯等非法规污染物的瞬态排放和循环工况平均排放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MEXA㊁FTIR㊁HPLC㊁GC-MS 等各种测试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㊂(2)在冷起动的第1个汽车加速工况,乙醛㊁甲苯㊁丙烯㊁1,3-丁二烯排放会有一个最高的瞬时峰值,然后逐渐在100s 左右降低到零排放附近,并维持到NEDC 工况结束㊂汽车在整个NEDC 工况的非法规污染物排放水平主要取决于催化剂尚未完全起燃的冷起动前100s㊂(3)随着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CO 2和NO x排放基本保持一致,HC㊁CO㊁CH 4排放成比例地减少,乙醛排放成比例地增加,苯㊁甲苯㊁二甲苯㊁乙烯㊁丙烯㊁1,3-丁二烯和异丁烯排放成比例地减少,甲醛和丙酮排放基本维持不变㊂参考文献[1] Edwards R,Mahieu V,Griesemann J C,et al.Well-to-Wheels A-nalysis of Future Automotive Fuels and Powertrains in the EuropeanContext[C].SAE Paper 2004-01-1924.[2] 何邦全,闫小光,王建昕,等.电喷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燃料的排放性能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2,20(5):399-402.[3] Hasan M A.Effect of Ethanol-unleaded Gasoline Blends on EnginePerformance and Exhaust Emission [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3,44(9):1547-1561.[4] Knapp K T,Stump F D,Tejada S B.Effect of Ethanol Fuel on theEmissions of Vehicles over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s [J].Journal of the Air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8,48(7):646-653.[5] Poulopoulos S G,Samaras D P,Philoppopoulos C J.Regulated andUnregulated Emissions from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perat-ing on Ethanol Containing Fuels [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1,35(26):4399-4406.[6] 闫秀峰,黄海波,黄星培,等.车用甲醇燃料毒性和环境影响评价[J].职业卫生与伤病,2004,19(2):117-118.[7] 刘方杰,魏衍举,刘圣华,等.乙醇汽油发动机非常规排放及其催化转化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44(1).[8] 朱天乐,王建昕,傅立新,等.掺混乙醇对汽油机排放和三效催化转换器性能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12):1609-1611.[9] 董素荣,宋崇林,赵昌普,等.乙醇汽油燃料汽油机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特性[J].天津大学学报,2006,39(1).[10] 贾莉伟.乙醇汽油机动车排放特性与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11] Charlotte S,Lennart E,Jan G,et al.Measurement Methodolo-gies for Hydrocarbons,Ethanol and Aldehyde Emissions from Eth-anol Fuelled Vehicles[C].SAE Paper 2010-01-1557.。
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未燃甲醇含量的测定

10.16638/ki.1671-7988.2021.05.044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未燃甲醇含量的测定李凌燕,赵绍伟,周昭露,刘剑(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摘要:文章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未燃甲醇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硅胶采样管吸附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的甲醇,再用水将硅胶采样管中的甲醇洗脱,洗脱液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
此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是0.035μg/mL,线性范围为0.1μg/mL-40μg/mL,加标回收率在98%-101%。
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灵敏,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精密度好,经实际样品测定,完全满足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未燃甲醇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甲醇;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甲醇汽车中图分类号:U469.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1)05-151-04Determination of Unburned Methanol in Methanol Automobile ExhaustLi Lingyan, Zhao Shaowei, Zhou Zhaolu, Liu Jian(National Bu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Chongqing Vehicle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ongqing 401122)Abstract: In this work,a detection method for the content of unburned methanol in the exhaust of methanol automobile determined by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as established. The methanol in the exhaust of methanol vehicles was adsorbed by silica gel sampling tube, then eluted by water, and the eluent was determined by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of this method was 0.035 μg/mL, the linear range was 0.1 μg/mL-40 μg/mL, and the standard recovery ranged from 98% to 10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 was simple and sensitive,with wide linear range, low detection limit and good precision. The approach can completely satisfy the determination of unburned methanol in methanol automobile exhaust via the actual sample determination.Keywords: Methanol;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anol automobileCLC NO.: U469.75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1)05-151-04前言近年来,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
汽车非甲烷有机气体排放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

汽车非甲烷有机气体排放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张凡;高俊华;张仲荣【摘要】目前在国内并没有系统开展汽车非甲烷有机气体(NMOG)排放测试技术的研究工作,有必要针对汽车NMOG排放的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对国内外涉及到NMOG测试方法和排放机理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系统阐述了NMOG的法规定义、标准限值、测试方法、排放特性和生成机理等内容.NMOG 测试以EPA规定的4种方法作为基础进行改进.燃料中醇类含量对碳氢氧化物(OHC)中醇类和醛类有正相关影响,NMOG与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的比值随着醇类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醇类和醛类污染物在三效催化器上的转化效率没有统一的结论.【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6页(P16-21)【关键词】汽车尾气;非甲烷有机气体;非常规污染物;测试方法;影响因素【作者】张凡;高俊华;张仲荣【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排放标准的逐步加严和污染物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升级,轻型车国Ⅴ标准[1]和欧洲标准体系[2]规定的汽车尾气排放中HC,CO,NOx等常规污染物排放已经降低到较低的水平,而毒性更强的醇类、羰基化合物和芳香烃类等非常规污染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美国法规体系[3]中规定的非甲烷有机气体(NMOG)能够有效衡量汽车排放中常规和非常规的碳氢类污染物总量,也开始受到了国内环保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重视。
目前在国内并没有系统开展汽车NMOG排放测试技术的研究工作,也没有国内的文献涉及机动车尾气中NMOG测试,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内汽车尾气排放的减排工作,文章针对汽车NMOG排放的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1 NMOG定义和标准限值1.1 NMOG法规定义美国加州环保署空气委员会(CARB)颁布的加州非甲烷有机气体测试程序[4],将汽车排放的NMOG进行了细分,包括醇类化合物(ROH)、C2-C5碳氢化合物、C6-C12碳氢化合物及醛酮类化合物(RHO)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J 1137—2020甲醇燃料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Measurement Methods for Non-Regulated Emissions From Methanol
Fuelled Vehicles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为准。
目次
前言 (I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非常规污染物测量分析方法 (2)
5试验用燃料 (5)
6标准的实施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汽车和发动机排气中甲醛和甲醇的采样方法 (7)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汽车和发动机排气甲醛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9)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汽车和发动机排气甲醇的测定固相吸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3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燃用甲醇燃料的轻型汽车、重型发动机和汽车(含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和汽车)排气中甲醛和甲醇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附录A~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厦门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中心、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 年11 月10 日批准。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甲醇燃料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用甲醇燃料的轻型汽车、重型汽车和发动机,包括使用甲醇单燃料和柴油/ 甲醇双燃料汽车和发动机排气中甲醛和甲醇的测量方法。
其它燃用与甲醇燃料相关的汽车、发动机排放的非常规污染物,可参照本标准方法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4763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7691-2018 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 18352.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 23510-2009 车用燃料甲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M1、M2、M3、N1、N2、N3类车辆vehicle of category M1,M2,M3,N1,N2 and N3
按GB/T 15089-2001 规定:
M1 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M2 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座,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00kg 的载客车辆;
M3 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座,且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5000kg 的载客车辆;
N1 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 的载货车辆;
N2 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但不超过12000kg 的载货车辆;
N3 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12000kg 的载货车辆。
3.2
非常规污染物non-regulated emissions
汽车排放的除CO、THC、NO x 和颗粒物以外的污染物,本标准中非常规污染物指甲醛和甲醇。
3.3
轻型汽车light-duty vehicle
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 的M1 类、M2 类和N1 类汽车。
3.4
重型汽车heavy-duty vehicle
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 的M1 类、M2 类、M3 类和N2 类、N3 类汽车。
3.5
甲醇燃料汽车methanol fuel vehicle
装备甲醇单燃料发动机或者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的M 及N 类汽车。
DF
3.6
甲醇单燃料汽车 methanol mono-fuel vehicle
装备甲醇单燃料发动机的汽车。
3.7
柴油/甲醇双燃料汽车 diesel/methanol dual-fuel vehicle
装备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的汽车。
3.8
甲醇单燃料发动机 methanol mono-fuel engine
以车用燃料甲醇为燃料的发动机,可采用汽油作为辅助燃料用于发动机起动。
3.9
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 diesel/methanol dual-fuel engine
具有柴油和车用燃料甲醇两套燃料供给系统,两种燃料在发动机电控单元控制下分别进行 喷射,以压燃柴油引燃甲醇的方式工作,在缸内混合燃烧。
4 非常规污染物测量分析方法
4.1 轻型甲醇燃料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测量
4.1.1 排气非常规污染物排放试验
4.1.1.1 测试循环应按照GB 18352.6-2016 附录 C 的要求进行,建议使用稀释空气净化系统对进入稀释通道的稀释空气进行充分净化,以将稀释空气中的 THC 浓度控制在 1ppm 以下。
4.1.1.2 按本标准附录A 的要求,用采样管分别在各采样袋中(或在稀释通道中)采集稀释排气中的甲醛和甲醇。
按本标准附录 B 和附录C 中规定的方法测量得到稀释排气中甲醛和甲醇质量的浓度,用下列公式计算排放量:
式中:
M i ,pℎase M i ,cycle = V mix ,pℎase ×m i ,pℎase d pℎase = ∑pℎase M i ,pℎase ×d pℎase ∑pℎase d pℎase (1) (2) M i ,pℎase ——WLTC (轻型车瞬态驾驶循环)某速度段污染物 i 的排放质量,mg/km ; V mix ,pℎase ——WLTC 某速度段稀释排气体积(校正至标准状态 273.15K 和 101.325kPa ), m 3;
m i ,pℎase ——WLTC 某速度段稀释排气采样袋中污染物 i 的质量浓度,并经过稀释空气中污 染物 i 质量浓度修正,mg/m 3;
d pℎas
e ——WLTC 某速度段的实际行驶距离,km 。
M i ,cycle ——污染物 i 的循环平均排放质量,mg/km;
稀释排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按下列公式进行修正:
m i ,pℎase = m i ,pℎase ,e − m i ,pℎase ,d × (1 − 1 ) (3)
式中:
m i ,pℎase ,e ,稀释排气气袋中污染物浓度,mg/m 3;
m i ,pℎase ,d ,稀释空气气袋中污染物浓度,mg/m 3。
DF ——稀释系数,如果对不同速度段使用相同的 DF ,应根据各速度段的污染物平均浓度计算 DF 。
对于甲醇燃料:
DF =
11.57 C CO 2 +(C HC +C CO )×1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