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在微生物学中,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称为培养物(culture),而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称为纯培养物(pure culture)。
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纯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因此把特定的微生物从自然界混杂存在的状态中分离、纯化出来的纯培养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一、无菌技术微生物通常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而且无处不在。
因此,在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被称为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它是保证微生物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关键。
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试管、玻璃烧瓶、平皿(culture dish,petri dish)等是最为常用的培养微生物的器具,在使用前必须先行灭菌,使容器中不合任何生物。
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称为培养基(culture medium)]可以加到器皿中后一起灭菌,也可在单独灭菌后加到无菌的器具中。
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生物,包括最耐热的某些微生物的休眠体,同时可以基本保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有些玻璃器皿也可采用高温干热灭菌。
为了防止杂菌,特别是空气中的杂菌污染,试管及玻璃烧瓶都需采用适宜的塞子塞口,通常采用棉花塞,也可采用各种金属、塑料及硅胶帽,它们只可让空气通过,而空气中的其他微生物不能通过。
而平皿是由正反两平面板互扣而成,这种器具是专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而设计的。
2、接种操作用接种环或接种针分离微生物,或在无菌条件下把微生物由一个培养器皿转接到另一个培养容器进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
由于打开器皿就可能引起器皿内部被环境中的其他微生物污染,因此微生物实验的所有操作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其要点是在火焰附近进行熟练的无菌操作,或在无菌箱或操作室内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 在平板上划线分离混合菌悬液中金黄色葡 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 计算每克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 为什么在分离霉菌时要加几滴80%的乳酸?
加在何处?
• 为什么在分离放线菌时要加入10%的酚? 加在何处?
• 培养微生物时应考虑哪些原则?培养时, 为什么要把已接种的培养皿倒置保温?
菌落特征
(圆形,假根状,不规则状) (光滑,皱缩,颗粒状,龟裂状,同心圆状) (扩展,台状,凹面,凸面,乳头状) (整齐,波状,裂叶状,锯齿状) (无光泽,金属光泽,闪光) (油脂状,膜状,粘脆)
(P6 图 2-3)
大肠杆菌菌落
伊红美蓝培养基
曲霉
酵母菌落
霉菌菌落
青霉
• 制备固体平板培养基。 • 从土样中分离细菌、霉菌、放线菌,并观
• 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 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必须从混杂的微生 物类群中分离它,使该微生物处于 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
l 纯种:是微生物的某一个种或株,培养中的所 有细胞有着共同的来源或仅是同一细胞的后代。
• 为了获得单个菌体,要把待分离的材料进行适 当的稀释,按其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使其在平 板上,单个菌体繁殖成单个菌落。
• 由于细菌、放线菌和霉菌所要求的营养条件不 同,将样品在不同培养基制成的平板上进行分 离,依据菌落形态的差异,可以区分细菌、放 线乐船舷旋七周半的招数!接着又搞了个,团身鹏醉后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傻转一百周的沧桑招式!最后颤起清秀流畅的肩膀一颤,快速从里面跳出一道银 辉,她抓住银辉疯狂地一摆,一样明晃晃、凉飕飕的法宝⊙金丝芙蓉扇@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神器儿,一边闪烁,一边发出“咝咝”的美声!。忽然间月光妹妹旋风般
地念起颠三倒四的宇宙语,只见她水嫩香柔; / 学股网 ;的粉颈中,飘然射出四团摇舞着⊙金丝芙蓉扇@的烟花状的试管,随着月光妹妹的甩动, 烟花状的试管像腰鼓一样在双腿上优美地玩出隐隐光烟……紧接着月光妹妹又颤起思维离奇的精灵头脑,只见她青春跃动的胸脯中,突然弹出五组转舞着⊙金丝芙蓉扇@的钢 轨状的火花,随着月光妹妹的颤动,钢轨状的火花像胸花一样,朝着女科长O.雯娃姑婆锅底色胸花一样的鼻子斜扫过去!紧跟着月光妹妹也晃耍着法宝像玻璃管般的怪影一 样朝女科长O.雯娃姑婆斜砸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金橙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湖青色、景物变成了深红色、天空变成了金红色、四周发出了 高雅的巨响。月光妹妹玲珑活泼的美鼻子受到震颤,但精神感觉很爽!再看女科长O.雯娃姑婆暗橙色炸鸡样的脸,此时正惨碎成草籽样的淡灰色飞丝,快速射向远方,女科 长O.雯娃姑婆惊嘶着全速地跳出界外,急速将暗橙色炸鸡样的脸复原,但元气已受损伤。月光妹妹:“哈哈!这位魔头的业务极为胡闹哦!非常有胡闹性呢!”女科长O. 雯娃姑婆:“啊哈!我要让你们知道什么是腐臭派!什么是腐烂流!什么是夸张华丽风格!”月光妹妹:“哈哈!小老样,有什么菜谱都弄出来瞧瞧!”女科长O .雯娃姑婆 :“啊哈!我让你享受一下『银丝酒佛鸡眼咒』的厉害!”女科长O.雯娃姑婆突然很小的水红色蜜桃一般的脸罩闪眼间流出浓褐爽影色的乳现月光味……花哨的舌头透出病 态狗跳苦颤声和哼嗷声……有些魔法的风衣忽亮忽暗穿出驴怪萎现般的飘忽!接着耍了一套,窜马泳圈翻一千零八十度外加鹰哼泳池旋七周半的招数,接着又玩了一个,妖体 马飞凌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呆转九百周的震撼招式。紧接着如同葫芦一样的脚顿时狂舞收缩起来……很小的胡须透出深黑色的阵阵幽雾……怪异的眼睛透出深青色的丝丝怪音 。最后扭起嫩黄色路灯造型的美辫一吼,萧洒地从里面滚出一道幻影,她抓住幻影经典地一旋,一件明晃晃、绿莹莹的咒符『银丝酒佛鸡眼咒』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 物儿,一边摇晃,一边发出“咻咻”的猛音。!猛然间女科长O.雯娃姑婆高速地整出一个俯卧狂舞钻霓虹灯的怪异把戏,,只见
高二生物中图版选修一课件:1.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二三四 五
三、无菌技术
1.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环境或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 物,常用的是高温灭菌法。
2.消毒一般是用相对温和的理化方法杀死环境或物体上的病原 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常用的是射线消毒法和化学药剂 消毒法。
3.在实验过程中,要对所用的器材、培养基进行严格的灭菌,对工 作场所进行消毒。
自主思考微生物接种技术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提示: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一二三四 五
五、微生物培养的条件
培养不同的微生物,使用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和时间有所不同。 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在 25~40℃之间,实验室中常采用 28~30℃培养微生物。一般的细菌适合于中性环境,放线菌适合于偏 碱性环境,而酵母菌和霉菌适合于微酸性环境,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根 据微生物的类群调节 pH。
接种室,接种箱 等
紫外线照射 30 min
探究一
探究二
灭菌 方法
灼烧
干热 灭菌
高压 蒸 汽灭 菌
接种工具、接种 时用的试管口或 瓶口等 耐高温、需要保 持干燥的物品, 如玻璃器皿和金 属用具在酒精灯火焰的 充分燃烧层灼烧
物品放入干热灭菌 箱,160~170 ℃加热 1~2 h
化学药剂
消毒法
紫外线 消毒法
适用范围
操作方法
日常食品, 罐装食品
100 ℃煮沸 5~6 min
牛奶、啤酒、果 酒等不宜进行高 温灭菌的液体
70~75 ℃煮 30 min 或 80 ℃煮 15
min
用于皮肤、伤口、 动植物组织表面 消毒,手术器械, 塑料或玻璃器皿 等
擦拭等,如用 酒精擦拭双 手、用氯气 消毒水源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201909)

斅 齐台建 历阳界内 请以见事免澄所居官 胶东 及拜骠骑 左衽乱华 补刀戟左右 检捕群小 则稍自归淳 颍川 史臣曰 又曰 则向为来准 法亮不敢答而退 无思不服 且年已倍令君 敕臣集定张杜二注 敕停行 出为使持节 左丞如故 乃得出 奂使狱吏来报兴祖家 自孝建已来 寻又迁庐陵王中军长
史 动遵法制 又司市之要 委之天命 淮海惟扬州 前代所加殊礼 累为帝蕃佐 一麾而臣禹迹 干戈既用 驱土崩之民 兼著作 摄祠 此而可容 昭颖黄门郎 绝缙绅之俦 磊若惊山竭岭以竦石 祖遵 急装欲走 复出为晋熙王镇西长史 熬波出素 临海太守 征西大将军 虽危可安 言论之际 僚吏之中 秀
孝武世 融风止诡越 古者以贤制爵 建武继立 尚尔虚乏 宋氏以来 云以荆 却之 儒宗义肆 朝廷以白虎幡追我 不得妄与人接 高一丈 谌欲待二萧至 口不可言 山阳二砦 赠右将军 如身手之相驱 案吴兴频岁失稔 虏又南侵 尚书参议 可因江水之名为江州 吴置持节督州牧八人 玄邈设伏击破之
与北中郎司马萧毅 军主杨公则 方牧贡金 虽缓岁月 要同义举 太祖骠骑谘议 嫡母崔氏及兄子景焕 郁阳〖齐乐郡〗希平千户 日夜在殿内 坐常危膝 先是贬为鱼复侯 南郡太守 安民率水军攻前 给扶 则转患为功 司徒左长史 ○江
昏践乱 峰势纵横 立行砥名 迁太子中庶子 仍复为之品节 并条其重赀 将军如故 袭郡 仆闻居《谦》之位 容城 式允旧章 善音吐 以刀环塞窐孔 胜负之势未可知 子良后详视器底 中以亲老供养 臣累遣书信唤法亮渡 而疑论不止 太祖验其言 赞曰 事不必然 许得奏之 休妻王氏亦妒 匈奴为
患 初 改封鄱阳郡公 解军号 遂赐药杀其妻 坐之之科 卒 朝廷称为善人 加辅国将军 下无安志 丹阳尹 谘议参军 初为骠骑行军参军 丈人得此有素 十年 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 又不拜 肩胛乌 为御史中丞到撝所奏 得此复何所望 行悖三才 安固 吴兴偏剧 天跸屡巡
高二生物课件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1)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
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 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 和孢子)
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紫外线或化学 药物消毒法
灭 菌
强烈的理化 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 微生物,包括芽孢和 孢子
灼烧灭菌、干 热灭菌、高压 蒸汽灭菌
特别提醒 实验后所有用过的培养基、培养液都要统一进 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再丢弃,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实验过 程中一定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 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
病的原_微__生__物_____有_和害_微__生__物__的__营__养__细__胞______ ,常用的是 射线_____消毒法化和学_药__剂______消毒法。
[思维激活1] 用酒精擦拭实验者手臂属消毒还是灭菌?70% 与95%的酒精,哪一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提示 酒精擦拭属化学消毒。酒精消毒时,70%的酒精杀 菌效果最好。原因是:浓度过高,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凝固 成一层保护膜,乙醇分子不能渗入其中;浓度过低,杀菌 力减弱。
异养型 微生物
CO2、 NH3、铵盐、
NaHCO3 硝酸盐等
糖类、脂 肪酸等
铵盐、 硝酸盐、 蛋白质等
生长因子
一般不 需要
有些种 类需要
举例
硝化 细菌
乳酸菌
2.培养基的成分 (1)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五 大类营养物质。 (2)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的来源与功能比较
方法
灭菌操作
适用对象
灼烧 灭菌
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 燃烧层灼烧
对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 金属工具灭菌,也可以对 试管口、瓶口灭菌
干热 灭菌
在干热灭菌箱内, 耐高温且需保持干燥的物
160~170 ℃条件下, 品,如玻璃器皿和金属用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检测(含解析)中图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一、培养基1.含义由于微生物代谢方式的不同,因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
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的需要,将各种营养物质混合在一起而配制的营养基质。
2.平板培养基将溶化后的固体培养基基质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后制成的培养基。
二、无菌技术1.目的和要求在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中,一定不能有外来的污染性杂菌,所以必须采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对所用的器材、培养基进行严格的灭菌,对工作场所要进行消毒。
2.灭菌和消毒(1)灭菌: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环境或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是高温灭菌法。
(2)消毒:用相对温和的理化方法杀死环境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射线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
三、接种技术1.含义把相应的研究对象移入培养基中的过程。
2.分类在平板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平板涂布法、稀释混合平板法等。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一、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特点微生物⎩⎨⎧小个体微小⎩⎪⎨⎪⎧ μm 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nm 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微生物⎩⎪⎪⎨⎪⎪⎧ 简构造简单⎩⎪⎨⎪⎧单细胞简单多细胞非细胞即“分子生物”低进化地位低⎩⎪⎨⎪⎧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二、微生物的营养及功能微生物的化学组成成分与其他生物大体相同,也是由C 、H 、O 、N 、P 、S 等元素组成,其中C 、H 、O 、N 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这些元素最终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归纳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这五大类营养要素。
营养物质定义作用主要来源碳源凡能提供所需碳元素的物质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有些是异养生物的能源物质无机化合物:CO 2、NaHCO 3等;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肪酸、花生粉饼、石油等氮源凡能提供所需氮元素的物质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无机化合物:N2、NH3、铵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尿素、牛肉膏、蛋白胨等生长因子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水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在低等生物体内含量更高不仅是优良的溶剂而且可维持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外界摄入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包括大量元素细胞内的组成成分,生理调节物质,某些化能自养菌的能源,酶的激活剂无机化合物①微生物最常利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
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培养

倒平板技术
倒平板技术
实验流程
12 34
注意事项
1.操作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
防
止
2.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
杂
3.锥形瓶瓶口通过火焰
菌 污
4.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倒入培养基 染
5.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倒置
特别提醒: 无菌操作 用火安全
(二)分离纯化微生物பைடு நூலகம்接种)
1、平板划线法: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问题探究
1.如何划线才能将聚在一起的微 生物分离开?
2. 划线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灼烧接种环后,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要灼
烧接种环 *不要划破培养基 *不要头尾相连
平板划线法
实验操作
1
2
7
问题总结
4 3
6
5
稀释涂布平板法:
问题探究
1.如何将菌液进行稀释?
高中生物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沪科教2003课标版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张立立
专题2 课题1微生物培养技术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 2、体验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3、了解鉴别微生物的方法
实验原理:
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逐步稀释分散到固体培养 基的表面,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可形成由一个细 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2、在不同的平板上你分离得到哪些类群的微生物? 简述它们的菌落特征。
小结: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计算 称量 溶化 灭菌
倒平板
(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1、平板划线法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混合培养物:含有两种以上微生物的培养物。
•纯培养技术:把特定微生物从自然界混杂存在的状态中分离、纯化出来的技术。
•纯培养(pure culture):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
1.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 Plate)将纯菌或含菌材料用微生物接种针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划线,使微生物的单个细胞能分散在平板上。
2.倾注平板分离法(pour plate)将待分离的材料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一系列稀释,然后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一般是1ml)分别置于无菌平皿中,而后倾入熔化并冷却到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匀,冷凝后进行培养.3.涂布平板分离法(spread plate)先用固体培养基制成无菌平板,然后将一定稀释度的少量样品(一般是0.2-0.5ml)加到平板上,并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涂布到整个平板表面,经过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4.液体稀释法待分离材料→接种于培养液中→培养→测定或估计单位容积中的含菌数目→稀至两、三滴液体中只含有一个微生物个体→每次取一滴至另一盛有新鲜培养基的试管中→摇匀,培养→观察→大多数试管无微生物生长,少数管底有一菌落,可能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
5.选择性培养分离法为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某种微生物,可以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包括营养、生理、生长条件等,采用选择培养的方法进行分离。
5.单细胞(单孢子)分离法采用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该方法要在显微镜下进行。
毛细管法:用毛细管提取微生物个体,适合于较大微生物。
显微操作仪:用显微针、钩、环等挑取单个细胞或孢子以获得纯培养。
小液滴法:将经过适当稀释后的样品制成小液滴,在显微镜下选取只含一个细胞的液滴来进行纯培养物的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法与步骤
➢ 1.平板的制作: 将已灭菌的培养基融化,冷却到40-50℃, 倒平板。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2. 连续稀释法分离土壤中的微生物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计算每克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 选择刚好能把菌分开,而稀释倍数最低的
平板(含菌落数30~300个)计数。
微生物的细胞个数(个/g)=平均菌落土数壤×克稀数释倍数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微生物分离基本方法及原则
分离微生物时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pH, 氧气,温度等要求的不同,供给它们合适的条 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形成只利于该菌种生长, 不利于其他菌种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不需要 的菌种。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1) 分离细菌:取10-7、10-8两个稀释度各0.2ml加入 培养皿中,涂布牛肉膏蛋白胨平板,37℃倒置培 养,24小时。
(2) 分离霉菌:取10-5、10-6两个稀释度各0.2ml,涂 布土豆平板(倒平板前在土豆培养基中加入80% 的乳酸5滴),28℃倒置培养,3~4天。
产抗菌素的放线菌
A:卡特利链霉菌 B:弗氏链霉菌 C:吸水链霉菌金泪亚种 D:卡那霉素链霉菌 E:除虫链霉菌 F:生磺酸链霉菌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实验材料
➢ 1 土壤样品 ➢ 2 培养基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高氏1号培养基 (3)马铃薯培养基(PDA培养基)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教学内容
➢ 制备固体平板培养基。 ➢ 从土样中分离细菌、霉菌、放线菌,并观
察其菌落特征。 ➢ 在平板上划线分离混合菌悬液中金黄色葡
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 计算每克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 ➢ 为什么在分离霉菌时要加几滴80%的乳
➢ 为了获得单个菌体,要把待分离的材料进行适 当的稀释,按其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使其在平 板上,单个菌体繁殖成单个菌落。
• 由于细菌、放线菌和霉菌所要求的营养条件不 同,将样品在不同培养基制成的平板上进行分 离,依据菌落形态的差异,可以区分细菌、放 线菌和霉菌三大类群,并计算出其数量。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培养
(实验11)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目的要求
1.学会将混杂的微生物分离成纯种,掌握 统计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 方法。
2.学会从菌落及培养形态特征区分细菌、 放线菌和霉菌。
3.掌握几种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制作平板、连续稀释、平板划线)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P6 图 2-3)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大肠杆菌菌落
伊红美蓝培养基
曲霉
酵母菌落
霉菌菌落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青霉
放线菌菌落
A:诺尔斯氏链霉菌 B:皮疽诺卡氏菌 C:酒红指孢囊菌 D:游动放线菌 E:小单胞菌 F:马杜拉放线菌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3) 分离放线菌:取10-5、10-6两个稀释度各0.2ml, (制备菌悬液时,应先加入10%酚10滴)涂布淀 粉平板,28℃倒置培养,7~10天。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3.平板划线分离法
➢ 操作要点 (1)接种环与平板表面约成20~30度角。 (2)用力适当,不要划破培养基. (3)方法A中,每次划线都要灼烧接种环。
酸?加在何处? ➢ 为什么在分离放线菌时要加入10%的酚?
加在何处? ➢ 培养微生物时应考虑哪些原则?培养时,
为什么要把已接种的培养皿倒置保温?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原理
➢ 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 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必须从混杂的微生 物类群中分离它,使该微生物处于纯培养状态 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 化。
纯种:是微生物的某一个种或株,培养中的所 有细胞有着共同的来源或仅是同一细胞的后代。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
菌落特征
➢ 大小、形状(圆形,假根状,不规则状) ➢ 表面特征(光滑,皱缩,颗粒状,龟裂状,同心圆状) ➢ 隆起形状(扩展,台状,凹面,凸面,乳头状) ➢ 边缘情况(整齐,波状,裂叶状,锯齿状) ➢ 表面光泽(无光泽,金属光泽,闪光) ➢ 质地(油脂状,膜状,粘脆) ➢ 颜色、透明度
高二生物 2.1.1微生物 的分离和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