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
传统和声知识

传统和声知识:一、和声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形态,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就作曲理论的一般观念而论,和声是与对位(即通常所说的“复调”)相对应的技术范畴。
在十九世纪末以前一百多年的音乐实践中,和声一直被看成是对位的基础。
往日时光和铉和声具有色彩功能与结构功能两种基本属性。
色彩功能即和声的音响作用。
在音乐中,和声凭借这种功能,或独立地或同其他因素协同地参与音乐表现。
结构功能是指和声对音乐形式构成方面的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1)音高纵向结合的组织作用;(2)确立或瓦解调性、调式的作用;(3)发展或终止某一结构的作用两种功能的对立统一,是和声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它决定着和声风格的历史演变以至每一和声现象的面貌特征。
二、大小调和声大小调和声,是建立在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基础之上的一种和声体系。
大小调音阶各音之间的关系,决定着这个体系基本语汇的构成以及应用的逻辑。
大小调和声使用的和弦,是按三度叠置的原则结合起来的。
这个原则已被音乐物理学证明与泛音列枣反映发声物体振动规律的音高系列有直接联系。
作为一种历史风格,大小调和声曾盛行于欧洲巴罗克至浪漫主义阶段的音乐实践,是为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等音乐家共同运用并为之不断创新发展的和声体系。
到了十九世纪和声又分自然音体系与半音体系。
这既是同一体系不同历史阶段风格特征的表现,也是和声学由浅入深两个阶段的标志。
五、键盘练习本教程的键盘练习,除了有增加和声感性经验的目的之外,还负有培养键盘即兴配和声能力的使命。
所以,习题的设计,将尽量避免四部和声在键盘上的简单重复,而力求探索键盘化的四部和声。
这就是说,如何将四声部写作中学得的一些最简单、最典型的和声语言,转化为适合于键盘乐器演奏的音乐织体,将始终是本教程键盘练习的中心课题。
能否寻求一条撇开四部和声习作而直接进入键盘和声实践的捷径?简单化地否定这种改善教学程序的良好愿望也许是不妥的。
不过,许多成功的和声教学经验业已表明:培养在键盘上即兴配和声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和声基础,而四部和声的写作训练则是奠定这个基础不可缺少的一环。
和声

相对转换。上方三声部中一个声部保持不动,另两个声部互相交换其他和弦音,亦称换位。
C大调:1 2 3 4 5 6 7 1 a小调:6 7 1 2 3 4 5 6
G大调:5 6 7 1 2 3 #4 5 e小调:3 #4 5 6 7 1 2 3
乐音按照一定的音高、时值、节奏、调式等逻辑关系而组成的横向进行,称为旋律
两个以上的乐音按照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出音响而构成的流动的纵向组合,称为和声
凡只用一个声部来陈述或表达乐思的,称为单声部音乐。
凡以两个以上声部来陈述或表达乐思的,称为多声部音乐。
在多声部音乐中,倘若以一个声部为主旋律,其他声部起烘托或陪衬主旋律作用的,称为主调音乐。
方向:向上、向下、平行、斜向、反向。
和声连接:即将前后两个和弦中的共同音保留在同一声部中。
旋律连接:前后两个和弦中没有共同音或者虽有共同音而不保留在同一声部中的连接法。上三部与低音部必须作反向进行。
后一个和弦的根音未曾在前一个和弦中出现过,其进行的力度必然强而有力,效果良好,故称为强进行。反正为弱进行。
当三和旋的根音呈现在高音部时,称为根音位置。用字母8表示三音呈现在高音部时,称为三音位置,用3表示。五音呈现在高音部时,称为五音位置,用5表示。
密集排列法,上三部的总音程不超过八度,没两部之间相隔三度或四度音程,密集排列法的和声音响较浓,声部之间较融合,但个别音部的声音不突出。
开放排列法,上三部的总音程超过八度,每两部之间相隔五度或六度音程,开放排列法的和声音响比较响亮,各声部之间较清晰,整体分布也比较均衡。
和声进行的规律

和声进行的规律
和声进行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1. 避免平行五度和平行八度:在和声进行中,应避免连续使用平行五度和平行八度的音程。
这些音程会使和声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层次感和动态变化。
2. 避免四度音程的连续使用:虽然四度音程在某些风格中是可接受的,但连续使用也会造成和声进行的单调和乏味。
3. 允许声部交错:在和声进行中,允许低音声部在高音声部下方移动,这样可以增加和声的动态变化和层次感。
4. 使用和声紧张度的变化:通过使用不同紧张度的和声音程,可以创造出有张有弛的和声效果,增强和声进行的动力和表现力。
5. 遵循终止式:在乐曲的结束部分,通常会使用特定的和声进行来形成终止式,以强调曲调的终止感。
常见的终止式包括K46-D7-T(终止四六和弦-属七和弦-主和弦)等。
6. 功能性:和声在进行中应具有明确的功能性,包括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等,这些和弦在不同的音乐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7. 色彩性和声的运用:除了功能性外,也可以使用一些具有特殊色彩的和声进行,如使用副属和弦、副下属和弦等,来增加和声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以上是和声进行的一些基本规律,它们有助于创造和谐、动态、有层次感的音乐作品。
当然,这些规律并非一成不变的定律,作曲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风格来打破这些规则,创造独特的和声效果。
和声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乐形象塑的作用
二、调式基础
大、小调体系。 1、大调中有三种; 自然大调,和声大调,
旋律大调
2、小调中有三种;
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和声基础是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 和弦标记法: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三、和弦的结构与低音位置
1、和弦的结构, 三度叠置,四类三和弦 大三和弦 、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
和弦 2、低音位置, 三和弦有三种低音位置, 七和弦有四种低音位置。
四、和弦的功能与和声进行
1、和弦的功能有三种:主功能(T)、 属功能(D)、下属功能(S)。
和声进行,即和声序进。 (1)正格进行, (2)变格进行,(3)复式正格进行, (4)阻碍进行。
作业
1、写出下列调性的自然大调与和声大调 的各级原位三和弦,并标记级数
F、G、降B、A 2、写出下列调性的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
的各级原位三和弦,并标记级数 e. d. g. #f. #e 3、写出G大调与B小调的Ⅱ7 Ⅴ7 Ⅶ7
的原位及三种转位。
和声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和声的名词解释有哪些和声,指的是由两个或更多音符同时演奏或歌唱而形成的和声效果。
它是音乐中的一种重要技巧,用于创造和谐、丰富和多样化的音乐表达。
和声不仅存在于各种音乐作品中,也被视为音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和分析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声的定义与重要性和声是指不同音高和音符的组合,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排列,创造出音乐的和谐效果。
和声不仅仅是音符的叠加,更是一种有机的音乐组织形式。
它通过音符的排列、音程的选择、声部的运动,以及对和弦的运用等手段,使音乐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对于音乐创作和演奏而言,和声是不可或缺的。
它赋予音乐更深层次的意义,并且可以有效地传递情感。
通过合理的和声使用,能够使音乐作品更加动人、振奋人心,或者更柔和、舒缓,从而触动人们的情感和感受。
二、和声的类型与技巧1. 和弦和声:和弦是一种有组织、有结构的音符组合,由至少三个音符组成。
常见的和弦包括三和弦、七和弦、属七和弦等。
在和声中,通过合理地选择和运用这些和弦,可以为音乐作品赋予特定的情感色彩,并且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2. 同音和声:同音和声是指音乐中的多个声部在同一音高上演奏或歌唱。
在合唱、重唱和管弦乐队中,同音和声常用于加强旋律的表现力,增加音乐的厚度和力度。
3. 纵向和声:纵向和声是指多个音符在时间上的叠加。
通过合理地安排不同音符的时间点和音程关系,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和声效果,增加音乐的变化和张力。
4. 横向和声:横向和声是指多个声部在音程和运动上的交叉与衔接。
合理的横向和声运用可以使不同声部之间产生和谐、流畅的音乐效果,增强音乐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三、和声的功能与表现手法和声在音乐中具有多种功能,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情绪和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和声表现手法:1. 和声的稳定感:通过落在主音上的和弦,可以使音乐听起来稳定、坚定。
在音乐中一旦出现和弦,会让听众感到归属感,并且产生一种稳定的基调。
和声的原理

和声的原理
和声是指在音乐中运用两个或更多个声部,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独立的旋律线,但是彼此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和谐的音乐创作技巧。
和声创作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和声的原理基于声音的音高。
不同的声部有不同的音高,它们可以形成和弦,通过和弦的叠加和变化来创造和声的效果。
2. 和声的原理基于声音的音程。
在和声中,音程的选择和变化对于创造和声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选择合适的音程可以创造出稳定感或者紧张感。
3. 和声的原理基于声音的音色。
不同的声部可以使用不同的音色,通过不同音色的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和声效果。
4. 和声的原理基于声音的节奏。
声部之间的节奏关系对于和声的创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节奏安排可以使不同声部之间有层次感和呼应效果。
总的来说,和声的原理是通过音高、音程、音色和节奏等元素的组合和变化,以达到各声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和谐的音乐效果。
通过对这些原理的运用,作曲家可以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和声作品。
音乐理论知识:和声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音乐理论知识:和声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和声是指在音乐中同时发声的两个或多个音乐声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音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中,和声既可以使用简单的和弦,也可以用复杂的和声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及意义。
本文将介绍和声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一、和声的分类和声可以分为两类:旋律和和弦。
旋律和声是指单独的音符或音符组成的音序列,在旋律和声中,音符在旋律和声中的位置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旋律和声的“旋转性”(其意思是和声的起始点汇集在起点上,这样和声才会自我解决)以及声音的结构。
和弦和声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同时发声的组合,而和弦和声可以进一步分成两类:调性和声和自由和声。
调性和声是按一个特定的调性建立的和声,调性和声的结构是通过特定调性的和弦而建立的。
例子如下:自由和声是指音乐中没有严格的调性,只使用来自不同调性的和弦及单个音符构成的和声。
这种和声的结构不是固定的,因此需要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
例子如下:这种和弦的音乐配器通常被视为是一种“现代”音乐形式,并被广泛使用在诸如流行和摇滚等音乐类型中。
二、和声的基本规则及其应用在和声中,有一些基本的规则应该被遵循。
这些规则有助于确保和弦和声的稳定性以及音乐整体的协调性。
以下是和声的基本规则:1.声部不超出八度音程。
这意味着,不同声部之间的音高要有适当的距离,即不要出现太大的跳跃,从而保持声部之间的协调性及稳定性。
2.音符的选择应符合和弦的音程。
在和弦的创作中,每个音符对应不同的音程,因此在选择音符时,必须要确保其与和弦的音程相符。
3.避免在低音区及高音区使用过于密集的和弦。
在低音区或高音区,和弦过于密集可能会使和声产生令人不舒服的压抑感。
4.进行声部交错,确保音乐流畅。
在声部间交错的情况下,和声会显得更加平滑,声音会更容易听起来舒适,并且流畅性受到提高。
5.进行短暂的断链,保证和声稳定性。
在一些情况下,断链可以使和声变得更加稳定,从而使听众能够更加清晰地听到和弦的重心。
和声进行的手法

和声进行的手法
和声进行是指在音乐中同时出现的多个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
手法是指用来处理和声进行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和声进行的手法:
1. 平行和声:指在不同声部中,音程关系保持不变,如平行八度、平行五度等。
这种手法常用于强调和稳定某个和声进行。
2. 相向运动:指两个声部在进行中,一个声部向上移动,另一个声部向下移动。
这种手法常用于创造对位性和声进行。
3. 反向运动:指两个声部在进行中,一个声部向上移动,另一个声部向下移动,但移动的音程大小相反。
这种手法常用于创造对位性和声进行。
4. 倒声:指将一个和声进行的音程关系上下颠倒,即高音变低音,低音变高音。
这种手法常用于创造变化和声进行。
5. 变位:指将一个和声进行的音程关系整体上升或下降一个定值,以保持其结构,但改变音高。
这种手法常用于创造变化和声进行。
6. 间奏:指在和声进行中插入不属于原有进行的音符,以增加变化和丰富性。
这种手法常用于创造复杂的和声进行。
7. 合声:指将多个声部的音符合并为一个声部,以达到和声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合唱和声进行。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和声进行手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法可以用来处理和声进行,具体的选择取决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音乐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声具有色彩功能与结构功能两种基本属性。
色彩功能即和声的音响作用。
在音乐中,和声凭借这种功能,或独立地或同其他因素协同地参与音乐表现。
结构功能是指和声对音乐形式构成方面的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1)音高纵向结合的组织作用;(2)确立或瓦解调性、调式的作用;(3)发展或终止某一结构的作用。
两种功能的对立统一,是和声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它决定着和声风格的历史演变以至每一和声现象的面貌特征。
大小调和声大小调和声,是建立在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基础之上的一种和声体系。
大小调音阶各音之间的关系,决定着这个体系基本语汇的构成以及应用的逻辑。
大小调和声使用的和弦,是按三度叠置的原则结合起来的。
这个原则已被音乐物理学证明与泛音列棗反映发声物体振动规律的音高系列有直接联系。
作为一种历史风格,大小调和声曾盛行于欧洲巴罗克至浪漫主义阶段的音乐实践,是为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等音乐家共同运用并为之不断创新发展的和声体系。
到了十九世纪和声又分自然音体系与半音体系。
这既是同一体系不同历史阶段风格特征的表现,也是和声学由浅入深两个阶段的标志。
瓦格纳之后,大小调和声在音乐中的统治地位,虽然因为德彪西为代表的和声革新浪潮的冲击而让位于其他的写作风格;但作为一种高度成熟的体系、一种客观存在于大部分已有音乐文献之中的创作原则,它仍然在相当广泛的领域中继续发挥作用。
一般的音乐教育都把它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对于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学家的培养,这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为数不少的一批作曲家,仍然部分地、甚至全部地采用大小调和声技法进行创作。
三、四部和声写作一般的和声教学,都愿意以四部合唱作为写作训练的基本形式。
这样做,不仅是因为这种形式简单、明晰、易于掌握,而且也是由于它恰好与大小调和声早期实践的常见形式一脉相承。
通过这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有助于达到对整个体系本质上的理解。
此外,四部和声的结构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音响结合的普遍规律,把它作为和声写作基础训练的中心课题来做,亦有得于向室内乐、交响曲等更复杂的创作形式过渡。
声部名称、音域、记谱法四部和声的写作中,各声部的名称分别为高音声部(一般也称“旋律”声部)、中音声部、次中音声部。
四个声部的音域限定,与一般混声合唱队相同。
声部交叉棗相邻声部在音高位置上的颠倒,会破坏音响的自然平衡,应当避免。
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各类和弦的音数是不尽相等的。
在三度叠置的和弦系列中,三和弦只有三个音,七和弦有四个音,九和弦有五个音,还有六个、七个、以至音数更多的和弦。
这些音数不等的和弦在四部和声中,必然会遇到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的问题。
除了考虑和弦的音数差别,音的重复与省略还有更重要的出发点,那就是和弦的音级地位以及各和弦音在和弦结构中的地位。
由于这里的情况变化多端,需要结合着每个和弦的使用而具体地加以研究,故先不作一般性的概括。
排列法从声部间的距离来看,四个声部的排列有两种基本形式:开放排列棗上方三个声部相邻者之间的音程在五度以上(但不可超过八度),可获得协调、均衡的和声音响,个别声部的进行亦比较清晰。
密集排列棗上方三个声部相邻者之间的音程不超过四度,可获得[FS:PAGE]浓厚、浊重的和声音响,带状的线条将掩盖个别声部的进行。
写作中,两种排列法均可根据音乐表现或声部进行的需要,分别、交替或混合使用。
作为和声基础的低音声部,它和次中音声部的音程不涉及声部的排列形式,一般允许在同度和十二度的范围内活动,最大距离不应超过十五度。
上方三个声部相邻者之间的音程超过八度,或低音与次中音声部间的音程超过十五度,叫做超开放排列。
这样的写法会影响和声的凝聚力,应当避免。
四、和声分析和声学习中的写作训练必须与分析结合进行。
四声部写作中所沿用的那些技术“规范”,都是从一定历史时期大量成功作品的和声经验总结出来的。
真正有实践意义的和声技巧总是存在于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中。
只有通过正确有效的和声分析,才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对于不以作曲为主要目标的和声学习者来说,和声分析甚至应当是他们进行锻炼、提高和声理解能力的基本途径。
怎样才能使和声分析做到正确有效?关键是要解决对这一课题的认识和方法论的问题。
从思维活动的具体形式来看,和声分析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和声材料的分析,主要解决对和弦、和弦外音及调式、调性的识别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和声语义的分析,要求从和声材料的连接中去领悟其序进逻辑,并尽力揭示出和声在音乐结构和表现方面的意义;第三个层次是和声风格的分析,这需要联系更多的作品、作曲家的个性及艺术思潮等广泛领域进行比较和研究,从而得出对某一作品、作曲家或艺术派别和声风格的认识。
这三个层次彼此关联而又相互区别。
第一个层次是一切和声分析的基础,但它必须向第二、第三个层次发展才具有真正的意义;第三个层次属于专题研究范畴,一般不作为基础和声学习的重点,但在风格观念指导下的“材料”或“语义”分析总是效益倍增的,凡是有条件的学习者都应当在提高和声风格的理解力方面多下功夫。
和声理论基础知识第一音程一、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音程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声音程,两音同时发出;另一种是旋律音程,丙者先后发出。
音程距离以“度”来计算。
按照谱表上的音级关系,构成音程的两音之间包含几个音便称为几度。
例如:C1—C1为一度;c1—d1包含两个音,叫做二度;c1—f1包含四个音,叫做四度;c1—b1包含七个音;叫做七度。
二.单音程和复音程八度以内的音程叫单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复音程。
复音程在性质上与单音程相同,是单音程的高八度扩充。
例如:九度是二度的八度扩充。
十度是三度的八度扩充。
其余类推。
三.音程的性质音程除了在度数上有差别外,在性质上也有不同。
例如:c1—d1是二度,c1--#d1也是二度。
但前者包含两个半音,叫大二度,后者包含三个半音,叫增二度。
音程按性质划分共有七种:纯音程有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和纯八度。
大音程有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和大七度。
小音程有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和小七度。
增音程将各种纯音程和左音程扩张一个半音的音程。
减音程将各种纯音程和左音程缩小一个半音的音程。
倍增音程将增音程扩张一个半音的音程。
倍减音程将增音程缩小一个半音的音程。
虽然从理论上讲,有倍增音程的倍减音程,但在流行音乐和爵士乐中很少使用这类音程。
熟记C大调音阶中的各种自然音程(即没有升降记号的音程)有助于计算加入升降号之后的音程。
熟悉了各种自然音程的性质之后,可进一步掌握加入升降号的各和音程。
加紧入升号或降号后,音程或被扩张或缩小,因而音程的性质便会改变。
下面的图表显示了音程变化的级进关系。
二三六七度有六种音程,四五八有五种音程,从左往右为由窄到宽的关系,每一级之间相差关音。
二度三度六度倍减音程—减音程—小音程—大音程—增音程—倍增音程七度四度音程五度音程八度音程/ 倍减音程—减音程—纯音程—增音程—倍增音程音程变化关系的特点是:级数越大,音程越宽;级数越小,音程越窄。
掌握了上述的音程计算方法和,任何复杂的音程均能识别,但是,必须知道,不要忽略用耳朵识别各种音程及各弦的能力的培养。
初学者应该通过乐器(如键盘乐器)来熟悉和种音程的音响。
仅仅学会计算,只能对音乐才能的发展提供有限的帮助。
四.音程的协和度音程的协和与不协和主要体现在和声音程方面。
传统理论将各种音程的协和度分为三类:1.协和音程,包括各种纯音程;2.不完全协和音程,包括大三、小三、大六和小六度。
3.不协和音程,包括大二、小二、大七、小七以及各种增减音程。
现代和声理论对音程协和度的认识双有了新的发展。
例如: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理论家文森特*佩尔西凯蒂(Vincent Persichetti)在他的著作《二十世纪和声》(TWENTIETH CENTURY HARMONY)中,对音程协和度的划分更加细致,分为六个级别:开放的协和-----纯五度和纯八度中性-------纯四度柔和的协和-----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轻度的不协和-----大二度和小七度尖锐的不协和----小二度和大七度性质游移、不稳定----三全音(增四和减五度)人耳对音程的感受是: 音程越不协和,其紧张度就越高。
这就是说,音响的紧张度与音程的协和度密切相关。
第二和弦及和弦的字母标记一.和弦的构成和弦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结合而成。
和弦通常由三度叠置而成。
现代音乐使用的基本和弦有五种:三各弦,由三个音构成的。
七和弦,由三个音构成的。
九和弦,由五个音构成的,十一和弦,由六个音构成的,十三和弦,由七个音构成的。
和弦的基础音叫根音,其余的音根据它与根音的音程度数关系而得名。
- c0 }, y P. [. N! ~以十三和弦为例:各和弦音由下到上分别称为根音,三音,五音,七音,九音,十一音,十三音。
二.三和弦的种类三和弦有四种:(各音程均由根音向上计算)大三和弦由大三度和纯五度构成小三和弦由小三度和纯五度构成增三和弦由大三度和增五度构成减三和弦由小三度和减五度构成左三和弦与小三和弦是协和和弦,因为这两种和弦均音程构成。
增三和弦与减三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因为这两种和弦中有不协和音程增五度和减五度。
三.七和弦的种类七和弦是以三和弦为基础再加入七度音构成。
常见的七和弦有以下几种:大三和弦+大七度:大七和弦大三和弦+小七度:大小七和弦(属七和弦)小三和弦+小七度:小七和弦小三和弦+大七度:小大七和弦增三和弦+小七度:增五度的属七和缡经减三和弦+小七度:半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减七度:减七和弦各种七和弦里都含有七度音程,因而都属于不协和和弦。
以七和弦为基础还可以构成九和弦、十一和弦和十三和弦。
四.附加音和弦我们已经知道,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有时为了提高它们的紧张度并获得和弦色彩的变化,常在这两个和弦里加八一个或两个和弦外音,这的外音叫做附加音。
常见的附加音按其与根音的音程关系看有大六度和大二度。
还有一种附加纯四度的和弦,四度音在和弦中大多作为延留音使用。
如果在和弦中加八了四度音,和弦的三音就必须去掉,以便给四度音下行二度解决留出空间。
五.和弦的原位和转位在音乐作品中,和弦既可以用原位,也可用转位。
原位和弦是指将根音放在最低声部,转位和弦是指和弦的最低音不是根音而是其他的和弦音。
可使用转位的和弦一般是三和弦和七和弦。
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十三和弦很少使用转位。
三和弦有三种位置,即原位、第一转位和第二转位。
七和弦较三和弦多一和弦音。
因而较三和弦多一种转位形式---第三转位。
六、和弦的字母标记在现代流行音乐和爵士乐的出版物中,习惯上采用简单的字母标记来指示和声的进行,和弦的字母标记是一种综合符号,它包括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以及其他记号。
它的构成方式是:左边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和弦的音名,右边其余的字母或数字代表和弦的性质或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