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时珍夜宿古寺

合集下载

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案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饥餐渴饮药材师徒煮沸
晓行夜宿砖头详细扯下
隐隐约约皎洁轮廓夜幕
飞鸟归林寺庙修订降临
大好月色青苔垒成捣烂
断垣残壁 呃逆 庞宪陶碗
长年累月笔墨砚台胭脂草行囊
(2)重点出示、练读:
(二)品味工作之苦。
听课文录音8——12节交流:
1、做记录。
(1)相机出示文中的“记录内容”,指名读。
(2)交流:读了李时珍的记录你获得了哪些医学知识?读了李时珍的记录,我们这些未学过医学的小学生对医学知识也能略知一二,由此你感受到什么?
(3)同学们,奔波了一天的李时珍,在如此破败的古寺中,在这样简陋的桌子上,还要趁着月色“边忆边写”。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相机再读:“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边忆边写的李时珍写到了“鸡肠草”时,突然停笔了。他干什么了呢?出示课文第12节。
(1)学生交流。
(2)相机理解“端详”,为什么“端详”?外形看不出,就只能——读“放在嘴里嚼嚼”亲自尝试。“若有所悟”,他悟出了什么?——读“鸡肠草……”两种药性的不同是李时珍亲自“嚼嚼”区别开了。
(3)同学们,这“嚼嚼”二字做起来很简单,但嚼嚼这并不熟悉的草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是为什么呢?是呀,在不知道药性的情况下,亲自尝草药是十分危险的。相机出示补充资料。
教学重难点
学习字词,通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了解李时珍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教学反思
一、查学。
1、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

《李时珍夜宿古寺》hyy定稿

《李时珍夜宿古寺》hyy定稿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 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 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 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 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 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 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 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 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 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 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 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 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 进房子里。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 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 进房子里。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 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读书要求: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李时珍 为什么会夜宿古寺?他又在古寺里 做了哪些事?
,他们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 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 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 上到哪里住宿呢? 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 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 ”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 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 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 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 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 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 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 呃逆。”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 生嚼无涎……”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 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 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 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 呃逆。”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 生嚼无涎……”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差不多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慢慢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着急起来。

这地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突然,庞宪发觉前面的树丛中模模糊糊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先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那个地点住一夜吧!”夜幕慢慢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明亮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因此又叫金银花,能够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能够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然而药性不同。

如何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咆哮,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教材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

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确实踏实作风。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饥餐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 渴饮,晓行夜宿, 安徽、河南、 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
湖北 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 好
几个月了。 几个月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 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 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 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 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 也是值得的。”
柴胡
用于感
冒发热,寒热往
来,胸胁胀痛。
天麻 有平肝息 风的功能,常用 于头痛眩晕、肢 体麻木等症 。
白术 健脾益 气,燥湿利水, 止汗。用于脾虚 食少,腹胀泄 泻,水肿等。
黄连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用于呕 吐吞酸,高热神昏, 目赤,牙痛,消渴 等。外治湿疹,湿 疮,耳道流脓。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 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 近200万字,共52卷。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卷一、 卷二为本草序列,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药,从卷五 到卷五十二,将所收集1892种药物划归十六部,六十 类分述,书中附方一万一千余个,药物形态图一千一 百余幅。每种药物之下依次分为释名、集解、辨疑、 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可谓条 理清晰,内容完备。《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不仅表 现在药物方面,而且还旁及天文、地质、化学、植物 学等方面。先后被译为拉丁、法、日、朝、德、英、 俄等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达尔文称它是“中国 古代的百科全书。”
我们修订好《本草 纲目》,万民得福,吃点 苦也是值得的。
生活 选择材料
(写人)
工作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 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 慢移到了中天。
思考课本上第5题, 请把思考结果写在《补 充习题》上.

《李时珍夜宿古寺》许兰兰222

《李时珍夜宿古寺》许兰兰222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 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 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 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 不着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 住宿呢?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 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 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 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 到处是灰尘 断垣残 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 壁 长满了青苔 厚厚的蜘蛛网 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 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 一夜吧!”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 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微、 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 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
执教:宿豫实小 许兰兰
李时珍我国明代的一 位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 学家,他历经千辛万苦, 花了毕生的精力编写了 《本草钢木》这部医学 巨著,这本书可以说是 一部惊世之作,是我国 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 明珠,为我国医学的发 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宿庙材源自订徒 尘砖 详


xiàn
nánɡ
作业: 1.完成课后第二题钢笔描红。 2.写话练习: 一路上他们会受哪些苦呢? 一路上,他们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有时 ,他们就 ;有 时 ,他们就 ;有 时 ,他们就
kuò
lěi
庞宪
dǎo
行 囊

轮廓
zhī
垒成
tái
捣烂
呃 逆
xián
胭 脂
yuán
青苔
生嚼涎滑 饥餐渴饮
断垣残壁 晓行夜宿
庞宪 捣烂
行 囊 呃 逆
轮廓 胭脂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一、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二、教材分析: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在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三、学情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相对于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李时珍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而不怕吃苦的高大形象。

因此,处理教材时应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反复、分层次朗读课文,并且把这个“小故事”与修订《本草纲目》这个“大背景”紧密结合,为学生理解“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夜发生的事情来体会他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五、教具准备:白板课件、词语卡片六、教学时数:三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中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直接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生齐读课题。

2、教生字“宿”,师范写,生书空并描红。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修订、编写了《本草纲目》。

而这篇课文写的就是他编写《本草纲目》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脉络,还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还记得吗?(1)出示:晓行夜宿飞鸟归林隐隐约约破败夜幕降临啃干粮长年累月皎洁大好月色笔墨砚台寻访(2)分组读,男女生读,指名读。

(3)指生用上每一行的一个或两个词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语 言 描 写
苦 —— 甜
“嗯,长年累月地 奔波,在破庙里过夜, 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 我们修订好《本草纲 目》,万民得福,吃点 苦也是值得的。”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 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 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 肠草,生嚼无涎„„”
拓展作业: 世界上还有许 多像李时珍一样甘 于奉献、为民造福 的人,请同学们课 后找一找关于他们 的小故事,下次课 带故事来交流。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
执教者:杨雪蕾
李时珍轻轻 推开门,只见里 面到处是灰尘, 断垣残壁上长满 了青苔,中间的 神像蒙上了厚厚 的蜘蛛网。
环 境 描 写
庞宪用陶碗 舀来泉水பைடு நூலகம்煮 沸后,两人便 坐在火边,一 边喝水一边啃 干粮。
动 作 描 写
李时珍说: “庞宪,趁着大 好月色,我们把 今天寻访所得记 下来吧。”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山寺》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山寺》教案

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材分析: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的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完成预习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伟大的人物,看老师写这个人的名字(板书:李时珍)你对他有哪些了解?生简说2、(出示课件)这就是李时珍,大声读一读这段资料,看看从中能获取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读完后老师把内容隐藏起来,看看你能知道多少?(师点击隐藏资料)谁来说一说,生回答,师: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记住这么多!(你获取信息的能力可真强!你有很强的记忆力。

)3、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李时珍察访药材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完。

重点讲解“宿”的写法及注意的地方,示范板书,学生描红临写。

4、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来交流预习卡。

【课件】(1)同桌互查生字词,把读错的字圈起来,再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每人说一个词语的意思。

(3)组长抽查难读段落,每人一段。

教师巡视。

2、同学们交流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来抽查一下。

(1)【课件】请1—9组的1号开火车读一遍词语,再齐读一遍。

(2)词语懂了吗?考查三个。

“呃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真会学习!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遇到疑难多查字典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你是怎么理解的?(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个词语的大体意思,这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3)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老师抽查三段。

(4)课文读得很流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
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 值是得值得的。”
《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 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 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 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 编成。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 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 附方11000余首。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 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 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 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 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 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
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 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 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 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 “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
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 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 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 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 “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此时,瞻 仰着他的像, 看着这本《本 草纲目》,你 想说些什么?
Thanks End
(5-7)师徒俩虽然啃干粮,住破庙, 但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都不觉得苦。
(8-13)入夜后,李时珍不顾劳累, 借着月光认真记载白天寻访所得,还亲 自尝草药。
反映时间变化: 太阳渐渐下山了

夜幕降临了

月亮升起来了

月亮移到了中天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 ,饥
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 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 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 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 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 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 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挺得住, 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长年年累累月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 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 《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 得的。”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 •
宿 材 徒尘煮 庙 订 砖详扯
我会读
庞宪 安徽 察访 轮廓 皎洁 端详 趁着 胭脂 修订 寻访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大好月色 夜幕降临 笔墨纸砚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 课文分段
傍晚寻宿

生火谈话
↓过了 住宿,只好住在破败的古寺里。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 民得福,吃点苦也值是得值得的。”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 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 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 呃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鹅肠草
鸡肠草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 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 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 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 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 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 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 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 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